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儲備是衡量一國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之一,它能夠調節國際收支、穩定匯率、保持本幣國際信譽、確保國民經濟健康發展。外匯儲備作為一國調節國際收支,穩定外匯市場、表明一國資信和防範金融風險現實能力的標志,在當前金融市場動盪不定和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具有非同尋常的作用。中國外匯儲備自1993年起保持連續22年增長,然而2015年開始,外匯儲備增長的趨勢突然逆轉,外匯儲備量下降為 3.33 萬億美元;2016年減少為3.01萬億美元,較上一年下降3198.44億美元;2017年為3.13萬億美元,雖然較2016年有所上升,但仍小於2015年儲備量。截至2018年3月底,我國外匯儲備余額為3.14萬億美元,比2017年末增加29億美元。本文以「中國外匯儲備變化的成因」為題,試圖探究中國經濟新常態背景下中國外匯儲備量變化的原因和帶來的影響,正確了解中國經濟發展新動態。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外匯儲備;人民幣匯率
一、引言
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貨幣當局所持有的,用於國際貿易中對外支付、彌補國際收支逆差以及維持該國貨幣穩定,國際間普遍接受的外國貨幣,是國際儲備的一部分。外匯儲備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重要指標,表現了一個國家購買力的強弱,在國際支付和穩定匯率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合理的外匯儲備量是一個國家對外經濟平穩發展的基礎。2014年中國外匯儲備總量達3.84萬億美元,居全球首位。但2015年開始中國外匯儲備量突然出現「減倉」勢頭,借機唱衰中國經濟的輿論又一次出現。外匯儲備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市場對我國儲備資產不足的擔憂,市場上甚至出現「中國外匯儲備耗盡論」、「保住外匯儲備等聲音。這些聲音是否正確?究竟該如何判斷當前形勢?
② 中國2014年有多少外匯儲備
截止到2014年年底,中國的外匯儲備已經達到了3.8萬億美元的規模,整體來說中國的外匯儲備規模還是相當龐大的
③ 中國外匯儲備現狀是多少 外匯儲備是不是越多越好
截至2018年9月份,中國外匯儲備為31097.16億美元。
外匯儲備過多可能引起的問題:
1、外匯儲備的過度增長,有可能通過基礎貨幣的擴張,引發泡沫經濟或通貨膨脹風險。而泡沫經濟和通貨膨脹,是威脅經濟穩定高速增長的兩大宿敵。盡管中央銀行可以通過沖銷干預吸收過多的貨幣,但是,其效果會受到市場規模的限制。從市場的承受能力來看,央行每年大規模發行票據的空間越來越小。因此,一旦出現通貨膨脹風險,央行會處於非常被動的狀態。
2、過多的外匯儲備有可能降低我國對外金融資產的收益水平和財富增長速度。這一結論主要來自以下三個觀點:其一,我國外匯儲備的收益率要遠遠低於外商直接投資的收益率,二者的差額在某種程度上形成了國民財富的流失。據推測,通常外匯儲備的收益率大概在3%左右,而外商直接投資的平均收益率至少達到10%。其二,央行發行票據回籠貨幣需要支付利息,而外匯儲備利息形成央行收入,當前者大於後者時,央行持有外匯儲備的成本會相應上升。其三,官方外匯儲備屬於短期、低收益對外投資,而民間對外資產主要為中長期、高收益投資,因此,前者的比重過高會降低我國對外金融資產的收益水平。
3、外匯儲備的過快增長,會增加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劇貿易摩擦。國外一些人士一直把外匯儲備的增加作為中國政府阻止人民幣升值和操縱外匯市場的「證據」,並據此要求中國擴大匯率制度彈性和實現人民幣升值。此外,一部分發達國家政府也會以人民幣匯率問題為借口,對中國出口商品實施貿易保護措施。
由此可見,由國際收支失衡引起的外匯儲備過度增長,不僅妨礙了對外經濟的穩定發展,而且「威脅」著國內宏觀經濟的穩定。在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物價水平較低、就業狀況有所好轉的宏觀形勢下,國際收支不平衡正在成為我國宏觀調控面臨的突出矛盾。正是基於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著重指出,把促進國際收支平衡作為保持宏觀經濟穩定的重要任務。
④ 中國外匯儲備現在有多少
中國外匯儲備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美元資產,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數據,2014年一季度末,中國回外匯儲備總答額增至3.94萬億美元。[1]2014年6月底達到39932億美元的最高峰。
中國人民銀行2017年2月7日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月31日,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為29982.04億美元,連續第七個月下滑,並自2017年2月以來首次低於3萬億美元。2018年元月公布的中國外匯儲備是3萬1千多億美元。
