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盤後固定價格交易時間與其他股票的交易時間一樣。具體介紹如下:
中國的股票開盤時間是周一到周五,早上從9:30--11:30,下午是:13:00--15:00,中國所有地方都一樣,以北京時間為准。
每天早晨從9:15分到9:25分是集合競價時間。所謂集合競價就是在當天還沒有成交價的時候,你可根據前一天的收盤價和對當日股市的預測來輸入股票價格;
而在這段時間里輸入計算機主機的所有價格都是平等的,在結束時間統一交易,按最大成交量的原則來定出股票的價位,這個價位就被稱為集合競價的價位,而這個過程被稱為集合競價。
集合競價規則參看集合競價條目。匹配原則是買方價高優先,賣方價低優先,同樣價格則先參與競價的優先,但整個交易過程不是分布進行匹配,而是是競價結束集中匹配完成。集合競價時間為9:15-9:25,可以掛單,9:25之後就不能掛單了。要等到9:30才能自由交易。
(1)交易股票收盤定價時間擴展閱讀:
科創板股票交易的相關注意事項:
1、科創板股票放開和放寬漲跌幅限制。與主板不同,科創板股票上市前五日不設漲跌幅限制,之後每日漲跌幅由主板的10%放寬至20%。
放寬漲跌幅限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市場充分博弈,盡快形成均衡價格,提高定價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在新股上市初期,股票日內波動可能會較主板顯著加大,建議個人投資者審慎參與,切忌盲目跟風。
2、科創板市價訂單設置了保護限價。投資者下市價訂單時必須同步輸入保護限價,否則該筆訂單無效。對市價訂單設置限價保護主要出於以下兩點考慮:
(1)在市場流動性差的情況下,可以防範因市價訂單帶來的價格大幅波動,也為投資者控制下單成本提供了保護工具;
(2)有助於券商在無價格漲跌幅限制的情形下,對市價訂單作資金前端控制。
⑵ 創業板漲跌幅
漲跌幅限制放寬至20%,增盤後定價交易
1、要點一:適當放寬股票的漲跌幅比例
根據《交易特別規定》,深交所對創業板股票競價交易實行價格漲跌幅限制,漲跌幅限制比例為20%。超過漲跌幅限制的申報為無效申報。
除了股票,有兩類基金的競價交易漲跌幅限制比例也調整為20%。
一類是跟蹤指數成份股僅為創業板股票或其他實行20%漲跌幅限制股票的指數型ETF、LOF或分級基金B類份額。
另一類是基金合同約定投資於創業板股票或其他實行20%漲跌幅限制股票的資產占非現金基金資產比例不低於80%的LOF。
深交所稱,將向市場公布漲跌幅限制比例為20%的基金名單。
2、要點二:完善新股上市初期交易機制
一方面,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上市的股票,上市後的前五個交易日不設價格漲跌幅限制。
另一方面,創業板也優化了盤中臨時停牌機制,設置漲跌30%、60%兩檔停牌指標,各停牌10分鍾。停牌時間跨越14:57的,於當日14:57復牌,並對已接受的申報進行復牌集合競價,再進行收盤集合競價。在盤中臨時停牌期間,投資者可以申報,也可以撤銷申報,復牌時將對已接受的申報實行盤中集合競價。
3、要點三:實施盤後定價交易
創業板允許投資者在競價交易收盤後,按照收盤價買賣股票。深股通投資者也可以參與盤後定價交易,不過實施時間需要另行通知。
具體來看,每個交易日的15:05至15:30為盤後定價交易時間。盤後定價交易申報的時間為每個交易日9:15至11:30、13:00至15:30。
開市期間停牌的,停牌期間可以繼續申報。當日15:00仍處於停牌狀態的,不進行盤後定價交易。盤後定價申報的單筆申報數量不得超過100萬股。
4、要點四:優化融資融券和轉融通機制
根據規定,注冊制下發行上市的創業板股票,自上市首日起可作為融資融券標的。不過,被實施風險警示的,將自該股票被實施風險警示當日起被調出標的證券范圍。
同時,創業板還推出轉融通市場化約定申報方式;為提升轉融通交易效率,規定證券公司借入股票的當日可供客戶融券賣出;並擴大轉融通券源,將戰略投資者配售股票納入可出借范圍。
5、要點五:強化風險防控
連續競價期間,限價申報設置上下2%的有效競價范圍。也就是說,買賣創業板股票,連續競價階段限價申報的有效競價范圍,應當符合下列要求,買入申報價格不得高於買入基準價格的102%;賣出申報價格不得低於賣出基準價格的98%。
在下單時要注意,限價申報單筆數量不超過30萬股,市價申報單筆數量不超過15萬股,單筆申報數量為100股及其整數倍的交易安排則保持不變。
此外,注冊制下發行上市的股票,暫不作為股票質押回購及約定購回交易標的證券。
