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度貧民窟生活窘迫,為何女子還能夠穿金戴銀
這是因為戴黃金首飾是她們國家的宗教信仰,因此她們必須要佩戴,而且在貧民窟的女孩戴的黃金首飾不是真的黃金,只是黃金的替代品,所以即使印度貧民再怎麼窮也能戴得起。
在印度,女孩的地位真的很低,印度女孩如果想要嫁出去就需要大量的嫁妝才能嫁出去。而且在婆家的地位也是用這些黃金來衡量的,通常嫁妝里的黃金飾品越多,在婆家地位越高,那麼女孩的生活就越好。
② 印度貧民窟美女,住破房戴黃金,為什麼死要面子活受罪
因為這是他們的習俗,也不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我們平時看見印度電影的時候,會發現印度的美女還是很多的。並且每個人都會穿著很光鮮亮麗,看起來就像貴婦一樣的標准。難道印度人是一個很有錢的國家,每個人都可以穿金帶銀么?可我們的認知裡面,這個是不存在的。有的人還在住破的房子,為什麼要穿的那麼好呢?
印度的女人是很美的,就算是貧窮也不可能打破他們對於美的嚮往。他們已經很貧窮了,就算是省吃儉用也不會改變什麼的。還是會一如既往的貧窮,還是會一如既往的沒有錢。既然這樣還不如讓自己過得好一點,讓自己看自己的時候至少有一點心理上的安慰。
③ 印度明明很窮,為啥印度女性還都穿金戴銀
印度的黃金其實都不貴,加上印度還存在富人區以及貧窮區,導致會讓人產生“很窮卻穿金戴銀”的感覺。不得不說印度的黃金還真的很便宜,這個國家的礦產資源真的超級豐富,導致了當地的黃金確實滿街也是;而且印度並非所有人都是很窮的,當地特色的富人區讓我們深刻了解到印度其實真的不窮!
印度並非真的很窮!而且當地豐富的礦產以及有限的提純技術導致任何人都可以輕易購買到黃金,穿金戴銀的行為就顯得很平常了。
④ 印象中的印度女性大多貧苦,為何她們卻能整天穿金戴銀
這種現象跟印度的文化以及宗教有著很大的關系,盡管印度整體是比較貧苦的,但是女子在結婚這一天必定是會穿金帶銀的。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女性出嫁之時所帶的金銀珠寶並非都是真的,有錢人家的大多都是真的,而大多數普通人家會用金色的木質品或者說是鐵製品進行代替。
任何一個國家都有著屬於自己國家的文化,同樣也擁有著自己國家的信仰,人們對於不同的文化以及信仰,可以不喜歡但請記住一定要尊重。不過我想說,印度的一些文化還是特別有魅力的,無論是印度的印度教,還是印度的特色建築,都是值得人們前去觀賞的,倘若人們有機會,可以前去印度親身感受一下那迷人的風景。
⑤ 為什麼印度女人吃不飽,都要穿金戴銀
宗教加上周圍歡迎的原因,讓印度的女人在吃不飽穿不暖的情況下,依然要想盡辦法獲得金銀首飾,這其實也是一種悲哀吧!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因為印度人的思想就是如此,所以我們沒辦法評判。
因為印度獨特的宗教文化,讓所有的印度人都非常喜歡黃金,黃金是財富和繁榮的象徵,這是印度教的內容。如果女人出門不帶黃金首飾,會被認為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這種觀念是如此根深蒂固,這就讓所有的印度女人,不管多麼窮,哪怕吃不飽,都會給自己買一套黃金首飾,即使是假的金子首飾也是必須要有的。
⑥ 印度女孩住著貧民窟的房子,卻帶著金首飾,是因為她們愛慕虛榮嗎
並不是愛慕虛榮。她們從小接受的觀念就是這樣的,。
⑦ 找幾張印度美女的圖片,不要很慎人的那種!
