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益茶股票代碼是多少
大益茶還未上市,並無股票代碼。
大益茶葉集團成立於1938年,是中國現代化大型茶業集團,總部地點位於雲南省昆明市春城路219號東航投資大廈12樓,集團旗下有勐海茶廠、東莞大益茶業公司、北京大益皇茶會所、北京大益膳房等成員企業。
大益願景;努力成為中國最佳茶品供應商,使「大益」成為推動「茶為國飲」、推動中國茶產業與茶文化走向世界的領導品牌。
② 大益新茶炒作和暴雷始末,一件茶葉幾十萬,茶葉炒作報應終於來了
這年頭真的是什麼都能炒作,股票能炒作,房子能炒作,茅台能炒作,連茅台的酒盒子也能炒作,現在就連茶葉,也被炒作客盯上了。88青普洱茶,三十年前只要幾塊錢一餅,現在四十萬都買不到了!20年前的班章六星納睜瞎孔雀普洱,現在市場價也已經超過了7萬元,就連一年前不算是新的普洱茶,也被炒作到了4萬塊以上。
茶葉炒作跟大益茶這個品牌有脫不開的關系,大益集團,是茶葉圈有名的企業。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市場經濟的春風也吹到了雲南,以茶葉為主要經濟作物的雲南茶廠開始奉行市場經濟的原則,在完成政府的生產指標之後,就可以自己進行生產和銷售,多出來的那部分利潤也可以由自己進行分配,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大益茶作為現在最有名的雲南普洱品牌,在那個時候產生了。
不過,剛開始的時候,大益還只是一個普通的普洱茶品牌,跟現在天價普洱茶也毫無關系,大益逐漸有了知名度,進入公眾的視線,最終成為普洱茶頂級品牌,全因為一個關鍵人物,這個人就是大益現在的董事長兼實際控制人吳遠之。
吳遠之1962年出生,1988年畢業於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在當時也算得上是一枚 社會 精英。吳遠之自己學的是金融學,在拿到加拿大渥太華大學的MBA學位之後,曾經有一段時間在國外從事金融投資工作,這個工作經歷也為他回國操盤大益茶品牌創造了基礎。
回到國內之後,吳遠之一度在金融投資領域非常活躍,在多家投資機構操刀洞空投資事務,還擔任過一家上市公司的高管。但在2004年,吳遠之突然對中國傳統的茶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個時候正好勐海茶廠在進行改制,吳遠之利用自己的金融投資功底,成功地戰勝了當時對勐海茶廠也十分感興趣,想要投資的本地企業紅塔山集團,以1個億的價格,拿下了勐海茶廠大部分的股份。
成為了茶廠的實際控制人之後,吳遠之按照自己的設計和想法,把金融行業的相關規則與普洱茶的生產銷售結合了起來,並且大力宣傳大益茶的品牌,組織了幾次效果不錯的營銷活動,在他的炒作下,大益普洱茶被包裝成為一個茶葉圈的「愛馬仕」。
俗話說得好,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2005年,精通金融的吳遠之發起了普洱茶營銷活動,並且喊出了響亮的口號,把茶馬古道的文化添加到普洱茶的宣傳中,緊接著,他又把大益雲南茶的品牌和茶馬古道勘測活動結合到了一起,那個時候,大家認為茶馬古道非常神秘,而大益茶也因此有了一種高貴、神秘的色彩,這次活動還捐助了雲南西藏等地的幾所希望小學,在這次活動後,吳遠之的大益茶在國內的媒體上已經有了不少的品牌曝光。
到2008年,吳遠之又看中了央視的廣告效應,他不顧公司其他高管的反對,斥巨資在央視黃金時段投放品牌廣告。不過,我們不得不佩服吳遠志的敏銳觸覺和判斷力,在當時,雖然全國有各種茶葉企業,已經開展了激烈的競爭,但是在營銷和品牌領域的競爭才剛剛開始,大益茶先發動的營早滑銷戰爭,幫助他在茶葉市場搶佔了先機,拿下了大量的市場份額。隨後,大益茶又開始推出授權專營店,前後在全國開了兩千多家專營店,品牌塑造和專營店都是吳遠之的工具,而他真正的目的是給茶葉賦予金融屬性,讓茶葉炒作變成一本萬利的買賣。
讓茶葉帶有金融屬性,吳遠之非常明白,這得先塑造出一種「物以稀為貴」的稀缺性。2017年,大益茶開始打造軒轅號的茶葉,這個軒轅號的普洱茶,在圈內號稱2017皇茶一號,在吳遠之刻意減少配貨量的控制之下,茶葉很快就被市場哄搶,而茶葉的價格也相當驚人。一開始的售價就不便宜,三萬一件底價的軒轅號茶餅,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價格翻了近十倍,而在今年春天,甚至被炒作到了200萬一件。
嘗到了炒作的甜頭之後,大益茶在炒作的大路上越走越遠,也做得越來越有心得。2019年,大益茶發布了「滄海系列」,在網上發布銷售的一分鍾內,5000份茶葉就被哄搶,隨後,各大銷售網站、咸魚以及朋友圈都出現了大量的倒賣滄海系列茶葉的虛假信息,茶葉的價格就這樣被炒作上去了。
