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黃金交易 > 上市規則中提到的2日是指交易日嗎

上市規則中提到的2日是指交易日嗎

發布時間:2020-12-15 21:12:23

A. 什麼是「上市公司退市」

一:主動性退市

是指公司根據股東會和董事會決議主動向監管部門申請注銷《許可證回》,一般有如下原因:營業期限答屆滿,股東會決定不再延續;股東會決定解散;因合並或分立需要解散;破產;根據市場需要調整結構、布局。

二:被動性退市

是指上市公司連續3年經營不善、有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或股票價格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1元等原因。

B. 股票上市規則

你好
為做好創業板改革並試點注冊制的協調銜接,深交所修訂了《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
這里梳理下本次修訂的要點:

優化上市條件
適當完善盈利上市標准,要求「最近兩年凈利潤均為正且累計凈利潤不低於5000萬元」或者「預計市值不低於10億元,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於1億元」;
取消最近一期末不存在未彌補虧損的要求;
支持已盈利且具有一定規模的特殊股權結構企業、紅籌企業上市;
明確未盈利企業上市標准,但一年內暫不實施,一年後再做評估。

健全退市機制
交易類指標:新增「連續20個交易日市值低於5億元」的交易類退市指標;
財務類指標:將凈利潤連續虧損指標調整為「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孰低的凈利潤為負且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的復合指標,納入審計意見指標並全面交叉適用,且退市觸發年限統一為兩年;
規范類指標:新增「信息披露或者規范運作存在重大缺陷且未按期改正」的規范類退市指標;
簡化退市流程,取消暫停上市和恢復上市環節。

強化風險警示
對財務類、規范類、重大違法類退市設置退市風險警示制度;
退市風險警示制度即(*ST制度)和其他風險警示制度即(ST制度)。

股份減持安排
公司上市時未盈利的,在實現盈利前,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個完整會計年度內,不得減持首發前股份。

股權激勵
激勵股份和期權總額由不超過總股本的10%提升至20%;
明確擬授予股票分批登記並直接上市流通情形;
持股5%以上股東、實際控制人等符合條件的,可成為激勵對象。

表決權差異安排
每份特別表決權股份的表決權數量應當相同,且不得超過每份普通股份的表決權數量的10倍;
特別表決權股東合計持股應達到公司全部已發行有表決權股份的10%以上。
望採納祝你好運

C. 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第12.6條的規定是什麼

12.6公共抄傳媒中出現上市公司尚未披露的信息,可能或已經對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種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的,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種應當停牌,直至公司披露相關公告的當日上午十點三十分復牌。公告日為非交易日,則公告後首個交易日開市時復牌。

D. 問幾個股票中的財務指標的問題。

基本面

基本麵包括宏觀經濟運行態勢和上市公司基本情況。宏觀經濟運行態勢反映出上市公司整體經營業績,也為上市公司進一步的發展確定了背景,因此宏觀經濟與上市公司及相應的股票價格有密切的關系。上市公司的基本麵包括財務狀況、盈利狀況、市場佔有率、經營管理體制、人才構成等各個方面。

政策面

政策面指國家針對證券市場的具體政策,例如股市擴容政策、交易規則、交易成本規定等。

市場面

市場面指市場供求狀況、市場品種結構以及投資者結構等因素。市場面的情況也與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好壞有關。

技術面

技術面指反映介變化的技術指標、走勢形態以及K線組合等。技術分析有三個前提假設,即市場行為包容一切信息;價格變化有一定的趨勢或規律;歷史會重演。由於認為市場行為包括了所有信息,那麼對於宏觀面、政策面等因素都可以忽略,而認為價格變化具有規律和歷史會重演,就使得以歷史交易數據判斷未來趨勢變得簡單了。

