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屬於傳銷嗎
不屬於
交易所提供的只是交易的平台,至於企業與企業之間商業交易的數據,全是賣家通過各種渠道自行搜集、統計、分析之後提供的。
交易所執行會員制度,不論是賣家還是買家都需要先「入會」才能獲得交易資格。入會先提交申請,審核過關的才能進駐交易所。另外,該所尚不接受個人用戶參與交易。
數據值多少錢,由交易所與數據賣家協商制定。數據內容和交易價格在平台網站上掛出。買家看中了,在平台上拍下就算交易成功。
進入平台交易前,數據都要經過脫敏,抹去和隱私相關的信息。另外,數據交易的行業公約和大數據立法這兩個話題,已經引起各界廣泛關注。
賣家當然也可以選擇私下交易,但是在交易所這種大平台上交易肯定更省時省力。交易所已納入百餘位交易商會員,其中50家企業來自貴陽本地,另有70多家來自省外。
數據買家需遵守交易所制定的保護條例,不得私自轉售、泄露「數據產品」,以確保數據不被濫用。
平台搭建起來後,數據交易更加方便,利用數據掘金的公司也會活躍起來,每個人的生活會因此改變。打個比方,貴陽市民出行的數據經脫敏進入平台,有商家瞅准商機,買了這些數據做出一款APP,每天提前分析出貴陽每個堵點,每個人出行就更方便了。
拓展資料:
貴陽大數據交易所是經貴州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全國第一家以大數據命名的交易所,是一個面向全國提供數據交易服務的創新型交易場所。
它旨在促進數據流通,規范數據交易行為,維護數據交易市場秩序,保護數據交易各方合法權益,向社會提供完整的數據交易、結算、交付、安全保障、數據資產管理和融資等綜合配套服務。
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全程參與了貴陽大數據產業頂層設計、產業規劃和產業推動,當前正在參與工信部《大數據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大數據交易標准、大數據技術標准、大數據安全標准等國家大數據戰略頂層設計,同時在全國布局三十個交易中心。
截至2015年底,貴陽大數據交易所交易金額已突破6000萬元人民幣,會員數量超過300家,接入的數據源公司超過100家,數據總量超過10PB,已發生實際交易的會員超過70家。
② 去中心化交易所好不好,有什麼特點
首先,去中心化交易所主要進行交易撮合、鏈上資產清結算等環節,用戶資產由智能版合約託管由用戶控權制,交易所不觸碰用戶資產。
其次,去中心化交易所最大的價值在於用戶對自己的資產擁有絕對控制權,所有的交易數據與記錄都會通過區塊鏈智能合約進行上鏈,從而保證了交易的公開透明,極大降低了用戶對交易所的信任成本。
再次,黑客很難盜取用戶資產,除非它能拿到每一個用戶的私鑰,即使交易所私鑰泄露,沒有用戶私鑰也無法轉移用戶資產,因此非常安全。使用去中心化交易所,再也不用擔心丟幣、盜幣的風險。
正因如此,隨著區塊鏈底層技術的逐漸成熟,去中心化交易所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它是未來的趨勢。
③ 什麼是去中心化交易所
去中心化(英語:decentralization)是互聯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社會關系形態和內容產生形態,是相對於「中心化」而言的新型網路內容生產過程。
相對於早期的互聯網(Web 1.0)時代,Web 2.0內容不再是由專業網站或特定人群所產生,而是由權級平等的全體網民共同參與、共同創造的結果。任何人都可以在網路上表達自己的觀點或創造原創的內容,共同生產信息。
隨著網路服務形態的多元化,去中心化網路模型越來越清晰,也越來越成為可能。Web 2.0興起後,Wikipedia、Flickr、Blogger等網路服務商所提供的服務都是去中心化的,任何參與者均可提交內容,網民共同進行內容協同創作或貢獻。
之後隨著更多簡單易用的去中心化網路服務的出現,Web2.0的特點越發明顯。例如Twitter、Facebook等更加適合普通網民的服務的誕生,使得為互聯網生產或貢獻內容更加簡便、更加多元化,從而提升了網民參與貢獻的積極性、降低了生產內容的門檻。最終使得每一個網民均成為了一個微小且獨立的信息提供商,使得互聯網更加扁平、內容生產更加多元化。
去中心化計算(英語:Decentralized computing)是把硬體和軟體資源分配到每個工作站或辦公室的計算模式。相比之下,集中式計算則是將大部分計算功能從本地或者遠程進行集中計算。去中心化計算是一種現代化的計算模式。 與之相反的集中計算,則普遍存在於早期的計算環境當中。 一個去中心化的計算機系與傳統的集中式網路相比有很多優點。台式計算機發展迅猛,它們的潛在的性能遠遠超過要求的大多數業務應用程序的性能要求。結果,大多數桌面計算機存在著剩餘的閑置計算能力. 一個去中心化的計算系統,可以發揮這些潛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 然而,它是否增加了整體網路的有效性依然值得商榷。
④ 交易所和交易中心的區別
交易所:進行交易某種信息及物品等的信息平台,所需要用的一個固定的地點叫交易回所。交易所,藉助答信息平台,實現產權信息共享、異地交易,統一協調,產權交易市場及各種條款來平衡。
