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外匯 > 外匯10月利率投資

外匯10月利率投資

發布時間:2020-12-27 23:06:08

1. 外匯投資利息回報高嗎

首先明確一點就是,國內外匯存款是有利息的,而且利息也是外匯!
但是外匯的利息,就要根據你所擁有的外匯幣種和你所存在的銀行了。
銀行不同,幣種不同,外匯存款利息也是不相同的!

2. ms外匯利率百分之十是真的嗎

外匯是較高風險的投資品種,是有贏有虧的,需要謹慎選擇才是

3. 我想了解外匯中的利率如何算

目前流行的炒外匯一般指的是外匯保證金業務,它是通過正確的判斷趨勢來獲取收益的,交易方式雖類似於期貨,但其採用的是24小時不間斷、T+0、雙向交易的模式,相比期貨的交易方式來說更靈活。由於其引入了杠桿機制,還能起到以小博大的效果,投資者能以較少的資金來博取更大的利潤。除了資金放大之外,外匯保證金投資最吸引人的特色是可以雙向操作,您可以在貨幣上升時買入(做多)獲利,也可以在貨幣下跌時賣出(做空)獲利,而不必受到所謂的熊市中無法賺錢的限制。

舉個例子:以你做多(即買漲)1手歐元/美元(EUR/USD)為例,歐元兌美元當時的匯率為1.3300,假如行情和你判斷的趨勢一致漲到1.3308,就說明你賺了8個點,也就是說你賺了80美元。同樣,做空(即買跌)也是一個道理。也就是說不管市場行情怎麼變化,只要你判斷對了方向就可盈利,不像股票只能漲才賺錢。在外匯保證金交易中,下1個標准手的情況下每賺1個點就等於賺了10美金,0.1手就是1美金。

手續費一般指的是點差,就是市場買價和市場賣價間的點值差。例如歐美匯率的賣價為1.3300,買價為1.3303,它的點差就是3點。另外有些代理商通過提供額外的增值服務還會加收傭金,也是以增加點值的形式體現在交易平台上。外匯點差分為固定點差和浮動點差兩大類。主流平台主要貨幣對的固定點差一般在3-5點,固定點差的點值是固定不變的,比較適合初入匯市的新手。而浮動點差的優勢就是沒有行情時點差很小,缺點是行情波動大時點差也隨之瞬間擴大,不好把握。

4. 外匯的利息是多少

有利息。外幣存款定期利率參照人民幣,利率和匯率變動無關。

中國銀行外幣儲蓄賬戶包括:美元(鈔/匯)、歐元(鈔/匯)、日元(鈔/匯)、港幣(鈔/匯)、英鎊(鈔/匯)、加拿大元(鈔/匯)、澳大利亞元(鈔/匯)、瑞士法郎(鈔/匯)、新加坡元(鈔/匯)、澳門元(鈔/匯)、韓元(鈔/匯)、俄羅斯盧布(鈔/匯)、紐西蘭元(鈔/匯)、

丹麥克朗(鈔/匯)、挪威克朗(鈔/匯)、瑞典克朗(鈔/匯)、南非蘭特(鈔/匯)、泰國銖(鈔/匯)、印尼盧比(鈔)、菲律賓比索(鈔/匯)、巴西里亞爾(鈔)、新台幣(鈔)、馬來西亞林吉特(匯)、印度盧比(鈔)。

中國銀行可為您提供的個人外匯存款分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通知存款,以及其它經監管機關批準的存款。定期存款按期限分為:一個月、三個月、六個月、一年、二年五個檔次。以上存款分為現匯賬戶和現鈔賬戶。

開戶起存金額,不設起存金額限制。具體開辦的幣種、存期、利率、開辦網點以及其它未盡事項可能有所不同,可以向當地中國銀行或通過95566進行咨詢。

(4)外匯10月利率投資擴展閱讀:

外幣存款生成的利息,也是付給外幣。存入什麼幣種,生成的利息按什麼幣幣計算。這個在我國《儲蓄管理條例》上有明文規定。
第十七條經外匯管理部門批准,儲蓄機構可以辦理下列外幣儲蓄業務:

(一)活期儲蓄存款;

(二)整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

(三)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開辦的其他種類的外幣儲蓄存款。辦理外幣儲蓄業務,存款本金和利息應當用外幣支付。

工行和農行2012年8月發布公告表示,將不同程度地下調境內美元、港幣和歐元3種小額存款利率。根據兩家銀行的公告,美元、港幣和歐元3種境外貨幣存款利率不同程度下調。以美元為例,兩家銀行將活期和7天通知存款利率從之前的0.10%下調至0.05%,下調幅度達到50%。