除權

除權是由於公司股本增加,每股股票所代表的企業實際價值(每股凈資產)有所減少,需要在發生該事實之後從股票市場價格中剔除這部分因素,而形成的剔除行為。

除息

除息由於公司股東分配紅利,每股股票所代表的企業實際價值(每股凈資產)有所減少,需要在發生該事實之後從股票市場價格中剔除這部分因素,而形成的剔除行為。

填權

填權是指在除權除息後的一段時間里,如果多數人對該股看好,該只股票交易市價高於除權(除息)基準價,即股價比除權除息前有所上漲,這種行情稱為填權。

貼權

貼權是指在除權除息後的一段時間里,如果多數人不看好該股,交易市價低於除權(除息)基準價,即股價比除權除息前有所下降,則為貼權。

每股稅後利潤

每股稅後利潤又稱每股盈利,可用公司稅後利潤除以公司總股數來計算。

股東權益

公司凈資產代表公司本身擁有的財產,也是股東們在公司中的權益,因此,又叫作股東權益。

凈資產收益率

凈資產收益率是公司稅後利潤除以凈資產得到的百分比率,用以衡量公司運用自有資本的效率。

龍頭股

龍頭股指的是某一時期在股票市場的炒作中對同行業板塊的其他股票具有影響和號召力的股票,它的漲跌往往對其他同行業板塊股票的漲跌起引導和示範作用。龍頭股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的地位往往只能維持一段時間。

大盤股、小盤股

一般流通股本在1個億以上的個股稱為大盤股;5000萬至1個億的個股稱為中盤般;不到5000萬規模的稱為小盤股。就市盈率而言,相同業績的個股,小盤股的市盈率比中盤股高,中盤股要比大盤股高。特別在市場疲軟時,小盤股機會較多。在牛市時大盤股和中盤股較適合大資金的進出,因此盤子大的個股比較看好。由於流通盤大,對指數影響大,往往成為市場調控指數的工具。投資者選擇個股,一般熊市應選小盤股和中小盤股,牛市應選大盤股和中大盤股。

T+1交收

T+1交收是指交易雙方在交易次日完成與交易有關的證券、款項收付,即買方收到證券、賣方收到款項。

漲跌幅限制

漲跌幅限制是指在一個交易日內,除上市首日證券外,證券的交易價格相對上一交易日收市價格的漲跌幅度不得超過10%;超過漲跌限價的委託為無效委託。

分紅

分紅即是上市公司對股東的投資回報。

送紅股

送紅股是上市公司將本年的利潤留在公司里,發放股票作為紅利,從而將利潤轉化為股本。

轉增股本

轉增股本是指公司將資本公積轉化為股本,轉增股本並沒有改變股東的權股益,但卻增加了股本規模,因而客觀結果與送紅股相似。

特別處理ST

滬深證券交易所在1998年4月22日宣布,根據1998年實施的股票上市規則,將對財務狀況或 其它狀況出現異常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進行特別處理,由於「特別處理」的英文是Special treatment(縮寫是「ST」),因此這些股票就簡稱為ST股。上述財務狀況或其它狀況出現異常主要是指兩種情況,一是上市公司經審計連續兩個會計年度的凈利潤均為負值,二是上市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低於股票面值。在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被實行特別處理其間,其股票交易應遵循下列規則:(1)股票報價日漲跌幅限制為5%;(2)股票名稱改為原股票名前加「ST」,例如「ST遼物資」;(3)上市公司的中期報告必須審計。

題材板塊

通常特指由於某一些突發事件或特有現象而使部分個股具有一些共同特徵,例如資產重組板塊、WTO板塊、西部概念等。市場要炒作就必須以各種題材做支撐,這已成了市場的規律。

根據有關市場人士的分析,常被利用的炒作題材大致有以下幾類:①經營業績好轉、改善;②國家產業政策扶持,政府實行政策傾斜;③將要或正在合資合作、股權轉讓;④出現控股或收購等重大資產重組;⑤增資配股或高送股分紅等。

牛市

股票市場上買入者多於賣出者,股市行情看漲稱為牛市。形成牛市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經濟因素:股份企業盈利增多、經濟處於繁榮時期、利率下降、新興產業發展、溫和的通貨膨脹等都可能推動股市價格上漲。②政治因素:政府政策、法令頒行、或發生了突變的政治事件都可引起股票價格上漲。③股票市場本身的因素:如發行搶購風潮、投機者的賣空交易、大戶大量購進股票都可引發牛市發生。

熊市

熊市與牛市相反。股票市場上賣出者多於買入者,股市行情看跌稱為熊市。引發熊市的因素與引發牛市的因素差不多,不過是向相反方向變動。

多頭、多頭市場

多頭是指投資者對股市看好,預計股價將會看漲,於是趁低價時買進股票,待股票上漲至某一價位時再賣出,以獲取差額收益。一般來說,人們通常把股價長期保持上漲勢頭的股票市場稱為多頭市場。多頭市場股價變化的主要特徵是一連串的大漲小跌。

