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國政府發行6000億美元債券的量化寬松政策,對於以美國為外匯儲備的國家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量寬松貨幣政策購買的是金融資產,貨幣擴張可以不表現為物價上漲,也不反映為匯率貶值,而是表現為資產價格上漲,吸引資金進入,反而導致貨幣升值或穩定。自2009年3月19日美國採取定量寬松貨幣政策以來,國際社會就認為美國印刷鈔票,將導致全球嚴重通貨膨脹,導致美元嚴重貶值,但一年多過去了,並沒有出現這種情況。今天,美國再次實行量化政策,也不會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要認清美國再次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影響,必須清楚美國危機的深度和救助虛擬經濟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與救助實體經濟的寬松貨幣政策的差異。第一,量化寬松貨幣購買的是長期金融資產。從2008年9月雷曼兄弟公司破產危機開始,美國逐步實施定量寬松貨幣政策,其主要內容:一是將聯邦基準利率從危機前的5.25%降低到接近零,並持續比較長時間;二是聯邦儲備銀行創新各種金融工具,向市場提供流動性。如通過招標方式向財務健康的存款銀行提供貸款煟裕粒啤。從一級交易商手中收購兩房和聯邦住房貸款銀行發行的貼現票據,從符合條件的商業票據發行者手中直接購買無擔保和資產支持的商業票據,為貨幣市場投資者提供融資便利(貨幣基金投資便利),設立資產支持證券貸款工具,便利家庭和小企業所需要的信貸。這些創新的貨幣政策工具目的是向市場直接提供流動性。三是聯邦儲備銀行大量購買中長期證券,如購買機構債券和抵押貸款支持的證券,購買國債等。美國定量寬松貨幣政策已從2009年3月前的重點解決流動性不足轉變為購買金融資產。2009年3月5日,美聯儲購買的MBS(抵押支持債券)資產只有689億美元,到2010年11月4日為10510億元美元,同期,購買的國債從4747億美元增加到8420億美元,聯邦機構債務證券資產從382億美元增加到1497億美元,合計增加的長期金融資產達到14609億美元。而歐洲央行到目前為止,只實行了600億歐元的債券購買計劃,而且明確時間期限為2009年7月到2010年6月。日本只實行了少量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包括最近提出購買5萬億日元國債計劃,也只有600多億美元。第二,貨幣購買金融資產不會導致匯率嚴重貶值和物價大幅度上漲。定量寬松貨幣政策購買的是金融資產,不構成對資源的直接需求,故不直接影響購買力和價格,隻影響預期。因此,理論上認為,基礎貨幣的膨脹會導致物價上漲和匯率貶值,是適用於實體經濟的理論,而對虛擬經濟就不同了。虛擬經濟產生以後,貨幣擴張可以不表現為物價上漲,不表現為產品成本提高和出口利潤下降,故也不反映為匯率貶值,而是表現為資產價格上漲(如不動產、股票和各種衍生金融產品價格),吸引資金進入,反而導致貨幣升值或穩定。危機階段貨幣政策購買金融資產,目的是保持資產價格穩定,乃至刺激對金融資產的需求,因此而吸引資金,不會導致物價上漲,出口產品成本不會提高,籌集資金成本反而降低,故貨幣沒有貶值壓力。但是,如果資產價格不穩定,卻會導致貨幣貶值,如2008年9月中旬前的美元匯率就是如此。定量寬松貨幣政策目前主要用於購買長期金融資產,目的是穩定金融市場的長期證券資產價格,防止其下跌。因此,定量寬松貨幣政策是美國鞏固美元地位和保持美元金融穩定的無奈的不可或缺之舉。第三,美國金融危機深重,量化寬松貨幣政策還沒有到位,還將持續至少1年。就流動性來說,美國已經退出了定量寬松貨幣政策。但就金融資產價格穩定來說,美國聯邦儲備銀行不僅沒有退出定量寬松,目前還在加大定量規模,增加對資產的購買。而且,就MBS來說,其價值損失比目前已經購買的金額還要巨大,筆者的估計在3萬多億美元的損失,目前只購買了1/3不到,但聯邦政府赤字發債更需要聯邦儲備銀行支持。其次,目前美國市場的流動性問題雖然基本解決,但銀行之間並不信任。到今年10月25日,美國破產的銀行達到139家,接近去年全年的140家,銀行間市場資金拆借並不活躍,不知道哪家銀行突然宣布破產。更重要的是,雖然在2009年4月調整了會計准則,使金融機構購買的金融資產價值損失可以按照未來時間分段計算,增加了金融機構的利潤,減少了資產損失的壓力,但也使得金融機構之間的信任消失了。