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外匯 > 外匯陸軍

外匯陸軍

發布時間:2020-12-14 18:38:13

Ⅰ 古巴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如何

1、經濟
古巴經濟長期維持以蔗糖生產為主的單一經濟發展模式。[製糖業、旅遊和內鎳出口是重容要經濟支柱,主要生產甘蔗、煙草、熱帶水果等,旅遊和僑匯收入是重要外匯來源。2012年古宏觀經濟保持穩定,財政和外匯收入增加,外貿保持增長,全年經濟增長3%。入境遊客超過280萬人次並創歷史新高。2013年,古巴人均GDP為6557美元。

2、軍事
古巴政府軍稱為古巴革命武裝力量,現役部隊5.8萬人,預備役陸軍3.9萬人。

陸軍:4.5萬人。編有3個軍區、4~5個裝甲旅、9個機械化步兵旅、1個空降旅、14個預備旅、1個邊防旅。
海軍:約3000人(含陸戰隊)。編有4個分艦隊
空軍:約1萬人。編有2個戰斗攻擊機中隊、4個戰斗機中隊、4個運輸機中隊。作戰飛機130多架,武裝直升機45架。

3、中古關系
多年來,中國一直是古巴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古巴是中國在加勒比地區第一大貿易夥伴。2013年,中古雙邊貿易額達18.79億美元。

Ⅱ 陸軍的部分研究論文

1.「論山區緩解資金缺口的對策」,《科技導報》1989年第3、4期。2.「美國的住宅抵押貸款市場及其啟示」,《南方城市金融》1989年第5期。3.「我國外匯調劑市場的發展、問題與改革」,《經濟學論叢》第3輯,中山大學學報1990年12月。4.「珠江三角洲與香港的金融關系」,《中山大學學報》1990年第4期。5.「利率互換中銀行的風險與風險管理」《國際金融導刊》1991年第3期。6.「中國金融宏觀調控機制的問題與改革」,《中山大學學報》1992年第1期。7.「我國證券市場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證券市場導報》1993年第11期。8.「我國發展離岸金融市場初探」,《開放時代》1995年3~4期。9.「珠江三角洲外資銀行發展的績效、問題與監管」,《中山大學學報》1996年第5期。10.「英國銀行業的監管及其問題」,《世界經濟文匯》,1997年第5期。11.「廣東國投倒閉的成因與影響」,《經濟導報》(香港),1998年第42期。12.「亞洲金融危機:金融業的治理及其政策分析」,《中山大學學報》,1998年第4期,與陳少凌。13.「中外合資企業外商增資擴股問題」,《國際貿易問題》1998年第7期,與李廣眾。14.「廣東國投破產:觀察與分析」,《經濟導報》(香港),1999年第5期。15.「我國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與資產負債結構分析」,《金融研究》1999年第11期,與魏煜。16.「美國信用社發展的經驗及對我國的啟示」,《國際金融研究》2000年第9期,與陳少凌。17.「我國生物醫葯行業風險投資評估研究」,《中山大學學報》2000年第5期,與牛鴻。18.「各國存款保險制度安排的比較研究」,《國際金融研究》2002年第5期,與陳志毅。19.「關於開放民營銀行的幾個問題」,《南方金融》2002年第9期。20.「貨幣政策無效性命題在中國的實證研究」《經濟研究》2002年第3期,與舒元。21.「長期貨幣中性:理論及其中國的實證」,《金融研究》2002年第6期,與舒元。22.「泰勒規則在中國的協整檢驗」,《經濟研究》2003年第8期,與鍾丹。23.「國際貸款損失准備金制度的最新發展及其對我國的啟示」,《國際金融研究》2006年第2期,與李宇嘉。24.「中國金融狀況指數的構建」,《世界經濟》2007年第4期,與梁靜瑜。25.「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建設:國內趨勢與廣東對策」,《中國金融》2007年第6期。26.「貸款損失准備金與信貸緊縮」,《當代經濟科學》2007年第3期,與李宇嘉。27.「資本約束下國有控股商業銀行貸款行為的順周期性分析」,《投資研究》2008年第5期,與石中心。28.「貸款損失准備金與資本充足率監管——來自日本銀行業的實證分析」,《國際金融研究》2008年第5期,與李宇嘉。29.「貸款損失准備金、資本監管與銀行財務績效」,《當代經濟科學》2009年第2期,與李宇嘉。30.「我國房價與銀行信貸關系研究」,《現代管理科學》2009年第4期,與李劍。31.「企業凈資產效應,信貸約束和過度放貸」,《南方經濟》2009年第4期,與應千偉。32.「大宗商品價格波動與中國信貸市場運行分析」,《金融論壇》2009年第10期,與蘇明。33.「中國大宗商品價格指數的構建」,《價格理論與實踐》2009年第9期,與蘇明。34.「貸款利率改革與微觀資本配置效率」,《經濟學家》2010年第1期,與應千偉,連玉君。35.「美國房價波動對中美貿易的影響」,《國際經貿探索》2010年第10期,與應千偉。36.「資產價格、通脹率與我國流動性過剩規模」,《當代財經》2011年第4期,與劉剛亮。37.「中國利率市場化的背景、進程與前瞻」,Compass,Autumn2011,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38.新凱恩斯菲利普斯曲線框架下的中國動態金融狀況指數',《財經研究》2011年第11期,與劉威、李伊珍。39.「信用評級市場結構與金融市場風險」,《金融論壇》2012年第1期,與李伊珍、劉威。40.開放經濟下中國通貨膨脹的價格傳遞效應研究,《世界經濟》2012年第3期,與劉威、李伊珍。

Ⅲ 世界綜合強國排名

綜合國力的含義 綜合國力(National Power)是衡量一個國家基本國情和基本資源最重要的指標, 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政治、軍事、技術實力的綜合性指標。綜合國力可以簡單地定義為一個國家通過有目的的行動追求其戰略目標的綜合能力。我們將國家戰略資源(National Strategic Resources)定義為一個國家實現本國戰略目標所可以利用的現實的和潛在的關鍵性資源, 它們反映了一個國家在全球范圍內利用各種資源的能力, 也反映了該國的綜合國力。實際上,綜合國力就是國家戰略資源的分布組合,被動員和利用來實現一個國家的戰略目標。我們所稱的綜合國力,一般指的是各類國家戰略資源之總和;而國家戰略資源一般指的是某一類戰略資源。 (二)國家戰略資源的內容 國家戰略資源應當包括那些資源呢?米歇爾·波特(Michael Porter,1990)提出了五大要素資源:即物質資源(Physical Resources);人力資源(Human Resources);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知識資源(Knowledge Resources)和資本資源(Capital Resources)。 我們將國家戰略資源劃分為八類資源和23個指標,這些指標的總和構成了綜合國力。八類資源依次是:經濟資源是指國民生產總值(GNP)或國內生產總值(GDP)、人力資本、自然資源、資本資源、知識技術資源、政府資源、軍事實力和國際資源。 : (三)國際競爭力 當今世界,綜合國力競爭的基礎和條件往往突出地表現在國際競爭力上。國際競爭力是一個國家在市場經濟競爭的環境和條件下,與世界整體中各國的競爭比較,所能創造增加值和國民財富的持續增長和發展的系統能力水平。它提出影響國家國際競爭力的八大因素是: (1)國內經濟實力:指一國經濟力量的整體評估; (2)國際化程度:指一國參與國際貿易和投資的程度; (3)政府影響:指政府政策對競爭力的有利程度; (4)金融實力:指對資本市場和金融服務質量的整體評估; (5)基礎建設:指投資源與制度滿足企業基本需求的程度;(6)企業管理能力:指企業管理在創新、獲利和應變等方面的表現; (7)科技實力:指科學和技術的能力以及在基礎和應用研究上的成功程度; (8)人力資源:指擁有人力資源的數量和質量。 這八個因素中,每個又包括若干方面,共有244個指標,特別是人力資源因素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四)綜合國力排名表(國際公認排名) 1989年 綜合國力排名 1 美國 2 蘇聯 3 日本 4 聯邦德國 5 法國 6 英國 7 中國 8 加拿大 9 義大利 10 印度 11 巴西 12 澳大利亞 13 韓國 14 墨西哥 15 南非 1997年 綜合國力排名 1 美國 2 日本 3 德國 4 法國 5 英國 6 中國 7俄羅斯 8 加拿大 9 印度 10 義大利 11 巴西 12 澳大利亞 13 韓國 M/x>51< 14 墨西哥 15 南非 2007年 最新綜合國力排名 1 美國 2 日本 3 德國 4 法國 5 中國 6 俄羅斯 7 英國 8 印度 9 加拿大 10義大利 11巴西 12 澳大利亞 13 韓國 14 墨西哥 15南非 (五)綜合國力預計排名 2012年 綜合國力預計排名 1 美國 2 日本 3 中國 4 德國 5 俄羅斯 6 法國 7 英國 8 印度 9 巴西 10 加拿大 11義大利 12 韓國 13 澳大利亞 14 墨西哥 15 西班牙 16 南非 17 印度尼西亞 18 阿根廷 19 伊朗 20 以色列 21 奈及利亞 22 巴基斯坦 2018年 綜合國力預計排名 1 美國 2 中國 3 日本 4 德國 5 俄羅斯 6 法國 7 印度 8 英國 9 巴西 10 加拿大 11 韓國 12 義大利 13 澳大利亞 14 西班牙 15 南非 16 墨西哥 17 伊朗 18 印度尼西亞 19 阿根廷 20 以色列 21 巴基斯坦 22 哈薩克 2025年 綜合國力預計排名 1 中國 2 美國 3 俄羅斯 4 日本 5 印度 6 德國 7 法國 8 巴西 9 英國 10 韓國 11 加拿大 12 澳大利亞 13 義大利 14 伊朗 15 西班牙 16 墨西哥 17 印度尼西亞 18 阿根廷 19 以色列 20 巴基斯坦 21 南非 22 奈及利亞

