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期貨利潤怎麼計算的
預期價格上漲:一手天膠為5噸(合約的交易單位),共持有10手,即共買入50噸天膠。
正確的計算方法為: 盈利=(賣出價-買入價)×手數×合約的交易單位=(18345-18135)×10×5=2100×5=10500元
多單盈虧=(平倉點位-開倉點位)*手數
空單盈虧=(開倉點位-平倉點位)*手數
舉例來講:一噸銅的價格是7萬,一手就需要35萬,按照保證金比例10%計算。這樣在期貨上交易一手銅所需要的資金是3.5萬。
如果銅盈利1000點獲利平倉,那麼這一手銅盈利5000元。收益率是5000/35000=14.2857%會發現收益率高的驚人,這就是期貨的杠桿作用,在放大資金的同時,也放大了收益。
從本質上講收益率是5000/350000=1.42857%的。
(1)外匯期貨定價公式擴展閱讀:
期貨的基本功能主要有兩方面:
1、發現價格:參與期貨交易者眾多,都按照各自認為最合適的價格成交,因此期貨價格可以綜合反映出供求雙方對未來某個時間的供求關系和價格走勢的預期。這種價格信息增加了市場的透明度,有助於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
2、規避市場風險:在實際的生產經營過程中,為避免商品價格的千變萬化導致成本上升或利潤下降,可利用期貨交易進行套期保值,即在期貨市場上買進或賣出與現貨市場上數量相等但交易方向相反的商品,使兩個市場交易的損益相互抵補。
另外,期貨也是一種投資工具。由於期貨合約的價格波動起伏,投資者可以利用價差賺取風險利潤。
㈡ 外匯期貨市場定價
兄弟們!外匯市場叫外匯市場!外匯期貨市場 是交易匯率指數 基本就是期權!國內目前還沒有外匯期貨。
㈢ 外匯期貨定價理論
中國衍生金融工具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隨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金融自由化的擴展、石油危機和債務危機的爆發以及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國際金融市場上的風險急劇增加。為了規避、轉移和分散風險,金融創新層出不窮。在此背景下,作為金融創新的核心,衍生金融工具應運而生,它不斷突破管理制度的禁錮,如雨後春筍般地大量涌現出來,引領著國際金融市場上的最新潮流。目前,我國已經加入WTO,即將面臨著金融業的全面開放,發展我國的衍生金融工具已是大勢所趨。
一、中國衍生金融工具的發展現狀
從國際經驗來看,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發展都是以一個健全的基礎金融工具市場(如貨幣、股票、債券市場等)為依託,因而在時間順序上,衍生金融工具的產生遠遠落後於傳統的基礎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在中國的產生同樣遵循這樣的規律。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隨著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和商品期貨市場的出現和不斷發展,為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在中國的產生創造了一定的環境和條件。1992年6月,上海外匯調劑中心率先創辦了上海外匯期貨市場,開辦人民幣匯率期貨交易,同年12月,上海證券交易所推出第一張國債期貨合約,1993年3月,海南出現非正式的股票指數期貨交易,1994年11月,深圳證券交易所認股權證交易掀起熱潮,此後,越來越多的衍生金融工具開始沖擊成長中的中國金融市場。下面介紹一些中國主要衍生金融工具的發展情況。
(一)外匯期貨