http://lady.tom.com/1003/1020/2003917-22268.html
以前在這上面看過,不知道現在更新了沒。
⑧ 印度人喜歡戴黃金首飾,而且價格近乎白菜價,為何有些國人不購買
黃金的含金量是有多和少的區別,在國內的黃金上架的標注黃金字樣的都需要達到一定的含金量也就是兩個9以上的(99%的含金量以上)。
黃金是歷史上被作為貨幣世界通用的貴金屬,也是全世界通用的黃金首飾。但是每個地區對於作為首飾的黃金含金量是不一樣的,如果在印度黃金首飾是白菜的價格,我想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鍍金。就像同樣是銀飾,在中國也分為99銀和925銀、苗銀、藏銀、鍍銀等等的區別,都可以被稱為銀首飾。但是含銀量完全不一樣。
並且這個國家的安全保障程度也不高,如果你在這里旅遊的話,一定要時刻注意安全,特別是女生,最好是和自己的朋友一同去,有男生的話就更好了。除了這些,你在這邊買了飾品之後,很有可能會被搶劫,所以還是不買最好。
黃金是世界流通的首飾,無論在哪個國家都是具有一定價格的,不可能被當作白菜價格出售,如果被當做白菜價格出售完想只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含金量有很大問題。黃金首飾是一個統稱,鍍金的首飾也可以叫做金首飾,所以這個是不是鍍金的首飾值得懷疑。
⑨ 印度首飾圖片與介紹
http://tieba..com/f?kz=249533801
特產簡介
印度的女性都喜歡戴首飾點綴自己,只要碰上大型的節日,你就可以看到你就可以看到婀娜多姿、華麗動人的印度女性。戴上印度的首飾等於為自己蒙上一種清清的紗,那種神秘的美會偷偷的向外釋放。印度的首飾並不貴,可以放心的選購,而且品種很多,有寶石、銀飾、項鏈、戒指、手鐲、腳煉等。
印度的首飾,堪稱世界之最。如果一個女子戴上所有這些門類的首飾,則真正是從頭到腳,全身披掛。頭發上的頭飾各種各樣,有的懸掛在額際,有的分布在兩邊,有的編結在發辮里,有的與耳環相連,有的發飾、耳環與項鏈成為一個集台體…它們在印度姑娘濃密黑發的映襯下,更覺金碧輝煌,富麗華美…這些頭飾僅佩戴方法就十分復雜,如果涉及造型,則絕不是短短數千字能夠勝任的,而是應該厚厚地寫一本書。
http://www.google.cn/search?complete=1&hl=zh-CN&newwindow=1&q=%E5%8D%B0%E5%BA%A6%E6%89%8B%E5%B7%A5%E8%89%BA%E4%BB%8B%E7%BB%8D&btnG=Google+%E6%90%9C%E7%B4%A2&meta=&aq=f
http://www.google.cn/search?complete=1&hl=zh-CN&newwindow=1&q=%E5%8D%B0%E5%BA%A6%E9%A6%96%E9%A5%B0%E4%BB%8B%E7%BB%8D&revid=-1&sa=X&oi=revisions_inline&resnum=0&ct=broad-revision&cd=1
印度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India),位於南亞次大陸的南部,面積297,47萬平方公里,人口8、211億,是個多民族國家。印地語為國語,英語為官方語言和商業用語。首都新德里(New Delhi)。83%的居民信奉印度教。