空頭、空頭市場

空頭是投資者和股票商認為現時股價雖然較高,但對股市前景看壞,預計股價將會下跌,於是把借來的股票及時賣出,待股價跌至某一價位時再買進,以獲取差額收益。採用這種先賣出後買進、從中賺取差價的交易方式稱為空頭。人們通常把股價長期呈下跌趨勢的股票市場稱為空頭市場,空頭市場股價變化的特徵是一連串的大跌小漲。

買空

投資者預測股價將會上漲,但自有資金有限不能購進大量股票於是先繳納部分保證金,並通過經紀人向銀行融資以買進股票,待股價上漲到某一價位時再賣,以獲取差額收益。

賣空

賣空是投資者預測股票價格將會下跌,於是向經紀人交付抵押金,並借入股票搶先賣出。待股價下跌到某一價位時再買進股票,然後歸還借入股票,並從中獲取差額收益。

利多

利多是指刺激股價上漲的信息,如股票上市公司經營業績好轉、銀行利率降低、社會資金充足、銀行信貸資金放寬、市場繁榮等,以及其他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對股價上漲有利的信息。

利空

利空是指能夠促使股價下跌的信息,如股票上市公司經營業績惡化、銀行緊縮、銀行利率調高、經濟衰退、通貨膨脹、天災人禍等,以及其他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促使股價下跌的不利消息。

長空

長空是指長時間做空頭的意思。投資者對股勢長遠前景看壞,預計股價會持續下跌,在借股賣出後,一直要等股價下跌很長一段時間後再買進,以期獲取厚利。

長多

長多是指長時間做多頭的意思。投資者對股勢前景看好,現時買進股票後准備長期持有,以期股價長期上漲後獲取高額差價。

死多

死多是指抱定主意做多頭的意思。投資者對股勢長遠前景看好,買進股票准備長期持有,並抱定一個主意,不賺錢不賣,寧可放上若干年,一直到股票上漲到一個理想價位再賣出。

跳空

股價受利多或利空影響後,出現較大幅度上下跳動的現象。當股價受利多影響上漲時,交易所內當天的開盤價或最低價高於前一天收盤價兩個申報單位以上。當股價下跌時,當天的開盤價或最高價低於前一天收盤價在兩個申報單位以上。或在一天的交易中,上漲或下跌超過一個申報單位。以上這種股價大幅度跳動現象稱之為跳空。

吊空

股票投資者做空頭,賣出股票後,但股票價格當天並未下跌,反而有所上漲,只得高價賠錢買回,這就是吊空。

實多

投資者對股價前景看漲,利用自己的資金實力做多頭,即使以後股價出現下跌現象,也不急於將購入的股票出手。

開盤價

開盤是指某種證券在證券交易所每個營業日的第一筆交易,第一筆交易的成交價即為當日開盤價。按上海證券交易所規定,如開市後半小時內某證券無成交,則以前一天的盤價為當日開盤價。有時某證券連續幾天無成交,則由證券交易所根據客戶對該證券買賣委託的價格走勢,提出指導價格,促使其成交後作為開盤價。首日上市買賣的證券經上市前一日櫃台轉讓平均價或平均發售價為開盤價。

收盤價

收盤價是指某種證券在證券交易所一天交易活動結束前最後一筆交易的成交價格。如當日沒有成交,則採用最近一次的成交價格作為收盤價,因為收盤價是當日行情的標准,又是下一個交易日開盤價的依據,可據以預測未來證券市場行情;所以投資者對行情分析時,一般採用收盤價作為計算依據。

報價

報價是證券市場上交易者在某一時間內對某種證券報出的最高進價或最低出價,報價代表了買賣雙方所願意出的最高價格,進價為買者願買進某種證券所出的價格,出價為賣者願賣出的價格。報價的次序習慣上是報進價格在先,報出價格在後。在證券交易所中,報價有四種:一是口喊,二是手勢表示,三是申報紀錄表上填明,四是輸入電子計算機顯示屏。

