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互聯網公司GTV誰什麼意思
GTV 就是gross transaction value,是以電商企業為代表的零售行業常用的業績評價指標,這個指標我理解和營業收入的不同之處在於「gross」,就是它沒有扣除退貨等一些收入的抵減項(我不太確定促銷的折扣部分怎麼計算),主要應該是當年這些企業為了融資的時候顯得牛一點就選了這么個指標。
GTV (Gross Transaction Value)總交易額,通常指平台總的交易金額數,比如美團外賣類的平台會主要看GTV。但這個金額實際上不是美團的收入,因為商品是商家提供的,用戶的錢是需要給到商家的,只有抽成部分是美團的。
電商常見術語:
B2B是企業對企業的電子商務。除了網上交易和產品展示,B2B業務更重要的意義在於通過B2B網站將企業內部網與客戶緊密結合,通過網路的快速反應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從而促進企業業務的發展。
B2C:企業直接向消費者銷售產品和服務。這種電子商務形式一般是以網路零售業為基礎的,主要通過互聯網進行網上銷售活動。
C2C:這是一個用戶對用戶的商業模式。C2C商務平台為買家和賣家提供了一個網上交易平台,賣家主動提供商品進行網上拍賣,買家選擇商品進行競價。
② 互聯網企業如何估值
很多投資者覺得互聯網公司估值很高,一直猶豫投還是不投,錯過了很多好的投資機會。但有很大一部分投資者其實不是用正確的方法去估值,互聯網公司和傳統行業的估值有很大的區別。
互聯網公司不看PB、PE,輕資產沒法看PB,現金流是未來的,更沒法看PE,定性分析方面互聯網公司也沒有成熟的商業模式,那怎麼估值呢?化繁為簡,就看五條:原文來自博雲網資訊中心。
第一,看用戶流量
燒錢是為了賺錢。互聯網公司初期沒有利潤,只能看未來利潤的源頭,即用戶流量(UV),特別是活躍用戶數(Active Uers)的變化。奇虎360為什麼估值高,高就高在他的用戶數量太龐大了!用戶數量才是互聯網公司的真實資產,這個模式其實很好理解,非常像中國平安的壽險業務,保單表面上看是費用,實際上是未來的利潤,中國平安賣出的保單越多,賬面虧損越大,但內涵價值越高,就是這個道理。其實傳統行業和互聯網行業能融會貫通的。總之,互聯網公司的用戶流相當於傳統行業的現金流;傳統行業看凈利潤的增長率,互聯網公司看用戶數量的增長率;傳統行業看PE、PB,互聯網公司看市值和用戶流量之比(P/U)。這個估值模型分析騰訊、奇虎、YY,是目前市場通行的方法。
第二,看貨幣化能力
免費的才是最貴的,有了用戶流才有現金流,有了U才能分析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能讓用戶甘心情願從口袋掏錢,互聯網最賺錢的業務就是 3G:Game、Gamble、Girl。因此,把用戶轉到這些能賺錢且有黏性的業務才是出路,騰訊的Game、500彩票的Gamble、YY的 Girl,看好的邏輯就在於此。當然,用戶流能否未來轉化為現金流,是互聯網公司的風險一躍,不成功則成仁,要麼上天堂,要麼下地獄。騰訊帝國的崛起,就是通過免費的QQ、微信吸引到海量用戶,再通過網游、增值服務、渠道分成、廣告把用戶流源源不斷的轉化為現金流。反面的例子就是新浪,新浪微博也擁有海量用戶數,但始終沒有辦法把用戶流量貨幣化,在微博最火的時候投資新浪,註定了腰斬的悲劇。
第三,看用戶體驗
互聯網行業用戶就是上帝,能吸引用戶、留住用戶,唯一能靠的就是偉大的產品。騰訊、奇虎、淘寶的興起,不是依賴政府保護和推廣,而是依賴產品極致的用戶體驗,方能殺出一條血路。同理,央企也搞過人民搜索,結果一塌糊塗,互聯網行業千萬不要投國企或者有官方背景的企業,互聯網是屌絲的天下,官僚永遠搞不好互聯網,因為根本沒有為屌絲服務的互聯網基因。
第四,看企業家精神
互聯網行業沒有任何門檻,VC的錢比好主意多,幾個大學生在地下室就能創業,只要注意好就不愁融到資,因此互聯網的競爭極為殘酷,全行業野蠻成長,能僥幸勝出,全靠領導人和團隊的狼性!狼性!狼性!不玩命,就滅亡!