1947年8月印度獨立。1950年1月26日宣布為印度共和國,為英聯邦成員國.印度各地大小寺廟和殿塔比比皆是,每天香客絡繹不絕。進入寺廟大殿都要脫鞋,但允許穿襪子。有時能夠在大殿旁租用套鞋,穿上即可入殿。進入錫克廟時,頭上必須罩一塊潔凈的布,如手絹等。
虔誠的印度教徒有早睡早起的習慣。每天清晨沖完涼後做禱告,然後才開始工作。教徒們常在河水(特別是「聖河」恆河)中沐浴。他們相信,入河沐浴,可以洗刷過錯。
牛被印度教教徒視為「聖獸」,印度教徒認為,牛既是繁殖後代的象徵,又是人類維持生存的基本保證。就是在科學技術十分發達的今天,印度人對牛仍然是敬之如神。印度教不準吃牛肉,印度雖有養牛業,但只能提供牛奶、黃油及牛糞作燃料,喝牛奶允許的。特別是水牛奶,印度人格外喜歡。牛雖然不能宰殺吃肉,少數地方有用作役牛(民間運輸、耕地)。因此,在印度的一些城市、鄉村裡,老牛、病牛、殘牛比比皆是,牛可以到處自由游盪,神聖不可侵犯。這么多的牛,成為國家的一個負擔。印度擁有的牛達到3億多頭,人均擁有量居世界第1位,但經濟上的作用並不大。印度僧侶每年還要舉行一次儀式,叫「波高」,表示對牛的尊敬。他們還和商人舉辦了許多「聖牛養老院」,將那些年邁體弱,不能自己覓食的老牛收養起來,一直到老死。
信奉伊期蘭教的印度人不吃豬肉,虔誠的教徒不喝酒。
正統的錫克教徒不剪發,頭上纏著頭巾。他們不吸煙,也不吃牛肉。正統的穆斯林婦女一般不見男客,但邀請印度人參加社交活動時,也應邀請他們的妻子。
1947年6月實行印巴分治,同年8月印度獨立。1949年12月30日與我國建交。
如果進行某種商業談判,他們會自自然然地說:「你們的資本比我們的多,所以,這一筆費用該由你們支付」。外國商人和印度人談生意的時候,就常常因遇到這種場面而鬧得啼笑皆非,錢較多的人,或是較受歡迎的人應該付錢--他們認為這是「順理成章」的事。
印度是一個講禮節的民族,又是一個東西方文化共存的國度。有的印度人見到外國人時,能用標準的英語問候「你好」有的則用傳統的佛教手勢--雙手合十。印度教徒見面和告別多施雙手合十禮,並互相問好祝安。行禮時要彎腰觸摸長者的腳。印度人在雙手合十時,總是把雙手舉到臉部前才算合十。這種招呼,顯得比握手高尚、文雅,令人有一種「仙風道骨」之感。你必須注意的是,切莫在雙手合十的時候,也同時點頭(外國人在印度常有這種動作,容易引起當地人的嗤笑),那就破壞了親切和氣的氣氛,顯得有點不倫不類了。
在印度,迎送貴賓時,主人獻上花環,套在客人的頸上,妻子送丈夫出遠門,最高的禮節是摸腳跟和吻腳。現在,城市中男女見面已多實行握手,表示親熱時還要擁抱。在大多數地方,男人相見或分別時,握手較普遍。男人不要和印度婦女握手,應雙手合十,輕輕鞠躬。男人不要碰女人,即使在公共場合也不要和女人單獨說話,婦女很少在共場所露面。
印度人認為吹口哨是冒犯人的舉動,是沒有教養的表現。他們認為把孩子放在浴盆里洗澡是不人道的。因為不流動的水為死水,孩子浴後會遭災、夭折的。印度人喜歡談論文化方面的成就、印度的傳統以及外國的事和外國人的生活。
印度婦女喜歡在前額中間點有吉祥痣,其顏色不同,形狀各異,在不同情況下表示不同意思,它是喜慶、吉祥的象徵。印度男女多有配帶各種裝飾品的習慣。
印度人身份懸殊,有等級制度,很重視身份。甲某高乙某的等級,甲乙就不能平起平坐,要求相當嚴格。
在印度的孟買(Bombay),60%的人是素食主義者因此,宴請印度商人時,事先必須確認對方的習俗,是否是素食主義者。
在印度,你若要進入印度教的寺廟,身上絕不可穿以牛皮製造的東西,穿上牛皮製造的東西,會被視為犯了禁戒,皮鞋、皮表帶、皮帶、手提包等牛皮製品,都不得入其寺門。印度人走進寺廟或廚房之前,先要脫鞋。他們認為,若穿鞋進去,既不禮貌,也不聖潔。不論男女老幼,統統把鞋放在門口,赤腳進去。
