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外匯 > 廣東貴金屬易金銀

廣東貴金屬易金銀

發布時間:2024-11-14 16:49:14

❶ 您不知道「錢」

(一)、貨幣的起源和發展演變
1、"錢幣"的由來
「貝幣與商代銅貝」 海貝原為裝飾品,因攜帶方便,堅固耐用,有天生的計數單位,在中國歷史上最先充當貨幣,以至於中國漢字中凡與財富有關的,大都以「貝」為偏旁, 如寶、貢、財、貧、賞、賜、貪、貫、貭、貴、買、賣、貶、貸、費、貿、賀、賃、賄、賂、貨、販、資、賊、賍、賎、賑、賒、賠、賤、賦、賭、贏、贖、賽、購、賺、贈等等, 甚而出現"以貝為寶"的日常用語。後來天然海貝供不應求,遂有蚌貝、玉貝、骨貝及銅貝等仿貝輔其不足。商代中晚期到西周時期鑄造的銅貝,是人類最早的金屬鑄幣,比西方國家公認的最早金屬鑄幣--呂底亞王國鑄幣(公元前640年)要早近千年。銅貝的形狀完全仿效天然海貝,橢圓形,腹內鑄成空洞,面中間有一道從上到下的槽溝,兩邊鑄有數量相同的短齒紋. 還有一種"包金銅貝"和"貼金銅貝", 貝面上包一層薄薄的金皮或塗一層金粉,專供王侯貴戚們朝聘或賞賜之用.
「孔方兄」一詞源自西晉《魯褒傳·錢神論》:「親之如兄,字曰孔方。」錢形方孔由來已久,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貨幣鑄造方孔「半兩」錢,方孔圓錢成為一種定製,直至民國初年方廢止使用,共使用了二千多年。「孔方兄」成為錢之謔稱.
阿堵物 《世說新語》記載,王夷甫(王衍)因雅癖口未嘗言錢。婦欲試之,令婢以錢繞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見錢,呼婢曰:「去此阿堵物!」自此,阿堵物遂為錢之別稱。
鄧通是西漢文帝的一個寵臣,官居上大夫。文帝曾賜給鄧通一座銅礦山,並破例允許鄧通開礦自由鑄錢,故而鄧通私鑄的半兩錢流布四海,富甲天下。因此後世「鄧通」成為錢幣的別稱.