⑤ 中國外匯儲備的狀況發展
中國外匯儲備(不含港澳台)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美元資產,其主要持有形式是美國國債和機構債券。 2006年2月底中國大陸的外匯儲備總額為8537億美元(不包括港澳的外匯儲備),首次超過日本,位居全球第一。
中國大陸外匯儲備作為國家資產,由中國人民銀行下屬的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管理,部分實際業務操作由中國銀行進行。
2010年12月國家外匯儲備28473.38億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481億美元。
中國外匯儲備--2010年單位:億美元 月份 數額 1 24152.21 2 24245.91 3 24470.84 4 24905.12 5 24395.06 6 24542.75 7 25388.94 8 25478.38 9 26483.03 10 27608.99 11 27678.09 12 28473.38 2009年6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21316億美元,首次突破2萬億美元大關;另外,6月M2同比增長28.46%,創下1996年5月份以來新高,而M1同比增長24.79%,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網站2009年7月15日的數據, 2009年上半年,中國人民銀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實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加大金融對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貨幣信貸快速增長,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
國家外匯儲備增長17.84%
2009年6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21316億美元,同比增長17.84%。上半年國家外匯儲備增加1856億美元,同比少增950億美元。6月份外匯儲備增加421億美元,同比多增302億美元。6月末人民幣匯率為1美元兌6.8319元人民幣。
2001年底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我國加速融入全球經濟,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國際收支持續大額順差,對國民經濟影響日益增強,加之西方經濟持續低迷,促使外國直接投資大幅度增加,全年增量超過500億美元。2001年全年外匯儲備凈增466億美元,外匯儲備量突破2000億美元居於世界第二位。伴隨著入世後外匯儲備規模的較快增長,2001年,外匯儲備經營以規范化、專業化和國際化為目標,建立了投資基準經營管理模式和風險管理框架,完善了大規模外匯儲備經營管理的體制機制。
與此同時,中國的進出口貿易高速增長,總值超過6000億美元。此外,美元利率的下降使得人民幣利率水平高於美元,進一步促進了外匯的流入。因此,在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雙順差的推動下,中國的外匯儲備出現大幅增長,2006年2月底更是達到8536億美元,首次超過日本的8501億美元,躍居世界第一。
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三季度,我國對外金融凈資產17962億美元,同時外匯儲備達到了38877億美元。
中國成立外匯管理機構20年來,外匯儲備規模增長了78倍。
2015年2月2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公報數據顯示,2014年年末國家外匯儲備38430億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17億美元。全年人民幣平均匯率為1美元兌6.1428元人民幣,比上年升值0.8%。
12月減少1079億美元
2015年12月,外匯儲備減少1079億美元,全年累計出現了首次下滑,當月降幅超出經濟學家的預估,人民幣貶值擔憂加劇。
2015年12月末中國外匯儲備為3.33萬億美元,較11月下降創紀錄的1079億美元。
在經濟減速和股市重挫之際,中國政府為了抑制人民幣貶值而消耗了外匯儲備。人民幣兌美元周四跌至五年低點,當日央行把中間價設於出乎意料的低位,暗示其對人民幣貶值的容忍度上升。
2015年12月2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15年末國家外匯儲備33304億美元,比上年末減少5127億美元。全年人民幣平均匯率為1美元兌6.2284元人民幣,比上年貶值1.4%。
⑥ 中國外匯儲備結構
我國外匯儲備的構成主要是美元資產、日元資產、歐元資產、英鎊資產等外幣資產,這些外幣都以債券、股權、貨幣等表現形式存在著,享有著極高的流動性。外匯儲備是一國經濟穩定的基礎,所以其選擇上都是以幣值穩定的發達國家的本幣為主,其他品種佔比都比較小。
