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其他國家能把外匯用於國內,而中國不
您好
外匯儲備實際已經由國家金融機構兌換為人民幣在國內使用了的,因為國內只允許人民回幣流通答,所以外貿的收入都由銀行換為人民幣給做出口商了,外資進來也要兌換為人民幣才可以正常經營。這樣政府手中就形成了外匯儲備,是不能再用在國內投資的。你出口了產品收入了100美元,銀行安匯率換成人民幣給你了。這100美元就成了外匯儲備,當需要進口時,就用這個儲備去支付,如果用不了,或買不著,就只能以美元或其他貨幣放在手裡,不能在國內用的,因為已經多換為人民幣給了國內了,再進來就要再兌換一次人民幣,等於100美元換了兩次人民幣,這樣人民幣就會貶值一半。
㈡ 中國的外匯到底有用么
外匯作為國際結算的支付手段,是國際間經濟交流不可缺少的工具,對促進國際經濟貿易發展和政治文化交流,債務關系發生在不同國家之間,由於貨幣制度不同,一國貨幣不能在其他國家內流通,除了運送國際間共同確認的清償手段──黃金以外,不同國家間的購買力是不可能轉移的。隨著銀行外匯業務的發展,國際間大量利用代表外匯的各種信用工具(如匯票),使不同國家間的貨幣購買力的轉移成為可能。促進國際貿易和資本流動的發展。外匯是國際間經濟往來的產物。沒有外匯,就不能加速資金的國際間周轉和運用,國際經濟、貿易和金融往來就要受到阻礙。以外匯清償國際間債權、債務關系,不僅可以節省運送現鈔的費用與避免運送風險,而且可以避免資金積壓,加速資金周轉,從而促進國際間商品交換和資本流動的發展。③便利國際間資金供需的調劑。例如,發展中國家為加快建設步伐,需要有選擇地利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長短期信貸資金,發達國家的剩餘資金也有尋找出路的必要。因此,外匯可以發揮調劑國家之間資金餘缺的作用。
用於平衡國際收支、穩定匯率、償還對外債務的外匯積累。中央外匯,一般由國家計委掌握,分配給中央所屬部委,通過國家外匯管理局直接撥到地方各貿易公司或其他有關單位,但使用權仍屬中央部委或其所屬單位;地方外匯,中央政府每年撥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使用的固定金額外匯,主要用於重點項目或撥給無外匯留成的區、縣、局使用;專項外匯,根據需要由國家計委隨時撥給並指定專門用途的外匯。
㈢ 為什麼中國積累的巨額外匯儲備使得中國目前抵禦金融危機的能力強於其他任何國家
中國對於外幣兌換匯率有著嚴格的控制。其控製程度強於世上任何國家銀行,版一開始對於這種方式權其他國家的中央銀行是很不理解的,很簡單,人權嘛。
但是,經歷97亞太金融風暴之後,以及此次的全球金融危機,人們逐漸意識到中國強悍的外匯管理政策得到了有力的證實。
國家外匯管理局明確規定,凡是中國公民每人每年可兌換外幣金額累計不超過美金五萬元。
這樣,大量的遏制了人民幣流向他國的口袋,同時也保證了自己的外匯儲量。
㈣ 中國外匯儲備1萬億美元真的是世界第一嗎
中國的外匯儲備不是一萬億美元,而是三萬一千億美元。位列世界各國外匯儲備數額第一。
㈤ 誰知道中國現在最厲害的外匯高手是誰
最厲害的外匯高手,那肯定就是中國銀行了。
㈥ 中國外匯儲備連續13年居世界第一,外匯儲備到底有什麼用
隨著很多人知道中國的外匯儲備連續13年第一,就有人想知道這個外匯儲備有什麼用,簡單來說的就是能夠增強我們的綜合國力還有就是提高我們國家的抵抗風險的能力。
以我國為例,我國採用的是強制結匯制度,就是說企業進出口的外匯都要受到外管局的管理約束。在國際市場中,美元是主要的交易工具,黃金是各國都認可的通貨,所以一國必須保證足夠的外匯儲備,才能保證對國外的支付。
所以,我們知道我們國家的外匯儲備已經連續13年第一後,我個人的感覺就是十分的驕傲,因為這很明顯地說明了我們國家正在變得越來越強大了。
㈦ 中國外匯儲備連續13年居世界第一,是否意味著人民幣是最穩定的貨幣
中國強大的外匯儲備肯定是有利於人民幣的穩定的,而這也是我國擴大外匯儲備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人民幣是最穩定的,人民幣的升值貶值受多種綜合因素的影響,需要從多個角度去考慮,就算是美元也不可能做到最穩定的貨幣。
事實上,央行穩定人民幣匯率預期,除了直接參與外匯市場交易外,還有其他一系列政策工具。短期內不排除人民幣因美元升值再度面臨一定的貶值壓力,但在央行多樣化政策工具引導下,加上下半年穩增長政策將改善中國經濟基本面,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短期內破7的可能性較低,在6至7之間寬幅雙向波動將成為新常態。
㈧ 中國擁有雄厚的外匯儲備,對於我國企業走向世界都有哪些意義
當然是有利於企業在國際貿易中的交易啦,企業有了更為容易的結算方式,避免了使用人民幣導致的匯率問題,有利於企業走出去,並且有利於企業的國際化。
