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外匯 > cpi上漲利好什麼股票

cpi上漲利好什麼股票

發布時間:2020-12-30 00:14:57

❶ CPI高好還是低好CPI 超預期對股市有什麼影響對哪些股票相對利好

通常是來低好,只要不是負源數,如果前面的數據很高,負數未必不好,要具體看,通常可能是下跌,因為高了可能會有緊縮銀根的預期。
CPI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的簡稱。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是一個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購買的消費商品和服務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的宏觀經濟指標。它是度量一組代表性消費商品及服務項目的價格水平隨時間而變動的相對數,是用來反映居民家庭購買消費商品及服務的價格水平的變動情況。
居民消費價格統計調查的是社會產品和服務項目的最終價格,一方面同人民群眾的生活密切相關,同時在整個國民經濟價格體系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進行經濟分析和決策、價格總水平監測和調控及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指標。其變動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貨膨脹或緊縮的程度。一般來講,物價全面地、持續地上漲就被認為發生了通貨膨脹。

❷ GDP、CPI對股市的影響,影響股市哪些板塊

只是對股市消息費和資金面的轉移,沒有具體到哪些板塊,您可以密切關注國家政策面的出台,對熱點進行把握

❸ CPI上漲對股價有什麼影響

cpi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物價上漲,你買東西更貴了,但是你的收入水平沒有相應版提升,生活壓力變大。
對股權市來說最明顯的就是消費類股票受益,比如說商場類的、食品釀酒類的都是可以投資的。
同時,CPI上漲之後,通貨膨脹預期加強,有兩個投資主線:1.大宗商品,如有色金屬、煤炭等板塊;2.尋求保值:黃金板塊。

❹ CPI上漲和PPI上漲對商品期貨有什麼影響,對股指期貨和上證指數有什麼影響,是利多還是利空!

兩者的上漲都是由於通貨膨脹引起的,為什麼會通貨膨脹呢,因為錢印多了,泡沫多了,錢多了貨的價格相對來說就升值了,所以對期貨來說,是利好。
同樣錢多了,股市能進入的錢就多了,股市就會漲咯~ 指數當然也會漲,不過要是錢多的太厲害,那麼泡沫破滅的那一天,對指數就是利空了~

❺ cpi上漲對股市影響有哪些

cpi反映的是市場來物價的源漲跌狀況,這深刻反映普通大眾的吃穿住用行的成本。cpi是央行改變貨幣政策的一個重要指標。
如果環比、同比都上漲,那麼對股市將是一個不利信號,這意味著央行要採取收緊的貨幣政策,而貨幣就是股市的活水,如果央行把閥門擰緊一點,股市中的許多資金就會抽出去還銀行利息,用於日常消費,從而導致股市存量資金的撤離。同時,股市的下跌又會影響投資者信心與未來預期,股市預期的悲觀又會減少增量資金進入股市,因此股市就會逐步下跌。

❻ CPI上漲對哪些板塊的股票有利,為什麼

糧油吧,商品價格上漲他們的利潤也在上漲。

❼ cpi上漲意味著什麼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CPI(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消費品及服務價格水平的變動情況的重要經濟指標,也是宏觀經濟分析與決策以及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指標。一般來說,CPI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國家的宏觀經濟調控措施的出台與力度,如央行是否調息、是否調整存款准備金率等。同時,CPI的高低也間接影響資本市場(如股票市場)的變化。

CPI的漲跌,主要是體現通貨膨脹或者通貨緊縮,一般CPI上漲過快,央行一般都要採取加息來平抑CPI上漲所帶來的貨幣貶值,而加息將會對資金的流動性起到相當大的抑製作用,而且由於股市的合理市贏率(PE)是參考銀行一年期利率來決定的,且與利率水平成反比,即利率水平越高,PE就越低,對應平均股價就越低,所以CPI的上漲將會對影響資金流動性,且降低股市股價估值水平。
CPI(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對股市的影響,CPI與股票價格是兩個不同的價格體系。它們之間又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相互影響,CPI的持續上漲無疑會對股票市場產生重大影響。
簡要回答如下
1. CPI上漲,漲到2%,並且CPI高於銀行存款利率時,銀行資金流出到股市,使股指上漲。
2. CPI持續上漲,反過來會引發國家出台相關宏觀緊縮政策,比如上調存准率和加息,如此流動資金緊張又會傳導到股市,使股指下跌。
3. CPI上漲,也會引發股市結構性調整,通脹一般因多發貨幣引起,但貨幣會流向政策扶持的行業,這些行業會增長,股價上漲。反之,被調控政策影響的行業,得不到資金支持業績下降,股價下跌。
4. CPI上漲,還會使上市公司貸款成本增高,影響企業利潤,由此帶來股票市盈率增大,影響股民的投資積極性,導致股指下跌。

講解如下:
寬松的貨幣政策下,銀行存貸利率都較低,那麼銀行對社會流動性資金吸引力就會降低,銀行儲蓄存款總額甚至會出現負增長。而股市和房地產等投資市場領域就會吸引流動性資金進入,繼而拉高房價和股指。
但股指不可能保持持續的上漲,市場流動資金過多後,CPI也會持續上漲,國家必將加大貨幣、財政政策調整的力度,出台緊縮性宏觀調控政策。如連續上調商業銀行存款准備金率和加息,流動資金緊缺勢必傳導至股市,資金就會從房市和股市中流出,導致股指和房價的變化。
CPI的持續上漲將引發股市結構性調整。我國以往的通貨膨脹大多主要由於貨幣過多引起的,但過多的貨幣並非平均或同時流向各個行業,而是先流入強勢部門或強勢行業。