1992年6月1日,中國開始試辦外匯期貨交易,上海外匯調劑中心成為中國第一個外匯期貨交易市場。由於當時的匯率實際上是雙軌匯率,外匯期貨價格形成難以直接反映匯率變動的預期,再加上外匯現貨交易有許多嚴格的附加條件,使市場交易顯得非常清淡。相比之下,全國各地涌現出的大量外匯期貨經紀公司,它們的交易量則顯得很大。為了使外匯期貨正規化,1993年7月,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出通知規定,辦理外匯(期貨)交易僅限於廣州、深圳的金融機構,其他各地的外匯期貨交易機構必須停止辦理,金融機構辦理外匯期貨交易,以企業進出口貿易支付和外匯保值為目的,不得引導企業和個人進行外匯投機交易。企業和個人的外匯交易必須是現匯交易,嚴禁以人民幣資金的抵押辦理外匯交易,嚴禁買空賣空的投機行為。實際上,由於嚴格的管制辦法,中國外匯期貨試點處於停頓狀態
㈣ 外匯期貨定價的推導模型
外匯期貨同時也被稱為貨幣期貨,其也是屬於期貨的一種,指合約購買回方在向出售方支付一定期貨費答後,所獲得的在未來約定日期或一定時間內,按照規定匯率買進或者賣出一定數量外匯資產的選擇貨。
其主要的特點在於其買賣就是一種交易方式,有一定的靈活性,它吸收了原有的幾種外匯保值方式的優勢,在其基礎上進行發展和補充。既集合了之前幾種外匯的特點,又優於他們,在一定的程度上既能為客戶提供了外匯保值的方法,又可以為客戶提供了新的從匯率變動中獲利的機會,外匯期貨買賣實際上是一種貨利的買賣。貨利的買方在支付一定數額的。至於人民幣對外匯期貨交易,其就是指一種以人民幣為標的的貨幣期貨。
現在對於外匯期貨開戶的平台基本上都是免費的,平台商有很多,所以競爭也是非常大的。一般性的我們只要考慮到平台的穩定性及資金的一個安全性和點差的問題就差不多了,另外就是看看自己選擇的平台商的服務態度如何就可以了。
㈤ 期貨價格的構成
期貨價格是指交易來成立自後,買賣雙方約定在一定日期實行交割的價格。期貨交易是按契約中規定的價格和數量對特定商品進行遠期(三個月、半年、一年等)交割的交易方式。其最大特點為成交與交割不同步,是在成交的一定時期後再進行交割。由於市場行情瞬息萬變,商品市場價格經常變動,而期貨交易是按事先約定的價格進行清算的,交割時的市場價格常常與成交價格不一致,從而使買賣雙方一方受益一方受損。
期貨交易的誕生是以1898年美國成立芝加哥奶油和蛋商會為標志,當時進行期貨交易的商品基本上是農產品。以後商會改名為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進行期貨交易的商品越來越多,一些國家股票、債券、外匯等金融產品也加入期貨交易行列。在價格趨漲時,期貨價格高於現貨價格;在價格趨跌時,期貨價格低於現貨價格。在正常情況下,由於期貨要負擔較多的倉儲費、保險費和利息,其價格一般比現貨價格高。
㈥ 怎麼求外匯期貨的公平價格
貨幣期貨,指的是匯率期貨合約的標的物。貨幣期貨是適應於從事外貿產回生的財務運作,目的是國答家的需要採取規避匯率風險。
遠期外匯購買和預約訂票業務,是賣出外匯業務,即買賣雙方簽訂合同,購買和出售外匯,時間量,匯率和規定今後交付的規定交割日,按合同,賣方交匯,買方支付的外匯業務。
出口商正在進行短期賒銷貨物,進口商購買商品與遞延付款方式的情況下從交易雙方在一定的外匯風險的存在解決了這個他們。由於匯率或上(下)浮動匯率出口商的盈利波動可能減少量高於預期,進口國的貨幣支付的金額可能會增加超過預期。
在國際貿易實踐中,以減少外匯風險,也有出口商和銀行的長期外匯收入可按規定訂立遠期外匯合約銷售中,一段時間後,合同價格出售其外匯收入的銀行,以防止匯率下跌,遭受經濟損失;有長期外幣支出進口商也可以與購買的外匯遠期合約的銀行簽約,一段時間後,當按進價給銀行的規定簽訂合同,從而避免匯率上升而增加的成本負擔。此外,由於遠期外匯交易的存在,同時也有利於遠期外匯收支在那裡,進口佔到其出,進口商的成本,以確定在計算利潤的銷售價格,利潤和虧損提前。
註:導出導入買家賣家收益性支出匯率