6、要點六:新增股票特殊標識
根據《關於創業板股票及存托憑證證券簡稱及標識的通知》,深交所對未盈利企業新增特殊標識U,存在表決權差異的企業標識W,存在協議控制架構企業標識V。
這一點同樣和科創板保持一致,U取自「未盈利」一詞的英文Unprofitable的首字母,W取自「同股不同權」英文片語WeightedVotingRights的首字母,V則代表VIE架構。
此外,創業板還將在新股上市第二日至第五日,在證券簡稱增加首位字元C。
⑶ 申購新股需要什麼條件
新股申購日為T日,是按賬戶T-2日前20個交易日(含T-2日)的日均持有市值計回算新股額度。滬市答、深市分別必須持有股票市值達到一萬元以上。滬市每1萬元市值可申購一個申購單位(1000股或其整數倍),不足1萬元不計入;深市每5千元市值可申購一個申購單位(500股或其整倍數)不足5千元不計入。
滬市:每1萬元市值可申購一個申購單位,不足1萬元不計入,每一個申購單位為1000股,申購數量應當為1000股及其整數倍;但最高不得超過當次網上初始發行股數的千分之一。
深市:每5千元市值可申購一個申購單位,不足5千元不計入,每一個申購單位為500股,申購數量應當為500股及其整數倍,但最高不得超過當次網上初始發行股數的千分之一(申購創業板新股需要有深圳市場新股申購額度和創業板許可權)。
⑷ 科創板交易規則
科創板上市公司(簡稱科創公司)應適用上市公司持續監管的一般規定,《持續監管辦法》與證監會其他相關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持續監管辦法》。
1、明確科創公司的公司治理相關要求,尤其是存在特別表決權股份的科創公司的章程規定和信息披露。建立具有針對性的信息披露制度,強化行業信息和經營風險的披露,提升信息披露制度的彈性和包容度。
2、制定寬嚴結合的股份減持制度。適當延長上市時未盈利企業有關股東的股份鎖定期,適當延長核心技術團隊的股份鎖定期;授權上交所對股東減持的方式、程序、價格、比例及後續轉讓等事項予以細化。
3、完善重大資產重組制度。科創公司並購重組由上交所審核,涉及發行股票的,實施注冊制;規定重大資產重組標的公司須符合科創板對行業、技術的要求,並與現有主業具備協同效應。
4、股權激勵制度。增加了可以成為激勵對象的人員范圍,放寬限制性股票的價格限制等。建立嚴格的退市制度。根據科創板特點,優化完善財務類、交易類、規范類等退市標准,取消暫停上市、恢復上市和重新上市環節。
(4)交易股票收盤定價時間擴展閱讀
設立科創板試點注冊制,要加強科創板上市公司持續監管,進一步壓實中介機構責任,嚴厲打擊欺詐發行、虛假陳述等違法行為,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證監會將加強行政執法與司法的銜接;推動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和司法解釋,建立健全證券支持訴訟示範判決機制;根據試點情況,探索完善與注冊制相適應的證券民事訴訟法律制度。
⑸ 申通股票為什麼老是跌啊
8月1日,申通快遞(002468)開盤不久後股價快速跳水,封死跌停,令市場咂舌。要知道,在其前一天晚上,申通快遞剛剛公布了一個重大「利好」:阿里巴巴擬百億元入股公司,未來或取得其控制權。
按照A股市場以往經驗,阿里這棵大樹,誰抱上誰漲停。申通快遞今年3月被阿里入股的消息一經公布,開盤後即一字漲停,此後一段時間,股價走出獨立上漲行情。但是為何這次阿里擬加倉的消息不僅沒有助推申通股價,還上演了閃崩跌停的現象?e公司記者發現,問題也許出在價格上。經計算,阿里本次的協議購買價格的折價率高達30%,這對於收購業績優良的行業巨頭控股權來說,十分反常。
阿里擬入主申通折價率或達30%
申通快遞7月31日晚公告,控股股東德殷投資、實際控制人陳德軍和陳小英與阿里巴巴簽署《購股權協議》,賦予阿里巴巴或其指定第三方(上市公司競爭對手除外)自2019年12月28日起三年內(「行權期」)向德殷投資發出通知要求購買德殷德潤51%的股權,以及恭之潤100%的股權或恭之潤屆時持有的上市公司16.1%股份的權利。本次購股權的總行權價格為99.8億元。如若全部行權可能導致申通快 遞的實控人發生變更,阿里巴巴將持有申通快遞46%股權。
德殷德潤持有申通快遞29.9%的股權,阿里若取得德殷德潤51%股權,計算可得,阿里獲得申通快遞15.25%的股權,再加上通過擬恭之潤取得的16.1%股份,則阿里本次擬收購申通31.35%的股份。
按照申通快遞當前總股本15.308億股計算,此次出讓的股本數為15.308×31.35%=4.799億股。本次購股權的總行權價格為99.8億元,那麼將摺合每股價格為20.80元。按照7月31日收盤價29.64元/股計算,則折價率高達30%。
