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黃金交易 > 黃金坑特點

黃金坑特點

發布時間:2021-05-10 23:32:13

⑴ A股全線單邊大漲,牛市終極大底是否已經確立

A股三大指數跳空高開大漲,上證指數平均超1%、深證指數漲超2%、創業板指數漲超3%,盤中各大板塊共同拉升,金融和周期股支撐大盤,另外科技股瘋狂唱戲,三大板塊的支撐走出單邊上漲,整個A股市場賺錢效應大幅提高。

雖然A股全線大漲,但根據當前的A股大盤所處的位置,我認為牛市的終極大跌還沒確認,但已經運行到終極大底的末期,意味著A股會進入牛市第二階段,稱為牛市中期。


但終極大底出現後,政策利好是接二連三的,不斷地支撐股市走高走遠,這就是真正的終極大底。

特徵三:投資者們情緒低落

整個市場別說都看空股市,絕大部分投資者都看空股市,對股市看不到希望,只有絕望的時候。

最明顯的特徵是愛聊股票的不聊了,各種網路和節目都不談股市了,各個股民投資都閉嘴了,不閉嘴的都是罵聲一片,這個時候終極大底就會到來。

所以根據A股以往終極大底地出現的經驗來看,只要A股有出現以上三大特徵,在這三大特徵給出來之前,大盤就不會到終極大底。

因為終極大底絕對是在悲觀中誕生,而不會在樂觀中出現,股市絕望中誕生希望,牛市就是絕望中到來。

⑵ 什麼是股票黃金

股票黃金坑的定義:

  1. 在股市技術面上有一種走勢叫在「黃金坑」,也有人把它叫做炸彈坑;

  2. 就是回個股經過較長時間的答橫盤築底,主力在確定拉升行情前,藉助大盤回調或市場其它利空因素進行一次快速的下跌;

  3. 引發在橫盤等待的跟風者下馬,最後一次將不堅定的籌碼洗出去,以減少自己的拉升阻力,然後反手做多,脫離成本區,股價便迅速從坑中拔地而起,一波波瀾壯闊的行情隨之展開,在K線圖上就形成了一個形似坑狀的圖型叫黃金坑.

⑶ 股票啟動前暴漲的徵兆是什麼

股票啟動暴漲前確實是有很多徵兆的,但這些徵兆每隻股票都是有所差異的,並非所有股票在啟動之前都是一樣的。

根據我個人在股票市場奮戰12年時間的經驗,以及根據自己的研究,A股市場股票啟動前暴漲的徵兆有以下幾點。

徵兆一:出現黃金坑

股票啟動暴漲前出現黃金坑是最明顯的特徵。一但股票出現黃金坑了,這個股票上漲概率高達80%。

如上圖,這種股票經過了橫盤大半年,均線已經全線粘合之後,股價已經把所有均線都踩下去,把均線踩下去之後,股價一直延續5日和10日均線繼續震盪了3個月時間,已經把均線震盪到集體形成上漲態勢,隨後一根大陽線啟動主升浪,這種票也是非常有潛力的股票。

匯總

根據我個人在股市十幾年的炒股經驗,以及股票市場啟動爆發前的各種特徵總結,以上四種特徵就是股票啟動爆發前最為明顯的特徵。

一旦發現了有以上四種特徵的股票,這種股票加入自選,隨時准備進場操作,耐心等待吃肉行情到來。

⑷ 「黃金坑」如何淘金「錯殺股」

每隔幾年,隨著大盤和個股的大幅下跌,K線圖上總會出現難得的「黃金坑」形狀,給投資者提供了難得的低吸良機。股市出現「黃金坑」後,除了部分「回歸股」因本身質地原因很難在接下來的反彈中有良好表現外,一些質地優良、估值偏低的「錯殺股」在日後的反彈中往往能領漲大盤和其他個股。因此,及時抄底「錯殺股」應成為「黃金坑」里投資者首先考慮的問題。?筆者的體會是「兩手抓」:一手抓「錯殺股」的選擇。對於在指數暴跌中階段跌幅較大的股票,一般可按下跌成因和內在質地分為兩類:一是「該跌股」——基本面和技術面都不支持維持「時價」從而導致股價大幅下跌的股票;二是「錯殺股」——無論是基本面還是技術面,「時價」都沒有高估,沒有任何理由下跌而大幅下跌的股票。「該跌股」和「錯殺股」雖然在「之前」的走勢中都出現了大跌,但由於下跌成因和內在質地截然不同,所以在「之後」的走勢中往往會呈現出兩極分化之勢。在眾多的大跌股里,區分「該跌股」和「錯殺股」的方法主要有二:一是看基本面,究竟有沒有下跌的理由。通常情況下,一家上市公司如果生產經營正常,產品供不應求,合同訂單不斷,所從事的行業又屬國計民生,與群眾的生產、生活關系密切,這種公司的股價一般沒有理由下跌甚至大跌;二是看技術面,究竟有沒有下跌的依據。屬於「錯殺股」的公司,一般是指前期漲幅不大的優質股票出現了無理由、非理性大跌的情形:從縱向來看,在前期大跌基礎上出現了連續大跌走勢;從橫向看,則是指個股的區間跌幅大幅跑輸指數和其他個股尤其是可比的同類股票。一手抓「錯殺股」的操作。在認定某一股票為「錯殺股」後,接下來就要通過巧妙的操作,設法讓「錯殺股」的潛在機會變成實際盈利。「錯殺股」總的操作原則是:已有的籌碼要堅決拿住,未持有的要尋找機會低吸並持有。若能在持有基礎上,適當穿插波段操作,擴大盈利比例則更好,但須防止籌碼丟失甚至追漲殺跌這種極端情況的出現。具體操作中,須根據「錯殺股」三個階段的不同特點採取相應的操作策略:在「恐慌期」,重在耐心等待;在「修復期」,重在逢低吸納;在「上行期」,重在避免折騰。在「黃金坑」里淘金「錯殺股」,除了須要「兩手抓」外,還須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要與大盤走勢結合起來。「錯殺股」走勢既受自身的運行規律作用,也受大盤和同類板塊、相似個股的影響。因此,在操作「錯殺股」時,既要從自身三個階段的走勢特點出發逢低建倉,又要與大盤走勢結合起來把握機會;二是要與倉位控制結合起來。操作「錯殺股」與參與其他股票交易一樣,最終的贏利大小不完全取決於股價漲跌及幅度大小,而是與倉位控制及操作心態密不可分。只有做到倉位控製得法,始終保持良好心態,才能有效提高成功概率;三是要與進出節奏結合起來。幾乎所有的「錯殺股」,無論運行在哪個階段,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波動,為投資者提供了難得的短線交易機會。對於擅長短線交易的投資者,可利用「錯殺股」盤中波動機會進行適度的高拋低吸和「補操作」,但須在急漲時賣、越漲越賣,急跌時買、越跌越買,如此操作最終順利回轉、恢復籌碼的概率較高。標簽:黃金坑錯殺股