然後,吳遠之的大益茶趁著價格好,再發售一批軒轅號新茶,炒作對於他們來說,等於好幾個印鈔機。最詭異的是,炒作完全和茶葉賞鑒這個事情背道而馳,炒作的茶葉成為了一件商品,而不是消費品,如果要保持炒作的價值,這些茶葉不能拆封,紙箱要保持原樣,連封條也不能動,否則價值要大大打折扣。
炒作玩家基本把市場上可以買到的普洱新茶都買空了,而真正想品鑒普洱的人連嘗一嘗的資格都沒有了,茶葉正在脫實向虛。而那些想通過炒作賺一筆的人呢,大多數也不是什麼有錢人,而是抱著一夜暴富的投機心理,通過親屬拆解、民間借貸或非法集資籌錢,再去購買炒作茶葉以賺取差價。
在全國著名的茶葉交易市場廣州芳村,這里交易著全國80%以上的普洱茶,上演了一幕又一幕因為炒作茶葉而產生的人生悲喜劇,有人在這里一夜暴富、歌舞昇平,也有人在這里傾家盪產、妻離子散。
廣東一帶,民間金融發達,以廣州為中心,茶葉炒作向全省其他地方延伸,向全國吸入大量熱錢。早在六七年之前呢,大益茶的炒作,還是現貨交易的模式,當時呢,投資客一手交錢,炒作客或者茶商則一手交貨,款清貨清,投資客再要轉手的時候,則需要對當時的市場進行判斷,如果有利可圖就出手,可能虧損的話則繼續拿著茶葉等待。等到2018年,隨著茶葉炒作越來越火爆,市場的價格波動得越來越快,投資客十分鍾之前問的是一個價格,上個廁所可能價格就面目全非了。於是現貨交易已經跟不上炒作的發展了,就出現了茶葉的期貨交易。
雖然說是期貨交易,但是沒有明確的市場規則,這樣的交易完全建立在人與人的相互信任之上,它的基本模式是:炒房客一次性把買茶葉的錢轉給茶商或者炒作客,雙方約定在一定期限,一般是半個月或者一個月進行現貨交易,投資客和炒作客手握了大量的現金,但其實茶葉並沒有在實際進行交易,在極端狀態下,甚至是可以空手套白狼的,比如炒作客根本手裡就沒有茶葉,但是他把這個承諾賣給投資客,承諾一個月交茶葉,等到投資客付款了之後,炒作客又拿著錢去市場上尋找低價的茶葉,賺取差價。如果手上的資金足夠多,甚至還可以控制市場的波動。更誇張的是,這些交易沒有正規的交易系統,很多交易就是「填寫一張收據」而已,出現問題受害人往往很難維護自己的權益,都沒有地方講理去。
一旦茶葉炒作變成了金融炒作,茶葉也變成了金融的工具,這個時候,風險已經在積累了。國家監管部門嗅到了茶葉炒作風險的味道,隨著監管的出手干預,大益茶的炒作也到了盡頭。
2021年4月到5月,雲南省市縣三級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發布天價茶葉的風險提示,對茶葉炒作進行警告。到了6月,國家相關部門召開專題調研座談會,調研的地點就在吳遠之的勐海茶廠,這已經非常明確地表明了政府對大益茶的態度了。
由於受到監管的干預,「天價茶」已經在市場中逐漸降溫,隨著價格的下跌,芳村茶市出現了不少暴雷的事件,有的人資金鏈破裂,還沒有收拾好准備跑路,警察就已經上門了,也有的人陷入炒作茶葉的瘋狂中,最終被家人舉報。
茶葉炒作是炒作市場中其中一個案例而已,我們真正要警惕的是這種炒作的投機行為。什麼是炒作,指的是對一些商品進行誇大的宣傳,製造聲勢,從中牟利。一些有價值的東西都可以炒作,最常見的炒作就是炒作股票、炒作比特幣、甚至炒作茅台,在一些特殊時期呢,比如非典時期,連大蒜、醋都可以成為炒作的對象。
炒作這件事情為什麼這么多,其實是在於他像是一個擊鼓傳花的 游戲 ,只要你自己不是接的最後這一棒,基本都可以有利可圖,甚至炒作的越誇張,利益越大。
但是我覺得,炒作茶葉給我們的警示,更多地還是把金融作為套利工具,在茶葉行業產生的對這個產業的巨大危害。道理非常簡單,如果投資客和炒作客通過左手倒右手就可以賺到錢,但是茶葉種植、採摘過程異常辛苦,誰還會認認真真、實實在在地真的去種好茶呢。等到炒作的故事講不下去了,市場上又會進入一片蕭條,茶葉堆積在倉庫賣不出去,最終影響的是茶農的積極性。
在雲南省,茶葉種植這個產業要養活超過500萬的茶農,是當地十分重要的支柱產業,炒作茶葉並沒有給這個傳統的產業注入新的活力,反而是積累了更大的風險。2014年,市場上曾經炒作過一款「古樹茶葉」,一公斤當時炒作到上萬元的價格,等到價格漲到市場需求難以支撐的時候,古樹茶的市場進入一片死氣沉沉,茶農們手上的茶葉根本無人問津。
所以啊,炒作這種行為不僅僅損失的是錢,最根本地傷害的是一個產業長久以來積累的良好風氣。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里,不知道大家對炒作的理解有沒有深入一些呢,以後在生活中再遇到這種炒作行為一定要引起警惕,無論什麼事情還是踏踏實實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