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任何外匯經營單位和個人都有權舉報外匯違法行為。外匯管理機關應當為舉報人保密....
A,是的這個是正確的。但是給予獎勵這個按情況而定。
『貳』 外匯監管資質哪裡的最權威
一般來說,查外匯監管上外匯天眼或是外匯平台資質查詢網站:http://u19c。版m1。xinclo。xyz這兩個比較權威權一些。
『叄』 外匯監管機構哪個最權威
FCA和NFA,澳洲ASIC哪個最權威?其實英國FCA一般排名第一,美國NFA排名第二,澳洲ASIC第三,新版西蘭權等其他監管機構就不上檔次了。英國和美國監管機構最權威也是最牛的,當然也是監管牌照最難拿到之外,其他幾乎只是名義上監管,其實監管很松。當然了,如果有比沒有強一點點吧。最難得是,同時英國美國歐洲,澳洲都監管,這樣的平台非常少。捷凱金融外匯平台是受擁有英國FCA監管的,擁有FCA牌照。投資者可前往www。cngkfxprime。com/
『肆』 外匯管理局有這個權力
當然!
『伍』 外匯平台需要銀行監管號和授權書嗎
肯定需要監管的,以下是我找到的一些平台監管資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陸』 外匯分成權的含義
外匯 以外幣表示的用於國際結算的支付憑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外匯的解釋為:外匯是貨幣行政當局(中央銀行、貨幣機構、外匯平準基金和財政部)以銀行存款、財政部庫券、長短期政府證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在國際收支逆差時可以使用的債權。中國《外匯管理暫行條例》對外匯包含內容的解釋為:①外國貨幣,包括鈔票、鑄幣等;②外幣有價證券,包括政府公債、國庫券、公司債券、股票、息票等;③外幣支付憑證,包括票據、銀行存款憑證、郵政儲蓄憑證等;④其他外匯資金。
[編輯本段]概念
外匯的概念具有雙重含義,即有動態和靜態之分。
外匯的靜態概念,又分為狹義的外匯概念和廣義的外匯概念。
狹義的外匯指的是以外國貨幣表示的,為各國普遍接受的,可用於國際間債權債務結算的各種支付手段。它必須具備三個特點:可支付性(必須以外國貨幣表示的資產)、可獲得性(必須是在國外能夠得到補償的債權)和可換性(必須是可以自由兌換為其他支付手段的外幣資產)。
廣義的外匯指的是一國擁有的一切以外幣表示的資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此的定義是:「外匯是貨幣行政當局(中央銀行、貨幣管理機構、外匯平準基金及財政部)以銀行存款、財政部庫券、長短期政府證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國際收支逆差時可以使用的債權。」中國於1997年修正頒布的《外匯管理條例》規定:「外匯,是指下列以外幣表示的可以用作國際清償的支付手段和資產:(一)國外貨幣,包括鑄幣、鈔票等;(二)外幣支付憑證,包括票據、銀行存款憑證、郵政儲蓄憑證等;(三)外幣有價證券,包括政府公債、國庫券、公司債券、股票、息票等;(四)特別提款權、歐洲貨幣單位;(五)其他外匯資產。」
外匯的動態概念,是指貨幣在各國間的流動,以及把一個國家的貨幣兌換成另一個國家的貨幣,藉以清償國際間債權、債務關系的一種專門性的經營活動。它是國際間匯兌(ForeignExchange)的簡稱。
[編輯本段]種類
