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要買新上市的股票,應該怎麼操作謝謝
介紹一個股票入門知識的合輯
http://www.goomj.com/rmp/rmp02.htm
1、股票帳戶中所存的最低資金需要多少?
沒規定的,只要你還有錢<一分也可以>就成的了
2、股票帳戶的開戶工本費是多少?
滬市40元,深市50元。
3、股市中的「對敲」是什麼意思?
很多人說股市中什麼都可以騙人,就是成交量不會騙人。但是人們常說的莊家在進行「對敲」是什麼意思?
莊家在一個或者幾個賬戶上打入買單或賣單。在另一個或者幾個賬戶上反向操作,達到拉台股價或者打壓股價的目地。這就是「對敲」 。
4、怎麼決定股票可以賣出去了?
比如002048寧波華翔我11.53買的,現在15.79了,多少賣出合適?初入股市不懂,謝謝指教。
[1]決定股票是否要賣出的關鍵,是你是否真的明白你為什麼要買這只股票.明白了為何買,也就明白了何時賣.
[2]002048的操作建議:今日雖漲停,成交量不大.明後日密切關注成交量的變化.如果放量滯漲,先了解結,保住勝利果實.
5、什麼是增發?定向增發?
[1]上市公司的增發,配股,發債等~~都屬於再融資概念的范疇.
[2]增發:是指上市公司為了再融資而再次發行股票的行為.
[3]定向增發:是增發的一種形式.是指上市公司在增發股票時,其發行的對象是特定的投資者(不是有錢就能買).
[4]在一個成熟的證券市場中,上市公司總是在股票價值與市場價格相當或被市場價格高估時,實施增發計劃;而在股票價值被市場價格低估時實施回購計劃.這才是遵循價值規律、符合市場經濟邏輯的合理增發行為。因為在市場價格低於股票價值時實施增發,對公司原有股東無異於是一次盤剝,當然對二級市場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和投資信心都是一種傷害。
6、什麼是詢價?詢價發行?配售?
[1]詢價:按規定,首次公開發行的股票在確定發行價格時,不能自行確定.必須通過向符合規定的機構投資者進行價格征詢.價格征詢的過程就叫詢價.
[2]詢價發行:詢價發行方式就是給申購的投資者一個詢價區間(即申購價格上限和下限),然後由投資者在發行價格區間內進行累計投標詢價,最後綜合累計投標詢價結果和市場走勢等情況確定發行價格。
[3]配售:投資者申購股票數量與股票發行量之間存在數量比例差別,因此,在股票的實際發售時,要按照同比例的原則,確定每個投資者可以實際購買的股票數量,這個方式就叫配售.
7、請問:股票分紅有送股和轉增股,兩者有什麼區別?
送紅股是上市公司將本年的利潤留在公司里,發放股票作為紅利,從而將利潤轉化為股本。送紅股後,公司的資產、負債、股東權益的總額結構並沒有發生改變,但總股本增大了,同時每股凈資產降低了。
轉增股本則是指公司將資本公積金轉化為股本,轉增股本並沒有改變股東的權益,但卻增加了股本的規模,因而客觀結果與送紅股相似。
簡單而言:送股是將利潤轉為股本。轉增是將資本公積金轉為股本。但對於我等小流通股東,形式上是一樣的,持股量增加了。
8、購買股票的方法和途徑?
如果是買原始股票可以到發起公司和券商那裡..
如果是買三板就到有資格的交易所去買..
如果買H股就到香港.或內地有資格的公司...
買B股就到交易所.
買A股也到交易所..
一般現在都用電話.櫃台.網路委託三種方式....
9、基金重倉股和證券機構重倉股有何不同?操作上應注意什麼?
基金、證券機構交叉持股較多,但有的股票基金持股特別多,證券機構幾乎沒有,反的情況也有,如何看待?操作上應注意什麼?
我的看法:
<1>股票的認同度---對上市公司的價值分析方面,二者基本的研究思路大體一致,既都以價值分析為基礎;
<2>持股信息的披露---二者有明顯區別.對基金有非常規范的要求,周-月-季--半年-年終都要有披露;而對證券機構則沒有這種要求,如果不是上市公司年報披露前十位流通股東,證券機構自己不會披露"商業秘密"的.
<3>持股時間的限制---二者有明顯區別.對證券機構則沒有持股時間的限制,對基金有非常規范的要求.
<4>持股比例的限制---二者有明顯區別.對基金而言,持有每隻股票的數量有占基金總額度與占股票總比例二個限制;對證券機構則只有持股量占股票總比例一個限制.
<5>開戶數量的限制---二者也不同.一個基金只能開一個資金帳戶;而證券機構則可利用其分支機構開多個資金帳戶.
正因為以上幾個方面的區別,決定了基金和證券機構在操作方式上有很大不同.除了長線品種外,證券機構可以利用分支機構帳戶進行操縱股票,短期持股;而基金則因為資金量大,為進退方便,一般只持有大中盤股票.
關於操作的道理:
一般說來,基金重倉股是長線品種,股性不會太活躍;證券機構重倉股則不一定,中短線機會可能更多一些.
