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外匯 > 阿里回購股票

阿里回購股票

發布時間:2020-12-27 05:47:54

Ⅰ 阿里巴巴 為什麼上市了又要退市。還非要回購雅虎的股票。這有什麼用。

當初上市自然是為了融資。退市就是為了回購雅虎的股票。因為馬雲要「二次創回業」,作為答一個上市公司,公眾的監督會使他絆手絆腳,所以馬雲決定對阿里巴巴有限股份私有化,整合自己的資源,驅逐亂七八糟的股東,包括雅虎——自己的競爭對手。最終可以實現阿里巴巴集團整體上市。

Ⅱ 阿里巴巴從2012年上半年開始進行的股本回購目的何在預示著什麼

私有化,上市意味著公司公眾化,在證券市場上購買阿里巴巴股票的投資者都是他的主人,對各項公司決策有投票的權力,大大弱化公司管理層的決策權。阿里巴巴的B2B(商家對商家的交易平台)業務在香港聯交所上市,但集團對B2B進行戰略轉型,會對該子公司的業績產生較大影響,肯定會遭到股民的投票反對,因此馬雲團隊宣布高於市場價回購自己的股份,在聯交所退市,拿回決策權,退市意味著少數人掌握公司,即私有化。國有化是國家控股,和公眾化,私有化區別較大。
另外,本次私有化的另一成果是把雅虎踢出去了,馬雲團隊自主性更大了。
阿里巴巴一退市,股票就自動注銷,沒有注銷的將無法在聯交所賣出,甚至成了一張廢紙。一般都會賣掉。
上市意味著公司公眾化,在證券市場上購買阿里巴巴股票的投資者都是他的主人,對各項公司決策有投票的權力,大大弱化公司管理層的決策權。阿里巴巴的B2B(商家對商家的交易平台)業務在香港聯交所上市,但集團對B2B進行戰略轉型,會對該子公司的業績產生較大影響,肯定會遭到股民的投票反對,因此馬雲團隊宣布高於市場價回購自己的股份,在聯交所退市,拿回決策權,退市意味著少數人掌握公司,即私有化。國有化是國家控股,和公眾化,私有化區別較大。
另外,本次私有化的另一成果是把雅虎踢出去了,馬雲團隊自主性更大了。
阿里巴巴一退市,股票就自動注銷,沒有注銷的將無法在聯交所賣出,甚至成了一張廢紙。一般都會賣掉。
相比於馬雲轉型升級的說法,互聯網觀察家方興東在接受新聞縱橫值班編輯陳俊傑的采訪時則直白的表示,阿里巴巴私有化退市就是為了甩掉阿里巴巴B2B這塊食之無味的雞肋。
方興東:這個B2B這塊退市,在它整個發展戰略上會更加靈活,因為原來2007年上市的時候,當時B2B是整個公司裡面最有價值的部分,然後通過上市以後獲得資金,通過資金發展,目前整個公司的重點最有價值的東西在淘寶和支付寶這兒,現在價值來說那麼那塊變成一個好小的一部分了,這樣的話,它整個公司未來資本運作它肯定要圍繞最有價值的來開展。
影響:退市導致中小股東受傷
馬雲還表示說,私有化要約也可為股東提供一次具有吸引力的變現機會,不過,方興東認為13塊5的回收價格與當初的發行價完全持平,中小股東其實受傷不小。
方興東:我覺得當阿里巴巴的股東好像都不太,處境都不太好。包括雅虎,雖然是最大的股東,但是我覺得還是沒有得到應有的,我覺得這個應該說是上市以後進去的大部分股東都被套牢了,我覺得現在它以發行價退市,五年時間還是能拿到錢,應該說買阿里巴巴股票的人大部分人不得不接受這個現實。所以以馬雲來說,在公司來說當年以這個價格拿到了這個錢,現在還是以同樣的價格把股份收出來,現在用的是無息貸款,在馬雲來說可能是一個劃算的事情,但是在小股民來說遭到了損失,但是你沒辦法,因為它的股票起不來的話,你還是拿著B2B股票的話還是看不到光明。
解讀:退市目的是「關門打虎」
阿里巴巴的公告還特意提到,私有化與回購雅虎擁有的阿里巴巴股份沒有關系,方興東則認為,馬雲此舉其實目的就在「關門打虎」。
方興東:我覺得私有化最大的一個考慮還是處理雅虎的股份問題,B2B這塊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作為雅虎第一大股東,它很多詬病的地方,按上市公司要求必須得披露,這種公開化肯定不利於底下的操作,如果私有化以後他們就可以關起門來自己解決了,或者我們說可以關起門來打虎了。雅虎與股東之間關起門來看怎麼解決,這樣反而對馬雲來說會更有利,等到把雅虎問題解決完以後,阿里巴巴整體上市在創業者來說,在團隊來說我覺得會利益最大化吧。
至於為什麼選擇這個時候私有化,馬雲沒有解釋。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的看法是,選擇這個時候,對阿里巴巴來說是最劃算的。
李大霄:一般來說偏低的時候才會比較多的私有化,才會有比較多的回購,總體來看,A股的股票也好、港股還有境外市場的一些股票也好,都發生過一個私有化的情況,說明現在的股票價格還是偏低的。
預測:阿里巴巴在解決內訌後會重新上市
私有化的阿里巴巴的下一步棋將會是什麼?方興東認為,輕裝上陣的阿里巴巴在解決內訌之後肯定會重新上市。
方興東:我覺得第一步就是把雅虎給他解決掉,我剛才說的「關門打虎」。先把第一大股東,以最好的價格最有力的辦法把它決掉,處理完以後,整個團隊能夠主導整個公司以後再去上市跟它上市的融資額度,我覺得可能跟FACEBOOK會有一拼吧,在馬雲來說整個戰略我覺得應該說一步步越來越對他有利吧。