最高價

最高價也稱高值,是指某種證券當日交易中最高成交價格。

最低價

最低價也稱為低值,是指某種證券當日交易中的最低成交價格。

跌停板價

為了防止證券市場上價格暴漲暴跌,避免引起過分投機現象,在公開競價時,證券交易所依法對證券所當天市場價格的漲跌幅度予以適當的限制。即當天的市場價格漲或跌到了一定限度就不得再有漲跌,這種現象的專門術語即為停板。 當天市場價格的最高限度稱漲停板,漲停板時的市價稱為漲停板價。當天市場價格的最低限度稱為跌停板,跌停板時的市價稱跌停板價。

除息

股票發行企業在發放股息或紅利時,需要事先進行核對股東名冊、召開股東會議等多種准備工作,於是規定以某日在冊股東名單為准,並公告在此日以後一段時期為停止股東過戶期。停止過戶期內,股息紅利仍發入給登記在冊的舊股東,新買進股票的持有者因沒有過戶就不能享有領取股息紅利的權利,這就稱為除息。同時股票買賣價格就應扣除這段時期內應發放股息紅利數,這就是除息交易。

除權

除權與除息一樣,也是停止過戶期內的一種規定:即新的股票持有人在停止過戶期內不能享有該種股票的增資配股權利。配股權是指股份公司為增加資本發行新股票時,原有股東有優先認購或認配的權利。這種權利的價值可分以下兩種情況計算。

①無償增資配股的權利價值=停止過戶前一日收盤價-停止過戶前一日收盤價÷(1+配股率)

②有償增資機股權利價值=停止過戶前前一日收盤價-(停止過戶前一日收盤價+新股繳款額×配股率)÷(1+配股率)。

其中配股率是每股老股票配發多少新股的比率。

除權以後的股票買賣稱除權交易。

市盈率

市盈率是某種股票普通股每股市價與每股盈利的比率。所以它也稱為股價收益比率或市價盈利比率。

其計算公式為:

普通股每股市場價格

市盈率 = ----------------------------------

普通股每年每股盈利

上述公式中的分子是指當前的每股市價,分母可用最近一年盈利,也可用未來一年或幾年的預測盈利。這個比率是估計普通股價值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指標之一。一般認為該比率保持在10-20之間是正常的。過小說明股價低,風險小,值得購買;過大則說明股價高,風險大,購買時應謹慎,或應同時持有的該種股票。但從股市實際情況看,市盈率大的股票多為熱門股,本益比小的股票可能為冷門股,購入也未必一定有利。

搶帽子

搶帽子是股市上的一種投機性行為。在股市上,投機者當天先低價購進預計股價要上漲的股票,然後待股價上漲到某一價位時,當天再賣出所買進的股票,以獲取差額利潤。或者在當天先賣出手中持有的預計要下跌的股票,然後待股價下跌至某一價位時,再以低價買進所賣出的股票,從而獲取差額利潤。

坐轎子

坐轎子是股市上一種哄抬操縱股價的投機交易行為。投機者預計將有利多或利空的信息公布,股價會隨之大漲大落,於是投機者立即買進或賣出股票。等到信息公布,人們大量搶買或搶賣,使股價呈大漲大落的局面,這時投機者再賣出或買進股票,以獲取厚利。先買後賣為坐多頭轎子,先賣後買稱為坐空頭轎子。

抬轎子

抬轎子是指利多或利空信息公布後,預計股價將會大起大落,立刻搶買或搶賣股票的行為。搶利多信息買進股票的行為稱為抬多頭轎子,搶利空信息賣出股票的行為稱為抬空頭轎子。

洗盤

投機者先把股價大幅度殺低,使大批小額股票投資者(散戶)產生恐慌而拋售股票,然後再股價抬高,以便乘機漁利。

回檔

在股市上,股價呈不斷上漲趨勢,終因股價上漲速度過快而反轉回跌到某一價位,這一調整現象稱為回檔。一般來說,股票的回檔幅度要比上漲幅度小,通常是反轉回跌到前一次上漲幅度的三分之一左右時又恢復原來上漲趨勢。

反彈

在股市上,股價呈不斷下跌趨勢,終因股價下跌速度過快而反轉回升到某一價位的調整現象稱為反彈。一般來說,股票的反彈幅度要比下跌幅度小,通常是反彈到前一次下跌幅度的三分之一左右時,又恢復原來的下跌趨勢。