貿易中心:貿易中心是一定區域內擔負商業職能的中心城市,並在橫向實現多元化買賣行為過程中形成的大規模服務性綜合體。在貿易中心內進行大量商品流通、貨幣流通、經濟信息流通,並具有各種類型的商業設施,不同規模的銀行信貸,不同等級的貯運條件,以及通訊、食宿等物質設施。按其規模分為全球性、全國性大型貿易中心、地區性中型貿易中心和區域性小型貿易中心。
⑤ 交易所和交易中心的區別
可別誤導別復人,國務院制批準的只有八家交易所
1、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交易)
2、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交易)
3、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股指交易)
4、上海期貨交易所(商品期貨交易)
5、鄭州商品交易所(商品期貨交易)
6、大連商品交易所(商品期貨交易)
7、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股轉平台,新三板,流動性差,透明度差)
8、上海黃金交易所(黃金交易)
⑥ 文化交易所和文化交易中心有什麼區別
文化交易所是進行各類文化藝術品權益拆分和類證券化運作的場 所,其涵蓋的藝內術品門類包括容:名人字畫、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品、陶 瓷玉器、金屬器、青銅器、珠寶鑽翠、古代傢具、綜合藝術品及其他藝 術品和非物質文化產品等。同時,文化交易所還提供文化股權、物權、 債權及智慧財產權(影視作品、數位產品、工業設計、文學作品等著 作權)的轉讓或授權交易,文化創意專案投資受益權、文化產品權益 交易,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和文化產權交易指數等產品交易,以及資本與 文化對接的投融資綜合配套服務。
⑦ 交易中心與交易所有什麼區別
沒有什麼區別,只是命名不同而已。平台正不正規就要看平台有沒有合法的批文,一般以金融辦或證監會為宜,如果有國務院的最好。
⑧ 上海股權託管交易中心掛牌,跟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兩者區別是什麼股權託管交易中心掛牌,是不是真正意
在上海股權託管交易中心掛牌不算上市,目前上市只有滬深交易所,新三板嚴格意義上來說也叫掛牌。
⑨ 去中心化交易所與中心化交易所有什麼差距
中心化交易所和去中心化交易所,兩者均各有優劣,區別的話也非常明顯。我們先來看看中心化交易所。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機制,說穿了,其實類似於我們傳統的股票交易。
第一步,注冊(開戶),設置密碼。第二步,用戶認證(KYC)。第三步,充值(充幣)。關鍵來了,這第三步是重中之重。因為你需要先充幣到你在交易所的地址,才能在交易所里進行幣幣交易。而交易所的地址,其實就是一個錢包地址,只不過這個錢包的所有權不是用戶,而是交易所,也就是說,這個地址的私鑰,你沒有!!!明白其中的意義了嗎?
好了,充值完畢就是交易了,用戶給伺服器提交指令(掛單),然後交易所會負責撮合交易,這一步和股票完全一樣。最後是提現(提幣),用戶可以發起指令,把幣從交易所地址提到自己的錢包地址里。以上就是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機制,而這幾步中,所有的動作都會有費用產生,不管你是充值(充幣),交易也好,提幣也罷,gas和手續費都逃不了。
然後我們再看看去中心化交易所,交易機制和中心化不太一樣。第一步,注冊(開戶),設置密碼。這個沒什麼區別。不過接下來就有點不同了,一般不用KYC。但是因為有私鑰,所以這個地址的所有權完全是用戶掌控。第二步,充值(充幣),這個和中心化交易所沒太大區別,充幣的gas你還是要自己出的。
充值完畢,我們在去中心化交易所也可以交易了。用戶一樣可以掛單,交易所一樣會負責撮合交易,只是這個撮合是由智能合約完成的。最後是提現(提幣),用戶發起提幣後,可以直接把幣從交易所的地址提到自己的錢包地址,這一步也和中心化交易所一樣。
以上,就是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機制,兩者的區別也很明顯了。中心化交易所因為所有幣都在它的掌控下,所以交易的效率很高,而且類似於股票的交易流程,方便,適合大多數用戶。反過來說,風險也在於此,如果交易所本身失去誠信或者被黑客攻擊,用戶的資金(幣)是沒有任何保障的。
而去中心化交易所所有的交易流程都是由智能合約完成的,所以交易效率比較低(區塊鏈技術的TPS一直是軟肋),但是相對的,資金(幣)完全是掌握在用戶手裡的,所以安全性相對高一點。除此之外,還有像KYC,中心化需要KYC,去中心化不需要,個人信息安全性也相對高一點。中心化交易所相對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優勢在於交易深度和用戶數量,這兩點是去中心化交易所不能比擬的。
所以,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兩者各有優劣,就看用戶自己的選擇,喜歡方便的,中心化,需要安全的,用去中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