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 期貨 歷史數據 例如 sr1109 文化財經 博弈大師上 按上下鍵 能刷新歷史數據 但是 都有一定的限制
歷史數據是金字塔最多了,連上個世紀的美國股票信息都有!軟體用起回來比較復雜是真的。答
你可以下個試用版的,對於看行情是免費的!希望這個能夠幫到你!
金字塔是一款面向專業投資者的集期貨程式化交易、看盤分析為一體的全功能綜合軟體。國內獨家支持圖交易表程式化交易、後台程式化交易、高頻交易、趨勢線程式化交易等多種自動交易模式,公式模型編寫和操作兼容國內主流分析軟體,容易學習上手。
『貳』 高頻交易真的提高了市場流動性嗎
鯨選財經有過類似的文章,我復制過來。你自己看看
高頻交易,也稱HFT,通常是使用演算法高速執行交易。演算法可以以超快的速度執行大量交易以獲取盈利機會。高頻交易的支持者認為,高頻交易可以幫助加強市場流動性,並縮小買賣差價。也有人認為高頻交易提高流動性只是假象,它其實加重了市場脆弱的一面。我們今天就來談談高頻交易是否真的能提高市場流動性。
流動性因素
流動性的三大衡量要素是大小、價格和時間。流動性高時,投資者可以成功地在實時價位附近進行大量交易,而且時間很快。流動性的一個流行指標是買賣差價(點差)。
紐約證交所一份手冊上顯示:流動性是市場吸引大量符合供需雙方價位訂單的能力。市場必須能快速更新信息,並且能夠把這些更新信息整合到股價中。」流動性是市場良好運轉的重要特徵,它能夠激發參與者對市場的信心。
在過去的十年間,市場上高頻交易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同時,流動性也是一樣。那麼問題來了,兩者之間是互相關聯的,還是屬於因果關系呢?高頻交易在減少交易成本的同時,是否有加強市場流動性呢?
在2000年引進另類交易系統(ATS)之前,交易所如紐約證交所使用的都是雙向拍賣系統,買賣雙方由交易員和專家來匹配。電子交易系統的使用產生了新系統,即買賣證券的高頻交易。大量研究顯示,高頻交易目前已經在整體股票交易量中佔50%到75%的比例了。高頻交易者既包括小型且不知名的交易公司,也有大型投資銀行和對沖基金。
高頻交易者成為做市商
高頻交易中的一些策略無疑確實提供了市場流動性。比如說,高頻交易者可以扮演正式或非正式的做市商角色。而作為做市商,高頻交易者會給電子限價委託單薄上的買賣方同時設置限價指令,這就為在同一時間交易的市場參與者提供了流動性。大多數做市商通過買賣訂單賺取差價。
由於做市商會因為信息不及時而承擔虧損資金的風險,因此他們需要根據實時信息經常更新報價。這和相關金融工具(如ETFs、期貨)或其它提交和取消的訂單所帶來的價格波動一樣在不斷變化。也因此,高頻交易做市商在每場交易中都會提交和取消很多訂單。很多公司本著希望在美國股市賺取流動性差價的目的,而選擇注冊成為正式的流動性提供商,另外一些則繼續作為非正式的做市商存在。這樣來說,高頻交易確實加強了市場流動性,而且減少了交易成本。
尷尬的交易量
高頻交易的反對者們則認為,高頻交易創造的流動性只是表象,因為他們的證券僅持有非常短暫的時間(間隔數秒甚至少於一秒),然後又重新回到市場上進行拋售。大多數時候,證券是在高頻交易者之間來回進行買賣,直到出現投資者買入。因此,反對者認為最終並沒有流動性產生,一切只是不斷執行訂單的操作帶來的假象。
高頻交易帶來的是尷尬的交易量。開倉頭寸在高頻交易者和其它做市商之間被踢來踢去,因此帶來了高紀錄的交易量,而實際卻並沒有深度。對於要買入的訂單,買方都會持有比數秒長得多的時間。
高頻交易對外匯交易來說是福還是禍
高頻交易已經成為外匯交易市場中的一大主要力量,但大部分人對其仍一知半解,高頻交易對於外匯投資者來說究竟是禍是福?有人認為,高頻交易如今已把外匯市場變成了由高科技交易系統與傳統「真人」操作相互比拼的競技場。
