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哪裡可以查看各國的CDS行情
CDS是一種類似保險的合約,以某一種債券作為參照物,交易雙方不一定擁有此種債券,A、兩方對此債券的信用觀點不同,A方從B方購買保險,例如投保額為500萬美元,保險價格雙方議定,A方每年向B方交納保費,一旦參照債券違約,雙方交易即終止,辦理退賠手續,B方償付500萬美元給A方。由於原先CDS市場極其不透明,監管機構不知道每一項交易的細節,導致華爾街各大行之間錯綜復雜的債務糾纏,一旦某家大型交易對手倒閉便會給CDS市場帶來極大的混亂、信貸市場的極大恐慌。巴菲特將CDS產品稱為「定時炸彈」。CDS主要券商雷曼兄弟的倒閉引起的金融風暴便可知其中的殺傷力。
CDS的殺傷力還在於在參照債券違約時,對債券違約虧損的放大作用。由於交易對手雙方不必擁有參照債券,在購買保險時擔保額由雙方任意確定,不必也無法預先知道已經有多少CDS以該債券作為參照,保額可能遠遠超過該參考債券尚未付清的余額。一旦債券違約,涉及的賠償金額會遠高於債券本身的數額,而且被捲入的機構會更多。
以前的CDS市場規模均由國際掉期和衍生產品協會(International Swaps and Derivatives Association,ISDA)公布,該協會從2001年起開始調查CDS市場規模,當時為9190億美元,到2007年底達到頂峰62萬億美元。今年7月底下降為55萬億美元。在這次金融風暴尤其是雷曼倒閉以後,數家結算機構對重復的CDS交易進行解套(unwinding)、沖銷(netting),使得CDS市場規模大為減少。對此市場規模的反復修改爭論本身便說明CDS市場不透明。
交易解套相當於保險中的退保,有主動解套和被動解套兩種。主動解套在貝爾斯登、雷曼倒閉前的幾天達到巔峰,主要是各個交易對手將與這兩家投行的交易解除,賠償再高罰金也在所不惜,或者將與這兩家進行的交易轉至另外一家機構(novation),除了交易對手改變外,其他參數不變。貝爾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購後,賬簿上的所有CDS交易由後者擔保。雷曼破產後,各大機構又開始主動解套與摩根士丹利的交易,因為擔心大摩會步雷曼的後塵。被動解套相當於保險中的退賠,參考債券發生了違約事件,如房利美和房地美被政府接管、雷曼破產、華盛頓互惠銀行倒閉被政府接管又被賣給摩根大通、冰島三家銀行被政府接管均被視為違約事件,所有以這些機構的債券為參照物的CDS全部解套,投保一方得到另一方的賠償。另一種被動解套是由於交易對手的違約。雷曼原是CDS市場主要市場製造商(market maker),與各機構有數百萬項的衍生品櫃台交易(over the counter,OTC),相信有不下50萬項的CDS交易,所有這些交易全部解套。
重復的交易是指兩個交易對手在不同時間反復買賣同樣的債券保險,比如A方今天從B方買得500萬保險,若干天後B方以同樣保費從A方買得同樣數額的保險,這樣兩項交易相抵。各大券商會每個季度定期解除沖銷這些交易。沖銷的目的一則可以減少交易對手之間的繁雜付費手續,此外CDS市場從業人員希望沖銷能夠減少市場規模。太大的CDS規模被外界認為導致更高的風險,更易製造市場恐慌。雷曼破產後,其債券CDS票面總額被預測4000億美元,市場陷入極大恐慌,但是統計結果只有720億美元,在經過沖銷掉重復交易後,最後易手的金額僅為52億美元。如果市場預先知道這一數據,雷曼破產後的金融市場的歷史將會被改寫。
CDS公開數據所反映的
當前金融風險分配
DTCC的數據表明,債務越多的公司被參照的CDS也越多,這些交易有近80%在華爾街大行之間交易。同時,參照的債券中各國國債和各企業債券不相上下,預示著市場對各國國債違約的擔憂。