㈦ 外匯期如何報價
「什麼是做市商交易模式?為什麼需要做市商?」這是許多隻熟悉交易所競價撮合交易制度的中國投資者首先提出的問題。中國投資者由於對現代金融市場和商品交易的認識大多是從中國股市開始的,而股票市場是一個典型的競價撮合交易模式,不是做市商交易模式,使得許多投資者產生先入為主的思維固化思考方式,用競價撮合交易模式來理解雙邊報價做市商交易模式,於是產生了種種的錯誤認識和誤解。
做市商又被稱為坐市商,英文名稱為marketmaker(直譯為市場製造者)。做市商是指由具備一定實力和信譽的機構,在其願意的水平上,以自有資金或證券或其他金融產品,不斷向其他交易者報出某些特定產品的買入和賣出價,並在報價價位上接受其他交易商的買賣要求、保證及時成交的一種交易方式。做市商制度最大優勢在於保持市場的流動性、維持價格有效性,提高投資者交易的效率。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做市商交易模式在各類金融市場上,如外匯、貴金屬、股票市場上是非常常見的交易模式。
起源於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做市商交易制度延續至今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要比現在中國投資者廣為熟悉的交易所競價撮合交易制度要早幾百年。至今,做市商交易制度仍然是活躍於西方市場經濟中的主要交易制度,給各類大宗商品與貨幣型金融產品的提供交易流通性的中堅力量都是做市商。
為什麼需要做市商模式?
當交易者比較稀少時,沒有競價撮合交易的基礎,如何讓交易者完成便利的交易呢?做市商交易制度就應運而生。做市商交易制度是在沒有充足的競價撮合交易基礎時,做市商是活躍市場交易,保持市場的流動性、提高投資者交易效率的提供者。
舉例來講,我們可以設想假設一個投資者A已經擁有一家公司的股票,當他需要賣出股票獲得現金時,由於這家公司的股票數量非常少,很少有人來買賣,他掛牌賣出時可能沒有人買進,無法達成撮合交易。也許一天、兩天、很多天都沒有人問津,對這個投資者來講交易是非常痛苦的,這並不是股票價格的問題,而是交易清淡無法撮合成交所造成的交易時間成本昂貴的問題,需要投資者自己來承擔。
同樣,有另外一個投資者B需要投資這個股票,由於時間因素與投資者A的掛牌時間錯開了,他掛牌買入連續很多天而無法購買到這個股票,因為無人向他賣出。
我們從宏觀時空上看到的現象就是,這兩個投資者本來有可能達成交易,但由於交易制度的缺陷,並沒有達成交易,而且兩個投資者沒有達成交易還都付出了很大的交易時間成本。從結論上講,是這個交易場所的市場失效,這個交易場所存在缺陷。常此以往,就沒有人來這個交易場所交易了,交易場所必然萎縮,交易者的利益和交易場所的利益都得不到保護。
怎麼解決這種交易問題呢?其實早在幾百年前的西方資本主義社會就已經完美的解決了這個市場交易問題,那就是採用做市商交易制度。
做市商做市某種商品或證券,簡單講就是報出某種商品的買入價和賣出價,報價的同時就意味著承諾按買入價購買某種商品或證券,同時按賣出價供應某種商品或證券。這樣對投資者來講交易過程有了做市商就完全不一樣了,交易者的交易過程變的通暢而且便捷。
我們以上面的例證來重新說明做市商制度是如何完成交易便利的提升作用。假設在上面的交易中存在做市商交易制度。客戶A需要賣出某隻股票,他只要看看做市商報出的買入價是否合理是否可以接受,如果客戶接受做市商報出的買入報價,就可以將股票賣給做市商,完成交易獲得現金。客戶B到達交易場所後,只要看看做市商報出的賣出價是否合理,是否能夠接受?如果客戶接受做市商的報價,就可以付出現金買入股票,完成交易。
有了做市商後,我們再從宏觀上看以上整個交易過程,客戶A的交易過程完成的十分迅速和便捷,客戶B的交易也完成的十分迅速和便捷。原本在撮合交易制度下交易時間成本巨大且無法完成的交易,在有了做市商後,客戶A和B的整個交易完成的都十分迅速和快捷。
