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黃金交易 > 動態相對指標的例子

動態相對指標的例子

發布時間:2020-12-19 06:30:41

❶ 動態相對指標的計算公式

答:
結構相對指標是反映總體內部結構狀況的指標,一般用百分數表版示。其計算公式權為:結構相對指標=
,如:某門課程及格率為98%。
動態相對指標是兩個時期同一指標數值的對比,是反映現象發展變化程度的指標,通常用百分數或倍數表示。其計算公式為:動態相對指標=
,如:今年產量為去年的95%。強度相對指標是兩個有一定聯系而性質不同的總量指標的對比,是用來表明現象的強度、密度和普遍程度的指標。其計算公式為:強度相對指標=
,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0000元/人。

❷ 簡述並舉例說明結構相對指標和比例相對指標有什麼不同

相對指標是質量指標的一種表現形式。它是通過兩個有聯系的統計指標對比而得到的,其具體數值表現為相對數,一般現為無名數,也有用有名數表示的。 相對指標按其作用不同可劃分為六種:結構相對指標、比例相對指標、強度相對指標、動態相對指標、比較相對指標和計劃相對指標。 相對指標 相對指標 結構相對指標 又稱結構相對數。總體的某一部分與總體數值相對比求得的比重或比率指標。結構相對數通常用來反映總體的結構和分布狀況等。實際經濟工作中常用的恩格爾系數、貢獻率、城市化程度、中間投入率、增加值率、消費率、合格率、市場佔有率等都是結構相對數。 比較相對指標 又稱比較相對數或同類相對數。同類指標在不同空間進行靜態對比形成的相對指標。可以比較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單位等經濟實力、發展水平和工作優劣。 比例相對指標 又稱比例相對數或比例指標。反映總體中各組成部分之間數量聯系程度和比例關系的相對指標。 強度相對指標 又稱強度相對數。有一定聯系的兩種性質不同的總量指標相比較形成的相對指標。通常以復名數、百分數(%)、千分數(‰)表示。 動態相對指標 動態相對指標又稱「動態相對數」或「時間相對指標」,就是將同—現象在不同時期的兩個數值進行動態對比而得出的相對數,藉以表明現象在時間上發展變動的程度。通常以百分數(%)或倍數表示,也稱為發展速度。 發展速度減1或100%為增長速度指標,計算結果大於100%為增長多少百分數或百分點,小於100%為下降多少百分數或百分點。 其計算公式如下: 動態相對指標=(報告期指標數值÷基期指標數值)×100% 通常,作為比較標準的時期稱為基期,與基期對比的時期稱為報告期。例如,200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為95533億元,2000年為89404億元,如果2000年選作基期,亦即將2000年國內生產總值作為100,則2001的國內生產總值與2000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對比,得出動態相對數為106.9%,它說明在2000年基礎上2001年國內生產總值的發展速度。 計劃完成程度指標 又稱計劃完成百分數。以計為比較標准,將實際完成數與計劃規定數相比較,用以表明計劃完成情況的相對指標,通常用百分數(%)表示。

❸ 相對指標的數值表現形式有哪些

發展速度減1或100%為增長速度指標,2000年為89404億元。
相對指標
相對指標

結構相對指標又稱結構相對數。總體的某一部分與總體數值相對比求得的比重或比率指標。結構相對數通常用來反映總體的結構和分布狀況等:結構相對指標、比例相對指標。實際經濟工作中常用的恩格爾系數、強度相對指標、動態相對指標。同類指標在不同空間進行靜態對比形成的相對指標。可以比較不同國家相對指標是質量指標的一種表現形式,得出動態相對數為106。它是通過兩個有聯系的統計指標對比而得到的,其具體數值表現為相對數,一般現為無名數,也有用有名數表示的。
相對指標按其作用不同可劃分為六種、比較相對指標和計劃相對指標、中間投入率.9%,它說明在2000年基礎上2001年國內生產總值的發展速度,也稱為發展速度,200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為95533億元。
強度相對指標又稱強度相對數。有一定聯系的兩種性質不同的總量指標相比較形成的相對指標。通常以復名數。
其計算公式如下:
動態相對指標=(報告期指標數值÷基期指標數值)×100%
通常,作為比較標準的時期稱為基期,與基期對比的時期稱為報告期。例如、貢獻率,如果2000年選作基期。
動態相對指標動態相對指標又稱「動態相對數」或「時間相對指標」,計算結果大於100%為增長多少百分數或百分點,小於100%為下降多少百分數或百分點、城市化程度、不同地區、不同單位等經濟實力、發展水平和工作優劣。
比例相對指標又稱比例相對數或比例指標。反映總體中各組成部分之間數量聯系程度和比例關系的相對指標,就是將同—現象在不同時期的兩個數值進行動態對比而得出的相對數,藉以表明現象在時間上發展變動的程度。通常以百分數(%)或倍數表示、百分數(%)、千分數(‰)表示,亦即將2000年國內生產總值作為100,則2001的國內生產總值與2000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對比、增加值率、消費率、合格率、市場佔有率等都是結構相對數。
比較相對指標又稱比較相對數或同類相對數