歐洲和其他發達國家都沒有採取這些措施。這個問題將長期困擾美國的金融機構。再次,美國政府雖然成立了處理有毒資產的機構,但只是處置了部分有毒資產,仍然有很大部分未處理。而且金融機構的高工資問題沒有得到解決,這也不利於降低金融機構成本。最後,美國聯邦儲備銀行採取定量寬松貨幣政策支持政府財政赤字,將是一個長期行為,美國在可以預見的兩年內很難出現財政盈餘。總的來說,由於定量寬松貨幣政策購買的主要是金融資產,對實體經濟的產品和價格不會產生直接影響,不存在因貨幣供應量增加而導致通貨膨脹問題。美國國內金融機構至少在未來一年內沒有能力回購,因此,美國聯邦儲備銀行將在比較長的時期內持有金融機構的債券,定量寬松貨幣政策難以退出。三、本輪寬松貨幣政策的後果分析及政策建議解決通脹根本途徑在於吸收市場過剩的流動性,不在於採取刺激性或寬松性政策,同時,適當讓本幣升值,降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導致的通貨膨脹效應。第一,非危機國家面臨通貨膨脹和資產價格膨脹壓力。短期看,尤其是在2009年3月以後,美國採取定量寬松政策使得危機不再惡化,金融資產價格趨向穩定,再次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不過是在維持已有的金融市場穩定,但還未完全穩定。一次危機導致的資產損失,需要7—10年時間消化。中國、印度等非危機國家採取寬松信貸政策,尤其是增加基礎設施和民生工程的投資,擴大了內部需求,保障了經濟的穩定,避免了全球金融危機的惡化,如果繼續跟隨美國量化貨幣政策,政策風險將加大,因為經濟結構不同,政策應對的內容也不同。長期看,全球採取(定量)寬松貨幣政策,有可能引發下一周期中的經濟或金融危機。亞洲貨幣危機後的10年,全球增加了6萬億—7萬億美元官方外匯資產以及等值本幣資產,導致全球外幣流動性及本幣流動性過剩,進而推動了石油等大宗商品資源價格的持續上漲,推動了美國金融創新和金融資產價格膨脹,導致美國網路科技泡沫破滅和金融資產泡沫破滅,這是美元擴張與泛濫的結果。本次危機後,大量美元主要在美國本土,沒有流向世界,但很多國家採取寬松貨幣政策,以另一種形式使本幣膨脹,使得全球再次出現美元和本幣的膨脹,其效應類似亞洲危機後的情況。本次危機後,美國可以收回或退出定量寬松政策,而其他國家無法退出寬松信貸政策。因此,必然產生兩種可能:一是推動對國際資源的需求,推動國際價格上漲;二是推動本國通貨膨脹,或者是本國資源價格上漲,或者是本國金融資產和不動產價格膨脹,並因此而導致匯率貶值。而且,這兩種情況可能同時存在,但流動性擴張最終體現到哪一方面都會產生危機。第二,採用寬松信貸政策的國家更應該注重利用匯率政策調節物價上漲。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為應對危機,都實行了寬松的貨幣政策和刺激性(擴張型)財政政策,這是全球性的。如果說美國、英國實行定量寬松貨幣政策會導致通貨膨脹,導致美元貶值,那麼,歐洲中央銀行實行寬松貨幣政策也會導致歐元的貶值,包括人民幣、英鎊等也都應該貶值,這是一樣的道理。不能認為美國定量寬松的貨幣政策就會通貨膨脹,其他國家不會,美元會貶值,其他貨幣不貶值。如果各國都應該貶值,匯率就會循環貶值,匯率將仍然回到原始的均衡點,就是說,美元在目前的水平波動或相對穩定,不會大幅度貶值。但是,由於美國定量寬松政策退出困難,美元相對其他貨幣可能貶值或處於低水平狀態,這將加劇匯率市場的波動。考慮到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經濟國家面臨通貨膨脹和資產價格膨脹的風險,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因為需求擴張可能保持高價格水平,因此,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在於吸收市場過剩的流動性,不在於採取刺激性或寬松性政策,同時,適當讓本幣升值,降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導致的通貨膨脹效應。
2. 美國的外匯哪裡去了