⑸ 要怎麼提升LOL.技術怎麼總是爬不出黃金坑。

一、什麼是意識?
許多人都問過我這樣一個問題。剛開始還好。對線的時候就是混線補刀。但是到了中期。特別是25分鍾以後。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麼。推塔?殺人?線上打錢?打野,自己很迷茫,甚至一下子就到了比賽結束,贏不知道怎麼贏的,輸不知道哪裡輸了,很有一種當局者迷的感受。當你有了這種感覺之後,那麼恭喜你,你的LOL水平已經進步很多了,以前的你還沒有水平意識到,現在意識到了,說明這到了LOL第一個瓶頸期,我們稱為:意識期。
意識期指的是什麼?大家剛開始打LOL,選了一個英雄很新鮮,補到刀很新鮮,殺了人很新鮮,贏了比賽很新鮮,這只是對LOL游戲剛產生興趣的時期,我們稱為,興趣期。在興趣期里,我們渴望在游戲中證明自己,第一次超神,第一次五殺,聽到音效裡面震耳欲聾的喊叫,覺得自己從來沒有玩過這么刺激的游戲,自己一定要堅持玩下去。雖然知道自己很菜,但是慢慢努力,一定可以變強,從玩會所有英雄慢慢上手雲雲,這就是興趣期的主要想法,想法很簡單也很純真。但當我們全身心投入到每一場比賽當中的時候,也許是對面過強,也許是隊友太不給力,往往會輸掉比賽。當自己很努力很認真的付出,換回來的回報卻是這個樣子的時候,就會覺得自己應該不斷提高,自己不斷變強,需要自己在比賽中承擔更大的責任。到這個階段,你明白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可是卻非常迷茫,因為不知道該怎麼努力,這就是碰到的瓶頸:意識。
二、前期意識(0-10分鍾)
我們拿一個英雄來舉例,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李青。俗稱瞎子。在開始游戲的時候看看對面的陣容打野的是哪個。上單是哪個。AP。ADC又沒有輔助等等。對面打野是大樹。NOC。這些效率不高的英雄可以用鞋子3紅出門。打掉紅之後繞道對面紅BUFF處抓野。如果遇到了夢多。小丑。龍女這種必定會對你有想法的英雄。就要布甲5紅保持狀態。從英雄選出來,就開始了一場博弈,要猜測對面選擇的分路,然後調整自己的戰略,才能做到游刃有餘。當比賽盡在自己的掌握中,勝利的天秤已經在向我們傾斜了。 三、中期意識(10-30分鍾)
現在LOL的中期起到的是主導整場比賽的作用,中期劣勢,比賽基本輸了,中期優勢,對手也難以翻盤,所以說中期是很重要的,如何能創造更大的優勢,是很難說清楚的,只能說,多打,多練,多看高手的第一視角,看頂級強隊的比賽,只有不斷的總結與積累,中期才會做到百戰不殆,由於中期太過復雜,我只在這里管中窺豹的說一下。比如說你是一個EZ。對面中路的是妖姬。那麼到了25分鍾。他的作用就是秒掉你這個團隊輸出。那麼你可以先做好視野然後出現在線上叫隊友蹲你。那麼看到落單的你。妖姬肯定會對你有想法。再不濟也是5V5的遭遇戰。而且是對面遭遇。你們擺好陣型迎戰。會好打很多。換個位置如果你是妖姬。看到對面有個EZ。很SB的一個人出現在線上。那麼你可以猜一猜是否有對面蹲。然後嘗試叫隊友集合。繞視野。打一波反埋伏。其實,這一切都是我一直在強調的,LOL這個游戲,無論英雄是誰,無論自己定位是怎麼樣,從上面這個例子可以看出,貫穿整個比賽,無論自己是誰,意識這個東西就是共通的。說白了,在這個GANK與反GANK,阻止對面後期打錢與保護己方後期打錢這場博弈中,一定要定好自己的位置,關鍵時刻做出最正確的事。
四、後期意識(30分鍾後)
無論過程是艱辛還是順利,無論是優勢還是劣勢,到了這個時期,基本上大家大體已經出來了所以這個時候戰局是很微妙的,也許就是一點小的失誤,就可以導致自己整場的努力化為泡影。這個時候該做到的,首先,男爵視野保護好,如果對方拿到了男爵,相當於對面6件裝備打你們5件裝備,導致的結果往往是己方至少破一路高地,甚至是兩路。男爵的戰略意義,遠遠超出了每人派發300塊這么簡單。所以男爵一定要保證好,自己不拿,也不能丟;其次,不要落單,有時打匹配,本來雙方實力比較平均,突然自己這邊一個人腦殘落單了,然後被對方輪,導致對方推進的時候4個守5個,破一路高地,也是很無奈的,當然如果自己這邊還1、 2個跑去想救人也死了,不用浪費時間,直接GG吧。又有人問了,那我是後期,不能看別人打錢,自己不打吧。可以打,讓你們隊友4個人埋伏在你身後,在你不被秒掉的情況下可以及時支援。別人來GANK你如果人數不夠,反GANk把對面團滅,勝利就幾乎已經到手了。
五、細節與意識
LOL中有一種效應,說直白點就是蝴蝶效應,一個小小的細節,很有可能就決定了整場比賽的勝負!我碰到過一個瑞文。一樣是上單。他們邊的輔助先幫他把石頭人打掉了。然後半波兵後。1J的船長對2J的瑞文。然後無限壓制。雖然我協調好隊友打了幾波埋伏。但是對面瑞文裝備太好。我的裝備太爛了。被迫無奈只能GG。這就是細節決定成敗,在比賽中,每一個細節,都會決定比賽的,這並不是危言聳聽。
六、大局觀與意識
大局觀的培養是很難的,只有通過不停練習,不停看比賽,分析勝負,積攢經驗才能有所小成。掌握大局觀的人,才能成為一個隊的領袖(Leader),整場比賽盡在掌握,長袖善舞,諸葛亮也不過如此。你們成為Leader還尚待時日,但是做好基本的事情還是可以從平常培養出來的。例如,別人推塔,我們守還是不守?野外團戰,我們打還是不打?兵線優勢,我們是推進還是男爵?線上被壓,我們是打野還是呼叫GANK?這些東西平常帶著思考來打,自然會培養起來的,說白了,就是經驗。
七、對線與意識
在如今版本的節奏中,對線幾乎可以決定整場比賽的勝負,如果兩路劣勢甚至三路崩盤,可以直接打GG了。對線我們該做什麼呢?對線,無非是壓制對手的經驗跟金錢,然後自己的經驗與金錢與對面拉開差距,從而創造出優勢。在這里注意,並不是一定要把對面殺掉才算成功的壓制,只要把對面逼出經驗區,就是勝利。
八、一個Ganker該做的事情
