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殼資源股票還有價值嗎
注冊制了,沒價值
❷ 又是殼資源又是重組股有哪些有2019年
很多st的股票啊,都是有重組的概念啊,也是充嗯,也是殼資源的概念。
❸ a股殼資源股票有哪些
11月3日,殼概念股繼續爆發,雲掌財經大盤顯示,恆大舉牌概念股廊坊發展(600149)拉出了回第三個漲停板、舉牌概念答股武昌魚(600275)險些拉出第6個漲停板後沖高回落,而股權轉讓概念股國棟建設(600321)、嘉麟傑(002486)等亦齊刷刷漲停。
❹ 股票殼資源概念股有哪些
殼資源的六大特徵
如果成為一個好「殼」?第一要有成為殼的意願,第二要有成為殼的條件。較差的盈利性和成長性企業更容易產生賣殼意願,而收購成本低、股權集中度高、債務負擔小等條件決定了成為殼的可能性。
殼資源主要有以下六大特徵:
具體而言,民生證券梳理了2009年以來的成功賣殼案例,發現
1、殼資源市值越小,收購成本越低
在殼資源中72.6%的公司市值主要分布於10-40億元區間,而當前A股中市值位於該區間的比例僅為17.1%,殼資源市值整體偏小巧。一般而言,殼資源公司市值越小,欲借殼公司付出的成本相對更低,股票發行核准制下借殼上市的公司更多是看中殼資源的上市資質,而非殼資源的資產質量,在條件允許時借殼公司更願以低成本換取上市公司資質。
2、運營能力弱的公司賣殼意願更強
對比殼資源和全A的基本EPS、每股營業收入、每股經營凈現金流和ROE,發現殼資源的四項指標均明顯弱於全A平均水平。殼資源的平均ROE為-13.3%,遠低於全A平均值7.4%,48.6%的殼資源ROE為負,遠高於全A的18.9%,整體上殼資源的運營能力更弱。總之,經營良好的上市公司賣殼意願並不強烈,在監管層將注冊制提上日程後,運營能力弱的上市公司更欲加緊在「有市有價」時出手殼。
3、對公司控制力不強的股東更願意賣殼
殼資源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整體低於全A,其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在50%以下達81.5%,遠高於當前全A的31.9%,殼資源公司股權結構更加分散。殼資源公司股權較分散時,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持股比例低,股東對公司的控制能力變弱,上市公司賣殼意願就更強。
4、殼資源多分布在傳統產能過剩行業
從殼資源與A股行業屬性分布看,分布更多殼資源的行業包括基礎化工、醫葯、紡織服裝、通信、綜合、建材、交通運輸、輕工製造、商貿零售、食品飲料、鋼鐵和家電行業。傳統產能過剩行業發展前景黯淡,特別是在近年傳統行業虧損更嚴重,而扭虧遙遙無期,故傳統行業企業賣殼意願更高,成為殼資源概率更大。
5、殼資源公司凈利增速更呈現兩級分化
全A有47%的公司凈利潤增速分布於0%至100%之間,而在殼資源中該比例卻僅為18%,殼資源的凈利潤增速更呈現兩級分化。這源於一方面凈利潤增速較差的公司持續虧損有戴帽加星,甚至退市的風險,權衡之下將公司作為殼資源出售也算有利可圖;另一方面,凈利潤增速較好的上市公司雖然主動作為殼資源的意願降低,但這類公司一旦因為其他原因決定出售公司,其優質的成長能力將吸引更多買家,這將增大借殼上市的成交概率。
6、盡管買家偏好更干凈的殼,但實際上負債率高的殼更易獲得
從買方來說,買方借殼上市時均會打包處理殼資源公司原先的債務,故在准備借殼時買家更青睞資產負債結構簡單的殼資源。但買家的意願往往難實現,實際上負債更多的殼資源頻現於借殼並購交易中,過去7年中43.0%的殼資源資產負債率超60%,而全A中該比例僅為26.5%,殼資源公司母公司所有者權益/負債也趨於更低。
根據六大特徵篩選的潛在殼資源標的
確立篩選潛在殼資源的六大標准:
民生證券的研究報告指出,根據上市公司以上六大特徵,
1、篩選全A中市值最小的前300名;
2、剔除基本EPS、每股營業收入、每股經營凈現金流和ROE四項指標均超過殼資源樣本平均值的上市公司;
3、剔除ROE大於10的上市公司;
