導航:首頁 > 黃金交易 > 個股大盤強弱指標公式

個股大盤強弱指標公式

發布時間:2021-06-11 11:35:05

1. 求同花順 股票軟體 公式 個股與大盤強弱的比較

N:=20;
個股漲跌幅%:(C-REF(C,1))/REF(C,1)*100 NODRAW;
大盤漲跌幅%:(INDEXC-REF(INDEXC,1))/REF(INDEXC,1)*100 NODRAW;
個股凈強度%:(個股漲跌幅%-大盤漲跌幅%) NODRAW COLORRED;
大盤強度N日:EMA(大盤漲跌幅%,N) LINESTICK COLORMAGENTA;
個股強度N日:EMA(個股漲跌幅%,N)COLORLIGREEN;

2. 錯誤句 : 強弱度:個股強弱-大盤強弱,NODRAW 詳細信息 : 不是指標畫線公式,不能指定畫線類型!

你的公式里的NODRAW 後面是否漏了「;」?如果沒漏寫還是出現錯誤提示,則你就直接刪掉「NODRAW」即可。寫法如下:
1.漏寫的情況,
強弱度:個股強弱-大盤強弱,NODRAW ;
2.沒漏寫的情況,
強弱度:個股強弱-大盤強弱;

3. 你好,你以前提到過的RS,個股與大盤相對強弱指標,請問有沒有大智慧的公式謝謝指教

對比強弱(DBQR)
指標概述:對比強弱(DBQR)指標實際上是從變動率指標(ROC)改進發展而來的。該指標是通過分別計算大盤和個股的變動率指標,再將兩者進行比較,得出該股相對於整個大勢的強弱狀況。
計算公式:1.指數強弱線(DB)=(大盤收盤指數-N日前大盤收盤指數)/N日前大盤收盤指數 2.個股強弱線(QB)=(收盤價-N日前收盤價)/N日前收盤價3.MADBQR1=QB的M1日簡單移動平均 MADBQR2=QB的M2日簡單移動平均 MADBQR3=QB的M3日簡單移動平均 4.參數N=5,M1=10,M2=20,M3=60
應用法則
1.QB向上金叉DB,表明個股強於大盤,是買進時機;QB向下死叉DB,表明個股弱於大盤,是賣出時機。 2.當QB與DB有較大偏離的時候,如果QB能夠快速,並且幾乎垂直地向上穿越DB,則是一個較好的買進時機。 3.當QB與DB有較大偏離的時候,如果QB能夠快速,並且幾乎垂直地向下穿越DB,則是一個較好的賣出時機。 4.如果QB與DB同時快速向上穿越三條均線,表示大勢轉暖,該股有跟隨走強的趨勢,可買進。5.如果QB與DB同時快速向下穿越三條均線,表示大勢轉弱,該股有跟隨走弱的趨勢,可賣出.

相對強弱指數(RSI)
一、相對強弱指數
相對強弱指數是根據一定時期內上漲和下跌幅度之和的比率製作出的一種技術曲線。能夠反映出市場在一定時期內的景氣程度。
二、公式
RSI(n)=n日內收盤價漲數平均值÷(n日內收盤價漲數平均值+n日內收盤價跌數平均值)×100
贏正軟體系統默認n為6、14
三、RSI分析要領
運用VR指標應該綜合其它技術指標共同分析 相對強弱指數值在0~100之間波動。一般相對強弱指數的變化范圍在30~70之件,其中又以40~60之件的機會較多,超過80或低於20的機會很少。當股市經過一段下跌行情,相對強弱指數也隨之從高位持續跌至30以下,如果由低位向上突破60並或確認,則表明多頭力量重新占據上鋒。當股市經過一段上漲行情,相對強弱指數也隨之從低位漲至80以上後,如果從高位向下跌破40,則表明空頭力量重新占據上鋒。在高價區與低價區內相對強弱指數的變動與股價變化不一致時說明大勢即將反轉。 相對強弱指數圖形中曾經出現的最高點具有較強的反壓作用;相對強弱指數曾經出現的最低點具有較強的支撐作用。多頭市場中如果有價格回檔,多頭的第一道防線是RSI=50,第二道防線是RSI=40,第三道防線是RSI=30。空頭市場中如果有價格反彈,空頭的第一道防線是RSI=50,第二道防線是RSI=60,第三道防線是RSI=70。多頭市場中RSI值每次因股價回檔下跌而形成的低點密集區也是多頭的第一道防線。空頭市場中股價處於反彈盤整階段RSI所出現的高點也是空頭的一道防線。盤整階段的值在40~60之間,如果市場走強,RSI值往往可以在80以上。反之,股票市場交易不景氣時RSI值在20以下。

4. 各位大大,我想做一個通達信的指數強弱對比公式,或者個股和指數的強弱對比公式。

判斷是要有參照物的,必須(也至少)要有2個條件,你把2個條件捏合成一個,怎麼判回斷強弱呢?
個股答:EMA(100*(C-LLV(LOW,34))/(HHV(H,34)-LLV(LOW,34)),3), COLOR9900FF;
大盤:EMA(100*(INDEXC-LLV(INDEXL,34))/(HHV(INDEXH,34)-LLV(INDEXL,34)),3),COLORCCCC66;

5. 關於股票相對強度公式

RSI相對強弱指標,而MADBQR是對比強弱指標,不是一回事!!!一個是自己本身,一個是與大盤對比!!!

