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黃金台>>是什麼劇
電視劇
⑵ 求黃金台的故事
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篲折節無嫌猜。
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
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台?
⑶ 文言文中什麼叫黃金台何意
黃金台亦稱招賢台,戰國時期燕昭王築,為燕昭王尊師郭隗之所。其真正的故址位於河北省定興縣高里鄉北章村台上(台上隸屬於北章村,由黃金台在此而得名),目前遺址尚存。
據清康熙十二年定興縣志記載:「黃金台燕昭王築,,禮郭隗以致士。樂毅劇辛先後至。故址在縣西三十里北章村。年華曠邈,風雨崩摧於此,愈彰深古,觸人遠懷。不知乃自何人構為梵宇,綴以浮屠,則懸金區作布金地矣惜也。」明代蔣一葵的《長安客話》記載:「黃金台有二,故燕昭王所為樂、郭築而禮之者,其勝跡皆在定興。今都城亦有二,是後人所築。」
據史料考證,燕昭王於公元前311年即位,至公元前279年共執政33年。他即位之初即著手招徠人才。有感於千金買骨的故事,高築「黃金台"以招賢納士,以致名將樂毅、劇辛先後投奔燕國。公元前284年,樂毅率軍聯合各國攻齊,佔領70餘城。推測築台時間起於公元前310年。當時只言築台而無「黃金」二字,洎鮑明遠(南朝宋文學家,即鮑照,史稱鮑參軍)《放歌行》「豈伊白壁賜,將起黃金台」始見黃金台之名。
黃金台來源
當時台略成方形,佔地約40畝,高約20米,台頂平台約15畝。台頂後建昭王殿,高約8米,兩側為招賢館,東有鍾鼓樓,鍾高6尺,重約1噸。殿後為進院,內有觀音殿;再後為三進院,內建葯王廟、孫聖殿、露天石佛等。整個台上殿、堂、閣等建築共25間有餘,樹木花卉盈庭。同時並建一寺,名隆興,正殿前上嵌寶鏡,內有僧侶數十人。殿前鑿有一井,後人稱金台古井,傳說每值夕照,通過寶鏡反射,井內呈現類松似柏的奇數影像,為定興縣八景之一—金台夕照(北京有同樣的地名,但不應混淆)黃金台,亦稱招賢台,時期燕昭王築,為燕昭王尊師郭隗之所。其真正的故址位於河北省定興縣高里鄉北章村。據清康熙十二年定興縣志記載:黃金台燕昭王築,,禮郭隗以致士。樂毅劇辛先後至。故址在縣西三十里北章村。年華曠邈,風雨崩摧於此,愈彰深古,觸人遠懷。不知乃自何人構為梵宇,綴以浮屠,則懸金區作布金地矣惜也。
位置爭議
一般史學界認為黃金台遺址主要有兩處爭議地點,即河北易縣東南北易水南和北京城東南,也有河北定興縣等說。其實河北定興說和易縣東南說是同一個地點,即現在的河北省定興縣高里鄉北章村,此地原屬易縣,在易縣東南部,距易縣縣城三十里,距燕下都武陽宮遺址十八里,後金大定六年定興立縣時割入定興。不了解易縣和定興地理及歷史沿革的人會以為河北定興說和易縣說是兩個不同的地方,這是錯誤的。以下為史為樂主編的歷史方輿學界重要權威《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黃金台」條內容:
①又稱金台、燕台。在今河北易縣東南北易水南。《文選》 卷 28 《樂府·放歌行》: 「將起黃金台」,李善注引王隱 《晉書》 曰:「段匹䃅討石勒, 進屯故安縣故太子丹金台。」 《清一統志· 順天府三》 引 《上谷郡圖經》: 「黃金台在易水東南。燕昭王置千金台上,以延天下士。」《晉書》: 段匹䃅討石勒, 屯故燕太子丹黃金台, 即此。
②在今北京城東南。清孫承澤 《天府廣記》 卷37引梁任昉 《述異記》: 「燕王為郭隗築台,今在幽州燕王故城中,土人呼為賢士台,亦曰招賢台。」《清一統志 · 順天府三》: 黃金台,「按 《史記》:昭王為郭隗改築宮而師事之,不言築台。後漢孔融論盛憲書,始雲昭王築台以事郭隗,然亦無所謂黃金台也。至 《水經注》 及 《文選》 李善注引王隱《晉書》、隋 《上谷圖經》,始有黃金台之名。然皆在今易州,惟 《述異記》 謂台在幽州,後人緣此以築耳」。
分析:燕昭王禮郭隗以致士,築黃金台,六國賢士皆從西、南來,則黃金台應在燕都薊(今北京市西南部房山區)的西南為是,且明代蔣一葵的《長安客話》記載:「黃金台有二,故燕昭王所為樂、郭築而禮之者,其勝跡皆在定興。今都城亦有二,是後人所築。」 故「河北易縣東南北易水南」說可能性更大,即今河北省定興縣高里鄉北章村。
典故出處
《戰國策·燕策一》:「於是昭王為(郭)隗築宮而師之,樂毅自魏往,鄒衍自齊往,劇辛自趙往,士爭湊燕。」此事參見器用部·珍寶「死骨千金」。《戰國策》原文系「築宮」,至孔融《論盛孝章書》始有「築台」之說。指招賢之所。唐李白《南奔書懷》:「侍筆黃金台,傳觴青玉案。」另參見器用部·珍寶「黃金築台」、人物部·聖賢「黃金台上客」、政事部·議政「尊隗」。
歷史故事
《戰國策·燕策一》記載:燕國國君燕昭王(公元前311-前279年)一心想招攬人才,而更多的人認為燕昭王僅僅是葉公好龍,不是真的求賢若渴。於是,燕昭王始終尋覓不到治國安邦的英才,整天悶悶不樂的。
後來有個智者郭隗給燕昭王講述了一個故事,大意是:有一國君願意出千兩黃金去購買千里馬,然而時間過去了三年,始終沒有買到,又過去了三個月,好不容易發現了一匹千里馬,當國君派手下帶著大量黃金去購買千里馬的時候,馬已經死了。派去買馬的人用五百兩黃金買了千里馬的馬骨。國君生氣地說:「我要的是活馬,你怎麼花這么多錢弄一匹死馬的骨頭來呢?」
國君的手下說:「你捨得花五百兩黃金買死馬骨,更何況活馬呢?我們這一舉動必然會引來天下人為你提供活馬。」果然,沒過幾天,就有人送來了三匹千里馬。
郭隗又說:「你要招攬人才,首先要從招納我郭隗開始,像我郭隗這種才疏學淺的人都能被國君採用,那些比我本事更強的人,必然會聞風千里迢迢趕來的。」
燕昭王採納了郭隗的建議,拜郭隗為師,為他建造了宮殿,後來沒多久就引發了「士爭湊燕」的局面。投奔而來的有魏國的軍事家樂毅,有齊國的陰陽家鄒衍,還有趙國的游說家劇辛等等。落後的燕國一下子便人才濟濟了。從此以後一個內亂外禍、滿目瘡痍的弱國,逐漸成為一個富裕興旺的強國。接著,燕昭王又興兵報仇,將齊國打得只剩下兩個小城。
⑷ 我記得有一個關於黃金台的故事。
昭王拜師
在易縣燕下都東南 , 易縣、定興搭界的地方 , 有一個小村叫金台陳村 , 現屬定興縣境 , 別看村不大 , 名氣可不小。