按照交易票面總額劃分,15.4萬億美元的CDS交易參照債券是單一的各國債券、企業債券,或者資產抵押債券,另外的14.8萬億美元則交易各類CDS指數或者將指數按照風險分成的各種標准組塊(standard index tranche)。由於指數的標准化,這些指數和組塊是CDS市場交易量最為活躍的產品。華爾街投行甚至將交易單一債券CDS小組和交易指數及標准組塊的小組分開,前者稱為信貸流動交易小組(credit flow desk),後者為信貸混合交易小組(credit hybrids desk)。CDS指數由交易最為活躍的同類、相似評級的CDS組成,約有十多種,每種指數每半年更新一次,將違約的CDS成員剔除,換入交易更為活躍的成員。這些指數有北美優質評級企業債券(CDX IG)、北美劣質評級企業債券(CDX HY)、歐洲企業債券(ITRAXX Europe)、北美資產抵押債券(ABX)、房貸抵押債券(CMBX)、企業貸款債券(LCDX)、金融業債券(FINANCIALS),還有日本、除日本外亞洲的企業債券等。
DTCC的數據顯示,如果沖銷掉重復的交易,在各國國債的CDS交易中,義大利國債的CDS交易凈額為227億美元,有3253項交易;西班牙國債CDS交易余額為166億美元,1900項交易;巴西122億美元,交易數超過1萬項。以下為德國114億美元、俄羅斯83億美元、希臘82億美元、土耳其76億美元。英國29億美元/381項交易,美國國債是16億美元/129項交易,中國19億美元/1667項交易,日本18億美元/293項交易。如果不抵消重復交易,土耳其以1886億美元的CDS票面總額奪魁,但是抵消掉重復交易後,凈額為76億美元。
西班牙房地產市場低迷,全國經濟在15年中首次陷入危機,信貸市場的凍結導致金融機構的股價大跌。西班牙國債CDS保費在10月24日達到112基點最高紀錄,9月初則為47基點。11月5日的收盤價是80基點,與10月10日的價格持平。義大利10年期國債的價格在10月24日達到138個基點,在11月5日的收盤價是108個基點,意味著擔保1000萬美元10年期的年保費是10.8萬美元,是8月份保費的雙倍。
在參照物為企業債券的CDS中,德國最大的銀行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的CDS交易余額最高,達到124億美元,其次是通用電氣的121億美元,再次幾乎全是華爾街金融機構,如摩根士丹利(83億美元)、美林集團(82億美元)、高盛(69億美元)、全國房貸(Countrywide,67億美元)、花旗(60億美元)、瑞士銀行(60億美元)、瑞信集團(58億美元)、巴克萊銀行(55億美元)、摩根大通(54億美元)、伯克希爾·哈撒韋(51億美元)。如果不看CDS保費,這些CDS交易余額排序大約說明了CDS市場對這些金融機構的債券違約的擔憂。在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保護的前一天,原為華爾街第三大投行美林集團在9月中旬被美國銀行收購,接下來的一周內,第一和第二大投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被股市和CDS市場雙重絞殺,搖搖欲墜,逼迫財政部出台7000億美元的挽救市場計劃,兩家最後的投行在一周內同時宣布轉型為銀行控股公司,在10月中旬又分別從財政部得到100億美元的政府資金注入。高盛由於主要業務如企業合並(M&A)、證券承銷(ECM、DCM underwriting)在2008年大幅降低,華爾街一些分析師認為該行在今年第四季度可能出現1999年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高盛本周宣布裁員10%,約3200人。摩根士丹利則取消了今年聖誕節的慶祝活動。高盛、大摩的5年期CDS價格在11月5日的收盤價分別為311和423基點,股價在9月份以後分別下跌45%和53%。
CDS保費價格不包括在DTCC的公開數據之中。國債中CDS保費最高的國家是冰島、阿根廷、巴基斯坦、烏克蘭,最安全的國債則為馬爾他、加拿大、德國、美國、英國、日本、法國、芬蘭。中國5年期國債的保費是140美元,意味著1000萬美元中國國債每年的保費是14萬美元,這是美國國債CDS保費的4倍左右。
㈡ CDS交易可以防範債券投資的什麼風險
在一個理想的金融市場里,許多金融衍生產品可以在理論上被其它金融產品(標的或其它衍生品)完美復制.這里指的復制是靜態復制,即在初始時刻用固定...