MADBQR

是 MA+DBQR MA 是平均的意思!! 比如5日平均線是 MA(c,5)
DBQR 是對比強弱的意思!!

實際上是看個股與大盤的線是相同,還是相逆!!!

給你個參考看一下,估計會明白!!你上面的公式應該是一種變種的公式!!!

下面是一個整體,連在一起看,也就是這指標一共是4條線!!!

對比強弱(DBQR)
指標概述
對比強弱(DBQR)指標實際上是從變動率指標(ROC)改進發展而來的。該指標是通過分別計算大盤和個股的變動率指標,再將兩者進行比較,得出該股相對於整個大勢的強弱狀況。

計算公式
1.指數強弱線(DB)=(大盤收盤指數-N日前大盤收盤指數)/N日前大盤收盤指數

2.個股強弱線(QB)=(收盤價-N日前收盤價)/N日前收盤價

3.MADBQR1=QB的M1日簡單移動平均

MADBQR2=QB的M2日簡單移動平均

MADBQR3=QB的M3日簡單移動平均

4.參數N=5,M1=10,M2=20,M3=60

應用法則
1.QB向上金叉DB,表明個股強於大盤,是買進時機;QB向下死叉DB,表明個股弱於大盤,是賣出時機。

2.當QB與DB有較大偏離的時候,如果QB能夠快速,並且幾乎垂直地向上穿越DB,則是一個較好的買進時機。

3.當QB與DB有較大偏離的時候,如果QB能夠快速,並且幾乎垂直地向下穿越DB,則是一個較好的賣出時機。

4.如果QB與DB同時快速向上穿越三條均線,表示大勢轉暖,該股有跟隨走強的趨勢,可買進。

5.如果QB與DB同時快速向下穿越三條均線,表示大勢轉弱,該股有跟隨走弱的趨勢,可賣出。

注意要點
1.DBQR指標是一個短線指標,因此其買賣信號過於頻繁。投資者在使用時應配合其他輔助技術分析指標。

{{{{{{{{{{{{{你要是需要的話,我可以編好傳給你!!!))))

6. 我想在股票軟體裡面添加一個「相對強度」指標,就是個股和大盤的強度比較,求那個高手給個編個公式

個股:= (CLOSE-REF(CLOSE,24))/REF(CLOSE,24)*100;
大盤抄:= (INDEXC-REF(INDEXC,24))/REF(INDEXC,24)*100;
強弱值:EMA(個股-大盤,2);
0,DOTLINE,COLORRED;
由於軟體函數的限制,只能在日線及以上周期狀態上顯示。

7. 求編寫公式大盤個股強弱對比

大盤漲幅:(INDEXC-REF(INDEXC,1))/REF(INDEXC,1)*100,COLORWHITE,NODRAW;
個股漲幅版:(CLOSE-REF(CLOSE,1))/REF(CLOSE,1)*100,COLORYELLOW,NODRAW;
STICKLINE(BETWEEN(ABS(個股漲幅-大盤權漲幅),0,1),0,大盤漲幅,-1,0),COLORWHITE;
STICKLINE(個股漲幅-大盤漲幅>=1,0,個股漲幅,-1,0),COLORRED;
STICKLINE(大盤漲幅-個股漲幅>=1,0,大盤漲幅,-1,0),COLORGREEN;

8. 如何編制個股和大盤強弱指標

不知道你需要怎麼樣的指標,可以用通達信指標。不過通達信軟體要收費,而且它的指標很回保密,去TAOBAO裡面買答指標吧,如:誠信內參吧里的通達信指標很多很不錯。下面就是我買的指標和截圖

會出現買賣點的。有用法指示的。我就是用這個指標買了東方海洋的。

9. 求同花順股票軟體里 個股與大盤對比的相對強度指標。最好有源碼。

個股:=(CLOSE-REF(CLOSE,N))/REF(CLOSE,N)*100;
大盤:=(INDEXC-REF(INDEXC,N))/REF(INDEXC,N)*100;
強弱值:EMA(個股-大盤,7);
M:0;

其中回"N"參數設為答21.

10. :通達信 分時走勢與大盤對比強弱指標改成個股分時選股公式

不用改直接用

閱讀全文

與個股大盤強弱指標公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信股份股票 瀏覽:472
小額貸款怎麼收賬 瀏覽:798
基金交銀藍籌凈值519697 瀏覽:222
杏花村國貿投資公司銷售情況 瀏覽:395
什麼時間銀行理財產品利率會高些 瀏覽:231
深大通資金流向個股行情 瀏覽:73
生活理財分類 瀏覽:435
北京公積金貸款代辦 瀏覽:210
萬達股票下 瀏覽:170
碳元科技投資 瀏覽:492
n派思股票 瀏覽:483
冠軍1號系統指標公式 瀏覽:924
黃金怎樣知道真假 瀏覽:37
手機換外匯嗎 瀏覽:126
鄭棉期貨網上開戶 瀏覽:741
20元歐元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560
160629基金還有可能再漲 瀏覽:775
中國三大貴金屬交易所 瀏覽:167
京能集團境內項目投資管理辦法 瀏覽:227
國內貴金屬整頓 瀏覽: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