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別一,資金杠桿。外匯通常會採用幾百倍杠桿,將投資人的資金放大進內行交易,增容加獲利利潤。而基金則沒有杠桿,有多少錢,買多少基金。區別二,做空賺錢。外匯屬於雙向獲利模式,不僅能追高,匯價下跌的時候也可以通過做空賺錢。而基金只能通過買高賺錢。區別三,T+0模式。外匯屬於T+0模式,可以隨時進行買進和賣出操作,而基金則有規定必須要持有多長的時間才能夠賣出。區別四,手續費低。外匯手續費要低於基金,外匯有收取交易點差用作手續費,而基金的話除了手續費之外,還可能會有一定的稅務。區別五,交易時間。外匯出去周六和周日之外,可以在二十四小時內進行交易,而基金的話每天只有固定的時間能進行交易。區別六,不易受控。外匯市場是全球最大的市場,每天的流通量都在萬億美元以上,不會受到控制。而基金的市場很小,很容易就會受到控制。
Ⅱ 什麼是外匯基金
基金是一種間接的證券投資方式。基金管理公司通過發行基金單位,集中投資者的資金,由基金託管人(即具有資格的銀行)託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運用資金,從事股票、債券等金融工具投資,然後共擔投資風險、分享收益。根據不同標准,可以將證券投資基金劃分為不同的種類:
———根據基金單位是否可增加或贖回,可分為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開放式基金不上市交易,一般通過銀行申購和贖回,基金規模不固定;封閉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續期,期間基金規模固定,一般在證券交易場所上市交易,投資者通過二級市場買賣基金單位。
———根據組織形態的不同,可分為公司型基金和契約型基金。基金通過發行基金股份成立投資基金公司的形式設立,通常稱為公司型基金;由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和投資人三方通過基金契約設立,通常稱為契約型基金。目前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均為契約型基金。
———根據投資風險與收益的不同,可分為成長型、收入型和平衡型基金。
———根據投資對象的不同,可分為股票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期貨基金等。
買基金很簡單,可以在證券大廳交易,即在二級市場買賣,和普通股票投資一樣。也可以通過和基金合作的銀行代賣點申購,很多銀行都有基金銷售,工商銀行和建行。如果要買的話你可以詳細詢問一下相關費用,利息比;然後再研究研究基金管理公司的內部情況和以往業績。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2156960.html
Ⅲ 外匯和銀行基金是怎麼玩的啊哪種收益大點,哪種風險小點啊
基金和股票差不多,我們放在一起分析:
下面我們對比下他們的區別,客觀的了解內下人們轉變觀容念的原因。
基金和股票有杠桿嗎?沒有吧,有杠桿可以以小博大。歐美正規平台杠桿可以選擇四百倍。
股票能雙向交易嗎?沒有吧,只能買漲,不能買跌。外匯黃金雙向交易。俗稱T+0交易模式
基金和股票能一分鍾買,下一分鍾賣嗎?不可以吧,炒外匯隨時買隨時可以賣。
基金和股票有嘿穆,有機構操控,外匯是全球的市場,每天都幾百億美金交易,誰都沒有資本坐莊。
連索羅斯現在對中國股票都呈謹慎態度。
目前炒外匯炒黃金還算新穎的投資理財行為,一般早期的新穎的理財都比較容易賺錢,而且比炒股票來說,不怎麼復雜,收益也大,回報率很高,風險也可以控制。
當然提醒所有準備入市的朋友,只要是投資都有風險,何況這種比較賺錢的行為。高收入高風險,所以把技術搞好,不去碰黑的公司,選擇一個正規的一級代理商,資金安安全全,實實在在放心炒單賺錢。
新手可以到「模擬賬戶注冊」欄目去免費注冊一個模擬先了解了解,到底什麼是炒外匯炒黃金
Ⅳ 作為一個初學者,如何學習股票、期貨、外匯和基金投資
最近剛好和三個國內的小夥伴聊到這個問題,鑒於中國目前新中產階級的人群越來越多並且還在不斷壯大,這個群體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共性:為了賺錢而焦慮,想在後半生過更好的生活,同時又擔心自己的收入不夠穩定,或者是焦慮自己的財產增長速度太慢。畢竟同樣是十年時間,人家許家印個人資產翻了7倍,而普通一個北京大學生能翻一倍就不錯了。所以,幾個人一聊到股票、基金的話題,立馬就收不住了??
這三個小夥伴都算是新中產階級,一個是個標準的IT狗,平時996是家常便飯根本沒時間去學什麼金融類的知識,用丫的話說,睡前捧著本《如何選購基金》五分鍾內必定睡著??一個年紀不大就已經倆小孩圍著轉了,奶粉錢還沒賺夠,又要開始著手學區房的准備了,也想嘗試下理財投資賺點教育費。還有一個算是個投資老手了,從08年就開始炒股,只不過他雖然投資時間長,但是並沒賺多少,很多次都虧進去了。
雖然基本上都可以算投資小白(老手那個說實話我感覺投資理念就有問題),但幾個朋友都有那種新中產階級身上的共性:無時無刻陰魂不散的焦慮感??