㈢ ATM...CDS...CRS。。。的區別銀行里自助金融交易系統就這些嗎
ATM是自動取款機CRS是自動存取款一體機,CDS是自助轉賬機,銀行自助系統很多的,比如還有自助發卡機,電子回單櫃,叫號機
㈣ 找一個金融危機的例子,分析其如何發生,後果,金融衍生品。以及金融衍生品的作用的看法
次貸危機,CDS
信用違約互換(Credit Default Swap,CDS)又稱為信貸違約掉期,也叫貸款違約保險,是目前全球交易最為廣泛的場外信用衍生品。ISDA(國際互換和衍生品協會)於1998年創立了標准化的信用違約互換合約,在此之後,CDS交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信用違約互換的出現解決了信用風險的流動性問題,使得信用風險可以像市場風險一樣進行交易,從而轉移擔保方風險,同時也降低了企業發行債券的難度和成本。
貸款違約保險的內容是:
定義:
A:申請貸款者
B:放貸者(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
C:保險提供者
流程:
A向B申請貸款,B為了利息而放貸給A,放貸出去的錢總有風險(如A破產,無法償還利息和本金),那麼這時候C出場,由C對B的這個風險予以保險承諾,條件是B每年向C支付一定的保險費用。如萬一A破產的情況發生,那麼由C補償B所遭受的的損失。
信貸違約掉期是一種新的金融衍生產品,類似保險合同。債權人通過這種合同將債務風險出售,合同價格就是保費。如果買入信貸違約掉期合同被投資者定價太低,當次貸違約率上升時,這種「保費」就上漲,隨之增值。
CDS(信用違約掉期)是一種發生在兩個交易對手之間的衍生產品,類似於針對債券違約的保險。CDS的購買者通常向賣方付款,購買某種債券如果違約,可從賣方獲得的賠償,合同可能長達一至五年。其價格以BP表示,價格越高代表雙方認為債券違約的可能性越大。1000個BP即相當於1標准合同為針對1000萬美元的債券,每年要付年保險費100萬美元。
CDS也常常會被對沖基金、投資銀行等用於對賭某家公司的未來是否會破產,而交易者並不真的持有某家公司的債券。美國CDS的市場規模巨大,覆蓋的債券和貸款的市場高達62萬億美元。
在CDS合約中,CDS買方定期向CDS賣方支付一定的費用,這個費用一般用基於面值的固定基點表示。如果不出現信用主體違約事件,則CDS賣方沒有任何現金流出;而一旦信用主體出現違約,CDS賣方有義務以現金形式補償債券面值與違約事件發生後債券價值之間的差額,或者以面值購買CDS買方所持債券。CDS賣方可由主承銷商或商業銀行等第三方來擔任,並且可以在銀行間市場或其他市場進行CDS的交易,從而轉移自身的擔保風險。
在企業債券發行中引入信用違約互換,可以實現企業、CDS買方、賣方三方的共贏。對企業來說,通過發行附有CDS的企業債券,不僅可以降低債券的發行門檻,擺脫對銀行擔保的依賴,而且有利於提高債券的信用等級,降低融資成本。從CDS買方角度看,通過支付一定的費用可以實現對企業信用風險的有效規避,獲取穩定的收益。從CDS賣方來看,公司通過收取相應費用實現自身的收益,並且可以通過出售CDS進行擔保風險的對沖。
同時,在企業債券發行中引入違約擔保互換,有助於促進我國金融市場的發展和完善。首先,CDS轉移了企業債券的擔保風險,使銀行系統風險下降,從而保障了銀行資產的安全性;其次,CDS推動了我國債券品種的多樣化,豐富了債券市場的投資產品,為市場提供了多樣化的投資工具,可以滿足不同風險偏好投資者的需求;再次,CDS對於我國創新金融產品,發展真正意義的信用產品,對於市場對信用風險定價的重視都會起到積極的作用。其交易將實現固定收益類產品的信用風險在買賣雙方之間的轉移。在交易中,CDS的買方按標的資產面值的一定比例定期向賣方進行支付,直到到期或指定的違約事件的發生為止。而賣方在違約事件發生時或在到期日向買方支付標的資產的面值。