就找的這些

Ⅳ 四大家族

四大家族是指舊中國以蔣介石為首的封建買辦統治集團。即蔣介石 、宋子文 、孔祥熙和陳果夫、陳立夫四大家族,是國民黨官僚資產階級的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沒收四大家族的官僚資本,成為社會主義國營經濟的組成部分。
抗戰開始以後,四大家族利用戰爭時期的新情況,極力加強官僚資本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壟斷地位,大發國難財,使官僚資本迅速膨脹。
四大家族官僚資本的迅速膨脹和壟斷地位的加強。是依靠政治特權和經濟掠奪來實現的。四大家聚集官僚資本主要通過以下的手段:
(一)發行公債。1938年至1944年,國民政府財政部發行內債18種,有的按法幣和關金計算,有的按英鎊、美元計算。總計法幣15,192,000,000萬元,關金100,000,000單位,英鎊20,000,000,美元210,000,000。此外還有谷麥糧食債券。除1937年的救國公債在民間「勸募」外,其餘都不公開發行,而以總預約券的方式向銀行抵押,再由銀行墊款給國民政府。銀行則利用它作為發行紙幣的准備,發行不兌現的鈔票。官僚資本既發了公債財,又發了法幣財。
(二)增加捐稅。由於工業、商業發達的沿江沿海地區相繼淪陷,關稅、鹽稅、統稅三稅收入大為減少。國民政府便通過擴大征稅范圍和增加稅率的辦法,來彌補減少的稅收。國民政府將統稅擴大為貨物稅,形成幾乎無物不稅的狀況。1943年十月開征食鹽附加稅,開始每斤征3元,到1945年1月增至60元。由於通貨膨脹,從1941年下半年起,實行田賦征實,按田賦的正稅和附加稅的稅額,每元折征稻穀2市斗,1942年增至4市斗。從1942年起普遍實行糧食隨賦征購,征購價格遠低於市價,而且多數不付現款,只付糧食庫券或法幣儲蓄券。1943年普遍實行糧食征借,既不付利息,還本也只是空話。從1941年到1945年6月,國民政府通過「三征」,共實收稻穀和小麥240,000,000多萬石。這是對廣大農民最直接最厲害的掠奪。
(三)通貨膨脹。抗戰開始後四個月,國民政府決定用增發紙幣的辦法彌補財政赤字。法幣發行額,據官方公布的數字,1937年底為十六億1,600,000,000元。1945年底為10,319億元。八年中增加了738倍。實際上還不止此數。濫發鈔票的結果,使四大家族的財富迅速集中,而廣大人民則越來越貧困。
(四)外匯管制和買賣黃金。國民政府從1938年3月起實行外匯管制。從此官價外匯被壟斷,黑市交易隨之而起。伴隨法幣的貶值,官價與黑市之間的差額越來越大。抗戰期間,外匯中美元與法幣的對換率一直是1:20,而黑市1943年12月為1:85.4,1944年12月為一比五四二點二1:542.2。四大家族利用特權,以官價買進大量外匯和黃金,以黑市價格拋出,轉手之間,牟取暴利。
(五)實行專賣制。1941年4月,國民政府成立專賣事業管理局。從次年初開始,先後對食鹽、糖、卷煙、火柴、茶葉、酒等六類物品實行專賣。這一制度,使國民政府收入大增。增收數額,1942年為47,800萬元,1943年為174,700萬元,1944年為18億元左右。這一制度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國民黨官員和有關機構乘機營私舞弊,套取專賣品轉投黑市,從中牟取暴利。
(六)統購統銷。1937年9月,在國民政府之下成立貿易委員會,該會下設復興公司、富華公司、中國茶葉公司三大公司,對國統區的絲、茶、桐油、豬鬃等主要出口物資,實行統購統銷。鎢、銻、錫、汞等主要出口礦產品,則由資源委員會統購統銷。1942年2月,成立物資局,對棉紗實行統購。在統購統銷政策下,國民政府實行低價強購,利用買賣之間的差價獲取重利。以桐油為例,1942年收購價比內銷市場價每擔差100元,1943年差1100元。
總之,國民政府用種種手段對人民實行公開的掠奪,使官僚資本在抗戰期間迅速膨脹起來。
四大家族官僚資本對國民經濟的壟斷,在抗戰前即已開始,抗戰中不但金融壟斷更為加強,而且將壟斷擴展到工商業的各個部門。
在金融方面,抗戰初期設立了中央銀行(蔣介石)、中國銀行(宋子文)、交通銀行(孔祥熙)、農民銀行(陳果夫,陳立夫)四銀行聯合辦事總處,做為國民政府集中的金融機構。蔣介石自任總處理事會主席,「總攬一切事務」。孔祥熙任國民黨的財政部長和行政院副院長,直接控制了四大銀行,設立了中央信託局和郵政儲金匯業局,形成了四行兩局的格局,打著孔氏家族的旗號先後創辦、接收了中國實業銀行,中國國貨銀行、四明銀行、山西裕華銀行、祥記商行、慶記商行等等,雖然說是有四大家族,但是銀行是掌握在財政部手中的,中國銀行原有的董事長叫張嘉敖。孔祥熙任中央銀行總裁。1942年7月,國民政府又規定全國貨幣的發行都集中統一於中央銀行。從而一步一步地加強了四大家族官僚資本在全國金融業中的壟斷地位。在抗戰期間四行存款數額在四年中增加6桔,是各銀行中增長最快的。在全部銀行存款中,四行的存款佔到了%80至%90,而戰前的1936年只佔%59。
抗戰期間,官僚資本在商業方面形成了正式的公開的壟斷。前述專賣事業管理局、貿易委員會、物資局等機構的成立及專賣、統購統銷政策的實行,是官僚資本實現商業壟斷的重大步驟。此外,原屬孔家系統的農本局福生庄,後改組為花紗布管制局,統制著花紗布的貿易。以上這些宮式機構,作為國民黨反動政權的組成部分,假借抗戰的名義,壟斷了國統區的國內外貿易。抗戰期間,四大家族以私人名義設立了不少商業公司。著名的有:孔家的慶記紗號、強華公司、大元公司,宋家的中國棉業貿易公司、重慶中國國貨公司、西寧興業公司;陳家的華華綢緞公司、棉花運輸公司等等。這類公司既有政治特權,又有極大的金融勢力,具有操縱市場的壟斷地位。
四大家族對於工礦業的壟斷在抗戰前還較小,1935年底全國官營、民營工廠資本總額中,官營部分只佔%11。抗戰開始後,1937年9月設立工礦調整委員會,擴張官營工業,吞並民營工業,實行國家壟斷工礦業的機構。四大家族官營工業主要有隸屬於資源委員會和軍政部兵工署的兩大直屬系統。1944年,資源委員會下面有105個單位,兵工署下面有數十個單位。此外還有各省所辦的官營工業,如貴州企業公司、四川川康興業公司、湖南實業公司等,單位也不少。1943年國民政府經濟部的報告,說明了官營工業的壟斷地位。在國統區3700餘家工業中,官營的600餘家,民營的3100餘家。但官營的占資本總額%69,民營的只佔%31。四大家族除官營工業外,還有所謂商辦形式的私營工業,這類工業著名的有:以孔家為主的中國興業公司,1939年7月成立時的資本額力1200萬元,到1943年增為12億元,為後方資本額最大的公司,它共有13個廠,經營的中心是鋼鐵。在宋家控制下的雍興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40年成立,1942年5月己完成及未完成的有18個單位,其中絕大部分分布在陝西、甘肅兩省,主要經營紡織業。除了資源委員會主辦的各廠外,它是西北最大的壟斷企業。1942年,它的已開工紗錠佔大後方全部紗錠的1/4。陳家的有大華企業公司、華西建設公司、中國工礦建設公司等,也是規模很大的壟斷企業。
在農村,四大家族是最大的高利貸主。根據15個省的調查,在農民借款來源中,受四大家族直接間接操縱的銀行、合作社、合作金庫所佔比重,1938年為%26,1940年為%38,1942年為%59,1944年為%25。1937年9月,國民政府設置了農產調整委員會,作為控制和壟斷農業生產的機構。抗戰時期棉花、蠶絲、茶葉、豬鬃、桐油等由國民政府統購統銷。在征購征借的措施下,大量的糧食納入四大家族直接掌握之中。四大家族還直接佔有大量農村土地,陳家的華西墾殖公司、蔣經國的新贛南國民經濟建設公司,都是這類機構。
四大家族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是勞動人民的最大剝削者,嚴重地阻礙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社會進步的極大障礙。由於官僚資本殘酷剝削所激起的階級矛盾的尖銳化,是中國革命發展的根本原因之一。