首先野區是你的。對面的野區。也是你的。但是對面的人頭是不是你的就看意識了。我們什麼時候去GANK。什麼時候FARM。都是要看時機的。比如說。你是一個瞎子(別問我為什麼不是蠍子。我也不知道)起手打紅BUFF。(下面的。近衛方)下面雙人路一般都有眼。所以打完紅BUFF可以看看中路。如果先交流好讓中路只補刀不壓線或者乾脆不補刀去換血。那麼線會在靠近我方這邊。有三種選擇。閃現。EAEAQAQ。但是有閃現很難擊殺。第二種。繞後。EAEAQAQ。但是有意識的玩家會往相反方向的草叢跑。第三種。草叢里QQAEEA。閃現A一套。換一個閃現或者FB。這3個方法要看隊友和對手。比如。我方安妮。對方流浪。兩個都有控制。完全可以等安妮暈了之後EE。等流浪W然後QQ帶走。如果我方蛇女。對方流浪(不要問我為什麼喜歡打流浪。流浪W前期很好用的)可以繞後EEQQ然後不管他。第一次必定殺不死。除非他不帶閃現。雖然打完紅後中都沒到2但是不排除有意識的玩家1J留點。然後可以根據對手GANKRE的清野速度和消耗決定是否去反野。比如。對面有個NOC。我的意識中NOC起手都是默認打藍。然後由這個默認開始推出。小狼藍BUFF。F4。紅BUFF。石頭人。然後4分鍾GANK。這個套路。那麼默認是這個套路就可以在打了紅之後繞去對面的野區看看應該能抓到個正在打紅的NOC。如果發現紅BUFF已經沒有了。可以推測出紅BUFF起手。那麼可以閃中路和上路後退。然後看看是GANK中路還是上路。都沒機會就回去吧藍BUFF打了。NOC起手紅但是沒出現在線上有3種可能。1上路草叢中蹲著。2中路草叢中蹲著。3看線上沒機會打藍BUFF去了。然後你可以根據線的位置判斷他的位置。然後呼叫那條線的隊友准備。告訴他NOC的位置打反埋伏。如果是第3種可能。你就必須回到藍BUFF處。因為他看到瞎子打野。默認你紅BUFF起手。有可能會反野。那麼回到藍BUFF處看到的應該是一個帶著雙BUFF狀態非常不好的NOC。所以說意識的博弈是相對的。你意識高就你能佔先機。
九、一個CARRY該做的事情
我們是後期,優勢還好,劣勢為什麼總打不到錢?我們是後期,中期團戰到底該不該參加?選擇一個後期,自己問自己最多的也就是這幾個問題了,往往迷茫的也是這幾個問題。
1、我們是後期,我們命最值錢。後期是一個隊伍的核心,所有乾的一切,都是為了後期成型帶領團隊走向勝利為目的。作為一個給力的後期,一定要少死,猥瑣,在線上這樣。
2、閱讀比賽,團戰給力。團戰給力,並不是說團戰跑去參加就是給力,有的時候己方的團戰,只是為了給自己創造更大的打錢空間,因為對面5個人都在,自己後期自然可以放心大膽打錢,這個時候,早點出出關鍵裝備,是對團戰更大的幫助,即使己方團滅,對面只是取得了眼前的勝利,真正的勝利卻依然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當然這不是說團戰可以不去,如果碰到那種沒有自己,就不打贏的團戰,那必須過去與隊友共生死的,這些時機把握與選擇表面看似只是你參戰與否的結果,然而內在,卻是自己閱讀比賽能力的體現,或許這場團戰的勝負,就是這場比賽的勝負。
十、一個輔助該做的事情
我們是輔助,我們刷出神裝也沒用,我們的神裝只是皇冠。盾牌。軍團盾。我們有時選輔助,輸掉了比賽,我們往往會怪隊友不給力,還不如自己打核心,何必為團隊做貢獻。自己打輔助,該做的事情做到了么? 作為一個後期,最討厭最惡心的就是,自己輔助跟自己搶補刀,輔助自己補不到,搞得自己也補不到,輔助偶爾搶刀偶爾不搶,非常影響自己補刀的節奏,而對面對線的生活的各種滋潤,偶爾還點了自己幾下,把自己補給品耗光了,各種煩躁啊。當你自己是輔助的時候,想的也許是也就搶了幾個兵而已,卻沒有想到,這是你打輔助的失職!輔助並不是買了眼就完事的,保護好自己後期,是最重要的使命!點對手,壓制,用自己的補給品換對面核心英雄的補給品,偶爾幫忙殺人,甚至情況允許還要讓人頭,一個輔助犧牲的太多太多了,所以真正比賽中,輔助是全隊的靈魂才能操刀,只有有良好大局觀與掌控大局能力的隊長,才能勝任這一重要而又神聖的位置。輔助每次死,並不是送,而是為了保護後期而死;輔助沒有錢,並不是打不到錢,而是把錢讓給了更需要他的人;輔助等級低,並不是不會混線,而是要不停遊走,給對面壓力,保護自己核心的更好發育。如果一場比賽贏了,輔助是最大功臣,他把自己甘當綠葉,捧起了無數的紅花,而沒有他們,其他人只是一無是處。
寫在之前:
前幾天寫的攻略中寫了比賽綜述,個人認為這個部分寫的不夠詳細,因此此篇主要講的是這個問題。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正文:
比賽分為4個時期:
前期 開局到中單6級後第一次回家 0-8分鍾左右 主宰者:打野
中期 中單第一次回家出來到上單15級 8-20分鍾左右 主宰者:中單
後期 上單15級到下路ADC16級 20-30分鍾左右 主宰者:上單
大後期 下路ADC16級至比賽結束 30-比賽結束 主宰者:下路
如果把一場比賽抽象的比喻成兩個隊伍滾兩個雪球,到比賽結束後誰的雪球最大,誰贏,那麼第一個滾雪球的選手是打野,第二個是中單第三個是上單,第四個是ADC。
接下來要說的是比賽的主宰權,也就是很多人說的比賽的節奏控制,很多高手視頻都有提到比賽節奏的問題,但是我在這里稱之為比賽的主宰權,這樣不僅聽起來更加霸氣,也容易讓人意識到主宰權的重要性,從而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這個層面上,對自己的隊伍更加負責。
這里要說的是英雄的轉型問題,以及為什麼要轉型,當然還有團戰因素,實際上這是同一個問題,當你搞懂了團戰因素,你也就明白了為什麼要轉型。
關於英雄的轉型,大家其實應該聽到不少大神的視頻里有提到,最多的當數stonewall的打野視頻和攻略,經常會提到,雖然XXX英雄前期很容易打的很好,但是在中後期轉型難XXXXXX。很多人會不明白,為什麼說這個英雄中後期轉型難,比賽中就很少用到,這些傢伙前期都是很強力的啊,其實這就是普通玩家和職業玩家對比賽的一個理解層面不同的問題,當然這也是有原因的,因為普通玩家很少有配合默契的隊友,職業玩家不一樣,他們有熟悉默契的隊友,更難被擊潰,更難被滾雪球,更容易被對手翻盤。上述原因導致職業玩家更加註重英雄是否能在中後期成功過度轉型,而普通玩家則不太注重,因為即使你沒有成功轉型,你的對手也未必能夠抓住你的缺點翻盤。