(文章來源:股市馬經 http://www.goomj.com)
15、日k線使用除權還是不除權[前復權,後復權]?哪種好?
除權好,因為那是面對以後的股價走勢
不除權,前復權,後復權,做參考作用
16、股市中的中性股是什麼意思?
應當是撤單計算
17、請問股票轉增
股票轉增用不用到交易所華卡?還是什麼也不用管自動打到個人帳戶上?
股票轉增就是上市公司按一定比例送給股東股票,不需要去交易所劃卡,會在股權登記後自動劃到你帳上,但股價會除權。
18、什麼是股權登記日?
上市公司在送股、派息或配股的時候,需要定出某一天,界定哪些股東可以參加分紅或參與配股,定出的這一天就是股權登記日。也就是說,在股權登記日這一天仍持有或買進該公司的股票的投資者,可以享有此次分紅或參與此次配股。這部分股東名冊由證券登記公司統計在案,屆時將所應送的紅股、現金紅利或者配股權劃到這部分股東的帳上。
19、買入是紅的表示,賣出是綠的,可白的表示什麼呢?
你說的是白色的凌形塊,代表買方和賣方同時掛盤且都是在現價即時成交.
20、股票的單位成本,如何計算?
想炒股,發現還有很多費用,請問單成本如何計算?
減去各種交易費用,和你的投資持平就是你的成本.高於你的投資成本就是盈利了.------A股股票主要交易費用如下:1.印花稅:成交金額的1‰2.傭金:浮動成交金額的 1.5-3‰,小於5元收5元。3.過戶費:每千股收1元(小於1元收1元、深市無)。4.委託費:每筆1元
21、股權買賣的手續費和股票一樣嗎?
股權買賣的手續費和股票不一樣
權證買賣不收印花稅和過戶費
22、股權分置改革中的送股問題
關於股權分置改革中對價方案中出現很多的類似「每10股送3股,10股送2.3股」等,這些送的股是原來的非流通股嗎?
要是不是的話,還是原來的送股概念的話,公司股票多了,每股凈資產就少了阿,股價相應會跌點,這不等於沒付給廣大股民真金白銀啊?!?!
股權分置改革中對價方案中出現很多的類似「每10股送3股,10股送2.3股」等,這些送的股,是以原來的非流通股轉送過來的股,所以送股以後,原來的公司指標凈資產等應該是不變的。
由於送的非流通股,變成了可以在市場上流通,相當於有增量的股推向市場,或許會刺激股民產生拋盤,因此復牌後股價會出現象除權那樣的自然下跌。
(文章來源:股市馬經 http://www.goomj.com)
參考資料:(文章來源:股市馬經 http://www.goomj.com)
㈡ 寧波地方有多少只股票
寧波板塊上市公司一覽:
股票簡稱 股票代碼 上市時間 總市值
1 榮安地產 000517 1993-8-6 78.22億
2 京投銀泰 600683 1993-10-25 34.97億
3 香溢融通 600830 1994-2-24 59.04億
4 工大首創 600857 1994-4-25 43.16億
5 杉杉股份 600884 1996-1-30 16.14億
6 寧波富達 600724 1996-7-16 17.11億
7 寧波富邦 600768 1996-11-11 14.08億
8 寧波聯合 600051 1997-4-10 17.61億
9 寧波海運 600798 1997-4-23 279.15億
10 維科精華 600152 1998-5-25 31.51億
11 雅戈爾 600177 1998-11-19 32.83億
12 *ST波導 600130 2000-7-6 18.10億
13 寧波韻升 600366 2000-10-30 30.68億
14 海通集團 600537 2003-1-23 17.09億
15 東睦股份 600114 2004-5-11 23.93億
16 龍元建設 600491 2004-5-24 66.15億
17 寧波熱電 600982 2004-7-6 15.68億
18 宜科科技 002036 2004-9-3 39.83億
19 寧波華翔 002048 2005-6-3 25.32億
20 宏潤建設 002062 2006-8-16 31.56億
21 廣博股份 002103 2007-1-10 32.64億
22 康強電子 002119 2007-3-2 218.21億
23 新海股份 002120 2007-3-6 102.69億
24 天邦股份 002124 2007-4-3 47.76億
25 寧波銀行 002142 2007-7-19 68.80億
26 東力傳動 002164 2007-8-23 54.00億
27 理工監測 002322 2009-12-18 122.99億
28 寧波GQY 300076 2010-4-30 16.76億
29 雙林股份 300100 2010-8-6 36.41億
30 東方日升 300118 2010-9-2 42.80億
31 聖萊達 002473 2010-9-10 23.60億
32 寧波港 601018 2010-9-28 66.89億
33 先鋒新材 300163 2011-1-13 18.65億
34 博威合金 601137 2011-1-27 389.12億
35 三江購物 601116 2011-3-2 54.55億
