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對價就是非流通股股東為了獲取流通權,支付給流通股股東的價值。比如你買回的股票神馬,現在是2000股,神答馬公司已經修改了對價方案,每10股支付對價4.7股,在3月17日登記時,你不賣出,那麼在股改通過後,你的股票將會變成2000*(1+0.47)=2940股,送股不需花錢購買,但送股後,股票價格會自動除權。
神馬在3月17日登記前會開盤幾日,如果你對該公司的股改不看好,可以賣出,但就不會享有上述對價的權利。
❷ 什麼非流通股票流通股票什麼是對價請通俗一點
你好,非流通股(non-tradable shares)指中國證券市場上的上市公司中不能在交易市場上自由買賣的版股票(包括國家股、國有法人權股、內資及外資法人股、發起自然人股等);這類股票除了流通權與流通股不一樣外,其它權利和義務都是完全一樣的。但非流通股也不是完全不能買賣,它可以通過拍賣或協議轉讓的方式來進行流通,這樣做了,必須獲得證監會的批准,交易才能生效。
流通股是指上市公司股份中,可以在交易所流通的股份數量。其概念,是相對於證券市場而言的。在可流通的股票中,按市場屬性的不同可分為A股、B股、法人股和境外上市股。與流通股對應的,還有非流通股,非流通股股票主要是指暫時不能上市流通的國家股和法人股。
❸ 以股票作為對價轉讓股權如何計算個稅
1、根據 國家稅務總局 關於 股權轉讓所得 個人所得稅計稅依據核定問題的公告,轉讓股權回所得屬於「財答產轉讓所得」應稅項目,應按照20%的稅率計征個人所得稅。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參照 每股凈資產 或納稅人享有的股權比例所對應的凈資產份額核定股權轉讓收入。對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房屋、探礦權、采礦權、股權等合計占 資產總額 比例達50%以上的企業,凈資產額須經中介機構評估核實。2、 股權轉讓所得 是指股權轉讓價減除股權成本價後的差額。就稅法的一般原理而言,股權轉讓與其他財產轉讓一樣,其收益的性質屬於 資本利得 。 資本利得 的計稅基礎(tax base)為轉讓財產所獲得的收入與被轉讓財產的取得成本之間的差額。 套用 國家稅務總局 文件的表述方式, 股權轉讓所得 為企業「轉讓股權投資的收入減除股權投資成本後的余額」 或者「股權轉讓價減除股權成本價後的差額」 。
❹ 將以發行股份方式支付交易對價是什麼意思
發行股票方式有多種,支付交易對價簡稱支付對價。
支付對價是指非流通股要進入市專場,避免給流通股帶來新屬的損失而對流通股所作的補償。非流通股股東當時獲得股票是在公司改制時,價格非常低,有的是面值獲得的,而流通股股東都是從股票市場獲得的股票,價格高得多,所以公平起見,應該支付對價。
俗稱等價交換。
❺ 每10股對價股票42股是什麼意思
這里必須說明三個問題,一是牛市格局已經形成,根基不可動搖,即將回版探3478點,也是合理的范疇權二是牛市也有熊途,且慢漲急跌是牛市的一大特徵,這對個股的殺傷力將非常大,假如您踏不準節奏,變成高買底賣操作,那麼,在牛市中出現虧損甚至嚴重虧損三是股市永遠的二八定律,即二賺或一賺一平八虧,換言之,股市總是一人賺錢,眾人買單。
❻ 每10股對價現金41.32元什麼意思
哪個股票?
❼ 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以發行股票支付對價的問題。
你這里搞混了,給你舉個例子吧!