2、戰國時期四大貨幣體系:
戰國時期已逐步形成了比較完備的貨幣制度。貨幣幣材豐富多樣,有珠玉龜貝、金銀銅錫.甚至包括牲畜、皮革、齒角、糧食、布帛。而金有金塊、金貝,貝又有包金、貼金;銀有銀貝、銀布;銅有銅塊,銅鑄幣等。《管子•國蓄》有「以珠玉為上幣,以黃金為中幣.以刀布為下幣」的記述。《漢書•食貨志》也說「太公為周立九府圜法,黃金方寸而重一斤;錢圜函方,輕重以銖;布帛廣二尺二寸為幅.長四丈為匹。」至秦代則統一規定為:黃金為上幣,銅錢為下幣.珠玉龜貝銀錫之屬為器用寶藏,不為幣。而貨幣形制,精彩紛呈,嘆為現止。僅就銅質鑄幣而言,因不同地域和不同國家甚至一個國家的不同地區,就流通不同形制的鑄幣,總體上形成了布幣、刀幣、圜錢、蟻鼻錢四大貨幣體系,此外,還出土有戈形幣、魚形幣、橋形幣等。楚國的爰金,實際上已進入黃金鑄幣的初級階段,其版金和餅金,雖然都屬稱量貨幣,但與當時其他國家使用的黃金有明顯區別,即有比較固定的形制和重量(包括其計量單位)。再就貨幣的計量單位而言,同樣精彩紛呈,如布幣有釿、斤、金、寽、朱、兩等。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作為硬通貨的黃金,與其他實物貨幣之間,已經規定有嚴格的比價。《管子•乘馬》:「黃金一鎰,百乘一宿之盡也。無金則用其絹,季絹三十三,制當一邑.無絹則用其布,經暴布百兩當一鎰。」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周景王二十一年(前524年)單旗就提出了金屬鑄幣的子母相權論,它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屬鑄幣發行和流通的理論。
布幣 鏟形,由農耕經濟的農具「錢」、「鎛」演變發展而來,這也是把貨幣稱之為「錢」的緣故。「布」為「鎛」的假借字. 布幣的流通范圍,主要在黃河中游農耕經濟地區如韓國趙國魏國燕國等.布幣的形狀各異,種類繁多,一般都鑄刻有文字,有紀年數的,有紀地名的,也有紀錢幣名稱的.王莽復古改制時曾鑄造過布幣.直到今天,人們仍然把布幣視作中國錢幣文化的象徵,中國人民銀行的行徽,是由三個金色的布幣組成的一個"人"字形象,中國農業銀行的行徽也是用布幣和麥穗構成.在我國人民幣的水印圖案中,也可以看到布幣的存在.
刀幣 刀削形,起源於漁獵經濟工具.主要流通在黃河流域的東部諸侯國如齊國燕國趙國.各國的刀幣大小不同,形狀各異,其中以齊國的刀幣最為古樸精美.初期的刀幣與削刀相似,後來,有的刀幣鑄有外廓,不僅顯得美觀,而且增強了錢幣的牢固度,可以防止錢文的磨損.
圜錢 圓形圓孔,起源於手工業經濟工具的紡輪或璧環,主要流通於秦國魏國,戰國中期以後,秦國首先採用方孔圓錢,後來齊國燕國也紛紛仿效鑄造.圜錢上都有古篆文字,紀地、紀年、紀值或者兼有.圜錢以它獨特的魅力和優越的使用便利性逐漸取代了其他形狀的錢幣,為秦始皇統一幣制、為我國錢幣形制確定為方孔圓形打下了基礎.
蟻鼻錢和郢爰(印子金) 蟻鼻錢,又稱鬼臉錢,是南方楚國的鑄文銅幣,形狀呈不規則橢圓形,上面鑄有陰刻銘文,有一種錢文好象螞蟻爬在人的鼻樑上一樣,故名蟻鼻錢;另一種好象醜陋的鬼面一樣,故名鬼臉錢.以枚為單位計值,使用時較為便利.郢爰 ,黃金鑄幣, 由於楚國境內盛產黃金,使楚國成為春秋戰國時期唯一盛行黃金鑄幣的國家,現存最早的金幣就是楚國的「郢爰」。「郢」乃是楚國國都(今湖北江陵),「爰」則是重量單位或楚國金幣的專有名稱。呈板形, 由可固定的金鈑印鑄出來,每塊金鈑有12方格、14方格、16方格、20方格、54方格不等,使用時鑿下小塊支付,每小塊1.4-1.5厘米見方,厚0.4-0.5厘米,重約15克左右。其含金量一般在90%以上,有的甚至高達99%;
3、秦始皇統一貨幣與方孔圓錢的流通 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中央集權制政權,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也統一了貨幣.從秦「半兩」開始,中國錢幣以方孔圓形作為定製,文銘重量 ,鑄行紀重錢幣。
4、漢武帝行"五銖"錢制沿用至隋末 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廢「半兩」,改鑄「五銖」錢,大小輕重適宜, 製作精美,深受歡迎,其後歷經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各朝累鑄,沿用至唐初長達700餘年,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貨幣。
5、唐初"開元通寶"方孔圓錢 中國錢幣從「開元通寶」開始稱通寶、元寶和重寶,不再以重量單位為銘,實現了由銖兩體系向十進位制年號寶文體系錢幣的轉變。錢文由歐陽詢題寫,點畫方雅,結構開朗爽健,開創著名書法家藝術入錢文的先河。
6、兩宋銅鐵錢並行與紙幣出現
宋朝錢幣銅鐵兼鑄,種類繁雜,每個皇帝每次改元都鑄新錢,錢文書體多種多樣,「對錢」盛行,錢幣藝術達到中國歷史上的最高水平。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紙幣的國家。北宋天聖元年(1023),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在我國四川產生了,它比歐洲的兌換券要早好幾百年。北宋的「交子」和南宋的「會子」是最早的官方紙幣,其後盛衰更替,成為各個朝代主要通貨之一。而元代的寶鈔發行流通制度,則是世界最早的較為完備的紙幣流通制度。它規定並實施一套完美的幣制條例,如紙幣無限法償;設立平準庫,保證發行准備金制度的落實,保證貨幣幣值和物價的穩定。所有這些,都成為世界貨幣制度的借鑒。直到19世紀20年代,尚被歐洲各國採用。
7、宋元明清"以銀為主,以錢為輔"的貨幣制度。
這一時期大宗交易用銀,同時使用銅錢和紙鈔。契丹文、女真文、蒙文、滿文等少數民族文字也用作錢文,成為多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歷史見證。
8、清朝後期開始使用銀元銅元機制幣
銀元銅元圓形無孔,採用機器鼓鑄,規格標准,式樣新穎,使用方便,頗受社會歡迎,因而迅速取代制錢而起,成為東西方錢幣文化交融的典範。

