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8號的外匯歐元利率是多少
外幣兌換匯率無法預測,招商銀行可以兌換歐元,請打開http://fx.cmbchina.com/hq/ 查詢外匯實時專匯率屬。因匯率實時變動,實際匯率按照您實際操作時的為准。
若需試算,可打開http://www.cmbchina.com/CmbWebPubInfo/Cal_Forex.aspx?chnl=whjsq 試算。
⑵ 外匯中的利率是什麼
利率復是指借出資金的回報制或使用資金的代價。一國利率的高低將影響著該國資本市是否受青睞,從而也影響著貨幣匯率的走向。高利率的貨幣由於回報率較高,令該國貨幣需求上升,匯率升值;反之,則貶值。美國的聯邦基金利率由美聯儲的會議來決定,一般於上半個月舉行維持兩天政策會議。
⑶ 國家的利息率和外匯儲備有什麼關系
利率與外匯貯備的關系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在固定匯率制度下,若一國利率上升版,
一,會促使套利資金流入,資本賬權戶盈餘增加或赤字減少,央行為了保持匯率穩定沖銷干預,收購外匯放出本國貨幣,結果外匯儲備增加;
二,利率上升後投資相對減少,國民收入相對下降,結果導致進口減少,同時由於收入減少物價水平下降,價格優勢導致出口增加,經常賬戶盈餘增加或赤字減少,同樣,導致外匯儲備增加.
在浮動匯率下,一國利率的變化會導致外匯匯率(直接標價法)的同方向變化.
然而現實中沒有完全的浮動匯率制度,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或者爬行\固定匯率制度較多,從而利率升高有兩方面的效應,即導致本幣貶值(非完全固定匯率)和外匯儲備增加.(靜態分析)
⑷ 外匯和利率之間的關系是什麼
在以往的宏觀調控政策中,利率政策處在核心地位。從利率與通脹率和匯率的關系看,主要是通過利率的升降來調控以匯率和通脹率為代表的內外平衡關系,即當通脹率上升時,內部需求會大於供給,相應引出貿易逆差,導致本幣貶值。因此在以往時代,當通脹率上升時,匯率是反向走勢,即會出現貶值。而提升利率,一方面可以抑制國內總需求水平上升,從而抑制了國內的通脹率,一方面也因為壓縮了國內需求,使進口得到抑制,同時促進了出口,本幣匯率由此得到提升。所以當加息對緊縮總需求發生了作用,使通脹率下降時,本幣匯率就會上升。
但是在新全球化時代,在中國出現了人民幣的「內貶外升」,即當通脹率與匯率出現同方向變動,在這樣的時代,如果繼續沿用以往的宏觀調控理論和工具,肯定不會收到以往的效果。
其一,從道理上說,在新全球化時代,由於中國與國際經濟已融為一體,而前面的分析也說明,中國的貿易順差增長和人民幣匯率提升是長期趨勢,這樣就會引來大量投機於人民幣升值的國際「熱錢」,而國際熱錢的成本是熱錢本幣的利率,收益率則是人民幣利率與匯率之和,所以人民幣利率的提升,也是熱錢收益率的提升,所以提升人民幣利率不僅不會減少國際熱錢的流入,反而會刺激熱錢更大規模地流入。而在現行外匯管理體制下,央行是用基礎貨幣收購外匯,這樣就會導致因外匯流入增長所投放的基礎貨幣的增長,導致貨幣供給量的增加。央行加息的目的本來是為了通過抑制貨幣投放而達到緊縮總需求的目的,但因為熱錢流入的增加,投放的基礎貨幣反而被迫上升,所以加息這一舉措就變成了刺激貨幣投放的宏觀政策效果。由於加息引來的外匯流入更多,加息會提升本幣匯率這個結果沒變,但是由於貨幣供給規模更大了,對抑制通脹的目的來說,就是適得其反。
其二,從實證角度看,加息沒有收到預期效果。自2007年3月以來,央行已進行了6次加息,但通脹率到11月份已上升到6.9%的十年以來高點,廣義貨幣M2的增長率也從去年1月份的15.4%上升到11月的18.5%,所以很難認為若央行在今年繼續加息,會有能壓制住通脹率和貨幣增長率的那一天。
有人認為,去年國際熱錢的大量湧入,其主因不是央行加息,而是中國資本市場如股市和地產價格的大幅度攀升,這個判斷我認為是不對的,因為去年在央行進行6次加息之後,國際熱錢流入佔新增外匯儲備的比重是明顯上升了。如果以FDI加貿易順差為正當外匯流入,這兩者之和在2003~2006年佔新增外匯儲備的比重是74%,但2007年前9個月這個比重卻下降到63%,下降了10個百分點以上。顯然,熱錢比重上升與人民幣利率上升是同時發生的,但2003~2006年我們卻沒有看到這個情況,而地產價格的上升自2003年以來就很強勁,以至於到2005年國家不得不出台抑制地產價格的大量措施。股市的「大牛市」出現在2006年,而當年FDI加貿易順差比當年新增外匯儲備還高出了3%,所以如果國際熱錢是為了投機於中國的資產價格,那為什麼在本輪經濟增長高潮的前幾年我們看不到,卻偏偏在央行連續加息後出現了呢?所以人民幣利率上升與熱錢比重上升同時出現,不應看成是偶然現象,而是有著因果關系的。
其三,從國際上看,近年來由於日元利率很低而美元利率很高,所以引發了大量「套息」交易,國際上估計有近萬億美元。而去年以來,日本央行為了應對經濟過熱而開始進入加息通道,美聯儲則為了應對房地產泡沫崩潰所引發的衰退不得不減息,所以日元與美元間的套息交易被大量取消,表現為日元對美元的大幅度升值,目前已從2007年初的1:123上升到1:109,可見利率始終是影響國際資本流向的重要機制,而對美元與日元間的套息交易萎縮,國際上一般都是用兩國利率水平的相對變化來解釋,而未見有用美元資產價格作解釋的言論。那麼,如果在國際主要貨幣資本之間發生的流向變動是因為利率變動,在人民幣與主要國際貨幣之間的流向變動就會例外嗎?