撥檔

投資者做多頭時,若遇股價下跌,並預計股價還將繼續下跌時,馬上將其持有的股票賣出,等股票跌落一段差距後再買進,以減少做多頭在股價下跌那段時間受到的損失,採用這種交易行為稱為撥檔。

整理

股市上的股價經過大幅度迅速上漲或下跌後,遇到阻力線或支撐線,原先上漲或下跌趨勢明顯放慢,開始出現幅度為15%左右的上下跳動,並持續一段時間,這種現象稱為整理。整理現象的出現通常表示多頭和空頭激烈互斗而產生了跳動價位,也是下一次股價大變動的前奏。

套牢

是指進行股票交易時所遭遇的交易風險。例如投資者預計股價將上漲,但在買進後股價卻一直呈下跌趨勢,這種現象稱為多頭套牢。相反,投資者預計股價將下跌,將所借股票放空賣出,但股價卻一直上漲,這種現象稱為空頭套牢。

多殺多

即多頭殺多頭。股市上的投資者普遍認為當天股價將會上漲是大家搶多頭帽子買進股票,然而股市行情事與願違,股價並沒有大幅度上漲,無法高價賣出股票,等到股市結束前,持股票者競相賣出,造成股市收盤價大幅度下跌的局面。

軋空

即空頭傾軋空頭。股市上的股票持有者一致認為當天股票將會大下跌,於是多數人卻搶賣空頭帽子賣出股票,然而當天股價並沒有大幅度下跌,無法低價買進股票。股市結束前,做空頭的只好競相補進,從而出現收盤價大幅度上升的局面。

關卡

股市受利多信息的影響,股價上漲至某一價格時,做多頭的認為有利可圖,便大量賣出,使股價至此停止上升,甚至出現回跌。股市上一般將這種遇到阻力時的價位稱為關卡,股價上升時的關卡稱為阻力線。

支撐線

股市受利空信息的影響,股價跌至某一價位時,做空頭的認為有利可圖,大量買進股票,使股價不再下跌,甚至出現回升趨勢。股價下跌時的關卡稱為支撐線。

E. 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第12.4條規定是什麼

深圳抄證券交易所股票襲上市規則第12.4條規定是上市公司於交易日披露臨時報告,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種應當自公司披露臨時報告當日上午開市時起停牌一小時,上午十點三十分復牌。
臨時報告的內容涉及其他事項的,本所可以根據有關事項的具體情況決定停牌與復牌時間。

F. 股票被st後怎麼辦

暫停上市:股票暫停在滬深證券交易所正常交易資格,轉而進入特別轉讓模式,即進入股轉系統,股票特別轉讓依照證券交易所1999年7月2日公布的《股票暫停上市相關事項的處理規則》的規定辦理。

恢復上市:被ST之後轉如股轉系統,但是公司積極應對,隨後又符合滬深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相關規定,再次回到滬深交易所正常交易。

強制終止上市:強制終止上市即上司公司從滬深證券交易所摘牌,公司大概率進入破產重組,自交易所作出上市公司股票終止上市的決定後五個交易日屆滿的次一交易日起,公司股票進入退市整理期,但交易所另有規定的除外。

(6)上市規則中提到的2日是指交易日嗎擴展閱讀:

ST股票投資注意事項:

ST股的走勢與大盤常常是相反的,大盤走強時ST股走勢一般較弱,大盤延續低迷時ST就輕易活躍,是以弱市是炒ST股最合適的期間。

每年的年末和第二年年頭這段時候,由於正逢上市公司業績預告以及公布年報的時候,這段時候也是ST最活躍的時候,常常會出現一些大黑馬,是以這段時候要積極介入。

ST股的走勢具有一定的持續性,經常出現持續上漲大概持續下跌的現象。出現一個漲停板今後常常輕易出現第二、第三個漲停板,而反之跌停也是這樣。是以一旦某隻ST股出現漲停今後可以連系根基面停止分析後實時介入,別的假如出現跌停也要實時止損,避免將損失擴大化。

G. 在股市中,ST和*ST分別是什麼意思

ST在股票上是指境內上市公司連續兩年虧損,被進行特別處理的股票。

*ST股是指境內上市公司經營連續三年虧損,被進行退市風險警示的股票。

在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被實行特別處理期間,其股票交易應遵循下列規則:

(1)股票報價日漲幅限制為5%,跌幅限制為5%;

(2)股票名稱改為原股票名前加「ST」;

(3)上市公司的中期報告必須審計。

(7)上市規則中提到的2日是指交易日嗎擴展閱讀:

以下七種情況會被交易所標以「*ST」標示:

1、最近兩年連續虧損(以最近兩年年度報告披露的當年經審計凈利潤為依據);

2、因財務會計報告存在重大會計差錯或者虛假記載,公司主動改正或者被中國證監會責令改正後,對以前年度財務會計報告進行追溯調整,導致最近兩年連續虧損;

3、因財務會計報告存在重大會計差錯或者虛假記載,被中國證監會責令改正但未在規定期限內改正,且公司股票已停牌兩個月;

4、未在法定期限內披露年度報告或者半年度報告,公司股票已停牌兩個月;

5、處於股票恢復上市交易日至恢復上市後第一個年度報告披露日期間;

6、在收購人披露上市公司要約收購情況報告至維持被收購公司上市地位的具體方案實施完畢之前,因要約收購導致被收購公司的股權分布不符合《公司法》規定的上市條件,且收購人持股比例未超過被收購公司總股本的90%;

7、法院受理關於公司破產的案件,公司可能被依法宣告破產。

H. 上市公司前有ST是什麼意思

滬深證券交易所在1998年4月22日宣布,根據1998年實施的股票上市規則,將對財務狀況或其它狀況出現異常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進行特別處理。
ST股是指境內上市公司連續兩年虧損,被進行特別處理的股票。*ST股是指境內上市公司連續三年虧損的股票。
由於 「特別處理」的英文是Special treatment(縮寫是「ST」),因此這些股票就簡稱為ST股。
財務狀況異常指:
1、最近兩個會計年度的審計結果顯示的凈利潤均為負值;
2、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審計結果顯示其股東權益低於注冊資本,即每股凈資產低於股票面值;
3、注冊會計師對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財務報告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
4、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股東權益扣除注冊會計師、有關部門不予確認的部分,低於注冊資本;
5、最近一份經審計的財務報告對上年度利潤進行調整,導致連續兩個會計年度虧損;
6、經交易所或中國證監會認定為財務狀況異常的。
其他異常狀況指:
1、由於自然災害、重大事故等導致上市公司主要經營設施遭受損失,公司生產經營活動基本中止,在三個月以內不能恢復的;
2、公司涉及負有賠償責任的訴訟或仲裁案件,按照法院或仲裁機構的法律文書,賠償金額累計超過上市公司最近經審計的凈資產值的50%的;
3、公司主要銀行賬號被凍結,影響上市公司正常經營活動的;
4、公司出現其他異常情況,董事會認為有必要對股票交易實行特別處理的;
5、人民法院受理公司破產案件,可能依法宣告上市公司破產的;
6、公司董事會無法正常召開會議並形成董事會決議的;
7、公司的主要債務人被法院宣告進入破產程序,而公司相應債權未能計提足額壞賬准備,公司面臨重大財務風險的;
8、中國證監會或交易所認定為狀況異常的其他情形。
在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被實行特別處理期間,其股票交易應遵循下列規則:
(1)股票報價日漲跌幅限制為5%;
(2)股票名稱改為原股票名前加「ST」,例如「ST銀廣夏(000557)」;
(3)上市公司的中期報告必須審計

I. 2012年新修訂的《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規則》中,退市指標里新增了成交量375萬股等是根據什麼計算的

應當是A股上市公司如果連續120個交易日累計成交量低於500萬股,用半年線看就可以看出,但是注意分析軟體是用「手數」為單位計量,(100股/手)

