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誰能給我通俗的解釋一下,美國印錢買國債對我們外匯的影響
美國印鈔救市如飲鳩止渴。因為大量的印製美鈔是美元貶值,連帶美國國債貶值。短期內,市場上充足的美元可以增加流動性。但是,如果美聯儲不能在未來3-5年內吸收這些多印發的鈔票會使美元貶值,流動性過剩,通脹壓力增大。
美國買了自己的國債,從好的方面來看是在債券贖回。因為這樣是要拿出錢從市場上回購得,就像中國央行對央票的回購,賣出央票時回籠資金,買進樣票放出貨幣。美國這次買進國債就相當於在市場上投放更多的美元。
但是在市場上投放美元如果由美聯儲以外的其他機構來做都是好事,比如中國政府買美國國債就是好事,因為市場上美元多了,但由美聯儲來做就未必是好事了!因為美聯儲相當於我們的央行,有發行貨幣的職能。美聯儲的回購就像當那個與印更多的美元!
我們知道紙是沒有價值的,要有黃金等在後面支持才有貨幣價值。美聯儲如果大量印製,但又不在市場上進行回收,這會使美元貶值!
所以這次的國債回購的直接後果就是美元貶值,美國國債貶值。對中國的直接影響就是,中國的以美元計的外匯儲備縮水,中國購買的美國國債貶值!
就像很久以前的一句話,欠債的人最喜歡貨幣貶值!而美國利用大量的舉債來使自己的國家走出困境和發展經濟,然後迫使本國貨幣貶值,使債務降低。
② 為何國家不多印鈔票,多印的由國家來買外匯,使外匯儲備增加,從而使人民幣不貶值
人民幣現在就不貶抄值啊襲,而是在升值啊!
再說了,印太多的錢那就會引起國內的通貨膨脹,那人民幣就是真的貶值了,就象舊社會一樣,買個米還要帶一籃子錢!
還有中國現在的外匯儲備已經夠多了,現在國家不是想怎麼增加外匯,而是在想怎麼花好那一大筆錢!
③ 國家購買外匯的錢從哪兒來是不是銀行增印的
購匯的錢,歸根而言是增印的. 的確沒有商品和勞務作為支撐. 是會造成通脹.
所以在外匯占款厲害專的時候屬,是要提高准備金,降低流動性,防止通脹.
這與你感受到的現實吻合.
但是國家是不會大張旗鼓的宣傳,他有貨幣印刷權,可以隨便印人民幣.
④ 中國賣武器給國外,掙的外匯是什麼是不是就只是一堆印的鈔票
這個應該有多種支付方式,可以用美元或其它貨幣結算,也可以用礦產或其它資源抵錢。
⑤ 國家為什麼要外匯儲備自己可以多印錢買美元或國內發行
多印人名幣市場上的流通貨幣就會太多,會造成通過膨脹,像韓國那樣,出門帶幾十萬
⑥ 美國濫印鈔票,美元瘋狂貶值,中國的2萬億外匯儲備咋辦
FED(美聯儲)這樣來做的自確是一種風險轉嫁!也是對目前美國經濟救助的最直接最後的底牌!美元貶值是趨勢!目前只是小小加劇些!正如總理在兩會中答記者問的時候說到的!我也很擔心美國不講信用!中國的外匯儲備大部分是投資在美國國債的!這樣會讓中國的經濟實力加速衰退!另外7000億是在日本的!是一種國家性的套息交易!目前日元有升值的趨勢也會導致國家外匯儲備大量縮水的!但是面對目前全球金融危機來看問題!中國在本次危機中的損失是相對較小的!同樣在經濟危機即將過去的時候!中國的經濟實力理論上應該最先加速增長!因為在大家同樣都虧損的時候!你虧損的最少那麼到春天來的時候你的起點就最高!如果大家一起以同一個增長速度來運行的話!我們則先於他們一步!另外!我們是金磚四國之首!金磚四國不是隨便叫的!說明我的經濟增長在條件同樣優良的時候是高於其他國家的發展速度的!冬天過去就是春天!四季輪回正如經濟景氣環境的循環!
⑦ 國家直接印錢買外幣,外匯不就充足了,就可以買大量國外的資源,這樣為什麼不可行
這幾天我也在想這個問題。我的想法是,一個國家的外匯都是通過外貿得到的,也專就是外匯屬是拿本國的產品賣給外國,換得錢。如果靠自己開動印鈔機,隨便印鈔,然後拿去換外匯,肯定不行的,如果行,那不是太輕鬆了?想想也不可能。還有你的錢換成了外匯,對方就有你國家的錢,那他就可以買你國家的東西。如果他擁有很多你國家的錢,可以搞亂你的國家金融秩序。
⑧ 為什麼要利用外資呢是因為缺少外匯嗎為什麼不自己印鈔票投資呢謝謝!
貨幣數量這個東西牽涉到很多方面,比如數量多了會引發通貨膨脹,匯率下跌,本幣貶值專,因此,一個國家屬的貨幣投放是有安排的.
如果照你所說,只要印鈔票就可以,那麼世界上就沒有發展中國家和落後國家了,只要印鈔票就什麼都有了.
⑨ 中國有多少外匯,國內央行就要印等量的人民幣出來是真的嗎
人民幣來對內貶值是因為流動源性過剩,放在二十年前一張一百的能換多少東西你可以打聽一下,通貨膨脹問題是任何一個高速增長的經濟提必須面對的。而對外升值是因為國外的資本市場認為人民幣具有很好的前景當大家都覺得人民幣值錢的時候他就真的值錢了
⑩ 為何國家不可以加印貨幣兌外匯
加印1萬億的貨幣,貨幣增加了,但是商品總量卻沒變。換句話說,你拿11萬億去買以前專10萬億的東西,屬導致的結果就是,商品的價格上漲(即貨幣的實際購買力下降),再往下就是通貨膨脹。這是把印的錢放到國內。
如果假定能夠放到國外,在國際市場上,直接反映出來的就是人民幣的貶值,實際購買力下降幅度會比國內要大(就像是股票,少部分真正流通的股票決定整體資產的價格水平) 當然這種狀況會引起連鎖反應,很復雜,這主要看各國對中國這一非常行為的態度,和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等等。 不管哪種情況,吃虧的是我們(除非中國的經濟大幅倒退,物價上升,而且在國際市場上還沒反映出來。這樣我們才能沾點便宜,不過太不現實。為了吃個糖果,捅自己一刀,那是傻子和瘋子乾的事)
實際上,人民幣在國際上是不能自由流通的,這是我國國情決定的。現在東南亞一帶的國際貿易可以直接用人民幣結算,實現小區域流通自由的嘗試。日後,人民幣流通肯定是大勢所趨,但是政府必須得謹慎,放慢腳步,一步步來才可以。我覺得在我有生之年,可能見到人民幣的自由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