此外從國際上看,發達國家對利率政策的使用也在發生變化,例如去年美、歐都出現了明顯較以前年份為高的通脹率,但是美國為了應對金融市場危機,不得不連續減息,而歐盟自2006年以來為應對經濟過熱已開始連續加息,但在全球金融市場動盪的威脅下,也不得不放棄了加息舉措。到去年12月,歐元區的廣義貨幣增長率已高達10.7%的歷史高峰,已經遠遠高出原先所設定的4.5%的年增長率,但目前仍在醞釀減息。可見,由於時代不同了,在發達經濟體中利率與通脹率的關系也在發生變化,而並不似以往那樣,出現了通脹率的抬升就必須得加息。
所以,我們必須重新認識利率這個傳統宏觀調控工具在今天的作用,考慮新的宏觀政策工具組合。
重新認識匯率
如果利率調節宏觀總需求的能力在當代新經濟格局中被弱化,那麼哪個宏觀調節工具能取代?我認為首先考慮的應當是匯率。
在傳統經濟發展過程中利率的地位之所以特別突出,是因為利率對需求水平變動的影響最大,但這是在內需主導時代得出的經驗和理論。進入新世紀以來,雖然內需在中國的需求增長中仍是主導因素,但外需的增長速度顯然更快。從凈出口佔GDP的比重看,2006年為4.5%,去年一季度已上升到7.7%,二季度進一步上升到9.8%,三季度則超過了10%,外需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已經越來越大了,而且今後肯定還會上升。從工業化國家的歷史經驗看,美國在工業化過程中出口佔GDP的比重長期在9%左右,日本號稱出口導向型經濟,可戰後到70年代完成工業化的長期內,出口比重最高也只有16%,而中國目前已經達到40%,在未來時期進入到前面所提到的承接發達國家重工業轉移時代後,出口比重肯定還會上升,可見外需因素對中國工業化過程的影響,已經與以往的工業化過程完全不同了。而正是由於外需在中國需求的邊際變化中具有更重要的地位,就使匯率在調節中國總需求水平方面,以及對國內通脹率的影響與控制能力方面,可能替代利率的地位。
具體地說,由於在新全球化時代中國面臨著日益增長的巨大外部需求,而提升匯率是出口企業的減收因素,出口企業為了維持原有利潤就得提高供貨價格,這樣就可能使發達國家對中國的出口需求發生轉移,從而達到緊縮總需求擴張的目的。然而在長期內保持較低匯率水平,是中國獲取更多新全球化利益,在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的重要條件,因此過快或過多地讓人民幣升值,從長遠看對中國並不是有利的選擇。但若因外需增長過快,過度拉升了中國的通脹率,導致中國內部經濟的不穩定性增強,提升匯率就是抑制國內通脹的重要宏觀調控手段,所以從新全球化時代所構成的新環境看,人民幣匯率的提升速度必須把握在不顯著快於其他主要發展中國家匯率上升速度的水平上,並兼顧國內經濟穩定增長的要求。從這個意義上講,匯率就是平衡中國的全球化利益與保持國內經濟穩定增長關系的核心。
重新認識通貨膨脹問題
前面的分析已經指出,由於在中國這類發展中國家與當代發達國家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價格體系差距,而在新全球化時代市場的力量要糾正這個差距,所以主要發展中國家在長期內出現較高通脹率就會是一個長期趨勢。提升匯率是抑制通脹率的必然選擇,但會使中國喪失新全球化利益,所以是讓匯率較高對中國的長期增長有利,還是讓通脹率較高對中國的長期增長有利,就必須進行選擇。
以往的經濟理論通常認為,年均不足1個百分點的物價上漲可以定義為「通縮」,1~3個百分點的物價上漲是合理通脹,超過5個百分點的物價上漲是顯著通脹,10個百分點以上是嚴重通脹,而若到幾十個百分點以上就是惡性通脹了。但是在新全球化時代,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有著巨大的價格水平差距,即便保持10%的通脹率也要30年左右才能與發達國家拉近價格水平,所以,像中國這樣的國家在長期內出現6%~8%之間的較高通脹率,可能是一個新全球化時代的特有現象,也是中國為了享受新全球化利益所必須支付的代價。不僅是在中國,在其他能夠享受到新全球化利益的國家,目前都在經濟增長率顯著提升的同時,也伴隨著較高的物價上漲率。例如印度,2007年經濟增長率達到18年來最高點,為9.2%,而去年前10個月的通脹率也上升到了6.7%,並不比中國低。近年來俄羅斯和越南的經濟增長率也顯著提高,去年前10個月前者的通脹率為10.8%,後者為8.1%,更高於中國。所以在新全球化時代,通脹率的合理水平至少在主要發展中國家都發生了變化,需要我們重新認識。
⑸ 目前我國五大行外幣存款利率是多少
