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盤古開天地後的皇帝排序有誰知道啊
上古時代
炎帝 神農氏
黃帝 軒轅氏
少昊 金天氏
顓頊 高陽氏
帝嚳 高辛氏
帝摯 高辛氏
唐堯 放勛
虞舜 重華
夏:(啟以後)公元前2197--1766 共432年 *姓,共傳十四世,
十七王,建都:安 (今山西雯縣)。
1、宗神夏禹 ??年 2、帝啟 9年 3、太康 29年 4、仲康 l3年
5、帝相 28年 --(羿-寒浞) 40年 6、少康 22年 7、帝抒 17年
8、帝槐 26年 9、帝芒 l8年 lO、帝泄 l6年 l1、不降 59年
l2、帝扃 2l年 l3、胤甲 2l年 l4、帝孔甲 3l年 l5、帝皋 l1年
l6、帝發 l9年 17、履癸 53年。
周;分西周、東周,姬姓,建都:鎬京(西安)、洛陽。
西周:公元前l122--770 共353年。歷十二帝。建都:鎬京。
l、武王發 7年 2、成王誦 37年 3、康王釗 26年 4、昭王瑖 5l年 5、穆王滿 55年
6、共王緊扈 l2年 7、懿王囏 25年 8、孝王辟方 15年 9、夷王變 16年
l0、厲王胡 37年 -共和時代 l4年- ll、宣王靖 46年 12、幽王宮湼 ll年。
武王之前還有:古公亶父(太王)、季歷、文王,雖有強大的勢力,但在名義上
仍是商朝屬下的一個諸候國。
東周:公元前77O--225 共545年,歷二十六帝。建都:洛陽。
l、本王宜臼 5l年 2、桓王林 23年 3、庄王鉈 15年 4、厘王胡齊 5年 5、惠王閬
25年 6、襄王鄭 33年 7、頃王壬臣 6年 8、匡王班 6年 9、定王瑜 2l年
1O、簡王夷 14年 11、靈王泄心 27年 l2、景王貴 25年 13、悼王猛 1年
l4、敬王匈 44年 15、元王仁 7年 l6、貞定王介 28年 17、哀王去疾 1年
18、思王叔 1年 19、考王嵬 15年 20、威烈王午 44年 2l、安王驕 26年
22、烈王喜 7年 23、顯王扁 48年 24、慎靚王定 6年 25、赧王延 59年
26、東周君傑 7年。
春秋戰國:
春秩,公元前77O--475,戰國,公元前475--22l年。周東遷後,實力大為削弱,全國
處於四分五裂割據的狀態,大小國家約有一百二十多個。經過不斷兼並,到戰國初年,
也有十幾個國家,大國有秦、楚、韓、趙、魏、齊、燕七國,即有名的「戰國七雄」。
因為太多,各王室姓氏一下難以查找,敬請原諒。
秦:(統一後)公元前22l--2Ol 共15年,歷三帝,嬴姓,建都:咸陽。
1、始皇帝政 12年 2、二世胡亥 3年 3、子嬰 l年。
漢: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漢和東漢(也和前漢和後漢)。在兩漢之際,還有
王莽、劉玄兩個短暫的統治時期。
西漢: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劉姓,歷十三帝,建都:長安。
l、高祖幫 12年。
2、惠帝盈 7年。
3、少帝(呂後專政) 8年。
4、文帝桓 23年。
5、景帝啟 l6年。
6、武帝徹 年號:建元,54年。
7、昭帝弗陵 始元,l3年。
8、宣帝詢 本始,25年。
9、元帝爽 初元,16年。
lO、成帝驁 建始,26年。
ll、哀帝欣 建平, 6年。
12、平帝珩 元始, 5年。
l3、孺子嬰 居攝, 3年。
新朝:公元9--25 共17年,建都:長安。
l、王莽,始建國,l5年。
2、淮陽王劉玄 更始,3年。
東漢:公元25--220,共195年,劉姓,歷十三帝,建都:洛陽。
1、光武帝秀 建武 33年。
2、明帝庄 永平 l8年。
3、章帝炟 建初 l3年。
4、和帝肇 永元 17年。
5、殤帝隆 延平 1年。
6、安帝佑 永初 19年。
7、順帝保 永建 l9年。
8、沖帝炳 永加 l年。
9、質帝鑽 本初 l年。
lO、桓帝志 建和 2l年。
ll、靈帝宏 建寧 22年。
12、少帝辨 光熹 1年。
l3、獻帝協 初平 32年。
三國:三國始於22O年魏國代漢,終於265年晉國代魏。但史家往往以l9O年董卓挾漢獻
帝離開洛陽為三國上限,以28O年晉滅吳為三國下限。
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歷五帝,建都:許昌。
l、文帝丕 黃初 7年。
2、明帝睿 太和 13年。
3、齊王芳 正始 14年。
4、高貴鄉公髦 正元 7年。
5、常道鄉公奐 景元 6年。
曹*:建安十八年,曹*封為魏公,建魏國,雖已是皇帝,但名義上還為漢臣。
後子曹丕追尊魏武帝。
蜀:公元22l--243,共43年,劉姓,歷二帝,建都:成都。
l、昭烈帝備 章武 3年。
2、後主 禪 建興 4l年。
吳:公元222--28O 共59年,孫姓,歷四帝,建都:建業。
l、大帝 權 黃武 31年。
2、會稽王亮 建興 7年。
3、景帝 休 永安 7年。
4、烏程候皓 元興 l7年。
晉:
西晉:265--316 共5l年,歷四帝,先都洛陽,後遷長安。
1、武帝司馬炎 泰始 25年。
2、惠帝司馬衷 永熙 17年
3、懷帝司馬熾 永加 5年。
4、憨帝司馬業 建興 4年。
東晉:317--4O2 共1O4年。歷十一帝,建都:金陵
l、元帝司馬睿 建武 6年。
2、明帝司馬紹 太寧 3年。
3、成帝司馬衍 咸和 17年。
4、康帝司馬岳 建元 2年。
5、穆帝司馬聃 永和 l7年。
6、哀帝司馬丕 隆和 4年。
7、廢帝司馬奕 太和 6年。
8、簡文帝司馬昱 咸安 2年。
9、孝武帝司馬曜 寧康 24年。
l0、安帝司馬德宗 隆安 22年。
ll、恭帝司馬德文 元熙 2年。
十六國:304--439 十六國建立可分前後二期:前期的政權有:蜀(成漢)、漢和前趙、
後趙、前燕、前秦、前涼。還有鮮卑拓跋部的『代』和冉閔的『魏』不在十六國
內。後期的政權有:後秦、後燕、南燕、北燕、後涼、南涼、西涼、北涼、西秦、
夏。此外還有『西燕』不在十六國內。
蜀: 303--347 共七個皇帝 建都:成都。
l、李 特 2年 2、李 流 l年。3、李 雄 30年 4、李 班 l年 5、李 期 3年
6、李 壽 5年 7、李 勢 5年。
前趙:304--329 匈奴 建都:平陽(山西臨汾) 歷五帝
l、劉 淵 6年 2、劉 和 l年 3、劉 聰 8年 4、劉l 傑 l年 5、劉 曜 l3年