做市商交易制度,直到今天仍然在西方金融市場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比如在美國那斯達克股票市場上就活躍著很多的股票做市商,許多掛牌股票由於交易數量少,無法完成撮合交易,都要求有幾家做市商來維持股票的交易流動性。一個做市商可以同時做市幾家公司的股票,一個掛牌股票可以有兩家以上的做市商。這樣的交易制度對投資者來講是最優的選擇,使得投資者在投資股票時降低了流動性風險。
做市商的利益與風險
「萬般皆為利」,做市商在增加股票、證券、商品等標的物的交易流動性方面做出了很大貢獻,做市商做出以上貢獻這種行為的本身也是為逐利所驅動。做市商在做市過程中可以獲得以下幾個來源的利益:
1、價差收益:
做市商報價的買入價格與賣出價格之間的存在價差利益,做市商通過「低買高賣」獲得的標的物商品或證券的買賣價格差利益,這是做市商的利益來源之一。
2、交易傭金:
在一些大宗商品或交易不活躍的證券品種中,有些做市商還按一定比例約定,向客戶收取交易傭金。在交易量大、交易非常頻繁的大型證券或標的商品中,做市商一般不再收取交易手續費,比如在外匯交易中,做市商一般都不再另收取交易費,做市商通過調節買賣報價差的大小來獲得收益。
3、市場價格波動的風險收益:
做市商按低報價買入標的商品後,不太可能馬上高價賣出給客戶,一般需要持有一段時間,在這個時間過程中,就存在價格波動導致的風險和收益。
如果客戶賣出商品或證券給做市商,做市商買入後沒有及時賣出;此階段市場價格發生變化;假設價格上漲,做市商以更高的價格賣出後,就可獲得額外的投資收益,這是市場對做市商承擔市場風險的獎勵。假設市場價格出現下跌,做市商只能以更低的價格賣出,出現買賣價差虧損,這是市場對做市商沒有充分迅速履行交易的懲罰。
做市商承擔風險和收益
由於市場價格波動產生的利益與風險是由做市商自己來決定,並由做市商用自有資金和自由證券等標的物做擔保,所以市場價格波動產生的利益與風險都由做市商自己承擔。
由於市場價格波動的不可測性,理論上做市商承擔的風險與收益是同等的,做市商承擔多大的風險就承擔同樣的收益。做市商對市場判斷正確獲得收益,這是他應得的利益;做市商判斷錯誤遭受損失,是他應該承擔的損失。
這一點與中國投資者熟悉的股票經紀商是完全不同的,股票經紀公司是代理買賣,汗澇保收收取傭金。而做市商可以選擇承擔風險和獲得收益。
做市商的行為是否是坐莊?是否是價格操縱?
因為大多數中國投資者是從股票交易所開始了解現代金融的交易模式,所以除了對競價撮合交易模式有了解外,中國的投資者更熟悉的是股票經紀商模式,因為每個投資者的股票交易都是通過證券公司的經紀服務完成的。股票經紀商(證券公司)交易模式只是投資者交易的代理中介。
做市商交易模式與經紀商代理模式完全不同,它有報出雙邊買賣價格,並按價格承諾交易的義務和責任,它可以自主決定雙邊買賣交易價格。於是,很多人就對做市商是否在坐莊?是否能夠操縱價格產生了置疑。
坐莊!在中國股市是非常敏感的話題,中國投資者對莊家是「即恨莊家,又離不開莊家」,「沒有莊家的股票不漲!莊家總是欺騙中小投資者!」是投資者對股市莊家的樸素認識。過去幾個操縱股票坐莊中科創業、銀廣夏、德隆系的大莊家都沒有了好下場,更是讓中國投資者看到莊家人人喊打。
如果中國投資者有機會到美國股票市場上看看許多小型股票的做市商交易模式,一定會非常驚訝的感慨到,這些做市商就是在「坐莊」呀,這種模式與中科創業、德隆的模式幾乎是一樣的,是公開合法的坐莊,怎麼美國政府監管部門不監管打擊呢?實際上這是中國投資者對做市商交易制度的誤解。
在美國那斯達克股票市場上,做市商交易制度是非常常見的一種交易制度,我們以那斯達克股票市場上的做市商為例來說明做市商所起的作用。美國股市的做市商與中國股市過去股權分置制度下的坐莊操縱模式有很大的不同。美國股市的做市商除了促成交易的活躍,使增加股票交易的流動性外,還要完成對股票的價格發現功能。對做市商操縱價格的制約機制就是全流通交易制度,大股東持有股票的可流通性對做市商的行為進行約束,使得這個股票的交易價格能夠充分反映它的價值所在。同時一般一隻股票不是一個做市商,不同做市商之間形成制約。這樣任何想偏離這個股票價值之外的報價行為都可能受到制約,使得股票做市商擁有報雙邊買賣價格的權力,但不能輕易操縱股票價格。