其餘的各種期限存款利率,下調幅度在25%到33%之間。港幣的存款利率調幅相對較小,活期和7天通知存款利率從0.02%調至0.01%,下調一半,1個月及以上期限利率均未作變動。

歐元的降幅最大,活期從此前0.1%調至0.01%,7天通知存款利率也從0.15%調至0.01%,1年期從1%調到0.7%,2年期下調至0.75%

5. 求解:設美元年利率為10%,英鎊年利率為8%,某投資者觀察到某日英鎊即期匯率為GBP/USD=1.5770/80

(1)即期兌換成英鎊(匯率.5780),進行投資,到期收回,出售英鎊(匯率1.6243),減去美元機會成本,即為利潤:1000000/1.5780*(1+8%)*1.6243-1000000*(1+10%)=11688.21美元
(2)即期英鎊買入價與遠期英鎊賣出價計算掉期率:(1.5940-1.5770)/1.5770=1.077%,小於利差,可以抵補套利:即期將英鎊兌換成美元,進行投資,同時簽訂賣出一年後美元投資本利遠期,到期時,美元投資本利收回,執行遠期合同出售獲得英鎊,減去英鎊機會成本,即為利潤,單位英鎊可獲利潤:
1*1.5770*(1+10%)/1.5940-1*(1+8%)=0.0082685英鎊

3。判斷:
兌換成同一標價法:
設香港外匯市場即期匯率為HKD=USD(1/7.7800)/(1/7.7500)
,紐約外匯市場USD/GBP=0.6400/10
倫敦外匯市場GBP/HKD=12.200/50
匯率相乘(用中間價):[(1/7.7800+1/7.7500)/2]*[(0.6400+0.6410)/2]*[(12.200+12.250)/2]=1.008389,不等於1,可套匯,大於1,套順序從港幣為基準貨幣的市場開始,香港兌換成美元,再在紐約兌換成英鎊,再在倫敦兌換成港幣,減去成本,即為獲利:
1000萬*1/7.7500*0.64*12.200-1000萬=74838.71港幣

2。遠期匯率:GBP/HKD=(12.0000+0.0500)/(12.0100+600)=12.0500/12.0700,遠期保值交易,即簽訂三個月遠期賣出100萬英鎊合同,到期出售100萬英鎊需要港幣100萬*12.05,如果不估遠期套期保值,到期英鎊100萬可獲港幣100萬*11.5000,做遠期交易,由此避免了:100萬*12.0500-100萬*11.5000.=55萬港幣損失

6. 外匯裡面,金十數據的各國央行利率表,是貸款利率還是存款利率,還是幾年期的利率啊,看不懂啊

是存款基準利率,它是在一個議息周期內的執行標准,這個周期很短的,一般都是幾個月。

7. 金融投資外匯收益年利率36%

外匯投資一般不會保底,由於外匯投資的高杠桿,高風險性,保底一般是不太可靠的!

8. 外匯和利率之間的關系是什麼

在以往的宏觀調控政策中,利率政策處在核心地位。從利率與通脹率和匯率的關系看,主要是通過利率的升降來調控以匯率和通脹率為代表的內外平衡關系,即當通脹率上升時,內部需求會大於供給,相應引出貿易逆差,導致本幣貶值。因此在以往時代,當通脹率上升時,匯率是反向走勢,即會出現貶值。而提升利率,一方面可以抑制國內總需求水平上升,從而抑制了國內的通脹率,一方面也因為壓縮了國內需求,使進口得到抑制,同時促進了出口,本幣匯率由此得到提升。所以當加息對緊縮總需求發生了作用,使通脹率下降時,本幣匯率就會上升。

但是在新全球化時代,在中國出現了人民幣的「內貶外升」,即當通脹率與匯率出現同方向變動,在這樣的時代,如果繼續沿用以往的宏觀調控理論和工具,肯定不會收到以往的效果。