後趙:319--352 歷7帝,羯族人,建都:襄國(河北邢台)。
l、石 勒 l5年 2、石 弘 l年 3、石 虎 l5年 4、石 世 l年 5、石 遵 l年
6、石 祗 ?年 7、冉 閔 3年。
前燕:357--37O 歷三帝,鮮卑族,建都:鄴(河北臨漳)。
l、慕容皝 15年 2、慕容儁 1l年 3、慕容暐 1l年。
前秦:351--394 歷六帝,氐族,建都:長安
l、符 健 4年 2、符 生 3年 3、符 堅 27年 4、符 丕 2年 5、苻 登 9年
6、符 榮 l年
前涼:313--376 漢族,歷7帝,建都:姑臧。
l、張 茂 5年 2、張 駿 22年 3、張重華 9年 4、張耀靈 l年 5、張 祚 3年
6、張玄靚 9年 7、張天鍚 l2年。
後秦:384--4l7 羌族,歷3帝,建都:長安。
l、姚 萇 8年 2、姚 真 22年 3、姚 弘 2年。
後燕:384--409 鮮卑族,歷5帝,建都:中山。
l、慕容垂 l3年 2、慕容寶 3年 3、慕容盛 3年 4、慕容熙 7年 5、高 雲 3年。
南燕:398--4lO 鮮卑族,歷二帝,建都:廣固(山東益都)。
1、慕容德 7年 2、慕容超 6年。
北燕:409--436 漢族,歷二帝,建都:昌黎。
l、馮 跋 22年 2、馮 弘 6年。
後涼:386--4O3 氐族,歷四帝,建都:姑臧。
1、呂 光 13年 2、呂 紹 l年 3、呂 篡 1年 4、呂 隆 1年。
南涼:397--4l4 鮮卑族,歷三帝,建都:樂都。
l、禿發烏狐 3年 2、禿發利鹿狐 3年 3、禿廢傉檀 13年。
西涼:4O0--42O 漢族,歷二帝,建都:敦煌。
l、李 暠 17年 2、李 歆 4年。
北涼:397--439 匈奴,歷三帝,建都:張掖。
1、段 業 4年 2、沮渠蒙遜 33年 3、沮渠牧犍 7年。
西秦:385--43l 鮮卑族,歷四帝,建都:金城(皋蘭)。
1、乞伏國仁 3年 2、乞伏乾歸 24年 3、乞伏熾磐 l6年 4、乞伏暮末 4年。
夏:4O7--43l 匈奴,歷三帝,建都:統葛(陝西橫山)。
l、赫連勃勃 19年 2、赫連 昌 4年 3、赫連 定 4年。
南北朝:
南朝為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建都:建康(南京)
宋 42O--479年。共6O年八個皇帝。
一、武帝劉 裕 永初 3年。
二、少帝劉義符 景平 2年。
三、文帝劉義隆 元加 30年。
四、孝武帝劉駿 孝建 11年。
五、廢帝劉予業 永元 l年。
六、明帝劉 彧 秦始 8年。
七、後廢帝劉昱 元徴 5年。
八、順帝劉 准 升明 3年。
齊:479--5Ol,共23年,七個皇帝。
一、高帝肖道成 建元 4年。
二、武帝肖 賾 永明 ll年。
三、廢帝肖昭業 隆昌 l年。
四、廢帝肖昭文 延興 l年。
五、明帝肖 鸞 建武 5年。
六、東昏侯寶卷 永元 13年。
七、和帝肖寶融 中興 l年。
梁:502--557,共56年,四個皇帝。
一、武帝肖 衍 天監 48年。
二、簡文帝肖綱 大寶 2年。
三、元帝肖 繹 承聖 4年。
四、敬帝肖方智 紹泰 3年。
陳:557--589,共33年,五個皇帝。
一、武帝陳霸先 永定 3年。
二、文帝陳 倩 天加 7年。
三、廢帝陳伯宗 光大 2年。
四、宣帝陳 頊 太建 l4年。
五、後主陳叔寶 至德 7年。
北朝為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五個王朝。
北魏:386--534,共l49年,ll個皇帝。鮮卑拓跋氏,建都:盛樂(今內蒙和林格爾。)
l、道武帝珪 23年 2、明元帝嗣 15年 3、太武帝壽 28年 4、文成帝睿 14年
5、獻文帝弘 6年 6、孝文帝宏 29年 7、宣武帝恪 l6年 8、孝明帝詡 12年
9、孝庄帝子攸 3年 1O、節閔帝恭 1年 l1、安定王朝 l年。
東魏:534--550,共l7年,只有一個皇帝:孝靜帝善見,建都:鄴。
西魏:535--557,共23年,四個皇帝,建都:長安。
l、孝武帝修 2年 2、文帝寶炬 17年 3、廢帝欽 2年 4、恭帝廓 3年。
北齊:55O--577,共28年,五i個皇帝。高姓,建邱。
1、文宣帝洋 lO年 2、孝昭帝演 l年 3、武成帝湛 4年 4、後主緯 11年
5、幼主恆 1年。
北周:557--58l,共25年,五個皇帝,宇文氏,建都:長安
1、孝愍帝覺 l年 2、明帝毓 4年 3、武帝邕 l8年 4、宣帝贇 l年
5、靜帝闡 2年。
隋朝:58l--6l8 楊姓 建都:長安(西安)
一、文帝楊堅 開皇 24年。(文帝有二個年號:開皇58l--60O、仁壽60l--6O4)
二、煬帝楊廣 大業 12年。
三、恭帝楊侑 義寧 l年。
隋朝只有三帝,共37年。
唐朝 618--9O7 李姓 建都:長安
一、高祖 淵 武德 9年。
二、太宗世民 貞觀 23年。
三、高宗 治 永徽 34年。
四、中宗 顯 嗣聖 1年。
五、武則天 垂拱 21年。
六、中宗(復辟) 神龍 5年。
七、睿宗 旦 景雲 3年。
八、玄宗隆基 先天 43年。
九、肅宗 亭 至德 7年。
十、代宗 豫 寶應 17年。
十一、德宗 適 建中 26年。
十二、順宗 誦 永貞 l年。
十三、憲宗 純 元和 l5年。
十四、穆宗 恆 長慶 4年。
十五、敬宗 湛 寶歷 2年。
十六、文宗 昂 太和 14年。
十七、武宗 炎 會昌 6年。
十八、宣宗 忱 大中 13年。
十九、懿宗 漼 咸通 l4年。
二十、僖宗 儇 乾符 l5年。
二十一、昭宗 曄 龍紀 16年。
二十二、哀帝 祝 天佑 3年。
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記載二十位,武周政權不計在內),統治唐朝29O年。
五代十國 9O7--96O
五代:
後梁:9O7--923,共16年。 朱姓 建希:汴梁
一、太祖全忠 開平 6年。
二、末帝友貞 乾化 11年。
後唐:923--936 共14年。 李姓 建都:洛陽
一、荘宗存勗 同光 4年。
二、明宗嗣源 天成 8年。
三、愍帝從厚 應順 l年。
四、廢帝從珂 清泰 2年。
後晉 936--946 共1l年 石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敬塘 天福 7年。
