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通達信,60天時間統計技術指標公式,要正確的,鄙人感激不盡謝謝!
可以編寫60天時間統計技術指標公式,但要說明清楚統計什麼內容,從哪開始統計還是每天都統計還是最後一天統計等等具體條件都需要說明清楚才好編寫公式。
㈡ 財務指標計算公式
不用客氣您所指的資本利潤率是指稅後凈利和實收資本的比率.計算公式是:資本利潤率=稅後凈利/平均實收資本,注意平均實收資本=(期初實收資本+期末實收資本)/2.這是因為分子稅後凈利是時期指標,而分母是實收資本也要從時點指標變成時期指標,所以要用平均的實收資本.收入利潤率也叫銷售收入利潤率=利潤總額/銷售收入,該指標是一個盈利能力指標,但我建議您最好用銷售凈利率這個指標它的公式是:凈利潤/銷售收入.它更能體現銷售收入的收益水平,因為企業所有者更關注的是銷售收入給企業帶來的稅後的凈利潤.
㈢ 完成率計算公式
完成率計算公式為:完成率(%)= 實際完成數 / 計劃完成數 * 100%
計劃完成10,實際完成5,根據完成率計算公式 完成率(%)= 實際完成 / 計劃完成 * 100% 可得完成率為50%。
【(3)定時指標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年度預算完成率=實際完成數與預算的差額數/預算數*100% =(實際完成數—預算數)/預算數*100%
對於計劃是負數的,計算達成率的公式應為:2 - (實際完成數)/(計劃完成數)* 100%
例:1.計劃-500,完成-100,則達成率為2-(-100)/(-500)* 100%=180%
2.計劃-500,完成-500,則達成率為2-(-500)/(-500)* 100%=100%
㈣ SAR指標的計算公式
你好,計算方法 (1)先選定一段時間判斷為上漲或下跌。
(2)若是看漲,則第一天的SAR值必須是近期內的最低價;若是看跌,則第一天的SAR須是近期的最高價。
(3)第二天的SAR,則為第一天的最高價(看漲時)或是最低價(看跌時)與第一天的SAR的差距乘上加速因子,再加上第一天的SAR就可求得
(4)每日的SAR都可用上述方法類推,歸納公式如下:
SAR(n)=SAR(n-1)+AF〖EP(n-1)-SAR(n-1)〗
SAR(n)=第n日的SAR值,SAR(n-1)即第(n-1)日之值;
AR;加速因子;
EP:極點價,若是看漲一段期間,則EP為這段期間的最高價,若是看跌一段時間,則EP為這段期間的最低價;
EP(n-1):第(n-1)日的極點價。
(5)加速因子第一次取0.02,假若第一天的最高價比前一天的最高價還高,則加速因子增加0.02,若無新高則加速因子沿用前一天的數值,但加速因子最高不能超過0.2。反之,下跌也類推。
(6)若是看漲期間,計算出某日的SAR比當日或前一日的最低價高,則應以當日或前一日的最低價為某日之SAR;若是看跌期間,計算某日之SAR比當日或前一日的最高價低,則應以當日或前一日的最高價為某日的SAR。
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
㈤ 如何設定關鍵指標的公式
首先學會寫指標,寫一個自己想出來的,不斷完善熟悉就可以了。
建議:一個指標比一堆指標管用。
㈥ 關於CPI指數的計算方法
CPI=(一組固定商品按當期價格計算的價值除以一組固定商品按基期價格計算的價值)×100%
CPI表示對普通家庭的支出來說,購買具有代表性的一組商品,在今天要比過去某一時間多花費多少,例如,若1995年某國普通家庭每個月購買一組商品的費用為1000元,而2000年購買這一組商品的費用為1100元,那麼:
以1995年為基期
CPI 1995= (1000/ 1000)*100%= 100%, CPI 2000=(1100/ 1000)*100%=110%
2000年的通貨膨脹率= ((CPI 2000- CPI 1995) / CPI 1995)*100%= 10%
統計方法
各省(區、市)調查總隊要在當地抽選調查市縣和價格調查點。目前我國調查地區樣本總數共有550多個市縣,采價點樣本近3萬個,近4000名受過專業培訓的價格採集員從事價格收集工作。
第一步,調查市縣自主選定價格調查點。
