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外匯 > 銀行外匯理財產品現狀

銀行外匯理財產品現狀

發布時間:2024-10-11 07:52:16

❶ 目前,中國銀行的理財產品的發展現狀,以及有什麼問題風險

資管新規實施滿月。在「破剛兌」「凈值化管理」等要求下,銀行「保本」理財發行量、收益率均呈明顯下降趨勢,向凈值化轉型效果還未充分顯現。

業內人士表示,凈值化轉型仍存在資產估值、投資者教育等諸多障礙待突破。當前,一些銀行已開始在產品方面作出嘗試性准備,但市場仍在等待理財產品監管細則落地,作為資管新規配套細則的銀行理財業務監管辦法將適時發布。

銀行理財市場的變與不變

資管新規中部分條款對銀行理財業務影響巨大。4月以來銀行理財產品從發行數量、平均期限和預期收益率等方面均出現明顯變化。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銀行理財產品行業運營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自3月開始驟降,4月環比減少20.42%至10846款。進入5月後,產品發行數量持續走低,上周(5月18日-5月24日)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共1938款,較5月11日-5月17日一周減少317款。

資管新規下保本理財將逐漸淡出市場,目前保本理財呈現明顯下降趨勢。4月保本理財發行量佔比為33.15%,與之前相比差別不大,但5月以來保本理財發行量有所收縮,佔比持續下滑。某城商行客戶經理表示:「我們會向客戶強調整改期截至2020年底,在此期間保本理財仍會繼續發售,但在銷售過程中不再承諾保本保收益。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是按照約定收益給予客戶。但與去年相比,預期收益率下降得明顯,產品並不是特別好賣。

2017-2018年4月中國銀行理財發行數量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隨著移動互聯等新興技術的發展,購買理財的渠道也逐漸由線下向線上轉移。手機銀行和網銀正成為投資者購買銀行理財的主要渠道,佔比達到62.46%。在和銀行業內人士的訪談中也了解到,目前各家商業銀行都在加大以手機銀行為代表的移動金融資源的投入。

外匯理財產品有哪些需注意的風險

目前,銀行發售和代銷的外匯理財產品種類繁多,與匯率掛鉤、與利率掛鉤,或與黃金價格掛鉤收益率等等,一些美元產品的預期年收益率接近10%甚至更高。高收益外匯投資產品同時也隱藏著高風險,這是投資的規律。但是投資者在購買時需要搞清楚,產品的風險增加值是否高於可能帶來的收益增加值。如果不是這樣,最好避免這項投資,投資者要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相應的產品。

那麼,外匯理財產品有什麼樣的風險呢?

風險一:結構風險

一些產品跨市場操作,比如和LIBOR(倫敦同業拆借利率)掛鉤,或者是和黃金等商品價格掛鉤。銀行預先設定一個價格波動區間,當實際價格落在這個區間內投資者可獲得收益。而一般投資者並不熟悉這些市場的走勢,盲目購買就可能要吃虧。

還有些產品投資的是歐元這樣的強勢貨幣,但到期後卻以其他貨幣歸還本金,此時投資者更要事前弄清楚各種貨幣走勢,否則存在一種強勢外幣投資期滿後會被變成其他弱勢貨幣,導致真正的投資收益縮水。另外,一些產品與未公開的模型或指數掛鉤,投資者就更摸不著頭腦了,這種相當於黑箱的理財產品風險很大。

風險二:贖回風險

有些產品是銀行可終止合同的,銀行每三個月有權終止合同。銀行可能會選擇對自己不利的時候終止合同,而這時很可能是投資者獲得高收益的時候。對銀行終止合同的產品,投資者有必要選擇更高收益的產品。目前我國各銀行對於提前終止權的設定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銀行在支付收益時可以提前終止該產品,客戶沒有提前終止產品協議的權利。如果想要提前終止產品協議需交納一定的違約金;二是根據客戶投資產品的金額大小,客戶擁有提前贖回的權利。

我國市場上大部分外匯理財產品,銀行都有可提前終止該理財產品的權利,而客戶沒有此項權利,這種情況下雖然銀行給出的預期收益比較高,但是如果銀行提前終止協議投資人可能實際收益達不到預期收益。如果購買的產品市場的收益率上漲,而客戶沒有提前終止協議的權利,這樣就可能損失掉協議利率與市場利率之間的收益。

風險三:信用風險

購買產品前一定要搞清楚五個問題:產品宣傳的是預期收益還是固定收益;有無保底收益;注意比較累計收益率與年收益率的區別;還要看到期是否還本,歸還本金有無其他附加條件;投資收益由誰負責。

最重要的是,一般說來銀行的信用等級是最高的,其他公司信用等級相對較低。如果到期後本金和收益的支付人是一家信託公司,這也使風險增加,一旦信託公司破產,不要說投資收益,就連本金也難保。