印度人愛喝茶,大多是紅茶。各種集會,中間休息時也備有茶水,招待客人自不必說。在印度人家裡吃飯時,客人可以給主人帶些水果、糖作為禮品,也可以給主人的孩子帶些禮物。很多婦女不同客人聊天,也不同客人一起吃飯。
印度人喜愛3、7、9數字。他們認為紅色責示生命、活力、朝氣和熱烈,藍色表示真誠。陽光似的黃色表示光輝壯麗。綠色責示和平、希望。紫色表示心境寧靜。印度人在生活和服裝色彩方面喜歡紅、黃、藍、綠、橙色及其他鮮艷的顏色。黑、白色和灰色,被視為消極的不受歡迎的顏色。不喜歡玫瑰花,在辦公室和商業機關,寫字台喜歡放在東北角或西南角。
在印度初次訪問公司商號或政府機關,宜穿西服,並事先訂約。約會,盡量按時赴約。印度商人善於鑽營,急功近利,圖方便,喜歡憑樣交易,洽談中應多出示樣品,廣為介紹經濟實惠的品種。印度商人中,許多人在英美受過教育,因為這是表示關心友好的方式。商務談判他們往往細細研究,費時較久。在談判時,切忌在印度人面前談論印度的赤貧、龐大的軍費及外援。在孟買入海關者,宜在海關申請飲酒許可,因為孟買市面無酒可購。印度人往往帶你到私人俱樂部內飲酒。
印度人吃飯大多使用盤子,千萬注意,吃飯時,只准用右手遞接食物,另別用左手。與印度人接觸時,切忌用左手遞東西給他。因為他們認為左手骯臟,右手干凈。吃飯用右手抓取,不但吃米飯用手抓,就連稀粥也能用手抓人口中。在印度,除上洗手間外均不使用左手。伸左手就是對別人的侮辱,弄不好他們會把你用左手遞的東西砸爛,盛怒之下,還可能臭駕你一通。
切莫撫摸小孩的頭,在印度如摸小孩的頭,對方一定翻臉。最容易引人誤會的是,印度人平常表示同意或肯定的動作是搖搖頭,或先把頭稍微歪到左邊,然後立刻恢復原狀,表示「Yes」、「知道了」、「好的」,與我們點頭表示差別很大,最易使人誤會。
商務活動訪新德里最好選擇每年10月至6月,訪問孟買最好選擇9月至10月,以免酷熱或梅雨。印度全國性大節日有1月1日元旦、12月26日國慶節、3~4月份有一個「酒紅節」(也叫潑水節)、8~9月間有一個兄妹節、9~10月有個燒紙人節、8月15日獨立日、10月2日國父甘地涎辰紀念日、10~11月有個燈節(慶祝3夭)、12月26日為聖誕節。而印度教人。錫克族人、回教徒、巴希族人、蹬米爾人……各有不同假日,各港口也有單獨假日,屆時絕不進行交易,因此,訪問印度,務必先了解好對方的假期。
首飾是印度人日常生活中一種不可缺少的裝飾品。即使是家境清貧的婦女,也要佩戴一些不值錢的金屬或塑料首飾。自古以來,印度人就認為,向女子贈送首飾是男子應盡的義務,女子也應充分和用首飾來打扮自己。印度有「月亮」、「芒果的故鄉」、「黃金之國」、「鑽石貿易王國」、「黃金寶地」、「皇冠上的明珠」之稱。
印度海關規定,入關可攜帶香煙200支,或雪茄50支,或煙草250克。酒1誇特。外幣不限,先報數額,出關可攜回。
計程車免小費。旅館、餐廳在帳單中己加小費10% 。其他服務每次付2或3個ROUPEE即可。
古代印度匠人研磨拋光鑽石的技藝已經爐火純青。大多數在印度發現的上好鑽石,都是在當地進行簡單加工。古印度琢形的鑽石價值十分昂貴,加工好的鑽石一般都在當地行政長官的掌握之中,很少有帶出境外者。而歐洲國家當時流行的大多都是沒有經加工的鑽石原石。為了掌握將鑽石原石加工成成品的方法,歐洲人進行了長期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據說是威尼斯工匠聞琴佐?別魯契首先加工鑽石取得成功,但是,據1169年羅伯特?德?貝爾肯姆出版的名為《印度的奇跡》的書中援引的資料,發現鑽石琢磨方法的人乃是他的曾祖父——拂拉藝人柳德維棵?羅伯特?德?貝爾肯姆,時間是在15世紀。他把兩顆鑽石分別粘牢,互相磨擦出鑽石粉,然後把鑽石粉搽在他專門設計的磨鑽機的金屬磨盤上面,以切磨鑽石。