首先我要講一講,為什麼要轉型,這要從團戰因素講起。
前期不存在團戰,除非是打1級團,1級團是很冒險的,1級團戰的決勝因素是雙方的召喚師技能。前期主要是打野的gank,瞬間配合線上隊友給對手造成大量傷害,擊殺對手。
中期團戰的決勝因素是APC的輸出,基本上中期團戰哪邊APC的輸出環境更好,哪邊團戰勝利幾率更大。那麼決定APC輸出環境的因素又是什麼呢?基本上就是APC的作戰范圍,如果這個英雄的作戰范圍更大,那麼他在團戰中的輸出環境就會更好,因為你作戰范圍大表示你可以打到對方,而對方打不到你。而你不停的輸出,那麼你們的隊伍離勝利也就不遠了。因此,中期團戰決勝因素是APC的作戰范圍和輸出環境。
後期團戰主要由上單AD帶領,這個時候團戰的形式會有一個微妙的變化,這里不得不分析上單此時的優勢,上單主要是在上路埋頭打錢,前中期都不會理會中下路爆發的團戰,除非是小龍戰,因此中期的小龍戰決勝因素,我也把他歸在後期團戰來分析,上單比起中下路的優勢就是發育更好,等級更高,因為中單中期的遊走導致丟失部分經驗,這樣上單會獲得一個小優勢,就是等級,等級代表了一個血量和技能的優勢,普通上單血量成長都是不錯的,2-3級的差距基本上就是一個紅水晶,而多2-3級的技能表示你有更高的爆發力,能瞬間對對手造成大量傷害,在對手看來此時的上單AD會表現的很硬,打人很疼。因此這個階段的團戰,APC的輸出環境很容易被對方上單AD干擾,輕則被對方上單AD趕出團展區,重則一套技能+點燃收走人頭,因此,這個階段比賽的主宰權在上單AD,而團戰的決勝因素就是上單AD能否順利阻止對方APC輸出。多說一句,這里就是爆發型APC在中後期團戰的優勢,因為爆發型法師完全可以上去一套技能丟完,即使被對方上單收割,團戰任務也已經完成,對方上單也無力阻止你輸出,從而贏得團戰,而持續輸出型APC很容易在後期團戰中被對方上單AD干擾,造成團戰無輸出,最後輸掉後期團戰。
大後期團戰主要有ADC來主宰,隨著ADC的加入,這個階段團戰局勢會有很大的變化,首先由於長時間的發育,對方的APC和ADC裝備等級都起來了,上單在後期的等級優勢已經不復存在,而對方APC+ADC的輸出已經完全可以在你放倒對方APC或者ADC之前放倒你,所以這個階段的團戰重心已經完全圍繞了另一個主題,那就是切肉。因為這時兩面的AD該肉的已經肉起來了,而由於對方輸出變高,導致一個問題就是有突進的英雄也不敢隨便突進,防止自己有進無出,雙方都比較謹慎,不停的接觸,消耗,希望抓住對方的走位失誤,打開局面,這時完全取決於雙方切肉的能力,因為團戰爆發後APC和ADC必然會在一個比較安全的位置,並且有輔助和AD保護自己ADC和APC的輸出環境,那麼ADC和APC的切肉速度就成了大後期團戰的決勝因素,那邊切的快,那邊就贏了。事實上後期的決勝因素也適用於大後期,如果上單AD仍然能在這個時期順利干擾對方APC和ADC的輸出環境,那麼也可以取得團戰的勝利,但是這是不現實的,因為如果大後期對方上單AD仍然可以很輕易的干擾你們的ADC和APC輸出,那表示你們的陣容或者是裝備差距過大,輸掉團戰也正常。
搞清楚上面四個階段團戰的決勝因素以後,再對照英雄的職責,也就明白了為什麼英雄需要轉型,可以看出需要轉型的英雄有打野和上單AD。APC和ADC以及輔助是不需要轉型的,ADC從頭到尾就是出輸出裝,APC會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合適的輸出裝保證自己的輸出環境,輔助就是出光環裝並且在視野上壓制對手。
打野這個位置從一開始就做出了最大的犧牲,犧牲了自己的等級和經濟,並且承擔起了隊伍第一個重任,去滾雪球,而打野的這個位置又是最需要轉型的位置,因為前期打野的主要職責是gank,反野限制對方打野發育和gank,以及反gank來破壞對方打野gank甚至反殺掉對方。這就必須要求打野要有一個很好的輸出,才能勝任這些任務,有高輸出才能更快的清野反野,更高的輸出才能在gank的時候瞬間輸出大量傷害,擊殺對手。這表示對大多數打野英雄來說,必須是前期出一些攻擊裝,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務。當然這里不得不提的是控制技能,最近stonewall的打野教程有一篇打野英雄成本的分析,裡面提到了團控因素是對打野英雄成本最好的彌補,這表示如果你在前期就有很強的控制能力,那麼即使你沒有很高的輸出,也可以很好的完成gank的任務,這個代表人物我認為就是牛頭,木木,老樹,他們都擁有很強的控制,這讓他們很容易完成前期gank的任務,而他們同樣的弱點就是,缺乏瞬間輸出大量傷害的能力。而這個能力在路人局中是致命的,因為即使他們在前期打出很好的優勢,在中期也無法勝任干擾對方APC輸出環境的任務,也無法在後期承擔一個組織對方APC輸出的任務,也就是說,在中期中單APC接受比賽主宰權後,他們同時失去了比賽的主宰權。而另外一些英雄,他們在前期獲得很好的優勢以後,他們可以在中期很好的完成干擾對方APC輸出,並且在後期完成阻止對方APC輸出的任務,這些英雄就是我上一篇攻略中提到的神級打野和次神級打野的英雄,他們在前期打出優勢後可以在接下來中單和上單AD接受主宰權以後繼續影響團戰因素,甚至代替中單APC和上單APC繼續擁有比賽的主宰權。當然這也是為什麼木木,牛頭,大樹這些英雄無法位列神級的原因。而相對於前期gank必須出攻擊裝來保證gank時造成傷害來說,大後期團戰的決勝因素要求打野足夠肉,能頂得住對方APC和ADC切。這要求必須出足夠的防禦裝。這就是打野的轉型,其實也是上單的轉型,那就是在ADC接受比賽的主宰權以後,雙方進入一個切肉比賽,所以上單AD和打野必須轉型為坦克,出防禦裝,來頂住對面ADC和APC的輸出。
以上就是團戰決勝因素和英雄轉型的原因和必要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接下來我會根據我前面發表的兩篇攻略來詳解位列神級APC和打野英雄的原因和打法。