官僚資本正式開始在國民經濟中占統治地位是在抗日戰爭時期。
宋子文(1894年~1971年) ,民國時期國民政府行政院院長、財政部長。原籍廣東省文昌縣(今屬海南省)。1894年12月 4日(清光緒二十年十一月初八)生於上海。父宋嘉樹早年留學美國,一度在上海當傳教士,後改營工商業,同情和支持孫中山的革命活動。宋子文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繼入美國哈佛大學經濟系。1917年回國後受盛宣懷之聘,任漢冶萍公司駐上海總辦事處秘書等職。1923年10月赴廣州任孫中山大元帥府英文秘書兼兩廣鹽務稽核所經理。1924年 8月任中央銀行行長。其後調任廣東省政府商務廳長。後又升任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兼任廣東省財政廳長,整理財務頗有成績。1926年 1月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後,任中央執行委員會執行委員、中央商務部長等職,負責籌措北伐軍經費。蔣介石奪取國民黨黨、政、軍大權時,他積極從財政上予以支持。1926年12月前往武昌。次年初先後任武漢國民政府委員、常委等職。
1927年4月,宋子文乘武漢政府派他往上海考察形勢之機,與吳稚暉、白崇禧等策劃反共清黨,支持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並力促蔣、汪合流。蔣介石8月下野,12月同其妹宋美齡結婚。他竭力爭取美國當權人物和江浙財團支持蔣介石重新上台。1928年2月蔣介石再次上台任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主席,宋被任為南京國民政府財政部長,隨之任中央銀行總裁。1929年3月當選為國民黨第三屆中央執行委員,以後又連任三屆。1931年6月任國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長兼財政部長。「九‧一八」事變後,曾多次發表演說,揭露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罪行。12月與蔣介石同時下野。1932年宋子文再任行政院副院長兼財政部長,一度代理行政院長。1933年10月後,辭去政府職務,專門從事財政金融活動。次年4月兼任中國銀行董事長。1936年12月西安事變發生,宋贊成和平解決,與宋美齡往西安同張學良、楊虎城及中共中央代表等進行談判,為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和國共聯合抗日作出貢獻。
抗日戰爭爆發後,隨國民政府到重慶,任中國銀行董事會主任等職,擁有巨大經濟實力,操縱著國民黨的經濟實權。1940~1942年充當蔣介石常駐美國代表,為蔣爭取美援,第一次獲一億美元借款,第二次簽訂租借協定,獲五億美元借款。1942年10月返國任國民政府外交部長。1945年 4月同中國共產黨代表董必武等聯合組成中國代表團出席聯合國舊金山會議。6月任國民政府行政院長兼外交部長。1946年 1月任國民黨最高經濟委員會委員長。10月再任國民黨政府行政院長,竭力勸說美國杜魯門政府出錢出槍,多方支持蔣介石集團發動內戰。1947年9月為蔣介石謀取退路,宋改任國民黨廣東省政府主席。11月兼任蔣介石廣州行營主任等職。
自南京國民政府成立以後,宋子文利用政治特權發展官僚資本,先是控制中央銀行、中國銀行等金融機構,通過發行貨幣、公債以及通貨膨脹等手段掠奪財富,後以開設棉業公司、壠斷對外貿易等手段聚集錢財。經過抗日戰爭時期發國難財和戰後接收敵偽產業等辦法積聚起巨額財富,同蔣介石、孔祥熙和陳立夫、陳果夫合稱為「四大家族」,是中國官僚資產階級的典型代表。1949年1月去法國,隨後僑居美國紐約。1971年4月25日病逝於美國舊金山。
孔祥熙
自稱是孔子的第七十五代裔孫的孔祥熙,青年時期經貿有術,在家鄉山西太谷擁有一定資財。1927年 4月投靠蔣介石集團,並促成蔣(介石)宋(美齡)聯姻,從此官運亨通,歷任工商、實業、財政等部部長和行政院副院長、院長等要職。孔主管財政達11年之久,對幣制改革、支持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以及支撐抗戰財政,有過一定的貢獻。但孔以權謀私、貪污腐敗,一再受到輿論的指摘,1944年11月即被迫去職,從此離開政壇。
陳果夫
中國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部長,CC系首腦。原名祖燾。浙江吳興人。1892年10月27日(清光緒十八年九月初七)生。陳其美之侄。幼年在長沙明德學堂讀書。1907年入浙江陸軍小學堂,受陳其美革命活動影響,加入同盟會。1911年入南京陸軍第四中學。辛亥革命爆發後,赴武漢參加革命軍,後隨陳其美參加討袁斗爭。1918年起在上海經商,與蔣介石等從事交易所投機買賣。1924年黃埔軍校創辦後,在上海為軍校招募新生兼采購物資。1926年當選為國民黨第二屆中央監察委員,任國民黨中央組織部代部長,掌管國民黨黨務,排斥共產黨人和國民黨左派。1927年春積極參與蔣介石「清黨」反共。他曾幾度出任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部長,是第三、四、五、六屆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中央常務委員、中央政治會議委員,長期掌管國民黨黨務。他培植親信,排斥異己,控制各級黨部,竭力把國民黨變成蔣介石進行獨裁統治的工具。與其弟陳立夫組織「中央俱樂部」(Central Club),後來形成為一個很有權勢的CC系。他們把中央組織部調查科擴充成為一個龐大的特務系統,後來發展成為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中統」),從事反對共產黨、迫害進步人士的活動,並對付國民黨內反蔣派系的抗爭。
陳果夫在國民黨政府中歷任要職:1928年任國民政府委員兼監察院副院長,1932年任導淮委員會副委員長,1933年任江蘇省政府主席,1938年任中央政治學校教育長,1939年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第三處主任。
陳果夫利用政治特權發展官僚資本,先於 1935年控制中國農民銀行。抗日戰爭期間在川、雲、桂等省興辦和投資許多企業;抗戰勝利後主持經營「黨營生產事業」,接管大批敵偽資產,開辦公司、銀行等,還將文化、新聞、電影、廣播單位改為「黨營」。他先後擔任中國農民銀行董事長、中央合作金庫理事長、土地開發公司理事長、中央財務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與蔣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合稱中國四大家族。1949年去台灣,1951年8月25日病逝於台北。一生寫有各種體裁的文字一百九十餘萬字,台灣當局將其編成「全集」十冊。
陳立夫(1900年—2001年)浙江省吳興縣(現湖州市)人,名祖燕,號立夫。陳果夫之弟。其二叔陳英士(陳其美)於辛亥革命初期與黃興同為孫中山的左右股肱,與蔣介石關系密切。陳果夫及陳立夫是國民黨重要人物。陳立夫曾任蔣介石私人秘書,長時間主持人事及組織工作,亦是國民黨黨內安全特務機構:中央組織部調查科(中統)的始創人。在國民黨內部,陳立夫和陳果夫的派系被稱為「二陳」或者CC系。1948年陳立夫曾到美國為杜威助選,結果杜威落選,而國民黨亦因而開罪上台之杜魯門。1949年到台灣後,蔣介石為整頓在台勢力,陳立夫難以在台立足,離開政壇去美國新澤西州定居,以經營農場養雞、賣皮蛋、粽子等食品為生。晚年回台灣後也多做文化上的工作,不在政壇上有決定性影響。但因是國民黨元老,仍很受尊敬。

