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匯發2014年23號文《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規定(試行)》
請參閱附件。
註:附件只包含23號文主體,不包含附1-5的報表等內容
2. 2014年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現狀及方向
人民幣匯率改革,是指中國的法定貨幣人民幣在不同的時代,為了適應中國自身發展與對外貿易的需要而不斷調整人民幣與其他貨幣的匯率及相關政策的制定和變更的過程。
人民幣匯率1994年以前一直由國家外匯管理局制定並公布,1994年1月1日人民幣匯率並軌以後,實施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中國銀行,德意志銀行等七家銀行根據前一日銀行間外匯市場形成的價格,公布人民幣對美元等主要貨幣的匯率,各銀行以此為依據,在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浮動幅度內自行掛牌。
2005年中國建立健全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
中國對人民幣匯率改革的立場如下
一,實行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是中國一貫的方針;
二,推進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要從中國的實際出發;
三,人民幣匯率改革是中國的主權。
改革下一站:中間價?
「在擴大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區間、淡出常態化干預的情況下,未來匯率改革的重點將是更靈活的中間價形成機制,而非單邊升值或貶值。」知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對記者表示,具體來看,進一步擴大匯率浮動區間,逐步改革中間價形成機制,擴大銀行間外匯市場參與主體和豐富外匯市場交易品種等幾個方面將是下一步匯改的方向。
實際上,決策層推進人民幣匯率改革與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已然加快。宋清輝告訴記者,央行致力於在兩年之內實現利率市場化,支持人民幣雙邊互換的國家也在增多。這顯示中國正在沿著匯率市場化、利率市場化、資本項目開放以及人民幣離岸市場建設等四個方向加速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專家:雙向波動將成主要趨勢
當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的形成方式為: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於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開盤前向銀行間外匯市場做市商詢價,並將做市商報價作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的計算樣本,去掉最高和最低報價後,將剩餘做市商報價加權平均,得到當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權重由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根據報價方在銀行間外匯市場的交易量及報價情況等指標綜合確定。
然而,上述「權重」從未公布,成為中間價形成機制中最不透明的部分。「當前,中間價的走勢實際上體現了央行匯率管理的意圖,並不能及時反映市場供求的變化。因此,定價機制是中間價改革的重中之重。」有關專家表示,應逐步提高中間價形成機制的透明度,並降低美元在貨幣籃子中的權重。
對於人民幣未來的走勢,專家指出,在美元強勢的大背景下,人民幣短期仍面臨貶值壓力。「未來半年出現小幅貶值是大概率事件,但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人民幣的雙向波動將成為主要趨勢。」
來自fx678財經頻道。
3. 2014年外匯管制如何突破5萬美金
很簡單,辦理正規平台,選擇知名度高的代理讓他們給你申請海外賬戶。我之前就是這樣操作的。
4. 2014年美金兌換人民幣匯率是多
外匯比兌人民幣是按照國家外匯管理局實時發布的外匯牌價進行計算的。外匯牌價按... 按照2014年12月31日17:44:59時最後更新的匯率數據,100美元(usd)比兌人民幣...