二、出帝重貴 開運 4年。
後漢 947--95O 共4年 劉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知遠 天福 2年。
二、隱帝承佑 乾佑 2年。
後周 951--960 共lO年 郭姓、柴姓 建都:汴梁
一、太祖 威 廣順 3年。
二、世宗 榮 顯德 6年。
三、恭德宗訓 l年。
十國:
前蜀:9O7--925 建都:成都
一、王 建 12年。
二、王 衍 8年。
吳: 892--937 建都:楊卅
一、楊行密 15年。
二、楊 渥 3年。
三、楊隆演 lO年。
四、楊 溥 l7年。
楚: 896--95l 建都:長沙
一、馬 殷 35年。
二、馬希聲 2年。
三、馬希范 l5年。
四、馬希廣 3年。
五、馬希萼 2年。
六、馬希崇 l年。
閩: 897--946 建都:福州
一、王審知 4O年。
二、王延均 3年。
三、王 昶 4年。
四、王延義 4年。
五、王延政 3年。
南唐: 937--975 建都:金陵
一、李 升 7年。
二、李 璟 l9年。
三、李 煜 l6年。
荊南:9O7--96建都:荊州
一、高季興 22年。
二、高從海 20年。
三、高保融 l2年。
四、高保勗 l年。
五、高繼沖 l年。
南漢:9O5--97l 建都:廣州
一、劉 隱 12年。
二、劉
『貳』 中國道教神仙的排位是怎麼排列的
中國道教神仙排位:
盤古氏-又稱元始天王,一名,浮黎元始天尊。
三清
元始天尊
靈寶天尊 又名太上道君
道德天尊 又名太上老君(西遊記里也稱為太上道祖)
六御
中央玉皇大帝 妻:王母娘娘,又稱為 西王母
北方北極中天紫微大帝
南方南極長生大帝,又名玉清真王,為元始天王九子。
東方東極青華大帝太乙救苦天尊
西方太極天皇大帝 (手下:八大元帥,五極戰神(天空戰神,大地戰神,人中戰神,北極戰神和南極戰神))
大地之母:承天效法後土皇地祗
五方五老:
南方南極觀音
東方崇恩聖帝
三島十洲仙翁東華大帝君(即東王公,名"金蟬氏",號木公)
北方北極玄靈斗姆元君(佛教中二十諸天的摩利支天)
中央黃極黃角大仙
中央天宮仙位表
千里眼 | 順風耳 | 金童 | 玉女 | 雷公 | 電母(金光聖母) |
風伯 | 雨師 | 游奕靈官 | 翊聖真君 | 大力鬼王 | 七仙女 | 太白金星 |
赤腳大仙 | 廣寒仙子(姮娥仙子)嫦娥 | 玉兔 | 玉蟾 | 吳剛 | 天蓬元帥 |
天佑元帥 | 九天玄女 | 十二金釵 | 九曜星 | 日游神 | 夜遊神 | 太陰星君 |
太陽星君 | 武德星君 | 佑聖真君
托塔天王李靖 | 金吒 | 木吒(行者惠岸) | 三壇海會大神哪吒 | 巨靈神 |
月老 | 左輔右弼 | 二郎神楊戩 | 太乙雷聲應化天尊王善王靈官 | 薩真人 |
紫陽真人(張伯端) | 文昌帝君 | 天聾 | 地啞
三官大帝:天官 | 地官 | 水官
四大天王:
增長天王、持國天王、多聞天王與廣目天王
四值功曹:
值年神李丙 | 值月神黃承乙 | 值日神周登 | 值時神劉洪
四大天師:
張道陵、許遜(字敬之,號許旌陽)、邱弘濟、葛洪
四方神
青龍孟章神君、白虎監兵神君、朱雀陵光神君、玄武執明神君。
四瀆龍神
黃河 | 長江 | 淮河 | 濟水河神
馬趙溫關四大元帥:
馬元帥 又名馬天君,又稱華光天王、華光大帝
趙元帥 即武財神趙公明,又名趙玄壇
溫元帥 溫瓊,東岳大帝部將
關元帥 關羽。
五方謁諦:金光揭諦、銀頭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摩訶揭諦
五炁真君:
東方歲星木德真君 | 南方熒惑火德真君 | 西方太白金德真君 |
北方辰星水德真君 | 中央鎮星土德真君
五嶽
東岳泰山天齊仁聖大帝南嶽衡山司天昭聖大帝中嶽嵩山中天崇聖大帝
北嶽恆山安天玄聖大帝西嶽華山金天願聖大帝
(五嶽帝君:東岳帝君,名金虹氏,東華帝君弟。其它四岳帝君為東華帝君的四個兒子。) 及 碧霞元君
五斗星君[2]:
東斗星君 | 西斗星君 | 中斗星君 | 南斗星君 | 北斗星君
六丁六甲:
六丁為陰神玉女 | 丁卯神司馬卿 | 丁已神崔巨卿 | 丁未神石叔通 |
丁酉神臧文公 丁亥神張文通 | 丁丑神趙子玉 |
六甲為陽神玉男 | 甲子神王文卿 | 甲戌神展子江 | 甲申神扈文長 |
甲午神衛玉卿 | 甲辰神孟非卿 | 甲寅神明文章
南斗六星君
第一天府宮:司命星君
第二天相宮:司祿星君
第三天梁宮:延壽星君
第四天同宮:益算星君
第五天樞宮:度厄星君
第六天機宮:上生星君
北斗七星君:(《獅駝國》中的北天七皇)
北斗第一陽明貪狼星君
北斗第二陰精巨門星君
北斗第三真人祿存星君
北斗第四玄冥文曲星君
北斗第五丹元廉貞星君
北斗第六北極武曲星君
北斗第七天關破軍星君
(《獅駝國》中的北斗七星君為北斗星君的另一個稱號:天樞、天璇、天璣
、天權、玉衡、開陽、搖光。
"天樞、天璇、天璣、天權"合起來又稱為"斗魁"或"璇",後三星組成斗柄,稱"杓"
八仙:
鐵拐李、漢鍾離、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曹國舅、張果老
增長天王手下八將:龐劉荀畢、鄧辛張陶,其全名為
劉俊、荀雷吉、龐煜、畢宗遠;
鄧伯溫、辛漢臣、張元伯、陶元信(四目)
九曜星
金星 | 木星 | 水星 | 火星 | 土星 |
羅睺(蝕星) | 計都星 | 紫炁星 | 月孛星
十二元辰
子丑寅卯等
二十八星宿
亢金龍、女土蝠、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斗木獬、
牛金牛、氐土貉、虛日鼠、危月燕、室火豬、壁水獝、奎木狼、
婁金狗、胃土彘、昴日雞、畢月烏、觜火猴、參水猿、井木犴、
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馬、張月鹿、翼火蛇、軫水蚓。
三十六天將
蔣光 | 鍾英 | 金游 | 殷郊 | 龐煜 | 劉吉 | 關羽 |
馬勝 | 溫瓊 | 王善 | 康應 | 朱彥 | 呂魁
方角 | 耿通 | 鄧伯溫 | 辛漢臣 | 張元伯 | 陶元信 |
荀雷吉 | 畢宗遠 | 趙公明 | 吳明遠 | 李青天 | 梅天順 |
熊光顯 | 石遠信 | 孔雷結 | 陳元遠 | 林大華 | 周青遠 |
紀雷剛 | 崔志旭 | 江飛捷 | 賀天祥 | 高克
(三十六天將的版本是最多,以上僅供參考)
地上天仙表