(二)、紙幣的產生及流通規律
紙幣的產生,是紙幣代替貨幣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產生的。
由鑄幣的磨損,人們發現一個秘密,即執行流通手段時,即使它的實際含量與名義含量發生了分離,也不會影響它繼續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所以可以用紙幣代替金屬貨幣執行流通手段。
紙幣代替鑄幣的優點: 第一、成本低;第二,避免了貴金屬的磨損與流失,第三,可以避免不法之徒切削或熔解金屬貨幣而帶來的流通不暢,第四,紙幣比金屬貨幣更易保管,攜帶,運輸。
紙幣是由國家發行的,強制使用的貨幣符號。
1、北宋"交子"和南宋"會子"
紙幣的產生某種程度上講也是經濟發達的象徵。史學界一致公認,產生於北宋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益州(成都)在北宋時期是一個商業繁榮、商品交易發達的地區,當地盛產的鹽、絲、茶銷往全國各地, 然而當地使用的貨幣是鐵錢。這種鐵質錢幣十分笨重,卻價值很低。據說當時人們要買一匹布,須支付約七八十斤重鐵錢,遇上大宗買賣就更麻煩了,這對於商人來說極不方便。
鐵錢使用不便,促使一些商人在交易中發明了一種制楮(紙)的券。他們在楮券上暗藏標記,隱蔽密碼,並以此代替鐵錢,從而大大方便了商人們的商品交易。當時這種楮卷被稱為「交子」,它的性質與現在的存款憑據相近。
有了「交子」的流行,就有了商人所開設的專門經營「交子」的鋪子,使用交換時需要交納保管費用等。但有的商人惟利是圖,亂用客戶的錢,不能兌現, 以致發生糾紛。於是公元1005年前後,益州知府對所有「交子」鋪進行了整改,統一由十六戶富商經營,但還是發生了一些爭端。
宋仁宗天聖元年(1023),官府收奪私家發行紙幣之權,在益州設立交子務,負責印製和發行交子事務。交子以鐵錢作為本位,每界(期)發行額為一百二十五萬六千三百四十貫,另儲備鐵錢三十六萬貫,以保證交子隨時兌換。交子以兩周年為一界,當界滿時,製造新交子,調換舊交子。商民向官府持舊換新,每貫交紙墨費三十文。起初交子只在全川流通,後來發行數量越來越多,交子流通的地區擴大到陝西、河東等路,官府便在開封設置交子務,專門負責交子的印造發行。
1105年,宋代朝延將「交子」改稱為「錢引」,並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通用。南宋時期,由於經濟的快速發展,銅幣的製造已經不能滿足流通的需要,再加上南宋經濟主要靠海外貿易,導致錢幣大量流失海外,民間由此出現可以用於交易的「會子」,公元1160年臨安府知府錢端禮率先統一由政府出面發行「會子」,隨著他升任為戶部官員,「會子」也在全國范圍內發行。到了元代,進一步完善了紙幣制度。
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來到中國後,發現了元代使用的紙幣,於1298年撰寫的《馬可波羅記》中,詳細介紹了我國紙幣印製工藝和發行流通的情況。從此,歐洲人了解了紙幣。直到500年後,歐洲瑞典才出現紙幣。美國學者羅波特 坦普爾說:「最早的歐洲紙幣是受中國的影響,在1661年由瑞典發行。
曾在四川廣泛使用過的「交子」,迄今尚未發現其實物。據說,著名的傳世北宋「交子」鈔版已被日本人所收藏。「交子」作為我國乃至全世界發行最早的紙幣,在印刷史、版畫史、貨幣史上都佔有重要的地位。
2、金元時期以紙幣為主的流通貨幣因無銀本位而導致經濟動盪
中國自北宋產生紙幣以來,由於歷代統治者利用紙幣來滿足巨額的宮廷消費、官吏俸祿和軍費等財政性開支,無節制地發行紙幣,最後導致紙幣的膨脹、貶值,乃至紙幣制度的崩潰,從而加劇了封建統治危機。
南宋銅錢年鑄造額減至十萬貫左右。最多的年份也不過十五六萬貫。由於大量銅錢外流,錢荒愈益嚴重。除了鑄造鐵錢外,紙幣逐漸成為主要的貨幣。南宋的紙幣主要有四種,四川錢引、湖廣會子和兩淮交子都以鐵錢為本位,東南會子則以銅錢作為本位。各種紙幣都有規 定的流通地域,相互之間又有一定的兌換率。官府沒有足夠的銅錢和鐵錢作為兌換本錢,為了彌補財政虧空,又大量濫印紙幣。東南會子在宋孝宗時,規定兩界並行,每 界發行一千萬貫,到淳佑六年(1246),第十七、十八界東南會子已發行了六億五千萬貫。濫發紙幣,造成嚴重的幣價貶值,通貨膨脹,使廣大人民的生活遭受很大痛苦,而政府的財政危機也愈益嚴重。南宋亡國前夕,賈似道又主持發行新紙幣關子,停止第十七界東南會子的行用,規定第十八界東南交子三道摺合關子一道,結果卻造成更劇烈的通貨膨脹。
元朝第一次在全國范圍內將紙幣——鈔作為主幣來發行。中統元年(1260)十月,發行中統元寶交鈔,簡稱中統寶鈔或中統鈔。面值從10文到2貫,共分10等。習慣上稱鈔1貫為1兩; 50貫為1錠;百文為1錢,10文為1分。中統鈔以銀為鈔本,法定比價每鈔 2貫(兩)同白銀1兩。中央設諸路產鈔都提舉司,總管貨幣發行事宜。地方上各路設交鈔庫(也稱行用庫)為兌換機關。
3、明清時期以古代銀本位為基礎的紙幣制度
宋、金、元、明四代行用紙幣,都不能有效控制其發行數量。除了明朝主動廢棄紙幣外,宋、金、元三朝的紙幣都造成巨大的社會災難,其滅亡都同紙幣發行有著重要的聯系。紙幣在明清時期一度中斷發行,與此有直接聯系。
明初採取「閉關鎖國」政策,太祖不許寸板下海,經濟發展滯緩。在幣制上,推行錢鈔政策,禁用金銀,甚至禁止開銀礦. 政府推行紙鈔,禁止民間私易金銀。這種禁用金銀的政策直到明英宗正統元年(1436年)方顯松動,隨即「朝野卒用銀,其小者用錢┉鈔壅不行」,到了弘治時期(1488∽1505年),政府錢鈔皆折銀計算,紙幣已經名存實亡。明中葉以後,由於白銀成為流通的主要貨幣,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實行的「班匠」征銀和萬曆九年(1581年)推行的一條鞭法「計畝征銀」,使得白銀為各階層人民所普遍需要。這一時期隨著城市手工業的迅速發展,農副產品商品化程度增加,在一些行業里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到了明後期,不僅大宗交易用銀,連小買賣都使用白銀,這在明朝的野史雜記、戲曲小說里都有生動而翔實的記錄。那時,商人們以銀量富,有銀百萬兩稱大賈;幾十、幾萬兩稱中賈;千百兩的則為小賈。上至皇帝、官僚,下至中小地主競相搜刮積銀,如明英宗朱祁鎮就是一個愛好貯銀的皇帝;正德、嘉靖時,權傾朝野的大臣劉瑾、朱寧、嚴嵩父子等所藏白銀亦皆千、百萬兩計。據史書記載,明代白銀的使用,仍以錠為主,其銀錠的形制基本上還是元代模式,為重約「五十兩」的「元寶」形,不但銀條少見,就是磚碼形的銀錠也少見,因為「元寶」攜帶比較方便。
明末清初外國白銀的大規模輸入,與海禁政策的放鬆密切相關。隆慶元年(1567年) ,詔「准販東西二洋」,引發了東南沿海蓬勃的海上貿易,也打開了外國銀元流入中國的源頭。貿易中,外國對中國商品的渴望遠遠超過中國對外國物品的需求 。清末任中國海關總稅務司的ROBERT HART曾無奈嘆息:「中國有世界上最好的糧食,米;最好的飲料,茶;以及最好的衣著,棉、絲和皮毛。既有這些大宗物產以及無數土製副產品,所以他們不需要從別的地方購買一文錢的東西」。這樣,貿易的外方只能用白銀換取中國商品。
明末清初外國輸入的白銀,主要是南美洲白銀和日本白銀。
十六世紀中期,南美洲發現了藏量極為豐富的銀礦,秘魯、墨西哥等國均開采出數量驚人的白銀。十六世紀初,世界白銀年均生產約1,511,000盎斯。但在十六世紀中期,即明嘉靖二、三十年間,年均產量已提高到10,017,000盎斯,此後直到十八世紀中葉,即清乾隆年間,世界銀產量保持在9,000,000至17,000,000盎斯之間。而南美洲十六至十八世紀期間的白銀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的近百分之八十。至於日本,其白銀礦藏量也極大,被歐洲人譽為「銀島」。據估計,十七世紀初期以前,日本白銀產量約佔世界的百分之二十。正是由於與中國貿易的另一方「均無他產」,但有豐富的白銀蘊藏和儲備,所以「夷人悉用銀錢易貨,故歸船自銀錢外無他攜來」。而中國,物產豐富,獨缺白銀,自然視白銀為奇貨。中外雙方在貿易中找到了契合點,所以導致了絲綢、陶瓷外流,而銀幣內流的局面。
外國銀幣大規模入華以前,中國傳統白銀形制,最基本的是鋌狀的,也有餅形和銀錠,攜帶使用極為不便,交易時須用戥子秤重,並以笨拙的切割法才能完成買賣,銀子成色的鑒定也未有統一的標准。這與當時日益擴大的白銀使用形成了一種不和諧,因此,標准劃一、大小適中的外國白銀鑄幣一進入廣東、福建就受到民間喜愛而快速流通,也就不奇怪了。
明末清初輸入中國的外國白銀,林林總總有數十種之多。「聞有大髻、小髻、蓬頭、蝙蝠、雙柱、馬劍諸名等語」。其中流入量大,流通廣的外國銀元有「本洋」(為西班牙所鑄的銀幣,有雙柱、卡羅斯三世、卡羅斯四世、費迪南七世等版別)、「馬劍」(十七至十八世紀末荷蘭所鑄,因幣面所鑄為騎士策馬執劍圖,故曰馬劍)、「鷹洋」(俗稱英洋,墨西哥所鑄,幣面為一蒼鷹,嘴叼一條掙扎扭曲的長蛇,昂然站立於仙人掌之上,故有「鷹洋」之名)、「龍洋」(亦名龍番,大日本,因幣面正面鐫刻有「大日本」三字,背面鐫刻有蟠龍紋而得名).

