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外匯 > 股票pev

股票pev

發布時間:2020-12-23 12:44:56

1. 中信證券為何不看空別的股票,只看空中國人保呢

中國人保是金融保險中的頭部,是金融板塊的權重股,人保降溫,那金融板塊就會大幅下挫,相應指數就會降溫,股市隨之就降溫了。

2. 求一篇對當前中國人壽這支股票的分析論文

實際上你直接去找券商對於中國人壽的分析報告就是對於它最合適的評價了,我找了申銀萬國2010年4月對於中國人壽的下調評級的報告給你,你自己看吧。
------------------------------------------------------------------
中國人壽09年新會計准則下實現凈利潤328.8億元,對應每股收益1.16元,同比增長71.8%,每股凈資產較08年底的6.15元增長21.3%至7.47元,基本符合預期。一年新業務價值177.13億元,同比增長27.2%,基本符合我們28%的預期,略低於市場預期。09年內含價值2852億元,較08年底增長18.8%。

會計准則變更對報表的影響符合預期。中國人壽2009年報是首份公布的按照新會計准則編制的報表,重點關注評估利率的變動,中國人壽重新釐定準備金評估利率假設,較前略有提高。會計估計變更減少2009年壽險責任准備金80.20億元、長期健康險責任准備金0.65億元,增加稅前利潤80.85億元,即從336億元增加24%至417億元。再以08年報表為例,凈資產較調整前上升29%,EPS較調整前增加89%,內含價值報告仍按原標准編制。如我們預料,變更後的A股保險報表更接近此前H股報表數據。

產品結構改善,新業務價值增長27%,略低於市場預期。中國人壽受產品結構調整影響,09年保費增速下降,新准則下已賺保費2750億元,較08年微增3.7%。結構調整效果顯著,2009年首年期交保費占長險首年保費由08年的21.4%提升至25.4%,10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費占首年期交保費由2008年同期的38.3%提升至49.7%。09年新業務價值177億元,較08年增長27.2%,基本符合我們28%的預期,略低於市場預期,究其原因,主要是從08年下半年結構調整已經開始從而基數較高,拉低了全年增速。2010年中國人壽將持續結構調整,公司計劃保費增長5%以上,從一季度情況看,公司個險新單保費增速略有放緩,預計10年NBV增速在15%左右。

投資收益率5.78%,低於我們預期。09年實現總投資收益644億元,總投資收益率為5.78%,略低與預期。中國人壽09年投資資產達11721億元,較08年增長25%,債權型投資由08年的61.43%降低至49.68%,股權型投資由08年的8.01%提升至15.31%,分享了股市上漲收益,2009年可供出售資產浮盈達206億。2010年的投資收益料難超越09年水平,預計總投資收益率5%左右。

採用內含價值分析的公司合理價值為31元,下調評級至「中性」。公司業務增長趨勢和質量良好,目前股價對應2.7倍PEV和26倍新業務倍數,有所低估但幅度不大,股價上漲空間小於其他兩家保險公司,下調評級至中性。

3. 股票中的pev是什麼意思

pev是針對保險抄股的,靜態估值。保險公司由於現有保單在未來能產生穩定的現金流,具備價值。所以保險公司的靜態價值比凈資產要高,還有一塊現有業務現金流折現。當然,凈資產需要扣除償付能力額度。當然,這個只是靜態的考核保險公司的指標

4. 股票pev是什麼意思

pev 其實是p/ev的簡略寫法, 意思是 股價對內涵價值(P/EV)。 主要是用於保險股的價值評估。

5. 股票中的pev是什麼意思。,

不存在pev,只存在pe.
股票PE指的是:Price/Earnings ,也有叫做PER的,Price/Earnings Ratio 即本益比,價格收益比,市盈率 。它是由股票價格除以每股收益計算而得。
這是一個投資者都耳熟能詳的指標,但是市盈率指標在實際應用中還有很多深層的含義,並不是這么簡單。談談我的幾點學習心得。

