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外匯 > 中國外匯需求

中國外匯需求

發布時間:2020-12-17 11:10:42

『壹』 中國的外匯儲備現狀

很被動啊。
太多了,都全球第一了;
其中美元比例太大了,收益又很低(與通脹率比內),量化寬容松來兩下,貶得慌啊;
拿著都沒法在美國爽快用,你要的美國人不給,或限制你,美國人給你的,你看不上,目前民用飛機還行,但不能當飯吃當衣穿當IPAD玩;
你能買的,石油、黃金、礦產資源、公司股份,只要你買價格一定漲;
國家拿著也想賣給老百姓,但價格太貴,老百姓不要;價格便宜點,做外貿的商人又,不肯,他們找關系向商務部忽悠,由商務部向國務院疏通,逼得周行長只能做主人民銀行報銷,放出人民幣咬人,痛啊。
過吧,一天一天過下去,沒准那天有行情,中國能解套,周行長不容易啊。

『貳』 是什麼決定了外匯需求曲線

國際收支來順差,就是出口的自多,進口的少;可以考察一下出口和進口:

以中國和美國為例,("外匯"兩字可以理解為就是美元,一國儲備的國際貨幣)

出口是指中國人拿中國的貨物到美國市場上去賣,那麼在美國市場上賣出貨物後收進美元,但是顯然出口商拿著美元不能在中國流通,所以出口商要將這些美元到中國中央銀行去換成人民幣才可以,這時就是出口商把美元賣給中國中央銀行,中央銀行把人民幣賣給出口商.

進口則是中國人需要美國的貨物,但是進口商手裡沒有美元,那麼進口商只有到銀行用人民幣去換美元,這時候就是進口商買美元,銀行買人民幣

這樣就可以理解了,匯率是兩國貨幣的兌換比率,如果收支順差,表示出口大於進口,就是出口商賣出貨物得到的美元賣給中央銀行 比 進口商去買美國貨物需要從中央銀行買的美元多.
這時候外匯(就是美元),出口商賣出美元(供給),大於,進口商買進美元(需求),美元供給大於需求,美元貶值,人民幣就升值,最後得出

外匯供給大於需求,本幣升值.
參考交易

『叄』 中國需要多少外匯儲備

中國外匯儲備跌至5年來新低 釋放哪些信號

首先,外儲的下降跟匯率的變化有關,人民幣貶值趨勢對外儲減少帶來的壓力比較大。
其次,央行在加入SDR的進程中,採取了一些貨幣管理的手段,可能也是導致外匯儲備減少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
再次,十一長假之前居民出境旅遊換匯需求的季節性因素也是原因之一。
整體來看,9月外匯儲備下降幅仍超出市場預期,顯示資本項下的資金流出有所擴大,考慮到美聯儲加息以及每年1月居民換匯增加的季節性因素,需警惕年底外儲風險的加劇。
隨著人民幣加入SDR籃子10月正式生效,為確保籃子平穩過渡,再加上G20避免競爭性貶值的承諾,中國應不會讓匯率出現大幅波動。此背景下,無論在經濟還是政治層面看,人民幣下半年實際下行空間有限,人民幣中長期能夠企穩,外匯儲備持續下降趨勢將同樣被封殺了。


您的提問時外匯儲備是否充足,這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與相關國家貿易結算的對等量,如果是曾經我國屬於長期跟隨美元匯率,同時1:1比對外匯儲備量引發人民幣,但是當前受到我們加入SDR,作為全球5大儲備貨幣開始,人民幣將不在綁定美元以及外匯儲備,故當前看來不存在不充裕的問題。若人民幣可以解決結匯換為本幣,那麼是否有以及有多少美元儲備/外匯儲備均將不是問題。