原來這個村就是古時候燕昭王築黃金台招募天下英雄豪傑的 地方 , 金台陳村這個村名就是這么來的。黃金台的遺址至今還 在。
戰國時候有七雄 , 燕國在齊、楚、燕、韓、趙、魏、秦這七 雄中 , 是比較弱小的國家 , 經常受齊國、秦國等強國的欺負。燕 昭王呢 , 憋著一肚子氣 , 想回擊強國 , 又覺得燕國弱小。他准備 出豐厚的禮品 , 謙虛得像小學生拜見老師一樣 , 接見了有學識的 一位官員名叫郭隗。他問 :" 齊國欺負弱小 , 攻破了咱們燕國的邊境。我想建造黃金台招聘天下英雄豪傑 , 先富國強民再圖報仇 , 以雪先王之恥 , 請問先生 , 這個想法行嗎 ?" 郭隗沒作正面回答 , 卻先給昭王講了一個故事。郭隗說 :" 從前有個國君 , 拿出千兩黃金讓手下的人去買千里馬 , 他卻花了五百兩買回來一匹死馬。國君一見 , 拍案大怒。那人說 : 『大人息怒 , 你想 , 連死 馬都肯花五百兩黃金買來 , 這事情傳出去 , 還愁沒有千里馬 ?' 結果不到一年 , 就得到了三匹千里馬。現在 , 大王決心要招賢納 士 , 請先從我郭隗開始吧 ! 像我郭隗這樣不才的人 , 若能得到大王的重用 , 那麼還愁比我郭隗有才能的英雄豪傑不來投奔嗎 ?" 昭王覺得這說法在理兒 , 連連點頭稱是。
隨後 , 昭王任命郭隗當了宰相 , 責成他馬上動工建造黃金 台 , 並搬出武陽宮請郭隗居住。郭隗受寵若驚 , 對於燕國更加盡 忠效力了。
建造黃金台的地方 , 選在武陽城東 , 易水河邊 , 就是現在金台陳村這個地方。
萬民獻土
燕昭王築黃金台的消息傳出 , 舉國上下 , 易水南北 , 一片歡 騰。人們聽說築造黃金台是為了招賢納士 , 振興燕國 , 都爭著參 加。在燕下都西郊有一家 , 母女倆靠賣茶水為生。 女兒十七歲 , 名叫苦女子 , 也想為修黃金台出力。可是官府規定只要男丁 , 不 要女工。苦女子三次進官府定要上工地 , 官府見她出工心切 , 只 好答應她去工地上給大家燒開水。苦女子去工地時 , 媽媽讓她帶 了一捧家鄉土獻給黃金台 , 表達母親的愛國心意。在苦女子的帶 動下 , 街坊四鄰 , 三里五鄉 , 許多不能出工的百姓們也紛紛捧了 家鄉土送到工地上。結果 , 人們排成長隊 , 一個挨一個地給黃金台獻上一捧家鄉土。
在百姓們的熱情支持下 , 像有神助一樣 , 黃金台眼瞅著往上長。檯子和台上的樓堂廳館很快建成了。
台前比武
燕昭王聽到燕國百姓都積極支持修築黃金台 , 就派郭隗帶了 美酒佳餚到工地犒賞民工。大家喝到燕昭王犒賞的美酒 , 興高采 烈 , 一個個都換上了新衣裳 , 打扮得整整齊齊 , 敲鑼打鼓表示慶 賀。
郭隗看到民工們個個身強力壯 , 精神抖擻 , 心裡十分高興。 他忽然發現有些小夥子還佩帶刀劍槍棒 , 於是問一個佩劍的民 工 :" 喂 , 小夥子 , 你叫什麼名字 ?" 這個威武的青年說 :" 我叫羊角哀。 "
" 你們這些小夥子來工地幹活 , 怎麼還帶兵器 ?"
" 白天築台 , 晚上苦練武藝 , 准備隨時報效祖國。 "
其他幾個年輕人也一齊說 :" 我們練武學藝 , 是為了振興燕國。 "
郭隗高興地說 :" 好好好 , 大家都這樣做 , 燕國的振興就大有希望了。那麼 , 咱們何不趁今天這個大喜日子比比武 ?"