外匯基本分為兩大類:①自由外匯。無需經過發行貨幣國家批准,即可以在國際市場上自由買賣,隨時使用,又可以自由轉換為其他國家貨幣的外匯。它在國際交往中能作為支付手段廣泛地使用和流通,如美元、英鎊、瑞士法郎、日元、德國馬克等主要西方國家貨幣。②記帳外匯。不經過管匯當局批准,不能自由轉換為其他國家貨幣的外匯。記帳外匯通常只能根據協定,在兩國間使用。一般只在雙方銀行帳戶上記載,既不能轉讓給第三國使用,也不能兌換成自由外匯。
中國的外匯
按外匯管製程度分
①現匯,中國《外匯管理暫行條例》所稱的四種外匯均屬現匯,是可以立即作為國際結算的支付手段;②額度外匯,國家批準的可以使用的外匯指標。如果想把指標換成現匯,必須按照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匯率牌價,用人民幣在指標限額內向指定銀行買進現匯,按規定用途使用。
按交易性質分
①貿易外匯,來源於出口和支付進口的貨款以及與進出口貿易有關的從屬費用,如運費、保險費、樣品、宣傳、推銷費用等所用的外匯;
②非貿易外匯,進出口貿易以外收支的外匯,如僑匯、旅遊、港口、民航、保險、銀行、對外承包工程等外匯收入和支出。
按外匯使用權分
①中央外匯,一般由國家計委掌握,分配給中央所屬部委,通過國家外匯管理局直接撥到地方各貿易公司或其他有關單位,但使用權仍屬中央部委或其所屬單位;
②地方外匯,中央政府每年撥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使用的固定金額外匯,主要用於重點項目或撥給無外匯留成的區、縣、局使用;
③專項外匯,根據需要由國家計委隨時撥給並指定專門用途的外匯。
按其他分類方法
①留成外匯,為鼓勵企業創匯的積極性,企業收入的外匯在賣給國家後,根據國家規定將一定比例的外匯(指額度)返回創匯單位及其主管部門或所在地使用;
②調劑外匯,通過外匯調劑中心相互調劑使用的外匯;
③自由外匯,經國家批準保留的靠企業本身積累的外匯;
④營運外匯,經過外匯管理局批準的可以用收入抵支出的外匯;
⑤周轉外匯額度和一次使用的外匯額度,一次使用外匯額度指在規定期限內沒有使用完,到期必須上繳的外匯額度,而周轉外匯額度在使用一次後還可繼續使用;
⑥居民外匯和非居民外匯,境內的機關、部隊、團體、企事業單位以及住在境內的中國人、外國僑民和無國籍人所收入的外匯屬於居民外匯,駐華外交代表機構、領事機構、商務機構、駐華的國際組織機構和民間機構以及這些機構常駐人員從境外攜入或匯入的外匯都屬非居民外匯。
各國外匯英文簡稱:
[1]美元(USD)、德國馬克(DEM)、歐元(EUR)、日元(JPY)、英鎊(GBP)、瑞士法郎(CHF)、法國法郎(FRF)、義大利里拉(ITL)、荷蘭盾(NLG)、比利時法郎(BEC)、丹麥克郎(DKK)、瑞典克郎(SEK)、奧地利先令(ATS)、港元(HKD)、加拿大元(CAD)、澳大利亞元(AUD)、紐西蘭元(NZD)、新加坡元(SIN)、澳門元(MOP)、馬來西亞林吉特(MYR)等。
主要外匯
從外匯交易的角度講,一種貨幣要成為外匯必須又持續性的買盤和賣盤,而這需要滿足下列3種主要條件:(1)持有者必須相信這種具有儲藏價值的功能。(2)這種貨幣在國際貿易中必須可以作為計價的手段。(3)這種貨幣必須可以作為交易的媒介。目前,全世界有150多個國家,其中大約有30種貨幣屬於交易活躍的貨幣。單以這30種貨幣來說,每一種貨幣對其他貨幣一共有29種匯率,就會有435種不同匯率。目前世界外匯市場上重要外匯之間的基本格局是,大多數貨幣之間的基本定價關系仍以美元為主,美元的國際地位是與美國強大的發展實力和國際匯率制度形成與發展的歷史相聯系的。日本經濟的飛躍和相當實力使日元地位得以穩固和擴張。歐元是一個新生兒,歐洲區統一政策的強大後勁及其內在經濟實力決定了歐元必將成為21世紀與 美元、日元統領外匯市場風騷的重要貨幣。