Ⅲ 阿里30%股份都在日本軟銀手裡,為什麼馬雲不回購

首先要稍微糾正一下,現在軟銀占股比例沒有達到30%,最初在2014年阿里巴巴在美股上市時,軟銀持股34.1%的日本軟銀無疑是最大贏家,但是在2016年6月,軟銀套現89億美元以填補公司巨額債務,按照2018年阿里巴巴財報,軟銀持有28.8%的股份,馬雲只持有6.4%的股份。阿里是合夥人制度,誰是最大股東對阿里集團的決策沒有很大的影響。在話語權和決策權上,馬雲還沒有退休之前是有很大話語權的。


而且,馬雲可不止阿里巴巴一家公司,在這張表裡,馬雲實際擁有或者參股的企業多如牛毛,對於馬雲來說,阿里巴巴確實很重要,但是並非是馬雲投資的全部內容。馬雲的涉及公司太多,可能並不需要回購阿里巴巴的全部股份。其實,有日本軟銀作為股東,對於阿里巴巴發展並非壞事。

Ⅳ 如何評價馬雲回購雅虎所持阿里集團股份的一半

此項交易完成後,軟銀和雅虎對阿里巴巴集團的股權之和下降至50%以下,阿里巴巴回集團、雅虎和軟銀答的股權將維持在2:1:1的比例。同時,也意味著雅虎將放棄委任第二名董事會成員的權利和一系列對阿里巴巴集團戰略和經營決策相關的否決權,阿里巴巴集團的實際控制權得到進一步強化,關鍵時刻阿里巴巴集團的投票權將超過50%。
雅虎方面表示,完成交易後,公司可獲得43億美元的稅後收入。目前,雅虎依然持有23%的阿里巴巴股份,總價值約為81億美元,若將此前交易的優先股計算在內,那麼雅虎所持的阿里巴巴股份總價值達89億美元。