最近交通銀行在官網發布關於調整境內部分外幣小額存款利率的通告。通告中表示,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於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並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通知》(銀發〔2015〕143號)規定,“金融機構小額外幣存款(300萬美元以下)利率由金融機構根據商業原則自主確定”,交通銀行決定自2020年9月26日起下調境內部分外幣小額存款利率。
⑹ 央行5次上調美元存款利率,對外匯交易有什麼影響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05年10月15日起上調境內商業銀行美元、港幣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其中,一年期美元、港幣存款利率上限均提高0.5個百分點,調整後利率上限分別為2.5%和2.375%。
這是中國人民銀行第五次上調境內美元小額存款利率。而央行的統計數據顯示,7月末外匯存款1605億美元,比上月減少48億美元,其中居民外幣儲蓄下降8億美元。在人民幣升值和美元加息的預期下,外匯理財產品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外匯理財產品收益「潛虧」
對於某外貿公司的李總來說,這幾天有點兒郁悶。一年前購買了一家銀行外匯結構性存款產品的他,一年中不斷聽到央行上調美元小額存款利率的消息。按照該產品的承諾收益,李總一年後的收益率在2.25%之間,但相比這次上調後美元2.5%的利率,他已經是虧了。而且由於其所購買的結構性產品期限較長,如果提前終止合同,還要付出收益性的代價。
過去的幾年中,人民幣存款利率一直高於美元存款利率,而此次調整後的小額美元利率首次超過了人民幣利率。
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丁志傑提醒說:隨著國內企業越來越多地參與到國際經濟活動,一些企業在對外投資中面臨著匯率波動的風險。而隨著美元進入加息周期,利率也開始波動。企業和個人需要學會在匯率、利率都開始變化的情況下,用各種措施來管理外匯資金風險。
某國有商業銀行理財中心李經理認為:應從中長期理性看待人民幣升值,隨著美元利率超過人民幣利率水平,美元持有者與其將美元換成人民幣來期望虛無縹緲的人民幣升值,還不如存入美元,獲得即時的收益。
建議選擇外匯結構性存款
李經理建議:企業和個人都可以選擇結構性存款產品進行投資,以獲得合理的收益。隨著美聯儲不斷升息,結構性存款的利率也水漲船高。
外匯結構性存款是在普通外匯存款基礎上嵌入某種金融衍生工具(主要是利率期權),通過與利率掛鉤,使外匯投資者在承擔一定風險基礎上獲得更高收益。結構性存款業務目前主要是將客戶收益率與市場狀況、利率、匯率、信用主體等掛鉤,也可以根據客戶具體情況度身製作。現在大多數
銀行推出的是保本型產品,風險水平介於銀行儲蓄存款和股票、基金之間,較為適中,投資收益一般高於銀行定期存款,而且收益比較直觀,比較容易被投資者接受。
金基商盟提醒:在美元理財的具體操作中,還是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第一,盡管國內美元利率有所提高,但相對國外的水平還是偏低。而且,美元已經進入加息通道,美聯儲對於美元的利率水平有可能還要上調。國內盡管對美元小額存款利率進行了調整,但幅度不夠。所以,企業對美元資金存款不應該長期化。投資者在購買美元理財產品時,要考慮加息的風險。不僅要注意回報率,還要注意盡可能選擇期限短的產品,最好選擇三個月和半年的短期產品。
第二,對於是否持有和持有多少美元的問題,不僅僅要看境內美元利率的高低,還要看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的走勢。即時美元利率高於人民幣利率,但如果人民幣不斷升值,美元的實際收益也有可能低於人民幣。因此對於美元的理財產品的購買,要綜合分析美元利率的水平和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的變化情況。
此外,金基商盟也從銀行經營管理的角度強調說,隨著外匯利率的上漲,銀行外匯資金成本也不斷上升。盡管目前市場熱銷的固定期限、收益明確的美元理財品種對投資者是方便了,銀行的經營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卻加大了風險,特別是考驗銀行運用利率互換、匯率與利率選擇期等衍生金融工具的能力。因此,投資者應盡量選購一些短期的、流動性強的外匯理財產品,以減少風險。