J. 退市制度是指多項指標同時具備嗎

一、中國退市制度的法律依據
1993年12月日,我國的《公司法》正式頒布。其中,第157條和第158條原則性地規定了上市公司在一定條件下暫停上市和終止上市的情形。具體內容如下:
第157條:上市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國務院證券管理部門決定暫停其股票上市:(1)公司股本總額、股權分布等發生變化不再具備上市條件;(2)公司不按規定公開其財務狀況,或者對財務會計報告作虛假記載;(3)公司有重大違法行為;(4)公司最近3年連續虧損。
第158條:上市公司有前條第(2)項、第(3)項所列情形之一經查實後果嚴重的,或者有前條第(1)項、第(4)項所列情形之一,在限期內未能消除,不具備上市條件的,由國務院證券管理部門決定終止其股票上市。公司決議解散、被行政主管部門依法責令關閉或者被宣告破產的,由國務院證券管理部門決定終止其股票上市。
上述法律條款意味著:公司上市並非「只進不出」。只有「能進能出」的市場機制,才能真正體現優勝劣汰、大浪淘沙的股市本色,進而發揮股市對資源配置的市場決定之基礎作用。上市是公司的榮耀,也是公司莫大的喜悅,然而,退市卻是上市公司的一種悲哀,而且更是投資者之大不幸。因此,在現實中,客觀的情形是:上市容易退市難。
二、風險提示——ST制度
1998年4月22日,滬深證券交易所宣布,根據1998年實施的股票上市規則,將對財務狀況或其它狀況出現異常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進行「特別處理」(Special treatment,縮寫為ST),並將這些股票簡稱為ST股。所謂「財務狀況或其它狀況出現異常」,主要包括兩種情形:一是上市公司經審計連續兩個會計年度的凈利潤均為負值;二是上市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低於股票面值。
在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被實行特別處理(ST)期間,其股票交易應遵循下列規則:(1)股票報價日漲跌幅限制為5%;(2)股票名稱改為原股票名前加「ST」,例如「ST遼物資」;(3)上市公司的中期報告必須審計。通過ST的特殊標識,首先有利於提醒投資者謹防上市公司的除牌風險;此外,由於對ST股票實行日漲跌幅度限制為5%,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莊家的刻意炒作。
1998年,A股上市公司共有85家虧損,虧損面首次躍上10%。截止1998年底,共有26隻A股戴上「ST」的帽子。隨後,ST股的規模不斷擴大。截止2004年底,戴上ST帽子的A股上市公司已突破100家,佔A股上市公司總數的9.46%。
三、退市序曲——PT制度
實際上,在《公司法》頒布長達5年的時間內,由於其他方面配套工作的落後,暫停上市和終止上市的制度一直並未真正啟動。1998年12月29日通過、自1999年7月1日起施行的《證券法》,第49條明確規定,上市公司喪失公司法規定的上市條件的,其股票依法暫停上市或者終止上市。根據《公司法》和
證券法的規定和要求,1999年7月9日,滬深交易所公布並開始實施《股票暫停上市相關事宜的規則》,規則決定對連續3年虧損的公司暫停上市,並對其股票實施「特別轉讓服務」(Particular Transfer,縮寫為PT)。如果PT期間又出現連續3年虧損,則必須終止上市;相反,在PT的3年內,若某一年扭虧為盈,則可申請恢復上市交易。
推出「特別轉讓服務」,是依據《公司法》中關於「股份公司的股東持有的股票可以依法轉讓」的規定而設計的。PT制度的實施,目的是為暫停上市股票提供流通渠道的「特別轉讓服務」。它的實行,既可為暫停上市的股票提供了合法的交易場所,又可以提示投資風險,有利於保護廣大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特別轉讓與正常股票交易主要有4點區別:(1)交易時間不同。特別轉讓僅限於每周五的開市時間內進行,而非逐日持續交易。(2)漲跌幅限制不同。特別轉讓股票申報價不得超過上一次轉讓價格的上下5%,與ST股票的日漲跌幅相同。(3)撮合方式不同,特別轉讓是交易所於收市後一次性對該股票當天所有有效申報按集合競價方式進行撮合,產生唯一的成交價格,所有符合成交條件的委託盤均按此價格成交。(4)交易性質不同。特別轉讓股票不是上市交易,因此,這類股票不計入指數計算,成交數不計入市場統計,其轉讓信息也不在交易所行情中顯示,只由指定報刊設專欄在次日公告。