36 圍海股份 002586 2011-6-2 42.48億
37 三星電氣 601567 2011-6-15 44.96億
38 寧波建工 601789 2011-8-16 37.50億
㈢ 當公司從市場上購入本公司股票時,股價會怎樣變動
上市公司積極回購 歷史顯示回購後多數股價下跌
2012-11-10
A股二十多年的發展史上,進行過回購的上市公司僅有十餘家,在大多數企業更願意增發股票以融資的大環境下,願意回購的企業堪稱「鳳毛麟角」。
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從理論上來說,將減少公司的發行股份數量,從而增厚每股利潤等指標,本應是極有利於股東的大利好。然而在A股市場,有回購行為的公司的股價,卻往往體現不出「利好」的價值,並沒有受到市場的熱烈追捧。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現象?投資者又該如何看待不同情況下的回購行為?本期《每日經濟新聞》證券周刊將為投資者作一個詳細梳理。
A股市場盡管已經運行二十餘載,上市公司家數也已經接近2500家,但回購這件事對於大部分投資者來說,還算是個新鮮玩意兒。原因無他,實在是20多年裡都沒有多少公司進行過回購,才會讓投資者對此感到陌生。
眼下,在上證指數不斷徘徊於2000點之際,證監會與國資委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前期均表態支持上市公司、特別是有條件的中央企業進行股份回購。不過從近期上市公司公告來看,大部分公司寧願選擇增持而非回購。
有這樣一種說法:當產業資本紛紛進行股份增持或回購時,往往意味著市場已經進入底部區間,也即是此時的股價已經被產業資本認為是低估了。不過從目前市場環境來看,似乎還不能簡單地得出這一結論。
本周,中國水電(601669,收盤價3.29元)停牌兩天召開董事會,討論到底是回購股份還是建議控股股東增持。最終,其控股股東中國水電集團選擇了增持。
但從海外成熟市場經驗來看,一些巨無霸公司在成熟階段回購股票已經成為一種潮流。
2011年,就連耄耋之年的巴菲特也提出了四十年來首次回購伯克希爾·哈撒韋股票的計劃。可以預見,隨著A股市場日趨成熟,上市公司回購股份也勢必增多。此時,研究一下回購對公司股價可能產生的影響,將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近期上市公司積極回購
所謂股票回購,是指上市公司利用現金等方式,從股票市場上購回本公司發行在外一定數額股票的行為。公司在股票回購完成後一般會將所回購股票注銷。由於回購後公司在外發行股份減少,因此回購會提升每股收益等關鍵指標。
如果回購後公司現金減少、從而不得不加大融資力度,或者回購本身就依靠借債進行,那麼還將提升財務杠桿;對競爭地位強、經營進入穩定階段,且長期負債比率過低的公司,會起到優化資本結構、降低資本成本的作用。
同花順iF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1月8日,A股歷史上共有25家公司曾提出過回購方案。其中有11家完成回購,寧波華翔(002048,收盤價6.15元)、長安B(200625,收盤價3.15港元)曾經兩次提出並實施。
今年10月以來,晨鳴B(200488,收盤價3.05港元)、大東南(002263,收盤價5.69元)、申能股份(600642,收盤價4.08元)董事會提出了回購預案,正等待股東大會審議。南玻B(200012,收盤價4.90港元)的回購方案已獲得股東大會批准;粵水電(002060,收盤價5.02元)回購方案則被股東否定。江淮汽車(600418,收盤價5.36元)、安凱客車(000868,收盤價4.39元)、寶鋼股份(600019,收盤價4.65元)和魯泰B(200726,收盤價6.67港元)則正在實施回購。
部分回購公司股價逆市上漲
江淮汽車或許是近期最積極開展回購的上市公司之一。11月6日,公司剛剛正式公布股票回購計劃書,第二天就實施了首次回購。根據其11月7日的公告,公司首次回購數量為30.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02%,購買的最高價為5.19元/股,最低價為5.15元/股,支付總金額約為157.87萬元。
8月30日,江淮汽車股價曾一度跌至4.3元/股,跌破每股凈資產。公司管理層認為當時股價過低,遠低於公司價值,旋即推出回購方案。根據計劃,公司擬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用不超過3億元自有資金,以每股5.20元或更低的價格回購公司股票。公司預計,此次計劃將合計回購公司股份約5769.23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約4.48%。