對於高頻交易,無論是大型銀行,還是交易商,以及一些投資銀行家都對其滿腹抱怨,他們對某些高頻交易商的行為表示不滿,稱這些交易商雖然可以通過高頻交易來增加市場的流動性,但他們嚴重干擾了交易員的正常操作。其實,客觀來講,高頻交易對於外匯市場來說有利有弊。
反對者認為,復雜演算法交易或高頻交易有時會對外匯市場帶來極大的震盪,如2010年5月6日美股的閃電崩盤(Flash Crash)事件就是由高頻交易帶來的巨大交易流量而造成的。日本東京交易所在過去6年時間里癱瘓兩次,都是交易所系統負荷不了高頻交易的巨大交易量。
有專家學者認為,外匯市場中的高頻交易給監管帶來了新的問題,因為高頻交易極為復雜和專業,對於普通交易者和投資者來說,高頻交易缺乏一定的透明性和公平性,而且有部分央行試圖通過高頻交易技術來操控外匯市場,這種醜陋的行為對於行業的發展極為不利。
EBS系統是目前全球運用最為廣泛的兩大外匯交易系統之一。早在2013年,EBS計劃在相關外匯的電子交易中廢除此前「先進先出」的原則,該項原則據稱使得那些運行速度更快的交易電腦能夠獲得不公平的優勢地位,而正是由於之前「先進先出」的原則也驅使交易機構不惜將重金投入到電子交易技術的研發和升級上。根據EBS的想法,未來的電子交易系統在接收外部交易命令時不存在先後順序之分,而在處理每筆交易時也按照隨機順序讀取交易詳情。
雖然高頻交易技術有其自身的優勢,但是仍不向投資者推薦這種交易模式,主要因為以下幾點:
1.如果進行百萬次以下的高頻交易,那麼總體收益往往會很小,甚至有時手續費都會大於收益。
2.一般交易者沒有具有較高運算能力的超級計算機。
3.普通交易者和投資者一般都不是復雜演算法計算機程序員,因此和那些專業的高頻交易公司無法抗衡。
4.往往高頻交易編碼中的某一個小的故障會導致交易的全盤失敗,進而導致損失全部資金。
5. 由於高頻交易的瞬時性,因此投資者根本沒有時間來進行市場分析。
結語
高頻交易已經存在了十多年的時間,現在多多少少已經獲得了股票市場的認同,成為被接納的部分。通常來說,行業達成的共識是高頻交易增加了市場流動性並且降低了交易成本。高頻交易公司也開始逐漸納入監管范圍,因此,任何不恰當的行為終會被追究。
高頻交易的優勢在於可以為交易者保證穩定的收益,雖然高頻交易的每筆收益率很低,但是設想一下如果在一天內進行百萬次的高頻交易,那麼收益將會是天文數字,同時,有很多專家表示,高頻交易者對於整個市場來說是積極的,因為高頻交易可以提高市場的流動性,同時保持較低的點差。盡管如此,仍有很多人反對高頻交易。
『叄』 高頻交易和量化交易到底有什麼區別
從歷史上看,很多高頻交易公司的創始人都是交易員出身,原來就從事衍生品的做市、套利等業務。一開始這些工作並不需要多高深的知識。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交易的自動化程度和頻率也逐漸提高,這些公司逐漸聘請一些數學、統計、計算機背景較強的人員加入以適應形勢的發展。當然,這個過程也出現了一些分化,有的公司還是保留了交易員在公司的主導地位,並且始終未放棄人工交易,最終形成了人機結合的半自動交易;而另外一些公司對新鮮技術的接受程度更高一些,往往採取全自動的交易模式。事實上,也沒有證據表明全自動交易的公司就比半自動交易的公司更為優越,到目前為止,也只能說是各有利弊。
人工交易的最大弊端在於手動下單的地方離交易所較遠,在行情劇變的時候往往搶不到單。在這一點上,全自動交易的公司可以通過託管機房來最大程度減少信號傳輸的時間,不過自動化交易往往因為程序過於復雜,加上很多公司人員流動較大,在程序的維護上會出現一些失誤,最終程序出錯釀成大禍,比如著名的騎士資本。
至於過度擬合無法抵禦黑天鵝事件,那是人工交易和自動交易都無法避免的問題。一般來說,Getco、Jane Street、SIG、Virtu Financial等是半自動交易,Tower Research、Hudson River Trading、Jump Trading等是全自動交易。
