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物線指標(SAR)也稱為停損點轉向指標,這種指標與移動平均線的原理頗為相似,屬於價專格與時間並重的分屬析工具。由於組成SAR的點以弧形的方式移動,故稱「拋物轉向」。
SAR無疑是所有指標中買賣點最明確,最易配合操作策略的指標。SAR的減速或增速與實際價格的升跌幅度及時間長度有密切關系,可適應不同形態股價的波動特徵。
(1)sar和什麼指標結合起來擴展閱讀
SAR指標的應用法則
(1)轉向點指標是強市中線指標,在滬深股市中比較適合投資基本面好的個股,如投資績優股、科技股使用,比較符合中等資金跟庄(300萬~2000萬)使用,適合上半年使用,下半年則不宜。
(2)當股價上漲時,SAR的紅色圓圈位於股價的下方,當該股的收盤價向下跌破SAR時,則應立即停損賣出。
(3)當股價下跌時,SAR的綠色圓圈位於股價的上方,當收盤價向上突破SAR時,可以重新買回。
(4)當股價在SAR的紅色圓圈之上時,如果預見CR出現四條線集於一點的信號時,是比較難得的短線主升加速信號,應該加大注意力度。
㈡ 如何使用SAR指標
你好,SAR指標又叫拋物線指標或停損點轉向操作點指標,其全稱叫Stop and Reverse,從英文全稱知道它有兩層含義,一是stop,即停損、止損之意,這就要求投資者先設定一個止損價位在買賣股票,以減少投資風險。二是Reverse, 即反轉、反向操作之意,當價格達到止損價位時,投資者對前期買入的股票進行平倉的同時可以進行反向做空操作,以謀求收益的最大化。
【特點】
1.當行情價格持續上漲時,停損點SAR值將隨著時間向上推移;
2.當行情價格與停損點接觸交叉時,投資者就應將手頭上的買進合約平倉,同時反向做空賣出;
3.當行情價格持續下跌時,停損點SAR值將隨時間向下推移;
4.當行情價格與停損點接觸交叉時,投資者就應將手頭上的賣出合約平倉,同時反向做多買入。
sar指標使用技巧:
(1)轉向點指標是強市中線指標,在滬深股市中比較適合投資基本面好的個股,如投資績優股、科技股使用,比較符合中等資金跟庄(300萬~2000萬)使用,適合上半年使用,下半年則不宜。
(2)當股價上漲時,SAR的紅色圓圈位於股價的下方,當該股的收盤價向下跌破SAR時,則應立即停損賣出。
(3)當股價下跌時,SAR的綠色圓圈位於股價的上方,當收盤價向上突破SAR時,可以重新買回。
(4)當股價在SAR的紅色圓圈之上時,如果預見CR出現四條線集於一點的信號時,是比較難得的短線主升加速信號,應該加大注意力度。
(5)當股價在SAR的綠色曲線之下時,表明當前是空頭市場,應離場觀望。特別是在下跌過程中,雖然有時也出現綠圓圈翻紅圓圈的現象,但如果只出現3個以下的紅圓圈時,則又不能構成單一的買進信號,必須配合其它的技術指標來判斷。
(6)SAR對於成交量較大的個股進行判斷更為准確。
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
㈢ SAR與什麼指標配合最有效
我用的是SAR+CCI+MTM
㈣ 什麼是SAR指標
您好,SAR指標又叫拋物線指標或停損轉向操作點指標,其全稱叫StopandReveres,縮寫SAR,是由美國技回術分析大師威答爾斯·威爾德(WellsWilder)所創造的,是一種簡單易學、比較准確的中短期技術分析工具。
㈤ sar是什麼指標怎麼用
很多意思,如
1.特別行政區
2.美國革命之子組織
3.SAR演算法
4.電磁波吸收比值
5.拋物線轉向
6.合成孔徑雷達各國星載SAR系統
7.SAR(Segmentation And Reassembly)
8.股票術語
9.逐次逼近(successive approximation)1.逐次逼近模數轉換器
10.模擬酸雨(simulated acid rain)
我覺得你可能是想問:
是拋物轉向系統指標。
拋物轉向系統 (Parabolic SAR) 是指跟隨市場走勢買賣 , 其意義是利用跟隨性止蝕位的方法將市勢的止蝕位上移或下移 , 以保障投資者所得到的利潤 . 因此 , 這個系統既不撈底 , 亦不摸頂 , 往往趨勢走了四分之一才開始入市 , 而市勢見頂回落後才開始反倉 . 拋物轉向系統在觀察和運用上與移動平均線頗類似 , 但在運算方面則有很大差別 . 最基本的運用方法是根據拋物轉向點的推移方向而定 . 當轉向點向上推移時 , 即處於買空期間 . 在這段期間內 , 拋物轉向點是一直按時間消逝不斷增加 ( 即拋物轉向點的數值不斷上升 ), 其增加多寡是取決於當時期價位的升幅而定 . 換言之 , 若當時價位不斷創新高 , 則拋物轉向點將按時間短 , 增幅大的相對比率遞增 , 直至轉向 ( 改變拋物轉向點為止 , 但如果價位波動牛皮沉滯不前 , 則拋物轉向點將按時間長 , 增幅少相對比率遞增 . 反之 , 當拋物轉向點向下推移時 , 即表示正處於賣空期間 , 拋物轉向點將隨時間消逝不斷減少 ( 即拋物轉向點的數值不斷下降 ), 減少幅度多寡視乎當時價位的跌幅而定 . 亦即是 , 若當時價位跌幅凌厲 , 價位不斷創新低 , 拋物轉向點將按時間短 , 減幅大的相對比率遞減 , 直至轉向為止 . 同樣地 , 如果價位跌勢緩慢 , 並無經常出現新低時 , 則拋物轉向點將按時間長 , 減幅少的相對比率下降 . 拋物轉向系統之運用非常簡單及明確 , 當拋物轉向點向上推移時 , 表示市勢向好 . 相反 , 當拋物轉向點向下推移 , 則表示市勢向淡 .