「股份回購計劃的完成意味著阿里巴巴集團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馬雲表示。

Ⅳ 阿里巴巴為什麼上市了又要退市還非要回購雅虎的股票這有什麼用

這是阿里巴巴的戰略計劃,是為了分拆上市,並保留合夥人制度。雅虎是阿里巴巴的股東之一,回購雅虎的股票是稀釋雅虎在阿里巴巴的控制權,阿里巴巴一旦在美國重新上市,雅虎將不再對阿里巴巴控股。

Ⅵ 阿里巴巴回購的20%股權將被注銷,使軟銀所持股權增厚至34.8% 請問馬雲們花錢買回來的股份為什麼要注銷

上周阿里巴巴首席財務官和首席談判代表蔡崇信已飛往矽谷,與雅虎首席執行專官斯科屬特·湯普森(ScottThompson)舉行會議。
由於會議是在私下進行的,這些人士要求匿名。他們稱,軟銀資本的執行合夥人羅納德·費舍爾(RonaldFisher)也參加了這次會議。雖然目前還不清楚這些公司是否可在短期內做出決議,但這種非正式會議可幫助恢復談判。阿里巴巴和雅虎日本最大股東軟銀,長期以來一直試圖從雅虎手中購回股份,後者在阿里巴巴持有40%的股權,在雅虎日本持有35%的股份。

Ⅶ 阿里巴巴怎麼回購雅虎的股份

2012年9月18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以63億美元現金及價值8億美元的阿里巴巴集團優先股完成對專雅虎持屬有的阿里巴巴集團50%股份的回購。交易完成後,雅虎持有的阿里巴巴股權比例將降至21%.此前,雅虎持有阿里巴巴集團42%的股權

Ⅷ 阿里巴巴從雅虎手中回購的股票,現在的問題是馬雲為什麼不去回購日本軟銀的手中的股票卻去回購雅虎手中的

不是馬雲想回購就可以回購,首先是對方要願意出售,其次雙方可以就回購價格及其他相關事項達成一致才行,雙方各取所需。
2015年4月阿里巴巴集團與雅虎達成交易協議,以76億美元的價格回購50%雅虎所持的阿里巴巴股份,馬雲重新掌握阿里集團控股權。
此項交易完成後,軟銀和雅虎對阿里巴巴集團的股權之和下降至50%以下,阿里巴巴集團、雅虎和軟銀的股權將維持在2:1:1的比例。同時雅虎將放棄委任第二名董事會成員的權利和一系列對阿里巴巴集團戰略和經營決策相關的否決權,阿里巴巴集團的實際控制權得到進一步強化,關鍵時刻阿里巴巴集團的投票權將超過50%。

Ⅸ 阿里集團自有現金回購了雅虎股票之後,股權歸誰呢

歸 阿里集團

Ⅹ 阿里巴巴的什麼時候繼續回購外國資本股份

阿里巴巴最早就是馬雲找到的日本軟銀孫正義來投資的,孫正義自然就有了阿里巴巴的股份了

閱讀全文

與阿里回購股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主力資金進出散戶資金進出指標公式 瀏覽:880
報雷理財 瀏覽:898
廣信股份股票 瀏覽:472
小額貸款怎麼收賬 瀏覽:798
基金交銀藍籌凈值519697 瀏覽:222
杏花村國貿投資公司銷售情況 瀏覽:395
什麼時間銀行理財產品利率會高些 瀏覽:231
深大通資金流向個股行情 瀏覽:73
生活理財分類 瀏覽:435
北京公積金貸款代辦 瀏覽:210
萬達股票下 瀏覽:170
碳元科技投資 瀏覽:492
n派思股票 瀏覽:483
冠軍1號系統指標公式 瀏覽:924
黃金怎樣知道真假 瀏覽:37
手機換外匯嗎 瀏覽:126
鄭棉期貨網上開戶 瀏覽:741
20元歐元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560
160629基金還有可能再漲 瀏覽:775
中國三大貴金屬交易所 瀏覽: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