不過在首日回購後,江淮汽車本周股價出現小幅上漲,已經超過了回購價格上限。而自9月14日公司公告將回購以來,江淮汽車股價上漲約16%。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本周以投資者身份致電江淮汽車投資者熱線,公司工作人員表示,當時提出5.20元/股回購價上限時,公司股價還不到5元,但沒想到最近二級市場股價已經上漲到了回購價之上。「無論如何,在剩餘的回購期限內,只要滿足條件,我們還是會做的」。
同樣屬於江淮汽車集團控股,且與江淮汽車同樣地處安徽的安凱客車也在11月6日披露了回購報告書。到明年10月16日為止(即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後一年內),安凱客車可以以不超過5.2元/股的價格,回購不超過2000萬股公司股票,動用資金上限為1.04億元,占總股本的2.84%。目前安凱客車股價在4.3元左右,距離回購價上限尚有20%的空間。因此安凱客車並未像江淮汽車那樣急著回購。
而寶鋼股份目前則在獨唱央企上市公司回購大戲。
8月末,寶鋼宣布擬斥資50億元進行回購,每股價格不超過5元,預計回購股份約10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約5.7%,占社會公眾股約22.8%。9月21日,寶鋼首次實施了回購。而截至11月1日,寶鋼已回購2.43億股,購買最高價為4.67元/股,最低價為4.51元/股,支付總金額約為11.17億元(含傭金)。這意味著寶鋼已經完成了回購計劃的20%以上。
歷史經驗:回購後多數股價下跌
從二級市場來看,這些提出或正在回購的公司股價走勢往往強於宣布回購前,甚至強於相同板塊個股。
如8月28日,在寶鋼宣布回購當天,這家總市值高達700億元的巨無霸罕見地以漲停價報收。盡管尚未達到5元/股回購價上限,但寶鋼已較回購前上漲約14%。安凱客車從9月以來漲幅更是超過25%。
不過現在走強並不意味著一直走強。A股市場上,那些為數不多曾經回購的公司就演繹過回購時股價有支撐,回購完成後股價江河日下的「悲劇」。甚至有些公司回購期間也不能起到「托市」的作用,只能眼睜睜看著股價下跌。
以寧波華翔為例。這家為大眾、通用等歐美系合資廠商提供內外飾配件的零部件公司2005年上市,是最先登陸中小板的民營企業之一。2011年和2012年,寧波華翔在很短時間內兩次提出回購,並均付諸實施。
2011年5月17日,寧波華翔董事會提出以不超過2億元、價格不高於14.5元/股的條件,回購不超過1379萬股公司股份。消息公布當天,寧波華翔以上漲6.02%報收。當年11月30日,寧波華翔回購期滿,此後發布的公告顯示,公司總計回購1394萬股,超額完成計劃。但由於當年5月以後公司股價一路下滑,至回購期滿跌幅超過25%,因此公司反而只花費了約1.44億元,節省不少資金。
回購期滿後,寧波華翔的股價表現更差。2011年12月,寧波華翔出現斷崖式下跌,一個月時間就跌去27.20%,年底收盤價僅為7.20元,較當年5月提出的回購價上限已經「腰斬」。
第一次回購高調開場卻股價走低,並未打擊寧波華翔董事會積極性。
今年1月31日,寧波華翔再次提出回購方案,擬分兩期投入不超過11億元回購公司部分社會公眾股份,預計可回購1.64億股,約占公司總股本的29.6%。在股價不高於7元/股(除息後6.92元/股)時,使用不超過5億元資金進行第一期回購,在第一期5億元回購資金使用完畢且公司股價不高於6.5元/股的前提下,再追加使用6億元進行第二期回購。
受該回購計劃的支持,今年2月至6月,寧波華翔股價一直維持在7元上方,其中兩度逼近7元即迅速反彈。
9月4日,寧波華翔公布了最終回購結果。截至8月14日回購期滿,公司已回購股份共計231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4.19%,成交最高價為6.92元/股,最低價為6.72元/股,支付總金額約為1.6億元(含印花稅、傭金等交易費用),只相當於11億元回購計劃的約15%。
從近期寧波華翔走勢來看,與第一次一樣,回購並未對公司股價形成強有力的支撐。本周五(11月9日),寧波華翔收於每股6.15元,較其回購限價低出約10%。
此外,去年德美化工(002054,收盤價6.67元)也曾經花費5473.75萬元回購公司股份548.48萬股,價格在8.96元/股~11.73元/股之間。公司回購期限結束日為2011年12月31日。而今年以來,德美化工跌幅已接近30%。
健康元(600380,收盤價4.41元)
也在2011年2月19日~11月30日之間實行了回購,從去年12月至今,健康元股價跌幅超過20%。
上述公司的股價在回購後依然出現下跌,不排除市場整體處於下跌趨勢中的系統性因素。不過,也並不是每家進行回購的A股公司都會出現暴跌。
2007年7月,九芝堂(000989,收盤價13.48元)完成回購後股份注銷,那一次九芝堂累計回購1384.55萬股,價格為4.67元/股~5.29元/股,斥資6969.95萬元。此後5年,九芝堂股價幾經浮沉,仍然在今年8月創出歷史新高(復權後)。
/海外借鑒/
巴菲特:長期投資者期待的是股價下跌
A股市場畢竟歷史太短,樣本有限。如果放眼海外,回購對公司、特別是大公司的經營和股價影響則更具有參考價值。