1999年底,共有4隻A股戴上PT的帽子,它們是PT雙鹿、PT農商社、PT蘇三山和PT渝太白。在PT制度下,滬深交易所對連續3年虧損的上市公司的股票進行特別轉讓服務,名為暫停交易,實際上並未完全摘牌,仍在每周五提供漲跌幅在5%以內的轉讓服務。2000年6月,鑒於「PT」類股票的投機猖獗,兩市交易所又再次規定:「PT」個股每次交易的漲幅仍限制在5%,跌幅不限。
盡管如此,在PT制度下,一個公司的退市必須要達到連續6年虧損,才能做到真正退市。由此可見,退市之艱難可見一般。因此,在當時的情況下,有的公司盡管已經連續5年虧損,甚至連續6年虧損,有的公司累計凈虧損高達10億元之巨,但最終也未能讓其退市,有的反而大難不死、死裡逃生,例如上海的PT雙鹿和PT農商社就是其中的典型例證,這也算是天大的奇跡。
四、退市進行曲——退市制度正式啟動
根據證券法的規定,證監會自2001年起正式建立了上市公司退市制度。2001年2月22日證監會頒布《虧損上市公司暫停上市和終止上市實施辦法》。「辦法」規定,若上市公司出現連續3年虧損的情況,自其公布第3年年度報告之日起(如公司未公布年度報告,則自規定的年度報告披露最後期限到期之日起),證券交易所應對其股票實施停牌,並在停牌後5個工作日內就該公司股票是否暫停上市作出決定。公司暫停上市後,可以在45天內向證券交易所申請寬限期以延長暫停上市的期限。寬限期自暫停上市之日起為12個月。在公司暫停上市期間,證券交易所可以為投資者提供股票特別轉讓(PT)服務。暫停上市的公司在寬限期內第1個會計年度盈利的,可以在年度報告公布後,向中國證監會提出恢復上市的申請。在公司申請恢復上市期間,證券交易所應當暫時停止該公司股票的特別轉讓服務,並相應延長公司的寬限期。
暫停上市的公司在寬限期內第1個會計年度繼續虧損的,或者其財務報告被注冊會計師出具否定意見或拒絕表示意見審計報告的,由中國證監會作出其股票終止上市的決定。證券交易所自該公司公布年度報告之日起,暫停股票轉讓服務。公司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中國證監會決定其股票終止上市:(1)公司決定不提出寬限期申請的;(2)自暫停上市之日起45日內未提出寬限期申請的或申請寬限期未獲證券交易所批準的;(3)公司至寬限期截止日未公布年度報告的;(4)申請恢復上市未獲中國證監會核準的。
由此可見,「辦法」雖仍然保留了PT制度,但是提出了申請寬限期和延長暫停上市期限的新規定。也就是說,連續3年虧損必須暫停上市,在這一點上,新退市辦法與PT制度是相同的,但隨後的PT期限在新退市辦法中作了「短命」處理。簡單地講,只要前後累計連續4年虧損就必須退市,而不是原來PT制度下規定的6年連續虧損方能退市。在這一新的退市辦法下,PT水仙和PT粵金曼率先成為「先驅」,新退市辦法出台兩個月後,它們便被完全除牌(即真正意義上的終止上市)。中國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正式啟動,是中國股市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它標志著中國股市有了新的進步與成長。
五、PT制度終結——退市裁判權回歸證交所
2001年12月5日,證監會發布《虧損上市公司暫停上市和終止上市實施辦法(修訂)》。「辦法修訂」規定,公司出現最近3年連續虧損的情形,

閱讀全文

與上市規則中提到的2日是指交易日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恆大集團股票行情 瀏覽:6
信託信披 瀏覽:944
大眾公用股票分紅 瀏覽:637
寧波銀行後期查貸款用途 瀏覽:545
好好開車融資 瀏覽:300
融資租賃可行性報告 瀏覽:2
860日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373
房奴如何理財 瀏覽:803
南昌住房公積金貸款計算器 瀏覽:427
國盛華興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822
工行貴金屬掛單四種 瀏覽:918
主力資金進出散戶資金進出指標公式 瀏覽:880
報雷理財 瀏覽:898
廣信股份股票 瀏覽:472
小額貸款怎麼收賬 瀏覽:798
基金交銀藍籌凈值519697 瀏覽:222
杏花村國貿投資公司銷售情況 瀏覽:395
什麼時間銀行理財產品利率會高些 瀏覽:231
深大通資金流向個股行情 瀏覽:73
生活理財分類 瀏覽: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