巨額外匯的存在,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強大的象徵。而我國擁有巨額外匯,這證明了我國經濟發展良好,企業對外信譽好,就會受到外商信賴。增強外商對中國經濟信心,吸引外商投資。高額的外匯儲備也有利於保證中國的外債的安全,提高中國的國際信譽,增強了利用外資的能力,提高了中國的國際競爭力。與此同時為配合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有必要從國外獲得更多的市場、資源和關鍵能力。
㈨ 中國2017多少美元的外匯儲備成為世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
2017年底我國外匯儲備3.14萬億美元。
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最新外匯儲備規模數據顯示,2017年12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399億美元,較11月末上升207億美元,升幅為0.66%,連續第十一個月出現回升。
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2017年12月,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和境內外主體交易行為進一步趨於穩定和平衡。國際金融市場總體小幅波動,主要非美元貨幣匯率上漲和資產價格上升,推動外匯儲備規模出現上升。
2017年全年來看,外匯儲備規模自1月降至29982億美元後穩步回升,年末較年初上升1294億美元,升幅為4.3%。
2017年,我國宏觀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保持穩中向好的態勢,推動跨境資金流動更加穩定平衡。國際收支形勢穩健為外匯儲備規模連續穩步回升提供了保障。
2018年,我國經濟工作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要求,國民經濟運行的穩定性和韌性將不斷增強,有條件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在全球經濟持續回暖帶來外需增長、金融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市場預期不斷改善的背景下,未來我國國際收支和外匯儲備規模將保持平衡穩定。
㈩ 「中國是全部最大的外匯儲備國」,這會給國家帶來什麼樣的好處和壞處
(一)中國外匯儲備持續增長的正面效應分析 外匯儲備的增長,增強了國家對於運用間接手段調節國際收支平衡、維護人民幣匯率穩定的信心和能力,並為我國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和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創造條件,使我國能夠加快國內改革和對外開放進程。雄厚的外匯儲備使中央銀行有足夠的外匯資金在外匯市場上吞吐外匯,使我國對匯率的管理大大加強,促進了銀行間外匯市場的供求平衡,保證了匯率穩定,提高了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增強了外商投資信心,對外債還本付息能力大大增強,從而更加有利於應付國內經濟波動和國際經濟動盪。同時充足的外匯儲備保證了外匯管理體制改革的順利推進和進一步深化。沒有外匯儲備的增加1994年實施的匯率並軌就會受到多方面的沖擊和挑戰,1996年底就難以順利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協定,實現人民幣經常項目可自由兌換,就沒有條件實現人民幣可自由兌換的目標,也就不能滿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貿易組織的各項要求。 (二)中國外匯儲備持續增長的負面效應分析 作為穩定貨幣的手段,外匯儲備是需要的,但並非越多越好,因為其保有是有成本的。外匯儲備仍然會遵循「邊際效益遞減」的規律。也就是說,中國外匯儲備由零增加到1000億美元時穩定貨幣的效用,要比外匯儲備由3000億增加到4000億美元的相對邊際效用要大。因此當外匯儲備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後,再持續大量增加對於一國的整體利益來說就不那麼重要了。 而且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從海外籌措資金時要被強加風險溢價,從而必須支付高昂的利息;而同時如果將外匯儲備投向流動性高的「安全資產」美國的國債,則只能獲得不足2%的收益率。這種利息上的「收益逆差」現象意味著中國借入性外匯儲備越多。其損失就會越大。而且收益從低收入的中國轉入高收入的美國。這些資金原本應該用於具有更高收益率的國內投資,而非向美國融資。從這個角度看,我國持有巨額外匯儲備並借入大量的外債,等於是以低價將國內資金轉移到國外給外國人使用,同時還以高價從國外借入資金。這樣,不難發現保有借入性外匯儲備的機會成本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