第五,看行業龍頭
「老二非死不可」嘛!任何互聯網的細分市場,要投就投No.1,老二便宜的話可以投,老三老四基本就是垃圾,不投蘇寧雲商就是這個道理(不是蘇寧不好,而是它做不到No1No2),所以,真想投互聯網公司就去美股中概股吧,創業板別說是老二,老三老四都排不上,還被市場炒得群魔亂舞。
投資互聯網公司難在哪兒呢?第一條和第五條有客觀的數據可供分析,但這兩條只是結果而不是原因,而最重要的中間三條(用戶體驗、企業家精神、貨幣化能力)是純粹主觀的,這也許就是投資互聯網公司的難度所在吧!
③ 互聯網產品經理如何設定kpi
評價要素 程度
工作能力與工作態度 工作主觀能動性,同事對的評價和認可
產品的業績情況 產品設計數量、產品產生的收益
產品進度偏差率(與PM一起跟進項目) 項目是否按計劃開發完成
產品上線後的用戶反饋 用戶滿意率
產品文檔的輸出 按時完成項目開展所需相關資料
原型設計合理規范性(基於手機交互、系統差異性) 技術人員及最終用戶滿意率
原型、PRD文檔的完整性與邏輯性,且無重大遺漏 需求文檔是否嚴謹、詳細,相關人員評價基本滿意;
產品支撐的協調性與解決問題能力 是否有效控制產品風險,快速且合理解決突發事件;
下屬員工工作的飽和度和完成情況 檢測下屬成員的工作情況和工作結果
④ 網路企業價值評估需要遵循哪些原則
1、要實在
網站建設是做技術的行業,要真真正正的能夠為客戶解決問題,帶來效益。技術的精堪和經驗的豐富,往往是做一個高水平並且實用,人性化的網站的前提條件。其次就是程序設計了。
2、要誠信
任何一個公司都需要誠信,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我覺得誠信不是說服務是無止境的,特別像這種技術服務,有些東西介定不是那麼清楚,誠信是建立在一定的范圍內的。
3、服務要好
為客戶在製作過程中進行不斷的溝通。不要一簽到訂單,拿到錢就不管客戶了。然後態度來個180度大轉變。讓人感到心寒,其實可以設身處地的想一下自己。
網站做完後,交付餘款後,還要對網站的使用進行追蹤,並且幫助顧客做好網站的優化工作,讓顧客的網站在行業內能獲得好的排名,這樣客戶的網站才能真正為客戶帶來效益。
在經濟狀況還不很好的情況下,網路公司要生存,必須要有核心競爭力,因為很多網路公司在艱難的拼打中求得生存和發展。
(4)互聯網行業業績先行指標擴展閱讀:
價值網路特質:
1、顧客需求為中心。企業的生產活動是基於顧客的實際需求,關注的是如何使顧客的價值最大化;
2、高度協作。網路中的企業關注的是整個網路成員共同效率的提高,因此企業要充分利用合作夥伴的能力,其中內嵌和外包是價值網路中企業運作的主要手段。
3、快速反應。信息技術增強了各網路成員間的溝通能力,能夠及時有效地對市場需求做出反應。
4、低成本。雖然在企業信息技術方面的成本增加了,但是信息技術為企業帶來的交易成本的降低,能夠抵消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增加的成本,總體看來,企業的成本是下降的。
⑤ 如果你是一位互聯網產品經理,請問用哪三個指標最能夠衡量一個需求的好壞,為什麼
一、您是否足夠的熟悉用戶?
這里所說的熟悉不在於你自吹自擂告訴別人你對用戶多麼了解,也不在於你是否簡單做過幾十例用戶回訪,而是來源於你親手推廣的用戶數。至少,我覺得在中國這個神奇的國度來說,要成為頂尖的產品經理,至少需要親手推廣出超過1000萬用戶。只有當你親手接觸和推廣的用戶量級達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從量變到質變,從菜鳥到骨灰,你才有可能對人性有足夠的了解。你才有可能知道,用戶真的喜歡什麼?他們對什麼敏感?他們為什麼會點擊您的產品?他們達到你的產品的環節有那幾步?只有明晰了這些,你才有可能真正的了解你所服務的用戶!而且你一定要知道,經驗這個東西,在互聯網行業中是最不靠譜的東西。行業的細分會導致用戶特性的千差萬別,做游戲的不會做工具,做媒體的不會做電商。更何況用戶的習性一日千里,對用戶習性的把握絕對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所以,那些以為靠自己的臆想,任何人都可以做產品的人可以洗洗睡了!你們做的不是產品,而是堆砌著一堆無用功能,自我感覺良好,結果讓你的公司完蛋,讓你的用戶罵娘,浪費同事精力,毀掉公司生命的東西!
二、你對技術是否足夠的了解?
