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用於對外匯風險進行套期時,才能被指定為套期工具。被套期項目,指使企業面臨風回險損失,即使企答業面臨公允價值或未來現金流量變動風險、被指定為被套期的單項或一組具有類似風險特徵的資產、負債、確定承諾、很可能發生的預期交易,或在境外經營的凈投資。套期關系是指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項目之間的關系。按照套期關系可以將企業為規避資產、負債、確定承諾、很可能發生的預期交易,或在境外經營的凈投資有關的外匯風險、利率風險、股票價格風險、信用風險等而開展的套期保值業務,區分為公允價值套期、現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經營凈投資套期三類。
㈡ 如何外匯套期保值
外匯匯率套期保值就是利用外匯期貨交易,確保外幣資產或外幣負債的價值不受或少受匯率變動帶來的損失。
外匯匯率套期保值的方式可分為,多頭套期保值和空頭套期保值。
(一)多頭套期保值
可以用實例說明。例如,美國某一廠商在瑞士有分廠,該分廠有多餘的50萬瑞士法郎,可暫時(如6個月)給美國的廠使用,而美國廠這時也正需要一筆短期資金。最好的辦法是把瑞士的這筆資金轉匯到美國,讓美國廠使用6個月,然後歸還。要做這樣一筆交易,廠商為了避免將來重新由美元變成瑞土法郎時發生匯率風險,他們就可以把50萬瑞士法郎以現匯出售換成美元,買成遠期交投的瑞士法郎,這樣就不會發生匯率波動的風險,這種做法就是多頭套期保值。
美國廠商先在現貨市場賣出,期貨市場買進,然後在現貨市場買進,期貨市場賣出,這就是等量相對的原則。只有這樣,一個市場上所受的損失才能由另一個市場的盈利來彌補。其奧妙就在於,無論現貨法郎還是期貨法朗,其價格變動受同樣因素支配,要漲都漲,要跌都跌。
多頭套期保值方法適用於國際貿易中的進口商和短期負債者,目的是防止負債或應付貨款的外匯匯率上升所帶來的損失。
(二)空頭套期保值
我們可以用實例來說明。例如,美國某一廠商在瑞士有分廠,該分廠急需資金以支付即期費用,6個月後財力情況會因購買旺季來到而好轉。美國廠正好有多餘的資金可供瑞士廠使用,於是便匯去了30萬瑞士法郎。為了避免將來匯率變動帶來損失,一方面在現貨市場買進瑞士法郎;另一方面又在期貨市場賣出同等數量的瑞士法郎。這種做法就是空頭套期保值。
可見,美國廠商如果不進行套期保值,可多盈利125美元,但這存在較大風險。套期保值就是放棄一個市場的可能盈利而得到價格保障。
空頭套期保值多用於國際貿易中的應收款。給外國附屬機構貸款,如果用外匯支付的,也可利用空頭套期保值方法來避免或減少匯率變動帶來的損失。
㈢ 外匯期權套期保值問題!
題意是要規避美元升值帶來的損失,所以有2種方法
1、買入看漲期權,其他人專解釋的很詳細了,我屬就不說了
2、賣出看跌期權,美元一旦升值,買方一定會放棄行權,而該公司就可以用權利金來彌補自己的損失,達到套期保值的目的。
所以我覺得應該選 AD
㈣ 企業主要是做外貿出口的,要怎樣做外匯套期保值
「對沖」又被譯作「套期保值」、「護盤」、「扶盤」、「頂險」、「對沖」、「套頭交易」等。早期的對沖是指「通過在期貨市場做一手與現貨市場商品種類、數量相同,但交易部位相反之合約交易來抵消現貨市場交易中所存價格風險的交易方式」(劉鴻儒主編,1995)。
早期的對沖為的是真正的保值,曾用於農產品市場和外匯市場 。套期保值者(hedger)一般都是實際生產者和消費者,或擁有商品將來出售者,或將來需要購進商品者,或擁有債權將來要收款者,或負人債務將來要償還者,等等。
這些人都面臨著因商品價格和貨幣價格變動而遭受損失的風險,對沖是為迴避風險而做的一種金融操作,目的是把暴露的風險用期貨或期權等形式迴避掉(轉嫁出去),從而使自己的資產組合中沒有敞口風險。