IBM,從打孔機到超級計算機和PC機,到軟體和服務,再到如今提出「藍色基因」計劃,這家經歷了百年風雨的公司多次改變了世界。20世紀70年代,IBM一度出現大量現金盈餘。由於缺乏顯著投資機會,IBM公司在增加現金紅利 (1978年的紅利支付率為54%,而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紅利支付率僅為1%至2%)的同時,於1977年和1978年共斥資14億美元回購本公司股票。1986~1989年期間,IBM公司再次斥資56.6億美元回購4700萬股自家股票。
現在,IBM已經不再試圖「戰勝」人類大腦,而是試圖在2019年左右完全模擬人類大腦了。股票市場上,IBM股價已經從50年前的2美元漲至190美元(不考慮復權),成為一家市值超過2100億美元的巨無霸公司。
和30年前一樣,IBM仍然積極推行股票回購。今年前兩個季度,IBM均使用了超過30億美元資金用於回購股票。10月31日,IBM更是宣布,將回購股票資金增加75%,使之達到117億美元,並表示計劃在明年4月要求董事會批准繼續增加回購股票金額。
IBM回購股票對提升股東價值的影響從2011年巴菲特致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的信中可以一窺究竟。2011年,此前號稱「從不投資科技股」的巴菲特斥資109億美元購買6390萬股IBM股票,佔比約5.5%,成為去年轟動全球資本市場的重磅新聞。
巴菲特在股東信中表示,對於IBM這家可能會花500億美元左右在未來幾年回購股份的公司,作為一個長期投資者,應該期待的是股價的下跌,而非上升。在公司股本下降,持股數不變的情況下,長期投資者的持股比例將上升。如果股價下跌導致IBM回購股份數量增多,那麼在IBM能持續盈利的情況下,未來長期投資者將分享到更多的盈利份額。
這種想法對於一般投資者來說或許是屬於顛覆性的。但巴菲特在闡述為何會回購伯克希爾·哈撒韋股份時,更加清楚地表示了回購的意義。
2011年9月,伯克希爾·哈撒韋宣布將以最高為股票賬面價值的110%回購股份,為四十年來首次。其後在觸及限定價格前,伯克希爾回購了價值6700萬美元的股份。
「當滿足兩個條件時,我和查理會選擇股份回購:1、公司擁有充裕的資金來維持日常運轉和所需的現金流;2、股票價格遠低於保守估計的公司內在價值。只有當回購價格低於股票內在價值時,繼續持有的股東的利益才不會受損。而當持有的現金少於200億美元,我們也不會進行股票回購操作。在伯克希爾,財務實力毫無疑問比其他所有事情都要重要。」巴菲特表示。
到2011年為止的過去47年,伯克希爾·哈撒韋賬面價值從每股19美元增長到99860美元,年復合增長19.8%。今年年初,伯克希爾紐交所A股股價約為11.45萬美元,到11月8日美國東部時間收盤時上漲至12.69萬美元,其最新每股凈資產為10.69萬美元。
/深度解析/
三大原因導致回購不受追捧
每家上市公司在宣布回購的時候,原因基本上都是一樣的:「鑒於近期公司股價持續低迷,無論是市盈率還是市凈率均處於歷史較低水平。為增強投資者信心、保護廣大股東利益,綜合考慮市場狀況和公司的財務資金狀況,公司擬以自有資金回購公司股份。」
這幾句話幾乎成了回購公告的標准開頭模板。但為什麼大部分實施回購公司的美好願望都落空了呢?背後的原因又是什麼?《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三個方面進行了分析,以供投資者參考。
原因一:宏觀經濟增速放緩
隨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大部分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不佳,A股市場估值重心也因此不斷降低。今年第三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率為7.4%,為連續第七個季度放緩,並且也低於政府設定的全年7.5%的GDP目標。前三季度,近2500家上市公司凈利潤總額同比下降2.07%,剔除銀行股及 「兩桶油」後降幅更是達到15%。而官方製造業PMI直到10月才回升至50%的「榮枯分水嶺」上方。以中小企業為主要樣本的匯豐PMI仍處於萎縮區間,則說明實體經濟仍未重回大幅增長軌道。
在此背景下,A股市場在近一年時間內都鮮有增量資金入場,也沒有大級別反彈。今年以來,上證指數下跌近6%,個股跌幅超過20%的比比皆是。熊市的時候,往往再多的利好投資者也視而不見,而利好釋放完畢後,則彷彿最後一個支點被抽取,股價更容易出現大跌。
原因二:行業景氣度影響
中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只有30餘年時間,A股市場的歷史更短。中國企業中,鮮有像IBM這種能夠將產品賣到世界各地,並能引領世界科技發展趨勢的公司;也沒有出現類似伯克希爾·哈撒韋這樣的傳奇。大部分上市公司、特別是中小企業藉助中國城市化進程分享到了中國經濟騰飛的成果,卻也隨著中國經濟面臨結構轉型而不得不面對自身出現的瓶頸。