風險四:匯率掛鉤風險

市場上還有一些與匯率掛鉤以及帶有選擇權收益的外匯理財產品。這些產品對於客戶來講,雖然有較大的收益,但是如果判斷不好匯率的波動方向,不僅使自己的收益下降還會因匯率的波動使自己手中的貨幣貶值而損失,例如某些理財產品與匯率掛鉤,在計息日協定一個匯率價格,以這個匯率價格為基準如果到期日匯率波動在約定的范圍內,那麼客戶就可以得到高的收益率,如果超出了約定的波動范圍,那麼客戶獲得的收益就比較少。

除此之外客戶還可能承擔存款貨幣貶值給自己帶來的損失。因此理財產品客戶應該主要觀察記息日的參考匯率和相關波動范圍的設定,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風險。

外匯理財產品在高收益的背後,存在著高風險,自然不在理解范圍之外。但是在做選擇權外匯理財交易的時候在選擇掛鉤貨幣、產品期限,以及協議匯率還有持有期限方面只要慎重選擇,一定要仔細看清楚:一是否有提前終止權;二收益率與期限的配置;三與利率、匯率掛鉤的形式以及利率匯率變動情況,一定會做好防範外匯理財中的風險。

❸ 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發展現狀

2008 年以來,我國盡管面臨國內經濟增長速度回落、境內外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場動盪不安的局面,銀行理財產品的銷售仍然創下歷史新高。銀行理財產品的樣式種類、發行款數與資金規模都在急劇膨脹。2008 年各主要商業銀行累計發售7799 期理財產品,募集資金約合人民幣為23055 億元。同期保險理財產品、信託理財產品、公募基金和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的新募集資金分別約為6243 億元、5637 億元、1827 億元和226 億元。無疑,銀行理財產品已穩居理財市場的第一位,規模超過其他類別理財產品的總和,成為推動國內理財市場發展的主要力量。

2009 年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發行數量累計為7850 款。進入2010 年,銀行理財產品發行數量快速增長的步伐未有減慢跡象,截至9 月29 日,共有102 家商業銀行發行了8051 款銀行理財產品,超越2009 年的全年發行數量。中國理財市場目前還是個新興市場,以前都是照搬別人的模式,國內銀行只獲取微薄的代銷費用,真正管理產品的是研發該產品的國外銀行,巨額利潤也被他們獲取。然而,金融危機使國外銀行產品的設計和運作能力受到質疑。因此金融危機之後,國內銀行逐漸開始組建自己的研發團隊和管理團隊,對產品進行自主研發、自主投資和自主管理,自主研發產品將成為今後理財市場的主流。面對來自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內銀行在理財產品業務創新方面將不得不越來越謹慎。

隨著中國經濟規模的增長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理財的需求已經被釋放出來。中國銀行理財產品市場前景十分看好,未來十年間,將會以超過中國GDP 的增長速度而高速發展。近年來,在我國金融領域理財業務發展迅速,理財機構類型多樣,產品種類繁多,投資渠道逐步擴大,市場規模增長迅速,機構合作日趨緊密。綜合分析,我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市場有如下特點:

1. 理財機構類型多樣。我國開展理財業務的既有銀行業金融機構,也有證券、保險業金融機構。具體包括: 商業銀行、信託公司、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保險公司。此外,還有部分帶有投資咨詢、投資顧問、財務管理性質的企業、理財中心、理財工作室和個人也涉足理財業務,我國理財機構類型多種多樣。

2. 理財產品種類繁多。2004 年開始,我國各家金融機構陸續推出自己的理財產品,包括人民幣理財產品和外幣理財產品。信託公司作為專業化的信託業務經營機構,開展面向特定客戶的單一資金信託計劃和面向非特定投資者的集合資金信託計劃。證券公司從1995 年開始從事客戶資產管理業務,包括面向特定客戶的定向資產管理、面向非特定投資者的集合資產管理和針對特定資產的專項資產管理三類。2005 年年初我國出現了首個人民幣結構性理財產品,2005 年年底,銀監會允許獲得衍生品業務許可證的銀行發行股票類掛鉤產品和商品掛鉤產品,為中國銀行業理財產品的大發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證。銀行理財產品從此得到較快發展,權益掛鉤、項目融資、新股申購、QDII 等類別的新產品不斷涌現,我國理財產品種類繁多。

3. 監管制度,內控制度不完善。我國現在跨行業、跨市場的理財產品日益豐富,市場競爭也日趨激烈。目前,我國金融市場也已形成了票據、債券、股票、基金、期貨、黃金等比較完整的產品系列,同時還出現了債券買斷式回購、債券遠期交易、利率互換、遠期外匯交易、外匯掉期交易、權證等新的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品。由於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部分理財產品收益明顯下降,風險程度上升。理財產品售後糾紛一再發生。我國銀行業理財產品的監管制度和內控制度還有待完善。

