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股票怎麼看放量和縮量
股票放量與縮量的分析,包括'價量時空'四個方面。而這四個方面,並不是孤立的,需要聯系起來分析。
一、量價離不時空
'放量上漲'和'縮量上漲',不能絕對的說誰好與不好,需要放在不同的'時空'中具體分析,也就是要放在時間周期和漲跌空間看好不好。
如果是長時間大幅度下跌後,股價已經經過三五年的調整,從高位下跌已經50%、甚至70%以上,出現底部或者上漲初期放量上漲,說明市場做多氣氛被激活,後市看好。
如果出現在牛市上漲途中,一般上漲空間小於30%-50%,縮量上漲就好些,因為籌碼被主力鎖定,更有利於股價進一步攀升。
二、量價防止作假
具體到個股,量價還需要結合個股基本面和股性進一步分析。因為個股的成交量和價格,往往被主力控制。尤其是小盤股,可以被主力完全控制,想'放量上漲'或者'縮量上漲'都可以。
三、需要綜合分析
'量價'關系,只是技術分析中很小的一部分,需要結合基本分析,還有其他技術分析,進行綜合判斷。如果只是依靠'量價'分析,往往得出的結論是不可靠的。估值、均線、趨勢線、乖離率、時間周期等等綜合運用,才有可能把握主力的基本意圖。
(1)股票怎麼看放量擴展閱讀:
我們通常所說的放量上漲和縮量上漲,只是一個比較籠統的說法。需要細細分析,對於放量上漲沒有三種形式。
1、短暫放量。就是「先放量,後縮量」的現象。
2、持續放量。量能越來越大,直到出現天量天價。
3、間歇式放量。出現「先放量、後縮量、再放量」的情況。
在正常情況下,股價的上漲應該是量價齊升。由於,大部分人買漲不買跌的心理因素,導致股價持續上漲的情況,所以,縮量上漲是不正常的走勢,縮量上漲又分為兩種情況。
1、相對的縮量,主要體現在控盤的庄股上。控盤式庄股,在莊家吸籌期間,往往是量價齊升。如果莊家完成吸貨和洗盤之後,股價開始拉升,拉升過程中拋盤較少,也就造成了縮量上漲的情況。
2,、絕對的縮量,指的是上漲過程中一直是縮量的狀態,主要在績優股上較多。
② 一支股票量能有效放量突破怎麼看舉個例子。
一支股票量能有效放量突破怎麼看具體如下:
首先是成交量大增內,其次是突破有效均容線,收盤收於均線之上,或者盤中瞬時突破均線3%,基本可以確認我有效突破。 舉例,今天的000735,就可認為是放量有效突破120日線。
所謂突破回踩買入法則,即在股指行情並未大走,股價漲幅並不大的情況下,股價放量突破長期盤整平台,在而後的縮量技術回踩平台頂部之時買入。
1、股指行情未大走,處於歷史低位或者離開歷史低位並不久的行情中途,比如目前行情則可認為股指處於歷史低位,故而多數突破均可認為有操作意義;
2、股價漲幅並不大,所謂股價漲幅並不大,可認為漲幅在1倍乃至1倍以內均有效。漲幅過大個股的高位平台突破有誘多出貨嫌疑,故而這點也很重要;
3、放量突破平台,至於突破需要多大量,仍舊是目前需要爭議的,但是布拉迪認為突破需要的量只要大於等於前期高點最大量即可,最好放量突破前成交量也經過一個逐步放量的過程,換手不宜過大,過大則也有出貨嫌疑;
4、技術上每每突破關鍵技術點位均有一個技術回抽需要,這個法則也不例外。必須是縮量回抽平台頂部,並且最好是回踩不跌破放量突破陽線最低價。
③ 股票放量在哪裡看
一般關注該標的的成交量變化,對比區間具備個性化,例如日、周、月等。根據投資者個人關注區間決定。
④ 關於股票低位放量怎麼講,如何看是不是低位放量
一般來說,股價底部是不會有大成交量的,因為深套者己經麻木,沒有拋出慾望,所以這時即使買方再強悍也得不到太多籌碼,所以底部放量是不正常的,是主力所為。這些需要有一定的經驗判斷,新手在經驗不夠的情況下不防跟我一樣用個牛股寶手機炒股去跟著裡面的牛人操作,相對來說要穩妥得多。底部放量出現的三種走勢:
第一種是放量上漲:
只是短期小底的底部放量上漲如果股價下跌過快,這時超級短線主力,即游資,可能會建倉,為了能便於快速反彈,常常會講放量會漲的故事,這時放量快速上漲,即主力通過對敲放量來吸引跟風盤,然後快速拉到一定高度後,就會快速地出貨。這里意味著不是底部,僅僅是一個短期小底,這時股價常常處於半山腰。這也是主力處理尾貨常用的方法。
第二種是底部放量下跌:
市場上對於下跌談論得比較少,因為下跌無法盈利。但下跌卻會讓我們虧得更多,所以我們同樣有必要關注下跌。既然是底部放量下跌,實際上就是突破底部平台以後的持續性下跌,因此放量的時機是判斷的要點。如果剛向下突破就放量(跌幅在5%以內),表明有非市場性交易的成分,不一定是主力自己的對倒,但可能是新老主力的交班,或者是某張大接單要求主力放盤。不管怎麼說,一開始向下突破就放量至少以後還有回升的希望。如果先是無量向下突破,在連續下跌後出現放量,那麼其中會有不少市場的買單,特別是會有不少短線的搶反彈買單。但這種情況一般可以認定是主力認賠出局,後市堪憂。
第三種是盤整放量:
盤整放量的情況相對復雜。比如大盤一路盤跌,股價應該也是盤跌,但現在依然只是盤整,那就說明有資金在承接,只要不是特別大的量,表明有主力護盤,但並不一定表明後市一定漲勢超過大盤,這還是取決於該主力護盤的動機和資金狀況。如果大盤同樣是盤整,那麼該股的放量盤整就是主力自己所為了,目的無非是為了吸引市場的買單。如果量實在是很大,那麼也有換主力的可能,不妨仔細觀察 盤中每一筆的交易,分出端倪。如果大盤回升而該股盤整放量,那麼多數是主力認賠出局。
⑤ 怎麼知道股票放量滯漲
放量滯漲指股價上漲幅度與成交量放大的幅度不匹配。股價上漲幅度不大,成交量卻呈巨量。這種情況一般是由於主力出貨造成的。莊家無心做多,股價上漲幅度不大,成交量卻呈巨量。出貨的表現。
成交量是一種供需的表現,指一個時間單位內對某項交易成交的數量。當供不應求時,人潮洶涌,都要買進,成交量自然放大;
反之,供過於求,市場冷清無人,買氣稀少,成交量勢必萎縮。而將人潮加以數值化,便是成交量。廣義的成交量包括成交股數、成交金額、換手率;狹義的也是最常用的是僅指成交股數。
成交量指當天成交的股票總手數(1手=100股)。VOL顯示是1M在國際通行的說法是1K=1000、1M=100萬、1B=10億。10^3、10^6、10^9
需要注意的是,通常人們說的大盤成交量指的是成交金額。說明市場的活躍度和資金規模。成交量與成交金額用下列公式表示:成交數量(成交量)*成交均價=成交金額(成交額)
(5)股票怎麼看放量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股市資金的運動才是股價變化的本質,成交量的分析異常重要,以上應用法則所提到的僅僅是簡略的分析方法,重點還要參考量價關系分析技巧。
2、股票軟體所揭示的「買盤」與「賣盤」為即時的買賣盤。其成交後納入成交量,不成交不能納入成交量,因此,買盤與賣盤之和與成交量無關。但股票軟體中揭示的「外盤」和「內盤」相加後確為成交量。
買盤+賣盤≠成交量
滬深交易所對買盤和賣盤的揭示,指的是買價最高前三位揭示和賣價最低前三位揭示,是即時的買盤揭示和賣盤揭示,其成交後納入成交量,不成交不能納入成交量,因此,買盤與賣盤之和與成交量沒有關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成交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