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幫助】【通達信】 RSI 多時間周期合並顯示公式
R1:RSI.RSI1#MIN1;
R5:RSI.RSI1#MIN5;
R15:RSI.RSI1#MIN15;
R30:RSI.RSI1#MIN30;
R60:RSI.RSI1#MIN60;
R日:RSI.RSI1#DAY;
需下載5分鍾數據。
⑵ 求助,在通達信裡面用RSI選股的公式
1、通過公式選復出RSI數值小制於20的個股;或者選出RSI大於80的個股
LC:=REF(CLOSE,1);
RSI:=SMA(MAX(CLOSE-LC,0),20,1)/SMA(ABS(CLOSE-LC),20,1)*100;
XC20:=RSI<=20 ;
XC80:=RSI>80;
XG:XC20 OR XC80;
2、選股時,可分別選不同的K線周期:30分鍾,60分鍾,日線,周線。
3、打開預警開關,可在日線圖能做到即時彈窗提醒。
⑶ RSI指標計算方法
相對強弱指標RSI的計算公式有兩種
其一:
假設A為N日內收盤價的正數之和,為N日內收盤價的負數之和乘以(—1)
這樣,A和B均為正,將A、B代入RSI計算公式,則
RSI(N)=A÷(A+B)×100
其二:
RS(相對強度)=N日內收盤價漲數和之均值÷N日內收盤價跌數和之均值
RSI(相對強弱指標)=100-100÷(1+RS)
這兩個公式雖然有些不同,但計算的結果一樣。
以14日RSI指標為例,從當起算,倒推包括當日在內的15個收盤價,以每一日的收盤價減去上一日的收盤價,得到14個數值,這些數值有正有負。這樣,RSI指標的計算公式具體如下:
A=14個數字中正數之和
B=14個數字中負數之和乘以(—1)
RSI(14)=A÷(A+B)×100
式中:A為14日中股價向上波動的大小
B為14日中股價向下波動的大小
A+B為股價總的波動大小
RSI的計算公式實際上就是反映了某一階段價格上漲所產生的波動占總的波動的百分比率,百分比越大,強勢越明顯;百分比越小,弱勢越明顯。RSI的取值介於0—100之間。在計算出某一日的RSI值以後,可採用平滑運演算法計算以後的RSI值,根據RSI值在坐標圖上連成的曲線,即為RSI線。
以日為計算周期為例,計算RSI值一般是以5日、10日、14日為一周期。另外也有以6日、12日、24日為計算周期。一般而言,若採用的周期的日數短,RSI指標反應可能比較敏感;日數較長,可能反應遲鈍。
⑷ 周線RSI突破100時預警公式
這是什麼東東?!!
⑸ 求:RSI指標的詳細計算過程
相對強弱指標RSI的計算公式有兩種
其一:
假設A為N日內收盤價的正數之和,B為N日內收盤價的負數之和乘以(—1)
這樣,A和B均為正,將A、B代入RSI計算公式,則
RSI(N)=A÷(A+B)×100
其二:
RS(相對強度)=N日內收盤價漲數和之均值÷N日內收盤價跌數和之均值
RSI(相對強弱指標)=100-100÷(1+RS)
這兩個公式雖然有些不同,但計算的結果一樣。
以14日RSI指標為例,從當起算,倒推包括當日在內的15個收盤價,以每一日的收盤價減去上一日的收盤價,得到14個數值,這些數值有正有負。這樣,RSI指標的計算公式具體如下:
A=14個數字中正數之和
B=14個數字中負數之和乘以(—1)
RSI(14)=A÷(A+B)×100
式中:A為14日中股價向上波動的大小
B為14日中股價向下波動的大小
A+B為股價總的波動大小
RSI的計算公式實際上就是反映了某一階段價格上漲所產生的波動占總的波動的百分比率,百分比越大,強勢越明顯;百分比越小,弱勢越明顯。RSI的取值介於0—100之間。在計算出某一日的RSI值以後,可採用平滑運演算法計算以後的RSI值,根據RSI值在坐標圖上連成的曲線,即為RSI線。
以日為計算周期為例,計算RSI值一般是以5日、10日、14日為一周期。另外也有以6日、12日、24日為計算周期。一般而言,若採用的周期的日數短,RSI指標反應可能比較敏感;日數較長,可能反應遲鈍。
⑹ 周線rsi30以下選股公式 請幫忙寫一個。謝謝
編選股公式沒有這個必要,在通達信軟體中---功能---綜合選股,然後照圖片去選,很簡單(注意選周線):
⑺ 請老師 把下面附圖指標 改成選股公式 RSI當天全紅
這個可以寫選股公式,但不知道你是想選全紅的第一天呢,還說只要全紅就可以呢。
⑻ 請高手給一個通達信周線RSI(參數9)小於20的選股公式
樓主在選股的時候直接把周期換成周線就行了
⑼ 如何編寫 日周月K線三線同時金叉的選股公式
打開軟體設置,四合一金叉選股公式
一個5日均線金叉10日均線,成交量5日均量金叉10日均量,MACD金叉,KDJ金叉,上面四個條件滿足三個同時金叉就可以成立的選股公式:
M1:=MA(CLOSE,5);
M2:=MA(CLOSE,10);
MA1:=MA(VOL,5);
MA2:=MA(VOL,10);
DIF:=EMA(CLOSE,12)-EMA(CLOSE,26);
DEA:=EMA(DIF,9);
A1:=DEA;
F1:=DIF;
K1:="KDJ.K";
J1:="KDJ.J";
金叉1:=CROSS(M1,M2);
金叉2:=CROSS(MA1,MA2);
金叉3:=CROSS(F1,A1);
金叉4:=CROSS(J1,K1);
選1:=金叉1 AND 金叉2 AND 金叉3 AND 金叉4;
選2:=金叉1 AND 金叉2 AND 金叉3;
選3:=金叉2 AND 金叉3 AND 金叉4;
選4:=金叉1 AND 金叉2 AND 金叉4;
