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的外匯儲備是什麼意思
外匯來儲備(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稱為外源匯存底,指為了應付國際支付的需要,各國的中央銀行及其他政府機構所集中掌握的外匯資產。外匯儲備的具體形式是:政府在國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國外兌現的支付手段,如外國有價證券,外國銀行的支票、期票、外幣匯票等。主要用於清償國際收支逆差,以及干預外匯市場以維持該國貨幣的匯率。
⑵ 中國外匯儲備的來源有哪些
外匯儲備咋來的?多如牛毛的出口單位往國外賣出去貨物或者服務或者技術,收進來外幣,不能花,怎麼辦,再把外幣賣給商業銀行,商業銀行是老二啊,然後眾多老二們統計個數給央行,央行就知道啦,老大央行心裡就有數啦,我的外匯家底是多少。
外匯儲備的流動,就是你心裡想的這個事,國家得發展啊,發展得有政策扶持啊,擴大對外開放吧,政策好了出口順差大了啊,外匯儲備越來越多,儲備的這部分外匯幹嘛去了,一部分買了各國的國債了,一部分可能存入國外銀行了,一部分可能投資了,誰知道呢,你央行買了出口企業的外幣,你得給人家人民幣啊,肯定不能一直這么開著印鈔機,通貨膨脹了肯定,國家就宏觀調控,於此同時採取對沖操作,怎麼對沖,簡單說下,比方說國家按計劃得印1萬億的人民幣,一看外匯還有5000億,得啦,印5000億就夠啦,當然裡面還有很多因素,國家要把外匯儲備和通貨膨脹率兼顧,控制在一個合理的波動水平。
為什麼要儲備,你看啊,儲備老外的錢,各種損失,匯率損失,通貨損失,儲備貶值,反正外匯儲備多了,受影響的面很多,為什麼還要儲備,這就上升到政治層面了,we call it 政治經濟學,呵呵,賣弄一下,中國目前還在經濟層面還沒有完全市場化,屬於在國家的宏觀調控之下,說白了就是人為的控制之下,在限定的某個區域內受市場調節,為森么?因為目前我國市場體系還不完善不成熟,逐步的對外開放,但不全放,我只能這么說,國家得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也就是穩,在所有能預見的金融風險中,通過外匯儲備這只大手,把匯率檔做工具,來對國家經濟實施對外的宏觀調控。
⑶ 中國的外匯儲備包括哪些
中國外匯儲備的結構沒有對外明確公布過,目前屬於國家金融機密。據估計,美元資產佔70%左右,日元約為10%,歐元和英鎊約為20%,依據來自於國際清算銀行的報告、路透社報道以及中國外貿收支中各幣種的比例。
中國外匯儲備結構以美元資產為主的原因:
儲備貨幣發行國的經濟活動要以國內經濟為主,雖然美國占國際貿易的比例很大,但是與美國龐大的國內生產總值相比仍然比例很低,遠遠低於日本、德國、瑞士的相應指標,後者三國的主要經濟活動是外向型的,其貨幣價值容易受到國際資本流動的干擾而大幅波動,不利於保值。
(3)中國外匯儲備來源擴展閱讀:
國家外匯管理局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末,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079億美元,較11月上升123億美元,升幅0.4%;較年初上升352億美元,升幅1.1%。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王春英指出,2019年12月,中國外匯市場供求延續基本平衡格局。受全球貿易局勢、主要國家央行貨幣政策立場、英國大選等因素影響,國際金融市場上美元指數、主要國家債券價格有所下跌。
受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外匯儲備規模小幅上升。
⑷ 中國外匯儲備的來源途徑
中國現在是出口大國,特別是一些沿海城市的企業,他們把產品生產出來,賣給別的國內家,特別是美容國,賣給他們的最多,然後這些企業賺的是美元,他們把美元拿到國內,可美元在國內不能直接流動,所以他們到銀行去把美元換成人民幣,周而復始,這樣,銀行就儲備了大量的美元,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外匯儲備。大量持有外匯儲備也並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舉個例子,一般一個國家市場上流通多少產品,銀行就會印多少鈔票到市場上進行買賣,比方說,市場上有十元錢的產品,銀行就印十元錢的鈔票到市場上,可是現在不同了,市場上有十元錢的產品,也有十元的鈔票,可是那些搞出口的公司,那麼贈到的美元,又去銀行換鈔票,銀行就多印了鈔票給他們,他們在把這部分鈔票投到市場,所以現在是市場有10元錢的物品,可是鈔票就不僅僅是10元了,可能是20元,所以物價會上漲。
是美元是放在了央行,但是出口商要從央行那換人民幣啊,央行那有人民幣么?,那不的現印么?等印出的新人民幣換出口商手上的美元,那新的人民幣不就是增加的錢么?