而且他們都認可一個事實:投資總是有風險的,所以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為了分散風險,必須把家庭的閑置資產分開來投資,比如股票買一點、基金選幾支、金價跌了黃金也要買點,商業保險什麼的也不能少。不得不說,這種投資思想對於新手而言是很正確的,那位總是投資失敗的老手朋友也承認,他之前就是一根筋把家當都押在同一個領域,收益率才會波動那麼大。
所以對於想利用股票、期貨、外匯和基金投資賺點錢,首先這個分散投資的思想還是要有的。
但是問題又來了,大部分投資小白雖然都懂分散風險的道理,但是限於自身的水平,他們並不知道該怎樣來分散,怎麼配置資產。我自己也讀過一些相關方面的書,比如《證券分析》(本傑明格雷厄姆的那本,他的另外一本《聰明的投資者》我沒看完,不過也推薦一下)、《解讀基金: 我的投資觀與實踐》、菲利普費雪的《怎樣選擇成長股》(他還有一本我忘記名字了)。我個人的感覺是,自學這些內容,需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而且國外的市場和國內差異還很大,純看書的話有些地方不能直接套用,實操價值不強。
此外還有一個另一個問題,就是看了書雖然理論知識懂了不少,但是真正去實踐的時候還是會有兩眼一抹黑的感覺。比如那位老手朋友,前一陣子雄安政策剛剛發布,相關的股票就大漲,他也跟進買入,但沒想到,沒等多久股票就回到正常狀態,一路下跌,那一次他賠了不少,這種盲目的心態害了不少人。再比如買基金,4000多隻基金怎麼選才是正確的?什麼時候該買,什麼時候該賣?不是研究多久多深入的問題,就算玩基金很多年也一樣會栽跟頭。這一點上幾個朋友都有類似的感覺,所以我們覺得新手投資上還是要依靠專家領路,自己在積累一些實操經驗之後,再嘗試自己來做理財。
正如就像吳曉波說的那樣,跟專業的人做朋友,跟專業的機構交朋友,他們相當於是領路人。這方面其實有一些基金服務是比較好的選擇,比如我那個IT朋友選的是薛掌櫃基金組合服務,好處是這個品牌和P2P、余額寶包括銀行理財都不同,屬於一個中長期投資的補充,比較適合家庭的閑置資金,是專家全程打理,自己不必為選擇品種而發愁。而且投資分散在二級市場、債券、黃金,不動產等多個領域,可以讓風險二次分散。另外專業人士的推薦也比自己瞎嘗試要好,就像我打農葯直接用大神推薦的出裝,不會自己瞎搗鼓出裝一樣??這個朋友特別看重的還有一點,據說他們過往10年業績是平均年化收益率11.3%,對於有一筆中長期不動用資金的朋友來說,可以跑贏通脹就是很大的收益了。
最後,也是我特別想強調的一點,投資的風險永遠都存在,用自己的閑置資金賺點多餘的收入對於非專業人士而言,是比較合理的思路,不要指著理財作為穩定的收入來源,特別是新人更不能有這樣的想法。理財更是理心,把時間浪費在美好的事上,理財交給專家去打理,是一條不錯的理財路。
Ⅳ 基金,外匯,股票哪一個在目前比較好做比較容易賺錢
我對於這種問題,一般傾向於勸離不勸進。做交易新手不交學費很難有長進,交了學費也未必有長進。最好還是買點貨幣基金之類的,穩健型的理財產品靠譜些。
Ⅵ 投資基金和外匯是怎樣盈利的
說的都是廢話抄~
不過說老實話,你這問題也有點弱~
投資基金和其他基金一樣,以基金的形式融資,然後再投放到市場上,可以做任何行業,金融、建築、房地產、貸款等等形式,投入資金賺取差價。
外匯有現匯、保證金,賺錢的道理都是依託匯率的波動,買進一種貨幣賣出另一種貨幣來賺取差價的投資方式。
====
不知道這么說,懂了嗎?