比如,一家法國出口商知道自己在三個月後要出口一批汽車到美國,將收到100萬美元,但他不知道三個月以後美元對法郎的匯率是多少,如果美元大跌,他將蒙受損失。為避免風險,可以採取在期貨市場上賣空同等數額的美元(三個月以後交款),即鎖定匯率,從而避免匯率不確定帶來的風險。對沖既可以賣空,又可以買空。
如果你已經擁有一種資產並准備將來把它賣掉,你就可以用賣空這種資產來鎖定價格。如果你將來要買一種資產,並擔心這種資產漲價,你就可以現在就買這種資產的期貨。
由於這里問題的實質是期貨價格與將來到期時現貨價格之差,所以誰也不會真正交割這種資產,所要交割的就是期貨價格與到期時現貨價格之差。從這個意義上說,對該資產的買賣是買空與賣空。
那麼什麼是對沖基金的「對沖「?不妨舉出對沖基金的鼻祖Jones的例子。Jones悟出對沖是一種市場中性的戰略,通過對低估證券做多頭和對其它做空頭的操作,可以有效地將投資資本放大倍數,並使得有限的資源可以進行大筆買賣。
當時,市場上廣泛運用的兩種投資工具是賣空和杠桿效應。Jones將這兩種投資工具組合在一起,創立了一個新的投資體系。他將股票投資中的風險分為兩類:來自個股選擇的風險和來自整個市場的風險,並試圖將這兩種風險分隔開。他將一部分資產用來維持一籃子的被賣空的股票,以此作為沖銷市場總體水平下降的手段。在將市場風險控制到一定限度的前提下,同時利用杠桿效應來放大他從個股選擇中獲得的利潤,策略是,買進特定的股票作多頭,再賣空另外一些股票。
通過買進那些「價值低估」的股票並賣空那些「價值高估」的股票,就可以期望不論市場的行情如何,都可從中獲得利潤。
因此,Jones基金的投資組合被分割成性質相反的兩部分:
一部分股票在市場看漲時獲利,另一部分則在市場下跌時獲利。
這就是「對沖基金」的「對沖」手法。盡管Jones認為股票選擇比看準市場時機更為重要,他還是根據他對市場行情的預測增加或減少投資組合的凈敞口風險。由於股價的長期走勢是上漲的,Jones投資總的說來是「凈多頭」。
加入金融衍生工具比如期權以後會怎麼樣?
不妨再舉個例子。如果某公司股票的現價為150元,估計月底可升值至170元。傳統的做法是投資該公司股票,付出150元,一旦獲利20元,則利潤與成本的比例為13.3%。但如果用期權,可以僅用每股5元(現股價)的保證金買入某公司本月市場價為150元的認購期權,如果月底該公司的股價升至170元,每股帳面可賺20元,減去保證金所付出的5元,凈賺15元(為簡便計,未算手續費),即以每股5元的成本獲利15元,利潤與成本的比率為300%,如果當初用150元去作期權投資,這時賺的就不是20元,而是驚人的4500元了。
可見,如果適當地運用衍生工具,只需以較低成本就可以獲取較多利潤,就象物理學中的杠桿原理,在遠離支點的作用點以較小的力舉起十分靠近支點的重物。金融學家將之稱為杠桿效應。這種情況下,假如說不是為了避險(也就是實際上不對沖),而純粹是作市場的方向,並且運用杠桿來進行賭注,一旦做對了,當然能獲暴利,不過風險也極大,一旦失手損失也呈杠桿效應放大。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基金(LTCM)用自有資金22億美元作抵押,貸款1250億美元,其總資產1200多億美元,它所持有的金融產品涉及的各種有價證券的市值超過一萬億美元,杠桿倍數達56.8,只要有千分之一的風險就可遭滅頂之災。
㈤ 關於外匯套期保值,高人請進!
若中國銀行可以做匯率協議的話,應該不需要什麼期貨許可證的,
就需要公內司的基本資料,容出口產品數量等情況,重要的是牽涉的金額和交割的時間。
你們也可以去國外的期貨市場做空一份同等金額美元的匯率期貨!這個不需要什麼手續和條件,注意合約交割的日期!