美國不需要有外匯儲備,首先他是世界貨幣,國際支付貨幣,也就是他版只用一些紙片就能換權其他國家的東西。他要買東西只要給別人美元,別人給他東西就行,賣東西也是要求美元支付,如果支付了其它貨幣,很多時候就是從當地銀行央行換成美元然後再劃到帳。而且美國的金融業非常發達,也沒什麼外匯管制,美國企業就算有一筆外匯也不用拿到央行去換,直接拿到銀業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直接就沖銷掉了,非常方便,所以央行是沒有外匯儲備的
3. 詳細解析美國外匯儲備是多少
美國有外匯儲備,但是量相對不大。估計就是上千億美元的儲備,主要是歐、回日的外匯儲備。答
1、個人認為,美國更注重黃金儲備(其黃金儲備世界第一,具體數據你可以自己查一下),
2、因為美元的世界通用性使得美國不太在意其他國家外匯的儲備量了(畢竟自己可以無限制印刷美元付賬多爽)。
4. 美國的哪些公司可以讓中國公民在美國開戶炒外匯
盈透證券
盈透證劵有限公司是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金融監管局(FINRA)、證券投資者保護公司(版SIPC)成員, 並受美國權證劵交易委員會(SEC)和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監管。
盈透證券有限公司在香港開設分公司,並在香港證監會(SFC)注冊。盈透證劵的賬戶開立程序須遵從美國和香港的相關要求(如適用)。比如香港客戶便需要確認香港風險披露聲明等。
5. 為什麼說美國的外匯儲備是零
1、美國之所以抄沒有外匯儲備襲就是因為美元是霸主貨幣。目前世界貨幣可分是霸主貨幣儲備貨幣和普通貨幣。霸主貨幣對於外匯儲備的依存度為零,但是呢普通貨幣對外匯儲備的依存度為一,儲備貨幣對於外匯儲備的依存度介於零與一之間的。歐元、日元、英鎊等是儲備貨幣。人民幣雖然影響很大但是目前來說還是尚處於普通貨幣行列。國際經濟的發展史表明,一種貨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位置重要,經濟實力強幣值穩定性好外匯儲備的依存度就低,反之亦然。
2、在當今世界金融全球化的條件下,保持相當數量的外匯儲備是穩定本幣幣值的重要保障。但是儲備外匯並非沒有任何代價。儲備外匯相當於持有以外幣表示的金融債權為他國進行儲蓄。外匯儲備的增加要求相應擴大貨幣供應量。如果外匯儲備過大就會增加通貨膨脹的壓力,而且還會增加貨幣政策的操作難度。
3、美國周邊的另一類則是歐洲國家和拉美國家,這些國家的投資者都會購買大量的由美國的公司或者是美國政府發行的金融資產例如股票和債券等。
FX168財經網-專業外匯黃金資訊網
6. 所有外匯平台都受NFA 美國監管嗎
不是復的~要判斷是否受制NFA監管查注意以下三點:
一看:要成為NFA監管的外匯交易商是有條件的,那就是凈資本要求最低為2000萬美元。二要明確:美國NFA監管的零售外匯交易商只有兩家,分別是嘉盛美國和Oanda美國,而且由於美國NFA監管限制太多,這兩家也是用NFA之外的其他牌照開發中國客戶。如果有其他平台宣稱是受NFA監管零售外匯交易商,你可以麻溜地閃了。三要懂查;選平台前建議可以到FX110監管查了解一下。
7. 美國有沒有外匯管理局,有的話,外匯儲備是多少
美國外匯管理局其實就是,紐約(投資)聯邦儲備銀行管理由美聯儲公開市場賬戶(SOMA)和美國財政部的交易所穩定基金(ESF)持有的外匯儲備。投資這些資產以確保充分的流動性得以維持,以實現美聯儲和美國財政部的政策指示。
SOMA和ESF投資組合的管理相當,以使其風險和回報特徵盡可能地相符。在實際可行的情況下,投資在SOMA和ESF持有量之間成比例地分配。
美聯儲法案授權公開市場交易,包括外匯交易,紐約聯儲根據美聯儲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的指示進行此類業務。
1934年「黃金儲備法」授權美國財政部建立歐洲財政部,紐約聯邦儲備銀行作為財務總監管理外債持有的財務代理人。美國財政部對美國國際金融政策負全責。
美國沒有外匯儲備。
美國之所以沒有外匯儲備,因為美元是霸主貨幣。目前,按外匯儲備依存度,世界貨幣可分三類:一是霸主貨幣,二是儲備貨幣,三是普通貨幣。霸主貨幣對於外匯儲備的依存度為零,普通貨幣對外匯儲備的依存度為一,儲備貨幣對於外匯儲備的依存度介於零與一之間。美元是霸主貨幣。歐元、日元、英鎊等是儲備貨幣。人民幣雖然影響很大,目前尚處於普通貨幣行列。國際經濟的發展史表明,一種貨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位置重要,經濟實力強,幣值穩定性好,外匯儲備的依存度就低,反之亦然。在當今世界金融全球化的條件下,保持相當數量的外匯儲備,是穩定本幣幣值的重要保障。但是,儲備外匯並非沒有任何代價。第一,儲備外匯相當於持有以外幣表示的金融債權,為他國進行儲蓄。第二,外匯儲備的增加要求相應擴大貨幣供應量。如果外匯儲備過大,就會增加通貨膨脹的壓力,增加貨幣政策的操作難度。第三,持有過多外匯儲備,往往面臨來自對方的貿易摩擦,同時還要承擔外匯貶值帶來的損失。
