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黃金分割比例
其比值約為0.618
設一個數列,它的最前面兩個數是1、1,後面的每個數都是它前面的兩個數之和。例回如:答1,1,2,3,5,8,13,21,34,55,89,144·····這個數列為「斐波那契數列」,這些數被稱為「斐波那契數」。
經計算發現相鄰兩個斐波那契數的比值是隨序號的增加而逐漸逼近黃金分割比。由於斐波那契數都是整數,兩個整數相除之商是有理數,而黃金分割是無理數,所以只是不斷逼近黃金分割。
(1)黃金分割點比例擴展閱讀:
黃金分割比例是使矩形最具美感的比例,即矩形的寬與高之比為1:1.618。在報紙版面設計中,黃金分割比例是最重要的美學參考數據。對開報紙版面的寬與高之比為1:1.4;四開報紙為1:1.5,比較接近黃金分割比例,因此符合讀者的審美需求。
在版面內設計的新聞圖框,一般也以接近這一比例為佳,常用的圖框比例有3:5、5:8、8:13等。當然,這一比例的矩形不是唯一具有美感的形,再加上版面設計中各種因素的影響,不應該也不可能把每條新聞都編排成符合這一比例的矩形。
㈡ 求黃金分割比例,以及黃金分割點的找法
把一條線段分割為兩部分,使其中一部分與全長之比等於另一部分與這部分之比。其專比值是5^/2-1/2或二分屬之根號五減一,取其前三位數字的近似值是0.618。由於按此比例設計的造型十分美麗,因此稱為
黃金分割
,也稱為中外比。這是一個十分有趣的數字,我們以0.618來近似,通過簡單的計算就可以發現:
㈢ 為什麼黃金分割點比例會有這樣的效果
把一條線段分割抄為兩部分,使其中一部分與全長之比等於另一部分與這部分之比。其比值是一個無理數,用分數表示為(√5-1)/2,取其前三位數字的近似值是0.618。由於按此比例設計的造型十分美麗,因此稱為黃金分割,也稱為中外比。這個分割點就叫做黃金分割點(golden section ratio通常用φ表示)這是一個十分有趣的數字,我們以0.618來近似表示,通過簡單的計算就可以發現:(1-0.618)/0.618≈0.618一條線段上有兩個黃金分割點。v
㈣ 黃金分割點比例多少
黃金比又稱黃金律,是指事物各部分間一定的數學比例關系,即將版整體一分為二,較大部分與權較小部分之比等於整體與較大部分之比,其比值約為1∶0.618,即長段為全段的0.618。0.618被公認為最具有審美意義的比例數字。上述比例是最能引起人的美感的比例,因此被稱為黃金分割。應用在生活中有神奇魅力。
㈤ 比例中項和黃金分割點什麼意思
比例中項是等比數列中三個數當中的一個數黃金分割點是較短邊比較長邊=較長邊比兩段之和
㈥ 黃金分割點的比例值是多少
黃金比例的來由:
比如:有人說人的肚臍眼是黃金分割點。
那麼上半身專/下半身=下半身/整個身高(下屬半生比上半身高)
由此算出來的上半身/下半身的比例叫黃金比例,肚臍眼就叫黃金分割點。
可由此方程算:設上半身為X,下半身為1
X/1=1/(1+X)
X²+X-1=0
比值為X=(√5-1)/2 約等於0.618
㈦ 黃金分割線是什麼比例
你好,黃金分割是一個古老的數學方法。它的各種神奇的作用和魔力,總是在實際中發揮我們意想不到的作用。
(一)黃金分割線概述
黃金分割線源於一組奇異數字組合,即1、2、3、5、8、13……,任何一個數字都是前兩個數字的和,例如:2=1+1,3=2+1,5=3+2;13=8+5。
這一組數字的任意一個數字與相鄰的後一個數字之比,均趨向於0.618;而任意一個數字與相鄰的前一個數字之比,約等於1.618。這組數字稱為神秘數字,而0.618和1.618就叫黃金分割率。黃金分割率的基本公式是將1分割成0.618和0.382。
在上漲行情時,我們關心上漲到什麼位置將遇到壓力。黃金分割線提供的位置是基點價位乘以特殊數字。假設,基點價格為10元,則:
10.00=10×1.000
13.82=10×1.382
15.00=10×1.500
16.18=10×1.618
20.00=10×2.000
26.18=10×2.618
這幾個價位可能成為未來的壓力位。其中16.18、26.18成為壓力線的可能性最大。超過20的那幾條很少用到。如果處在活躍程度很高、股價上下波動較為劇烈的市場,這個方法容易出現錯誤。
同理,在下降行情時,投資者極為關心下落將在什麼位置獲得支撐。黃金分割提供的是如下幾個價位,它們是由這次上漲的最高價位分別乘以上面所列特殊數字中的幾個,假設,基點是10元,則:
8.09=10×0.809
6.18=10×0.618
5.00=10×0.500
3.82=10×0.382
1.91=10×0.191
這幾個價位極有可能成為支撐,其中6.18元和3.82元的可能性最大。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