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股票什麼時候應該重倉什麼時候輕倉
你好,如果選擇重倉交易,可以採取以下方式:重倉出擊,一擊必中,不中則退,盈利減倉。既然選擇重倉交易,就不能隨隨便下手,必須精選交易機會。對交易機會力求「一擊必中」,也就是說在自己的分析、判斷之下,那些可做可不做的「機會」都應該放棄,只去操作自己100%認定或超高概率認定的交易機會。
當然,市場是多變的,自我能力也是有限的,即便是自己100%認定的機會,也有可能出現問題,行情未必向你認定的方向走,或者行情雖然後來會朝你認定的方向走,但短期卻有較大的反向波動。所以還需要「不中則退」來防禦。就是要迅速止損,這筆單子進去本來就想要進場有浮盈的,既然進去後有問題,那麼應該在遇見一點不利於自己持倉的風吹草動時就趕緊跑。因為倉位重的情況下,反向波動一大,虧損就會很大,如果硬扛會很被動,不如快速退出,等待下次入場機會。
而如果你的「一擊必中」中了,因為你是重倉,所以利潤會滾滾而來。這時就要做好利潤的擴大和兌現。有朋友認為,盈利了要乘勝追擊,重倉了要繼續加倉,我個人覺得進場時已經重倉了,後續還是不加倉為好,反而盈利多了可以適當減倉。
重倉交易的進場很重要,出場也很重要,當大把的浮動利潤出現的時候,如何兌現?如果不兌現會不會打水漂?我想,在盈利迅速擴大之後,適當減倉兌現一部分利潤,剩下一部分單子保留著期待更大的利潤,這樣或許更好一些。當然,減倉可以分步驟,比如分為三次或五次,重點是不要讓煮熟的鴨子飛了,同時分步減倉的好處是如果行情繼續發展,剩下的倉位還是可以讓你擴大盈利。而如果採取重倉盈利後繼續加倉的模式,除非是遇到超級大行情,否則一個不大的反向波動就會把利潤一掃而光,甚至還出現虧損。
二、如果選擇輕倉交易,可以採取以下方式:輕倉出擊,周期放長,止損放大,盈利加倉,移動退出。選擇輕倉交易,放大交易周期比較好,如果做的是短周期,輕倉是對資金的浪費。周期長意味著波動的幅度會比較大,輕倉也能取得較好的盈利。
既然是輕倉,行情走反一點虧損也不會大,可以抵抗較大的波動,因此認准方向進場後,可以適當放大止損,不要被輕易洗出來。只要中長期的方向是正確的,只要單子還在,暫時的反向波動不足畏懼,最終盈利還是會來的。
輕倉的單子如果盈利了,可以在合適的位置適當加倉,因為這個單子做的是中長線趨勢,而中長線趨勢的持續性更強,單子盈利了可以拿一部分利潤出來做止損的成本,加一點倉。這樣,一來可以擴大利潤,二來如果加倉不利,就把加的單子平掉,本金還是安全的。
輕倉的單子如果走順了,經過幾次加倉後,利潤會越來越多,除了每次加倉的單子止損位的強制設定外,初始的單子以及所有的持倉的止損位也要不斷移動,比如多單的止損位要不斷上移,空單的止損位要不斷下移,這樣做是為了鞏固成果,在勝利的戰役中保住基本的盈利果實。當然退出位的移動不是機械的,可以靈活處理,如果盈利很多了,趨勢比較強,則退出位可以適當放寬一些,以便保留倉位期待更大的盈利。
風險揭示:本信息部分根據網路整理,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⑵ 中國股票市場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1891年,香港成立了香港股票經紀協會,後發展為香港證券交易所,1914年,中國當時的北洋政府頒布證券交易所法,1917年成立了北京證券交易所。
1989年大陸開始試點,1995年正式形成現代股票市場。