5. 2014年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
之前一段時間人民幣貶抄值嚴重主要是央行調控以及中國外匯占款大幅度縮水以及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導致的,也是使得人民幣下跌幾乎回吐了幾乎是去年全年的漲幅,未來一段時間人民幣仍然會呈現小幅度陰跌的態勢,跌幅相信不會和前段時間一樣,但是整體下行的趨勢相信一段時間內不會改變
6. 2014年美元對人民幣匯率
經查詢2014/07/22美元兌換人民幣元匯率外管局中間價為:1美元=6.1544人民幣元。
7. 一般貿易可以不支付外匯嗎 2014
研究一個國家的外貿發展,主要是由政府的外貿結算方式定期公布。在一般情況下,在資產負債表中包含系統導出和導入數字顯示的統計數據,大致反映了一國的對外貿易和國民經濟發展的特定時期。一個國家的對外貿易由出口更多,小於或等於進口等,分別構成貿易順差的貿易平衡或虧損。
1.貿易盈餘(順差0F貿易)。所謂全年貿易順差被定義為一個特定國家的貿易大於進口貿易總額,又稱總出口「過剩」。表明該國的外貿在一個良好的位置,然後。貿易順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國家的大小,在某一年對外貿易經營活動的情況。在正常情況下,一個國家不應該大量長期的貿易順差,因為這很容易導致摩擦與貿易合作夥伴。例如,美國,日本雙邊關系的市場波動中,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巨額盈餘在日本的長期地位。與此同時,往往造成大量的與一個國家的市場,這很可能導致通脹壓力的增長投資外匯盈餘量,不利於持續健康發展。
2.貿易赤字(貿易0F逆差)。所謂貿易逆差是在某一年的總進口貿易的國家比出口總值,俗稱「貿易赤字」更大,當年反映了國家在對外貿易中處於不利地位。同樣,政府主管部門應設法避免長期貿易赤字,因為虧大了會造成國內資源外流,增加了外債。這種情況也將影響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行。
3.貿易收支(貿易平衡)。貿易平衡是外貿進口和出口基本練級在某一年的國家。縱觀世界各國貿易政策的做法(地區),這種現象並不多。一般來說,外貿政府應設法維持進口和出口,略有盈餘的基本平衡,這是有利於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
外匯盈餘是指一個國家在某一年或外匯交易是大於總進出口貿易額。讓我們做,隨著美元的收入美元,減少開支美元。最近美元疲軟,我們認為換算成人民幣,美元,因此產生的外匯順差持續上升。據悉,去年上海至每天5億美元兌換貨幣米的成年人。從貿易順差的外匯順差
定義,如果我們比較一下外匯的外國商品,比國內商品的人民幣,這是很容易理解目前的外匯順差,人民幣赤字。
8. 2014政府對跨境電商的政策支持有哪些
《通知》主要內容:一是提高單筆業務限額。網路購物單筆交易限額由等值回1萬美元提高至5萬美答元,放寬支付機構開立外匯備付金賬戶戶數的限制。二是規范試點流程。支付機構要取得試點資格,應先行到注冊地外匯局辦理「貿易外匯收支企業名錄」登記。三是嚴格風險管理。要求支付機構嚴格履行交易真實性審核職責,留存相關信息5年備查,並及時准確報送相關業務數據和信息。外匯局將對試點業務開展非現場核查和現場核查,進行審慎監管。
新政策范圍更廣、交易金額限制放寬。一、范圍更廣,2013年以來支付機構跨境電商外匯業務支付試點僅在上海、北京、重慶、浙江和深圳等5個地區開展,此次將開展范圍拓展至全國。二、金額限制放寬,此前規定是貨物貿易單筆金額不超過1萬美元,留學教育、航空機票和酒店項下單筆交易金額不超過5萬美元,此次將網購單筆交易限額提高至5萬美元。另外,放寬開立外匯備付金賬戶戶數限制。
9. 2014年人民幣的匯率變化趨勢及其影響
2014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呈現先跌後漲的態勢。
美元對人民幣匯率年初在6.05附近,之後一直窄幅波動,直至2月18日開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開始快速下跌,一直下跌到4月底的6.26(美元對人民幣上漲至6.26)位置,後在6.23-6.26區間維持一段時間,從6月初開始,美元對人民幣開始下跌,到目前已下跌到6.13.
影響人民幣匯率的因素,一是境內美元對人民幣的供求關系;二是央行干預。
今年以來,從人民幣和美元的供求關系來看,國內市場美元嚴重過剩,美元拋壓嚴重,在境內美元對人民幣有很強烈的貶值壓力。這可以從貿易順差,代客凈結匯,國際收支順差這也公開數據中得出結論。
在人民幣升值壓力巨大的背景下,上半年人民幣對美元反而出現下跌,表明本次匯率下跌是由於央行對匯率直接干預引發的。而自6月份開始央行減少了對匯市的直接干預,人民幣走勢回歸基本面,重新開始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