亞洲各國中央銀行已經控制了世界外匯儲備的一半。中國大陸的外匯儲備已有9600多億美元,台灣、香港緊隨其後,日本多擁有的外匯儲備已經接近一萬億美金。亞洲各國的增長趨勢正在使國際貨幣體系的權力平衡格局向著有利於亞洲的方向發展。
(一) 美元
美元的發行權屬於美國財政部,辦理具體發行的使美國聯邦儲備銀行。目前流通的紙幣面額有100、50、20、10、5、2、1元等7種,另有1元等於100分(Cents).美國目前流通的鈔票是1928、1934、1935、1950、1953、1963、1966、1969、1974、1977、1981、1985、1996等各年版。鈔票尺寸不分面額均為15.6×6.6厘米。每張鈔票正面印有券類名稱、美國國名、美國國庫印記、財政部官員的簽名。美鈔正面人像是美國歷史上的知名人物,背面是圖畫。另有500元和500元以上面額,背面畫面上沒有圖畫,流通量極有限。1963年起以後的各版,背面畫面的上方或下方又加印一句「IN GOD WE TRUST(我們信仰上帝)」。1996年美國開始發行一種具有新型防偽特徵的紙幣,第一次發行的為100元券。美國鈔票圖樣中的中心字母或阿拉伯數字分別代表美國12家聯邦儲備銀行的名稱。
全球外匯交易中,美元的交易額佔86%,美元是目前國際外匯市場上最主要的外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 各國中央銀行的外匯儲備包括黃金與各種貨幣,但其中最主要的儲備資產仍然是美元。
2、 全球的主要貿易品幾乎都以美元計價。
3、 大多數的國際貿易是以美元進行交易。
4、 絕大多數的國際性債務工具是以美元計價。
5、 在國際間旅行時,美元往往是最普遍被接受的貨幣。
6、 幾乎每一種貨幣都是以美元表示價值。
7、 當國際間發生危機事件,資金希望尋求避風港時,美元通常是第一個被考慮的對象。
8、 美元區的情況決定世界范圍利率的發展。
(二) 歐元
歐元源於1989年提出的道爾斯計劃。1991年12月11日,馬斯特里赫特條約啟動歐元機制以來,到1999年初,大多數歐盟國家都把它們的貨幣以固定的兌換比例同歐元聯結起來。根基馬斯特里赫特條約,歐洲單一貨幣叫做「ECU」。1995年12月,歐洲委員會決定講歐洲單一貨幣改名為歐元「Euro」。2002年1月1日起,所有收入、支出包括工薪收入、稅收等都要以歐元計算。2002年3月1日,「歐元」正式流通後,歐洲貨幣的舊名稱消失。
歐元紙幣由各參與國中央銀行責成的歐洲中央銀行負責發行。歐元硬幣將各個參與國政府負責發行。不同發行機構之間保持互相協調。歐盟政治家推動歐元的潛在意圖就是要結束「美元的專制統治」。1996年12月,設在德國法蘭克福的歐洲貨幣局宣布1999年歐盟統一貨幣——歐元設計圖案是經公開征選面評出的,奧地利紙幣設計家羅伯特·卡利納的方案中標。在該方案中,歐元共分7種面值,即5、10、20、50、100、200和500歐元,面值越大,紙幣面積越大。最小面值的5歐元紙幣為62毫米高,120毫米寬,最大面值的歐元紙幣為500。每種紙幣正面圖案的主要組成部分是門和窗,象徵著歐盟推崇合作和坦誠精神。紙幣的反面是各類橋梁,包括很早以前的小橋和現代先進的吊橋,象徵著歐洲與其他國家之間的聯系紐帶。各種門、窗、橋梁等圖案分別體現了歐洲各時期的建築風格,市值從小到大依次為古典派、浪漫派、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和洛可可式、鐵式和玻璃式、現代建築風格,顏色依次為灰色、紅色、藍色、橘色、綠色、黃褐色、淡紫色。同時,還有13顆五角星緊緊環繞歐盟旗。歐元硬幣由8種面額組成,包括1、2、5、10、20、50歐分。