由此可見,金融衍生品市場的首要功能是規避風險,這是金融衍生品市場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而防範風險的主要手段是套期保值。
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第二個功能是價格發現。金融衍生品市場集中了各方面的參加者,帶來了成千上萬種關於衍生品基礎資產的供求信息和市場預期,通過交易所類似拍賣方式的公開競價,形成了市場均衡價格。金融衍生品的價格形成有利於提高信息的透明度,金融衍生品市場與基礎市場的高度相關性,提高了整個市場的效率。
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第三個功能是套利。金融衍生品市場存在大量具有內在聯系的金融產品,在通常情況下,一種產品總可以通過其他產品分解組合得到。因此,相關產品的價格應該存在確定的數量關系,如果某種產品的價格偏離這種數量關系時,總可以低價買進某種產品,高價賣出相關產品,從而獲取利潤。
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第四個功能是投機。市場上總存在一些人希望利用對特定走勢的預期來對未來的變化進行賭博,構造出一個原先並不存在的風險。投機者通過承擔風險獲取利潤,只要是在透明公開的條件下進行,投機是有利於促進市場效率的。
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第五個功能是構造組合。利用金融衍生品可以對一項特定的交易或風險暴露的特性進行重新構造,實現客戶所預期的結果。
以上功能都是從金融衍生品市場本身的角度討論的,屬於微觀方面的功能。微觀功能的發揮必定導致其宏觀效應。因此,從宏觀角度看,金融衍生品市場具有以3個功能。
1.資源配置功能。
金融衍生品市場的價格發現機制有利於全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一方面,衍生品市場近似於完全競爭市場,其價格接近於供求均衡價格,這一價格用於配置資源的效果,優於用即期信號安排下期生產和消費。所以,衍生品市場形成的價格常常成為一個國家,甚至全世界范圍內的價格。另一方面,金融衍生品市場的價格是基礎市場價格的預期,能反映基礎市場未來預期的收益率。當基礎市場預期收益率高於社會資金平均收益率時,社會資金就會向高收益率的地方流動。
2.降低國家風險功能。
國家風險包括政治風險、經濟風險、金融風險。這三種風險是密切相連的,具有極強的互動關系。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首先是出現金融風險,進而引發經濟風險和政治風險。金融衍生品市場對降低國家風險具有重要作用,它首先體現在衍生品市場可以降低金融風險,提高金融體系的效率。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發展增加了金融產品的多樣性,擴大了金融體系的流動性,為借款人提供了進入新市場的途徑和規避風險的方法,從總體上降低了融資成本。其次,金融衍生品市場對降低國家經濟風險、政治風險也有重要作用。如一個國家能否對其外匯儲備進行套期保值,如何規避由於匯率變動造成的外債風險等等,都將影響國家的經濟風險。相對而言,對政治風險的影響是間接的。
㈤ CDs市場的CDS市場萎縮原由
而隨著一年多的信貸危機的逐漸升級,在信貸市場掀起狂濤巨浪的信用違約掉期CDs市場規模開始萎縮。
國際掉期和衍生品聯合會(ISDA)從2000年起開始調查CDS市場的規模,當時為6300億美元,到2007年底達到頂峰62萬億美元,7年時間增長了近100倍。根據ISDA在9月24日的最新公布,在今年年中的調查中,CDs市場規模下降為54.6萬億美元。這是每半年一次調查中的首次下跌。
