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銀行提供的外匯買賣是怎麼收取買賣差價的
你指的銀行提供的外匯買賣,應該是指的實物貨幣交換吧,就是你持有美元或者人回民幣等,去兌換答另一個貨幣的過程吧。
如果是這個過程,銀行在提供貨幣匯率的時候是提供兩個報價,如果考慮到鈔和匯的因素,會提供4-5個報價,分別是現鈔買入價、現鈔賣出價、現匯買入價、現匯賣出價,中間價,無論是現匯還是現鈔,都會有買入價和賣出價,這兩個價格中間有一定的距離,也就是價差,這部分錢就是銀行的成本,也就是銀行獲得利潤之一。
B. 外匯平台的差價合約是什麼意思
一般買東西是需要支付本金的。打一個比方來 說,在特利12外匯平台 買一顆菜10元,你要真實的付出10元,得到一棵菜。然後在合適的時候你再真實的賣出這顆菜,得到12元。你的利潤是2元,交易過程中需要佔用資金10元。差價合約的意思是說,你只要付出一定比例的保證金(肯定遠低於菜的市場價格10元),就可以虛擬的擁有這顆菜。然後在合適的時候,你再虛擬的賣出這顆菜,得到價格上漲的差額12-10=2元。你的利潤仍然是2元,但是佔用資金遠遠小於10元。差價合約,就是你只計算漲跌之間的差價,而不用真的支付全部成本。我理解主要好處是可以節約資金佔用的成本。
舉個最通俗的例子:你和朋友在爭論蘋果股票的走勢,你覺得蘋果要出iPhone6了,所以覺得會漲,你朋友覺得Samsung
S5更NB,覺得蘋果股價會跌,你倆吵來吵去沒結果。最後你和朋友說:咱們賭一次吧,如果蘋果股價上漲,漲了多少你給我;如果蘋果股價下跌,跌了多少我給你。於是差價合約產生了:你們誰都沒買蘋果股票,你們賭的只是蘋果股價是會上升還是下降,如果你猜對了,你賺取的只是股價上漲的那部分,你們的結果對於市場是完全沒有影響的(即對蘋果股價完全沒有影響,因為你們並沒有實際持有股票)。那麼在現實的交易中,你可以通過交易平台(比如IG Index)和成千上萬的人進行賭博(而不僅僅是你的朋友)。你可以進行交易的資產品種也並非局限於股票外匯大宗商品這些最基本的資產,而是可以涵蓋了你能想到的一切,比如在IG上你可以賭今天FTSE收盤是較昨天上漲了還是下降了,所有這一切都源自你對市場的判斷。差價合約其實和spread
betting一樣,是一種賭博,你們不持有任何形式的金融資產,而只是從這些金融資產價格的上升下降變動中獲益,這也解釋了題主關於為什麼股票漲跌都能賺錢的疑問。不管股票漲跌,只要你「賭」對了,你就賺錢;「賭」錯了,你就賠錢,所以就算你沒有任何金融知識,你也是可以在平台上進行賭博的,只是需要做好虧損的准備。和其他傳統賭博一樣,你總會嘗到賭對的甜頭,但是更多時候會因為嘗到的甜頭而放大風險,從而血本無歸。關於保證金:你需要支付一定保證金,但是這個保證金並不是用來真正購買標的資產,而僅僅是用來確保不要過分放大你的風險。比如你和朋友的賭博,正常來講如果股價上漲了10美元,他需要付給你10美元。而你非常自信,那麼你可能和朋友說咱們玩點大的吧,如果股價上漲10美元,你付給我100美元(1:10的杠桿)。由於你朋友也非常自信,那麼這筆交易就可以進行下去。那保證金存在的意義就是防止你把杠桿設定的過大,並在必要的時刻強制平倉。如果你判斷錯了,市場朝著相反的方向走,那麼你保證金被抹平的時刻就是你被強制平倉的時刻。
C. 想利用匯率賺取一些差價賺點零用錢,在網銀里選擇結售匯還是外匯買賣
想利用匯率賺取一些差價賺點零用錢,在網銀里應選擇外匯買賣。
結售匯,實際上只專是人民幣屬與外幣之間的轉換,由於人民幣轉外幣與外幣轉人民幣之間價差很大,在匯率變動相對不大的情況下,頻繁操作,是根本不可能取得收益的。
外匯買賣,實際上是一種外幣轉成另一種外幣,而每種外幣相對獨立,各種外幣之間匯率變動差異很大,並且不存在價差因素,操作得當,完全有套利賺取一些差價的可能性。
D. 如何賺外匯差價
簡單的說,就是炒外匯,首先你要找一個外匯平台,最好是做外盤,然後你就能買賣了,能理解嗎?
E. 外匯買賣差價的原因
主要是因為交易平台的滑點,才有產生買賣差價
F. 外匯點數差價的計算求教如,做歐美,1.3563
假如你買了1.3563多單!買1手!如果漲到了1.3663、就是漲了100點!如果是100倍杠桿、1手就是賺了1000元!
G. 什麼是外匯匯率的差價
外匯匯率是指一個國抄家的貨幣折算成另一個國家貨幣的比率、比價或價格。我們做外匯交易賺取的主要利潤是匯率現在的比價與未來比價之間的差價。而有些匯友卻拾芝麻丟西瓜,過於注重貨幣的利息收入,為此有時還會逆勢而為,出現虧損。利息收入多少無所謂,是「小錢」,匯率差價才是我們爭取的「大錢」。
有的匯友認為外匯匯率漲勢或者跌勢與現狀不符合,脫離了實際,所以不肯去交易。在外匯市場中有一句話「重勢不重價」,價格上漲為「天價」也會有人去買,價格跌到「地價」,依然有人會去做空。所以我們需要關注趨勢,如果趨勢夠強,就繼續順勢而為。現在是市場經濟時代,外匯市場中說了算的是「錢」,有了錢,匯率推到天價、砸到地價都是合理的。
H. 外匯買賣差價的原因
外匯買賣有差價,是受到外匯市場上供求關系的影響。還有就是受本國幣值的影響。在直內接標價法中容,如果本幣升值,外匯則下降。反之,本幣貶值,外匯升高。還有人們的心理預期影響外匯的供求,各國的通貨膨脹率的高低也決定外匯買賣的高低,所以外匯買賣就產生了差價。
銀行買入價是指銀行買入基準貨幣的報價。銀行賣出價是指銀行賣出基準貨幣的報價。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差價代表銀行承擔風險的報酬。交易頻繁的歐元、日元、英鎊、瑞士法郎等,買賣差價相對較小,而一些交易清淡的幣種差價就比較大。
I. 關於外匯差價交易的問題,這樣是否可以不賠錢呢
理論上是的。關鍵是價格能否如你預期的那樣變動。而且外匯現貨還涉及到到點差,這個也要算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