⑺ 外匯的利息是多少
有利息。外幣存款定期利率參照人民幣,利率和匯率變動無關。
中國銀行外幣儲蓄賬戶包括:美元(鈔/匯)、歐元(鈔/匯)、日元(鈔/匯)、港幣(鈔/匯)、英鎊(鈔/匯)、加拿大元(鈔/匯)、澳大利亞元(鈔/匯)、瑞士法郎(鈔/匯)、新加坡元(鈔/匯)、澳門元(鈔/匯)、韓元(鈔/匯)、俄羅斯盧布(鈔/匯)、紐西蘭元(鈔/匯)、
丹麥克朗(鈔/匯)、挪威克朗(鈔/匯)、瑞典克朗(鈔/匯)、南非蘭特(鈔/匯)、泰國銖(鈔/匯)、印尼盧比(鈔)、菲律賓比索(鈔/匯)、巴西里亞爾(鈔)、新台幣(鈔)、馬來西亞林吉特(匯)、印度盧比(鈔)。
中國銀行可為您提供的個人外匯存款分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通知存款,以及其它經監管機關批準的存款。定期存款按期限分為:一個月、三個月、六個月、一年、二年五個檔次。以上存款分為現匯賬戶和現鈔賬戶。
開戶起存金額,不設起存金額限制。具體開辦的幣種、存期、利率、開辦網點以及其它未盡事項可能有所不同,可以向當地中國銀行或通過95566進行咨詢。
(7)今天外匯利率擴展閱讀:
外幣存款生成的利息,也是付給外幣。存入什麼幣種,生成的利息按什麼幣幣計算。這個在我國《儲蓄管理條例》上有明文規定。
第十七條經外匯管理部門批准,儲蓄機構可以辦理下列外幣儲蓄業務:
(一)活期儲蓄存款;
(二)整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
(三)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開辦的其他種類的外幣儲蓄存款。辦理外幣儲蓄業務,存款本金和利息應當用外幣支付。
工行和農行2012年8月發布公告表示,將不同程度地下調境內美元、港幣和歐元3種小額存款利率。根據兩家銀行的公告,美元、港幣和歐元3種境外貨幣存款利率不同程度下調。以美元為例,兩家銀行將活期和7天通知存款利率從之前的0.10%下調至0.05%,下調幅度達到50%。
其餘的各種期限存款利率,下調幅度在25%到33%之間。港幣的存款利率調幅相對較小,活期和7天通知存款利率從0.02%調至0.01%,下調一半,1個月及以上期限利率均未作變動。
歐元的降幅最大,活期從此前0.1%調至0.01%,7天通知存款利率也從0.15%調至0.01%,1年期從1%調到0.7%,2年期下調至0.75%
⑻ 外幣貸款逾期利率是否有上限
貸款的的錢不還來會有什自么後果:
確實沒有償還能力的,應當與貸款機構進行協商,寬展還款期間或者分期歸還;
如果貸款機構起訴到法院勝訴之後,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決,會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法院在受理強制執行時,會依法查詢貸款人名下的房產、車輛、證券和存款;
貸款人名下沒有可供執行的財產而又拒絕履行法院的生效判決,則有逾期還款等負面信息記錄在個人的信用報告中並被限制高消費及出入境,甚至有可能會被司法拘留。
基本上不會有影響,以後按時還款即可。
⑼ 今天中國銀行外幣存款利率是多少
請您登錄中國銀行官方網站(www.boc.cn),點擊首頁中間右側的「金融內數據 」-「 存/貸款利率 」,根據幣種選擇「存容款利率表」進行查詢。各存款產品利率會有差異,如需進一步了解,請您詳詢中行當地網點。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⑽ 外幣定期存款利率
外幣定期存復款利率制的具體信息請點擊此處查看。
應答時間:2020-07-0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車主貸] 有車就能貸,最高50萬
https://b.pingan.com.cn/station/activity/loan/qr-carloan/loantrust.html?source=sa0000632&outerSource=bdzdhhr_zscd&outerid=ou0000250&cid=bdzdhhr_zscd&downapp_id=AM00100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