CDs市場規模萎縮的原因之一是各大銀行、投行為了減小風險和繁雜的手續,將同類重復的CDS交易歸類,代之以少數的幾個等效交易,這種手續稱為「撕毀」(「Tear-up」)。
然而,這種「撕毀」其實並沒有在實質上減少CDs的風險。事實上,CDs市場另外一家數據供應商MarkIt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1到6月份CDs的交易額逐月增加,雖然遠低於2006年的創紀錄水平。
國際清算銀行BIS在去年12月底時說,CDs市場的凈風險量是CDs市場規模的3.5%,那麼6月底時的凈風險量是2.5萬億美元。這還沒有計入交易對手風險。
規模萎縮的第二個原因是,自從去年7月份貝爾斯登的兩個基金崩潰後,CDs市場的流通性大為減少,很少有交易對手願意買入新的風險(出賣保險),交易極為清淡,CDs交易員的主要工作是對沖目前的風險,保本為主。
規模萎縮的第三個原因是今年3月貝爾斯登的崩潰。貝爾斯登是CDs市場上主要流通性的提供者,控制數萬億美元的交易,其崩潰前很多與其交易的對手已將那些交易終止,或將交易轉換為其他交易對手。
規模萎縮的第四個原因是多家從事CDs交易的對沖基金在去年和今年因虧損而關門大吉。
ISDA的市場調查是在8月初,若是放在現在雷曼破產之後再調查,由於上述的第三個原因,相信市場規模會有進一步的萎縮。
㈥ 中國的cds合約有哪些以及合約內容
類似保險的合約,以某一種債券作為參照物,交易雙方不一定擁有此種債券,A、B兩方對此債券的信用觀點不同,A方從B方購買保險,例如投保額為500萬美元,保險價格雙方議定,A方每年向B方交納保費,一旦參照債券違約,雙方交易即終止,辦理退賠手續,B方償付500萬美元給A方。由於原先CDS市場極其不透明,監管機構不知道每一項交易的細節,導致華爾街各大行之間錯綜復雜的債務糾纏,一旦某家大型交易對手倒閉便會給CDS市場帶來極大的混亂、信貸市場的極大恐慌。巴菲特將CDS產品稱為「定時炸彈」。CDS主要券商雷曼兄弟的倒閉引起的金融風暴便可知其中的殺傷力。
CDS的殺傷力還在於在參照債券違約時,對債券違約虧損的放大作用。由於交易對手雙方不必擁有參照債券,在購買保險時擔保額由雙方任意確定,不必也無法預先知道已經有多少CDS以該債券作為參照,保額可能遠遠超過該參考債券尚未付清的余額。一旦債券違約,涉及的賠償金額會遠高於債券本身的數額,而且被捲入的機構會更多。
以前的CDS市場規模均由國際掉期和衍生產品協會(International Swaps and Derivatives Association,ISDA)公布,該協會從2001年起開始調查CDS市場規模,當時為9190億美元,到2007年底達到頂峰62萬億美元。今年7月底下降為55萬億美元。在這次金融風暴尤其是雷曼倒閉以後,數家結算機構對重復的CDS交易進行解套(unwinding)、沖銷(netting),使得CDS市場規模大為減少。對此市場規模的反復修改爭論本身便說明CDS市場不透明。
交易解套相當於保險中的退保,有主動解套和被動解套兩種。主動解套在貝爾斯登、雷曼倒閉前的幾天達到巔峰,主要是各個交易對手將與這兩家投行的交易解除,賠償再高罰金也在所不惜,或者將與這兩家進行的交易轉至另外一家機構(novation),除了交易對手改變外,其他參數不變。貝爾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購後,賬簿上的所有CDS交易由後者擔保。雷曼破產後,各大機構又開始主動解套與摩根士丹利的交易,因為擔心大摩會步雷曼的後塵。被動解套相當於保險中的退賠,參考債券發生了違約事件,如房利美和房地美被政府接管、雷曼破產、華盛頓互惠銀行倒閉被政府接管又被賣給摩根大通、冰島三家銀行被政府接管均被視為違約事件,所有以這些機構的債券為參照物的CDS全部解套,投保一方得到另一方的賠償。另一種被動解套是由於交易對手的違約。雷曼原是CDS市場主要市場製造商(market maker),與各機構有數百萬項的衍生品櫃台交易(over the counter,OTC),相信有不下50萬項的CDS交易,所有這些交易全部解套。