因此,一個時期內一些比較活躍的板塊將可能保持穩定或向上的強勢;國家政策鼓勵或者保護的行業板塊將有可能進入新的增長周期;而對於國家限制的傳統產業,及將受到CPI的持續上漲和調控政策影響可能出現利潤下降的行業板塊股票價格將下跌。

CPI的持續上漲也提示股市投資者警惕資產價格風險。一般而言,當CPI持續上升時,投資方向會轉向股市這樣高回報的投資市場。CPI的持續上漲還會導致上市公司的資金成本增加(企業貸款的成本增加),使得企業的盈利減少,使股票的市盈率升高。同時CPI的持續上漲,股票價格下降對資金的吸引力會逐漸下降,股民對股票投資慾望逐步減小,退出股市中流通的資金。由此,難以保持股價在高位穩定,導致股指下跌。因此,CPI上漲初期,買入股票,買入國家政策扶持的行業股票,有希望盈利;在CPI上漲的後期,要留意股指受影響下跌,做好退出的准備。

❽ CPI上漲對股價有什麼影響

CPI與股票價格是兩個不同的價格體系。它們之間又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相互影響,CPI的持續上漲無疑會對股票市場產生重大影響。

在寬松的貨幣政策下,銀行存貸利率都較低,那麼銀行對社會流動性資金吸引力就會降低,銀行儲蓄存款總額甚至會出現負增長。而股市和房地產等投資市場領域就會吸引流動性資金進入,繼而拉高房價和股指。但股指不可能保持持續的上漲,市場流動資金過多後,CPI也會持續上漲,國家必將加大貨幣、財政政策調整的力度,出台緊縮性宏觀調控政策。如連續上調商業銀行存款准備金率和加息,流動資金緊缺勢必傳導至股市,資金就會從房市和股市中流出,導致股指和房價的變化。

CPI的持續上漲將引發股市結構性調整。我國以往的通貨膨脹大多主要由於貨幣過多引起的,但過多的貨幣並非平均或同時流向各個行業,而是先流入強勢部門或強勢行業。因此,一個時期內一些比較活躍的板塊將可能保持穩定或向上的強勢;國家政策鼓勵或者保護的行業板塊將有可能進入新的增長周期;而對於國家限制的傳統產業,及將受到CPI的持續上漲和調控政策影響可能出現利潤下降的行業板塊股票價格將下跌。

CPI的持續上漲也提示股市投資者警惕資產價格風險。一般而言,當CPI持續上升時,投資方向會轉向股市這樣高回報的投資市場。CPI的持續上漲還會導致上市公司的資金成本增加(企業貸款的成本增加),使得企業的盈利減少,使股票的市盈率升高。同時CPI的持續上漲,股票價格下降對資金的吸引力會逐漸下降,股民對股票投資慾望逐步減小,退出股市中流通的資金。由此,難以保持股價在高位穩定,導致股指下跌。

❾ CPI高好還是低好CPI 超預期對股市有什麼影響對哪些股票相對利好

PPI指的是企業原材料來的價格自指數,很好理解 好比鋼鐵廠的原材料就是煤炭喝鐵礦石,它們的價格走勢就會被列在PPI里頭 所以在企業產品的市場售價不變的情況下,企業的成本降低(也就是PPI負增長)意味著企業會有更多的利潤,如果企業產品的市場售價不變,PPI上升,那麼企業的利潤就薄了
CPI只要是指消費品的物價指數,主要列入計算的是市場生活必需品,好比雞蛋,雞肉,牛肉,蔬菜,房子,別看這些東西微不足道,它們也能反映出平均的物價上漲或者下跌,好比汽油的漲價,會很快的反映到雞蛋,蔬菜上(農民或是運貨商的成本會轉嫁到價格上),所以我們也就用CPI來當做一個over all的價格走勢標准。
所以對一個企業來講它最好就是能降低製造成本,也就是希望PPI是負的增長,然後它製造出來的產品售價可以比較高,也就是CPI是正的成長,這是企業想看到的最好的結果,意味著更多的利潤
但是反過來,要是PPI正增漲,也就是企業的成本升高,但是CPI負成長,也就是銷售價格變低,這就是企業不想看到的,意味著利潤薄了

閱讀全文

與cpi上漲利好什麼股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恆大集團股票行情 瀏覽:6
信託信披 瀏覽:944
大眾公用股票分紅 瀏覽:637
寧波銀行後期查貸款用途 瀏覽:545
好好開車融資 瀏覽:300
融資租賃可行性報告 瀏覽:2
860日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373
房奴如何理財 瀏覽:803
南昌住房公積金貸款計算器 瀏覽:427
國盛華興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822
工行貴金屬掛單四種 瀏覽:918
主力資金進出散戶資金進出指標公式 瀏覽:880
報雷理財 瀏覽:898
廣信股份股票 瀏覽:472
小額貸款怎麼收賬 瀏覽:798
基金交銀藍籌凈值519697 瀏覽:222
杏花村國貿投資公司銷售情況 瀏覽:395
什麼時間銀行理財產品利率會高些 瀏覽:231
深大通資金流向個股行情 瀏覽:73
生活理財分類 瀏覽: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