如寧波華翔 (002048,收盤價6.15元)作為汽車零部件公司,2009年受益於汽車消費的井噴,當年凈利潤增長率高達150%,而到2010年下降至17.46%。2011年和今年三季報,公司業績分別下跌32.38%和21.23%。獨唱央企回購大戲的寶鋼股份(600019,收盤價4.65元)僅僅依靠資產處置收益,今年三季報實現70%的凈利潤增幅。但無法忽略的事實是,到2011年底,我國鋼鐵產能已經高達9億噸,較2000年的1.28億噸增長6倍。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放緩和房地產高景氣度不再,寶鋼所在的行業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可能面臨甚至「賣鋼不如賣水」的困境。
但有一個不得不提到的另類是九芝堂(000989,收盤價13.48元)。這家老字型大小企業恰恰屬於醫葯行業——被一些投資人稱為「最容易出牛股的天生好命行業」。九芝堂主打產品包括驢膠補血顆粒、足光散等。今年前三季度,針對醫改政策變化所導致的市場不穩定性及流通秩序亂象,九芝堂進行了營銷模式轉型,業績因此同比下滑近20%。但凈利潤現金含量高達127.9%,毛利率也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盡管11月9日九芝堂以跌停報收,但今年1月至8月初,公司股價區間最高漲幅超過100%。
由此可見,回購只是向投資者傳達出管理層對公司現在估值以及未來發展的態度,而非市場價格的決定性因素。真正能決定公司股價走勢的還是所處行業的發展情況、公司自身經營和業績。許多投資者以是否破凈作為支撐公司股價上漲的理由,但凈資產無法支撐其股價,本身就反映了市場對其未來的悲觀,以及資產可能減值的預期。
原因三:回饋機制不完善
A股市場中,上市公司對投資者的回饋機制尚不完善,造成大部分投資者熱衷的是股價短期漲跌,而非長期價值的實現。
海外的情況恰恰相反,2002年,彭明盛擔任IBMCEO以來,市值2100億美元的IBM已經斥資超過1000億美元進行股票派息或股票回購。這對A股上市公司和投資者來說幾乎是天文數字。在巴菲特購買IBM股票前,彭明盛曾表示計劃在2015年之前斥資500億美元用於股票回購,以實現到2015年運營利潤達到至少每股20美元目標。
而A股市場上,即使有一些上市公司願意進行高分紅高派現,也常常因為自身經營或未來融資等原因,高派現不具有持續性,甚至出現有時候為某種目的多年不分紅後忽然一次性高派現、其後又繼續當鐵公雞的情況。如2011年中期,西南證券(600369,收盤價8.68元)每10股派息5.5元,但當期公司每股收益僅為0.14元;而在2010年8月,公司實行了定向增發方案,受益最大的卻是參與定增的股東。
還有一些高分紅的公司,則又會因為股性不活等因素而受到投資者冷對。如寧滬高速(600377,收盤價4.83元)每年分紅比例都非常高,2011年度的分紅方案均為10派3.6元,以其派息日2012年7月10日收盤價5.27元估算,股息率達到6.83%,遠遠高於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但今年以來寧滬高速跌幅近10%,抑制了股東長期持股的積極性。因此回購對中小投資者來說,更容易被看作短期利好,而像巴菲特那樣,期待回購期間IBM股價下跌,更是一件不可想像的事情。
在證監會主席郭樹清的倡導下,今年上市公司紛紛制定了未來股東的回報計劃,要提升投資者的回報,並引導價值投資理念形成。只是巴菲特花了整整四十餘年的時間才讓價值投資理念深入人心,所以,對A股市場來說這同樣需要時間。這不但需要監管層努力,而最根本的是,如果A股市場能出現類似IBM這樣的上市公司,那麼一定是A股投資者的福音。
㈣ 現在什麼板塊的 股票前景較好
首先,手骨是一種投機,而不是投資,要認真判斷好走勢,認真聽一段股票的點評
㈤ 新能源股票哪些好
經查證核實,包括但不限於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鋰電池,風電等等板塊。其中新專能源屬汽車概念的股票,又包括但不限於如下多隻個股:000957中通客車;000868安凱客車;600213亞星客車;600303曙光股份;002048寧波華翔;002276萬馬股份;002284亞太股份;300473德爾股份;300585奧聯電子。。。
㈥ 最近哪支股票比較好應該買哪些優勢比較大
最近由於股市回暖,你可以選擇歷史股價在20元以上、現在股價尚在6~7元的股票買入專,這類股票由於股價較低,屬具有後期上漲的空間優勢比較大的特點,也是較好的能賺錢的股票,比如:600778友好集團、002048寧波華翔、002026山東威達等都是比較好的品種。
㈦ 華訊財經推薦股票准嗎
一般來說都不怎麼準的,僅供參考而已,買股票要有自己的主見,獨立思考才可能賺錢。
㈧ 寧波華翔這只股票基本面怎麼樣有哪位朋友對此有了解感謝!
