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哪位炒股高手有正確率較高的指標
{強弱指標}
RSV:=(CLOSE-LLV(LOW,56))/(HHV(HIGH,56)-LLV(LOW,56))*100;
K:SMA(RSV,15,1),colorwhite;
D:SMA(K,4,1),coloryellow;
J:3*K-1.9*D,colorff00ff, linethick0 ;
買不虧:4*K-3.1*D,colorred, linethick0 ;
STICKLINE(K>D,K,D,2,0),colorred;
STICKLINE(K<=D,K,D,2,0),color00ff00, linethick4 ;
STICKLINE(買不虧>k,買不虧,k,2,0),colorff00ff, linethick4;
STICKLINE(買不虧<=J,買不虧,J,7,0),colorred ;
STICKLINE(買不虧<=k,買不虧,k,5,0),coloryellow, ;
高手逃頂:85,colorred,;
強弱判勢:50;
短線高手買: 8,colorwhite;
STICKLINE(短線高手買>買不虧,短線高手買,買不虧,7,0),colorred, linethick3;
DRAWTEXT(CROSS(短線高手買,買不虧) ,短線高手買+1,'套不住 ')
說明:在白線下岀現紅色後,看趨勢買,越跌越買.賣岀就看您的著盤功夫了.
希望能加得進去,再送你個小故事,
除了「囚徒困境」外,博弈論中還有一個經典的故事,稱作「智豬博弈」。
故事的大意是,豬圈裡養了兩頭豬,一大一小,最有意思的是他們所待的豬圈很特別。四方型豬圈的一個角落裡有個食槽,但控制向食槽中投放食物的按鈕卻在對角位置。假設按一次鈕可以出7兩食物,如果大豬去按按鈕,小豬就可以在食槽邊先下嘴吃到4兩,而大豬因為跑過來晚了,只能吃到其中的3兩。而如果小豬去按按鈕,大豬會一嘴全包。它們的博弈策略情況如下:
面對上面的規則,結果會怎樣呢?不妨設身處地地為豬兒們想想。
很顯然,小豬的選擇自然是等待,而且是「死等」,否則只能是白忙乎。而大豬呢?不按就大家都沒得吃,所以只能去按按鈕。在這種規則下,最終的結果是,小豬在槽邊坐享其成,而原本處於優勢的大豬,卻不得不來回奔跑,為小豬服務,而自己還不如小豬吃到的多。真是好可憐哦!
在「智豬博弈」的情景中,大豬是占據比較優勢的,但是,由於小豬別無選擇,使得大豬為了自己能吃到食物,不得不辛勤忙碌,反而讓小豬搭了便車,而且比大豬還得意。這個博弈中的關鍵要素是豬圈的設計,即按按鈕的成本。
其實個股投資中也是有這種情形的。例如,當個股主力已經在底位買入大量股票後,他已經付出了相當的資金和時間成本,如果不拉抬就撤退,就等於接受虧損。所以,基於和大豬一樣的貪吃本能,只要大勢不是太糟糕,主力一般都會拉抬股價,以求實現吃進籌碼的增值。這時的中小散戶,就可以對該股追加資金,當一隻聰明的小豬,讓主力莊家給咱抬轎子。當然,這種股票的發覺並不容易,所以當小豬所需要忙碌的就是發現有這種情況存在的豬圈,並沖進去當聰明的小豬。
從散戶與莊家的策略選擇上看,這種博弈結果是有參考意義的。例如,對股票的操作是需要成本的,事先、事中和事後的信息處理都需要一定量的投入,如行業分析、個股調研、財務比較等等,一旦已經付出,機構投資者是不太甘心就此放棄的。而中小散戶,不太可能事先支付這些高額成本,更沒有資金控盤操作,因此只能採取小豬的等待策略。即在莊家重倉的股票里等著,莊家一定比散戶更著急。等到主力動手為自己覓食而主動出擊時,散戶就可以坐享其成了。
遺憾的是,股市中的機構們要比大豬們聰明的多,且不守本分,他們不會甘心為小豬們按按鈕。因此,他們會選擇破壞豬圈的規矩,甚至自己重新打造一個豬圈,比如把按鈕放在食槽旁邊,或者可以遙控,這樣小豬們就沒有機會了。例如,機構和上市公司串通,散布虛假的利空消息,這就類似於按按鈕前騙小豬離開食槽,好讓自己飽餐一頓。
股市中,散戶投資者與小豬的命運有相似之處,沒有能力承擔炒作成本,所以就應該充分利用資金靈活、成本低和不怕套的優勢,發現並選擇那些機構投資者已經或可能坐莊的股票,事先蹲點,等著大豬們為自己服務。由此也可看到,散戶和機構的博弈中,散戶並不是總沒有優勢的,關鍵是找到有大豬的那個圈兒,並等到對自己有利的豬圈規則形成時再進入。
㈡ 買賣股票看什麼指標相對准確
你好,股票交抄易主要需要襲看以下幾個指標,僅供參考:
一、成交量
成交量指的是當天交易(買和賣)成交了多少股數。在滬深兩市,成交量一般以「手」為單位。1手=100股,買股票的時候,最少要買1手。
分析股價走勢,需要結合股價和成交量。根據炒股牛人總結,希財君整理了如下口訣(僅供參考,不能照搬,不然人人都是股神了):