⑹ 股市中什麼樣的形態叫做「黃金坑」,可以提前做出判斷嗎

「黃金坑」一種經典的技術形態分析方法,在市場分鍾過程被大部分投資者使用,但很多投資者無法正確判斷當個股下跌時候是否是「黃金坑」。選擇當股價下跌的時候介入,往往不是真正的莊家機構洗盤的所造成的「黃金坑」,而是出貨造成的下跌,一旦出貨買入後期股價可能會進一步下跌,所以判斷股價是否「黃金坑」變得至關重要。

下面我們重點從兩大方面給大家講解「黃金坑」,一是什麼樣的叫做「黃金坑」和「黃金坑」為什麼能夠引起後市股價的上漲,二是我在平時判斷「黃金坑」的方法。「黃金坑」的形態定義個股的下跌主要主要由兩種原因造成

第一,莊家機構逐步的出貨造成。

第二,建倉完成後正式開始拉到的洗盤或者在上漲過程中短暫的洗盤行為所造成。所以「黃金坑」形成可能是莊家機構洗盤造成,但目前對於「黃金坑」的技術形態的並無具體的官方定義,但為了大家能夠理解「黃金坑」的形態,我給大家從幾大特點來定義。

第一,下跌速度較快,如果莊家機構想短期快速完成洗盤的動作,必然會造成股價的短期的快速回落,為什麼不採用緩慢下跌的情況,當莊家籌碼並無全部出完,不願意股價快速回落,短期大幅度出貨這樣只會造成後期出貨價格更低。所以我們發現很多個股如果下跌時候很堅決,上漲起來也較為堅決,反而很多磨磨嘰嘰的下跌的個股,大部分會出現持續陰跌的情況,短期股價也很難再次上漲,具體參考下圖案例:

⑺ 黃金坑有哪些技術特徵

看坑的大小了,

⑻ 判斷主力介入建倉有哪些方法

主力是股票市場的主要力量,而主力也是股票市場最神秘的一種角色!想要看清主力建倉動向需要仔細的觀察,綜合各項有價值的指標,以及各種主力控盤特徵來跟蹤主力建倉動向。

主力建倉總體分為四個階段,建倉初期,中期,末期,建倉完畢等。

建倉初期就是指主力已經鎖定目標,准備進行對這只股票進行低於籌碼;

建倉中期就是指主力手中掌握了一些籌碼,但是還沒有達到輕度控盤狀態,籌碼還太少了;

建倉末期就是指主力已經對這只股票掌握了不少籌碼,已經達到中度控盤或者高度控盤狀態;

建倉完畢就是指主力對於這只股票准備拉升的前兆,這個階段就是主力已經掌握了足夠籌碼,之後啟動一波主升浪,把股價拉高主力才有高獲利空間。

二級市場流動的股份已經基本被主力手中了,這個時候才是真正的建倉完畢的。說白了就是主力已經掌握了大量的籌碼,這個時候主力啟動主升浪才是有利可圖。建倉完畢的特徵就是修復黃金坑,保守一點就是把建倉期間的高點刷新了,橫盤平台修復完畢之後就要加速啟動主升浪了,這就是建倉完畢的真正特徵。

綜合以上分析,這些就是主力,游資除外,就連莊家大部分都是按照這四個階段來建倉的,只有根據這四個階段的各自特徵,自然就能摸清主力的建倉動態。主力建倉的各個階段特徵,大家都要研究透了,主力建倉動向就非常清晰了。