姜子牙(亦為東華帝君,估計是木公的接班人)
蓬萊三仙:
福祿壽三星,福神天官大帝,另一說是西漢楊成,又一說中是唐陽城
財神趙公明、(一說比干范蠡為文財神);
壽星南極仙翁,女壽星:麻姑
真武大帝,又名九天降魔祖師、玄武元帥。
龜蛇二將(又名太玄水精黑靈尊神、太玄火精赤靈尊神)
小張太子與五大神龍
黎山老母、鎮元子
龍王:東海龍王敖廣 | 南海龍王敖欽 | 西海龍王敖閏 | 北海龍王敖順 | 井海王
神霄派諸神
紫微北極大帝
玉清真王(南極長生大帝)--元始天王第九子
神霄八帝(多為道教虛構),玉清真王與神霄八帝合起來又稱為神霄九宸大帝
東極青華大帝、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黃帝)、九天雷祖大帝等。
(太乙天帝、六天洞淵大帝、六波天主帝君、可韓真君、采訪真君)
九司三省與北極四聖
九司:玉府判府真君、玉府左右待中、玉府左右仆謝、天雷上相、玉樞使相、
斗樞上相、上清司命玉府右卿、五雷院使君、雷霆都司元命真君
三省:雷霆泰省、雷霆玄省、雷霆都省
北極四聖:
天蓬元帥(豬八戒) 手下天罡大聖、九天殺童大將(北斗第八星,又稱天殺大神)、
雷使者等。
天佑(猷)元帥
翊聖元帥
玄武元帥 真武大帝
另有:五方雷王、五方雷霆大帝
陰曹地府
北陰酆都大帝
五方鬼帝:
東方鬼帝蔡郁壘、神荼,治"桃止山" 鬼門關
西方鬼帝趙文和,王真人,治"嶓冢山"
北方鬼帝張衡、楊雲,治羅酆山;
南方鬼帝杜子仁,治羅浮山;
中央鬼帝周乞、稽康,治"抱犢山"
羅酆六天: (以下為宮名,六天為守宮神)
紂絕陰天宮、泰煞諒事宗天宮、明晨耐犯武城天宮、
恬昭罪氣天宮、宗靈七非天宮、敢司連宛屢天宮
地藏菩薩
十殿閻王:秦廣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閻羅王、
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轉輪王
其這將、臣:
首席判官崔府君、鍾魁、黑白無常、牛頭馬面、孟婆神、
上古神話諸神
混沌天神--較正式的說法,盤古為開天闢地之始神,但仍有部分傳說中,混沌早於盤古
而生。
創世神
天吳、畢方、據比、豎亥、燭陰、女媧
上古四方天帝與輔神:
太陽神炎帝與火神祝融共同治理天南一萬二千里的地方
少昊與水神共工建立天西一萬二千里的地方
顓頊與海神禺強(又名冬神玄冥)治理天北一萬二千里的地方
青帝伏羲與九河神女華胥氏及屬神句芒治理天東一萬二千里的地方
黃帝時代的諸神
陸吾、英招、離珠、金甲神(此神應是其它神的一種化身說,根據他我虛擬了獅駝國中的金甲雷神)
蚩尤、風伯雨師、赤松子、力牧、神皇、風後、應龍、魃、誇父、大力神誇娥氏、大庭氏、五龍氏
炎帝,又稱為神農氏
炎帝的女兒
女娃(後化身精衛鳥)
瑤姬,在《獅駝國》中又名婉華仙子。
還有一個小女兒,其名不可考,(拙著《獅駝國》中為炎天聖母)
少昊母為皇娥、長子春神句芒、次子秋神蓐收
顓頊的後代
四子:虐鬼、魍魎、送窮鬼、檮杌
後代:老童、太子長琴、黎、重、彭祖(孫)
帝俊
天上妻子:羲和、常羲
人間妻子(省略)
女丑、羿
鯀 妻:女喜。
堯 又名:放勛, 妻女皇;
舜 姓姚,名重華,妻娥皇,女英;
禹,父鯀,妻"女嬌",又名塗山氏,系九尾白狐精
三皇:
指天地人三皇,分別是伏羲、神農與女媧。
五帝:
通常指 黃帝 | 顓頊 | 帝俊 | 堯 | 舜
其它--後天著名仙真表
房中之祖--彭祖 | 縱橫始祖--鬼穀子 | 文始真人--尹喜 | 南華真人--莊子
求仙使者--徐福 | 茅山仙祖--三茅真君 | 萬古丹王--魏伯陽 | 太極真人--劉安
詼諧歲星--東方朔 | 太平教主--於吉 | 役使鬼神--費長房 | 竹林狂士--嵇康
水府仙伯--郭璞 | 凈明教主--許遜 | 蓬萊(都)水監--陶弘景 | 天師--寇謙之
情仙--裴航 | 扶搖子--陳摶 | 顯化真人--張三豐
王重陽與全真七子(長春子丘處機、玉陽子王處一、廣寧子郝大通、
清凈散人孫不二、長生子劉處玄、長真子譚處端、丹陽子馬鈺)
其它--民間神靈不完全列表
天妃娘娘 | 城隍 | 土地神 | 門神 秦叔寶、尉遲敬德
床神(又分床公床母,前者又稱"九天監生明素真君",後者又稱"九天衛房聖母天君")
喜神 | 廁神紫姑 | 石敢當 | 小兒神項橐 | 朱天大帝崇幀 | 茶神陸羽 |
花神 | 染織二聖梅、葛 | 酒神杜康 | 土工祖師神魯班 | 紡織神黃道婆 |
蠶神馬頭娘(山海經載為西陵氏,嫘祖) | 獄神皋陶 | 梨園神唐明皇
馬神 | 青蛙神白玉蟾 | 驅蝗神劉猛(取猛將軍之意) | 蛇王施相公(施全) |
痘神張帥 | 農神後稷
瘟神:又稱五鬼或五方力士,人間又有稱五瘟,其中春瘟張元伯、夏瘟劉元達、
秋瘟趙公明、冬瘟鍾士貴、總管中瘟史文業。
窯神太上老君 | 賊神時遷 | 窮神 | 娼妓神管仲 | 武穆王岳飛 | 周公、桃花女 |
歡喜神和合二仙寒山、拾得
純本書虛構主要仙魔錶
太古猿君 | 魔佛老人 | 千面天妖 | 地心古龍 | 聖手仙王 | 聖手文王 |
天羅王(道教中為三清的一種化身)
乾坤大仙 | 顛倒老祖 | 穹天老祖 | 先天老祖 | 無極老祖 | 無為老祖 |
霹靂老祖 | 藤祖 | 幻仙子 | 清彌天諸神 | 陰陽法王
毒龍山千毒沼沼底---蟒神(有雙翼)| 南海深處一千里以下的---海皇(章魚怪);
獸帝(九蛇頭加龜背)(九嬰與相柳借天地交合之氣所造怪物)
霸王(長白山天池的箭恐龍) | 天子檮杌(顓頊之子,住在北方玄冰宮)|
不壞林王狻猊(住在南方熱帶密林中,身堅勝鐵,刀槍不入)
平天大聖牛魔王 | 覆海大聖蛟魔王 | 移山大聖獅駝王 | 驅神大聖野象王 |
渾天大聖鵬魔王 | 通風大聖彌猴王 | 齊天大聖美猴王
西天靈山仙佛表
三世佛:南無過去、現在、未來 註:通常三世佛分橫三世佛與豎三世佛。
豎三世佛:
過去佛的燃燈上古佛,加上現在世的釋迦佛(原名:悉達多),以及未來世的彌勒佛
橫三世佛:
中間是釋迦牟尼佛,右有文殊菩薩,左立普賢菩薩;
右邊是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兩旁是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
左邊為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葯師佛,兩旁日光菩薩和月光菩薩。