但是就當前國內經濟的體量以及結匯狀態來看,迅速下降的外匯儲備,將加大人民幣貶值預期。不利於經濟發展

『肆』 國內總需求大於總供給,為什麼要動用外匯組織進口,從而調節平衡。

外匯儲備是指一國貨幣當局所持有的、可以用於對外支付的國外可兌換貨幣。並非所有國家的貨幣都能充當國際儲備資產,只有那些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且能自由兌換其他儲備資產的貨幣才能充當國際儲備資產。我國和世界其他國家在對外貿易與國際結算中經常使用的外匯儲備主要有美元、歐元、日元、英鎊等。一定的外匯儲備是一國進行經濟調節、實現內外平衡的重要手段。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動用外匯儲備可以促進國際收支的平衡;當國內宏觀經濟不平衡,出現總需求大於總供給時,可以動用外匯組織進口,從而調節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關系,促進宏觀經濟的平衡。同時當匯率出現波動時,可以利用外匯儲備干預匯率,使之趨於穩定。因此,外匯儲備是實現經濟均衡穩定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一國經濟更易於受到其他國家經濟影響的情況下,更是如此。一般說來,外匯儲備的增加不僅可以增強宏觀調控的能力,而且有利於維護國家和企業在國際上的信譽,有助於拓展國際貿易、吸引外國投資、降低國內企業融資成本、防範和化解國際金融風險。當然這並不是說外匯儲備越多越好,因為持有外匯儲備是要付出代價的。第一,外匯儲備表現為持有一種以外幣表示的金融債權,並非投入國內生產使用。這就產生了機會成本問題,就是如果貨幣當局不持有儲備,就可以把這些儲備資產用來進口商品和勞務,增加生產的實際資源,從而增加就業和國民收入,而持有儲備則放棄了這種利益。因此,持有外匯儲備,要考慮機會成本問題。第二,外匯儲備的增加要相應擴大貨幣供應量,如果外匯儲備過大,就會增加通貨膨脹的壓力,增加貨幣政策的難度。此外,持有過多外匯儲備,還可能因外幣匯率貶值而遭受損失。因此,外匯儲備應保持在適度水平上。適度外匯儲備水平取決於多種因素,如進出口狀況、外債規模、實際利用外資等。應根據持有外匯儲備的收益、成本比較和這些方面的狀況把外匯儲備保持在適度的水平上要增加外匯,則需要發行人民幣來購買,人民幣供給就會增多,則人民幣就會貶值,所以匯率就會下降。簡單地說,外匯儲備就好象是我們手中的錢,當然是越多越好,想買什麼都不用愁了。但是外匯儲備主要來自於貿易順差,也就是說你出口東西比進口的東西多了,你賺了別人的錢,人家當然不高興了,當然會產生貿易摩擦。對於自己來講,經常握有大量現金而不去投資賺錢,這不是浪費嗎?經營一個國家的外匯儲備就象管好自己的錢袋子一樣,既要夠用,又不能影響自己的生意,還不能太與別人搶生意惹人不高興。就這么簡單。外匯儲備有現金、銀行存款、外國國債、公司債券等多種形式存在。外匯儲備的用處有:1、平衡國際收支。2、穩定本國幣值。3、作為本國向外國貸款或還款的物質保證。具體要看當時的情況而定使用方式和使用量。

『伍』 簡述一國的外匯需求有哪些方面

外匯供給來源主要有三方面。
1. 貿易外匯,也稱實物貿易外匯,是指來源於或用內於進出口容貿易的外匯,即由於國際間的商品流通所形成的一種國際支付手段。
2. 非貿易外匯是指貿易外匯以外的一切外匯,即一切非來源於或用於進出口貿易的外匯,如勞務外匯、僑匯和捐贈外匯等。
3. 金融外匯與貿易外匯、非貿易外匯不同,是屬於一種金融資產外匯,例如銀行同業間買賣的外匯,既非來源於有形貿易或無形貿易,也非用於有形貿易,而是為了各種貨幣頭寸的管理和擺布。
外匯是貨幣行政當局(中央銀行、貨幣管理機構、外匯平準基金及財政部)以銀行存款、財政部庫券、長短期政府證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國際收支逆差時可以使用的債權。包括外國貨幣、外幣存款、外幣有價證券(政府公債、國庫券、公司債券、股票等)、外幣支付憑證(票據、銀行存款憑證、郵政儲蓄憑證等)。截至2015年,中國位居世界各國政府外匯儲備排名第一。但美國、日本、德國等國有大量民間外匯儲備,國家整體外匯儲備遠高於中國。

『陸』 中國外匯的市場發展史有哪些

中國於1994年成立官方外匯市場,此後人民幣呈現逐步升值的態勢,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中國政府仍強調整保持人民幣的穩定;但在市場建設方面有了進展,將於4月1日將推出新的交易品種--歐元。

以下是中國外匯市場發展過程中主要事件簡述:

--1994年以前,人民幣兌美元一直趨於貶值:1979年1美元兌1.5元人民幣,到1986年為1美元兌3.5。

--1994年,實行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將人民幣官方匯率和外匯調劑市場匯率並軌,初步形成了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管理浮動匯率制度。

4/4,在上海建立了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當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約為8.6。

--1996年12月,人民幣實現了經常項目下的可自由兌換,但資本項下依然實行嚴格管制。

--1997-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泰銖等亞洲貨幣競相貶值,日元兌美元一度創下七年以來的低點至147日元水準,但中國政府自始至終恪守人民幣保持穩定,並採取多項配套措施。

當時人民幣兌美元波動區間為8.2800-8.2770元,而8.2800元被看作是人民幣貶值與否的重要關口,央行進場護衛頻繁。 *1998年7月開始,央行進行外匯大檢查,審核企業超過一定限額的購付匯的貿易真實性。

*9/1,中國最高人民法院發布司法解釋,以走私、逃匯、洗錢與騙稅等為目的向銀行騙購外匯的,分別按走私犯罪以及逃匯罪,洗錢罪,騙取出口退稅罪定罪處罰。

*9/29,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要求國內企業將在境外資本項下的外匯於10月1日前調回國內,未經特別批准,不允許在境外資本帳戶下保留外匯。