公司增長放緩08年1-9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9.6億元,同比增長17.03%,實現凈利潤1.44億元,同比增長21.64%,實現每股收益0.29元,在歷經數年高速增長之後,受轎車市場調整影響,公司收入和凈利潤增速呈現放緩趨勢,尤其是三季度單季公司收入和凈利潤分別下降17.06%和36.93%,其中固然有陸平機器季度收入不均的影響,但不可否認的是其汽配業務收入和利潤增速都出現了一定幅度的回落。
轎車需求持續不振,短期不容樂觀08年1-9月,我國轎車行業銷售同比增長10.19%,行業增速持續下滑,我們認為在實體經濟景氣狀況欠佳的背景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短期內難以得到提升,而轎車作為一種大宗消費品,其需求必然出現萎縮。受此影響,我們認為轎車行業增速下滑對公司業務的影響已開始逐步顯現,此外由於零配件行業對行業調整的反應要落後於整車行業,故在轎車行業增速持續下降的四季度以及09年,公司收入和凈利潤也將保持下滑,但考慮到公司的主要客戶為大眾和豐田集團,兩者的增速要高於行業平均水平,公司未來增速還將在10個點以上。總體而言,在轎車行業景氣度出現回象之前,我們判斷公司經營狀況亦難以轉好,短期不容樂觀。
毛利率未來將保持穩定公司內飾件產品主要原材料為ABS、聚丙烯、尼龍等石化產品,雖然自9月下旬以來受國際商品期貨市場暴跌影響,各種化工產品價格出現了大幅回落,但由於下游整車市場需求放緩,整車製造商會將部分經營壓力向上游轉移,故我們預計09年公司產品價格將呈現一定幅度的回落,我們判斷成本因素與價格因素對公司的影響將基本兩相抵消,預計其毛利率未來將保持穩定。
投資評級考慮到公司已伴隨行業步入調整期,根據歷史資料,行業進入低谷的第一年市場競爭將尤為激烈,公司即使作為行業龍頭也難以倖免,故我們繼續下調公司08-09年EPS至0.37元和0.42元,下調公司評級由"謹慎推薦"至"中性"評級。
【出處】長城證券 【作者】
㈨ 軍工股票有哪些
1 002519 銀河電子 2014-02-20 智能電源、配電系統
2 300213 佳訊飛鴻 2011-05-05 指揮調度通信系統
3 002111 威海廣泰 2009-12-24 研發生產武器裝備
4 300185 通裕重工 2014-07-02 無人機
5 002151 北斗星通 2007-08-13 衛星導航
6 300045 華力創通 2010-01-20 衛星導航
7 300101 振芯科技 2010-08-06 衛星導航
8 300177 中海達 2011-02-15 衛星導航
9 300353 東土科技 2014-01-29 通信技術應用
10 300252 金信諾 2014-04-17 特種線纜
11 300265 通光線纜 2014-02-20 特種線纜
12 300024 機器人 2009-10-29 特種機器人
13 300342 天銀機電 2014-12-30 射頻模擬系統
14 000009 中國寶安 2014-10-17 模擬訓練系統
15 600775 南京熊貓 2014-09-04 雷達
16 600990 四創電子 2004-05-10 雷達
17 002576 通達動力 2015-01-08 雷達
18 002253 川大智勝 2011-03-23 空管產品
19 002465 海格通信 2010-08-31 軍用無線通信設備
20 600399 撫順特鋼 2000-12-29 軍用特殊鋼新型材料
21 002669 康達新材 2014-02-21 軍用膠粘劑
22 600330 天通股份 2001-01-18 軍用電子元器件
23 600363 聯創光電 2014-02-21 軍用電子元器件
24 002338 奧普光電 2010-01-15 軍用電子元器件
25 002371 七星電子 2010-03-16 軍用電子元器件
26 002484 江海股份 2010-09-29 軍用電子元器件
27 300065 海蘭信 2010-03-26 軍用電子元器件
28 601208 東材科技 2014-03-27 軍需品供應商
29 601718 際華集團 2010-07-28 軍需品供應商
30 600562 國睿科技 2013-01-25 軍品
31 300201 海倫哲 2013-03-05 軍品
32 300351 永貴電器 2014-11-19 軍工通信連接器
33 000561 烽火電子 2010-02-01 軍工電子元器件
34 002339 積成電子 2015-01-08 軍工產業基金
35 601106 中國一重 2013-07-11 艦炮
36 002214 大立科技 2014-02-13 紅外熱像儀
37 002414 高德紅外 2010-07-16 紅外熱像儀
38 000777 中核科技 1997-07-10 核能開發
39 002046 軸研科技 2005-05-26 航天特種軸承
40 600118 中國衛星 1997-09-08 航天科技集團
41 600151 航天機電 1998-06-05 航天科技集團
42 600343 航天動力 2003-04-08 航天科技集團
43 600879 航天電子 1995-11-15 航天科技集團
44 603698 航天工程 2015-01-28 航天科技集團
45 002405 四維圖新 2013-03-01 航天科技集團
46 600271 航天信息 2003-07-11 航天科工集團
47 600501 航天晨光 2001-06-15 航天科工集團
48 600677 航天通信 1993-09-28 航天科工集團
49 600855 航天長峰 1994-04-25 航天科工集團
50 000901 航天科技 1999-04-01 航天科工集團
51 002025 航天電器 2004-07-26 航天科工集團
52 600862 南通科技 2014-09-18 航空新材料
53 002023 海特高新 2011-05-03 航空維修
54 600592 龍溪股份 2014-02-24 航空軍工關節軸承
55 300395 菲利華 2014-09-10 航空航天玻璃材料
56 600038 中直股份 2000-12-18 航空工業集團
57 600316 洪都航空 2000-12-15 航空工業集團