其一,從道理上說,在新全球化時代,由於中國與國際經濟已融為一體,而前面的分析也說明,中國的貿易順差增長和人民幣匯率提升是長期趨勢,這樣就會引來大量投機於人民幣升值的國際「熱錢」,而國際熱錢的成本是熱錢本幣的利率,收益率則是人民幣利率與匯率之和,所以人民幣利率的提升,也是熱錢收益率的提升,所以提升人民幣利率不僅不會減少國際熱錢的流入,反而會刺激熱錢更大規模地流入。而在現行外匯管理體制下,央行是用基礎貨幣收購外匯,這樣就會導致因外匯流入增長所投放的基礎貨幣的增長,導致貨幣供給量的增加。央行加息的目的本來是為了通過抑制貨幣投放而達到緊縮總需求的目的,但因為熱錢流入的增加,投放的基礎貨幣反而被迫上升,所以加息這一舉措就變成了刺激貨幣投放的宏觀政策效果。由於加息引來的外匯流入更多,加息會提升本幣匯率這個結果沒變,但是由於貨幣供給規模更大了,對抑制通脹的目的來說,就是適得其反。

其二,從實證角度看,加息沒有收到預期效果。自2007年3月以來,央行已進行了6次加息,但通脹率到11月份已上升到6.9%的十年以來高點,廣義貨幣M2的增長率也從去年1月份的15.4%上升到11月的18.5%,所以很難認為若央行在今年繼續加息,會有能壓制住通脹率和貨幣增長率的那一天。

有人認為,去年國際熱錢的大量湧入,其主因不是央行加息,而是中國資本市場如股市和地產價格的大幅度攀升,這個判斷我認為是不對的,因為去年在央行進行6次加息之後,國際熱錢流入佔新增外匯儲備的比重是明顯上升了。如果以FDI加貿易順差為正當外匯流入,這兩者之和在2003~2006年佔新增外匯儲備的比重是74%,但2007年前9個月這個比重卻下降到63%,下降了10個百分點以上。顯然,熱錢比重上升與人民幣利率上升是同時發生的,但2003~2006年我們卻沒有看到這個情況,而地產價格的上升自2003年以來就很強勁,以至於到2005年國家不得不出台抑制地產價格的大量措施。股市的「大牛市」出現在2006年,而當年FDI加貿易順差比當年新增外匯儲備還高出了3%,所以如果國際熱錢是為了投機於中國的資產價格,那為什麼在本輪經濟增長高潮的前幾年我們看不到,卻偏偏在央行連續加息後出現了呢?所以人民幣利率上升與熱錢比重上升同時出現,不應看成是偶然現象,而是有著因果關系的。

其三,從國際上看,近年來由於日元利率很低而美元利率很高,所以引發了大量「套息」交易,國際上估計有近萬億美元。而去年以來,日本央行為了應對經濟過熱而開始進入加息通道,美聯儲則為了應對房地產泡沫崩潰所引發的衰退不得不減息,所以日元與美元間的套息交易被大量取消,表現為日元對美元的大幅度升值,目前已從2007年初的1:123上升到1:109,可見利率始終是影響國際資本流向的重要機制,而對美元與日元間的套息交易萎縮,國際上一般都是用兩國利率水平的相對變化來解釋,而未見有用美元資產價格作解釋的言論。那麼,如果在國際主要貨幣資本之間發生的流向變動是因為利率變動,在人民幣與主要國際貨幣之間的流向變動就會例外嗎?

此外從國際上看,發達國家對利率政策的使用也在發生變化,例如去年美、歐都出現了明顯較以前年份為高的通脹率,但是美國為了應對金融市場危機,不得不連續減息,而歐盟自2006年以來為應對經濟過熱已開始連續加息,但在全球金融市場動盪的威脅下,也不得不放棄了加息舉措。到去年12月,歐元區的廣義貨幣增長率已高達10.7%的歷史高峰,已經遠遠高出原先所設定的4.5%的年增長率,但目前仍在醞釀減息。可見,由於時代不同了,在發達經濟體中利率與通脹率的關系也在發生變化,而並不似以往那樣,出現了通脹率的抬升就必須得加息。

所以,我們必須重新認識利率這個傳統宏觀調控工具在今天的作用,考慮新的宏觀政策工具組合。

重新認識匯率

如果利率調節宏觀總需求的能力在當代新經濟格局中被弱化,那麼哪個宏觀調節工具能取代?我認為首先考慮的應當是匯率。

在傳統經濟發展過程中利率的地位之所以特別突出,是因為利率對需求水平變動的影響最大,但這是在內需主導時代得出的經驗和理論。進入新世紀以來,雖然內需在中國的需求增長中仍是主導因素,但外需的增長速度顯然更快。從凈出口佔GDP的比重看,2006年為4.5%,去年一季度已上升到7.7%,二季度進一步上升到9.8%,三季度則超過了10%,外需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已經越來越大了,而且今後肯定還會上升。從工業化國家的歷史經驗看,美國在工業化過程中出口佔GDP的比重長期在9%左右,日本號稱出口導向型經濟,可戰後到70年代完成工業化的長期內,出口比重最高也只有16%,而中國目前已經達到40%,在未來時期進入到前面所提到的承接發達國家重工業轉移時代後,出口比重肯定還會上升,可見外需因素對中國工業化過程的影響,已經與以往的工業化過程完全不同了。而正是由於外需在中國需求的邊際變化中具有更重要的地位,就使匯率在調節中國總需求水平方面,以及對國內通脹率的影響與控制能力方面,可能替代利率的地位。