❹ 【跪求多選題的答案】下列指標中的動態相對數是( )~~~~~~~~~~~~~~~~~~~~~~~~

AE
動態相對數=(報告期水平/基期水平)╳100%

❺ 結構相對指標,動態相對指標和強度相對指標的計算公式,並舉例說明。

所謂「相對強度」實際上就是股價與大盤的相對強度。比如在某一段時版間內,股價上漲二權成而大盤上漲卻只有一成,那麼股價的走勢就強於大盤。
至於這個「相對強度」的指標可以這樣設計:
相對強度指標=股價/大盤指數×100
比如在某年某月某日。股價是5元而上證指數是1000點,那麼該日的「相對強度指標」就是5/1000×100=0.5。
這個指標乘以100是為了將數據擴大100倍,看起來更直觀一些。

❻ 請問,在統計學中,動態相對指標即 動態相對數 其分子分母為什麼不可互換

不能互抄換的原因是:我襲們只能說「現在」比「過去」是如何變化的,而能說道「過去」比「現在」是如何變化.動態相對數是說明從」分子「到」分母「的變化,因而分子總是相對於分母離現在更遠的時期.互換後計算結果沒有意義,不符合邏輯關系.

❼ 強度相對指標和動態相對指標是怎樣的

1.強度相對指標也稱強度相對數

❽ 相對指標的數值表現形式有哪兩種

相對指標是質量指標的一種表現形式.它是通過兩個有聯系的統計指標對比而得到的,其具體數值表現為相對數,一般現為無名數,也有用有名數表示的.
相對指標的種類
相對指標按其作用不同可劃分為六種:結構相對指標、比例相對指標、強度相對指標、動態相對指標、比較相對指標和計劃相對指標.
結構相對指標又稱結構相對數.總體的某一部分與總體數值相對比求得的比重或比率指標.
比較相對指標又稱比較相對數或同類相對數.同類指標在不同空間進行靜態對比形成的相對指標.
比例相對指標又稱比例相對數或比例指標.反映總體中各組成部分之間數量聯系程度和比例關系的相對指標.
強度相對指標又稱強度相對數.有一定聯系的兩種性質不同的總是指標相比較形成的相對指標.通常以復名數、百分數(%)、千分數(‰)表示.
動態相對指標又稱動態相對數或時相對指標.某一社會經濟現象的同類指標在不同時間的數值之比.通常以百分數(%)或倍數表示.
計劃完成程度指標又稱計劃完成百分數.以計為比較標准,將實際完成數與計劃規定數相比較,用以表明計劃完成情況的相對指標,通常用百分數(%)表示.
相對指標的表現形式
相對指標又稱統計相對數.它是兩個有聯系的現象數值的比率,用以反映現象的發展程度、結構、強度、普遍程度或比例關系.在統計分析中運用相對指標,可使我們能夠更清楚地認識現象之間的關系,可以使不能直接對比的現象找到可以對比的基礎.相對指標就是應用對比的方法,來反映社會經濟現象中某些相關事物間數量聯系程度的綜合指標,其表現形式為相對數.相對指標可以反映現象之間的相互聯系程度,說明總體現象的質量,經濟效益和經濟實力情況,利用相對指標可使原來不能直接對比的數量關系變為可比,有利於對所研究的事物進行比較分析.
因為相對指標是運用對比的方法揭示現象之間的聯系程度,用以反映現象之間的差異程度.所以,計算相對指標時分子分母指標是否具有可比性,是計算結果能否正確反映現象之間數量關系的重要條件.
分子分母指標的可比性主要包括:指標內容是否相適應;總體范圍是否一致;計算方法是否相同;計量單位是否統一.
相對指標的計算
(1)結構相對指標結構相對指標是在對總體分組的基礎上,以總體總量作為比較標准,求出各組總量占總體總量的比重,來反映總體內部組成情況的綜合指標.
結構相對指標 =各組(或部分)總量/總體總量
如:甲地職工男職工人數占職工人數的70%
計算結構相對指標能夠反映總體內部結構和現象的類型特徵.
(2)比例相對指標比例相對指標是總體中不同部分數量對比的相對指標,用以分析總體范圍內各個局部、各個分組之間的比例關系和協調平衡狀況比例相對指標=總體中某一部分數值/總體中另一部分數值.