Ⅳ 中國陸軍綜合實力世界排名

世界最新軍力排名:中國陸軍世界第一!
外媒:中國陸軍軍事實力全球第一
據報道,美國某軍事周刊最新評估了全球軍事強國,綜合實力排名前7的是:美國、俄羅斯、中國、德國、印度、英國和日本。
法國前軍官、亞洲軍事顧問專家蒙希普拉蒙迪認為,以綜合實力論,全球前7名應該是:美國、俄羅斯、中國、法國、英國、日本和印度。他具體分析說,論陸軍力量,位置依次為:中國、俄羅斯、美國、法國、德國和英國;論空軍力量依次是: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德國、法國和以色列;論海軍力量依次是:美國、俄羅斯、英國、日本、印度、法國和中國。
中國資深軍事專家張召忠認為,就核武器而言,中國名列世界前五位;就潛艇而言,中國名列世界前兩位;就水面艦艇而言,中國名列前八位;就作戰飛機而言,中國名列世界前四位;就坦克裝甲車輛和輕武器而言,中國名列世界第一位。
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貝內亞湖參觀中國陸軍一個模擬訓練基地後,感慨這是我見到的最震撼的,連美軍也比不上:
以色列軍人眼中會打仗的國家:中國排名第二
以色列軍人以戰鬥力卓著聞名天下,那麼請看看他們是如何評價他國軍人的吧------以色列的排名單
1、德國:日爾曼人嚴謹、勇敢、絕對服從。兩次世界大戰已見分曉。
2、中國:(詳情見下…)
3、俄羅斯(前蘇聯):侵略成性、強烈的民族自豪感、以二戰表現出色。
4、南斯拉夫:巴耳干火葯桶、小國家引發兩次世界大戰。
5、以色列:(有美國佬在後面撐腰等因素,好象無須更多說明)
6、日本:盲目崇拜、武士道、東方民族的犧牲精神。對馬海戰、二戰。
7、越南:叢林的無賴、跳蚤。跟美、中、法國都較量過。死纏亂打。
8、古巴:小國家、大僱傭軍團。安格拉內戰
我國排名第二:戰略、戰術理論最多、以劣抵強、善於學習、東方民族的犧牲精神。二戰、韓戰、越戰。
被以色列極力推崇的是我國的戰術以及東方民族的犧牲精神。
我國在世界軍史上的世界第一:第一個用鏍旋槳飛機擊落噴氣飛機的國家、打下U-2飛機最多的國家、第一個用魚雷艇擊沉驅逐艦的國家(1954年10月下旬,我海軍第31魚雷快艇中隊155、156、157、158、四艘快艇擊沉了國民黨驅逐艦「太平」號。)
第一個與美國展開電子對抗的國家(抗美援越中,我高炮部隊的雷達被美國的「百舌鳥」導彈摧毀,付出了巨大犧牲後,我高炮部隊發明了晚開機、斷高壓、搖擺天線等電子戰術,被廣泛採用。)第一個發明飛機機動躲「麻雀」導彈的國家,(1965年4月9日上午,美軍2批共8架F-4B戰斗機侵入海南島上空,我海航8師4架殲5起飛攔截,美軍一架向我飛行員李大雲發射了2枚麻雀-3空對空導彈。
我軍飛行員見狀採取緊急規避,未被擊中,我軍立刻回擊,美軍慌亂中又發射了4枚導彈,然後逃向公海。)這個戰術後來被越南空軍廣泛採用。我軍曾用落後的殲—5、殲-6擊落美軍的F-4、F-104、A-4飛機多架,這在以色列人的眼中簡直不可思議。以色列空軍教官來我國曾幾次求見王海。可見一斑。我國軍隊不怕犧牲的精神世界聞名,手舉炸葯包、胸口堵槍眼、用身體滾地雷,數不勝數。
由此可見,以色列對我軍的評價客觀、務實。國外曾把我國軍隊稱為「強大而貧窮的軍隊」,然而,就是這支軍隊,在不可想像的懸殊之大的裝備條件之下,用不可想像的毅力與戰術與敵人作戰。竟管付出了巨大犧牲,但都取得了不可思議的勝利。
普京強硬要求:中國必須裁陸軍
最近俄羅斯對國家軍隊進行了一次大改ge,將軍隊從120萬的規模,減少到了100萬的規模。即便到了100萬,這個數量在歐洲來講,還是最大的一個。但是就在俄羅斯一面高歌自己削減了軍隊的數量提高了軍隊的素質,另一方面將眼光投向了中國的軍隊。尤其是對中國龐大的陸軍數量產生了質疑。
俄羅斯認為,在未來的戰爭之中,高技術,局部的熱戰,已經高強度的對抗,沒有必要在養活如此龐大的陸軍部隊。尤其是中國現在所處的環境,沒有必要有這么龐大的陸軍部隊。普京無理要求中國削減陸軍!
那麼到底是什麼讓俄羅斯對中國軍隊,尤其是陸軍產生了這么強烈的反應呢?
在國際問題上,俄羅斯對中國來說絕對是一個堅定的朋友;但是一旦涉及到國家安全和地緣利益上,中俄之間還是有很多繞不過去的問題的。其中,中國有13億的人口,有曾經戰勝前蘇聯的偉大歷史;現在俄羅斯只有1億多一點的人口,而且還在以每年50萬人口的規模在急劇縮減。
不可否認的是,俄羅斯曾經佔領了滿清時期大量的中國的土地,即便是今天這個時代,還是有很多的中國人,對當年的那次侵略性的佔領懷著非常深的戒備和民族自尊心受損的情懷。所以當俄羅斯不論是國家實力,還是經濟實力,亦或者是人口實力上,都對中國垂涎的時候,中國龐大的陸軍自然就成了俄羅斯的心頭大患!
俄一直認為中國軍隊是一種威脅
一隻關在籠子里的狼,也可以讓人心生恐懼;更何況中國160萬的陸軍規模,幾乎形成了一種人數上的絕對的優勢。印度10億人口,也不過50萬的部隊,日本就更少,所以中國的陸軍規模幾乎等同於周邊國家陸軍總體的數量。
雖然中國軍隊已經三十年沒有打過仗了,但是就像關在籠子里的狼一樣,不論這只狼咬不咬人,都會讓人感到威脅。160萬的陸軍,雖然被中國的政策關在了籠子里,指不定哪一天,籠子放開了,這群被國家和民族熏陶的如同狼一樣的軍隊,勢必會成為世界人眼中的餓狼!他的到來,對一些國家來說,不是一種福音!
俄媒:中國陸軍成全球最強的地面攻擊力量
據俄羅斯《軍事觀察》網報道,俄政治與軍事分析研究所副主任亞歷山大·赫拉姆奇辛日前撰文指出,中國的軍事力量在最近20年中取得了長足進步。
他指出,在過去20年中,中國的軍費支出增長了20倍,目前已接近920億美元。雖然這一數字仍大幅落後於美國,但卻足以保障中國軍方研製和購買大批新型裝備。與此同時,規模龐大的中國陸軍憑借著越來越多的現代化裝備正在成長為全球實力最強的地面攻擊力量。
俄媒稱,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中國人民解放軍裝備有約8000輛以俄制T-54為基礎發展而成的老式主戰坦克。當時,中國陸軍甚至還沒有一輛符合第三代標準的坦克。不過時至今日,這種狀況已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坦克無疑是陸軍裝備中最具攻擊力的武器之一。雖然在最近20年爆發的幾次戰爭中,空軍屢次發揮出決定性的作用,但2003年爆發的伊拉克戰爭和2008年爆發的俄羅斯與喬治亞的武裝沖突再次證明,在經典的「陸軍對陸軍」的地面戰斗中,要想贏得最終的勝利仍需依靠坦克部隊。
俄媒稱,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西方國家終止了多項新型坦克的生產計劃,而中國卻在大幅削減老式坦克同時,推出了數種較為先進的新型坦克。
俄媒稱,中國陸軍裝備的由俄制T-54發展而成的59、69、79和80式主戰坦克的數量已由約8500輛減少至4500—5500輛。同時,在其裝備中出現了多款新型坦克,其中包括88C(目前約有500輛)、96式(2500—3000輛)和99式(約500輛)。目前,96式和99式坦克的生產工作仍在持續。得益於這些新裝備,中國陸軍坦克集群的質量已得到根本性的改善。由於俄羅斯武裝力量目前裝備和儲存的坦克數量減少至2100輛,中國現在已成為裝備坦克數量最多的國家。
與此同時,中國現在每年的坦克產量也居世界首位,約在每年100—500輛。就新型坦克的性能來說,96式和99式的作戰能力在總體上絲毫不遜於俄軍裝備的T-72、T-80和T-90。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中國陸軍現役最先進的99式還是世界上第一種配備激光武器的主戰坦克。
其上的激光武器可癱瘓敵方坦克上的光線觀察設備並使操作人員失明。除此之外,中國還在研製一種全新概念的坦克,其乘員數量下降至兩名,配備有無人炮塔。有專家認為,該坦克除了一門傳統的主炮外,還將裝備兩門可用於打擊各型目標(包括反坦克導彈)的6管速射炮和自動瞄準裝置。
俄媒稱,中國陸軍目前發展的武器裝備並不局限於主戰坦克。例如,中國以ZBD-05型步兵戰車為基礎開發出了指揮車、輕型坦克和ZTD-05高速兩棲突擊車。
俄媒稱,在多管火箭炮領域,中國一直具有相當豐富的研製經驗。甚至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產火箭炮與俄美等國同類產品的性能便已無太大差距。現在,中國已獨立研製出了WS系列多管火箭炮。
例如,中國WS-2火箭炮的射程已達到200千米,其改進型號WS-2D射程更是高達400千米。據悉,每輛WS-2的發射車配備6—9枚火箭彈,其中還包括最多3架無人偵察機。該系統的性能已明顯超越俄制的「龍卷風」和美國的MLRS,能夠對敵方第二梯隊實施遠距離的密集火力打擊。中國人民解放軍目前裝備有多達2500門火箭炮,而且其數量還在繼續增加。
俄媒稱,長期以來,陸軍航空兵曾一直是困擾中國陸軍的軟肋。但現在,該兵種已取得巨大進步(尤其是最新型的WZ-10攻擊直升機已開始批量生產),其正在由支援部隊向中國陸軍的主要攻擊力量轉變。
俄媒稱,需要指出的是,類似的轉型通常只存在於攻擊性的軍事學說之中。事實上,在軍事學說方面,中國與西方國家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目前正在按網路中心化理論對傳統意義上的軍隊進行改造。
在西方軍事理論家看來,網路中心化可提高武器和技術裝備的運用效率,因此有助於減少這些裝備的數量。不過,在此過程中不應忽略的事實上,網路中心化只是提高了作戰潛力的運用效率,而非提高作戰潛力本身,也就是說,如果一輛坦克儲備有50發炮彈,那麼它無論如何也無法摧毀多於50個的目標。
俄媒稱,中國目前奉行的則是另外一種政策,其主要特點是將機械化與信息化進行整合,也就是繼續在數量上和質量上增強部隊打贏經典大規模戰爭的能力。這樣以來,如果說西方國家在提高效能的同時降低了部隊的作戰潛力,中國則在同步提高部隊的使用效能和作戰潛力。這一趨勢的直接後果是,中國陸軍將會在可預見的將來成為全球最強大的地面攻擊力量。