--2000年,人民幣兌美元波動區間一度擴大,市場揣測央行意欲放寬人民幣波幅。

*4/12,人民幣兌美元收市跌破8.2800元關口至8.2830元。

*5/25,人民幣匯價連續兩日升破8.2770元關口,分別收報於8.2764元和8.2768元。

--2001年,中國加入WTO關鍵一年,人民幣兌美元進一步走升,運行區間移至8.2760-8.2800。

*12/1,人行允許居民個人與其直系親屬在境內外幣賬戶的資金劃轉;上調了自費出國(境)留學供匯額度,以更好的滿足居民的用匯需求。

*12/11,中國正式成為WTO成員,但並未承諾完全開放資本市場。

*12/24,人行行長戴相龍發表署名文章指出,雖然中國加入WTO影響人民幣匯率的因素將增多,但預計今後五年外匯儲備穩步上升,人民幣匯率可保持長期穩定和堅挺。

--2002年 *1/15,戴相龍稱,歐元目前為中國外匯儲備中第二重要貨幣。他同時指出,日元貶值對人民幣匯率會產生壓力,但人民幣仍將保持穩定;1月31日日元兌美元跌至135水準,成為39個月以來新低。

*2/4,中國銀行副行長李早航撰文指出,在日元持續貶值的背景下,中國在必要時應當對人民幣實行適度貶值。這與97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中國官員與主要媒體對人民幣貶值避而不談形成鮮明對比。

*3/11,九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期間,戴相龍再次表示,日元貶值對中國構成一定的壓力,但人民幣可保持穩定,不會貶值,亦不會大幅升值;人民幣自由兌換條件不成熟,應循序漸進推進人民幣實現自由兌換。

*4/1,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開通歐元兌人民幣的交易。

6/1,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將推出外幣拆借。

『柒』 為什麼說中國外匯市場前景廣闊

外匯市場作為一個國際性的資本投資市場,其歷史遠遠短於股票,黃金期貨市場,然而它內卻以驚人的速度在容發展,最新數據,外匯市場日交易量6萬億美金,最高甚至達到10萬億美金,比全球所有其他金融產品的總和還要多。所以說,今天的外匯市場規模已遠超股票期貨等其他金融市場,並逐漸取代股票和期貨,成為世界金融的主流商品,在日本以及歐美國家,外匯保證金交易被喻為"個人理財巔峰之作",伴隨著全球金融一體化的推廣,外匯市場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單一金融市場,在世界范圍內得到投資者的廣泛認可。所以,事實證明外匯市場已經展現出巨大的發展前景!
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副司長王春英日前表示,根據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和資本項目可兌換進程需求,2016年將完善人民幣外匯衍生產品市場發展研究,擴大企業運用衍生產品管理匯率風險的功能,支持個人有序開展衍生產品交易。對個人而言如何抓住財富先機?只要是國家認可的,就不要輕易錯過。
現在,不論是外匯投資自身的優越屬性,還是國內大政策指向,都在告訴我們,現在正是投資外匯的大好時機。

『捌』 中國國內對外匯的需求和什麼有關

你要明白外匯來用來做什麼源就明白了

外匯主要用於對外的貿易結算,也就是進口商品和技術等,對外債務的償還,也就是借的外債,那是用外匯來償還的,用本幣可是不行的,還有就是對外投資,比如去外國購買公司等這些情況

所以,當上面的需求增加,進口增加,到期外債償還增加,對外投資增加,那麼對外匯的需求增加,反之,上面那些需求不大,那麼對外匯的需求也就不大了

『玖』 描述外匯需求如何與國內居民對外國商品的需求相關

外匯需求復與 「外匯供給」相制對而言。從理論上說,外匯的供給與需求體現著國際收支平衡表所列的各種國際經濟交易,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的借方項目構成外匯需求。具體來說,一國的外匯需求主要來自於:①本國的商品勞務進口。②本國對外國的單方金融資產轉移。③本國居民購買外國的金融資產或對外國進行直接投資。④外國居民出售所持有的本國資產。因此,一國國際收支赤字就意味著在外匯市場上外匯供不應求,本幣供過於求,結果是外匯匯率上升。反之,一國國際收支盈餘則意味著外匯供過於求,本幣供不應求,結果是外匯匯率下降。

閱讀全文

與中國外匯需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
縣域理財 瀏覽:425
理財王冠 瀏覽:623
理財客戶細分 瀏覽:16
st興業股票 瀏覽:136
怎麼購買印度基金 瀏覽:876
證券投資基金運作費用 瀏覽:84
企業如何通過基金融資 瀏覽:570
項目融資的結構 瀏覽:379
融資33 瀏覽:370
拆借信託 瀏覽:484
信託查詢平台 瀏覽:80
要約價格低於提示性 瀏覽:202
今日中國銀行匯率港幣兌人民幣匯率今日 瀏覽:312
北京富勤理財 瀏覽:665
晨鳴股票 瀏覽:91
炒股票破產 瀏覽:884
園藝股票 瀏覽: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