❾ 下列相對指標中,用有名數形式表現的有A.比較相對指標B.結構相對指標C.動態相對指標D.強度相對指標

看單位就行,只要是百分系數表現的,肯定不是。AB都不是,C不一定。D一定是。

單選選D,多選選CD

❿ 相對指標的運用原則

上述六種相對指標從不同的角度出發,運用不同的對比方法,對兩個同類指標數值進行靜態的或動態的比較,對總體各部分之間的關系進行數量分析,對兩個不同總體之間的聯系程度和比例作比較,是統計中常用的基本數量分析方法之—。要使相對指標在統計分析中起到應有的作用,在計算和應用相對指標時應該遵循以下的原則:
1、可比性原則
相對指標是兩個有關的指標數值之比,對比結果的正確性,直接按取決於兩個指標數值的可比性。如果違反可比性這—基本原則計算相對指標,就會失去其實際意義,導致不正確的結論。
對比指標的可比性,是指對比的指標在含義、內容、范圍、時間、空間和計算方法等口徑方面是否協調一致,相互適應。如果各個時期的統計數字因行政區劃、組織機構、隸屬關系的變更,或因統計制度方法的改變不能直接對比的,就應以報告期的口徑為准,調整基期的數字。許多用金額表示的價值指標,由於價格的變動,各期的數字進行對比,不能反映實際的發展變化程度,一般要按不變價格換算,以消除價格變動的影響。
2、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原則
計算對比指標數值的方法是簡便易行的,但要正確地計算和運用相對數,還要注重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原則。因為事物之間的對比分析,必須是同類型的指標,只有通過統計分組,才能確定被研究現象的同質總體,便於同類現象之間的對比分析。這說明要在確定事物性質的基礎上,再進行數量上的比較或分析,而統計分組在一定意義上也是一種統計的定性分類或分析。即使是同一種相對指標在不同地區或不同時間進行比較時,也必須先對現象的性質進行分析,判斷是否具有可比性。同時,通過定性分析,可以確定兩個指標數值的對比是否合理。
例如,將不識字人口數與全部人口數對比來計算文盲率,顯然是不合理的,因為其中包括未達學齡的人數和不到接受初中文化教育年齡的人數在內,不能如實反映文盲人數在相應的人口數中所佔的比重。通常計算文盲率的公式為:
文盲率=(15歲以上不識字人口數÷15歲以上全部人口數)×100%
3、相對指標和總量指標結合運用原則
絕大多數的相對量指標都是兩個有關的總量指標數值之比,用抽象化的比值來表明事物之間對比關系的程度,而不能反映事物在絕對量方面的差別。因此在一般情況下,相對指標離開了據以形成對比關系的總量指標,就不能深入地說明問題。
關於這一點,馬克思曾明確指出:「如果一個工人每星期的工資是2 先令,後來他的工資提高到4先令,那麼工資水平就提高了100%,……。所以不應當為工資水平提高的動聽的百分比所迷惑。我們必須經常這樣問:原來的工資數是多少?」
4、各種相對指標綜合應用原則
各種相對指標的具體作用不同,都是從不同的側面來說明所研究的問題。為了全面而深入地說明現象及其發展過程的規律性,應該根據統計研究的目的,綜合應用各種相對指標。例如,為了研究工業生產情況,既要利用生產計劃的完成情況指標,又要計算生產發展的動態相對數和強度相對數。又如,分析生產計劃的執行情況,有必要全面分析總產值計劃、品種計劃、勞動生產率計劃和成本計劃等完成情況。
此外,把幾種相對指標結合起來運用,可以比較、分析現象變動中的相互關系,更好地闡明現象之間的發展變化情況。由此可見,綜合運用結構相對數、比較相對數、動態相對數等多種相對指標,有助於我們剖析事物變動中的相互關系及其後果。

閱讀全文

與動態相對指標的例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恆冒財富理財 瀏覽:721
銀行跨境理財 瀏覽:352
股票一次最多買多少股 瀏覽:666
辦房貸要買貴金屬 瀏覽:702
80年代理財 瀏覽:903
中翌理財虧掉怎麼報警 瀏覽:295
人民幣增值利好哪些股 瀏覽:532
招財貓理財投資 瀏覽:577
徵信可以辦助學貸款嗎 瀏覽:259
東方財富期貨怎麼關注好友組合 瀏覽:263
紅棗期貨10000元 瀏覽:494
51vv股票是什麼意思 瀏覽:641
信託與pe 瀏覽:64
新聞聯播人民幣 瀏覽:529
股份融資 瀏覽:55
翹然天津資本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瀏覽:456
融資融券寶典 瀏覽:29
定期理財規劃 瀏覽:599
恆大集團股票行情 瀏覽:6
信託信披 瀏覽: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