聽了郭魄的話 , 民工們齊聲贊成。羊角哀第一個站出來要找 人比武。郭隗說 :" 今天比武 , 一不賭輸贏 , 二不準傷人 , 能者 為師 , 為大家助助興。 " 話音剛落 , 人群里跳出一個黑臉漢子 , 沒有答話就跟羊角哀交起手來。不到三五個回合 , 就被羊角哀一 拳打出兩丈多遠。接著又跳出一個佩刀的紅臉大漢 , 他抽出單刀 , 旋風一樣沖來。羊角哀拔出佩劍還擊。兩人走了個兩照面 , 紅臉大漢就又被羊角哀一個掃膛腿掃倒在地。
羊角哀一連打敗兩個小夥子 , 面不改色 , 氣不長出。郭隗拍 著他的肩膀說 :" 好武藝 !" 然後對大家說 :" 要是沒人敢應戰 , 羊壯士就是第一名。 "
不料一句話激惱一位小姑娘 :" 郭大人且慢 , 俺要和他比試 比試 !" 眾人一看 , 說話的原來是燒茶水的苦女子。這苦女子叫白桃花 , 父親原來是燕國軍中一名武士 , 在一次反抗齊國侵犯的戰爭中陣亡 , 留下她母女二人相依為命。苦女子從沒在人前露過本領 , 今天看羊角哀連勝三人 , 趾高氣揚 , 心裡不服氣 , 所以挺身而出。 她從別人手裡要過一把劍 , 要跟羊角哀比比高低。
人們一看 , 這燒茶水的小姑娘要比武 , 齊聲呼叫 , 為苦女子助威。郭隗倒替小姑娘擔心 , 便說 :" 我己有言在先 , 今天的比武 , 點到就算 , 不準傷人。 " 這話的意思是叫羊角哀手下留情。俗話說 , 出手見高低。這苦女子的劍法出手就不凡。一時間 劍鋒相撞 , 疾如閃電 , 騰挪躲閃 , 難解難分。開始有人叫好 , 幾個回合以後 , 人們目瞪口呆 , 鴉雀無聲。把郭隗看得也連說這小姑娘真厲害。
羊角哀本以為小姑娘一時賭氣 , 跟自己走幾個照面 , 游戲一 番而已 , 沒想到滿不是這么回事 , 只好使出真本事來對付。但是 苦女子滿不在乎。她身輕如燕 , 忽左忽右 , 繞著羊角哀團團轉 , 弄得他眼花繚亂。羊角哀這才知道遇著了強手 , 心也慌了 , 意也 亂了 , 腦門子上的汗直往下掉。心裡想 : 如不使出絕著 , 今兒個 准得栽倒在這兒不可。於是他找了個破綻 , 喝了一聲 " 著 ", 猛 不丁地向苦女子左側虛擊一劍 , 隨手一個猛虎撲食 , 向苦女子右 側撲去。苦女子真不愧從小受過高手指點 , 懂得這是聲東擊西的 招數。只見她身子一閃 , 騰空跳起 , 轉到羊角哀背後。羊角哀因 用力過猛 , 撲了空 , 一時轉不過身來 , 被苦女子輕輕用劍在他背上一點 , 「撲通」 趴倒在地 , 全場立時轟動起來。羊角哀從地上 爬起來 , 滿臉通紅。
郭隗高興地說 :" 這是我們燕國的巾幗英雄呀 ! 快拿酒來 !"
群英奔燕
黃金台建成以後 , 燕昭王請郭隗住在這里 , 還派人送來千兩黃金堆在黃金台上 , 以備宴請和贈送給投奔燕國來的人才使用。燕國這個舉動 , 震動了四方英雄豪傑。於是 , 魏國的大將樂毅、齊國的志士鄒衍、趙國的英雄劇辛 , 一個接一個地來投奔燕國。
燕國一時人才濟濟。燕昭王任命樂毅當上將軍 , 聯合一些弱小國家 , 一舉攻下了齊國七十多個城池 , 打敗了齊國 , 收復了失 地。從此 , 燕國國威大振。
傳說 , 在向齊國收復失地的戰爭中 , 苦女子率領一隊人馬沖 鋒陷陣 , 殺得齊兵人仰馬翻。齊兵只要見了苦女子的旗號 , 就不 戰自亂。苦女子被人稱為 " 苦無敵 ", 是當時燕國有名的巾幗英 雄。
巍巍黃金台 , 是燕國的擎天柱。直到今天 , 人們看到黃金台 的遺址 , 仍然把它稱為招賢納士、富國強民的聚賢台。
⑸ 黃金台是什麼意思
黃金台亦稱招賢台,戰國時期燕昭王築,為燕昭王尊師郭隗之所。其真正的故址位於河北省定興縣高里鄉北章村台上(台上隸屬於北章村,由黃金台在此而得名),