中國5年期國債的保費是140美元,意味著1000萬美元中國國債每年的保費是14萬美元,這是美國國債CDS保費的4倍左右。
在參照物為企業債券的CDS中,德國最大的銀行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的CDS交易余額最高,達到124億美元,其次是通用電氣的121億美元,再次幾乎全是華爾街金融機構,如摩根士丹利(83億美元)、美林集團(82億美元)、高盛(69億美元)、全國房貸(Countrywide,67億美元)、花旗(60億美元)、瑞士銀行(60億美元)、瑞信集團(58億美元)、巴克萊銀行(55億美元)、摩根大通(54億美元)、伯克希爾·哈撒韋(51億美元)。如果不看CDS保費,這些CDS交易余額排序大約說明了CDS市場對這些金融機構的債券違約的擔憂。在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保護的前一天,原為華爾街第三大投行美林集團在9月中旬被美國銀行收購,接下來的一周內,第一和第二大投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被股市和CDS市場雙重絞殺,搖搖欲墜,逼迫財政部出台7000億美元的挽救市場計劃,兩家最後的投行在一周內同時宣布轉型為銀行控股公司,在10月中旬又分別從財政部得到100億美元的政府資金注入。高盛由於主要業務如企業合並(M&A)、證券承銷(ECM、DCM underwriting)在2008年大幅降低,華爾街一些分析師認為該行在今年第四季度可能出現1999年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高盛本周宣布裁員10%,約3200人。摩根士丹利則取消了今年聖誕節的慶祝活動。高盛、大摩的5年期CDS價格在11月5日的收盤價分別為311和423基點,股價在9月份以後分別下跌45%和53%。
㈦ CDS的名義凈值是什麼意思
CDS(信用違約合同)知識集合
CDS是什麼?(信用違約合同)
隨著美國金融危機的逐級展開,華爾街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CDS市場--這個人們並不十分熟悉的名稱屢屢牽動敏感的神經。那麼,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市場?它現狀如何,在這次危機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呢?
CDS市場是信用違約互換市場。CDS是一種合同,全稱credit default swaps,意思是信用違約合同。CDS是美國一種相當普遍的金融衍生工具,1995年首創。
CDS相當於對債權人所擁有債權的一種保險:A公司向B銀行借款,B從中賺取利息;但假如A破產,B可能連本金都不保。於是由金融公司C為B提供保險,B每年支付給C保費。如果A破產,C公司保障B銀行的本金;如果A按時償還,B的保費就成了C的盈利。但是這裡面隱藏著重大問題。主要是這種交易不受任何證券交易所監管,完全在交易對手間直接互換,被稱為櫃台交易(Over-the-counter,OTC)。也就是說在最初成交CDS時,並沒有任何機制檢查來保證C有足夠的儲備資本。這種方式後來逐漸為券商、保險公司、社保基金、對沖基金所熱衷。
近年來這一衍生品的參照物又擴展到了利率、股指、天氣、石油價格等,催生了利率違約掉期(Interest Rate