(因都有如來在,所以本文中就不增加三世佛這個名詞.西遊原著里,提及了南無過去現在未來佛,本書中稱之為三世佛。)
四大金剛:
五台山秘魔岩神通廣大潑法金剛
峨眉山淸涼洞法力無量勝至金剛
須彌山摩耳崖毗盧沙門大力金剛
昆侖山金雫嶺不壞尊王永住金剛
五方佛:
東方不動(身)佛;南方寶生佛;中央毗盧遮那佛;
西方阿彌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
八菩薩:
觀音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地藏王菩薩、
靈吉菩薩、大勢至菩薩、日光菩薩、月光菩薩
十大弟子:
舍利弗智慧第一 | 目犍連神通第一 | 阿難陀多聞第一 | 優波離持戒第一
阿那律天眼第一 | 大迦葉頭陀第一 | 富樓那說法第一 | 迦旃延論議第一
羅睺羅密行第一 | 須菩提解空第一
十八羅漢:
托塔羅漢 | 探手羅漢 | 過江羅漢 | 芭蕉羅漢 | 靜座羅漢 |
騎象羅漢 | 看門羅漢 | 降龍羅漢 | 舉缽羅漢 | 布袋羅漢 |
長眉羅漢 | 開心羅漢 | 喜慶羅漢 | 挖耳羅漢 | 笑獅羅漢 |
伏虎羅漢 | 沉思羅漢 | 騎鹿羅漢 |
十八伽藍
美音 | 梵音 | 天鼓 | 嘆妙 | 嘆美 | 摩妙 | 雷音 | 師子 | 妙嘆
梵響 | 人音 | 佛奴 | 頌德 | 廣目 | 妙眼 | 徹聽 | 徹視 | 遍視
二十諸天:
日天(又名日宮天子)| 大梵天 | 多聞天 | 金剛密跡 | 鬼子母神;
月天 (又名月宮天子) | 帝釋天 | 持國天 | 大自在天 | 摩利支天;
(大)辯才天 | (大)功德天 | 增長天 | 散脂大將 | 婆竭龍王;
韋馱天(戰神塞犍陀) | 堅牢地神 | 廣目天 | 菩提樹神 | 閻摩羅王。
其它:
金頂大仙、阿儺、伽葉。
婆羅門教諸神
佛祖摩訶婆羅佛與婆羅三世佛(此四佛全部為虛構、以下人名為與如來有關的仙、人)
頻婆娑、阿羅藍、郁陀、提婆達多
主要大神:大梵天、濕婆樓陀羅、雪山女神杜爾迦、群主
婆羅八部(婆羅門天龍八部)-(婆羅八部為虛構,以下諸神為印度創世諸神)
水神伐樓那 | 土神陀濕多 | 風神伐由 | 日神蘇里耶 | 天帝因陀羅
道神普善 | 保護神毗濕奴 | 阿修羅:底提耶與檀那婆 | 火神婆由。
(2)盤古排序指標擴展閱讀:
道教中的最高尊神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三位天界尊神,合稱為:「三清」。從中國道教發展的歷史看,道教把「三清」奉為最高天神是公元9世紀後的事情,道教早期認為「玉清」、「上清」、「太清」只是三個最高的天境,管轄這三個天境的有許多天神。
唐武宗時(公元841—846年在位)將元始天尊、太上大道君、太上老君列為最高的三位天神,比他們低一等級的為玉清天寶君、上清靈寶君、太清神寶君,合稱「三寶君」。公元12世紀後逐漸將三寶君與三位最高天神兩者合而為一,認為天寶君、靈寶君、神寶君就是元始天尊、太上大道君、太上老君,只是三位最高天神的別稱,而「玉清」、「上清」和「太清」則專指元始。
『叄』 盤古開天地後分出的四洲是哪四洲,中原算哪個洲
盤古開辟天地以來,世界分為四大部洲: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南贍部洲,北俱蘆洲。各地方山川草木滋長,鳥獸蟲魚繁盛,各得其樂。
這個是從網上查到的,好像是《西遊記》的游戲的說法。
正統的應是把全中國分為九州,《禹貢》九州依序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基本上是從北方冀州開始的版圖順時針排序。《容成氏》九州依序是:夾州、塗州、競州、莒州、蓏(藕)州、荊州、揚州、敘州、虘州。
『肆』 王者榮耀打野梯度榜:雲中君起飛,李白猴子T1,T0霸榜一個半賽季
大家好,歡迎來到王者榮耀三哥秀,S15賽季開始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打野一直以來都是對局中的關鍵,隨著 游戲 的調整,野區格局也不停的在變化。近有S15打野刀調整,射手回邊,遠有S14草叢變動,GANK變難,再往前S13有補刀收益調整,兵線也經歷了多次調整。再加上英雄的調整,新英雄的上線,打野梯隊可謂是變化不斷。
另外想解釋一下梯度的具體含義,所謂的T0、T1、T2並不是單純按照英雄強度來排序的,T0的不一定強,T1的也不一定弱,以下面榜單為例,雲中君雖然排在典韋上面,但對局中同等經濟下他正面打典韋很困難,這個例子的意思就是陣容適配度,適配陣容是否寬泛也是排梯度的一個重要指標,下面送上本期的打野梯度榜。
上面說的一系列的調整,讓當前 游戲 的節奏變快,S14對站擼射手的調整,和S15對回邊射手的額外增益讓野核打法在中後期變得很乏力,大多數的射手在後期都有與打野抗衡的實力,因而打野英雄的前期優勢越明顯他的優先順序就越高,這就是百里玄策從S14至今一直霸榜T0一個半賽季的主要原因。
百里玄策出裝推薦:
銘文推薦:紅月×6+禍源×4、鷹眼×10、狩獵×7+奪萃×3
抓人技巧:
1、雖然都是鉤子,但鍾馗勾到就能拉回來,而百里玄策就不一定了,所以不要見人就勾,距離不夠使用一技能近身再勾,還不夠近就用二技能的蓄力加速靠近再出鉤,保證鉤子的命中率是玄策的基本功,他所有的打法都以這個為基礎。
2、百里玄策有多段位移和背摔,越塔是玄策的必修課,越塔後二技能勾住,一技能貼近,釋放第二段2技能將敵人丟出塔外,接三技能將自己拉出去,平A收割,這就是一套完整的越塔流程。
3、百里玄策鉤子的機制是勾最遠端的人,團戰中勾後排很好用,勾到手後繞過地方前排走位到側面,將敵方脆皮從敵陣型中甩出,配合隊友完成擊殺,消滅敵方的輸出主力,一波團戰就贏了一半。
4、百里玄策沒什麼固定連招,抓人可以用123A2A31,1技能近身,2技能勾住,大招貼臉,走A,接2技能背摔,走A,放大,沒死的話1技能冷卻就好了接一發1技能搞定。
T0.5陣容中娜可露露在上個賽季的表現異常出彩,玄策久居BAN位,而娜可露露基本上很少被BAN,S14可謂是獨領風騷,到了S15依然熱度不減,前些天經歷一次小調整,這里把她下調至T0.5。盤古則屬於新晉野王,以前只出現在高端局的打野盤古,有低分段普及的趨勢,如果你不了解盤古的話,我只能告訴你,打野盤古前期的強度絕對超乎你的想像,前兩天三哥剛寫完一篇盤古攻略,有興趣的可以去主頁看一看。