Ⅵ 外匯和平陸軍(Forex Peace Army)是什麼樣的論壇權威嗎

您說的這個論壇不夠權威
不過在選擇論壇上 適合自己就好 外匯這塊論壇還是蠻回多的 你可以找一找 看看哪一答個適合自己就好了,當然一定是要相對權威 人數相對較多 還有就是夠活躍 那樣我們才可以在論壇里學到更多的東西

Ⅶ 世界陸軍實力排行榜

最近看了兩個關於世界陸軍實力排行的帖子,一個說中國第一,一個說美國第一,中國第四。鄙人綜合了這兩種觀點,作出了一個陸軍實力排行榜:

最大1.俄羅斯

優點:士兵堅韌不拔,勇敢。多數人可以在單打獨斗中殺死一隻藏鰲!且擁有數量龐大、火力強大的裝甲部隊。

最大缺點:由於連年缺少軍費,武器裝備無法維護,在車臣戰爭中表現的極為糟糕!

2.中國

最大優點:擁有不怕死精神,視死位光榮,不知道投降是什麼東東!同樣擁有數量龐大的裝甲部隊。

最大缺點:裝備落後,多年沒有打仗。

3.美國

最大優點:裝備極為先進,同樣擁有龐大的、花里胡哨的裝甲部隊。

最大缺點:士兵過於怕死(致命傷,如果沒有這點肯定排第一)。

以上就是第一集團。下面的和上述的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的

4.德國

最大優點:「豹2」坦克世界知名(有人說德國有8000輛豹2,可笑!知不知道豹2多少錢?德國只有3000輛!)

最大缺點:怕死(所有西方國家的通病,唉……追求自由民主惹得禍!)

5.日 本人的自慰隊

最大優點:90式世界知名!

最大缺點:90式裝備量太少,只有120輛,造價又貴。

6.法國

最大優點:勒克萊爾坦克同樣世界聞名!

最大缺點:所有西方國家的通病。

Ⅷ 印度阿三的軍事實力和中國相比到底怎樣

現役總兵力: 114.5萬,居世界第四位。

陸軍:向戰略打擊軍種轉變

兵力: 92萬,分東、南、西、北和中央五大軍區、4大野戰軍、12大集團軍、37個師(3個裝甲師、4個快反師、18個步兵師、10個山地步兵師、2個炮兵師)、16個獨立旅(8個裝甲旅、5個步兵旅、2個山地步兵旅、1個空降旅)、4個高炮旅、3個工兵旅以及1個導彈團。
民兵部隊包括:25個步兵營、29個武裝組織以及12個防空旅。
陸軍航空兵編有14個直升機中隊(其中6個反坦克中隊,8個觀察機中隊)。
陸軍裝備的武器有:若干「普里特維」戰役-戰術導彈、3314輛坦克、100輛作戰偵察巡邏車、1600輛BMP步兵戰車、317輛裝甲運輸車,4175門牽引式火炮、180門自行榴彈炮、7000門迫擊炮、2424門高射炮、近1700門火箭炮系統、190架陸航直升機、數架無人機、12艘登陸艇。擁有中程導彈,已具備核能力。近程地對地導彈發射裝置約5部,防空導彈(地對空導彈)1795枚,陸航直升機約200架。31架米-35/米-25攻擊直升機(目前由印度空軍為陸軍代管)。T-72型坦克存在嚴重問題。該坦克自1993年起開始在印度進行許可生產,它是陸軍的主戰坦克,目前有1600多輛,其中大部分需要進行升級。2005年,陸軍已決定廢棄其所有的800輛「勝利」(Vijayanta)坦克,到2008年,還將有大約1000輛坦克被廢棄。印度總共有35個步兵和裝甲師,迄今在克什米爾實際控制線和兩國正式邊界上就部署了20個師的兵力,其中7個師在實控線沿線,5個師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8個師在正式邊界上。
長期以來,印度陸軍是印度軍隊的「龍頭老大」,但隨著印度戰略重點向海上轉移,為適應以「先發制人」為指導思想的「懲戒威懾」戰略,陸軍開始向戰略打擊軍種轉型,重點發展立體進攻、遠程打擊和快速反應能力。為此,印國防部計劃通過調整兵種結構的比例、增加技術兵種、優化編成等手段,將陸軍建設成一支戰略打擊軍種。
首先是重新編組裝甲部隊,對陸軍現有3400輛主戰坦克集中配置,取消一些獨立裝甲旅,編成重型裝甲師,配屬打擊兵種,提高部隊在西部平地的突擊能力。為此,印度將大量裝備俄羅斯製造的T-90S主戰坦克。據俄羅斯媒體近日報道,俄羅斯將與印度簽署一項新的巨額武器采購合同,向印度提供400輛T-90S主戰坦克,最低價值9億美元,預計在兩年內完成。
其次是改編陸軍航空兵,將一些軍屬獨立步兵旅或山地旅改編成空中機動旅,裝備各型運輸直升機,以提高陸軍的機動能力。
另外,為了加強快反力量,印陸軍正著手組建一支真正意義的空中突擊師,配備攻擊直升機和輕型裝甲車,提高陸軍的立體作戰能力。該師將成為陸軍的戰略預備隊,並將成為未來組建國家快反部隊的基本力量。

印度陸軍共編有12個防空旅,下轄48個防空高炮團和防空導彈團,主要負責野戰防空,並負責交通區內的對空防禦,分別部署在烏達姆普爾、瓜廖爾、安巴拉、帕坦科特、科塔、佔西、巴廷達、浦那和佐德普爾等地,其中,8個防空旅部署在印巴邊境地區,占總數的66.7%。陸軍防空部隊裝備有薩姆-6、薩姆-7、薩姆-8、薩姆-13、「伊格拉」及「山貓」等型防空導彈和L-70、ZU-23-2及ZU-23-4等型高炮。
數量眾多的「伊格拉」-1M(SA-16)單兵地空導彈以及裝備「博福斯」40毫米L-40/70高射炮的陸軍防空高炮團在印度防空網路中擔負最後一層防禦任務。高射炮由印度「飛行捕手」和「超級蝙蝠」(Super Fledermaus)雷達以及國產PIW-519雷達聯合指引目標。印度已對「超級蝙蝠」雷達進行了全面升級,使它成為一種非常高效的跟蹤雷達,特別是對難以發現的低空飛行目標,如巡航導彈等。升級後雷達的作用距離為90公里,配備有一台新的數字火控計算機。另外,荷蘭「報告者」雷達可用於低空目標探測,該系統的作用距離為40公里,能同時跟蹤20個目標。印度還在為其高射炮連裝備改進的光電火控設備,如激光測距儀和熱成像儀。