外國白銀的輸入對中國貨幣體系形成了決定性的沖擊,並最終推動中國完成了向銀本位的轉變。乾隆五十七年起,中國開始自鑄銀元。而且,此後所鑄的金銀錢和銅質錢,形制樣式均仿自外國銀元,中國的貨幣單位也從「兩」完成了向「元」的過渡。
4、紙幣發行量規律
紙幣必須由國家發行,強制使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印刷紙幣,違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我國人民幣授權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發行。
紙幣只是一種貨幣符號,所以它本身沒有價值。
紙幣是由國家發行的,那麼紙幣是否可以任意發行?不行,因為紙幣是按照金屬貨幣執行流通手段的,紙幣的發行量必須以流通中所需貨幣量為基礎,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紙幣發行量要以流通中所需的金屬貨幣量為限.
當前,世界各國都是採用紙幣流通而不再採用金屬貨幣。自從本世紀70年代以後,世界各國的紙幣發行都不再同黃金直接掛鉤,紙幣的發行量不再直接取決於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而受商品可供量與紙幣流通速度的制約。當紙幣流通量過大,紙幣貶值時,必然引起價格上漲,即形成通貨膨脹。由於紙幣流通規律是在金屬貨幣流通規律的基礎上派生出來的,可以將馬克思的貨幣流通規律按紙幣流通規律寫成:
PQ
M=———
V
式中,M為紙幣流通量;P為商品的平均價格;Q為商品數量;V為紙幣流通速度。這表明,在紙幣流通的情況下,商品價格隨著紙幣數量的增減而漲跌。紙幣所代表的價值與紙幣流通量成反比,商品價格與紙幣流通量成正比。