量增價平,轉陽信號;量增價升,買入信號;量平價升,持續買入;量減價升,繼續持有;量減價平,警戒信號;量減價跌,賣出信號;量平價跌,繼續賣出;量增價跌,勿賣觀望。
二、成交額
成交額指的是股票當天成交的金額,成交額受股票流通規模、投資者熱情、市場熱度等多方面因素影響。
三、量比
量比是短線投資者經常看的指標。量比=當日每分鍾平均成交量/過去五日每分鍾平均成交量。當量比大於1時,說明當日交易比過去五日火爆,反之說明成交量在萎縮。
四、換手率
換手率指的是一隻股票當天的成交額占其整個流通金額的比例。某隻股票換手率越大,說明股票交易越活躍,投資機會越多。
㈢ 最好的炒股指標
股票指標沒有最好只有相對比較好。如果你要覺得哪個指標好用可以把指標進行成功率回測,就可以知道這個指標在歷史中是不是好用例如下圖這種短線指標成功率都在90%以上。
㈣ 炒股一般用哪個技術指標命中率較高
炒股談不上什麼命中率,每隻股票都是漲漲跌跌的。每個不同的指數都在特定的環境特定的條件下使用的,沒有包打天下的指標。所以重要的不是那個指標,而是要分清楚使用這個指標的前提條件達到沒有。
㈤ 股票軟體成功率排行榜
我認為炒股最主要的是心態,把心態擺好才能不讓它成為一種負擔。
1、貪心不能太重,很多人之所以會賠錢,是因為股票漲了,賺了卻不舍的賣,就怕賣了以後再漲,往往就從那個時候開始一跌不振。
2、不能整天盯著電腦看,那樣不僅浪費時間,而且往往沉不住氣,總是想買賣,今天買明天賣,都給證券公司做買賣了,買了以後就放在那,一天偶爾看一眼兩眼,心裡有數就可以了。
3、不能把所有的錢都放進去,這樣可能不會賺大錢,但至少不會賠得精光,可以買一部分,看股市行情,漲了就可以賣,跌了可以再買補上,幫助解套。
4、賺了賠了都不能活在後悔中,這個東西本來就有風險,賣了以後就不要再看了,如果跌了還會慶幸,過過漲了就會影響自己的情緒。
5、如果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是對自己性格的一種磨練。
6、利用現有的工具,做到及時止損,移動止盈!
我對炒股只是保持一種保守的心態,我的一些領悟也分享給大家~~~~
㈥ 炒股的各項技術指標中有哪幾種可信度比較高呢
指標中MACD有些參考價值,別的沒一個有用。看股票,K線、均線、成交回量,這三個才是最根本答、最有效的,指標基本是無知白痴股評用來忽悠散戶的。你不信的話去找他們說的哪種指標在某個位置上可以大膽買入的,然後去不同時期找100個股票去驗證,可以很肯定的告訴你,絕大多數是虧的。
㈦ 股票指標哪個指標最准
我個人喜歡用通道線指標,能看清趨勢還能知道簡訊支撐壓力所在。
指標如圖
㈧ 股票中哪個指標比較准
實話實說,所有來指標包括kd macd均線,自是根據已有價格計算得出,看指標落後於看價格分析,也就是k線。而價格是根據成交量變化,看k線分析落後看成交量分析,而成交量根據盤面結構變化,看成交量分析慢於看結構分析。
所以只用技術指標是無法選股和找買賣點的,正確的方法要會用比較法則選擇主流板塊主流股,懂得利用正確的技術分析籌碼分析知識來針對不同主力類型的股票用量價,趨勢,波浪位置計算合理買賣點,
就以MACD為例子吧 如果你看所有大漲的股票起漲點,確實都是MACD在0軸上方金叉
這是股價12 26兩條EMA乖離比必然的事情
但是如果你統計所有0軸上方剛剛金叉的股票會發現後面上漲的不到30%,大漲的不到10%
㈨ 有人知道那個炒股指標最准
股市中的所有指標都是建立在對歷史數據分析的基礎上的,而歷史數據沒有能夠版完全預示未來的,而股權票玩的就是未來,所以沒有一個是百分百准確的。運用指標時切不可單用一個指標。指標之間必須得到相互的驗證,才能准確的判定趨勢。
技術面,需要系統的去學習,基礎要學會K線形態,K線組合形態。均線含義,均線形態,趨勢線,成交量。技術指標學這么幾個 MACD KDJ BOLL EXPMA慢慢研究一下,經驗多了就會分析了 。
新手可以像我開始學習時先買幾本書看看,然後結合模擬炒股學習,我那會用的牛股寶,裡面的知識全面,許多的功能足夠分析大盤與個股,學習起來有一定的輔助性,希望能幫助到您,祝投資順利!
㈩ 你好:我在做股票的過程中,想參考一下指標,不知道哪個指標准確率最高。
沒有一成不變的指標,所有的指標都是隨著股價變化而變化的。我版一般看的就是均線權5;10;30;60日均線配合成交量,配合分鍾圖;周線圖;月線圖。
具體均線成交量用法是:
1、 60日均線下的股票堅決不碰,放量突破60日線,並且3日不回頭,重點關注。
2、 股票在30日均線之上並且均線是向上的
3、10日均線向上,5日均線向上交叉10日均線,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