T0.5序列的最後一位英雄則有些讓人意外,雲中君這個英雄上線沒幾天就直接躋身T1序列,說他是一飛沖天毫不為過,雲中君主要的特點就是可以無視地形,隨意飛行,天生擁有極快的刷野速度和遊走支援能力,總之盤古露露雲中君並列野區稱王主要是因為這三個英雄非常契合版本現狀。
自從射手回邊後,明顯能感覺到打野位的經濟壓力變大,也就是說如果打野不能從前期小規模團戰中獲取收益,經濟會變得特別差,沒有線上隊友發育的好,而這對打野英雄是一件很尷尬的事情,沒有經濟,就沒有打架的資本,出於極高的機動性這些問題在雲中君身上出現的幾率還是很低的,他算的上是前期打突襲打支援的佼佼者。
雲中君出裝銘文這里就不再推薦了,這幾天的對局中這個英雄的出裝各種各樣的都有,有打穿透的,有打暴擊的,還有玩半肉的,屬於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雲中君的技能機制註定了他出裝的多元化,下面我們主要解析下雲中君的操作技巧。
1、雲中君擁有位移,飛行,眩暈,減速,防禦方面一二技能擁有30%短暫免傷,一技能俯沖和大招飛天都是無敵狀態,二技能還能彈開控制效果,輸出能力除了爆發還有持續傷害機制,這個英雄真的很強勢。
2、雲中君無視牆體就節省了趕路時間,兩點之間直線最短,這個終歸是不會錯的,再加上他的持續傷害機制,這個英雄刷野極其流暢,另外他的支援能力也很強,可以從各種出其不意的地方沖出來進行突襲,因而玩這個英雄一定不要有慣性思維,專挑各種奇怪的角度進行出擊,會有奇效。
3、 雲中君保命三部曲,二技能的釋放,這個技能不是說被控以後解控,而是要在控制效果命中雲中君之前釋放,才能彈開控制,如果沒有成功彈開,或者二技能沒有CD,可以利用大招的飛天來躲避控制和傷害,上升下降過程中雲中君是無敵狀態。
4、 雲中君是一個靠平A輸出的英雄,一切打法以疊加出五層被動打出撕裂效果為目的,1A2A3A這種就是最簡單的連招了,但是如果打的是有控制技能的英雄就要留2技能,如果地方擁有2位以上帶控制的英雄救要合理的利用大招的飛天無敵。
5、 這個英雄不太抗揍,技能中沒有續航,但是這也很正常,已經這么強了,再讓他技能擁有了回復,那就成天下無敵了,所以打團要掌握好入場時機,入場釋放完大招要盡快撤離到外側輸出,避免被集火。另外這個英雄搭配瑤妹效果奇佳。
T1序列阿軻、李白、孫悟空,雅典娜都很容易上手,抓敵方射手比較舒服,司馬懿和裴擒虎則是秀兒們的專屬,T2序列名單為,韓信,露娜,蘭陵王,趙雲,楊戩,李元芳,成吉思汗,橘右京,宮本武藏,劉備,羋月。這些英雄並不是說不夠強勢,而是比較吃陣容,吃自家陣容和對面陣容,
比如對面選了阿珂打野的情況下,又拿出了盤古或者李信,這基本上就是要玩邊路懲戒流的節奏,此時再拿李元芳或者成吉思汗去打野,是很難受的,懲戒騷擾流近戰英雄來反野成吉思汗和李元芳的懲戒力度是搶不過他們的。再例如打野優先順序很低的羋月,平時你用她打野肯定會被噴,但是如果是高端局沒有射手的情況下,拿出來一手羋月,打敵方雙邊的戰坦就很有優勢。
上次評論區有小夥伴問打野抓人先抓誰的問題,這里解答一下,位移多,突襲能力強的打野如司馬懿,李白,玄策,猴子,韓信,雲中君抓人可以優先考慮抓敵方射手。而典韋,成吉思汗,劉備,橘右京等英雄突襲能力較差,可以優先考慮配合我方射手法師,在我方優勢路抓敵方邊路戰坦。因為去下路的話我方雙C更容易集結,而去抓上路只有中單可以做到及時支援。當然也不能一概而論,這里的意思主要是讓大家根據所選英雄的長處來決定GANK對象。
最後還是那句老話,T0、T1、T2並不單純是因為英雄強弱,排梯度也僅僅是個參考,具體用什麼英雄,第一考慮的是自己的熟練度,第二是考慮英雄克制關系,第三才是參考梯度,玩自己會的永遠不會錯。當然了,也不要一成不變,選英雄不是談戀愛,沒人要求你必須專一,條件允許,時間寬裕的情況下,盡快將自己的英雄池變成英雄海,雨露均沾,全能補位,才是上分之道!
喜歡請點擊關注哦!
『伍』 盤古,伏羲,女媧,神農,燧人,黃帝,炎帝按存在的時間先後排序
首先,由於年代是在太過久遠,你上面提到的這些人,根本無法確認究竟是真是存在過的,還是僅僅是一個神話人物。個人認為比較靠鋪的說法是,這些人並非一個單獨的「人」,而是代表了當時的一個氏族,從他們的名字後面都有一個「氏」可以看出一二,可能這些人代表的一個氏族,比如燧人氏就代表了當時首先開始使用火種的氏族,有巢氏代表當時開始築造房屋的氏族,又或者這些人是該氏族的首領。諸如此類,說法繁多。
1、神農氏,別名:五穀帝仙,是傳說中的農業和醫葯的發明者,繼伏羲以後,神農氏是又一個對中華民族頗多貢獻的傳奇人物。他發明了農耕技術而號神農氏,因以火德王,又稱炎帝,然而關於神農氏是否就是炎帝這個問題,學術界一直存在爭議。
神農氏本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領,後發明農具以木製耒,教民稼穡飼養、制陶紡織及使用火,以功績顯赫,以火得王,故為炎帝,世號神農,並被後世尊為農業之神。
所謂「姜」,就是牧羊人,「女」字底顯示出這個姓氏有著古老的母系社會的遺存。所以,我們可以認定姜氏出自於一個游牧或者半游牧的民族。縱觀神農氏起源各爭議地,南方各地顯然屬於附會,唯有寶雞符合這一要求。所以我們可以認定,神農氏是寶雞人。神農有八世和一人兩說,八世說中,前兩任神農葬在出生地寶雞,第八世葬於南方;一人說中,神農葬於寶雞。
繼伏羲以後,神農氏是又一個對中華民族頗多貢獻的傳奇人物。除了發明農耕技術外,還發明了醫術,制定了歷法,開創九井相連的水利灌溉技術等。因為他發明農耕技術而號神農氏,因以火德王,故稱炎帝、赤帝、烈(厲)山氏,則又成了與黃帝相爭天下的首領。長期以來,對於神農氏是否是炎帝這個問題,一直懸而難決。
傳說神農一生下來就是個「水晶肚」,幾乎是全透明的,五臟六腑全都能看得見,還能看得見吃進去的東西。那時候,人們經常因亂吃東西而生病,甚至喪命。神農氏又曾跋山涉水,嘗遍百草,找尋治病解毒良葯,以救夭傷之命,後因誤食「斷腸草」腸斷而死。《神農本草經》即是依託他的著作。炎帝神農在位120年,傳七代世襲神農之號,共計380年。
2、伏羲氏,伏羲氏是我國古籍中記載的最早的王之一,所處時代約為新石器時代中晚期,他根據天地萬物的變化,發明創造了八卦,成了中國古文字的發端,也結束了「結繩記事」的歷史。他又結繩為網,用來捕鳥打獵,並教會了人們漁獵的方法,發明了瑟,創作了《駕辨》曲子,他的活動,標志著中華文明的起始,也留下了大量關於伏羲的神話傳說。傳正月十六為伏羲氏生日,我國甘肅天水市(伏羲故里)有伏羲文化節。