⑼ 什麼叫高控盤庄股

高控盤庄股,就是莊家憑借自己的資金實力,把流通盤中的絕大部分籌碼控制在自己手中的股票。要發現高控盤庄股,就要了解高控盤庄股的特徵。
坐莊是指某些資金體量較大的機構或者個人,通過低價買入大量的流通股,實現了可以操控該股價格的效果,然後通過運作在高位將籌碼全部出掉套現的行為。由於這種行為違背了市場的公平原則,故而被監管機構所打擊,是市場禁止的行為。
買入動作分為試盤、買入、靜默打壓。
1. 試盤。所 謂試盤就是通過大資金胡亂的操作來破壞目標個股的技術圖形,通常會莫名其妙的買入100萬股,或者當股票盤中快速拉升時故意去打壓。這樣的目的就是為了看 這個股票裡面有沒有其他的庄,如果有其他的庄的話,他看到有人這么奇怪的操作就會出來面談,如果沒有人出來談就意味著該股沒什麼有實力的莊家已經進入,那 么新莊就可以進入建倉了。
2. 買入。莊家在底部建倉買入時有以下幾個特點,投資者需要特別注意。
(1)做大庄一定是在一波大幅下跌後來買入股票,並且建倉時間較長。
(2)底部成交量會驟然放大。莊家的資金在頻繁買入,一定會引發成交量的變化,這一點永遠做不到隱藏。有一種技術叫做底量超頂量,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3) 技術形態混亂。莊家在建倉時很難免的會買成W底、頭肩底、連續小陽線等技術形態,現在幾乎所有投資者都認識這種技術形態,所以莊家會故意進行打壓,以防止 散戶投資者跟風。技術形態一旦走好,莊家就會一筆打下去來破壞形態,這樣做可以將跟進的投資者打的暈頭轉向,在底部反復割肉。
(4)經常大陰大陽。底部建倉的個股經常出現大陰大陽,而且陽線成交量大、陰線成交量小,這是莊家反復吸籌洗盤的表現。這就像一個池塘裡面有大魚在活動,水面一定是不平靜的。
(5) 經常放利空卻跌不深、不創新低。這里主要是指有上市公司來配合莊家出利空。建倉期的股票大家會發現,有利空時是殺大陰線的,成交量也在放大,但是股價並不 會跌的很深。這就是因為莊家在利空來襲大家都賣出時,做出買入動作,從而成交量明顯放大,股價也被托著並沒有跌的太深。
3. 靜默打壓
當 莊家建好倉之後,他還會做一個操作就是「靜默」。所謂靜默就是在自己拿夠籌碼後,向下打一波,然後不操作,莊家這么做的目的是為了看這個股票里還有沒有浮 籌。如果向下一打低後靜默期的成交量非常低,就說明這個股票里沒有什麼浮籌了。這就像水裡沒有魚時,水面一定是平靜的一樣。這一波打壓還能起到洗盤的作 用,可以將最後一批不堅定的投資者洗出。莊家最後向下打的這一個坑就是傳說中的「黃金坑」。如果您能買在黃金坑,將會比莊家的成本還低。
四、拉升與出貨
庄 家吸納某個股的目的是為獲利,在 低位長期盤整對莊家而言是極不利的,這並不會實現獲利的過程。因此,其必須將股價進入到拉升階段。一個老練的莊家並不會逆勢而 ,那些逆勢而行的庄股往往不會得到廣大投資者的跟風,只能成為自拉自唱的品種。因此,選擇合適的時機拉升對莊家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從滬深兩市的做莊情況而 言,深市一些莊家的拉升十分成功,幾乎不露一些痕跡,等眾人發覺時,該股已處於較高的位置了。拉升時莊家一般會選擇大盤走強的過程中,和大盤一起走強,但 其上漲幅度不會進入漲幅前幾名,但此類個股卻每天保持這一漲幅,累積相加時,該股已上漲很多,而且這類老道的莊家在拉升時,並不會忘記在拉升中獲利,他們 常會在盤中進行高拋低吸,使一些意志不堅定者輕易將籌碼讓出。
最標準的拉升講究「三拉兩平台」,即拉升三波,在三波拉升之間做兩次平台整理。
1. 第一波拉升
在經過靜默期確定沒有更多浮籌之後,莊家會先將股價進行一波拉升,幅度大約是50%到100%. 這一波拉升的目的在於快速脫離自己的成本區,將股價拉升至一個安全的價位。在盤面上一般是以30度角的形勢向上拉升,並伴隨著成交量的有效放大。
2. 第一個平台
庄 家第一波拉升一般會拉升到比自己成本價高50%的位置,然後做一個休整平台。莊家做這個休整平台的目的主要在於洗掉跟風盤,並進一步看自己控盤程度,最好 還能拿回拉升時用到的資金。一般來說,這個平台的成交量非常之低,整個平台走的非常齊整,並且會回抽第一波拉升的0.618黃金分割位。這個平台是非常重 要的買入時機,買入後往往對接著主升浪。
3. 第二波拉升
第二波拉升是這個股票最好的一段行情,也是主升浪行情,莊家也會在這一波行情當中真正開始賺錢。
在第一個平台調整結束後,莊家確定了籌碼很穩定,然後會進行第二波拉升,此時這只股票在市場上會開始有利好消息。莊家在第二波拉升的後半段,會盡可能通過利好讓市場的力量來幫助他進行拉升,而不是自己拉升。
4. 第二個平台
在 第二個平台莊家就開始出貨了,此時莊家是向下拋出股票的,而市場的合力還是向上買入股票的,所以就形成了平台。在第二個平台時,往往有上市公司配合莊家來 發布特大利好消息,並且會有大量的研究報告說這個公司非常好,主要目的是讓場外的投資金進一步入場,幫助莊家能夠從該股中脫身。
5. 第三波拉升
第三波拉升是莊家為了進一步出貨而做出來的。由於上市公司發布了重大利好消息,該股會被市場上大量其他的投資者合力買入,從而進一步推高股價,但是莊家在這個時候會加大力度出貨,所以股價往往是走背離走勢。而這一波往往也是股票拉升的最後一波。
主力高控盤庄股特徵:
高控盤庄股,就是莊家憑借自己的資金實力,把流通盤中的絕大部分籌碼控制在自己手中的股票。要發現高控盤庄股,就要了解高控盤庄股的特徵。根據我們多年的跟庄經驗,這里只簡單地介紹一下高控盤庄股的重要特徵。
1、走勢獨立,即使大盤上漲很多,它也一般不會漲停;即使大盤下跌很多,它也不會跌停。但當大盤橫盤或交易清單時,它會比較活躍,「拋頭露面」。
2、走勢有時與大盤相反,不理會大盤的走勢,自彈自唱,我行我素。當大盤大漲時,它下跌;當大盤大跌時,它漲停,這個時候它在漲幅排行榜上很現眼,猶如「萬綠叢中一點紅」。
3、走勢連貫 , 一根大陽線後,第二天不會高開,一般是低開回盪,待收盤時又恢復到漲的狀態,好似其走勢完全被控制一樣。
4、K線排列「毛毛蟲」,日K線走勢不會留下跳空缺口,小陰小陽,排列緊密,猶如「毛毛蟲」行走。
5、收復失地容易,在高控盤的情況下,短時間的下跌,三、四天就可收復失地。而且下跌放量,上漲縮量。
6、縮量,從成交量放大到縮小隻有三、四天時間,放量和縮量的比是10:1,最好是30:1。成交量放大時不會大於該股流通盤的1/10。放量時,莊家會「畫出」陰K線或陽K線。當這種情況出現時,可不去理它,莊家會騙線的。
7、縮量漲,這是最重要的特徵。大幅上漲時,換手率小於3%,甚至小於1%。分時圖中的關鍵點位會震盪,賣一賣二有時會有大單賣盤,但依舊改不了上揚趨勢。
8、 買賣價差懸殊,買價和賣價相差懸殊,且每擋的單量也很小,好像是散戶下的單子。托盤很少,好象有種搖搖欲墜的感覺。成交量稀少,偶而會有大單掃盤,但並不 托盤。買四買五盤有時會出現真空狀態,來迷惑股民。高空盤庄股的最重要的特徵就是縮量。控盤程度的高低,或者說庄的大小,就看它縮量的速度和縮量的程度。
如何判斷莊家是洗盤還是出貨
1、震盪幅度:洗盤一般較小。出貨一般較大。
2、莊家獲利空間:洗盤一般小於20%,出貨一般大於50%,甚至100%。
3、當天外盤和內盤成交量比:洗盤內外盤成交差不多,出貨時一般內盤大於外盤,且常有大賣單出現。
4、均線上攻的斜率及喇叭口發散程度:洗盤時上攻的斜率不是很陡,喇叭口剛發散;出貨時上攻斜大於45度,喇叭口發散程度放大。
5、成交量:洗盤時成交量萎縮,出貨時放大。
6、均線發散趨勢:洗盤時仍然呈向上發散趨勢,多頭排列不變;出貨時已被破壞,或者開始向下。
7、是否護盤:洗盤一般在中低價區不有效破10日均線,在中高價區不有效破20日均線(或者30)日均線;出貨一般會迅速下破5,10日等短期均線,且在高位出現叉。
8、日k線是否連接(大)陰線:洗盤一般不會,頂多拉2至3根中(小)陰線;出貨時經常連拉中(大)陰線。
(1)、具體判斷(1)股價大幅度下跌,一度接近跌停,跌到最低處有量放出來,尾市收回一半,K線形態類似「吊頸」,但是第二天全天成交價區基本比前一天的最低價位高5%。這說明前一天低位下跌是恐慌盤,不是莊家出貨。