中國股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股市。1989年開始作為試點,本著試得好就上、試不好就停的理念建立。所以在1995年之前的股市運作中,最大的利空通常是中國股市試點要停、股市要關門這類消息。後受"3.27國債期貨事件"影響,中國期貨市場於1995年進行全面的整頓清理,中國股市成為扶持的對象,這樣股市才由此迎來了真正的利好,轉而進入了大發展的時期。中國股市最大的特點是國有股、法人股上市時承諾不流通,因此各股票只有流通股在市場中按照股價進行交易,然而指數卻是依照總股本加權計算,從而形成操盤上的"以少控多"的特點。
股票市場特點:
1 有一定的市場流動性,但主要取決於當日交易量(交易量取決於投資人心理預期)。
2股票市場只在紐約時間早上的9:30到下午4:00(中國市場為下午三點)開放,收市後的場外交易有限。
3成本和傭金並不是太高適合一般投資人。
4 賣空股票受到政策(需要開辦融資融券業務)和資本(約50萬)的限制,很多交易者都為此感到沮喪。
5 完成交易的步驟較多,增加了執行誤差和錯誤。
⑶ 股票什麼時候應該補倉
股票補倉是指投資者在持有一定數量的股票的基礎上,又買入同一股票。補回倉是被套牢後的一種被動答應變策略,它本身不是一個解套的好辦法,但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它是最合適的方法。補倉,就是因為股價下跌被套,為了攤低該股票的成本,而進行的買入行為。
⑷ 股票什麼時候開始掛單有效
廣發證券有夜間委託(又叫:隔夜委託)功能,委託時間是交易日前一天的21:00起。支持的業務回類型包括:A股的買答入和賣出,代辦股份轉讓,新三板交易,信用賬戶擔保品買入,擔保品賣出,賣券還款,買券還券。不支持的業務類型:B股、B轉H股賣出、場內基金買賣、申贖,分級基金分拆合並,新股申購,滬/深港通業務,轉股回售,融資買入、融券賣出等(融資買入、融券賣出最早下單時間為24:00後)。溫馨提醒:隔夜委託後請您務必在次交易日交易時間查看委託狀態是否正常,有疑問請及時致電020-95575咨詢。
⑸ 股票什麼時候適合補倉
股票補復倉是指投資者在持有制一定數量的股票的基礎上,又買入同一股票。補倉是被套牢後的一種被動應變策略,它本身不是一個解套的好辦法,但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它是最合適的方法。補倉,就是因為股價下跌被套,為了攤低該股票的成本,而進行的買入行為。
⑹ 股市什麼時候開市
滬深兩市接受競價交易申報的時間為每個交易日(周一至周五,法定節假日除外)的9:版15-9:權25,9:30-11:30,13:00-15:00。
其中:1、9:15-9:25為開盤集合競價階段;
2、9:30-11:30、13:00-14:57為連續競價階段;
3、14:57-15:00為收盤集合競價階段。
另外,上海科創板股票接受盤後固定價格交易的申報時間為每個交易日的9:30-11:30、13:00-15:30。
⑺ 股票什麼時候該賣出
股票賣出信號:
1、個股連續上漲,放出巨量後,量增價滯或價升量縮,均是見頂信號,應賣出,至少應在反抽至雙頂附近賣出。
2、個股連漲後放量,卻以當天最低價收盤。這是主力在出貨,是開跌的徵兆。
3、個股連漲至高位,上方出現層層大筆賣盤,而下方只有零星接盤,這表明,主力出貨願望強烈。
4、個股處中高位時出現漲停板,若量小,可持股觀望;若量大,系主力在出貨,至少應賣出一半。若第二天又是漲停板,但經常被打開,且量較大,這是主力在採取少買多賣的手法,誘騙買盤,必須果斷清倉。
5、個股的日成交量放大到5天均量的2倍,甚至2倍以上。若是在低位,持股無妨。若是在中位,必有回檔,可賣出一半。若是在高位,則屬頂部無疑,應清倉。
6、個股股價跌破了頸線,是破位,堅決賣出。
7、個股業績增長或送股的利好見報之日,通常是主力出貨之時。因主力早就對此利好消息了如指掌,已拉高了數周或數月,萬事俱備。只等消息出台、人氣最旺時出貨。因此,此時不應存有幻想,而應果斷賣出。
8、個股某日若放出近期的巨量,不論是收陰還是收陽,次日半小時內,若成交量達不到前一天的八分之一,應堅決賣出。即使不是逃在最高價,也是高位區域。