假如甲公司是合並方,而乙公司是被合並方,乙公司的原股東是丙公司,甲公司與丙公司商量了以下,甲公司說我從你手裡把乙公司的股權全部都買過來,作為對價我給你一部分我公司的股權,
作為甲公司的會計分錄是 借:長期股權投資 (這里是取得的乙公司股權)
貸:股本(或實收資本) (而這里是甲公司增資產生的股本增加)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或資本溢價) (而這里是丙公司支付的對價高於股本部分)
作為丙公司會計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甲公司
貸: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
投資收益(或在借方)
作為乙公司會計分錄 借:股本—丙公司
貸:股本—甲公司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並不是甲公司從乙公司那裡購入股權,應該是從持有乙公司股權的股東那裡購入股權,這里你可能理解錯了,不知道我這樣說你能理解吧
❽ 股票對價方式的標准有哪些
股票對價方式的主要標准有:
1.收購目標公司成本較低
2.目標公司環境優越
3.目標公司與主並公司經營范圍相似,購並後有利於增強主並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4.目標公司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❾ 何謂股票對價方式 ,它的優缺點有哪些
我國股市上一直存在著「股權分置」問題,被普遍認為是困擾股市發展的頭號難題。
過去由於歷史原因,我國股市上有三分之二的股權不能流通。亦即股市同時存在著流通股與非流通股。此二類股,同股不同權、同股不同利,此即「股權分置」問題。其弊端長久地嚴重影響股市的發展。
股權分置改革(股改政策)就是要在市場條件變化的情況下,對此兩類股東的股份,予以重新確認。並由現況的兩類股權分置,變為將來股票全面流通的情況。
股改的目的,最終就是要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以消除制度賦予非流通股股東對公司的壟斷控制權、防止同股不同權和同股不同利的現象繼續發生。
非流通股一旦進入市場流通,市場流通籌碼大量增加,那麼就會破壞原有高溢價發行的少數流通股的市場條件。在原來股權分置條件下,流通股之所以能夠高溢價發行,是因為數量巨大的非流通股不流通。現在進行股權分置改革(由股權分置改為不分置,全部進入市場流通,且改革後兩者權利義務相同),非流通股要進入市場流通,那麼理所當然要對兩類股東的持股成本進行核算並重新確認兩類股東的股權。也就是說,股權分置改革就是對兩類股東的股權,予以重新確認後,全部股票進入市場流通。
目前具體的股改措施,是由公司管理階層自己提出股改方案,由小股東投票表決。有些有創意的作法就不斷出台,例如:
(1)提出大股東違約賠償條款。
非流通股股東增加股改違約賠償承諾,規定如果非流通股股東未按承諾減持股份,則非流通股股東願意將違約出售股票所得全部或部分賠償給公司(類似台灣公司法歸入權條款)。這是一個懲罰規定製定,有助於消除流通股股東對股改承諾條款得不到執行的擔心,有利於穩定市場預期和增強投資者持股信心。
(2)提出禁售期限(類似共同基金發行之初的閉鎖期條款)
大股東主動延長禁售期的承諾,顯示了大股東對公司發展前景充滿信心,也給投資者一個良好的預期。有些公司承諾條款將大股東的禁售期限從法定的12個月延長到24個月至36個月,江淮汽車、精工科技禁售期60個月,而承德釩鈦第一大股東承德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更是承諾72個月內不上市交易所持非流通股,其承諾期限之長為股改以來之最。
(3)一些股改公司也訂定限售價格條款。
凱恩股份第一大承非流通股股東諾3年內通過證券交易所掛牌出售股票的價格不低於11.74元,這一價格復權後為凱恩股份上市以來的最高價。
(4)藍籌公司對價理想
上海汽車、民生銀行兩大藍籌公司,分別推出了每10股送3.4股和每10股送3股(相當)的對價。這一對價水準超過了前期長江電力和寶鋼股份的對價幅度,進一步穩定了投資者對績優藍籌股的流通補償預期。
❿ 「收購對價」 是什麼意思
收購對價是指收購要約人增加發行本公司的股票,以新發行的股票或以其持有的其他法人團體的股票替換目標公司的股票而實現控股目的的一種對價方式。
我國對於收購對價方式的規定最早曾在《股票條例》第48條規定,收購要約必須「以貨幣付款方式購買股票」,排除了採用現金外對價方式的可能性。但《治理辦法》對此進行了修訂,答應以可以依法轉讓的證券作為收購對價:收購人以現金作為對價的,應當在公告要約收購告書的同時,將不少於20%的履約保證金存放於銀行,並辦理凍結手續。
收購對價方式的優點是,要約人不需支付大量現金,因而不會影響其現金流量;受要約人也不會失去所有者權益,只是成為擴大了的收購公司的股東或另一家公司的股東。
該方式的缺點在於股價的不確定性加大了受要約人的風險,而且常常涉及到新股的發行,因此各國對這種「證券交換要約」都會進行特別規范。但要約人在發出收購要約時,不能對一部分股東採用現金對價方式,對另一部分股東採用股票對價方式。
這將違反股東平等待遇原則,因為現金的數額是確定的,而股票的價格是不確定的。在這種情況下,法律為保護受要約人利益,一般規定現金對價方式優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