⑸ 中國外匯儲備在哪年居世界第一
據2009年4月底數據,中國大陸外匯儲備排名世界經濟體第一,日本居第二,俄羅斯居第三。
截至1997年12月底,香港的外匯儲備為928億美元,是全球第三大,僅次於日本和中國內地 。回歸以來,香港外匯儲備由1997年底的928億美元增長至2013年底的3112億美元,增長了2.35倍。
據估計,1899年官方世界外匯儲備64%主要為英鎊。到了1913年該值下降到48%。正如下面圖表所示的,縱觀外匯儲備史,我們不難發現外匯儲備的變化基點為100年,而作為全球外匯儲備的美元也從1999年的72%下降到當今的62%。外匯儲備的變化趨勢沒有永遠。
現行的外匯管理制度,增加通貨膨脹壓力:1994年初,中國實行了單一匯率制度,在對資本與金融項目實行嚴格管制的同時,對經常項目實施強制的結售匯制度。
該制度規定,除了允許部分外商投資企業開設外匯現匯賬戶外,對中資企業實行強制結匯,經常項目下的外匯收入除少數非貿易非經營性收入外,都必須賣給外匯指定銀行。
而外匯指定銀行的結算周轉頭寸等都是有中國人民銀行根據實際情況核定的,也就是說,中國人民銀行是中國外匯市場最大的買入者。隨著中國連續貿易順差,中國人民銀行只能購買超額的外匯,這就造成了基礎貨幣投放量的增大,加上貨幣乘數的作用,形成過分寬裕的貨幣供給,加劇了通貨膨脹壓力,不利於人民銀行對國內的宏觀經濟進行調控。
⑹ 我國的外匯儲備主要來源有哪些我國當前的外匯儲備是多少如何管理我國的外匯儲備
我國當前外匯儲備大約3.2萬億美元。
主要來源:
1、長期對外貿易順差
2、外國對華實體經濟回投資
3、外國資本答流入(熱錢)
4、外匯儲備經營產生的收益
5、其它
外匯儲備管理:
一、堅持外匯儲備總量控制:外匯儲備並非越多越好,保持適當規模;
二、安排高素質的交易員、操盤手管理好外匯資產,獲取投資性收益;
三、依託中國的經濟實力,盡快讓人民幣也成為國際儲備貨幣;
四、外匯儲備應多元化投資,避免某種貨幣資產規模偏大;
五、分清楚外匯儲備的構成,尤其是要警惕熱錢流入而形成的外匯儲備(這一部分一定要嚴控);
六、對於貿易順差,應進行科學的引導,提高科技、勞動附加值高德綠色產業的順差貢獻度,降低三高產業貿易順差;
七、外匯管理,風險控制要始終擺在首位。
八、及時利用外匯儲備,購買中國經濟發展所需要的物資、科技,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
⑺ 中國外匯儲備的來源
中國的高達三四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哪來的?!中國十年的經濟高速發展需要一個推動機那便是房地產,房地產為何高漲?究其原因是因為中央政府的抽血造成的。中國出口產品,換的美元,而以前的政策規定必須把外匯賣給國家,而國家給你人民幣,正如你所知,人民幣不是財富,它僅僅是一張紙而已,相對中國封閉的經濟環境,中國的財富(貨物)不斷輸出,換來的是紙幣供應量的增加,那便不可避免的引起通貨膨脹,國家不能允許過高的通貨膨脹,所以必須為這些財富找一個載體,而國家選擇的就是房地產,比如說你原來有一套房子只十萬,你的財富是十萬元。你努力了十年,其實你依然只有一套房子,可卻價值了一百萬,你的財富變成了一百萬,也就是說,你努力了十年,你的財富增長了十倍,可真實的財富卻並沒增加,那你掙的錢哪去了?呵呵,換成了國家高達幾萬億沒有的外匯了……這才是房價高漲的根本原因,至於說地產商,炒房團等都是浮萍,微不足道。
⑻ 中國外匯儲備是什麼意思
外匯儲備(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稱為外匯存底,指為了應付國際支付的需要,各國的中央內銀行及其他政府機構所集中掌容握的外匯資產。外匯儲備的具體形式是:政府在國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國外兌現的支付手段,如外國有價證券,外國銀行的支票、期票、外幣匯票等。主要用於清償國際收支逆差,以及干預外匯市場以維持該國貨幣的匯率。
⑼ 中國外匯儲備的構成
1、幣抄種構成
中國外匯儲備的結構沒襲有對外明確公布過,目前屬於國家金融機密。據估計,美元資產佔70%左右,日元約為10%,歐元和英鎊約為20%,依據來自於國際清算銀行的報告、路透社報道以及中國外貿收支中各幣種的比例。
2、具體形式
政府在國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國外兌現的支付手段,如外國有價證券,外國銀行的支票、期票、外幣匯票等。主要用於清償國際收支逆差,以及干預外匯市場以維持本國貨幣的匯率。
(9)中國外匯儲備來源擴展閱讀:
中國外匯儲備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美元資產,其主要持有形式是美國國債和機構債券。據估計,美元資產佔70%左右,日元約為10%,歐元和英鎊約為20%,依據來自於國際清算銀行的報告、路透社報道以及中國外貿收支中各幣種的比例。
有觀點認為,實行浮動匯率制的國家外匯儲備以GDP的10%左右為好,中國目前的外匯儲備水平明顯偏高。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許小年表示,目前中國的外匯儲備反映出兩個問題:第一,中國經濟結構內部嚴重失衡,必須盡快糾正;第二,人民幣現在還不是國際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