3、燧人氏,又稱「燧人」,遠古人「茹毛飲血」,他鑽木取火,教人熟食,是人工取火的發明者。關於他的神話反映了中國原始時代從利用自然火,進化到人工取火的情況。《尚書大傳》雲:「遂人為遂皇,伏羲為戲皇,神農為農皇也。遂人以火紀,火,太陽也。陽尊,故托遂皇於天。」是神話中以智慧、勇敢、毅力為人民造福的英雄。燧人氏即是代表一個人物,有時則是幾個人物的合成;有時它更多的應該是一個氏族或一個部落歷史;有時又代表先民生活的一個時代,反映了人類飲食方面的一個時代的特色;是一個時代成就的反應。「燧人氏」這一詞彙的多義性,在中國上古神話中是普遍存在的。
4、有巢氏,傳說中他教會了人民築巢而居。現代一般認為。是後世對發明巢居的人給予的榮譽稱號。有巢氏,中國上古傳說人物、氏族,亦稱「大巢氏」。傳說中華初民穴居野處,受野獸侵害,有巢氏教民構木為巢,以避野獸,從此人民才由穴居到巢居。從這個角度看,有巢氏實際上代表著當時人類發展的一個階段,從原始的山洞居住發展到建造房屋的階段,是進步的一個標志。
5、軒轅,即黃帝,出自有熊氏,亦稱為帝鴻氏。黃帝曾居於軒轅之丘,故而得姓軒轅,黃帝的後代子孫遂稱軒轅氏。一說黃帝作軒冕之服,教民做衣服,故謂軒轅。又據古代傳說,軒轅即天黿,天黿變為龍,龍為軒轅部落的圖騰,因以得氏。
6、盤古是中國古代傳說中開天闢地的神。在天地還沒有開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一個大雞蛋一樣混沌一團。有個叫做盤古的巨人在這個「大雞蛋」中一直酣睡了約18000年後醒來,盤古憑借著自己的神力把天地開辟出來了。他的左眼變成了太陽,右眼變成了月亮;頭發和胡須變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體變成了東、西、南、北四極和雄偉的三山五嶽;血液變成了江河;牙齒、骨骼和骨髓變成了地下礦藏;皮膚和汗毛變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變成了雨露。 盤古的精靈魂魄也在他死後變成了人類。
7、女媧(拼音:nǚ wā),中華上古之神,人首蛇身,為伏羲之妹,風姓。起初以泥土造人,創造人類社會並建立婚姻制度;而後世間天塌地陷,於是熔彩石以補天,斬龜足以撐天。傳說共工怒撞不周山,在自然界發生了一場特大災害,天塌地陷,猛禽惡獸都出來殘害百姓,女媧熔煉五色石來修補蒼天,又殺死惡獸猛禽。還有傳說女媧用黃土仿照自己造成了人,創造了人類社會。另傳說女媧製造了一種叫笙簧的樂器,於是人們又奉女媧是音樂女神。《風俗通義》記載她替人類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後代,因此被傳為婚姻女神。關於女媧的傳說很多,一直流傳至今,影響甚為廣泛深遠。至今中國雲南的苗族、侗族還將女媧作為本民族的始祖加以崇拜。
『陸』 盤古,女媧,鴻鈞排行如何
大概排名為
盤古-----鴻鈞-----女媧
同為上古大神,都在一個時代,其實很難分先後。
盤古因開天之功,地位比其他兩位要稍高些,鴻鈞老祖化身成道,因是開天之後才證道 的,所以排第二。女媧以造人及補天之功證道,時間在他們之後。
只能這樣排了
『柒』 道教中的諸神是如何排列等級的!
三清:
玉清聖境元始天尊 玉幾下 清微天宮
有的地方直接稱作「盤古真人」,是道教的開天闢地之神。
元始天尊是道教最高神靈「三清」尊神之一,生於太無之先,稟自然之氣,初稱元始天王。東晉葛洪的《枕中書》稱,「昔二儀未分,溟滓鴻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狀如雞子,混沌玄黃。已有盤古真人,天地之精,自號元始天王,游乎其中」。因其前身是盤古、元始天王,就稱為元始天尊。
陶弘景編定之《真靈位業圖》稱,神靈所居之處是「玉清三元宮」,元始天尊居其「上第一中位」,即三十六天中之玉清境,元始天尊位在天之最高位,即三十五天之上。玉清境內,有紫雲之閣,碧霞為城。眾神仙按時上玉清境朝拜元始天尊。道教宮觀大多設有「三清殿」。元始天尊常以手持混元珠像居於大殿神像的中位。在大型道教齋醮禮儀中,也多設有三清神位或神像,也均以元始天尊為中位。元始天尊的神誕之日是正月初一。中國的民間自古過大年初一,這就是道教的「天臘之辰」。
上清真境靈寶天尊 玉幾下 禹餘天宮
靈寶天尊是道教最高神靈「三清」尊神之一,原稱上清高聖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齊梁高道陶弘景編定的《真靈位業圖》列其在第二神階之中位,僅次於第一神階中位之元始天尊。唐代時曾稱為太上大道君,宋代起才稱為靈寶天尊或靈寶君。道教宮觀里的三清殿中,靈寶天尊常以手捧如意之像居元始天尊的左側位。在道教大型齋醮禮儀中,也多設有三清神位,以靈寶天尊居元始天尊的左位。靈寶天尊的神誕日為夏至日,約在農歷五月中。民間於夏至日的供奉常以靈寶天尊為主神。
太清仙境道德天尊 玉幾下 大赤天宮
三清是「道」的化身,是道教所供奉的諸神中職位最高的三尊神祗,全國各地,凡有道教,大都建有「三清殿」,供奉這三位道教始祖。其中,元始天尊象徵道教的第一大世紀,混沌宇宙的「洪元」時期;靈寶天尊象徵道教的第二大世紀,陰陽分明的「混元」時期;上述的二位太尊僅存在於神話之中,無任何的文字歷史檔案可查,只有代表道教的第三大世紀,萬物生長的「太初」時期的道德天尊,才有了老子李耳生存活動的歷史記載,有出生地和畢生事跡可查,有著作《道德經》可學。在中國民間,還有《西遊記》上面,將道德天尊稱作「太上老君」,比喻為「道祖」。還有一點,老子,原本姓老,名耳,字聃,楚國人,因中國古代「老」與「李」同音,所以變姓為李。
《玄門日誦早晚課》中的「太清寶誥」,就是講的這位太上老君。道教宮觀中的三清殿,都有太上老君之神像或神位。其神像常作一白須白發老翁,手執羽扇,居元始天尊的右側位。在道教大型齋醮禮儀中,也均設有太上老君的神位,亦居元始天尊的右側位。太上老君,即道德天尊之神的誕辰日為農歷二月十五日。道教以太上老君為教祖,在農歷的二月十五日大多舉行祝誕聚會或祈福延壽道場。齊梁道士陶弘景《真靈位業圖》定太清太上老君為第四中位,居太清境太極宮,即三十六天中之第三十四天,在三十三天之上。但是那位元始天尊據說是盤古的化身,他比天地還要神聖,因為天地是他開辟出來的,他的夫人,就是道教中的最高女聖——太元聖母,先後生下扶桑大帝東王公、太真西王母等等天神。
