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天天基金裡面的最大回撤,夏普比率,波動率是指什麼
夏普比率的計算
夏普比率的計算非常簡單,用基金凈值增長率的平均值減無風險利率再除以基金凈值增長率的標准差就可以得到基金的夏普比率。
夏普比率計算公式:=[E(Rp)-Rf]/σp
其中E(Rp):投資組合預期報酬率
Rf:無風險利率
σp:投資組合的標准差
它反映了單位風險基金凈值增長率超過無風險收益率的程度。如果夏普比率為正值,說明在衡量期內基金的平均凈值增長率超過了無風險利率,在以同期銀行存款利率作為無風險利率的情況下,說明投資基金比銀行存款要好。夏普比率越大,說明基金單位風險所獲得的風險回報越高。
夏普比例(TheSharpe ratio)=(預期收益率 - 無風險利率)/投資組合標准差,也叫報酬與波動性比率,可能是最常用的投資組合管理度量標准。它採用的方法是,組合中超過無風險利率的那部分收益要用投資組合的標准差來衡量。
假設,投資者應該能夠投資於政府債券並獲得無風險收益率,那麼夏普比率要決定的是超過這個最小無風險收益的那一部分的風險成分。在投資組合的風險回報理論框架中,其假設是承擔越高的風險意味著應該產生更高的收益。
夏普比率是一個可以同時對收益與風險加以綜合考慮的三大經典指標之一,對於基金投資者選購基金有著非常大的幫助。它能夠更加細分投資標的的風險預期年化收益特徵,讓投資者構建更適合自己的風險預期年化收益投資組合。
夏普比率計算公式其實很簡單,理論上來說,用基金凈值增長率的平均值減無風險利率再除以基金凈值增長率的標准差就可以得到基金的夏普比率。如下:
SharpeRatio=[E(Rp)-Rf]/σp 其中
SharpeRatio:夏普比率
E(Rp):投資組合預期報酬率
Rf:無風險利率
σp:投資組合的標准差
夏普比率在計算上盡管非常簡單,但在具體運用中仍需要對夏普比率的適用性加以注意。
因為,夏普比率沒有基準點,因此其大小本身沒有意義,只有在與其他組合的比較中才有價值。而且,同一個資產,不同周期頻率收益率,算出來的夏普值,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比如用每日的收益率算夏普值,和用每年的收益率算夏普,就不是一回事。在計算的時候,收益率和波動率周期是要一致的,你不能用日線數據算收益率,然後用周線算波動率。
夏普比率在運用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1.用標准差對收益進行風險調整,其隱含的假設就是所考察的組合構成了投資者投資的全部。因此只有在考慮在眾多的基金中選擇購買某一隻基金時,夏普比率才能夠作為一項重要的依據;
2.使用標准差作為風險指標也被人們認為不很合適的;
3.夏普比率的有效性還依賴於可以以相同的無風險利率借貸的假設;
4.夏普比率沒有基準點,因此其大小本身沒有意義,只有在與其他組合的比較中才有價值;
5.夏普比率是線性的,但在有效前沿上,風險與收益之間的變換並不是線性的。因此,夏普指數在對標准差較大的基金的績效衡量上存在偏誤;
B. 證券術語中有個Sharpe ratio指的是什麼
Sharpe ratio指的是夏普比率。一個用以衡量金融資產的績效表現的指標。
1990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威廉-夏普(William Sharpe)以投資學最重要的理論基礎CAPM(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資本資產定價模式)為出發,發展出名聞遐邇的夏普比率(Sharpe Ratio),用以衡量金融資產的績效表現。
威廉-夏普理論的核心思想是:理性的投資者將選擇並持有有效的投資組合,即那些在給定的風險水平下使期望回報最大化的投資組合,或那些在給定期望回報率的水平上使風險最小化的投資組合。解釋起來非常簡單,他認為投資者在建立有風險的投資組合時,至少應該要求投資回報達到無風險投資的回報,或者更多。
C. 什麼是夏普比率
夏普比率(Sharpe Ratio),又被稱為夏普指數 --- 基金績效評價標准化指標。
夏普比率在現代投資理論的研究表明,風險的大小在決定組合的表現上具有基礎性的作用。風險調整後的收益率就是一個可以同時對收益與風險加以考慮的綜合指標,以期能夠排除風險因素對績效評估的不利影響。
