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醫學上PT、TT、APTT、Fbg分別是什麼意思
凝血四項包括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時間(TT)、纖維蛋白原(Fbg)
1、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T)
是血檢前狀態、DIC及肝病診斷的重要指標,作為外源性凝血系統的過篩試驗,也是臨床口服抗凝治療劑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2、凝血酶時間(TT)
肝素或類肝素物質增多、AT-Ⅲ活性增高、纖維蛋白原量和質異常
3、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時間(APTT)
反映血漿中凝血因子Ⅷ、Ⅸ、Ⅺ、Ⅻ水平,是內源性凝血系統的篩選試驗。常用APTT對肝素抗凝治療進行監控。
4、血漿纖維蛋白原(Fib)
增高:燒傷、糖尿病、急性感染、急性肺結核、癌腫、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妊娠、肺炎、膽囊炎、心包炎、敗血症、腎病綜合症、尿毒症、急性心肌梗塞後。
(1)生化指標有哪些縮寫擴展閱讀:
其他縮寫:
1、谷丙轉氨酶/丙氨酸氨基轉移酶SGPT/ALT(0-40U/L)
2、總膽紅質素(T-BIL:0~18.8umol/l)
3、血清白蛋白(ALB:35.0~55.0G/L)
4、鹼性磷酸酶(ALP)
5、γ-谷氨醯基轉移酶(GGT)
6、膽固醇(CHO)
7、甘油三脂(TG)
8、HB——血紅蛋白(Hemoglobin,HB)
9、SOS——臨時備用醫囑
10、AD——阿爾茨海默症(Alzheimer disease)
11、LV——亞葉酸鈣(Leucovorin Folinate,LV)
12、cp——腦性癱瘓(cerebral palsy)
Ⅱ 年底體檢,怎麼看體檢報告如何解讀體檢指標
年底的體檢季快到了,相信大家每次拿到檢驗檢查結果的時候,都會對一串串陌生的術語和數字感到非常迷茫。
今天蝌蚪君將為大家介紹簡單的讀懂體檢報告的方法,這樣才能對自己的健康狀況更加瞭然於胸。
一張尿常規檢驗單,尿中白細胞增多(H即high,用來表示↑),最終診斷為泌尿道感染
3
血生化
血生化包括很多種指標,如肝功能、腎功能、血脂等。
首先我們來看看肝功能。由於中國人肝炎、肝病的患病率較高,所以這一項相對來說比較重要。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和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這兩個酶是反映肝細胞是否受損害的敏感指標,只要肝細胞發生1%的損傷,血清中ALT的水平就會暴漲1倍,非常靈敏。
不過,也正是因為它太靈敏了,所以單純的轉氨酶升高並不意味著肝臟的損傷,劇烈運動、勞累、飲酒甚至是情緒的變化可能都會引起轉氨酶升高,需要結合其它指標一起考慮。
白蛋白、前白蛋白、膽鹼酯酶和凝血酶原這些指標則能反映肝臟的合成功能是否完善。各種膽紅素、尿膽原則能反映有無肝臟的損傷或是溶血性、梗阻性的黃疸。
而腎功能檢查裡面,意義較大的指標並不多,主要是觀察肌酐值。如果肌酐值明顯增高,則可能有腎臟的損害。
血脂可能是現代人最關心的項目了,它常常與心血管疾病有密切的關系。
血脂中最重要的是以下四個指標: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其中前三項都是壞傢伙,如果指標升高的話,就意味著有高血脂的風險,需要盡快控制飲食、加強運動甚至進行葯物治療,而第四種常常被稱為「好膽固醇」,它是膽固醇中的叛徒,能夠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如果這個指標比較高,說明生活方式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