量化投資公司跟高頻交易公司則有很大的不同。首先,美國的量化投資公司基本上都是量化背景極強的人創辦的,比如說文藝復興的創始人西蒙斯是數學家出身,DE Shaw的創始人David Shaw是計算機教授出身,AQR的創始人Cliff Asness是金融學家出身,而高頻交易公司則更多是傳統交易員創辦的;其次,量化投資一般依賴於復雜的模型,而高頻交易一般依賴於運行高效的代碼。
量化投資公司的持倉時間往往達到1—2個星期,要預測這么長時間的價格趨勢需要處理的信息自然非常龐大,模型也因此更為復雜,對程序的運行速度反而沒那麼敏感;高頻交易處理信息的時間極短(微秒或毫秒級),不可能分析很多的信息,因此模型也趨於簡單,競爭優勢更多依靠代碼運行的效率,很多人甚至直接在硬體上寫程序;而最後,量化投資的資金容量可達幾百億美元,而高頻交易公司往往只有幾千萬至幾億美元,但由於高頻交易的策略表現遠比量化投資穩定,如Virtu Financial交易1238天只虧1天,因此一般都是自營交易,而量化投資基金一般來說都是幫客戶投資。
『肆』 為什麼高頻交易真的火 真的賺錢嗎
未必,天上不會掉餡餅,還得看你交易的本領,高頻交易只是提高交易的次數而已。
如果你每次交易都能賺點錢,交易頻率越高就賺得越多;如果你是賠錢的買賣,交易次數越多就賠得越多。
『伍』 外匯高頻交易對外匯交易者有什麼樣的影響
外匯高頻抄交易所提供的流動性對襲市場參與者是有益的,它能幫助交易所和市場的正常運轉。但是,高頻交易有時候帶來的消極影響反而蓋過了好處。這種消極影響包括前面提到的搶先交易單,以及在同時間的一種趨勢造成的市場極端波動,比如上述英鎊閃崩事件。
『陸』 hft高頻交易是騙局揭秘
高頻交易就是騙子.本人春節過後買的現在就被封號了。才一個多月就被封號了。建議還沒封號的趕緊套現賣了。
『柒』 比特幣高頻交易是不是騙人的
任何市場都可以實現高頻交易,但高頻交易成本很高,需要帶寬伺服器等硬體支持,還需要針對不同市場不同時期的演算法,真正適合數字貨幣的應該是套利交易,現在比較知名的就是蜂鳥策略(hmt.one)。
『捌』 目前國內的高頻交易系統的延遲做到了什麼水平
按照字面意思,任何能夠以較高頻率進行交易的系統都可以叫「高頻交易系統」。比如說你用VBA寫個小程序,連上券商給你的介面,也完全可以按毫秒級進行交易,你也可以說自己開發了一個「高頻交易系統」。
『玖』 股指期貨殘匪掠奪式高頻交易的殺傷力有多凶險
股指期貨殘匪掠奪式高頻交易的殺傷力有多凶險?
------ 為什麼救市大軍屢戰屢敗? 魏雅華
從6月下旬到今天,中國股市,救市大軍屢戰屢敗,問題仍然出在股指期貨。股指期貨對於股市大盤,有著顛覆性的殺傷力,每天下午兩點之後,股指期貨如群狼一般湧出,股市大盤兵敗如山倒。
為什麼殘匪股指期貨會仍有如此之大的殺傷力?
目前被引入中國市場的,除了高頻交易策略,還有CTA、市場中性、期現套利、阿爾法策略等各類量化投資模型,其中某些量化交易模型在歐美國家已經被禁止。
讓我們來看一起案例,11月1日,公安機關查處了伊世頓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伊世頓公司通過高頻程序化交易軟體自動批量、快速下單交易,以不足700萬人民幣的本金,非法獲利高達20多億元人民幣。暴利30000%。
伊世頓通過高頻程序化交易軟體自動批量下單、閃電下單,申報價格明顯偏離市場最新價格,其平均下單速度達每0.03秒一筆,一秒內可下單達31筆。
買方通過程序追蹤指數基準變動進行報單,從而進行低買高賣的高頻交易;由於期貨市場實施T+0,買方可用該策略進行反復下單交易,並通過提高交易筆數,來實現短時期內的高回報收益率。
你可以算一下,100萬的本金,假如兩次交易的收益是1‰,那麼2000次交易的收益率就是100%。而交易是以毫秒計算的,假設1秒鍾能有1筆交易,那麼一天四個小時就能交易14400次,收益率就是720%。
股指期貨高頻交易讓救市大軍成為一場羊入狼口的盛宴。
解決這個問題很簡單,對股指期貨開征證券交易印花稅,看看他們還敢不敢高頻交易?憑什麼股指期貨可以不徵收證券交易印花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