做市商制度已被國際上許多成熟的市場廣泛採用,其中美國的「全美證券協會自動報價系統」(NASDAQ系統)及其做市商場外市場堪稱最成功的典範。美國實行的是證券交易所的專業經紀人制度和場外市場的做市商制度並行的交易方式,其中做市商在場外市場交易的主要對象是債券和非上市股票,通過NASDAQ系統將分散在全國各地的6000多個做市商聯系在一起,並可迅速提供在各地場外市場交易的近7000種股票和債券的買價和賣價,提供統一的清算和監控。
美國在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有1800多種,而在場外市場交易的股票和債券卻有7000種之多,NASDAQ系統極大地方便了場外市場的交易,促進了它的發展,使之成為證券交易所的有益補充和完善。
在外匯交易、黃金交易和多種國際大宗商品交易中,由於這些商品的價格完全透明公開,做市商雖然擁有自我報價的權利,但根本不可能操縱市場價格,只能與市場價格保持一定的價差。做市商交易制度,雖然從做市商可自由報價的交易制度上可以理解為一種坐莊模式,但他並不能夠操縱市場價格,越是大宗國際性的商品,越不可能操縱市場價格。
㈧ 關於期貨公式
應用和理論永遠都是有差距的,這個在各個行業都成立。
因為市場是人做出來的,影響市場的因素成千上萬,而公式里僅僅那幾個參數而已,怎麼可能描述得了所有的可能性?最起碼一個就是公式永遠搞不定的——人的心理因素,所謂的跟風盤,追漲殺跌造成的大盤變化,公式能算出來嗎?抑或是每個參數的取值你打算怎麼取呢?你怎麼確定無風險利率r的取值?根據通貨膨脹率,還是銀行存款利率?怎麼取R?根據在哪裡?等等,而這一切都將影響你的利潤,你操盤的風險系數。當然模型也不是毫無用處的,使用的時候盡量要從綜合的角度去考慮,模型計算出來的數據則可以變成分析報告中的一部分~
--------------------------------
這兩種公式不矛盾 只是針對性不同
另外說明一下 我學的時候是英文學的 對應國內的中文術語不太准確 但我會盡量解釋 希望不會造成誤解
期貨定價原理是有先決條件的 不同期貨品種定價也都會在基礎公式上推導。
你給的信息太籠統 沒辦法判斷公式具體含義 尤其是第一個 推導公式成百上千 覺得實際中需要什麼了 就可以根據數學模型結合實際推導出來一個 不可能每個都學過 可不可能每個都是通用公式
第一個公式 不懂 要看他給出這個模型的說明 這不是一個通用的基礎公式 model都是有針對性的 你沒給出信息 我也看不懂 看結構有點類似於以天為單位的價格變動計算
第二個是以連續時間位時間段做復利計算 而r的復利間隔是多久呢?連續的……說白了是一個類似於極限值的東西推出來的,就有點類似於 把想要取的時間段無限變小 小到極限就是連續的,這是數學上的概念 過程也是純數學的。
作為基礎公式 計算未來期貨價格 f=s*e^(r-R)(T-t)
比如我這里取t=0(當前)T=0.25年(也就是3個月)那3個月後期貨價格應該是f=s*e^(r-R)*0.25 這里如果T不是以年單位 一定要換算成年 因為連續復利的定義就是以年為單位的
對不起,一定要道歉就是r-R我解釋的不正確。太久沒有看那些理論了,有點記混了,可是那天仔細想了想,呵呵,回憶起來了。真是很對不起!希望沒有影響到你正常的理解和學習。
你這個公式也不是基礎公式,R在這里指的是在合約有限期內預期支付資產價值R%的報酬,基礎公式是F = S e^rT ,也就是說如果投資S,T之後價值在r利率下應該是F,但是如果要支付R的報酬,那就要把支付的減下去才是未來s真正的價格。這個公式主要使用在股指期貨中。其中R指的是股指平均紅利率.because R is known, so we could calculate the present value of the yield R in (T-t):Se^-R(T-t).