http://www.google.cn/search?complete=1&hl=zh-CN&newwindow=1&q=%E5%8D%B0%E5%BA%A6%E9%A6%96%E9%A5%B0%E4%BD%9C%E7%94%A8%E4%BB%8B%E7%BB%8D&btnG=Google+%E6%90%9C%E7%B4%A2&meta=&aq=f
⑩ 印度女人為何戴鼻環[組圖]
印度女人為何戴鼻環印度的「鼻環美女」 中國有句古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瀕臨太平洋的中國,和面對印度洋的印度,盡管山水相連,卻有各自不同的傳統文化,較為突出的例如:飲食起居,穿戴佩飾等等。看過印度電影的人,一定對印度女子潑辣嫵媚的眼神、放浪明快的舞蹈、嘹亮甜潤的歌聲,以及珠光寶氣的服飾所傾倒,尤其忘不了印度女子特有的「鼻飾」。 鼻飾,包括鼻環、鼻釘等等。最初,這種東西從阿拉伯國家傳到印度,其本意是指人們穿過牲口鼻孔拴上的牽牲口繩,表示對牲口絕對的「所有權」。如今,鼻環、鼻釘,已成為印度婦女婚否的標志。 的確,印度女性的首飾五花八門,大致分為耳環、項鏈、戒指、手鏈、手鐲、發飾、額飾、胸飾、腳鏈……這個古老的國度,對首飾非常講究,他們認為:「首飾是女性生活的一半。」漫說出身富貴的太太小姐,往往千方百計地用首飾打扮自己,即便是小家碧玉,或者貧寒女子,也會傾其所有,物色幾件普通首飾或塑料飾件,當作替代品。這種情懷,很像喜兒扎一條紅頭繩。只是印度女子的首飾,可比紅頭繩隆重得多。 印度女子的「鼻飾」和「耳飾」極富民族特色。根據當地風俗,未婚少女和已婚女子,佩戴這兩種首飾,說法也截然不同。 出嫁了,印度少女終於戴上了精美的「鼻飾」 未出嫁的少女,一般不戴鼻飾。只在出嫁時,才鄭重地佩戴。據說,印度還流行一種「吉祥痣」,那一點嬌嫩的顏色,可紅、可黃、可紫,也可黑,主要是根據衣服的色調。吉祥痣既能美容,又可避邪。到過印度的遊客,都會發現,那裡不同年齡的婦女,不官身份地位怎麼樣,都毫無例外,在前額正中點一顆鮮艷的「紅點兒」。就連索尼亞·甘地那種了不起的女性,也在結婚當天,在丈夫拉吉夫·甘地面前,首次點了一顆「吉祥痣」。至於說,傳統的「鼻飾」、「耳飾」,自然一件也不能少。 已婚婦女,必須在鼻翼上穿孔,戴上貴重的金質鑲寶鼻環,有的還用金鏈將鼻環與耳環相連,形成了別具一格的面飾。當然,地域不同,佩戴「鼻飾」和「耳飾」的講究也大有區別。比如,南部地區,新娘要在鼻孔兩側穿洞,戴上鑽石鼻釘,或在左鼻孔下方佩戴鑲有珍珠的鼻環,此外,腳趾上也戴戒指。北部地區,新娘佩戴金鼻環,並用一條精美的金鏈連接,金鏈的另一端掛在耳朵上。 已婚婦女,必須在鼻翼上穿孔,戴上貴重的金質鑲寶鼻環,有的還用金鏈將鼻環與耳環相連,形成了別具一格的面飾。當然,地域不同,佩戴「鼻飾」和「耳飾」的講究也大有區別。比如,南部地區,新娘要在鼻孔兩側穿洞,戴上鑽石鼻釘,或在左鼻孔下方佩戴鑲有珍珠的鼻環,此外,腳趾上也戴戒指。北部地區,新娘佩戴金鼻環,並用一條精美的金鏈連接,金鏈的另一端掛在耳朵上。印度女人為何鼻子「穿眼兒」印度女人為何鼻子「穿眼兒」印度女人為何鼻子「穿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