4、剔除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超過50%和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超過70%的上市公司;
5、剔除所屬行業殼資源公司佔比較少的公司和所屬行業殼資源佔比相對全A佔比較少的公司;
6、剔除凈利潤增速位於0%至100%之間的上市公司。
鑒於2015年上市公司的年報還未完全公布,每股基本EPS、每股營業收入、每股經營凈現金流、ROE和凈利潤同比增速採用2014年年報數據,前十大股東採用2015年半年報數據,第一大股東、總市值、行業屬性採用2016年2月15日當日數據。由此得出2016年最具殼資源潛力的52家上市公司列表如下:
❺ 殼資源概念股有哪些
殼資源的六大特徵
如果成為一個好「殼」?第一要有成為殼的意願,第二要有成為殼的條件。較差的盈利性和成長性企業更容易產生賣殼意願,而收購成本低、股權集中度高、債務負擔小等條件決定了成為殼的可能性。
殼資源主要有以下六大特徵:
具體而言,民生證券梳理了2009年以來的成功賣殼案例,發現
1、殼資源市值越小,收購成本越低
在殼資源中72.6%的公司市值主要分布於10-40億元區間,而當前A股中市值位於該區間的比例僅為17.1%,殼資源市值整體偏小巧。一般而言,殼資源公司市值越小,欲借殼公司付出的成本相對更低,股票發行核准制下借殼上市的公司更多是看中殼資源的上市資質,而非殼資源的資產質量,在條件允許時借殼公司更願以低成本換取上市公司資質。
2、運營能力弱的公司賣殼意願更強
對比殼資源和全A的基本EPS、每股營業收入、每股經營凈現金流和ROE,發現殼資源的四項指標均明顯弱於全A平均水平。殼資源的平均ROE為-13.3%,遠低於全A平均值7.4%,48.6%的殼資源ROE為負,遠高於全A的18.9%,整體上殼資源的運營能力更弱。總之,經營良好的上市公司賣殼意願並不強烈,在監管層將注冊制提上日程後,運營能力弱的上市公司更欲加緊在「有市有價」時出手殼。
3、對公司控制力不強的股東更願意賣殼
殼資源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整體低於全A,其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在50%以下達81.5%,遠高於當前全A的31.9%,殼資源公司股權結構更加分散。殼資源公司股權較分散時,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持股比例低,股東對公司的控制能力變弱,上市公司賣殼意願就更強。
4、殼資源多分布在傳統產能過剩行業
從殼資源與A股行業屬性分布看,分布更多殼資源的行業包括基礎化工、醫葯、紡織服裝、通信、綜合、建材、交通運輸、輕工製造、商貿零售、食品飲料、鋼鐵和家電行業。傳統產能過剩行業發展前景黯淡,特別是在近年傳統行業虧損更嚴重,而扭虧遙遙無期,故傳統行業企業賣殼意願更高,成為殼資源概率更大。
5、殼資源公司凈利增速更呈現兩級分化
全A有47%的公司凈利潤增速分布於0%至100%之間,而在殼資源中該比例卻僅為18%,殼資源的凈利潤增速更呈現兩級分化。這源於一方面凈利潤增速較差的公司持續虧損有戴帽加星,甚至退市的風險,權衡之下將公司作為殼資源出售也算有利可圖;另一方面,凈利潤增速較好的上市公司雖然主動作為殼資源的意願降低,但這類公司一旦因為其他原因決定出售公司,其優質的成長能力將吸引更多買家,這將增大借殼上市的成交概率。
6、盡管買家偏好更干凈的殼,但實際上負債率高的殼更易獲得
從買方來說,買方借殼上市時均會打包處理殼資源公司原先的債務,故在准備借殼時買家更青睞資產負債結構簡單的殼資源。但買家的意願往往難實現,實際上負債更多的殼資源頻現於借殼並購交易中,過去7年中43.0%的殼資源資產負債率超60%,而全A中該比例僅為26.5%,殼資源公司母公司所有者權益/負債也趨於更低。
根據六大特徵篩選的潛在殼資源標的
確立篩選潛在殼資源的六大標准:
民生證券的研究報告指出,根據上市公司以上六大特徵,
1、篩選全A中市值最小的前300名;
2、剔除基本EPS、每股營業收入、每股經營凈現金流和ROE四項指標均超過殼資源樣本平均值的上市公司;
3、剔除ROE大於10的上市公司;