Then we calculte the value generated by r, according to the basic formula, the present value is Fe^-r(T-t)
Fe^-r(T-t) is the cash inflow, and Se^-R(T-t)can be considered as cash outflow in the investment. Let inflow = outflow, we may got a equation and derive the final result: F=Se^(r-R)(T-t)
其他類型的期貨各有不同的公式名如果你感興趣,把你的信箱發給我,我會把我的資料發給你,不過都是英文的,但也不難,你能看懂的。
第二個公式也是存在的,不過計算的是期貨合約的value而不是定價,關繫到profit或者loss的計算。裡面參數的設定也有區別。我也不多說了,免的你更亂了。
e的使用 e是一個常數 好像是2.63..(記不清楚了肯定大於2)小數部分無限不循環 一般如果真要求結果 我們都是利用計算器上的e直接帶的 沒有自己輸入過一個保留過位數的具體數值,保留過就是不準確的。期貨定價和杠桿交易放大倍數沒有任何關系,e就是一個常數 不會變化的…… 這是數學基本常識。
期貨的放大倍數 不見得都是10 不同品種保證金要求不同 比如橡膠可能是5-6%等等 金融期貨也各自不同 不能同日而語。而且這和期貨定價沒有任何關系…… 只是杠桿交易的規則而已。具體例子需要嗎?比如說某現貨10塊錢一噸,他對應的3個月期貨價格根據公式計算可能是12塊錢,那如果保證金是10% 你要交易這個合約 就要拿出1.2元錢 這個是杠桿交易的倍數放大問題……
假設這個公式是真理公式 就是很完美很正確的 那麼 如果計算出來三個月的期貨價格是12,如果現在市場上是11,忽略手續費,該怎麼操作?當然是買入,因為三個月後價格一定會漲到12元錢,對應的就是賣空,明白這個道理了嗎?和杠桿交易放大倍數沒有任何關系。
外匯也分實盤和衍生品 有杠桿交易的是衍生品,什麼是實盤,你去銀行兌換美元去美國旅行消費 兌換的美金就是實盤交易……
如果你面對考試 選擇哪個公式呢?看他題里給的r的定義,是連續復利的r(這個連續復利是我自己亂翻譯的 英文是compounded continuously,你可以自己查資料找對應術語),那就一定要用有e的那個模型 因為這個模型是復利計算最終推導出來的公式,放在其他公式上r的取值就錯誤了。第一個公式你看r是怎麼定義的,題里給的一樣 那就帶第一個公式,希望我說的比較明白了
但就好像樓上的講的 這些只是一個model 至於哪個更合理 哪個更好用 要看其他數據信息和分析師自己的選擇了 對於實際市場操作 本人認為用處不大 市場要是這么跟著模型規規矩矩的 沒人不賺錢了 呵呵 所以 他說的對 沒必要較真 就是把結論記住了 如果你要把模型都搞明白 起碼碩士以上水平 如果自己能設計模型 博士拿下來了…… 考一個從業資格證 不需要這些水平 知道基礎結論就行 不用深究。
㈨ 期貨怎麼算盈利 具體怎麼操作 別說廢話
期貨獲利中的計算公式:
昨結:指昨天的結算價。(不同於昨天的收盤價)結算價是指某一期貨合約最後一小時成交價格按成交量的加權平均價。
如果該合約為新上市合約,則當日結算價計算公式為:合約結算價=該合約掛盤基準價+基準合約當日結算價-基準合約前一交易日結算價。
量比:是指當天成交總手數與近期成交手數平均的比值,具體公式為:現在總手/((5日平均總手/240)*開盤多少分鍾)。
量比數值的大小表示近期此時成交量的增減,大於1表示此時刻成交總手數已經放大,小於1表示表示此時刻成交總手數萎縮。