4. 缺乏高素質理財業務人員。我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涉及股票、基金、保險、國債、信託、外匯等多個領域,因此,對個人理財業務從業人員資格一般都有具體要求,已明確從業人員的資質條件、職業操守、相關限制及違法責任。保證相關理財人員具備必要的知識、行業經驗和管理能力,充分了解所從事業務的有關法律法規和監管規章,理解所推介理財產品的風險特徵,遵守職業道德。我國商業銀行目前還缺少這樣的理財業務人才。

5. 投資者的風險意識低。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銀行理財產品也不例外。在投資過程中,如果願意承受的風險越大,那麼投資的潛在收益率也就高。投資收益和投資風險是成正比例的。而很多投資者在購買理財產品時,認為銀行的理財產品是沒有風險的,或者認為風險是很低的,只看到理財產品的收益,而往往忽視風險的存在,風險意識較低。由於每一個人對風險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樣的,銀行理財從業人員一般都要通過風險測試以及根據客戶的年齡與資產狀況進行判斷。

❹ 理財業務的現狀

(一)我國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總體發展特點
據統計,2005年我國人民幣產品才121隻,外幣產品566隻;2006年理財產品實現了幾 345隻,外幣產品744隻;2007年產品的發行數量和規模都呈現出爆發性的增長,各大銀行在理財產品的發行數量和發行規模劇增,可以說見證了我國資本市場和理財市場的全面繁榮,充分體現了我國居民經濟活動的活躍。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理財業務呈現了三個方面的整體特點:第一,人民幣產品的投資價值顯著高於外幣產品;第二,股票、混合類產品的投資價值高於其他類別產品;第三,中資銀行的人民幣股票、混合類產品全面超過了外資銀行,但是中資銀行以數量取勝,外資銀行更注重產品設計和適銷對路,中資銀行產品的收益和風險指標明顯落後於外資銀行。
(二)我國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不足之處
據近期數據顯示,受次貸危機影響,國內理財市場面臨的難題日益顯現:理財產品出現了大面積的低收益、零收益,甚至是負收益現象,不僅中資銀行暴露出產品設計方面的缺陷,外資銀行的產品也表現出結構設計越來越復雜,產品的投資價值卻越來越不盡如人意的現象。具體而言,我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存在以下問題:
1.銀行理財產品多為較為初級的重復性產品,設計缺乏差異化
目前國內商業銀行的金融產品同質性很強,且真正適合理財服務的品種不多。我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把握市場脈搏能力相對較弱,尚未成立一支專業化的團隊系統深入地研究整個資本市場、理財市場和客戶的產品需求,因此缺乏設計差異化並富有競爭力的理財產品。在許多理財產品開發中,銀行只是運用網路優勢、營銷優勢和政策優勢,與合作方進行對接,是理財產品業務鏈中下游的關系,只是一個管道和平台,產品附加值極低,主動權始終掌握在他方,而銀行只從中獲得極低的代理費。
2.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缺乏自主創新能力。由於國內銀行市場化運作的時間較短,加之市場上金融工具相對缺乏,使得現階段商業銀行對復雜金融產品的對沖交易能力欠缺。很多銀行在發售自己的理財產品時,並沒有將產品結構拆開,自己到金融市場中獨立操作,獲取更大的利潤,而是連同自己的存款以及結構產品打包一起與外資交易對手平盤。結果,不論我國商業銀行推出何種理財產品,在這一過程中只相當於外資銀行的零售終端而已。由於我們商業銀行未能直接參與市場,組合衍生產品的能力與外資銀行相比較弱,因此只能被動的接受外資行的報價。
3.理財產品的信息不對稱,對產品風險的提示不夠
雖然產品說明書中均對可能面臨的風險作了比較詳細的揭示,然而銀行許多營業網點沒有在明顯的位置張貼風險提示公告,而且少部分營銷人員只強調收益不強調風險的行為更會導致客戶的不滿,引發許多糾紛,對銀行聲譽造成負面影響。此外,許多商業銀行的信息披露工作依舊不到位,產品售後服務跟不上,無法定期給客戶發送理財產品對賬單和公布理財產品凈值,缺乏相應專業人士對產品進行分析,因此,當理財產品收益低於儲蓄存款稅後收益時,投資者存在普遍的不滿情緒,投訴等情況經常出現。所以在鼓勵銀行產品創新的同時,也要做好投資者風險教育,投資者應當根據個人的風險偏好,理性選擇相應產品。

