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外匯 > 外匯會負債嗎

外匯會負債嗎

發布時間:2020-12-15 16:26:01

⑴ 為什麼說是國家外匯儲備是負債

外匯儲備是指一國貨幣當局所持有的、可以用於對外支付的國外可兌換貨幣。並非所有國家的貨幣都能充當國際儲備資產,只有那些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且能自由兌換其他儲備資產的貨幣才能充當國際儲備資產。我國和世界其他國家在對外貿易與國際結算中經常使用的外匯儲備主要有美元、歐元、日元、英鎊等。

一定的外匯儲備是一國進行經濟調節、實現內外平衡的重要手段。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動用外匯儲備可以促進國際收支的平衡;當國內宏觀經濟不平衡,出現總需求大於總供給時,可以動用外匯組織進口,從而調節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關系,促進宏觀經濟的平衡。同時當匯率出現波動時,可以利用外匯儲備干預匯率,使之趨於穩定。因此,外匯儲備是實現經濟均衡穩定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一國經濟更易於受到其他國家經濟影響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一般說來,外匯儲備的增加不僅可以增強宏觀調控的能力,而且有利於維護國家和企業在國際上的信譽,有助於拓展國際貿易、吸引外國投資、降低國內企業融資成本、防範和化解國際金融風險。當然這並不是說外匯儲備越多越好,因為持有外匯儲備是要付出代價的。第一,外匯儲備表現為持有一種以外幣表示的金融債權,並非投入國內生產使用。這就產生了機會成本問題,就是如果貨幣當局不持有儲備,就可以把這些儲備資產用來進口商品和勞務,增加生產的實際資源,從而增加就業和國民收入,而持有儲備則放棄了這種利益。因此,持有外匯儲備,要考慮機會成本問題。第二,外匯儲備的增加要相應擴大貨幣供應量,如果外匯儲備過大,就會增加通貨膨脹的壓力,增加貨幣政策的難度。此外,持有過多外匯儲備,還可能因外幣匯率貶值而遭受損失。因此,外匯儲備應保持在適度水平上。

適度外匯儲備水平取決於多種因素,如進出口狀況、外債規模、實際利用外資等。應根據持有外匯儲備的收益、成本比較和這些方面的狀況把外匯儲備保持在適度的水平上。
截至2005年9月,我國外匯儲備仍然高達7690億美元。
隨著人民幣的升值外匯儲備的實際購買能力正在貶值。

⑵ 為什麼央行資產負債表中外匯占的比例最大

首先,外匯占款抄構成央行的資產業務襲,而外匯占款的變動通過影響央行的資產負債結構,會對貨幣供給量產生影響.外匯占款增加,貨供量增大.過多的外匯占款是不當的,就我國而言,過快增長的外匯大量的持有成本不說,資產結構單一(美元)承擔匯率風險(美元不斷單邊貶值).所以,外匯占款必須想個法子出去.
以前,過多的外匯占款曾經撥款給商業銀行補充資本金.如今,又有運用外匯占款購買戰略性石油儲備的提法,總之,如何把過多的款用出去,用多少,怎麼用,給誰,都是問題.

接下來,外匯占款多是有歷史淵源的.94年起我國實行外匯結售匯制度.央行制定商業銀行結售匯,這樣把經常項目積壓的外匯又倒逼給央行了,而央行只能在外匯市場上買賣外匯.近些年,我國經濟飛速發展,我國經常項目的長期順差積累了大量的外匯儲備,造成外匯占款過多.

⑶ 外匯儲備增加對中國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的影響中央銀行又是如何應對

外匯儲備作為中央銀行的重要資產,外匯儲備增加,中央銀行的資產項增加,根據資產負債的平衡,中央銀行通過發行貨幣(貨幣發行為中央銀行負債)平衡外匯儲備資產。

中央銀行的資產項目包括: 1、貼現及放款:中央銀行作為最後貸款者對商業銀行提供資金融通,主要的方式包括再貼現和再貸款。還有財政部門的借款和在國外金融機構的資產。 2、各種證券:主要指中央銀行的證券買賣。中央銀行持有 的證券一般都是信用等級比較高的政府證券。中央銀行持有證券和從事公開市場業務的目的不是為了盈利,而是通過證券買賣對貨幣供應量進行調節。 3、黃金和外匯儲備:黃金和外匯儲備是穩定幣值的重要手段,也是國際間支付的重要儲備。中央銀行承擔為國家管理黃金和外匯儲備的責任,也是中央銀行的重要資金運用。 4、其他資產:主要包括待收款項和固定資產

⑷ 外匯儲備越多是不是國家負債越多

不是這樣理解的,外匯儲備 根據國家經濟來決定,一個國家外匯儲備做多 說明投資越大,市場需求越大,國家負債是一個指標 與外匯儲備沒有直接關聯,負債只得是債務 ,外匯儲備是儲蓄,兩者沒有關聯。