⑹ 黃金台的典故
燕國國君燕昭王(公元前311-前279年)一心想招攬人才,而更多的人認為燕昭王僅僅是葉公好龍,不是真的求賢若渴。於是,燕昭王始終尋覓不到治國安邦的英才,整天悶悶不樂的。
後來有個智者郭隗給燕昭王講述了一個故事,大意是:有一國君願意出千兩黃金去購買千里馬,然而時間過去了三年,始終沒有買到,又過去了三個月,好不容易發現了一匹千里馬,當國君派手下帶著大量黃金去購買千里馬的時候,馬已經死了。派去買馬的人用五百兩黃金買了千里馬的馬骨。國君生氣地說:「我要的是活馬,你怎麼花這么多錢弄一匹死馬的骨頭來呢?」
國君的手下說:「你捨得花五百兩黃金買死馬骨,更何況活馬呢?我們這一舉動必然會引來天下人為你提供活馬。」果然,沒過幾天,就有人送來了三匹千里馬。
郭隗又說:「你要招攬人才,首先要從招納我郭隗開始,像我郭隗這種才疏學淺的人都能被國君採用,那些比我本事更強的人,必然會聞風千里迢迢趕來。」
燕昭王採納了郭隗的建議,拜郭隗為師,為他建造了宮殿,後來沒多久就引發了「士爭湊燕」的局面。投奔而來的有魏國的軍事家樂毅,有齊國的陰陽家鄒衍,還有趙國的游說家劇辛等等。落後的燕國一下子便人才濟濟了。從此以後一個內亂外禍、滿目瘡痍的弱國,逐漸成為一個富裕興旺的強國。接著,燕昭王又興兵報仇,將齊國打得只剩下兩個小城。 選自網路·黃金台。希望能對您有用。
⑺ 黃金台的歷史故事
《戰國策·燕策一》記載:燕國國君燕昭王(公元前311-前279年)一心想招攬人才,而更多的人認為燕昭王僅僅是葉公好龍,不是真的求賢若渴。於是,燕昭王始終尋覓不到治國安邦的英才,整天悶悶不樂的。
後來有個智者郭隗給燕昭王講述了一個故事,大意是:有一國君願意出千兩黃金去購買千里馬,然而時間過去了三年,始終沒有買到,又過去了三個月,好不容易發現了一匹千里馬,當國君派手下帶著大量黃金去購買千里馬的時候,馬已經死了。派去買馬的人用五百兩黃金買了千里馬的馬骨。國君生氣地說:「我要的是活馬,你怎麼花這么多錢弄一匹死馬的骨頭來呢?」
國君的手下說:「你捨得花五百兩黃金買死馬骨,更何況活馬呢?我們這一舉動必然會引來天下人為你提供活馬。」果然,沒過幾天,就有人送來了三匹千里馬。
郭隗又說:「你要招攬人才,首先要從招納我郭隗開始,像我郭隗這種才疏學淺的人都能被國君採用,那些比我本事更強的人,必然會聞風千里迢迢趕來的。」
燕昭王採納了郭隗的建議,拜郭隗為師,為他建造了宮殿,後來沒多久就引發了「士爭湊燕」的局面。投奔而來的有魏國的軍事家樂毅,有齊國的陰陽家鄒衍,還有趙國的游說家劇辛等等。落後的燕國一下子便人才濟濟了。從此以後一個內亂外禍、滿目瘡痍的弱國,逐漸成為一個富裕興旺的強國。接著,燕昭王又興兵報仇,將齊國打得只剩下兩個小城。
⑻ 《黃金台》是什麼戲
京劇《黃金台》(一名:田單救主;一名:搜府盤關;一名:樂毅伐齊)
劇情:戰國,齊閔王寵鄒妃,用太監伊立,沉於酒色,不理朝政。鄒妃、伊立,欲害太子田法章,誣以戲妃,齊王大怒,即命伊立搜斬太子。太子聞信,乘夜逃出宮。適遇田單巡街,獲之,藏於田府中。伊立大索太子不得,將至田府。田單聞信,急將太子改妝,偽為田單妹。未幾伊立來搜府,竟被混過。伊立去後,田單與太子又扮做兄妹進香,連夜出關。關吏再四查問,行賄得脫,逃至即墨。後燕昭王使樂毅伐齊,一朝下七十餘城。齊都失守,齊閔王被弒,鄒妃、伊立死於亂軍之中。賴田單出奇計,用火牛陣大破燕軍,齊地盡復。太子返國即位,田單亦至上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