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銀行承兌匯票貼現說對方銀行的授信額度滿了是怎麼回事
如果對方說對方銀行授信額度滿了,說白了就是沒法給你貼現了,這時候可以試著聯系別的貼現公司或者銀行,或者花出去,或者做銀承質押貸款。
㈡ 銀行承兌匯票占不佔信貸額度
1、全額保證金承兌不佔信貸額度
2、差額保證金承兌敞口部分資金佔用信貸額度
3、銀行承兌匯票貼現轉貼現佔用信貸額度
4、銀行承兌匯票抵押貸款佔用信貸額度
5、銀行承兌匯票委託收款不佔信貸額度
㈢ 我向請教一下,信用證占不佔額度,我沒做過信用證,現在在寫授信報告,對信用證還有什麼要求嗎
1、信用證屬於授信的一種
2、要點要寫入此次開立信用證用於支付的交易對手情況,別的和寫銀行承兌匯票差不多。
㈣ 請教,銀行承兌匯票貼現會不會佔用授信
經驗是:貼現銀行對出票行有授信,在額度范圍內給予貼現,超出額度
的不予貼現,占不佔用企業授信不太清楚,但我想應該對企業授信有影響。
另外我知道出具銀行承兌匯票會佔用企業授信,如果企業授信用完,銀行會拒絕企業的開具銀行承兌申請。
㈤ 銀行授信額度是什麼意思。我單位承兌抵押時,說開出票據的銀行授信額度不夠,額度被佔用
就是可以支付的金額
㈥ 銀行持有的企業債券(如劃分為可供出售,持有至到期或應收款項投資的債券)需要佔對客戶的授信額度嗎
綜合授信額度是指商業銀行為客戶核定的短期授信業務的存量管理指標,只要授信余額不超過對應的業務品種指標,無論累計發放金額和發放次數為多少,商業銀行業務部門均可快速向客戶提供短期授信,即企業可便捷地循環使用銀行的短期授信資金,從而滿足客戶對金融服務快捷性和便利性的要求。
具體到你說的這種情況,我認為是不會佔用的。因為使用授信額度有一個發起的行為,而這個行為一定是由客戶來執行的。你說的這種情況下,銀行具有購買或不購買的自由,所以我們不能認為這個行為是由企業客戶來發起,而且企業客戶也沒有主動權,所以不應視為佔用對客戶的授信額度
㈦ 商業匯票貼現可以佔用持票人的額度
商業承兌匯票通過銀行貼現一般會佔用持票人在銀行的授信額度,在其他機構貼現不影響其在銀行的授信額度,也可以不用上徵信。
㈧ 債券認購佔用授信額度的比例為多少
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21日已經正式通知銀行間債券市場各主承銷商,凡公開市場評級在A
A (含)以上的發行人,將不區分企業性質,允許其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發行額度互不佔用。此舉意味著,未來企業在銀行間債市發債的規模有望快速增長。
在債券市場一直有著「40%天花板」的規定,這是指《證券法》第十六條「公開發行公司債券,應當符合累計債券余額不超過凈資產的百分之四十。」此前,除A A
A
(含)以上央企及核心子公司以外,其他發行人若其除短融之外的中票、企業債、公司債等公開發行的信用債累計債券余額達到企業凈資產的40%,將不能獲得短期融資券額度注冊。而新政策出台後,約占市場份額為75%的A
A
(含)企業發行人的短融將單獨計算額度,不與中票、企業債、公司債等的發行額度合並計算。也就是說,理論上講,發行人至多可以發行相當於凈資產40%的短融,以及凈資產40%的中票、企業債、公司債等,累計額度將不超過凈資產的80%。
「很多企業本來就有債務融資的願望,過去是限於政策,新政策出來後,需求就會被釋放出來,估計銀行承銷的業務量能夠翻倍。」一位商業銀行相關部門人士告訴記者。不過,他也坦言,這中間蘊含風險,「加上超短融、私募債,理論上企業債務融資的規模或者能接近100%,一旦企業出現問題,有可能出現資不抵債。」
不過,也有市場人士認為,短期內新政對擴容影響有限。因為供給能否增加不僅取決於政策限制,更取決於企業的融資意願,今年以來高等級發行人的融資意願並不強,而A
A
A級發行人的發債空間占上述新空間的比例有40%左右。同時,新政策對短融的發行空間擴容有利,但對中票的影響並不大,因為後者仍然與公司債、企業債的發行額度互相佔用。
鵬元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副總裁、評級總監周沅帆對記者表示,放鬆債務余額互相佔用限制,是在目前短融和中票發展速度明顯放緩,發展陷入一個相對瓶頸情況下,交易商協會採取的應對措施。今年1月至5月,短融和