(2) 如果下跌的時候,上午的量是下午的兩倍,這說明其實每天上午開盤後,因為T+1的交易制度,前一天短線搶反彈的人看到大盤走壞,該股反彈無望,就在上午離 場。但是如果真是莊家出貨,難道莊家下午就不出了嗎?要是真出貨越快越好,下午到了低位莊家出貨反而會更積極,起碼下午莊家是不會手軟的。因此反過來證 明,這種情況多是洗盤。
(3)下跌到關鍵位置的時候時常會出現大賣單,同時砸盤力度也很大,但股價的下跌變慢了,這說明大賣單其實就是庄 家 對倒的,目的是引出散戶的拋盤來,可是真有拋盤莊家就低位承接,股價自然不是快速下跌。有時在買一價位上面有大單子,經常很久沒有成交,要是莊家出貨早對 著買盤下手了。
(4)下跌時盤面很弱,連反彈都沒有,股價幾乎和均線平行下跌。如果是莊家真正出貨,盤中一定會趁大盤反彈的時候拉升一下 股 價,這樣莊家才能在維持住股價的前提下多賣出籌碼,但是連這個動作都沒有,就是莊家故意示弱與人,希望別人賣出而自己卻悄悄吸貨。尤其是尾市,莊家用二至 三萬股就能將股價拉回到均線附近,出貨的莊家可不會連這個舉手之勞的動作都不做。
(5)大盤走弱時,它卻拒絕下跌,而在某一關鍵價位處橫盤,而且橫盤時天天縮量,說明短線盤越來越少,莊家離拉升股價的時間不遠了,雖然拉升的力度不能確定,但是盲目割肉實屬不智,至少反彈在即。
(6) 若股價橫盤的過程中莊家每天也有動作,比如每天拉升兩次,這其中就很有學問——莊家可一舉數得:首先是試盤,看看拉起來時跟風盤和拋盤如何,這樣莊家對拉 升時機就好有一個估計判斷:其次是吃貨,股價上去再下來吸引了很多短線客,而短線盤是最不穩定的籌碼,稍微有風吹草動,這些短線籌碼很容易被莊家震出來, 成為囊中之物;第三是洗盤,即使莊家沒有吃到這些籌碼,但是籌碼從中線變成短線,經過這樣的換手,對莊家將來的拉升也是有利的;最後是消磨持股者的耐心, 如果你多次看股價沖上去又回來,一定耐心大減,真的再沖上去的時候就會急於拋出了。
(7)橫盤時關鍵價位不破,比如前次三個漲停時巨量換 手 區域的下沿是10元,股價就是跌不破這個位置。因為這個位置如果突破,就意味著在將近1000萬股的換手時賣出的人,都有了回補的機會,那麼莊家軋空這部 分人的第四個漲停就沒有意義了——大家都要回補了,莊家今後如何拉升?但是莊家真正出貨就不同了。莊家高位橫盤出貨往往只在尾市做一下K線,在K線上面留 下一個或者多個長下影的「吊鬼」,但盤中的減倉動作卻是很難隱藏的。
(8)對個股的消息反應平靜。在推出公告後,下午復牌後成交依舊清 淡, 當時同一板塊的其它個股風起雲涌,但是該股的換手依然縮到地量,這起碼說明了籌碼穩定很好,對待消息多空幾乎沒有分歧。如果莊家目的是出貨,就會出現利 好,但是股價見利好卻放量不漲,這樣才是莊家賣出股票的行為。莊家洗盤時千方百計動搖人們的信心,等到出貨時會以最美好的前景來麻痹人們。
莊家出貨的技術特徵
1,均線系統的特徵:股價經過大幅上漲,從均線上看,5日均線從上向下死叉10日均線,股價頭部形態出現。5日,10日,30日均線形成價壓,後勢看淡,60日均線走平或向下拐頭,表示中期轉勢在即。
2, 成交量系統的特徵:從成交量看,股價經大幅上漲,成交量突然在頂部急劇放量,並且股價轉而向下,說明莊家正積極出貨。如果股價不能再次上漲,但成交量放 大,此為量價背離,這多是莊家在偷偷的出貨。如果股價處於升勢中,突然止漲而下跌,成交量大幅增加或無量[控盤不好],說明莊家急於出貨。在上漲的高價 區,股價仍然上漲,但成交量不能有效放大,說明高位承接盤不足,後勢不樂觀。
3,k線系統的特徵:在出貨階段,股價在高位的K線常常是陰陽相間,大陰中陰k線的數量不斷增多,陰多於陽,股價向下跳空缺口兒不能回補,K線組合形狀多為長陰墓碑,三隻烏鴉,平頂,下降三步曲等。
出貨是一個過程。最經典的就是形成高位密集區的過程。這個過程,從其本質特點上講,就是買盤由少到多再到少,而賣盤由少到多的過程。一旦買賣盤達到平衡,則出貨階段結束。此後,如果莊家不甘心,繼續守股價,只能是自找苦吃。
1、出貨的第一個過程是邊升邊出。藉助天時、地利、人和,終於使該股成為了明星,散戶開始認同它的價格,並且敢於想像更高的價格。隨著股價的節節上升,跟風的人也越來越多。
2、 第二個過程是見頂前平台。當股價達到莊家的預定位置,就開始橫盤。由於以前連續上漲時,有些人獲一點利就跑出來,減少了凈出貨量。而橫盤時由於大家都沒有 利潤,此項賣盤就會減少。另外,在股價連續上漲時,許多人不敢追入,而一旦停止上漲,他們則敢於買入。所以這時出貨量最大。有些股票這個平台非常小,甚至 只有1天。
3、第三個過程是見頂。見頂前平台末期,一些短線客開始撤離,而該股由於一段時間沒有表現,來買的人也少了,這樣出貨量就明顯減 少,甚至開始流入。有的莊家膽小了,就開始砸盤。其實更好的方法是以攻為守,繼續拉升。股價一旦創新高,大家就以為這個平台是整理,後面還有一輪暴漲,於 是買盤又蜂擁而至。但是這時也不能太得意,因為畢竟已經出去很多貨了,如果給他們的利潤太多,他們就會出來。所以見頂後要迅速砸回。
4、第 四個過程是見頂後平台。一般見頂前平台短的,見頂後平台就長一些。反之亦然。甚至有的股票兩個平台都沒有。見頂後平台應該與前一個平台處於同一個水平或略 低。這時人們以為該股是在調整,接低買入。買入的人中多數是原先就持有該股的。但畢竟這個股票出現了一定跌幅,這一段的出貨量要明顯減少。不過可以在時間 上彌補,多做幾次反彈,讓人以為又要創新高,又可以騙進去不少人。
5、第五個過程是跳水後回抽。見頂後平台做到末期,買賣盤幾乎持平,如果 要拉升只能吃進籌碼,所以只有下跌。不要指望下跌時會有人買,你要是做的形態很亂,上面的人還會賣出來的。所以就是一路的急跌。當股價離頭部已經很遠的時 候,上面的人極少會再割肉,這時就可以做反彈,吸引一部分人進場。出貨到此結束。
出貨的形式出貨雖然有一些共同的過程,但是由於股票的性 質、大盤的走勢、消息的影響和莊家的喜好,會缺少某些過程,而某些過程卻拉的很長,這就形成了不同的出貨形式。最標準的出貨形式是一個尖頂加一個平台。尖 頂可以在平台前,也可以在平台後。平台的長度一般是半個月到一個月。這種形式必須是在行情火爆,跟風盤踴躍的情況下有效。
如果行情更為火 暴,可以走出單尖頂的走勢。僅一路上漲、頭部的小震盪,和急速的下跌就可以完成出貨的任務。當然這種走勢從「人道主義」的角度是太殘酷的。因為莊家出貨看 的是一個平均價格,而同是被出貨者,買入的價格要相差30%甚至更多。買到浪尖的人簡直慘不忍睹。如果行情不夠火爆,而炒作的股票有業績利好,則可以走長 平台。平台時間在2-3個月甚至更長,通過多個20-40%的震盪來完成出貨,出貨結束後一般是緩慢下跌離開頭部。
如果由於利空或大盤突然走壞,或者莊家急需用錢等因素,可能出現跳水出貨。當然這種出貨的效率與尖頂無法相比,但是如果跌幅夠 深,也會有許多「接低」盤入套。需要提醒的是,跳水出貨的股票,跳水結束後,短期內很少有像樣的反彈。還有就是頭肩頂和圓頂式出貨,屬於較強勢的出貨方 式,但是我們不能期望過了最高價後股價依然能夠挺得住。
所謂「拉旗桿」式出貨,是指一種短期出貨手法,莊家用一天打高股價後,連續幾天的下跌進行出貨。
所謂「釣魚」式出貨,是指連續一天或數天,股價一分一分的往上漲,然後突然瞬間快速下跌。這只是出貨分時形態里的一種,而且是很笨的出貨方法。
這是個有趣的現象,吃貨和拉高可以用各種各樣的分時走勢,但出貨的分時走勢只有幾種。原因嘛,因為吃貨靠的是時間和走勢以外的東西,而出貨必須靠走勢,一隻股票出了天大的利好,莊家要是不讓它動一動的話,還是沒人買。
最常見的是早盤拉高。高開,然後在頭半個小時內拉到5%以上。之後高位震盪,並逐步下行。尾市可能再拉回。出現一天這樣的走勢就要小心了。
第2種是中午沖鋒。中午附近猛拉,然後以跟上漲接近的速度完全跌回。
第3種是震盪下行。雖然每天跌幅不小,但其分時形態是一個帶狀,而不是陰跌。
第4種停板游戲。以漲停開盤,然後一直跌到跌停。或者砸到跌停,然後用一個小時的時間拉到漲停,開始出貨。
簡而言之,就是震盪劇烈,多數時間都在橫線上方運行。