總手:指截止到現在的時間,此合約總共成交的手數。國內是以雙方各成交1手計算為2手成交,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尾數都是雙數位。
委比:是指用以衡量一段時間內買賣盤相對強度的指標,其計算公式為:委比=〖(委買手數-委賣手數)÷(委買手數+委賣手數)〗×100%。
當委比數值為正值大的時候,表示買方力量較強期價上漲的機率大;當委比數值為負值的時候,表示賣方的力量較強期價下跌的機率大。
持倉量:是指買賣雙方開立的還未實行反向平倉操作的合約數量總和。持倉量的大小反映了市場交易規模的大小,也反映了多空雙方對當前價位的分歧大小。
例如:假設以兩個人作為交易對手的時候,一人開倉買入1手合約,另一人開倉賣出1手合約,則持倉量顯示為2手。
倉差:是持倉差的簡稱,指目前持倉量與昨日收盤價對應的持倉量的差。為正則是今天的持倉量增加,為負則是持倉量減少。 持倉差就是持倉的增減變化情況。
例如今天11月股指期貨合約的持倉為6萬手,而昨天的時候是5萬手,那今天的持倉差就是1萬手了。另:在成交欄里也有倉差變化,在這里是指現在這一筆成交單引發的持倉量變化與上一筆的即時持倉量的對比,是增倉還是減倉。
(9)外匯期貨定價公式擴展閱讀:
演算法
倉位金:總資金*(X%-Y%);
單筆最大允許虧損額<=總資產*Z%;
單手開倉價:(現價*交易單位*保證金)+手續費;
默認手數(最大開倉):倉位金/單手開倉價;
每筆最大止損點數:最大允許虧損額/開倉手數/交易單位/最小變動價位;
期貨品種波動一個價位的值:最小變動價*交易單位*開倉手數;
參考資料:期貨-網路
㈩ 美元兌換人民幣按什麼價計算
用匯率算。
計算公式:人民幣*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美元
比如現在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為:1人民幣=0.1445美元 ,那10000元兌成美元就是,10000*0.1445=1445美元。
(10)外匯期貨定價公式擴展閱讀
人民幣匯率的影響有以下:
1.人民幣升值有利於我國企業進行海外投資,開拓國際市場。我國大力鼓勵本國企業"走出去",許多大企業也開始實施國際化的經營戰略,人民幣升值使企業能夠以較低的成本獲得國外的資源,使人民幣海外購買力增強,降低了海外並購的成本。
2.人民幣升值有利於企業技術提升,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出口企業要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必須進行技術創新,對先進技術設備的進口需 求將不斷擴大。
3.人民幣升值有利於服務貿易和服務業發展。人民幣升值可以最有效率地對出口企業進行洗牌,把製造業中那些附加值和技術含量低的企業出局,有利於改變過去資源過度向製造業集中的局面。
4.對內升值有利於壓低國內大宗商品價格,控制通貨膨脹,調控房地產價格,促進股市制度性下跌,降低股市圈錢功能,使優質上市公司受到損失,損害本國實體經濟,民營企業融資困難,加大經濟衰退風險。
5.對外升值有利於推高本國外向型製造業企業出口價格,在國際市場上因自主科技水平不足,又失去一定價格優勢,而競爭力大幅下降,使國家出口減少,經濟增長乏力。
6.降低本國學生出國留學的教育成本和生活成本,有利於留學生定居國外,到外國學習先進理念,和舒適生活,促進中國人才的全球擴散,傳播中國文化。
7.有利於中國企業在國際上對即將破產企業或業務進行收購,促進中國的對外投資,幫助世界各國經濟復甦,體現了中國的良好風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