Swap,IRS)市場和股票違約掉期(Equity Default Swap,EDS)市場。同時原來分散風險的目的也被冒險豪賭所替代。而隨著一年多的信貸危機的逐漸升級,在信貸市場掀起狂濤巨浪的信用違約掉期CDS市場規模開始萎縮。
國際掉期和衍生品聯合會(ISDA)從2000年起開始調查CDS市場的規模,當時為6300億美元,到2007年底達到頂峰62萬億美元,7年時間增長了近100倍。根據ISDA在9月24日的最新公布,在今年年中的調查中,CDS市場規模下降為54.6萬億美元。這是每半年一次調查中的首次下跌。
CDS市場規模萎縮的原因之一是各大銀行、投行為了減小風險和繁雜的手續,將同類重復的CDS交易歸類,代之以少數的幾個等效交易,這種手續稱為「撕毀」(「Tear-up」)。然而,這種「撕毀」其實並沒有在實質上減少CDS的風險。事實上,CDS市場另外一家數據供應商MarkIt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1到6月份CDS的交易額逐月增加,雖然遠低於2006年的創紀錄水平。
國際清算銀行BIS在去年12月底時說,CDS市場的凈風險量是CDS市場規模的3.5%,那麼6月底時的凈風險量是2.5萬億美元。這還沒有計入交易對手風險。規模萎縮的第二個原因是,自從去年7月份貝爾斯登的兩個基金崩潰後,CDS市場的流通性大為減少,很少有交易對手願意買入新的風險(出賣保險),交易極為清淡,CDS交易員的主要工作是對沖目前的風險,保本為主。
規模萎縮的第三個原因是今年3月貝爾斯登的崩潰。貝爾斯登是CDS市場上主要流通性的提供者,控制數萬億美元的交易,其崩潰前很多與其交易的對手已將那些交易終止,或將交易轉換為其他交易對手。規模萎縮的第四個原因是多家從事CDS交易的對沖基金在去年和今年因虧損而關門大吉。
ISDA的市場調查是在8月初,若是放在現在雷曼破產之後再調查,由於上述的第三個原因,相信市場規模會有進一步的萎縮。
CDS的價格一大部分取決於債券評級機構對債券的評定,三大評級機構是標普、穆迪、惠譽,市場穩定時,評級高的債券的CDS保費較為低廉,垃圾債券CDS則需要交易之初有一個頭款(Upfront)作抵押。
CDS市場規模雖然大於全世界的51萬億美元的股市規模,但遠沒有股市活躍。首先,CDS一筆交易的平均面額是數百萬美元,遠高於普通的股票交易,況且CDS交易中往往幾天內沒有資金過戶,而是在每年的3、6、9、12月的20日定期交付保費,直到該項交易的到期日為止,保費也僅是交易面額的零頭;其次,CDS在交易對手之間進行,屬於櫃台交易,沒有統一的交易所,價格不透明,完全由雙方議定,監管機構無從知道;再次,CDS的交易者均為投資機構,散戶無法進入這一領域。17家主要券商的交易量佔到整個市場規模的90%。CDS市場的流通量也並不活躍,一家主要券商的CDS部門一天只有幾十、幾百筆以單一債券為參照物的CDS交易。一筆交易要由銷售商與交易雙方反復拉鋸溝通。
此外交易對手即使暫時不出現違約,如果承擔的風險遠大於自己能夠賠償的風險,也會被對方要求增加資產以應對出現萬一。
其二
信用違約掉期 來自hexun
信貸違約掉期CDS--CREDIT DEFAULT SWAP(信用違約互換)是信貸衍生工具之一,合約由兩個法人交易,一個稱為買方(信貸違約時受保護的一方),另一個稱為賣方(保障買方於信貸違約時損失)。當買方在有抵押下借款予第三者(欠債人),而又擔心欠債人違約不還款,就可以向信貸違約掉期合約提供者買一份有關該欠債人的合約/保險。通常這份合約需定時供款,直至欠債人還款完成為止,否則合約失效。倘若欠債人違約不還款(或其他合約指定情況,令人相信欠債人無力或無打算依時還款),買方可以拿抵押物向賣方索償,換取應得欠款。賣方所賺取的是倘若欠債人依約還款時的合約金/保險費。
有些信貸違約掉期合約不需要以抵押物便向賣方索償(理賠金額與保險費成正比),只需要欠債人破產(或其他合約指定情況)即可。這些合約的功能不局限於風險轉移(對沖),而是具有投機性質,例如買方可以以合約賭博某家公司快會破產一樣,而他從未對該公司作出放債。