據相關數據統計,當前我國的外匯儲備在這些貨幣儲備之上,現在逐步呈現出了多元化。在外匯儲備貨幣結構中,美元佔比從1995年的79%下降至2014年的58%,非美元貨幣同期從21%上升至42%。並且從2005年至2018年末,我國黃金儲備規模從600噸升至1852噸。以上種種反映了我國與世界其餘各國當前良好的合作關系。
綜合來說,外匯儲備一般情況都是選擇幣值較為穩定國家的本幣,這是因為在全球金融危機的時候,這些國家比其餘各國擁有更為強大的經濟穩定性,外匯儲備貨幣價值的穩定反過來也是能穩定本國幣值,使得其抗風險能力更強。
拓展資料:
普遍分類
按受限程度:分為自由兌換外匯、有限自由兌換外匯和記賬外匯
自由兌換外匯,就是在國際結算中用得最多、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可以自由買賣、在國際金融中可以用於償清債權債務、並可以自由兌換其他國家貨幣的外匯。例如美元、港幣、加拿大元等。
有限自由兌換外匯,則是指未經貨幣發行國批准,不能自由兌換成其他貨幣或對第三國進行支付的外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規定凡對國際性經常往來的付款和資金轉移有一定限制的貨幣均屬於有限自由兌換貨幣。世界上有一大半的國家貨幣屬於有限自由兌換貨幣,包括人民幣。
記賬外匯,又稱清算外匯或雙邊外匯,是指記賬在雙方指定銀行賬戶上的外匯,不能兌換成其他貨幣,也不能對第三國進行支付。
按來源用途:分為貿易外匯、非貿易外匯和金融外匯
貿易外匯,也稱實物貿易外匯,是指來源於或用於進出口貿易的外匯,即由於國際間的商品流通所形成的一種國際支付手段。
非貿易外匯是指貿易外匯以外的一切外匯,即一切非來源於或用於進出口貿易的外匯,如勞務外匯、僑匯和捐贈外匯等。
金融外匯與貿易外匯、非貿易外匯不同,是屬於一種金融資產外匯,例如銀行同業間買賣的外匯,既非來源於有形貿易或無形貿易,也非用於有形貿易,而是為了各種貨幣頭寸的管理和擺布。
⑦ 2014年外匯收入為什麼這么高
2014年,國際收支狀況是一國匯率變化的直接因素:(一)經濟發展水平中國經濟總量地位的提升和持續增長的預期是推動人民幣緩慢升值的深層原因,使得人民幣彈性變大人民幣匯率變動的影響因素是多種多樣的,經濟發展狀況良好。巨額的外匯儲備帶來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各種作用的疊加形成了如今的匯率,佔全球外匯儲備近四分之一。在如今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下,這也是近幾年人民幣不斷升值的原因之一,更反向推升了人民幣幣值,外界對人民幣就越有信心,外匯的流入也會給外界傳達信息,外匯儲備的擴張推動人民幣升值。外匯過多的流入勢必會給人民幣帶來升值的壓力。即使我國實行外匯管制政策。2005年匯制改革,中國外匯儲備已近4萬億美元。人民幣匯率的變動加入了市場的因素。因此。如果人們預期外幣匯率會上升,中國一直實施積極的人民幣匯率政策,抑制了投機資金的動力,降低外匯儲備增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人民幣的過快升值,人民幣升值的心理預期就會出現;另一方面央行利用利率政策和匯率政策對外匯儲備進行調控,而人們的行為使得通貨膨脹變成現實。其中主要因素如下,近幾年有所放緩但也保持7%的增速,外幣匯率就會上升,如此的惡性循環在一段時間內仍難以得到解決。不過,央行為保持人民幣幣值穩定不斷強制結匯,就會搶購商品。2010年之前幾年。(四)匯率政策中國實行外匯管制,人民幣匯率已從固定匯率變為以市場供求為基礎,中國實行的積極的匯率政策才保證了人民幣不因過快的經濟增長而出現大幅升值的現象的出現,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經濟發展的走勢一般對應著一國幣值的走勢。央行已經多次擴大了人民幣的浮動范圍。可以說。人民幣不斷升值。(五)心理預期心理預期是匯率變動的直接因素之一。例如,人們產生物價上漲的心理預期、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通貨膨脹預期引起外幣匯率上升,這又導致外匯儲備攀升、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二)國際收支狀況一般來說,心理預期的變化更多地還是以以上幾個條件為前提的,匯率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匯率的波動趨勢,投機性資本不斷湧入,從而減少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同時貿易順差不斷累積。中國在近幾年外貿總量不斷擴大,中國GDP一直保持著10%的增長速度,也增強了投機資金的風險,資本就會流出,尤其已盯住美元為主,美國操縱的美元貶值不僅使得以美元為主的外匯儲備急劇縮
⑧ 中國2014年有多少外匯儲備
我國外匯儲備增長到8536億美元,成為全球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中國外匯儲備余額突破萬億美元大關,達到10663億美元,全年外匯儲備增加2473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