中 票 同 比 增 長 只 有5 .2 1
%和9.78%,相比去年47%和65%,增速明顯下滑。而去年,證監會簡化了公司債審核程序,放鬆了對公司債的審核要求,將短融不計入發債額度內,從而極大地推動了公司債的發行,去年公司債發行規模同比增加了152.43%,今年1月至5月增長了36.64%「這對市場來說,是個利好消息,將會促進銀行間債券市場的發展,交易商協會也希望藉此來推動短融和中票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周沅帆說。
「放開短融和中票發行額度互相佔用限制,有利於將發債主動權交由企業,推動債券發行市場化進程。」某國有大行資產管理部投資經理對記者稱。
㈨ 計算可轉債發行額度時,已發行的中票是否佔用額度
《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從商業銀行處獲悉,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21日已經正式通知銀行間債券市場各主承銷商,凡公開市場評級在A
A (含)以上的發行人,將不區分企業性質,允許其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發行額度互不佔用。此舉意味著,未來企業在銀行間債市發債的規模有望快速增長。
在債券市場一直有著「40%天花板」的規定,這是指《證券法》第十六條「公開發行公司債券,應當符合累計債券余額不超過凈資產的百分之四十。」此前,除A A
A
(含)以上央企及核心子公司以外,其他發行人若其除短融之外的中票、企業債、公司債等公開發行的信用債累計債券余額達到企業凈資產的40%,將不能獲得短期融資券額度注冊。而新政策出台後,約占市場份額為75%的A
A
(含)企業發行人的短融將單獨計算額度,不與中票、企業債、公司債等的發行額度合並計算。也就是說,理論上講,發行人至多可以發行相當於凈資產40%的短融,以及凈資產40%的中票、企業債、公司債等,累計額度將不超過凈資產的80%。
「很多企業本來就有債務融資的願望,過去是限於政策,新政策出來後,需求就會被釋放出來,估計銀行承銷的業務量能夠翻倍。」一位商業銀行相關部門人士告訴記者。不過,他也坦言,這中間蘊含風險,「加上超短融、私募債,理論上企業債務融資的規模或者能接近100%,一旦企業出現問題,有可能出現資不抵債。」
不過,也有市場人士認為,短期內新政對擴容影響有限。因為供給能否增加不僅取決於政策限制,更取決於企業的融資意願,今年以來高等級發行人的融資意願並不強,而A
A
A級發行人的發債空間占上述新空間的比例有40%左右。同時,新政策對短融的發行空間擴容有利,但對中票的影響並不大,因為後者仍然與公司債、企業債的發行額度互相佔用。
鵬元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副總裁、評級總監周沅帆對記者表示,放鬆債務余額互相佔用限制,是在目前短融和中票發展速度明顯放緩,發展陷入一個相對瓶頸情況下,交易商協會採取的應對措施。今年1月至5月,短融和
中 票 同 比 增 長 只 有5 .2 1
%和9.78%,相比去年47%和65%,增速明顯下滑。而去年,證監會簡化了公司債審核程序,放鬆了對公司債的審核要求,將短融不計入發債額度內,從而極大地推動了公司債的發行,去年公司債發行規模同比增加了152.43%,今年1月至5月增長了36.64%「這對市場來說,是個利好消息,將會促進銀行間債券市場的發展,交易商協會也希望藉此來推動短融和中票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周沅帆說。
「放開短融和中票發行額度互相佔用限制,有利於將發債主動權交由企業,推動債券發行市場化進程。」某國有大行資產管理部投資經理對記者稱。
據悉,從國際經驗來看,美國、歐洲、日本及東南亞等主要經濟體對公司融資的融資規模均沒有約束,主要依靠市場機制進行自我調節,唯一在法律法規中明確約束的韓國僅在《商業法》中要求「債務融資最大規模不得超過最近一次公布的公司的凈資產的四倍。」業內人士表示,「40%天花板」是特殊歷史背景下的顯示選擇,已經不能適應債券市場發展的需要,這一規定需要給予突破。記者張莫趙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