空軍:向航空航天型軍種轉變

兵力:14萬,居世界第四。是印軍聯合軍種——空軍及防空軍的一個組成部分,由空軍參謀長實施指揮。其指揮機構可分為5個作戰司令部以及後勤與訓練司令部。分成西、西南、東、南和中央五個軍區。擁有各型飛機1629架(其中作戰飛機約811架),編為17個攻擊戰斗機中隊(裝備147架米格-27,53架米格-23BN, 88架「美洲虎」,79架米格-21MF,),20個戰斗機中隊(裝備66架米格-21FL,169架米格-21BIS,26架米格-23MF,64架米格-29,35架「幻影-2000」, 50架蘇-30MKI,)40架武裝直升機(12架米格-25,20架米-35)。另有6架伊爾-78空中加油機,230架運輸機,130架直升飛機。防空導彈發射裝置280部。印度空軍正在著手從國外采購80架中型(10~12噸級)多用途直升機,估計將耗資20億美元。該項目2006年將開始競爭。這批直升機除武裝用途外,還可用於運送部隊和物資。目前印度空軍擁有大約200架輕型和中型直升機,包括80~90架米-8和約50架米-17M。
印度軍方認為,以往的國土防空作戰原則已過時,取而代之的應是「戰略性威懾防空」,即:印度空軍不僅須承受住敵對國最初的打擊,而且應擁有高性能的遠程飛機,通過空中加油,對入侵之敵進行大縱深和遠距離的反擊作戰。
同時,印度空軍新千年戰略計劃《空軍2020年遠景規劃》認為,印度應利用其在信息技術和空間技術領域的核心競爭優勢,加快機載和天基預警、偵察、通信力量建設,奪取制空權和制天權,全面提升空軍的國土防空能力和縱深戰略打擊能力。
據印度空軍官員透露,為了提高戰略打擊能力,印空軍將對飛行中隊進行科學編排,優化組合,配備早期預警與控制系統、空中加油機、無人駕駛飛行器等,將現有39個戰斗中隊擴編為55個,裝備190架蘇-30MKI戰斗機。印度空軍還准備購買126架美國製造的F-16戰機或F/A-18「大黃蜂」戰斗機。
與此同時,印度還計劃成立空軍戰略司令部,管理各種戰略飛機,包括戰略轟炸機、戰略偵察機、戰略運輸機、戰略核彈等,確保提供可靠和有效的戰略反擊和兩次核打擊能力。在航天力量方面,印度宣布組建空軍航空航天司令部,統一管理軍方所有天基平台,包括航天發射基地、各種通信、偵察、監視衛星等。

1、戰斗機部隊的部署:
印度空軍共有25個戰斗機中隊,各型作戰飛機482架,其中印巴邊境地區西空司和西南空司共部署19個中隊,飛機285架,占防空作戰飛機總數的59.1%;東部地區部署4個中隊,飛機149架,占總數的31%;中部地區部署2個中隊,飛機48架,占總數的10%。裝備的飛機有米格-21FL、米格-21比斯、米格-23MF、米格-29、幻影-2000H和蘇-30MKI等型戰斗機。
米格-21戰斗機配備有R-550「魔術」-2和R-60空空導彈,通常攜帶4枚R-60導彈。R-550和R-60都是短程紅外空空導彈,僅能擔負最基本的點防空任務。目前,印度的125架米格-21比斯型戰斗機正在改裝新型「標槍」機載雷達,該雷達使米格-21能發射R-73、R-77空空導彈以及老式的R-27導彈,這將極大地增強米格-21比斯的防空作戰能力。
米格-29B/S配備有R-60、R-73和R-27視距外空空導彈,但仍缺乏有效的自主作戰能力。印度空軍已開始在奧扎爾對米格-29進行有限升級,使該機能掛載R-77導彈。印度空軍還在改裝米格-29,使其能掛載「超級530D」和R-550導彈。
幻影-2000攜帶「超級530D」和R-550「魔術」-2導彈,其作戰效能雖然很高,但受到老化雷達的制約。目前,印度空軍正在對幻影-2000進行掛載R-27、R-60和R-73空空導彈的試驗,預計幻影-2000將來還可能掛載R-77導彈。
蘇-30MKI在亞洲擁有最強的作戰能力,它配備有強大的相控陣雷達和推力矢量引擎以及十分先進的早期預警設備,除了正常攜帶R-73、R-27和R-77空空導彈,該機還能攜帶R-27的遠程型導彈,能在130多公里外打擊目標。
印度的輕型戰斗機(LCA)也正在加緊研製,將於2010年前服役。該機是一種小型、高度機動的空中優勢戰斗機,具備強大的對地攻擊能力。目前,印度正在為該機研製一種引導「阿斯特拉」空空導彈的新型主動雷達,其設計作用距離為100公里。
2、防空導彈部隊的部署:
印度空軍目前有6個中高空遠程防空導彈聯隊,下轄19個導彈中隊、31個薩姆-3和6個薩姆-8中程防空導彈中隊、8個「伊格拉」近程防空導彈分隊,共64個防空導彈中(分)隊。中、高空導彈主要用於要地防空,主要部署在昌迪加爾、德里、阿格拉、孟買、巴羅達和加爾各答地區;薩姆-3和薩姆-8導彈機動性能好,主要配置在印巴邊境地區的斯利那加、阿旺提普爾、帕坦科特、阿丹普爾、阿姆利則、賈薩爾梅爾、納利亞、布季和甲姆那加等地。目前,印度空軍在印巴邊境地區共部署54個導彈中(分)隊,占總數的84.3%;東部地區部署4個導彈中(分)隊,占總數的6.2%;中部地區部署6個導彈中(分)隊,占總數的9.4%。
S-125(薩姆-3b)「伯朝拉」中程地空導彈是印度防空網路的骨幹,印度已對該導彈進行了成功升級,為其加裝了新型抗電子干擾手段和尋的頭,延長了服役期。升級後「伯朝拉」導彈的射程為32公里,射高達20公里,同系統相連的「低空打擊」(Low Blow)雷達裝有電視攝像機,作用距離為25公里,能使系統在強烈的電子對抗環境中攔截目標。據報道,印度還在考慮將「伯朝拉」雷達升級為「伯朝拉」-2,並對後者進行了一系列測試。
薩姆-8b OSA-AKM可擔負近程防空任務,其射程為15公里,射高為12公里,目前部署在印巴邊境上的幾處重要空軍基地附近。隨著時間推移,印度將逐步淘汰薩姆-8b。
3、雷達部隊的部署:
印度空軍共有22個雷達中隊、48個雷達信號分隊、35個機動雷達分隊、39個機動觀察分隊,其中,部署在印巴邊境地區有18個雷達中隊,占總數的82%;30個雷達信號分隊,占總數的62.5%;30個機動雷達分隊,占總數的85.7%;32個機動觀察分隊,占總數的82%。部署在東部地區有1個雷達中隊,占總數的4.5%;10個雷達信號分隊,占總數的20.8%;4個機動觀察分隊,占總數的10.2%。中部地區部署2個雷達中隊,占總數的9.1%;6個雷達信號分隊,占總數的12.5%;2個機動雷達分隊,占總數的5.7%;3個機動觀察分隊,占總數的7.7%。南部地區有1個雷達中隊,占總數的4.5%;2個雷達信號分隊,占總數的4.2%。印度空軍裝備的雷達有俄制P-12、P-15、P-18、P-19、P-30、P-40型雷達以及法制ST-68∕U型低空雷達和印度自製的英迪拉-2型低空雷達。

