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你好。我想請教延期收款。出口日期是7月4日,超過90天收匯。現在到外匯局監測平台上做報告做不進了
1、延期收匯是指貨物出口後,收匯核銷期間超過90天的款項。須在國家外匯管理局網上服務平台,進行登記。 2、的2位講的是核銷期限,和延期收款是2個
⑵ 7.28之後,匯率下半年將重回升值通道
這段時間的匯率讓外貿人鬆了一口氣,自6月20日以來,人民幣中間價連降7個交易日,終於在7月3日止跌回升了一點。
7月5日,人民幣中間價報7.1968元,較前值調升78個基點。
自5月17日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雙雙跌破「7」關口後,人民幣匯率持續承壓,陸續跌破7.1、7.2關口。
二季度這三個月的時間里,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下跌約達到5.58%、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下跌約達到5.72%。
2022年,匯率的最低點出現在11月,一度觸及7.32。
現階段的最低點則出現在6月30日下午,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跌破7.28元關口。
大家的最大疑問是:今年人民幣是否還能破7.3?
近期的各種研報普遍認為,短期看,人民幣匯率或仍有所承壓,但下半年重回升值通道為大概率事件。
目前,雖然有著豐富的應對外匯大幅波動的政策工具,但央行暫未出手干預外匯市場。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近日表示,我國外匯市場運行總體平穩,匯率預期和跨境資金流動保持相對穩定。
「多年來,我們在應對外部沖擊中積累了不少經驗,外匯市場宏觀審慎政策工具也更加豐富。我們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維護外匯市場的穩定運行。」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表示,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有漲有跌、雙向波動,境內外匯供求保持了基本平衡。
外匯市場運行平穩的情況下,出重拳或會造成不必要的市場混亂。
某外資銀行外匯市場分析師指出,市場參與者沒必要過度擔憂,人民幣再度走低,預計到7.3左右會有穩匯率的政策出台。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4月以來美元兌人民幣從6.88左右貶值到7.28左右,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4月以來國內經濟恢復放緩,經濟內生動力不強。二是國內貨幣政策轉向寬松,債券利率下行,可能導致部分資金外流。三是國內政策預期、中美關系以及美國貨幣政策等也構成一定擾動。
中信證券預計,短期人民幣匯率還有貶值壓力,但是去年7.37的低點是較強阻力位,經濟偏弱和政策溫和托底已經反應在匯率中,沒有重大超預期事件應不會輕易突破。
招商證券分析,三點積極變化意味著人民幣匯率處於貶值尾聲,下半年大概率重回升值通道。
首先,8月中國出口將再度轉強。第二,美聯儲加息尾聲、歐央行則勢必繼續加息,這一反差下美元或將重新加速下行。第三,今年並非避險大年,今年底到明年初之前美元由避險需求帶來的上行動能減弱。
波動加大很可能是國際化背景下的人民幣匯率新常態。
中金外匯認為,央行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的匯率部分,提到「綜合施策、穩定預期,堅決防範匯率大起大落風險」。隨著政策的逐步落地,認為人民幣匯率的這輪貶值行情已經進入了末期。
後續伴隨著更多穩定政策的出台,以及內外等基本面因素的改善,人民幣匯率有望低位企穩。
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認為,在美元指數可能逐漸走弱的同時,人民幣匯率不具備趨勢性貶值條件,相反存在一系列支撐因素,年內仍有可能趨向升值。
⑶ 提取外匯現鈔手續
(1)提取外幣現鈔或兌換人民幣等值1萬美元以下的,可到銀行直接辦理。
回(2)一次性答提取外幣現鈔或兌換人民幣等值1萬美元(含1萬美元)以上,5萬美元以下的,客戶須持以下相關材料到銀行辦理:
專利、版權收入:真實身份證明、專利或版權證書、轉讓或者使用協議及境外完稅證明。
稿費收入:真實身份證明、已發表作品、境外完稅證明。
咨詢費收入:真實身份證明、咨詢協議及境外完稅證明。
保險金收入:真實身份證明、保單、索賠書、理賠證明。
利潤、紅利收入:真實身份證明、投資協議或者股權證明、利潤分配協議或者紅利支付書、境外完稅證明。
利息收入:真實身份證明、債券或者債券登記證或者存款利息單、境外完稅證明。
年金、退休金:真實身份證明、公正書、境外完稅證明。
雇員報酬:真實身份證明、僱傭協議、境外完稅證明。
遺產繼承外匯:真實身份證明、公正書、境外完稅證明。
贍家款:真實身份證明、親屬關系證明。
捐贈外匯:真實身份證明、捐贈協議。
其他以上未列明的項目。
(3)一次性提取現鈔或兌換人民幣5萬美元(含5萬美元)以上的客戶到當地外匯局辦理核准件。
⑷ 7月1日外匯管控是真的嗎
2017年7月1日起,人民銀行發布的《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實施了!
《管理辦法》規定,對當日單筆或者累計交易人民幣5萬元以上(含5萬元)、外幣等值1萬美元以上(含1萬美元)的現金繳存、現金支取、現金結售匯、現鈔兌換、現金匯款、現金票據解付及其他形式的現金收支,金融機構應當報送大額交易報告。
比如,自然人通過銀行機構用人民幣現鈔購買美元現鈔,當日單筆或者累計交易人民幣5萬元以上(含5萬元)的,辦理業務的銀行機構需將此交易作為大額交易上報。
央行規定,金融機構通過內部預警、分析等確認為可疑交易後,應在五個工作日內提交報告。
首先,是對換匯目的進行嚴格審查和過濾,控制極少數情況才可以換匯。新規規定,從2017年1月1日起,無論櫃台或是網上銀行辦理購匯,均需要填寫《個人購匯申請書》,對個人購匯用途進行更詳細的調查。
允許的個人經常項目下的購匯用途包括:因私旅遊、境外留學、公務及商務出國、探親、境外就醫、貨物貿易、非投資類保險、咨詢服務及其他共9大項。
其次是對換匯人員的關系進行控制,增加「關注名單」。根據《申請書》,如果違法違規套匯,除了可能被列入「關注名單」,此後兩年都取消了5萬購匯額度外,還可能面臨逃匯金額30%左右罰款,以及5萬元以下罰款。
除此以外,還對換匯和轉款環節的金額進行了嚴格把控。將大額現金交易的人民幣報告標准由20萬元調整為5萬元,對跨境資金交易,金融機構應當報送大額交易報告。
這意味著,新政實施後,跨境匯款1萬美元及等值外幣都需要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