58 600372 中航電子 2001-07-06 航空工業集團
59 600391 成發科技 2001-12-12 航空工業集團
60 600523 貴航股份 2001-12-27 航空工業集團
61 600765 中航重機 1996-11-06 航空工業集團
62 600893 中航動力 2008-11-20 航空工業集團
63 000738 中航動控 1997-06-26 航空工業集團
64 000768 中航飛機 1997-06-26 航空工業集團
65 002013 中航機電 2004-07-05 航空工業集團
66 002179 中航光電 2007-11-01 航空工業集團
67 300114 中航電測 2010-08-27 航空工業集團
68 000697 煉石有色 2013-05-31 航空發動機葉片
69 300324 旋極信息 2014-06-25 航電匯流排
70 601890 亞星錨鏈 2012-05-09 海軍錨鏈供貨商
71 002260 伊立浦 2013-09-06 高端通用航空研發
72 002297 博雲新材 2009-09-29 飛機機輪剎車系統
73 000748 長城信息 1997-07-04 飛船儀表液晶顯示器
74 300397 天和防務 2014-09-10 防空指揮控制系統
75 300034 鋼研高納 2009-12-24 發動機新材料
76 000547 閩福發A 2014-04-15 電磁安防
77 300297 藍盾股份 2015-02-03 電磁安防
78 600416 湘電股份 2002-07-18 船用電力推進系統
79 600482 風帆股份 2014-03-10 船舶重工集團
80 601989 中國重工 2009-12-16 船舶重工集團
81 002608 *ST舜船 2011-08-10 船舶製造
82 600150 中國船舶 1998-05-20 船舶工業集團
83 600685 廣船國際 2014-03-14 船舶工業集團
84 601608 中信重工 2014-12-02 參與軍工建設項目
85 600877 中國嘉陵 1995-10-13 兵器裝備集團
86 002265 西儀股份 2009-02-10 兵器裝備集團
87 002423 中原特鋼 2011-06-28 兵器裝備集團
88 600148 長春一東 2015-01-23 兵器工業集團
89 600184 光電股份 2003-11-06 兵器工業集團
90 600262 北方股份 2000-06-30 兵器工業集團
91 600435 北方導航 2003-07-04 兵器工業集團
92 600480 凌雲股份 2015-01-23 兵器工業集團
93 600495 晉西車軸 2004-05-26 兵器工業集團
94 600967 北方創業 2004-05-18 兵器工業集團
95 000059 *ST華錦 2015-01-23 兵器工業集團
96 000065 北方國際 2014-02-20 兵器工業集團
97 000519 江南紅箭 2010-09-29 兵器工業集團
98 002246 北化股份 2015-01-23 兵器工業集團
99 603678 火炬電子 2015-01-26 --
100 000070 特發信息 2015-04-13 --
101 000687 恆天天鵝 2015-04-08 --
102 000977 浪潮信息 2015-01-19 --
103 002413 常發股份 2015-05-18 --
104 300159 新研股份 2015-03-18 --
105 300424 航新科技 2015-04-22 --
106 300428 四通新材 2015-03-19 --
107 300447 全信股份 2015-04-22 --
108 300456 耐威科技 2015-05-14 --
㈩ 哪些股票算科技方面的
(一)智能機器人, 工業自動化:
智雲股份(300097)、科大智能(300222)、藍英裝備(300293)、匯川技術(300124)、
寶德股份(300023)、海得控制(002184)、天奇股份(002009)、工業機器人(300024)、
亞威股份(002559)、華中數控(300161)、三豐智能(300276)、軟控股份(002073)、
新時達(002527)、GQY視訊(300076)、金自天正(600560)、博實股份(002698)、
工大高新(600701)、錢江摩托(000913)、英威騰(002334)、上海機電(600835)、
山河智能(002097)、慈星股份(300307)、科遠股份(002380)、英唐智控(300131)、
紫光股份(000938)。
回顧以往的歷史可以發現,每一輪的經濟結構調整,都伴隨著大量的新技術使用,生產效率大大提高,從而推升企業的經營業績。再加上國家對科技創新的扶持,可以預期,一大批科技型企業業績有望大幅提升。
同時,隨著2009年我國創業板的成功推出,高市盈率的定位,無疑也顯示科技類企業存在著更多的機會。如果說2009年主要依靠重組催生牛股行情,則2010年有望通過科技進步來提升業績從而推動股價走高。
股價推升空間大 與其他題材有很大不同的是,科技類股的股價具有巨大的想像空間,在股價定位上往往不受市盈率這類估值指標的限制。如上一輪1999年科技股飆升的主流是網路股,當時市場甚至以網站的點擊率來衡量企業的未來成長,使得股價炒作起來沒有太大的限制。
當前包括物聯網、低碳經濟等科技題材類個股也類似,由於屬於新興行業,未來存在著巨大的發展前景,業績存在幾何級成長的可能性,所以不能按照當前業績來限定其合理的估值價位,股價也就具有了巨大的上漲想像空間。
從美國納斯達克市場的情況來看,其個股的市盈率往往明顯高於主板市場。A股創業板和中小板中的個股市盈率水平也明顯高於主板。此外,在過去一年多的市場行情中,科技題材類個股股價表現並非是最突出的,因此只要業績出現復甦跡象,資金就可能積極參與其中,使其股價出現驚人的表現。
個股選擇是關鍵 對於投資者而言,即使看對了熱點板塊,但投資卻未必成功,因為主流熱點群體中並非所有個股都會有突出的表現,對於科技題材中的個股也是如此,因此個股的選擇非常關鍵。
科技股-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