三清總稱謂:虛無自然大羅三清三境三寶天尊 玉幾下 三寶景陽宮j
三清的稱謂產生於唐代,但那時的三清以老子為首,另二清之神為南華真人莊子,沖虛真人列子。現在的道教三清產生於宋代,至今不過千來年的歷史。道教產生三清的提法,也是受到外來佛教的影響。佛教的大雄寶殿供奉著三世佛或三身佛,受此影響,道教於是開始產生自己至高無上的三清尊神。
四御(有的也稱作四帝)
四御指的是道教三清尊神下的主宰天地萬物的四位尊神: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和後土皇地祇。道教宮觀中多有在三清殿以外,另設有四御殿,供奉四御尊神。在大型齋醮儀禮活動中,除了供奉三清外,也另外設有四御的神位。 四御各尊神也分別有其神誕之日,玉皇大帝為正月初九日,紫微北極大帝為十月二十七日,勾陳上宮天皇大帝為二月初二日,後土皇地祇為三月十八日。
玉皇:昊天金闕至尊玉皇上帝 御陛下 昊天通明宮P
玉皇大帝,又稱玄穹高上玉皇大帝,在四御當中名列第一,玉皇大帝是萬神之主,位居三清之下,眾神之上,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為天上的第一尊神。在道教中,是總執天道的最高之神,統御主宰道教所概括的三界十方,四生六道的一切陰陽禍福。玉皇大帝地位雖高,但輩分卻不大,產生於唐代,道教諸神基本上完備了之時。據《高上玉皇本行集經》,玉皇大帝乃昊天界上光嚴凈樂國王與寶月光皇後所生之子。每年農歷的臘月二十五,是玉皇大帝的出巡日,所以,道觀要在二十四日的子夜,舉行接駕儀式,做道場迎接玉帝的光臨,二十五日白天,要舉行迎祥賜福道場。正月初九是玉皇的誕辰,道觀還要做祝壽道場,誦經禮懺。,
玉皇大帝的形成自唐代開始,在南朝陶弘景的《真靈位業圖》中,玉皇和玉帝分別是兩位尊神:
玉清三元宮上第一中位右位第十一:玉皇道君
右位第十九:高上玉帝
到了宋代,玉皇大帝正式進入到國家的祭天大典中去,玉皇的尊號正是產生。
玉皇大帝臣服於道教的三清,這只是道教自己一廂情願的做法。在中國民間的排列中恰恰相反,三清是玉皇大帝的臣屬。道教先人做了巨大的努力,不斷調整玉皇大帝在道教中的位置,一度進入到三清之列,排名三清中的第二位。
紫微:萬靈之主紫微大帝 玉幾下 星漢天宮
紫微另有名為:紫微元皇天尊。在四御中名列第二,協助玉皇大帝職掌天經地緯、日月星辰和四時氣候。所以,中天紫微北極大帝,是紫微垣中的大帝座星君,居於中天,也是萬星的宗主。
天皇:百靈之宗天皇大帝 御陛下 勾陳上宮
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協助玉皇大帝職掌南北極與天地人三才,統御諸星並主持人間兵革之事。所以,北極帝座之左四座星組成的勾陳,位同北極,為天轉之樞紐,在四御中名列第三。
後土:萬靈之主後土皇地帝祗 瓊闕下 九華玉闕
在四御中名列第四,是一位女神,職掌陰陽生育、萬物之美、大地山河之秀。後土皇地祇,是天地中央之像,唐代以前作男像,唐武則天時出現女像。人又稱「後土娘娘」,李蓮翠是在《玄門日誦早晚課》中的「後土寶誥」認識的這位娘娘。
另外,後土也稱作土皇,是道教的地神,神號為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後土皇地祇。唐代以來,隨著風水之術的廣泛流行,道教信徒在動土、上樑、安宅、鎮宅、建橋、鋪路時,常要舉行禮謝土皇的齋儀,以祈求路橋暢通、家宅平安、降福消災。
四御總號:大羅玉京金闕四御四皇上帝 御陛下 四御宮
四御是輔助玉皇大帝的三位天帝和一位天後,也是輔助三清,管理天、地、人間的四位得力助手,在道教中的地位僅次於三清。據不同的記載,四御還有另外一種排列方式:第一位是上面那位紫微北極大帝,第二位是勾陳天皇大帝,第三位是位女性,後土皇地祗,第四位是南極長生大帝,又叫作南極仙翁或南極老壽星,這中間已經不再包括玉皇大帝了。
在最初的道教典籍中原是「六御」,後來,為了符合道經的四輔(太清、太平、太玄、正一)的要求,從最初的六御中去除掉了「太乙救苦天尊」和「長生大帝」,成為了現在的四御。
四極:金闕都堂主宰天蓬天猷羿聖佑聖四真君 法陛下 金闕都堂院
在宋代以後,也有以四極大帝作為四御的。四極大帝也各有職能,即:北極紫微大帝總御萬星,南極長生大帝總御萬靈、主管萬靈之壽夭,太極天皇大帝總御萬神,東極青華大帝總御萬類,主管救度眾生。其中,因為南極長生大帝總御萬靈、主管萬靈之壽夭,所以也被稱為「壽星佬」。
南極:南極生長大帝統天元聖天尊 御陛下 金闕高上神霄府
道教稱「南極仙翁」,民間俗稱為「壽星佬」,以仙桃和靈芝草使人長壽。故民間有「男拜壽星,女拜麻姑」一說。在星宿中,壽星為二十八宿中東方蒼龍七宿(角、亢、氏、房、心、尾、箕)中的頭二宿的角、亢星
『捌』 陸壓,鴻鈞,楊眉,盤古,女媧,混鯤,六個人的法力怎麼排高到底
盤古
鴻鈞
混鯤
女媧
陸壓
楊眉
『玖』 洪荒,上古,太古,混沌,太初,在時間上哪個排最前,又是怎麼排法為什麼
在時間上太初排最前,按照時間先後的排序是:太初-混沌-洪荒-太古-遠古-上古
太初,道家哲學中代表無形無質,只有先天一炁,比混沌更原始的宇宙狀態。古人雲: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意思是天地一開始處於混沌狀態,猶如一團玄奧渾濁之氣,而後逐漸有了空間時間,經過演變出現了不同的元素,而它們是相互獨立存在的,世界液態的固態的界限分明,一片荒涼。所以混沌在前,洪荒在後。太古宙是地質年代中的一個宙,開始於同位素年齡3800百萬年結束於2500百萬年.太古宙屬於前寒武紀,上一個宙是冥古宙,下一個宙是元古宙.太古宙包括了始太古代、古太古代、中太古代、新太古代。中國的遠古時代指夏朝以前的三皇五帝時期及更早的歷史時期,相當於銅石並用時代以前的史前時期.上古時代是指文字記載出現以前的歷史時代.世界各地上古時代的定義也因此不同.在中國上古時代一般指夏以前的時代.在兩河流域和埃及一般指公元前5000年以前的歷史時代.因為上古時代沒有當時直接的文字記載,那個時候發生的事件或人物一般無法直接考證.這些事件和人物也往往帶有神話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