或許很多同學會張口就舉出很多技術白痴既然成為牛逼大拿的故事!但在我看來,國內頂尖的產品經理,無論張小龍,還是馬化騰,無論周鴻禕,還是雷布斯,他們在技術上都具備深厚的積累。而正是這是這種多年的技術積累,確保了他們在思考問題時,具備了常人無法企及的寬度。一個寫過代碼,熟悉技術架構,對相關的技術原理駕輕就熟的產品經理,做出優秀產品的成功機率要遠大於那些技術白痴!因為他可以盡可能的減少了在技術決策上的徘徊,避免與不擅長溝通的攻城師去做一些無效而低能的所謂交流,他可以將節省出來的時間更多的去思考產品的邏輯架構營銷推廣。他可以直接告訴程序猿,某某需要怎麼做?實施流程是怎樣?設計原理又是如何?甚至手把手親自告訴對方代碼怎麼寫?關鍵點如何把握?面對這種產品經理設計出來的產品,無論多麼驕傲的攻城師和程序猿們都很難挑剔,只會膜拜!對於互聯網的產品經理來說,不會技術,那就瘸了一條腿,那怕你有三條腿!
三、干過運營,對數據極度敏感
對運營這個事,要簡單足夠簡單,要復雜足夠復雜!但簡單到一句話:就是無論是互聯網還是移動互聯網,無論是做游戲還是做社區,你都需要對數據極度敏感!每天
8個小時你泡在數據中的時間能佔一半。工作的時候看的是數據,聊天的時候聊的是數據,吃飯的時候想著的是數據,睡覺的時候還能一日三省吾身。你可以從紛繁復雜的數據中找到你想要的,你可以自己通過建模,參數,數據去驗證自己的分析和判斷。產品經理的任何決策行為都不是拍腦袋拍出來的,而是靠大數據支撐和眾多案例分析出來的!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決策都跟概率有關,成功者源於他做的事成功的概率高,而失敗者源於他做的事失敗的機率大!而概率的判斷卻離不開數據這個寶貝。這個時候,前面說的技術優勢又開始發揮作用了,對數據的採集,統計,分析,擁有技術背景,同時又擅長數據分析的產品經理,在產品上的優勢絕對不僅僅只是錦上添花這么簡單!
四、做過營銷,知道如何落地!
營銷分兩個層面,一是營,二是銷。營是策劃,銷是手段。只有做過營銷的人,才會挖空心思的去想客戶/用戶需要什麼?我如何去滿足他?我的產品賣點是什麼?我需要通過什麼方式什麼手段什麼策略將賣點傳遞出去?客戶的弱點是什麼?我需要如何利用?我怎麼同他產生關系?如果一個產品經理只會閉門造車而不見客戶,我敢肯定,他設計的產品要不是高屋建瓴,曲高和寡,就是太下里巴人,庸俗不堪!要知道這個社會,有些東西有些感覺,多一分嫌肥,少一分嫌瘦!而要掌握如何把握這個度,做做市場或銷售,對產品經理大有裨益!
五、邏輯清楚,圈圈要劃圓滿
其實這是產品經理的基礎能力,但放在這里單說的原因是,我見過近百個產品經理,但大多數產品經理只知道因果,卻不知輪回。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平凡與頂尖的區別在於:頂尖的產品經理能夠在設計產品時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步驟是什麼?知道從哪兒來?要到哪兒去?知道那些功能應該放?那些功能必須收?那一些是葯引子?那一些是引爆點?知道針對什麼人,應該講什麼故事?知道面對什麼場景,應該突出什麼需求?邏輯清楚不僅僅只是知道因果,而是對於整個產品鏈,行業鏈,業務鏈都有清醒的判斷。否則,局部小勝,而全局的大敗,將不是寫在書上的傳說!
六、善於借力,任何東西都是你的磨刀石!
大多數產品經理是兩頭受氣,四面排擠。在技術那兒不受待見(天天催命),在銷售那邊也飽受爭議(賣不出去是產品的問題),上要面對領導的壓力(產品是最容易提問題的,街上賣菜的你去問問都能隨口給你提幾個),下要面對用戶的期盼(TMD這個功能怎麼這個難用?)。飽經風霜歷經滄桑受盡摧殘與打擊之後不免心灰意冷,黯然神傷,心煩意亂,裹足不前。但其實如果把產品經理的角色放在社會中,你的角色就清晰了,你就是一個小公司,你上要面對政府,股東,客戶,下要對著員工,用戶,家庭。政府覺得你偷稅漏稅,客戶覺得你是皮包公司,股東覺得你難成大器,員工跟著你暗無天日,用戶覺得你不靠譜,老婆覺得你窩囊廢,這個時候,你是選擇跳樓後重頭再來呢?還是選擇堅持到底呢?可以明確的是,幾乎所有選擇跳樓的都沒辦法重頭再來,你的資源關系人脈信用積累等等,在你跳樓重新洗牌後將化為烏有。你唯一能做的只能是想盡辦法,搞好關系,做好產品,一步一個腳印,重新贏得客戶的信任!放在產品經理身上,那就要有別人虐我千百遍,我呆爾等如初戀的氣魄。銷售、渠道、用戶、競爭對手、公司技術、專利、公司規模、性質、資質、品牌,這些都是你的牌,好牌不一定會贏,但同樣,爛牌也不一定會輸。如果你能將借力打力運用至爐火純青,相信哥,你絕對不會是一個平凡的產品經理,梁山上一定會有好漢一把位子!!!