❺ 請問現在買銀行的外匯理財產品(美元)合算嗎

你的問題看似簡單,其實也挺費神。
目前人民幣理財比美元理財空間是小一些,而且收益越來越低,同樣人民幣理財產品也是投資人與機構(銀行)簽訂的一個投資協議,解釋權仍在機構,法律同樣並不保證你的收益部份。但人民幣目前仍有升值壓力,而且前兩天央行宣布對非美貨幣浮動匯率由過去的1.5%調整為3%,目前持有人民幣並不「吃虧」。
美元理財比人民幣路子略寬一點兒,隨著美元目前越來越強和國內美元利息調整,再加上銀行出售的理財產品,投資美元收益肯定要略高於人民幣。同樣,銀行的理財產品也與人民幣理財產品一樣,主動權在銀行,也存在著法律不保證你的收益部份(一般情況下,銀行還是能兌現的)。
你目前錢還不多,上述兩點你都可參考。我看換不換都無所謂,但你剛參加工作就能精打細算,這對於你今後的財產積累後的理財有好處。

❻ 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有什麼發展趨勢

我國各大銀行近些年在業務能力的創新上大下力度,銀行理財業務已成為銀行業發展的新熱點,跨行業、跨市場的理財產品日益豐富,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一、我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發展現狀
目前我國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不僅數量眾多,而且產品種類繁雜。以下是近年銀行理財產品的數據信息如下:
(1)投資期限可分為短期產品和中長期產品。其中,短期產品一般指期限為六月以上一年內的產品,中長期產品是指期限則是一年以上的產品。
(2)發行規模有國家控股銀行和上市股份制銀行發行。自2004年銀行理財產品問世以來,每年都在以幾何速度增長。但是銀行理財產品真正引人注意是在2009年。來自於普益財富的數據顯示,2009年至今,產品發行總量超過近一萬只,而2008年全年產品發行數量就為六千多隻。
(3)發行能力上,中行、交通、民生則名列前茅。
(4)銀行存款一方面面臨來自外部非銀行金融機構的激烈競爭,另一方面又受制於內部體系嚴格的存貸比監管,導致商業銀行主要通過大量發行理財產品進行存款競爭。因此,近年來各家商業銀行紛紛加大了對理財產品的發行和推廣力度。
二、未來發展趨勢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不斷擴大,蔓延形成全球性金融危機,實體經濟也遭受侵害。全球證券市場大幅下挫,外匯市場劇烈震盪,商品市場同樣未能倖免,經濟增長放緩或出現衰退,各國為拯救金融體系和刺激經濟增長紛紛出台政策措施。
1、多樣化投資;我國大多數的理財產品都是採用信貸理財,雖然流動性比較差,但收益還是比較穩定的,深受投資者的喜愛,零八年以來隨著股票、基金、債券等收益的減少,再加上美國金融危機影響,股票和證券也慢慢進入了低谷。
2、個性化投資;美國的次貸危機給各個理財產品都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和風險,投資者也就慢慢走向了更加安全穩定的投資產品,收益固定風險小,銀行對市場分析又是格外的細心,在產品設計階段更重要的是把控制風險放在首位。
3、規模化投資;從收益上看,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眾多,這一切都是由於先前的產品基數低,隨著技術的不斷增加,以及相關業務的成熟,銀行將更多地去關注理財產品的質量以及規模的良性發展,而非一味副收益產品數量。
4、結構復雜化投資;同業理財產品的逐步拓展,將原有外資機構和中資商業銀行之間的「銀銀」合作模式映射到國內大型銀行和中小銀行之間的同業理財模式,投資組合保險策略的逐步嘗試,產品的穩健與否並不在於是否參與了高風險資產的投資,而是在於投資組合的合理配置,另類投資的逐步興起,藝術品和飲品(酒與茶)已逐步進入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的投資視野,未來的低碳概念、不動產和自然資源的投資將會成為下一個熱點。

閱讀全文

與銀行外匯理財產品現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白銀克價今日價格 瀏覽:810
一人民幣能換多少澳元 瀏覽:911
郵政小額貸款ppt 瀏覽:937
融資合作書 瀏覽:345
通達信怎樣設置基金持股公式 瀏覽:998
鄭商所紅棗期貨手續費 瀏覽:882
天津聚川理財 瀏覽:960
私募fof可以投公募基金么 瀏覽:87
大成睿景靈活配置混合基金 瀏覽:675
上海聯合投資參股 瀏覽:115
外匯私募理財 瀏覽:870
智利礦業投資 瀏覽:962
簡理財騰訊 瀏覽:694
濟南帥哥家居理財 瀏覽:754
索菲特股票 瀏覽:219
信廣立誠貸理財 瀏覽:242
外匯代表什麼 瀏覽:194
寄雲融資 瀏覽:213
全額資金 瀏覽:255
信託報送 瀏覽: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