海軍:向遠洋作戰型軍種轉變

兵力:5.5萬,居世界第七。其中包括1200名海軍陸戰隊員及5000名海軍航空兵。其最高作戰及行政管理機構為位於德里的海軍參謀部。編有東部,西部,南部和遠東4個地區司令部和東,西2支艦隊。另編有潛艇司令部和海軍航空兵司令部。海軍在印度沿海擁有10個軍事基地。孟買和維沙卡帕特南為最大的海軍基地,分別是西、東艦隊司令部所在地。海岸警衛隊分西岸、東岸、安達曼和尼科巴三個大隊,指揮部分設於孟買、馬德拉斯和布萊爾港。
擁有各型艦艇151艘,包括30艘主要水面艦艇和16艘常規潛艇。艦艇數量和總噸位居世界第十,擁有1艘航空母艦、8艘驅逐艦、7艘導彈護衛艦、5艘輕護艦、26艘護衛艦、6艘巡邏艦、10艘巡邏快艇、6艘登陸艇、17艘掃雷艦、17艘潛艇、2艘補給艦。
海軍航空兵擁有104架戰斗機、87架直升機。潛艇包括18艘柴電潛艇。
岸防部隊包括8000名官兵、12艘巡邏艦、22艘巡邏快艇、20架戰斗機、15架直升機。
根據印度新制定的「海軍戰略構想」,當前印度海軍正加緊從「區域性威懾與控制」向遠洋戰略轉變。印度海軍的目標是全面控制印度洋,南下太平洋,在2013年前,打造一支由3艘航空母艦為骨幹、外加200艘戰艦的龐大艦隊。
為了全面提升海軍的遠洋作戰能力,印度海軍制定了一項長遠綜合性計劃,大量購買武器裝備。在購買「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航母後,目前又開始自行建造另一艘航母,加上當前服役的「維拉特」號,印度海軍將形成一支擁有3艘航母的艦隊。
印新任海軍參謀長阿倫•普拉卡什上將還首次公開對媒體表示,為了實現「藍色海軍」的夢想,印海軍提出了一項為期22年的海軍現代化項目,准備投資高達620億美元以升級其水面艦船、潛艇及海軍飛機,而且當前正在進行一項代號為「75號工程計劃」的大規模潛艇建造計劃,使24艘能夠裝備遠程巡航導彈的攻擊潛艇和數艘核動力潛艇在未來30年內加入海軍現役。
據美國《防務新聞》近日報道,在印度海軍和法國ZF的雙重壓力下,印度國防部已經同意以46億美元的價格向法國購買6艘「鮋魚」級潛艇。購買潛艇的合同將於今年正式簽訂。

印度海軍則正在改進其19架卡-28和16~18架海王Mk42B直升機,改進內容包括新的多模式機載雷達、液晶顯示器和任務控制航電系統,新聲納和數字雷達告警接收機也在考慮之內。印度海軍還在考慮增購俄制卡-31來替換其海王直升機。
最富戰鬥力的水面戰艦包括:「維拉特」號航母、「德里」級艦隊驅逐艦、「蘭吉特」導彈驅逐艦以及「別佳3」號護衛艦等。另外,印度去年還從俄羅斯購得了「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艦母,現正在改裝之中。
「維拉特」號航母(曾用名「競技神」號,總排水量為28700噸)於1959年在英國建成,1986年由印度購進。英國出售前對其進行了現代化改裝,加裝了新型火控系統和無線電導航設備。
長期以來,印度海軍僅限於瀕海防禦,而現在它又被賦予了以下任務:同敵水面艦艇及潛艇作戰;在北印度洋海域破壞敵海上交通線;保護印度的領海及專屬經濟區;對敵海岸實施登陸作戰,以及在已方的海軍基地和海港實施反艦反登陸防禦。

戰爭潛力:兵源
和平時期,印度武裝力量招募普通公民入伍,招兵標准不拘一格,不論其宗教信仰或家庭出身。陸軍一般招收年齡為16-25歲的健康年輕人,受教育程度沒有硬性要求,不過現在招收的所有新兵通常都受過一定的教育。服役期間為15年。(10年現役,5年預備役或者12年現役3年預備役。)
印度空軍在全國擁有80個招兵點,可招收40個專業的新兵。應征新兵年齡為15-19歲,必須受過中等文化教育。
而海軍新兵的入伍年齡為15-20歲,文化程度從初級(主要當廚師和乘務員)至中級不等。由68個徵兵點負責招兵工作。未來從事技術工作的新兵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主要從18-22歲的、受過初級技術培訓的年青人中選拔。
印軍的低級指揮人員主要由那些在常規部隊服役過一定期限的老兵補充,這些老兵在服役期間表現出一定的指導才能,並熱愛軍人職業。陸海空三軍下屬的訓練中心開設有培訓軍士和班長的專門課程,學期為三個月至一年。
印度各個軍校是軍官的搖籃,其主要生源為少年軍校、軍事中等學校的畢業生、地方學校(專科學校和大學)的大學生和畢業生以及業務素質好、有發展潛力的士兵和海員。

戰爭潛力:國防工業系統
印度的國防工業系統包括39個大型國防企業以及8個科研機構,有能力自行研製生產多種現代化兵器——從普通彈葯和射擊武器到中程彈道導彈和核彈(雖然數量有限,不是總能滿足軍隊的需求)。
目前,印軍已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國內生產的計算機系統及各類應用程序(在印度,有25萬名高級專家從事計算機軟體的研究)。盡管已經取得了斐人的成績,但是印度國內的科研及軍工業基地的現有發展水平還遠遠不能滿足印軍現代化建設的需求,這樣印軍仍一直堅持從國外購買軍火。這些年來,在印度軍事進口中,技術含量高和獲准按許可證自行生產的產品所佔比例越來越高。
印度對外軍事合作的最主要夥伴仍是俄羅斯。據專家估計,俄印在這一領域的合作仍將繼續發展。這一論斷被不久前簽署的向印提供並允許其按許可證生產T-90S,蘇-30MKI殲擊機的合同所證實。在保持與俄羅斯的聯系的同時,德里還積極發展同美國、英國、法國、以色列、南非以及其它國家的軍技合作。
軍隊現代化的深入需要更多的軍費投入。印度計劃於2004-2005財年增加10億美元的軍費開支,使總的軍費達到166億美元。ZF建議從中劃撥55億用於采購新裝備和改造舊裝備,而2003-2004財年用於軍備項目的開支僅為43.6億美元。另外,印度國防研究與開發局將獲得10億美元的撥款。
雖然印度本身擁有航空工業,但主要裝備都是國外進口,因此其戰鬥力的維系會受到零備件進口順暢與否的嚴重影響。戰斗機快速老化,加上過度使用,導致戰斗機失事數量扶搖直上。2003年一年更是損失米格系列飛機52架。因此,印度空軍於2004年訂購66架英國的「鷹」式MK115Y噴氣教練機,首批將於2007年9月交付。

預備役:
後備力量:印度的後備力量是指不脫產的民間武裝,印度自稱為第 1線預備役和第2線防務力量,共有240萬人。從組織體制上講,第1線預備役和第2線防務力量組織 比較鬆散,每年只進行短期的軍事集訓。這支後備力量平時協助警察維持社會治安和參加搶險救災,戰時擔負民防任務,補充正規軍。經費開支一般由中央ZF和邦(中央直轄區)按比例分攤。
第1線預備役是由印度陸海空三軍的退役官兵組成。服預備役的最高年限為50歲。必要時預備役人員可再度從戎。由於印軍實行募兵制,官兵待遇相對較好,許多官兵退出現役後仍加入預備役。這些人熟悉軍旅生活,有一定的戰斗經驗和軍事技術,較容易適應戰爭。第1線預備役現有兵力約50萬人,包括陸軍和空軍預備役以及海軍志願預備役。空軍預備役又分為防空預備役和輔助空軍預備役兩類。陸軍預備役現有30萬人(退出現設後服預備役至少5年),海軍預備役5.5萬人,空軍預備役14萬人。
第2線防務力量主要是民間軍事組織,現有實力約190萬人,包括國土軍(又譯地方軍)3.34萬人、國民學兵團100多萬人、家鄉衛隊47.2萬人、民防組織39.4萬人以及消防隊(實力不詳)。

准軍事部隊
兵力:109萬人。飛機32架,巡邏艇35艘。
准軍事部隊:印度的准軍事部隊的種類龐雜,駐地分散,隸屬不同的部門。它們是印度正規部隊的輔助力量,平時可執行邊防海防巡邏、情報搜集和內衛治安任務;戰時則作為輔助力量配屬正規部隊執行作戰任務。這些部隊基本上按正規軍編制,通常可分為部隊、營、中隊(連)、排、班(哨)5級。部隊最高領導為總監,一般為現役中將級軍官,以下各級軍官為現役或退役軍官。營或中隊(連)為基本作戰單位,各營根據轄區的大小下轄數目不等的中隊(連),中隊(連)以下為三三制,編組到班。印度准軍事部隊裝備輕便,編制精幹,可擔負快速突擊和獨立機動作戰任務。目前印度准軍事部隊兵力約100萬人:其中海岸警衛隊約4000人,隸屬國防部,裝備有56艘巡邏艦艇、22架飛機和13架直升機,平時負責近海防衛與治安,戰時歸海軍指揮,協助海軍作戰;國家安全警衛隊7400人,隸屬內閣秘書處,負責反恐怖活動,成員來自印度三軍和中央後備警察部隊和邊境保安部隊;特別保安部隊3000人,負責要員安全;中央後備警察部隊16.53萬人,隸屬內政部;邦武裝警察40萬人(包括24個營的印度後備警察),主要負責本邦的治安任務,但也可調往其他邦執行任務;邊境保安部隊18.5萬人,約有150個營;阿薩姆步槍隊5.25萬人,隸屬內政部,編有31個營,主要負責東北各邦的治安任務,各級軍官為陸軍軍官,訓練較好;特種邊境部隊9000人,隸屬內閣秘書處;中央工業保安部隊8.86萬人,隸屬內政部;國防部安全警衛隊3.1萬人,隸屬國防部,主要負責國防部駐地的安全警衛工作;鐵路保安部隊7萬人。