貨幣發行規律〖貨幣發行量=(待售商品的總數×價格)/貨幣周轉次數〗
5、通貨膨脹現象及危害
通貨膨脹是紙幣發行過多超過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而造成的紙幣貶值,物價上漲的現象. 通貨膨脹中的「物價」,是指商品和勞務的價格水平,不包括股票、債券等金融資產以及其他金融資產。通貨膨脹是指物價總水平持續的、普遍的上漲過程。因而,季節性、暫時性或偶然性原因引起的部分商品價格上升,則不應視為通貨膨脹。通貨膨脹的特徵是紙幣貶值,物價上漲,但物價上漲不全是由通貨膨脹引起的。通貨膨脹的必然結果是物價上漲,但是物價上漲並不一定反映通貨膨脹。物價的上漲取決於多種因素,如商品供不應求、商品內在價值量的上升、貨幣本身價值的下降以及商品價格的人為上調等。這些因素引起的物價上漲,不能看作通貨膨脹。另外,物價不上漲也並不一定不存在通貨膨脹。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政府嚴格控制物價和工資,並實行商品的票證化、強制性儲蓄和商品供應不足等所造成的物價不上漲的紙幣供應量過多現象,稱作隱蔽性或變相的通貨膨脹。因為只要政府放鬆物價管制,物價即刻就會上漲。
通貨膨脹是價值符號流通條件下特有的經濟現象。自紙幣問世起,它的發展總是與通貨膨脹問題聯系在一起,世界上幾乎每種紙幣均是由於發行過度造成通貨膨脹,最後以貶值而告終。隨著通貨膨脹的發展,社會公眾意識到通貨膨脹的來臨,便會將餐余的紙幣盡可能地轉換成商品,社會購買力由此增加,物 價即呈上升趨勢。通貨膨脹嚴重時期,政府無限制地增加紙幣供給,社會公眾對紙幣喪失了信心,開始搶購、囤積商品,從而使銀行儲蓄急劇下降,物價暴漲。