這些市縣要確定價格調查的商店、農貿市場和服務網點(統計術語稱之為調查點),調查點的確定方法如下:首先,將所有調查網點分別以零售額和經營規模為標志,從高到低排隊;然後,依據所需調查點數量進行等距抽樣,並結合大小兼顧及分布合理的原則抽選。
第二步,價格採集。
各省(區、市)都有固定的價格調查人員和臨時調查員按統一規定進行價格收集工作。調查點確定以後,各市、縣價格調查人員就要按照規定時間對選定的商店、市場和服務網點的商品或服務價格,採用「三定」原則進行收集調查登記,「三定」原則即定點、定時、定人直接采價。
定點,就是到已選定的調查點,即固定的調查商店和農貿市場,以保障價格資料來源的穩定性和可比性。定時,即在固定的日子和時間來采價,這是保證基期價格和報告期價格在時間上具有可比性,因為採集價格的時間不同,商品的價格也存在差異。
這一點鮮活商品體現的最為明顯,比如鮮菜,通常是上午剛上市時價格高一些,晚上收市時價格則低一些。因此,在進行價格調查時,不但每個月的調查次數和日期應保持一致,每次調查的時間也應相對固定。
定人,就是在一定時期內由固定調查人員去調查,這是為了避免因調查人員的頻繁變動而引起的人為價格調查誤差,保持價格資料的穩定性、連續性和可比性。同時各地也常常利用價格採集點的計算機管理系統作為輔助性調查工具。
實際采價時還有以下一些原則:同一規格品的價格必須同質可比,即產品性質基本相同可以進行比較;如果商品的掛牌價格與實際成交價格不一致,應調查採集實際成交價格;對於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價格變動比較頻繁的商品(如鮮菜、鮮果等鮮活食品),至少每5天調查一次價格;
一般性商品每月調查採集2-3次價格。第三步,數據上報。調查市縣每月將調查的價格資料通過網路上報給省(區、市)調查總隊,經過審核後由調查總隊在規定的時間內將數據上報到國家統計局。
(6)定時指標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CPI指數的基本功能
1、度量通貨膨脹(通貨緊縮)。CPI是度量通貨膨脹的一個重要指標。通貨膨脹是物價水平普遍而持續的上升。CPI的高低可以在一定水平上說明通貨膨脹的嚴重程度;
2、國民經濟核算。在國民經濟核算中,需要各種價格指數。如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生產者價格指數(PPI)以及GDP平減指數,對GDP進行核算,從而剔除價格因素的影響。
3、契約指數化調整。例如在薪資報酬談判中,因為雇員希望薪資(名義)增長能相等或高於CPI,希望名義薪資會隨CPI的升高自動調整等。其調整之時機通常於通貨膨脹發生之後,幅度較實際通貨膨脹率為低。
4、反映貨幣購買力變動 :貨幣購買力是指單位貨幣能夠購買到的消費品和服務的數量。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貨幣購買力則下降;反之則上升。消費者物價指數的倒數就是貨幣購買力指數。
5、反映對職工實際工資的影響 :消費者物價指數的提高意味著實際工資的減少,消費者物價指數的下降意味著實際工資的提高。因此,可利用消費者物價指數將名義工資轉化為實際工資。
6、CPI對股市的影響:一般情況下,物價上漲,股價上漲;物價下跌,股價也下跌。
㈦ 關於單片機定時器周期計算問題
你的不明白其實就是對於定時器的初值問題,11.0592是始終的晶振,時鍾周期就是1/11.0592M
而定時器的周期就是12/11.0592 因為51單片機是12分頻的
。
還有很多......
如果你寫的是C的話建議這樣寫
TMOD=0X01// 定時器0方式1
TH0=(65535-50000)/256;//因為是16位計數 假設晶振為12MHZ 11.0592的是4600多吧,自己算算...
TL=(65536-50000)%256;
EA=1;
ET0=1;
TR0=1;
主要的計算就是其中的50000 中斷一次所需要的時間就是50000乘以剛才所算的定時器的周期 (這個是50MS)
也就是你說的:就是比如定時器TF0置1的時間 中斷的時候TF0 要求CPU中斷而引起中斷
好了
12倍的時間周期就是機械周期,(剛才說過是12分頻的)
好了,還有什麼不懂的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