具體地說,由於在新全球化時代中國面臨著日益增長的巨大外部需求,而提升匯率是出口企業的減收因素,出口企業為了維持原有利潤就得提高供貨價格,這樣就可能使發達國家對中國的出口需求發生轉移,從而達到緊縮總需求擴張的目的。然而在長期內保持較低匯率水平,是中國獲取更多新全球化利益,在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的重要條件,因此過快或過多地讓人民幣升值,從長遠看對中國並不是有利的選擇。但若因外需增長過快,過度拉升了中國的通脹率,導致中國內部經濟的不穩定性增強,提升匯率就是抑制國內通脹的重要宏觀調控手段,所以從新全球化時代所構成的新環境看,人民幣匯率的提升速度必須把握在不顯著快於其他主要發展中國家匯率上升速度的水平上,並兼顧國內經濟穩定增長的要求。從這個意義上講,匯率就是平衡中國的全球化利益與保持國內經濟穩定增長關系的核心。

重新認識通貨膨脹問題

前面的分析已經指出,由於在中國這類發展中國家與當代發達國家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價格體系差距,而在新全球化時代市場的力量要糾正這個差距,所以主要發展中國家在長期內出現較高通脹率就會是一個長期趨勢。提升匯率是抑制通脹率的必然選擇,但會使中國喪失新全球化利益,所以是讓匯率較高對中國的長期增長有利,還是讓通脹率較高對中國的長期增長有利,就必須進行選擇。

以往的經濟理論通常認為,年均不足1個百分點的物價上漲可以定義為「通縮」,1~3個百分點的物價上漲是合理通脹,超過5個百分點的物價上漲是顯著通脹,10個百分點以上是嚴重通脹,而若到幾十個百分點以上就是惡性通脹了。但是在新全球化時代,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有著巨大的價格水平差距,即便保持10%的通脹率也要30年左右才能與發達國家拉近價格水平,所以,像中國這樣的國家在長期內出現6%~8%之間的較高通脹率,可能是一個新全球化時代的特有現象,也是中國為了享受新全球化利益所必須支付的代價。不僅是在中國,在其他能夠享受到新全球化利益的國家,目前都在經濟增長率顯著提升的同時,也伴隨著較高的物價上漲率。例如印度,2007年經濟增長率達到18年來最高點,為9.2%,而去年前10個月的通脹率也上升到了6.7%,並不比中國低。近年來俄羅斯和越南的經濟增長率也顯著提高,去年前10個月前者的通脹率為10.8%,後者為8.1%,更高於中國。所以在新全球化時代,通脹率的合理水平至少在主要發展中國家都發生了變化,需要我們重新認識。

9. 外匯利率的外匯利率表

自2009年1月7日起,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調整境內美元和港專幣存款利屬率。調整後的利率如下:
存款利率(年利率%)
幣種 活期 七天通知 一個月 三個月 六個月 一年 二年
美元 0.05 0.1 0.25 0.5 1 1.25 1.5
港幣 0.05 0.1 0.15 0.5 0.75 1 1.25

閱讀全文

與外匯10月利率投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歡樂頌2外匯 瀏覽:800
政府申請國家貸款 瀏覽:598
黃金投資收益率 瀏覽:866
12月6號美元兌人民幣 瀏覽:101
理財r0 瀏覽:70
600611大眾交通股票 瀏覽:257
歐式看漲期權價格計算 瀏覽:918
適合90後怎麼投資理財 瀏覽:218
混合型基金漲跌看什麼 瀏覽:628
專利對股票 瀏覽:125
東方財富手機版怎麼看南下資金 瀏覽:907
小米貸款取現收費嗎 瀏覽:423
南寧信託大廈 瀏覽:642
明股實債信託 瀏覽:789
遺產信託基金 瀏覽:67
安徽和生投資 瀏覽:823
股指期貨對應基金 瀏覽:89
股票里做t是什麼意思 瀏覽:968
玩股票資金怎麼籌 瀏覽:49
銀行貸款日利息怎麼算 瀏覽: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