(3)sharpe率股票指標公式擴展閱讀
夏普比率計算公式是,用基金的預期收益率減去無風險利率,用這個數值再除以基金的標准差。其中,無風險利率通常會選擇1年期定期存款的收益率1.5%,或者1年期國債收益率3.5%,而基金的標准差就代表著基金每日收益率和平均收益率的偏離程度,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風險衡量的指標。
所以,用預期收益率減去無風險利率,就得到投資組合獲得的超額收益,即承擔了風險而獲取的超過無風險利率的水平,用這個數值再除以風險指標,就表示,每承擔單位風險而獲得的超額收益的水平。
D. 中國股市1990~2012各年收益。1990~2012歷史平均收益(幾何)標准差,夏普比率
2001年-2010年A股收益率和美國標准普爾的對比
2000年以前,A股剛成立10年,沒有太大可比性
E. 基金的夏普比率是什麼意思,大好還是小好
夏普比率
夏普比率(Sharpe Ratio),又被稱為夏普指數 --- 基金績效評價標准化指標。夏普比率在現代投資理論的研究表明,風險的大小在決定組合的表現上具有基礎性的作用。風險調整後的收益率就是一個可以同時對收益與風險加以考慮的綜合指標,長期能夠排除風險因素對績效評估的不利影響。夏普比率就是一個可以同時對收益與風險加以綜合考慮的三大經典指標之一。 投資中有一個常規的特點,即投資標的的預期報酬越高,投資人所能忍受的波動風險越高;反之,預期報酬越低,波動風險也越低。所以理性的投資人選擇投資標的與投資組合的主要目的為:在固定所能承受的風險下,追求最大的報酬;或在固定的預期報酬下,追求最低的風險。
中文名
夏普比率
外文名
Sharpe Ratio
時間
1966年[1]
計算公式
[E(Rp)-Rf]/σp
別名
reward-to-variability ratio
計算公式
其中E(Rp):投資組合預期報酬率
Rf:無風險利率
σp:投資組合超額收益的標准差
目的是計算投資組合每承受一單位總風險,會產生多少的超額報酬。比率依據資產配置線(Capital Allocation Line,CAL)的觀念而來,是市場上最常見的衡量比率。當投資組合內的資產皆為風險性資產時,適用夏普比率。夏普指數代表投資人每多承擔一分風險,可以拿到幾分超額報酬;若大於1,代表基金報酬率高過波動風險;若為小於1,代表基金操作風險大過於報酬率。這樣一來,每個投資組合都可以計算Sharpe Ratio,即投資回報與多冒風險的比例,這個比例越高,投資組合越佳。
舉例而言,假如國債的回報是3%,而您的投資組合預期回報是15%,您的投資組合的標准偏差是6%,那麼用15%-3%,可以得出12%(代表您超出無風險投資的回報),再用12%/6%=2,代表投資者風險每增長1%,換來的是2%的多餘收益。
F. 股票的夏普指數問題
夏普指數(復SharpRatio):夏普指數制=〔平均報酬率-無風險報酬率〕/標准差。意義為「每一單位風險,可給予的超額報酬。在本網站中,我們採用三年的月數據為計算基準。
(Sharpe Ratio)為一經風險調整後之績效指標。夏普指數代表投資人每多承擔一分風險,可以拿到較無風險報酬率(定存利率)高出幾分的報酬;若為正值,代表基金承擔報酬率波動風險有正的回饋;若為負值,代表承受風險但報酬率反而不如銀行利率。
參考:http://wiki.mbalib.com/wiki/夏普單指數模型
G. 詹森指數和夏普比率的區別
詹森指數和夏普比率的區別 & 詹森指數特雷諾
在評價基金績效時,收益和風險需要綜合考慮,業績好的基金可能是由於其承擔的風險較高,並不能說明基金經理具有很強的投資能力,而業績差的基金可能是風險較小的基金,並不能說明基金經理的投資能力很差。選擇基金不能將收益率作為唯一的衡量指標,一味追求高收益的結果可能導致投資組合超出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為了全面地評價基金的績效,需要對收益進行風險調整,下面介紹幾個常用的風險調整收益指標。
夏普指數以基金收益率的標准差作為風險度量指標,夏普指數越大說明風險調整收益越高,公式為:(其中為收益率均值,為無風險收益率均值,為標准差)
Stutzer指數可以看作是對夏普指數的改進,夏普指數假定基金的收益率遵循正態分布,對於非正態分布的情況難以進行有效的衡量,而Stutzer指數考慮收益率分布的偏斜度(Skewness)和峰度(Kurtosis),偏斜度為正、峰度較小的基金業績更好。在正態分布的情況下,Stutzer指數和夏普指數的結果是一樣的。