美國沒外匯儲備的原因一、專利產品操控定價
要理解美國沒有外匯儲備的真正原因,須追溯美元取得霸主地位的歷史。從嚴格意義上講,美國也存在外匯儲備,只不過規模非常之小,占其進口額的0.59月左右。德、法、英、加拿大等發達國家,其外匯儲備約占其進口額的1.1~1.9個月;相比之下,日本經濟發展僅次於美國,又是一個金融資產大國、資本輸出大國,資本極度過剩,竟擁有13個月進口額的外匯儲備。顯然,美國不需要外匯儲備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可以直接用於對外執付,毋須用外匯儲備調節國際收支、調節外匯市場和進行國際支付。這三項職能與外匯儲備的三個來源密切相關:一部分是來自商品貿易順差,一部分來自外國直接投資或外幣貸款,還有很大一部分是通過其他不那麽明確的渠道進入的。
眾所周知,美元霸主地位的確立,是因國際貨幣體系變遷的緣故。美元霸權,是建立在穩定發展的經濟實力之上的。她依靠兩項制度保其經濟的世界競爭力。一是發達的高等教育制度。它通過吸收全世界的優秀學生,為其進行基礎研究,從而創造出世界上最重要的知識產品。然後通過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和科技創新制度,把這些產權轉化為直接和間接的產品,銷售全球。上產品使其擁有產品定價權,可不受世界市場波動之影響,從而能夠根據具體的貿易格局而調整這種價位,使整個美國經濟保持適當發展速度。
美國沒外匯儲備的原因二、歐元難改美元獨大
美元霸權的另一個來源,就是兩黨政治與獨立的美聯儲之間的合理博弈格局。在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的前提下,金融市場的發育較為成熟,各種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運轉良好,為貨幣政策的靈活運用,提供較好操作環境。國際貨幣體系的變遷最終造就了美元的強勢地位,而美國經濟結構的合理調整與經濟總量的持續發展,則進一步為保持幣值的穩定及其霸主地位創造了相對良好的氛圍。由於美元擁有太多的權力,給世界各國帶來來多的金融風險,因而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呼聲來高。很多專家學者認為,當前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不穩定性恰恰來自於美元霸權,美國獲得了鑄幣稅以及通貨穩定的收益而其他周邊國家則更多地承擔了通貨膨脹和金融危機的成本。對於美元霸權國際社會已經有些厭倦。近年來興起的歐元正在對其霸權提出嚴峻的挑戰。很多人把希望寄於這一新生貨幣上,畢竟,對於其他國家來說,在儲備外匯之際又多了一個選擇。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種貨幣可以對美元的霸主地位提出強有力的挑戰。美元事實上依舊在國際貨幣體系中占據核心位置,只要看一看它如何維持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平衡,就大致可以知道這其中的奧秘。
美國沒外匯儲備的原因三、金融霸權招惹不滿
在美國周邊有兩類國家:一類是執行出口導向戰略的國家(主要是東亞國家),這些國家把美國作為最主要的出口市場,通過經常專案順差積累了大量美元儲備,然後以購買美國國債的形式保有這些儲備。從美國方面看,它通過輸出美元獲得了實際資源的注入,這些輸出的美元又往往通過購買美國國債的方式流回美國國內。例如在與東亞國家的貿易往來中,由於美國通過經常專案的逆差輸出了大量美元,同時向自身注入大量的實體性資源(主要是商品),這既滿足了國內的消費需求,又有利於維持國內物價的穩定,同時還能享受到鑄幣稅的好處。同時,由於東亞國家積累了大量美元儲備,而持有美元儲備的主要方式是購買美國國債,這有利於美國通過支付較低的利息為自己的經常專案逆差融資,從而避免了經常專案逆差的不可持續。