4、剔除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超過50%和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超過70%的上市公司;
5、剔除所屬行業殼資源公司佔比較少的公司和所屬行業殼資源佔比相對全A佔比較少的公司;
6、剔除凈利潤增速位於0%至100%之間的上市公司。
鑒於2015年上市公司的年報還未完全公布,每股基本EPS、每股營業收入、每股經營凈現金流、ROE和凈利潤同比增速採用2014年年報數據,前十大股東採用2015年半年報數據,第一大股東、總市值、行業屬性採用2016年2月15日當日數據。由此得出2016年最具殼資源潛力的52家上市公司列表如下:
❻ 萬能的股票吧,殼資源是什麼意思
殼資源
是指股份制公司的股票具有在二級市場流通的資格,該公司也同時享有上市公司的相回應答權利和義務。但一般經營較好的公司是不會隨意放棄這一資格的,只有經營虧損,面臨退市風險的公司,才有意退出市場。其他想上市而無法獲批的公司,此時可通過股權收購等手段成為已上市公司的大股東。這就是所謂的「借殼上市」。
例如A公司想上市募集資金,但根據證監會的規定,達不到上市的條件(比如說要求資產達到一定數量,連繼三年盈利等條件)。
於是A就通過收購,資產置換等方式取得已上市的B公司的控股權,這樣A公司就可以由B增發股票(因為B有這個資格)的方式,進行融資.就是說B公司是A公司在股票市場融資的"殼" 。B這樣的公司就叫作"殼資源"。
❼ 什麼樣的股票屬於殼資源
你好,殼資源的股票現在炒作價值小了很多,
一般來說業績要比較差,虧損是一定的,越差越有可能變成殼資源,
其次市值不能太大,否則一般公司裝不進去。
❽ 上市公司的「殼資源」是什麼意思
比如A公司想上市幕集資金,但相據證監會的規定,達不到上市的條件(比如說要求資產回達到一定數量答,連繼三年盈利等條件).
於是A就通過收購,資產置換等方式取得已上市的B公司的控股權,這樣A公司就可以由B增發股票(因為B有這個資格)的方式,進行融資.就是說B公司是A公司在股票市融資的"殼"
B這樣的公司就叫作"殼資源"
❾ 什麼是殼資源
殼資源是指股份制公司的股票具有在二級市場流通的資格,該公司也同內時享有上市公司的容相應權利和義務。但一般經營較好的公司是不會隨意放棄這一資格的,只有經營虧損,面臨退市風險的公司,才有意退出市場。其他想上市而無法獲批的公司,也可以「借殼上市」。
例如A公司想上市募集資金,但根據證監會的規定,達不到上市的條件(比如說要求資產達到一定數量,連繼三年盈利等條件)。
於是A就通過收購,資產置換等方式取得已上市的B公司的控股權,這樣A公司就可以由B增發股票(因為B有這個資格)的方式,進行融資.就是說B公司是A公司在股票市場融資的"殼" 。B這樣的公司就叫作"殼資源"。
❿ 什麼是殼資源
殼資源是指股份制公司的股票具有在二級市場流通的資格,該公司也同時享有上市公司的相應權利和義務。
但一般經營較好的公司是不會隨意放棄這一資格的,只有經營虧損,面臨退市風險的公司,才有意退出市場。
其他想上市而無法獲批的公司,此時可通過股權收購等手段成為已上市公司的大股東。這就是所謂的「借殼上市」。
(10)殼資源股票擴展閱讀:
按殼公司股份的交易情況劃分
1、股份尚在交易的殼公司(trading shells)
股份尚在交易的殼公司是真正的上市公司,上市場所主要是Nasdaq SmallCap、OTCBB和Pink Sheet。值得注意的是,這類殼公司包括一些由較高層次市場降至較低層次市場掛牌的殼公司。
2、股份已停止交易的殼公司(non-trading shells)
這類殼公司原先是上市公司,但因達不到上市標准而被摘牌,目前實際上已不是上市公司。這類殼公司的價值在於,它們在原先掛牌的市場上仍有一定的認知度,反向合並後較易獲得做市商的關注而順利恢復上市地位。
與股份尚在交易的殼公司相比,雖然這類殼公司本身價錢便宜,但是為恢復上市地位而向SEC重新申報的過程可能要花相當大的成本和時間代價 。因此,一般情況下,除非具備其他一些有吸引力的條件(如有價值的無形資產),否則買殼方應選擇那些股份尚在交易的殼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