⑽ 王者榮耀那個等級怎麼看,怎麼看別人的段位

載入進入游戲時會有框框,白銀色的就白銀,黃金色的就黃金,白金的框有點淺藍,鑽石是白框四角有個藍稜角,王者是黃金框周圍有紅色,看下圖就明白,除了魯班七號是黃金段位以外,其他隊友都是鉑金段位!

閱讀全文

與黃金坑特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翌理財虧掉怎麼報警 瀏覽:295
人民幣增值利好哪些股 瀏覽:532
招財貓理財投資 瀏覽:577
徵信可以辦助學貸款嗎 瀏覽:259
東方財富期貨怎麼關注好友組合 瀏覽:263
紅棗期貨10000元 瀏覽:494
51vv股票是什麼意思 瀏覽:641
信託與pe 瀏覽:64
新聞聯播人民幣 瀏覽:529
股份融資 瀏覽:55
翹然天津資本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瀏覽:456
融資融券寶典 瀏覽:29
定期理財規劃 瀏覽:599
恆大集團股票行情 瀏覽:6
信託信披 瀏覽:944
大眾公用股票分紅 瀏覽:637
寧波銀行後期查貸款用途 瀏覽:545
好好開車融資 瀏覽:300
融資租賃可行性報告 瀏覽:2
860日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