選5:=金叉1 AND 金叉3 AND 金叉4;
選股:選1 OR 選2 OR 選3 OR 選4 OR 選5;
2、均價線,均量線,KDJ三金叉
MA5:=EMA(C,5);
MA10:=EMA(C,10);
MV5:=EMA(V,5);
MV10:=EMA(V,10);
K:="KDJ.K"(9,3,3);
D:="KDJ.D"(9,3,3);
V1:=MA5>REF(MA5,1) AND MA10>REF(MA10,1) AND C>REF
(C,1) AND C/O>1.01;
VV1:=MV5>REF(MV5,1) AND MV10>=REF(MV10,1) AND
V>REF(V,1)*1.2 ;
KD1:=K>REF(K,1) AND D>=REF(D,1);
VA:=COUNT(CROSS(K,D),4)>=1 AND COUNT(CROSS
(MA5,MA10),4)>=1 AND
COUNT(CROSS(MV5,MV10),4)>=1;
XG1:IF(V1 AND VV1 AND KD1 AND VA,1,0);
3、5、10 日線,5、10日均量線,MACD。
{三金叉選股}
DIF:=EMA(CLOSE,12)-EMA(CLOSE,26);
DEA:=EMA(DIF,9);
MACD:=(DIF-DEA)*2;
M5:=MA(C,5);
M10:=MA(C,10);
V10:=MA(VOL,10);
V5:=MA(VOL,5);
三金叉:CROSS(M5,M10) AND CROSS(DIF,DEA) AND CROSS
(V5,V10);
副圖用,智能選股,三金叉>0即可。
注意,該方法選出的股還要注意是在股價的高位還是低
位。方考慮介入。
4、三金叉選股,均價線,均量線,KDJ三金叉
可以加主圖,可選股
KDJ_K:="KDJ.K"(9,3,3);KDJ_D:="KDJ.D"(9,3,3);KDJ_J:=
"KDJ.J"(9,3,3);
買1:=CROSS(KDJ_J,0) OR (CROSS(KDJ_J,KDJ_K) AND
KDJ_D<26);
買2:=CROSS("RSI.RSI1"(6,2,2),20) OR CROSS
("RSI.RSI1"(6,12,24),"RSI.RSI2"(6,12,24));
買3:=CROSS("MACD.DIF","MACD.DEA") OR CROSS
("MACD.MACD",0);
買0:=買1+買2+買3;
{買:IF(買0>1,買0,0);}
DRAWICON(買0>1,L*0.98,16);
5、三金叉選股----見底回升的重要信號
{SJC XG 三金叉選股}
三金叉的出現,在技術分析「價、量、時、空」四大要素中有三個發出買入信號,將極大地提高研判准確性的概率,因此三線合一的三金叉為強烈的見底買入信號。
第一個買點為三金叉發生時。所謂的5日、10日均線、均量線以及MACD三金叉並非絕對要求同時或同一天金叉的,這僅是一種簡單的描述。事實上均線、均量線及MACD三金叉只要在幾個交易日之內發生,都可視同於「三金叉」,由於探底之前往往有一個放量的過程,均量線的金叉往往是第一個出現,三者當中最後一項發生金叉時就是短中線的買入信號。
第二個買點為三金叉發生後上攻途中出現回檔時。三金叉見底發生時,投資者當時有可能沒有注意到這種極好的短線介入點,其實在錯過三金叉見底發生的買入信號之後,投資者仍可等待股價回檔時出現的第二個買機,最有效的方法是
股價在回檔時可在10日或20日均線附近可逢低吸納。只要股價仍保持原始上升趨勢,這種逢低吸納不失為較好的介入時機。 }
{SJC XG 三金叉選股}
MA5:=EMA(C,5);
MA10:=EMA(C,10);
VV1:=CROSS(MA5,MA10);
VVV1:=COUNT(VV1,5)>=1;
MV5:=EMA(V,5);
MV10:=EMA(V,10);
VV2:=CROSS(MV5,MV10);
VVV2:=COUNT(VV2,5)>=1;
DIF:="MACD.DIF"(12,26,9);
DEA:="MACD.DEA"(12,26,9);
VV3:=CROSS(DIF,DEA);
VVV3:=COUNT(VV3,5)>=1;
AA:=VVV1 AND VVV2 AND VVV3;
XG1:IF(AA,1,0);
⑽ RSI指標如何計算。能用具體例子說說嘛
你好,來RSI的計算
強弱指標自的計算公式如下:
RSI=100-[100/(1+RS)]
其中 RS=14天內收市價上漲數之和的平均值/14天內收市價下跌數之和的平均值
舉例說明:
如果最近14天漲跌情形是:
第一天升2元,第二天跌2元,第三至第五天各升3元;第六天跌4元 第七天升2元,第八天跌5元;第九天跌6元,第十至十二天各升1元;第十三至十四天各跌3元。
那麼,計算RSI的步驟如下:
(一)將14天上升的數目相加,除以14,上例中總共上升16元除以14得1.143(精確到小數點後三位);
(二)將14天下跌的數目相加,除以14,上例中總共下跌23元除以14得1.643(精確到小數點後三位);
(三)求出相對強度RS,即RS=1.143/1.643=0.696%(精確到小數點後三位);
(四)1+RS=1+0.696=1.696;
(五)以100除以1+RS,即100/1.696=58.962;
(六)100-58.962=41.038。
結果14天的強弱指標RS1為4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