至於錢的與意義,這種提法本身就是基於人的認知的基礎上的,沒有客觀標准可以衡量。100個人會有100種說法,見仁見智,無需糾纏其中。
經濟學家們普遍認為,金錢就是表現、度量、購買其他商品或勞務價值無任何障礙的工具,並且是經濟價值統一形態暫時的居住所。
因此錢的本質和作用應該就是交換的工具,只不過在歷史長河的演變中人類社會的日益復雜使得金錢的地位不斷提高,以至於具有某些象徵意義而令樓主問出這個問題。

閱讀全文

與廣東貴金屬易金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外匯付款碼 瀏覽:759
國際bot融資 瀏覽:900
股權激勵融資業務 瀏覽:276
外匯交易現狀 瀏覽:517
國通信託雷 瀏覽:592
平安信託財富怎麼樣 瀏覽:698
現金流量表融資 瀏覽:352
人工智慧自動化交易 瀏覽:164
ec獲融資 瀏覽:260
磁共振融資 瀏覽:862
日元1100摺合人民幣 瀏覽:866
安全的貨幣基金公司 瀏覽:687
600470資金流向 瀏覽:501
巨人理財跑路 瀏覽:32
原油下跌油氣基金 瀏覽:535
中歐基金地址 瀏覽:520
貨幣基金贖回限額 瀏覽:158
平安期貨在哪綁定銀行卡 瀏覽:828
美元匯率人民幣買入 瀏覽:392
2013民間融資 瀏覽: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