第一、市盈率的正確用法是將指標倒過來看,即:Earnings/Price。也就是每股收益(指稅後每股凈利潤)/股價。這個數值代表假設你投資該企業(假設你完全控股該公司,且將企業每年凈利潤全部收回,這個假設是不成立的,需要注意)的投資回報率。按照這種看法,PE數值代表你投資該企業能收回投資的年限。例如某鋼鐵廠2005年PE為5,則表示你收回投資的年限是5年,投資回報率是20%。
但是事實上這個看法是不正確的,因為前提假設並不成立,企業必須將凈利潤的相當一部分留作企業發展的資金,而實際對投資者的分紅只佔一小部分。因此,PE=5實際並不代表你投資該企業收回投資的年限是5年,還需要結合股息率來定。不過,這是市盈率的基礎含義,也是股票投資的意義。
第二、談到市盈率,必須要知道它是分為:動態市盈率和靜態市盈率兩種。這裡面有兩重含義:
第一重含義:市盈率既然是計算投資收回的年限,那麼靜態市盈率就是簡單的將股價除以年報每股收益,這是大家都知道的計算方法。但是動態市盈率則很復雜。來推導下:
假設2005年年報某股票每股收益為:E1(元/每股),預測2006年年末每股收益為E2。投資者當前買入該股票的價格P(即當前股價)。
因為2006年比2005年每股收益增長(假設是增長的)率是:E2-E1/E1*100%。設為R。
又假設公司還能保持該增長率N年。
根據目前大多數定義,動態市盈率=靜態市盈率*動態系數。
動態系數=1/(1+R)*N
這個公式實際是根據N年內穩定增長(增長率恆定)復值貼現值來計算市盈率的方法。
實際上這種計算方法很少使用,因為企業利潤增長情況其實很復雜,難保持恆定,也很難計算。但卻是市盈率的真正含義。

第二重含義:也就是經常被「歪曲」使用的「動態市盈率」。比如各類看盤軟體,在計算所謂市盈率時,往往採用簡單的算術計算,如:第一季度每股收益E,則軟體自動將其乘以4,得出年末預測的每股收益,然後根據股價計算PE,這種所謂的「動態市盈率」往往會給不太留心基本面的投資者帶來錯覺。
例如000759g中百,第一季度每股收益0.12元,目前股價9.81,軟體自動計算的PE是21.4倍。其實它隱含了軟體假設該股票2006年年末每股收益0.12*4=0.48元的假設。當然,這是很錯誤的。零售企業第一季度往往是每年收益最好的一個季度。因此,零售企業往往在第一季度被高估,而在收益不景氣的第三季度被低估。

第三,正確的動態市盈率計算公式中,應該留意動態系數的因素。即收益均增長率R,和持續年限N。從系數的重要性來看,顯然N比R作用更大。也就是說,可以得出這么一個結論:未來動態市盈率較低取決於幾個因素:當前的靜態市盈率,恆定的收益增長率,和收益增長持續時間。而其中顯然當前靜態市盈率和收益持續增長時間最為重要。
簡單來說,收益增長率並不太重要,關鍵是收益增長持續時間。這也同大多數投資收益一樣,關鍵並非增長率,而是看誰增長的時間最長。這也是復利的威力。

第四,也就是說,目前的靜態市盈率(不管是季度,還是年末計算)其實對於價值投資者而言作用不太大。如果該股票動態系數非常小,那麼當前也可以享受非常高的市盈率。而如果動態系數非常大,那麼當前非常低的市盈率也不應該享受。

第五,市盈率也並不是一概而論,不同行業的市盈率也不一樣。周期性的行業享受的市盈率就非常低,比如鋼鐵,通常情況下市場只會給與其10倍以下的市盈率估值。這是因為周期性行業的企業利潤增長往往是周期性的,也即是時好時壞,增長不穩定,因此動態系數也相應較高。而科技企業,市場往往比較樂觀,一旦進入其發展的上升軌道,則有可能較長時間保持穩定的增長。因此計算而得的動態系數也較低,市場給與的市盈率也較高(雖然這並不符合實際)。
市盈率還和國家經濟發展周期相關,也與市場樂觀或悲觀情緒有關,因為它的公式中有價格的因素。

第六,因此,不可因為市盈率低而買入,也不可因為市盈率高而賣出。其實大多數時候應該恰恰相反,在高市盈率時買入,低市盈率時賣出。機構往往干這種事情,例如000039,在2004年12月年報顯示每股收益2.37,其在2005年4月創歷史新高16.68元時,市盈率也不過7倍(第一季季報出來前計算)。但是機構卻這個時候拋了很多股票。也很容易套住中小投資者。

第七,彼得.林奇甚至認為一個股票的市盈率取決於該股票稅後凈利潤的增長率。比如一個股票未來稅後凈利潤增長率為45%,那麼目前它的市盈率應該是45倍。這個說法我覺得還很粗略,確切講應該還有個增長率能維持多久的問題,維持的越久,價值越大,享受的市盈率越高。