直接點說,你認為一支還在使用百年之前就已經投產的恩菲爾德步槍的軍隊能打過一支裝備自動武器的軍隊嗎?
中印邊界問題我國原則就是不能丟掉這塊土地

Ⅸ 亞塞拜然軍隊為什麼打不過亞美尼亞軍

據法新社4月2日報道稱,高加索小國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近日爆發激烈武裝沖突,雙方各有損失。其中,阿軍有12名軍人陣亡,1架直升機被擊落,而亞美尼亞方面則有超過100名士兵傷亡,6輛坦克和15門大炮被摧毀。如果這一戰報屬實的話,顯然阿軍戰鬥力更勝一籌。那麼,這兩個脫胎於同一母體的內陸小國軍力到底如何?雙方的差距和優勢又是怎樣形成的?本文將從兩國陸、空軍主力裝備的角度展開解析。
阿軍裝甲部隊強大
據英國《簡氏防務年鑒》介紹,亞美尼亞陸軍共裝備有200輛T-72主戰坦克,其中一部分T-72BA坦克配備有新型「接觸-5」反應裝甲。除T-72坦克外,亞美尼亞陸軍還裝備有較先進的T-80主戰坦克,但數量較少,僅有20輛。

資料圖:俄羅斯坦克大賽上的亞美尼亞陸軍T-72BV主戰坦克。
雖然都繼承了一部分當年蘇聯紅軍的遺產,亞塞拜然陸軍也配備有T-72坦克,但其在數量和性能上均優於亞美尼亞陸軍。有資料顯示,阿陸軍共裝備有395輛T-72 SIM2改進型坦克,該型坦克為以色列埃爾比特公司推出的升級版本,配備有新型GPS定位系統以及更先進的火控系統和模塊化反應裝甲,戰鬥力已不可同日而語。

資料圖:俄羅斯防務展上展示的T-72 SIM2坦克。
除T-72坦克外,亞塞拜然陸軍還裝備有100輛T-90主戰坦克。如果僅比較坦克數量和性能而言,亞塞拜然陸軍要更占優勢。

資料圖: 俄軍T-90坦克集群。
或許人們感到奇怪,亞塞拜然國土面積不到9萬平方公里,人口不過千萬,怎麼能發展起如此強大的地面裝甲突擊力量呢?原來,憑借發達的油氣化工產業,亞塞拜然早在蘇聯時代就是僅有的2個不需要中央財政補貼的加盟共和國之一(另一個是俄羅斯)。獨立後,該國經濟發展雖有波折但總體向好。截至2014年,亞塞拜然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外匯儲備超過500億美元,其無論人口、面積、GDP,都數倍於鄰國亞美尼亞。由此看來,亞塞拜然能掏出大把銀子加強軍力也就不足為奇了。
亞方遠程打擊占優
再說戰術導彈方面,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陸軍均裝備有SS-21「聖甲蟲」B(又稱「圓點」)戰術導彈,其中亞美尼亞至少擁有8輛發射車,而亞塞拜然有3輛。「聖甲蟲」B最大射程120千米,打擊精度(CEP圓概率誤差)小於95米,可攜帶約500千克重的高爆戰斗部或化學武器彈頭。

資料圖:2013年巴庫閱兵式上拍攝的亞塞拜然陸軍「聖甲蟲」-B戰術導彈發射車。
除」聖甲蟲「導彈外,亞美尼亞陸軍還擁有8輛」飛毛腿「B戰術導彈(最大射程300千米,可攜帶1噸重的高爆彈頭,打擊精度小於450米)發射車以及32枚導彈。從整體規模和導彈型號比較,亞美尼亞陸軍的遠程打擊能力佔有較大優勢。但需要說明的是,除非事態極其嚴重,否則這種「准戰略武器」不大可能被運用於中低烈度的邊境沖突,而這無形中大大限制了亞美尼亞軍隊的反擊能力。

資料圖:處於起豎發射狀態的「飛毛腿」戰術導彈發射車。

不過,亞美尼亞背後也有靠山。據西方媒體2013年6月報道,俄軍已在亞美尼亞境內部署了數量不詳的「伊斯坎德爾」戰術導彈發射車,並未透露具體地點。該系列導彈的最大特點是採用了模塊化設計,可通過更換模塊的方式調整最大射程,對亞塞拜然具有很強威懾力,足以「不戰而屈人之兵」,迫使後者不敢隨意擴大戰事。其中「伊斯坎德爾」M最大射程500千米,可攜帶480千克或700千克的高爆彈頭,由於採用了」慣性導航+末端光學制導「復合制導方式,打擊精度可達到10米內。

資料圖:「伊斯坎德爾」M戰術導彈發射車。

另據亞美尼亞新聞網站「Times.am4月3日報道稱,2日晚,亞美尼亞陸軍已將「圓點U」戰術導彈和BM-30「龍卷風」遠程多管火箭炮系統運往沖突地區。「龍卷風」多管火箭炮也是雙方部隊均有配備的遠程地對地武器裝備。

資料圖:亞塞拜然陸軍配備的BM-30遠程多管火箭炮。

阿空中戰力居上風
空軍力量方面,由於都是原蘇聯加盟共和國,亞塞拜然空軍和亞美尼亞空軍裝備有很多同型戰機,例如蘇-25攻擊機,阿空軍就裝備有11架。亞美尼亞空軍也裝備有一批蘇-25攻擊機,但數量不及阿空軍。

除蘇-25攻擊機外,亞塞拜然空軍還裝備有13架米格-29戰斗機,這些戰機除可執行制空作戰外,必要時也可執行對地攻擊任務。可見不論是從機群規模,還是種類上,阿空軍均強於亞美尼亞空軍。

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都裝備有米-24系列武裝直升機,其中阿空軍裝備有18架米-35(米-24出口改進型),據悉2010年又訂購了24架,亞空軍則裝備有15架米-24,阿方優勢不言而喻。

除常規戰機外,亞塞拜然空軍還曾於2008年從以色列購買了10架「赫爾墨斯450」以及5架「蒼鷺」遠程無人機,用於邊境監視及偵察任務。從戰場空中偵察和監視能力方面對比,亞塞拜然軍方也要強於亞美尼亞方面。「赫爾墨斯450」無人機最大巡航速度每小時130千米,最大航程300千米,最大續航時間20小時。

另據西方情報機構統計,亞塞拜然於2010年購買了2套俄制S-300PMU2遠程防空導彈系統,雖然性能已不算最先進,但也足夠保衛該國領空。

總體來看,財大氣粗的亞塞拜然,無論軍隊規模還是現代化程度都強於亞美尼亞軍隊,尤其在空地打擊和戰術情報獲取方面更是優勢明顯,「高加索之虎」果非浪得虛名。

閱讀全文

與外匯陸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磁共振融資 瀏覽:862
日元1100摺合人民幣 瀏覽:866
安全的貨幣基金公司 瀏覽:687
600470資金流向 瀏覽:501
巨人理財跑路 瀏覽:32
原油下跌油氣基金 瀏覽:535
中歐基金地址 瀏覽:520
貨幣基金贖回限額 瀏覽:158
平安期貨在哪綁定銀行卡 瀏覽:828
美元匯率人民幣買入 瀏覽:392
2013民間融資 瀏覽:928
倫敦LME電解銅價格 瀏覽:616
1元人民幣可兌換菲律賓多少錢 瀏覽:39
外匯避險方式 瀏覽:827
中石化在鎮江新區投資 瀏覽:555
天天基金活期寶最低 瀏覽:271
7月份國際原油價格持續 瀏覽:953
韓元摺合人民幣是多少人民幣多少人民幣 瀏覽:242
幾輪融資才能上市 瀏覽:489
匯添富長信基金凈值 瀏覽: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