當然,這只是簡單的權益計算,與實際的對價計算有出入。不過,從申通快遞的股價表現來看,市場傾向於認為阿里入股對價較低,因此選擇用腳投票。
一般而言,上市公司股權若具備對上市公司的控制權,轉讓時往往會存在溢價,A股上市公司大股東高溢價轉讓控股權的現象並不鮮見。而且企業規模越大,其溢價率也會越高。申通快遞在2018年實現營收170.13億元,同比增長34.41%;凈利20.49億元,同比增長37.73%。2019年上半年每月披露的快遞服務業務收入,也實現了兩位數的高增長。
申通作為行業知名快遞公司,且業績優良,為何控制權的轉讓不僅沒有溢價,還出現了大幅折價。針對這一問題,e公司記者致電申通快遞,工作人員表示他們也不清楚控股股東為何折價轉讓股權,需要確認後再做回復。
有市場傳言猜測,阿里與申通快遞控股股東的購股權協議也許是很早之前就已確定,那時申通股價沒有這么高,所以收購價格才這么低。為此,e公司記者詢問申通快遞,阿里與其控股股東何時開始進行本次協議的協商。申通快遞工作人員表示,具體時間並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今年3月11日阿里第一次表示入股申通之後,雙方合作後才開始協商,然後產生了本次協議。
以目前A股市場上的慣例,股份轉讓價格一般是以協議簽署之日前30個交易日的每日加權平均價格算術平均值作為定價標准。Wind數據統計顯示,申通快遞自3月11日起至7月31日止,中間任意連續30個交易日的均價都高於本次收購價格20.80元/股。也就是說,在此期間無論何時確定下本次購股權協議,阿里均是以折價的金額確定了申通快遞的控制權。
此外,阿里與申通快遞控股股東本次簽訂的購股權協議也值得一提。對A股市場的投資者而言,購股權協議可能比較陌生,但在全球資本市場這是常用的投資工具。購股權是指一方在未來確定的時間內按照一定的價格購買一定數量的目標企業股份的權利。購股權實際是一種期權,約定未來可能交易,但當下並沒有產生實際交易,甚至未來是否交易也存在不確定性。也就是說,阿里未來是否會進一步入股申通快遞實際上還存在未知數。
入股到入主 走勢兩重天
今年3月,阿里巴巴擬以46.65億元入股申通快遞。雙方「牽手」理由為擬在物流科技、快遞末端、新零售物流等領域進一步探索合作。按交易價格測算,該筆戰略投資作價約為20.8元/股,較公告前一交易日收盤價(20.44元/股)差別不大。 至此,阿里先後入局圓通、中通、申通,集齊了傳統快遞四巨頭「三通一達」中的「三通」。
彼時,阿里入股的消息一經公布,申通快遞開盤後即一字漲停。此後一段時間,申通快遞股價走出獨立上漲行情,股價一路震盪上揚。截至7月31日,公司期間漲幅達近五成。
今年5月,申通控股股東德殷投資調整內部股權架構,調整後其所持申通的53.76%股份拆分為三,其中29.9%的股份轉予全資子公司德殷德潤,16.10%的股份股份分給另一全資子公司恭之潤,剩餘7.76%股份仍由德殷投資持有。申通第一大股東變為德殷德潤,實控人仍為陳德軍和陳小英。
7月1日,阿里前述戰略投資事項宣告完成。此時,德殷投資已將持有的德殷德潤49%股權轉予阿里,後者由此間接持有申通快遞14.65%的股份。
時隔一個月,阿里此番再下一城,通過收購德殷德潤51%股權、恭之潤100%股權,其持股申通的比例將增至46%,躍升上市公司實控人。從前述一系列動作來看,阿里的「兩步走」路徑可謂環環緊扣。
從入股到控股申通快遞,申萬宏源認為,阿里親自下場實控快遞,事關拼多多與阿里兩個電商平台的戰爭。從阿里自身角度講,淘寶是其整個生態體系的基石,拼多多出其不意的發展將會潛在威脅阿里的根本。從過去經驗看,阿里僅僅是參股當年行業第一的公司為主,更多的是通過電子面單等實現對物流的控制。從今年上半年來看,拼多多的日均包裹量已經超過了阿里系的一半,成為阿里巴巴難以忽視的競爭對手。而快遞作為電商的基礎設施,成為阿里巴巴加快布局的對象。
不過,盡管多家券商機構「唱多」阿里的入主,但或許是折價甩賣,亦或是前期漲幅較大、利好已兌現的原因,今日(8月1日)申通盤面顯現出市場對此的巨大分歧。申通快遞於早間閃崩跌停,隨後封死在跌停板,現價26.68元/股,成交6.7億元,市值一日內蒸發逾45億元。
盤後數據顯示,游資系此次出逃主力。申通快遞8月1日賣方前五席位均為券商營業部,合計賣出2.38億元。其中,賣一席位財通證券杭州解放東路營業部賣出9204萬元。買方席位則出現北向資金與機構席位的身影。其中,深港通資金位居買一席位,買入4653萬元,並賣出314萬元。此外,一機構席位買入1279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