總之,當年的市盈率不管從第一季度,還是到最終年末,其實都屬於「靜態市盈率」。而這種靜態市盈率並不能幫助我們判斷股票價值是否低估,或者高估。最終動態市盈率的得出,需要對企業未來利潤增長情況進行預測。 機構或者莊家,往往會利用散戶大多數不具備預測能力,而容易被當期低市盈率的「良好基本面」所吸引的缺陷進行出貨。反之則利用當期基本面「較差」的現狀打壓股價,獲取籌碼。

6. 最新保險概念股一覽表 保險概念股票有哪些

保險板塊備受「青睞」
與10月以來大盤的整體「拉鋸」相比,同時期保險板塊的表現堪稱「優異」。據統計,月以來,在69個Wind主題行業中,保險指數以8.14%的漲幅,成為統計區間內主題行業中毫無爭議的最大贏家。從昨日行業內個股方面的表現來看,根據Wind數據,截至收盤行業中6隻成分股全數實現上漲。其中,新華保險(63.50 -1.03%,診股)、中國人壽(31.31 +1.10%,診股)的漲幅超5%,即便是墊底的中國平安(64.13 +0.11%,診股)也有0.20%的漲幅,這在昨日「跌多漲少」的盤面中,表現已屬相當優秀。
今年以來,一向堅持價值投資理念的機構投資者對上市險企頻拋「橄欖枝」。據上市險企三季報顯示,除一向「鍾情」板塊的公募基金之外,證金公司、匯金公司仍然是最重要的投資機構。以中國平安為例,香港中央結算(代理人)有限公司、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在第三季度分別增持了中國平安的H股和A股,持股比例分別從二季末的33.54%、1.78%升至三季末的33.85%、2.19%。
在板塊、熱點頻繁切換,市場情緒「陰晴不定」的市場中,保險板塊的集體走強,其實並非偶然。近日摩根大通發表的研究報告稱,第三季度中國上市險企盈利復甦,主要是由於宏觀環境有利(長期債券收益率上升和股票市場穩定),以及行業本身表現強勁(產品組合和債務儲備結構改善)。而該機構也表示,從第三季上市險企的業績中反映出的行業基本面支持市場對板塊的重新估值,預計未來數季度板塊市場盈利仍會上調,這也將進一步刺激板塊的表現。而從資金方面來看,根據Wind數據,近5個交易日,在104個申萬二級行業中僅有15個行業出現了資金凈流入,而在這15個行業中保險行業以近5日凈流入8.74億元位列第三。從昨日的資金流向來看,雖然盤面整體回調,兩市資金整體凈流出態勢有所加劇,但從保險板塊仍然呈現的資金流入來看,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了資金對保險板塊的「青睞」。
機構看好後市
在昨日市場的整體回調中,保險板塊的逆勢上漲無疑是盤面中的最大看點。雖然當前市場情緒依然不穩,後市走向也仍存分歧,但由於行業「靚麗」的三季報,對板塊的樂觀之聲已成為當前多數機構的一致共識。
東吳證券(10.80 -1.37%,診股)表示,上市保險公司發布三季報,前三季度業績全面加速增長,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42.38 +0.76%,診股)、新華保險歸母凈利潤分別增長98.3%、41.4%、23.8%、5.3%,業績增速較上半年明顯提升,主要源於投資端持續發力+需求端高景氣延續。而由於投資與需求共振下「靚麗」基本面的延續,從上市險企三季報來看板塊拐點已全面確立。
針對板塊三季報業績超市場預期,中泰證券認為,主要為壽險剩餘邊際持續強勁釋放、投資端向好、准備金因素逐漸出清等多重因素疊加所致。轉型保障是保險基本面提升的根本邏輯,隨著消費升級、家庭保障意識覺醒,保障型產品的需求端空間依然較大,保險公司也有充足動力提升保障型產品佔比。目前四家保險公司17PEV估值不到1.2倍,估值切換後 18PEV僅1倍左右,估值提升空間仍然較大,繼續看好保險股長期投資價值。

閱讀全文

與股票pev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
縣域理財 瀏覽:425
理財王冠 瀏覽:623
理財客戶細分 瀏覽:16
st興業股票 瀏覽:136
怎麼購買印度基金 瀏覽:876
證券投資基金運作費用 瀏覽:84
企業如何通過基金融資 瀏覽:570
項目融資的結構 瀏覽:379
融資33 瀏覽:370
拆借信託 瀏覽:484
信託查詢平台 瀏覽:80
要約價格低於提示性 瀏覽:202
今日中國銀行匯率港幣兌人民幣匯率今日 瀏覽:312
北京富勤理財 瀏覽:665
晨鳴股票 瀏覽:91
炒股票破產 瀏覽:884
園藝股票 瀏覽: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