⑸ 什麼叫「遠期外匯合同形成的衍生金融負債」

其實衍生來金融工具部分資產源和負債的,同一個衍生金融工具,資產負債表日公允價值是正的,就是衍生金融資產;資產負債表日公允價值是負的,就是衍生金融負債。

永 沃 財 富 提 醒 您 投 資 有 風 險,入 市 需 謹 慎

衍生金融工具是指從傳統金融工具中派生出來的新型金融工具。其價值依賴於標的資產價值變動的合約。這種合約可以是標准化的,也可以是非標准化的。標准化合約是指其標的資產(基礎資產)的交易價格、交易時間、資產特徵、交易方式等都是事先標准化的,因此此類合約大多在交易所上市交易,如期貨。非標准化合約是指以上各項由交易的雙方自行約定,因此具有很強的靈活性,比如遠期合約。

⑹ 央行資產負債表資產項里的外匯和外匯儲備的區別在哪

首先要充分了解外匯儲備和外匯占款的含義:外匯儲備又稱為外匯存底,指一國政府所持有的國際儲備資產中的外匯部分,即一國政府保有的以外幣表示的債權 。是一個國家貨幣當局持有並可以隨時兌換外國貨幣的資產。狹義而言,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國用於平衡國際收支,穩定匯率,償還對外債務的外匯積累。廣義而言,外匯儲備是指以外匯計價的資產,包括現鈔、國外銀行存款、國外有價證券等。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國際清償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對於平衡國際收支、穩定匯率有重要的影響。外匯占款是指受資國中央銀行收購外匯資產而相應投放的本國貨幣。由於人民幣是非自由兌換貨幣,外資引入後需兌換成人民幣才能進入流通使用,國家為了外資換匯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需要國家用本國貨幣購買外匯,因此增加了「貨幣供給」,從而形成了外匯占款。其中,一種外匯占款屬於央行購匯行為,反映在「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中。另一種外匯占款屬於整個銀行體系(包括中央銀行與商業銀行)的購匯行為,反映在「全部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收支表」中。與兩種含義的外匯占款相對應的是在嚴格的銀行結售匯制度下,中央銀行收購外匯資產形成中央銀行所持有的外匯儲備,而整個銀行體系收購外匯資產形成全社會的外匯儲備。全社會的外匯儲備變化反映在「國際收支平衡表」中「儲備資產」下的「外匯」一項。 之所以會出現外匯儲備大於外匯占款的情況,是我們日常所說的外匯儲備是全社會的外匯儲備。

⑺ 中國外匯儲備>負債,為什麼不還掉

外匯儲備已經全部兌換成人民幣參與流通了,他所代表的物資儲備就是這些人回民幣代表的物資答儲備,它的所有權不是國家,也不是中央銀行,而是這些人民幣的持有者。所以,國家不能拿去還債。除非持有這些人民幣的人捐獻出來。
國家如果把這些外匯用出去,那麼就等於國家用了老百姓的錢。多發了這部分人民幣造成通貨膨脹。人民幣貶值。就是你所說得「廢紙」了。(權威答案)

⑻ 論:外匯儲備到底是負債還是財富

在中國外匯儲備的管理主體是中國人民銀行,由於外幣的主權屬性,所以外匯專儲備必須通過到外匯銀行進屬行賣出外匯買進RMB而進入國內進行流通,在這一過程中人民銀行是通國發行貨幣來獲得的外匯資產,發行人民幣對對應資產負債表上的負債方,外匯儲備堆積在央行資產負債表上資產方。
外匯儲備,儲備的是現金,是國際通用貨幣,再各國能直接兌換城換進的

外匯儲備就一定是資產

政府儲備那麼多外匯又不能在中國流通,用它做國際支付,不同的用途就可能把它變成負債

⑼ 請問經濟高手:航空行業屬於典型的外匯負債類行業,尤其是美元負債怎麼理解

航空公司的飛機都是租來的,按照合約每年要定期繳納租金。
這筆租金需要用人民幣兌換外匯來支付,所以就是外匯負債。
因為合約上寫明的租金是定額,人民幣升值自然就會獲益。

⑽ 央行的外匯占款在其資產負債表上表現為負債這怎麼理解這負債與商業銀行的負債有什麼不一樣需要歸還

由於銀行結售匯制由銀行櫃台結售匯市場和銀行間外匯市場兩層市場體系組成,兩個市版場上外匯供求都存在管權制剛性。"外匯占款"也就相應具有兩種含義:一是中央銀行在銀行間外匯市場中收購外匯所形成的人民幣投放;二是統一考慮銀行櫃台市場與銀行間外匯市場兩個市場的整個銀行體系(包括央行和商業銀行)收購外匯所形成的向實體經濟的人民幣資金投放。其中前一種外匯占款屬於央行購匯行為,反映在"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中。後一種外匯占款屬於整個銀行體系(包括中央銀行與商業銀行)的購匯行為,反映在"全部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收支表"中。

閱讀全文

與外匯會負債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理財保險的意義與功用 瀏覽:533
黃金藤價格價格 瀏覽:503
85港幣摺合人民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05
江蘇八方貴金屬軟體下載 瀏覽:344
證監會首批批准證券投資機構 瀏覽:928
趨勢投資利潤回吐 瀏覽:593
益民集團產業投資 瀏覽:398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
縣域理財 瀏覽:425
理財王冠 瀏覽:623
理財客戶細分 瀏覽:16
st興業股票 瀏覽:136
怎麼購買印度基金 瀏覽:876
證券投資基金運作費用 瀏覽:84
企業如何通過基金融資 瀏覽:570
項目融資的結構 瀏覽:379
融資33 瀏覽:370
拆借信託 瀏覽: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