㈥ 股票中SAR指標怎麼用
你好,看指標方法:
1、當SAR曲線向下運行的角度大於45度時,說明空方力量比較強大,股價的跌勢比較迅猛,股價還將繼續下跌。此時,投資者應堅決持幣觀望,不宜輕易搶反彈。
2、當SAR曲線向上運行的角度大於45度時,而且SAR曲線剛剛向上運行,說明多方力量開始積聚,股價將繼續向上攀升。此時,投資者應堅決持股待漲。
3、當SAR曲線向上運行的角度大於45度時,而且SAR曲線已經向上運行了很長一段時間並且股價短期內漲幅過大時,說明多方力量消耗過大,股價將隨時可能反轉向下。此時,投資者應密切關注SAR曲線的走勢,一旦SAR指標發出明顯的賣出信號就應堅決清倉離場。
4、當SAR曲線向下運行的角度小於45度時,並且SAR曲線向上持續運行了很長一段時間以後﹝最少3個月以上﹞,一旦股價向上突破SAR曲線,則表明股價的中長期下跌趨勢可能結束,投資者可以開始逢低買入股票。
5、當SAR曲線向上運行的角度小於45度時,並且SAR曲線已經向下運行了很長一段時間的低位盤整﹝最少3個月以上﹞時,說明空方的力量已經衰竭、多方的力量開始加強,股價的一輪新的漲升行情已經展開,股價將繼續上漲。此時,投資者應堅決持股待漲。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㈦ SAR指標的運用原則是什麼
1.任何時候都可以使用SAR
為停損點;
2.價格漲跌的速度必須比SAR
升降的速度快,否則必會產生停損信號;
3.SAR
由紅色變成綠色時,賣出;
4.SAR
由綠色變成紅色時,買進;
5.本指標周期參數一般設定為4天;
6.本設定主要為尋找出現多頭停損或空頭停損的個股。
㈧ SAR指標的用法
1.在任何時候都可以使用SAR為止損點。
2.價格的上漲必須比SAR的速度快。
3.SAR由紅變綠,賣出
4.SAR由綠變紅,買進
㈨ 什麼是SAR指標
你好,抄SAR指標又叫拋物線指標或停襲損點轉向操作點指標,其全稱叫Stop
and
Reverse,從英文全稱知道它有兩層含義,一是stop,即停損、止損之意,這就要求投資者先設定一個止損價位在買賣股票,以減少投資風險。二是Reverse,即反轉、反向操作之意,當價格達到止損價位時,投資者對前期買入的股票進行平倉的同時可以進行反向做空操作,以謀求收益的最大化。
【特點】
1.當行情價格持續上漲時,停損點SAR值將隨著時間向上推移;
2.當行情價格與停損點接觸交叉時,投資者就應將手頭上的買進合約平倉,同時反向做空賣出;
3.當行情價格持續下跌時,停損點SAR值將隨時間向下推移;
4.當行情價格與停損點接觸交叉時,投資者就應將手頭上的賣出合約平倉,同時反向做多買入。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㈩ 如何學會看SAR指標,怎麼用
你好,看指標的方法:
1、當SAR曲線向下運行的角度大於45度時,說明空方力量比較強大,股價的跌勢比較迅猛,股價還將繼續下跌。此時,投資者應堅決持幣觀望,不宜輕易搶反彈。
2、當SAR曲線向上運行的角度大於45度時,而且SAR曲線剛剛向上運行,說明多方力量開始積聚,股價將繼續向上攀升。此時,投資者應堅決持股待漲。
3、當SAR曲線向上運行的角度大於45度時,而且SAR曲線已經向上運行了很長一段時間並且股價短期內漲幅過大時,說明多方力量消耗過大,股價將隨時可能反轉向下。此時,投資者應密切關注SAR曲線的走勢,一旦SAR指標發出明顯的賣出信號就應堅決清倉離場。
4、當SAR曲線向下運行的角度小於45度時,並且SAR曲線向上持續運行了很長一段時間以後﹝最少3個月以上﹞,一旦股價向上突破SAR曲線,則表明股價的中長期下跌趨勢可能結束,投資者可以開始逢低買入股票。
5、當SAR曲線向上運行的角度小於45度時,並且SAR曲線已經向下運行了很長一段時間的低位盤整﹝最少3個月以上﹞時,說明空方的力量已經衰竭、多方的力量開始加強,股價的一輪新的漲升行情已經展開,股價將繼續上漲。此時,投資者應堅決持股待漲。
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