這些在平時的操作中多去觀察就會發現一些規率,炒股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好一定的經驗和技術,這樣才能作出准確的判斷,新手在把握不準的情況下不防用個牛股寶手機炒股去跟著裡面的牛人去操作,相對來說要靠譜得多。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⑻ 一般來說個股變為ST股是在什麼時候
1、凈資產為正數的,而且越大越好。因為凈資產值為正值是ST摘帽的首要前提之一,尤其是今年起實施的新《股票上市法則》對ST股的摘帽限制有所放寬。按照新法則,只要凈資產值為正值,公司實現扭虧便有機緣「摘帽」。
2、主營營業經營正常並逐漸好轉的,聲名公司經營狀況起頭走出困境,那麼就算短時候內不能摘帽,也是遲早的工作。
3、大股東有雄厚實力的。當自己的子公司處在退市邊緣的時辰,一般情況下大股東不會坐視不管,總會想出一些法子如資產置換啦,輸送利潤啦等手段來輔佐上市公司扭虧為盈,從往年看這種情況層見迭出。
(8)什麼時候該股票擴展閱讀:
ST股票的投資風險
ST股票的炒家,有些人知道自己持有的股票一旦公布虧損年報就要暫停上市,有些人則不知道。對於知道其中風險仍要進行投資的人,由於他們已經做好了足夠的思想准備,暫停上市的風險並不嚴重。但是對於並不知道還有暫停上市這回事的初級投資者。
一旦滿倉擱淺,絕不是個好玩的事情。歷史上曾有對股市一知半解的老太太,在聽從他人指導的情況下買入了某ST股票。誰知過了幾天,這個股票就不交易了,老太太詢問證券公司工作人員,才知道這個股票已經暫停上市。
所以說,對於很多新投資者來講,ST股的連續三年虧損殺傷力極大,由於中國的ST股票往往不會在退市前股價瘋狂下跌,所以很多投資者並不曉得自己持有的股票還會退市。
加上絕大多數投資者都採用遠程交易系統,股民與股民之間的交流很難做到互相關心,那麼投資者就更應該注意ST股票的暫停上市風險。
事實上,交易所完全有必要對全部交易賬戶進行風險提示,要求投資者只有在簽署風險揭示書後方能進行ST類股票的交易,以防突如其來的風險降臨,這是對新股民的一種保護。
有些准備拿出部分資金與ST股票共存亡的投資者,則可以尋找自己心儀的公司進行風險性買入。即拿出一部分可以視為放棄的資金,去買入幾乎可以肯定會暫停上市的ST股票,長期持有,等待其重組後的王者歸來。
對於這樣的投資者,一定要注意投入資金比例不可過高,否則投資風險將過於集中,有可能會給自己帶來滅頂之災。
⑼ 世界上什麼時候開始有股票市場
世界第一個股票交易所是創建於荷蘭,大約400年前,叫荷蘭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
阿姆斯回特丹證券交答易所(Amsterdam Stock Exchange) 創立於荷蘭帝國時代的1602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證券交易所,它位於阿姆斯特丹市的內達姆廣場附近。阿姆斯特丹證交所是一個以金融股票為主的證券市場,而且外國股票佔有相當高的比例,不過這些年來該證交所比較注意培養和發掘高技術的企業股票上市。
該證交所於1980年9月開始採用美國股票阿姆斯特丹系統交易,只要登帳即可成交,以方便投資者在荷蘭買賣美國股票。1985年,它又和東京證券交易所簽訂協議,同樣實行股票買賣轉帳清算。1984年,阿姆斯特丹證交所還開設了歐洲債券交易市場,以進行10萬美元以下的歐洲債券交易。
2000年9月22日,阿姆斯特丹交易所與巴黎交易所以及布魯塞爾交易所正式宣布合並,形成全球第一個跨國境、單一貨幣的股票和衍生泛歐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