較完善的解釋:
信用違約掉期CDS--CREDIT DEFAULT SWAP(信用違約互換)是1995年由摩根大通首創由信用卡貸款所衍生出來的一種金融衍生產品,它可以被看作是一種金融資產的違約保險。債權人通過這種合同將債務風險出售,合同價格就是保費。購買信用違約保險的一方被稱為買家,承擔風險的一方被稱為賣家。雙方約定如果金融資產沒有出現違約情況,則買家向賣家定期支付「保險費」,而一旦發生違約,則賣方承擔買方的資產損失。CDS是目前全球交易最為廣泛的場外信用衍生品。
信用違約掉期的出現滿足了這種市場需求。作為一種高度標准化的合約,信用違約掉期使持有金融資產的機構能夠找到願意為這些資產承擔違約風險的擔保人,其中,購買信用違約保險的一方被稱為買家,承擔風險的一方被稱為賣家。雙方約定如果金融資產沒有出現違約情況,則買家向賣家定期支付「保險費」,而一旦發生違約,則賣方承擔買方的資產 損失。承擔損失的方法一般有兩種,一是「實物交割」,一旦違約事件發生,賣保險的一方承諾按票面價值全額購買買家的違約金融資產。第二種方式是「現金交割」,違約發生 時,賣保險的一方以現金補齊買家的資產損失。信用違約事件是雙方均事先認可的事件,其中包括:金融資產的債務方破產清償、債務方無法按期支付利息、債務方違規招致的債 權方要求召回債務本金和要求提前還款、債務重組。一般而言,買保險的主要是大量持有金融資產的銀行或其它金融機構,而賣信用違約保險的是保險公司、對沖基金,也包括商 業銀行和投資銀行。合約持有雙方都可以自由轉讓這種保險合約。
從表面上看,信用違約掉期這種信用衍生品滿足了持有金融資產方對違約風險的擔心,同時也為願意和有能力承擔這種風險的保險公司或對沖基金提供了一個新的利潤來源。事實 上,信用違約掉期一經問世,就引起了國際金融市場的熱烈追捧,其規模從2000年的1萬億美元,暴漲到2008年3月的62萬億美元。其中,這一數字只包括了商業銀行向美聯儲報告 的數據,並未涵蓋投資銀行和對沖基金的數據。據統計,僅對沖基金就發行了31%的信用違約掉期合約。
根據有關研究,信貸違約掉期市場是最有可能出現問題的市場。2008年5月份,巴菲特表示:「按照我的定義,美國經濟已陷入衰退。」令人擔憂的一個領域是估值60萬億美元的信貸違約掉期市場。」中國人民銀行國際金融市場研究員雷曜根據研究結果指出,「根據次貸危機目前的發展態勢,估值約62萬億美元的CDS市場已經成為當前金融市場的『堰塞湖』」。「隨著歐美主要國家信貸資產質量惡化、實體經濟下滑、信貸緊縮和金融市場持續動盪,信用衍生品市場中的風險因素必然隨之上升。其中,交易商信用風險成為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的首要薄弱環節,需要加以密切關注,系統性風險爆發可能引發的債券價格下跌和信貸進一步緊縮等不利後果需要加以防範。另外,以對沖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可能出現流動性風險,復雜環節下定價模型失靈造成的操作風險也需要給予一定的重視。」他認為,CDS市場問題所能造成的信貸緊縮風險也許比「兩房事件」來得更為迅猛,而這將通過消費萎縮對中國出口造成持續壓力。
需要注意的是62萬億美元這一數字只包括了商業銀行向美聯儲報告的數據,並未涵蓋投資銀行和對沖基金的數據。據統計,僅對沖基金就發行了31%的信用違約掉期合約;另一方面信用違約掉期完全是櫃台交易,沒有任何政府監管。
CDS市場中最大的部分是企業債(包括ABS),佔80%,而MBS佔20%。在經濟衰退狀態下,企業債券違約率將從目前的4.87%快速攀升至10%以上,以損失恢復率50%計算,CDS未來數月將造成1萬億美元的直接損失。而部分中國金融機構購買了此類衍生產品,值得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