⑥ 互聯網營銷的營銷工作的評價指標
第一、網路信息量。這個是一個比較大眾化的指標,公司可以定期記錄主流搜索引擎抓取的公司品牌的信息量,如果在某公司或某職員工作期間品牌相關的信息量大幅增加,說明其工作是比較有價值的。
優點:工作人員創意好壞,轉載率高低都可以定性的反應出來。
缺點:信息量受搜索引擎更新影響,搜索引擎的自身資料庫整理更新會擾亂考核結果。
第二、關鍵詞排名。關鍵詞排名可以是網站優化的考量指標,也可以是整個網路營銷推廣工作的考量指標。可以將公司業務重點的關鍵詞都監控起來,看看有沒有自己公司的相關信息。
優點:考核指標直接關乎企業的銷售業績,排名好對企業的銷售拉動就給力。
缺點:完全以該指標考核,容易讓工作人員走入誤區,追求排名和忽略用戶體驗。
第三、外在工作量。包括新聞發布量、論壇發帖量、博客更新量等。
優點:考核簡單、直觀。
缺點:以量為考核,容易降低質量。
第四、其他參考指標。網路輿論情況,行業專家的觀點評價,企業網路銷售的達成與否等。
在此,要特別指出一點,網銷工作是屬於銷售部的,互聯網營銷工作嚴格來講是屬於市場部的,網銷工作可以以銷售業績來做衡量指標,互聯網營銷工作與銷售業績息息相關,但並不直接與銷售業績掛鉤,一般不以銷售業績為考核指標。
⑦ 互聯網公司GTV什麼意思
GTV 的全稱是gross transaction value【原價交易總價值】,是以電商企業為代表的零售行業常用的業績評價指標。
這個指標和營業收入GMV的不同之處在於「gross」,就是它沒有扣除退貨等一些收入的抵減項(我不太確定促銷的折扣部分怎麼計算)。
主要應該是當年這些企業為了融資的時候,可能顯得更厲害一些,所以就選定這個指標。比如說,貝殼招股書披露,2019年其通過220多萬筆交易,產生2.13萬億元的GTV(總交易額)。
GTV和GMV的區別。
GMV即Gross Merchandise Volume,主要是指網站的成交金額,而這里的成交金額包括:付款金額和未付款。GMV=銷售額+取消訂單金額+拒收訂單金額+退貨訂單金額。
GMV雖然不是實際的交易數據,但同樣可以作為參考依據,因為只顧客點擊了購買,無論有沒有實際購買,都是統計在gmv裡面的。可以用gmv來研究顧客的購買意向,顧客買了之後發生退單的比率,GMV與實際成交額的比率等等。
⑧ 互聯網企業最好的績效考核方式一般用哪種方式比較合適
觀點:考核方式千千萬萬;考核指標萬萬千;企業所處的行不同、所處的階段(初創,發展等)不同、企業的目標不一樣、企業所面臨的問題不一樣、那麼考核的方式及指標的提取也是不一樣的。
首先明確目標:企業增加考核的目的是什麼?
A.優勝劣汰;
B.激勵員工;
C.明細工作事項;
D.公平公正;
E.達成銷售,主導銷售目標;
----明確目的是前提,根據目的基本就可以確定考核的方式,從而也確定了考核的只要指標是什麼。
影響因素:
1)注重過程考核的因素
A.企業處在初創階段;建議過程考核,佔比可在40%;
B.崗位相關數據不健全,或者數據沒有規律,不具有參考性;
C.部門人員缺編缺崗,或者團隊數量過少,兩三個人;
D.企業主目標不夠明晰(不只是有大目標,還要有詳細的分解,及路徑,實施等),或者沒有確定;
2)注重目標考核的因素
A.企業處在發展階段,各制度健全;
B.具有一定周期的原始數據作為考核的支撐點;
C.具有明細的目標及落地方案,可行性強;
3)過程和目標兼而有之的
A.發展成熟的企業;
B.企業的目的開始發生轉移,開始轉向以管理為重點;
C.企業的規模開始壯大,或者已經達到一定的中小型規模;
考核方式的確定:根據以上影響因素,從KPI/MBO/BSC/360/OKR等考核方式根據他們的個性從中來選擇;
舉例說明:發展型企業,各方基本健全,以銷售為重點,建議用目標考核KPI/M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