歐盟有15個成員國,總人口超過3.7億,國內生產總值1997年為80970億美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20000美元,在世界國際貿易中佔20.9%的份額,包括外匯儲備、黃金儲備、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特別提款權和儲備頭寸在內的國際儲備約4800億美元,均高於美國和日本的相應數字。歐盟經濟的強大實力將支撐歐元的地位在世界范圍內不斷上升。歐元將在世界貿易中廣泛使用,國際范圍內以歐元為中心進行資產重組將引發金融市場的大幅調整,資產組合將發生變化。各國的外匯儲備中,歐元的數量將增加。當然由於慣性因素的作用,這樣變化將是漸進的。歐元區總共包括15個國家,分別是:奧地利、比利時、德國、希臘、法國、芬蘭、愛爾蘭、義大利、盧森堡、荷蘭、葡萄牙、西班牙、斯洛維尼亞、塞普勒斯、馬爾他。
(三)
日元
日元由日本銀行發行。日本發行的紙幣面額有100000、5000、1000、500、100、50、10、5、1元等,另有500、100、50、10、5、1元鑄幣。日本鈔票正面文字全部使用漢字(由左至右順序排列),中間上方均有「日本銀行券」字樣,各種鈔票均無發行日期。發行單位負責人是使用印章的形式,即票面印有紅色「總裁之印」和』發券局長「圖章各一個。
(四)英鎊
英鎊為英國的本位貨幣單位,由英格蘭銀行發行。1971月15日,英格蘭銀行實行新的貨幣進位制,輔幣單位改為新便士(New Penny),1英鎊等於100新便士。目前,流通中的紙幣有5、10、20和50面額的英鎊,另有1、2、5、10、50新便士及1英鎊的鑄幣。
英國於1821年正式採用金本位制,英鎊成為英國的標准貨幣單位,每1英鎊含7.32238純金。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英國廢除金本位制,金幣停止流通,英國停止兌換黃金,英鎊演化成不能兌現的紙幣。但因外匯管制的需要,英國1946年12月18日仍規定英鎊含金量為3.58134克。1947年7月15日,英國宣布英鎊實行自由兌換,由於外匯儲備迅速流失,於同年8月份又恢復外匯管制。1971年8月15日美元實行浮動匯率後,英鎊開始以不變的含金量為基礎確定對美元的比價。同年12月18日美元正式貶值後,英鎊兌換美元的新的官方匯率升值為1英鎊兌換2.6057美元,實際匯率在1英鎊兌換2.5471美元至2.6643美元的限度內浮動,波幅為4.5%左右。1973年3月9日,西歐八國組成聯合浮動集團,英國未參加,繼續單獨浮動。1990年10月8日,英鎊加入歐洲貨幣體系,其對貨幣體系內各種貨幣匯率的波動幅度為6%。1992年9月16日,英國宣布英鎊暫時脫離歐洲貨幣體系。
(五)港幣
港幣又稱香港元,主要是由英資上海匯豐銀行(The Hong Kong and Shanghai Corporation)、香港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和中國銀行(Bank Of China)發行。目前在香港流通的港幣面額有:1000、500、100、50、20、10、5元紙幣,另有1分紙幣及5、2、1元和5、2、1毫硬幣。1港幣等於10毫,1毫等於10分。港元實行對美元的聯系匯率制,美元對港元的匯率1:7.8左右浮動。
(六)澳大利亞元
澳大利亞元又稱澳元是澳大利亞的法定貨幣,由澳大利亞儲備銀行負責發行。目前澳大利亞流通的有5、10、20、50、100面額的紙幣,另有1、2、5、10、20、50分鑄幣。1澳大利亞元等於100分。所有硬幣的正面圖案均為英女皇伊麗莎白二世頭像。新版澳大利亞元是塑料鈔票,經過近30年的研製才投入使用,它是以聚酯材料代替紙張,耐磨,不易折磨,不怕揉洗,使用周期長而手感強烈,具有良好的防偽特性。
(七)加拿大元