美國財政部的資料顯示,在過去三年時間,來自亞洲的資本流入佔美國外資凈流入的40%,在2004年這一比率接近50%。因此可以認為,美國迄今為止之所以還能維持國際收支平衡,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來自東亞國家的外匯儲備資金的重新注入。美國周邊另一類是歐洲國家和拉美國家(包括一些OPEC國家),這些國家的投資者購買大量由美國公司或者美國政府發行的金融資產(股票和債券等)。美國通過出售這些金融資產,向周邊國家融入了大量的真實資本,並且把這些資本運用於國內建設或者國際FDI投資。
在這一構架下,國際貨幣體系明顯表現出三大特徵,一是美國的經常專案持續逆差,資本專案持續順差,以及美國外債不斷積累;二是東亞地區的經常專案持續順差和外匯儲備的不斷累積,三是歐洲國家的經常專案持續逆差,資本專案持續順差,以及儲備資產基本不變。這樣,美國可以通過國際貨幣體系的制度安排,有效地轉嫁自身的各種風險,及時享受能夠享受的各種便利條件,從而形成了自身的良性圈。這種良性圈也決定美元霸權在未來相當一段時間難以動搖。而只要美元霸主地位的存在,就會出現人們所看到的現象:美國沒有外匯的儲備而能夠保持其金融穩定和持續增長。問題是,世界各國已經開始對美元霸權提出質疑,而且也會讓更多新起的經濟發展國家尋求取代美元地位的新儲備貨幣。
8. 特朗普的那些政策對外匯影響較大
目前已公布的特朗普經濟政策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是貿易政策,二是稅收政策
筆者認為,貿易政策對中國的最終影響可能不大,而最值得擔心的是稅收政策,分析如下所示。
(一)貿易政策
筆者認為,美國與中國大打貿易戰的可能性不大,但期初會存在博弈過程。
第一,當前美國牢牢占據全球價值鏈分布的上游,即便是出現製造業迴流美國的情況,也很難吸引在中國具有競爭力的製造業迴流美國。中美產業結構總體是互補關系,而不是競爭關系,所以製造業迴流對歐洲和日本有影響,對中國影響可能不大。美國發動貿易戰無法迫使在中國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迴流美國。
第二,一旦美國大幅徵收關稅,美國國內通脹水平將抬升,帶來輸入性通脹壓力,而這將加大美聯儲加快升息步伐的壓力,危害美國經濟復甦進程。
第三,特朗普對中國與美國的貿易順差感到不滿,而事實上,美元作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貨幣,其供給方式主要就是美國的貿易逆差。中國雖然依靠順差獲取了大量的美元,但通過購買美國國債和美元資產等方式支撐了美國的政府債務。
一旦中美貿易順差大幅收窄,美國20萬億美元的債務能否維系將存在疑問。至少從短期來說,美國國債發行成本必定上升,從中長期來說,美元地位也可能下降。總之,特朗普可能只注意到了貿易順差對美國的不利影響,卻忽略了中美背後更深層次的利益聯結。
因此,大打貿易戰的可能性不大。再加上中國從美國進口量也較為巨大,中美貿易戰中中國不會占據太大劣勢。綜上所述,貿易戰因素對匯率影響可能相對有限。
(二)稅收政策
特朗普政策中,對中國經濟和人民幣匯率威脅最大的是降稅。特朗普的降稅政策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
一是將所得稅稅率由35%降至15%
二是將跨國公司海外收入的稅率降為8.75%
特朗普掀起的全球稅收競爭會對包括中國在內的重稅經濟體形成很大壓力,德國和法國第一時間表示無法接受特朗普如此大規模的減稅舉措,也有消息說英國也打斷效仿美國降低所得稅稅率。
在世界銀行近期發布的報告中,詳細統計了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稅負情況。表1是全球37個發達經濟體和中國的稅負情況。從表1中可以看出,中國當前綜合稅負為68%,超過全球所有37個發達經濟體。在全球所有發達經濟體中,法國稅負最高,總稅率達到了62.8%,新加坡稅負最低,總稅率只有19.1%。
如果特朗普按照此前公布的方案,將所得稅稅率由35%降到15%,那麼美國的總稅率將只有24%,在全球稅負排行榜中將由第16位下降至第34位,僅高於中國香港、加拿大、盧森堡和新加坡。並且,在全球GDP排名前6的國家中也將處於最低水平。
9. 美國是外匯管制國家嗎
不是。美國沒有外匯管制政策。金融體制較完善的國家都沒有外匯管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