特雷諾指數以基金面對的系統性風險作為風險度量指標,特雷諾指數越大說明風險調整收益越高,公式為:(其中為基金的系統性風險)
詹森指數同樣以系統性風險作為風險度量指標,和特雷諾指數不同之處在於,前者的計算結果是收益率的絕對差值,後者為比率指標,公式為:
(其中為市場組合的平均收益率)
舉例而言,兩只基金A、B某年的平均收益率分別為10%、8%,市場平均收益率為5%,標准差分別為14%、10%,系數分別為0.9、1.1,該年的無風險收益率為2%,則基金A、B的夏普、特雷諾、詹森指數分別為=(10%-2%)/14%=0.57,
=(8%-2%)/10%=0.60,=(10%-2%)/0.9=8.89%,=(8%-2%)/1.1=5.45%,=(10%-2%)-(5%-2%)×0.9=5.3%,=(8%-2%)-(5%-2%)×1.1=2.7%
在這個例子中,基金A的夏普指數小於基金B,但特雷諾指數和詹森指數大於基金B。
不同風險調整收益指標的比較。首先,夏普、特雷諾指數計算的是比率值,即單位風險帶來的超額收益,詹森系數計算的是差異值,即由於基金經理積極管理產生的系統性風險報酬以外的超額收益,在對基金績效排序時不同計算方式可能得出不同結論。
其次,指標採用的風險度量標准不同,採用不同的風險度量標准也會對基金績效排名造成影響。比如詹森和特雷諾指數使用系數度量風險,僅考慮基金的系統性風險,而夏普指數使用標准差度量風險,標准差度量的是基金面對的所有風險(包括系統性風險和非系統性風險)。系統性風險很高時,基金組合和市場走勢更為接近,非系統性風險可以通過分散投資來降低,如果非系統性風險降為0,那麼基金將獲得市場平均收益,所以許多基金經理往往會通過重配某些行業或某些股票的方式,在承擔較高非系統性風險的同時謀求超越市場的收益。就上文中的例子而言,基金A的系數小於基金B,標准差大於基金B,說明基金A的系統性風險相對較小,但由於基金經理的積極管理,基金A沒有充分分散投資仍保留了較高的非系統性風險,使得其整體風險(即標准差)高於基金B,所以當僅考慮系統性風險(即使用特雷諾指數和詹森指數)時,基金A的績效好於基金B(=8.89%,=5.45%; =5.3%,=2.7%),當考慮全部風險(即使用夏普指數)時,基金A的績效差於基金B(=0.57,=0.60)。
夏普指數在計算上盡管非常簡單,但在具體運用中仍需要對夏普比率的適用性加以注意:
1、用標准差對收益進行風險調整,其隱含的假設就是所考察的組合構成了投資者投資的全部。因此只有在考慮在眾多的基金中選擇購買某一隻基金時,夏普比率才能夠作為一項重要的依據;
2、使用標准差作為風險指標也被人們認為不很合適的。
3、夏普比率的有效性還依賴於可以以相同的無風險利率借貸的假設;
4、夏普比率沒有基準點,因此其大小本身沒有意義,只有在與其他組合的比較中才有價值;
5、夏普比率是線性的,但在有效前沿上,風險與收益之間的變換並不是線性的。因此,夏普指數在對標准差較大的基金的績效衡量上存在偏誤;
6、夏普比率未考慮組合之間的相關性,因此純粹依據夏普值的大小構建組合存在很大問題;
7、夏普比率與其他很多指標一樣,衡量的是基金的歷史表現,因此並不能簡單地依據基金的歷史表現進行未來操作。
8、計算上,夏普指數同樣存在一個穩定性問題:夏普指數的計算結果與時間跨度和收益計算的時間間隔的選取有關。
特雷諾指數給出了基金份額系統風險的超額收益率,通俗的講就是說衡量基金對於每單位系統風險的收益率。特雷諾指數考慮的是系統風險,而不是全部風險,因此,無法衡量基金經理的風險分散程度。系統風險不會因為投資組合的分散而降低,因此,即便基金經理的風險分散做的很好,特雷諾指數可能並不會因此變大。
特雷偌指數和詹森指數使用的都是系統性風險,因此他們只考慮了基金風險評價的深度,夏普指數使用的是總風險,因此它考慮了基金風險評價的深度和廣度。
H. 金融學的題 求股票基金夏普比率。。。
夏普比率=(18%-7%)÷25%=0.44
特雷諾比率=(18%-7%)÷1.25=0.088
I. 請問你有具體計算基金或者股票的夏普比率的公式嗎
夏普比率計算公式:=[E(Rp)-Rf]/σp
其中E(Rp):投資組合預期報酬率
Rf:無風險利率
σp:投資組合的標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