加拿大元由加拿大銀行(Bank of Canada)發行。加拿大紙幣有1、2、5、10、20、50、100、1000元等8種面額。另有1元和1、5、10、25、50分鑄幣。1元等於100分。1935年加拿大發行了印有英女皇喬治五世像的第一批鈔票;1937年發行了印有英皇喬治六世像的1937年版鈔票;1954年發行了印有伊麗莎白二世頭像的1954年版鈔票;1970年年8月以來又陸續發行了印有英皇喬治六世像的1937年版鈔票;1970年8月以來又陸續發行了新鈔。新舊版本鈔票均可流通。硬幣正面均鑄有英女皇伊麗莎白二世頭像,背面鑄有加拿大的英文「CANDA」字樣。加拿大居民主要是英、法移民的後裔,分英語區和法語區,因此鈔票上均使用英語和法語兩種文字。
(八)新加坡元
新加坡元由新加坡貨幣局發行。目前新加坡流通的貨幣有:10000、1000、500、50、20、10、5、1元等面額的紙幣,1元及50、20、10、5、1分鑄幣。1元等於100分。新加坡紙幣中20、25、500、10000元券各有一種版式;1、5、10、50元券各有兩種版式;100、1000元券各有三種版式。一種版式以胡姬花票面主要圖案;另一種版式以鳥類為票面主要圖案;第三種版式鈔票為1984年以來發行的面額為100、1000元券鈔票,票面主要圖案是各種不同的輪船。在各種,面額鈔票的正背面顯著位置上均印有「SINGAPORE」字樣,正面還印有「立獅扶星月盾牌」圖。新舊版鈔票混合流通使用。新加坡鑄幣中的5、10、20、50分這4種各有兩個樣式。
(九)瑞士法郎
瑞士法郎的發行機構是瑞士國家銀行,輔幣進位是1瑞士法郎等於100生丁,紙幣面額有10、20、50、100、500、1000瑞士法郎,鑄幣有1、2、5瑞士法郎和1、5、10、20、50生丁等。由於瑞士奉行中立和不結盟政策,所以瑞士被認為最安全的地方,瑞士法郎也被稱為傳統避險貨幣,加之瑞士政府對金融、外匯採取的保護政策,使大量的外匯湧入瑞士,瑞士法郎也成為穩健而頗受歡迎的國際結算和外匯交易貨幣。
走吧不懂就去匯通講堂看看。
『柒』 辦理進出口權,去外匯管理局那邊要辦什麼手續
是指已經取得商務局的進出口權批復了吧,去外管局做注冊登記版就行了;帶上營業執照、商務權局的外貿經營批准證書、組織機構代碼證、企業申請外管局登記注冊的報告(加蓋公章)、外管局的登記注冊企業信息表(外管局有固定格式,需要企業自己去領取)。
『捌』 什麼是外匯選擇權
外匯選來擇權是指以外匯為標的自之衍生性金融商品。買方有權利依事先約定的價格在某一特定日期(european style)或特定期間(american style)買入或賣出一指定金額之貨幣;相對的,賣方則必須承擔一個在合約規定日期,依約定價格,應買方的要求,賣出一特定金額之貨幣的義務。買方為獲得此權利,必須支付給賣方的金額稱為權利金,此即選擇權之價格。(源;通-匯-國-際)
『玖』 國家外匯局授權是什麼行為
是一個國家政府授權國家的金融機構,對外匯收支、買賣、借貸、轉移以及國際間結算、外匯匯率和外匯市場等實行的控制和管制行為。請採納!
『拾』 如何判斷一個外匯平台是否具備權威監管
一般來說,正規來的外匯平台一定源有受到監管,如FCA、NFA、FSP、ASIC、FMA等,像捷凱金融平台就具備英國FCA全牌照監管(監管號760555)。了解外匯經紀商的人都知道,在全球監管中,FCA以嚴格苛刻的監管條件而聞名,擁有一張FCA的監管牌照也是眾多外匯經紀商所引以為豪的。投資者在市場鋪天蓋地的宣傳推廣中,可以看到不少經紀商宣稱自己受FCA監管,但其實,FCA牌照也大有不同,並不是擁有FCA監管號的經紀商就能夠為客戶提供真正意義上的FCA監管。投資者如果要查詢捷凱金融的外匯資質也可以在http://u19c。m1。xinclo。xyz網站上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