Ⅶ 股票、基金、外匯的優點和缺點是什麼
一、股票:
股票是國內規模最大最深的投資品種,主要優缺點如下:
優點:
1. 只要公司不倒閉就可以一直拿著,投資的是上市公司,套牢的居多。
2. 對技術要求低,主要依賴於公司的成長性,當然在金融交易市場中,股民也是虧損最多的人群。
3. 入市門檻相對較低,波動幅度小,尤其是銀行股票,每天拉鋸式的行情。
缺點:
1. 只能做多,只有在上漲的過程中才能夠賺錢。
2. T+1交易,當天買入,下一個交易日才能賣出。當天做錯了,只能看著賠錢,下一個交易日又不忍心割肉,很多股民就是因此被牢牢套死。
3. 受國家政策、小道消息、國際市場、期貨等影響很大,大幅高開低開會使很多人來不及反應就深套了。
4. 交易時間為白天4個小時,佔用上班的時間。
5. 兩千多隻股票研究起來較為費力。
6. 上市公司易做假賬、內幕交易等等使得中小投資者受害。
7. 有莊家運作,控股厲害,易製造騙局。
二、基金:
優點:
1、具有專家理財的優勢(投資技術、信息靈通、國家政策領悟等)
2、具有積少成多的優勢
3、注重投資組合,分散基金投資風險
4、費用相對低廉(有稅收優惠)
5、透明度相對較高(開放式基金)
缺點:
基金投資的風險:
系統性風險:
盡管基金本身有一定的風險防禦能力,但對證券市場的整體系統性風險也難以完全避免。這類風險主要包括:
(1).政策風險。
(2).經濟周期風險。
(3).利率風險。
(4).通貨膨脹風險。
(5).流動性風險。非系統性風險
非系統性風險主要包括:
(1).上市公司經營風險。
(2).操作風險和技術風險
(3).基金未知價的風險。
(4).管理和運作風險。
(5).信用風險。
三、黃金外匯:
中國沒有真正開放黃金外匯平台,目前都是代理在做。
優點:
1. 雙向操作,既可做多也可做空。因此只要作對方向,無論價格漲跌均可賺錢。
2. T+0交易,可隨時買賣。
3. 1%的保證金交易,1萬塊錢相當於100萬元,爭起來容易虧起來也容易。
4. 24小時交易,上班族晚上可以交易
5. 國際市場,沒有莊家
缺點:
1.1%的保證金風險巨大
2. 全球市場,國外運行多年技術一般高於國內投資者
3.入市門檻高,更加增大了風險度
4.手續費昂貴,獲利困難
Ⅷ 目前3萬元做金融投資,哪方面比較好,股票,基金,外匯這些什麼比較賺錢
股票外匯要有能力的才能做 基金做國內的不行 還是了解這些金融產品的用途在去做吧
Ⅸ 什麼是外匯基金
外匯基金是指以各國貨幣(外匯)為投資對象的投資基金。由於匯率波動較為劇烈,外匯基金的風險和收益相對較大。
外匯基金的發展:
自1988年7月開始,香港已開始構思發行外匯基金票據的計劃。1989年1月5日,港府金融司任志剛在中華總商會的研討會上首次將此設想公之於眾。3月初。財政司翟克誠在港府預算案中又作了進一步說明,至此,外匯基金票據的具體事項已確定下來。港府推出外匯基金票據主要基於下述理由:
1、香港外匯基金過去主要來自累積的財政盈餘及其投資收益,隨著港府財政支出口的不斷擴大,財政盈餘的增長與干預外匯市場所需資金的需求越來越不協調,因此有必要採用新的方法來增加外匯基金,外匯基金票據的產生便適應了這種變化。金融司任志剛表示將利用這些票據在金融市場運作,以確保匯價穩定,財政司翟克誠也表示,發行這些票據是取代金融市場措施的一個方法。同時,他們均認為此舉為採取金融市場措施提供了一個具有一定靈活性、風險較低又有成本效益的方法。
2、增加政府調節經濟的金融工具。由於香港沒有中央銀行,所以香港不能像其它西方國家那樣通過調整存款准備金與調整貼現率來控制短期資金市場利率,而只能硬性地提高或降低優惠利率。在聯系匯價制度實施後的很長時間里,港元匯價面臨的所有壓力基本上完全由利率來承受。在此情況下,利率的波動就非常頻繁,從1983年10月17日聯系匯率開始實施至1988年7月不到5年的時間里,香港銀行優惠利率共調整46次,優惠利率高低差幅為11.75%,這種利率的大幅波動使工商界的經營承受了較大的利率變化風險。與此同時,利率調整過分依賴於匯價變化,使得利率調節經濟、控制通貨膨脹的作用大大減弱,有時利率變化服務於聯系匯價,而其變動與現實經濟狀況背道而馳,例如,當經濟過熱需要緊縮時大量資金流入提高港幣價值,而為維護聯系匯價,港府不得不調低利率,從而進一步加劇通脹。在此情況下,發展外匯基金票據市場業務,可以增加政府調節經濟的一種手段,進而發展成其它國家貨幣政策中的「公開市場業務」那樣的經濟調節手段。
3、為發行香港政府中長期債·券作準備。近10多年來,國際債券市場得到了較迅速的發展,而香港資本市場的發展大大慢於國際上其它金融中心。同業人士認為,香港缺乏合格的政府債券,是香港資本市場發展緩慢的一個重要原因。港府擬定發展資本市場的時候,無疑要首先考慮發展政府短期外匯基金票據市場,這里應該提到的是港英當局在發展資本市場的時候,也一定會兼顧到他自身的利益,正像有些香港人講:「英國人在這里呆了100年,也沒有想起發展資本市場,現在要走了,突然想起要發展了」。這一點還需我們進一步研究。
4、香港期貨交易所開辦的港元利率期貨的籌備工作在加緊進行,這一業務一方面適應市場的需要.另一方面被寄望為香港期貨業帶來轉機,利率期貨的參與者會來自多方面,而票據投資者則是重要的一方面,因此,推出利率期貨合約和發行外匯資金票據相互配合,便可以在為票據投資者提供轉移風險場所的同時刺激期貨業務的發展。也就是說,發行外匯基金票據在客觀上是增加了利率期貨市場成功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