㈥ 外匯套期保值業務是什麼產品
外匯匯率套期保值來就是利用外匯期自貨交易,確保外幣資產或外幣負債的價值不受或少受匯率變動帶來的損失。套期保值是指企業為規避外匯風險、利率風險、商品價格風險、股票價格風險、信用風險等,指定一項或一項以上套期工具,使套期工具的公允價值或現金流量變動,預期抵消被套期項目全部或部分公允價值或現金流量變動風險的一種交易活動。
㈦ 已確認的應收賬款外匯做套期保值是屬於哪一種套期保值
外匯期貨做賣出套保。
假設你持有的應收賬款外匯是美元吧,就是說你現專在已經持有屬美元現貨,那你現在擔心的是人民幣匯率升值導致手頭的美元貶值。那你可以在外匯市場上賣出美元,就相當於以現在的價格把美元換成人民幣,等幾個月後應收賬款到手了,再在外匯市場上買入美元平倉了結。如果在此期間,美元貶值了,雖然到手的美元換成人民幣變少了,但由於在期貨市場上做了賣出套保,兩相對沖,彌補了損失。
㈧ 如何運用外匯交易套期保值
出口商可以利用遠期外匯交易進行套期保值。例如:有遠期外匯收入的出口商可以與銀專行簽訂出賣遠期外匯的合同,屬將匯率固定,這樣合同到期後就可以按協定匯價換回本幣,而不管外匯市場的實際匯價,從而可以防止因外匯匯率下跌而帶來的經濟損失。有遠期外匯支出的進口商可以與銀行簽訂買入遠期外匯的合同,固定匯價,合同到期後,按協定匯價將本幣兌換成約幣支付貨款,這樣可以防止因外匯匯率上漲而增加的成本負擔。
㈨ 企業外匯如何套期保值
套期保值是指企業通過持有與其現貨市場頭寸相反的期貨合約,內或者把期貨合約作為其現容貨市場未來要進行的交易的替代物,來對沖價格風險的方式。
企業外匯套期保值的方法:
如果進行套期保值,可以在期貨市場上做一定比例的反向操作,期貨市場上價格波動帶來的收益用以彌補現貨市場上由於價格波動所造成的虧損,從而達到控製成本、鎖定利潤的效果。
套期保值是實體企業管理風險的有效途徑。它可以讓現貨企業通過期貨市場抵消現貨市場中對企業經營不利的價格波動,化解價格風險。對於衍生品市場來說,套期保值者的參與可以穩定市場價格,避免經濟的虛擬部分由於投機造成的價格無序波動。
套期保值者以現貨市場經營者和期貨市場交易者的雙重身份存在,更加強了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的聯系。現貨市場是期貨市場的基礎,而期貨市場可以引導現貨經營者發現價格。
套期保值的應用,使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聯系的紐帶加強。通過促進套期保值業務,使這兩個市場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㈩ 誰能解釋清楚外匯套期保值,最好有案例
外匯套期保值交易是以商品或資本的實物交易為基礎,進行與商品或實物交易中的貨幣流向相反,金額、期限、幣種相同的外幣交易。但是進行套期保值與避免風險並不是一個等同的概念,套期保值包含了有目的的去承擔與其需要保值的實物成完全負相關的另一風險。
經典案例分析:
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向美國出口銷售1000輛小汽車,三月份簽定了半年交貨付款的合同,金額是1000萬美元。
三月份美元兌日圓外匯牌價是1:108.00 九月份外匯牌價是1:107.00
解析:如果按三月份外匯牌價,日本豐田公司可收回:1000*108=108000萬日圓
但到九月份付款時則只能收回:1000*107=107000萬日圓
預計損失:108000-107000=1000萬日圓
然而,豐田公司用十萬美元在匯市做了套期保值具體如下:(忽略利息及手續費)
豐田公司在三月份合同簽定之日起即在外匯市場上以
USD/JPY=1:108.00的匯價賣出100手外匯合約(沽出美元兌日圓)
並於九月份汽車交貨付款日,按當時市場匯價買進平倉。
平倉價為1:107.00,則:
(108.00-107.00)/108.00*100000*100=92592.59美元
折成日圓為1000萬元
結果:
現貨貿易中:由於匯率波動使企業損失1000萬日圓
外匯市場中: 企業套期保值獲利1000萬日圓
盈虧相抵成功規避了貿易上的市場風險,套期保值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