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保險和儲蓄、股票、債券相比,是不是也是以營利為目的的
保險公司的目的是營利
客戶不是,而且也永遠不能營利
最多最多獲利空間能夠達到銀行儲蓄的結果
其他投資方式的目的是提升財富——開源
保險的目的是保護財富——節流
了解?
2. 股票、債券和保險
在國債、金融債券和企業債券這三者中,【國債】信譽最高,流通性最強,回風險最小,答收益最小;【企業債】信譽最低,流通性最差,風險最大,收益最高;【金融債券】居中。
債券是一種【穩健】的投資方式。
購買保險是一種【規避風險】的投資方式。
好明顯了,這道題目,唯獨沒有提到股票?順帶說一句,股票是「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方式,而且這個是說「股票首先是高風險的,然後才可能是高回報」,而不是說「股票首先是高回報……」。
3. 通過比較儲蓄存款股票債券和保險的異同說明不同投資理財行為
儲蓄存款,是指個人將屬於其所有的人民幣或者外幣存入儲蓄機構,儲蓄機構開具存摺或者存單作為憑證,個人憑存摺或存單可以支取存款的本金和利息,儲蓄機構依照規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動。
股票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或投資者公開或私下發行的、用以證明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並根據持有人所持有的股份數享有權益和承擔義務。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每一股同類型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即「同股同權」。股票可以公開上市,也可以不上市。在股票市場上,股票是投資和投機的對象。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或作價抵押,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債券(bond),是一種金融契約,是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直接向社會借債籌措資金時,向投資者發行,同時承諾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並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債券的本質是債的證明書,具有法律效力。債券購買者或投資者與發行者之間是一種債權債務關系,債券發行人即債務人,投資者(債券購買者)即債權人。債券是一種有價證券。由於債券的利息通常是事先確定的,所以債券是固定利息證券(定息證券)的一種。在金融市場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債券可以上市流通。人們對債券不恰當的投機行為,例如無貨沽空,可導致金融市場的動盪。在中國,比較典型的政府債券是國庫券。
保險(Ins),本意是穩妥可靠;後延伸成一種保障機制,是用來規劃人生財務的一種工具。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風險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金融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的支柱。
保險[1] ,是指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於合同約定的可能發生的事故因其發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或者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等條件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商業保險行為。從經濟角度看,保險是分攤意外事故損失的一種財務安排;從法律角度看,保險是一種合同行為,是一方同意補償另一方損失的一種合同安排;從社會角度看,保險是社會經濟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精巧的穩定器」;從風險管理角度看,保險是風險管理的一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