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問外匯中的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有什麼不同
他是確定兩種不同貨幣之間的比價,先要確定用哪個國家的貨幣作為標准。由回於確定的標准不同,於是便產生了答集中不同的外匯匯率標價方法。直接報價是以一定數量的本國貨幣標價一個單位的外國貨幣的報價方式;間接報價是以一定數量的外國貨幣標價一個單位的本國貨幣的標價方式。有什麼問題可以到我的博客上給我留言(新浪「紫夜的博客」)
❷ 外匯交易中,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間接標價法:
(歐元/美元,英鎊/美元,澳元/美元,紐元/美元)
盈虧=(賣價—買價)* 手數 * 合約單位
例:歐元/美元。每手合約是100 000EUR。在同一天內先賣出2手歐元後再平倉買入2手歐元,即當天先賣後買平倉。
賣出價:1.4350 買入價:1.4300
盈虧計算方法:(1.4350—1.4300)* 2 * 100 000 盈虧=(0.0050)* 2 * 100 000 盈利=1000 USD
直接標價法:(美元/日元,美元/瑞郎,美元/加元) 盈虧=(賣價—買價)/平倉價 * 手數 * 合約單位
例:美元/日元。每手合約是100 000USD。
在同一天先賣出10手美元/日元,後再平倉買入了10手美元/日元,即當天先賣後買平倉。
賣出價:116.00 買入價:114.50(註:交易時買,賣指的的前貨幣)
盈虧計算方法:(116.00—114.50)/114.5 * 10 * 100 000 盈虧=0.0131004 * 10 * 100 000 盈利=13100.4 USD
❸ 哪些外匯市場是使用間接標價法的
間接標價法又來稱應收標價法。它是以自一定單位(如1個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收若干單位的外國貨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歐元、英鎊、澳元等均為間接標價法。如歐元0.9705即一歐元兌0.9705美元。
❹ 外匯採用間接標價法的國家有哪些
外匯採用來間接標價法的國家有美國自和英國,及一些英聯邦國家。英國和美國都是採用間接標價法的國家。美元標價法與非美元標價法,美元標價法與非美元標價法是國際外匯市場買賣外匯報價的習慣做法,在國際間已約定俗成,形成慣例。
間接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如1個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收若干單位的外國貨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歐元、英鎊、澳元等均為間接標價法。如歐元0.9705即一歐元兌0.9705美元。
(4)外匯的間接標價法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 人民幣匯率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第二十八條 經營結匯、售匯業務的金融機構和符合國務院外匯管理部門規定條件的其他機構,可以按照國務院外匯管理部門的規定在銀行間外匯市場進行外匯交易。
第二十九條 外匯市場交易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
❺ 我國匯率採用直接標價法還是間接標價法
我國匯率採用制的直接標價法,直接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的外國貨幣為標准,摺合若干單位的本國貨幣。
在直接標價法下,外國貨幣作為基準貨幣,本國貨幣作為標價貨幣;標價貨幣(本國貨幣)數額隨著外國貨幣或本國貨幣幣值的變化而變化。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目前都採用直接標價法。
(5)外匯的間接標價法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外匯,是指下列以外幣表示的可以用作國際清償的支付手段和資產:
(一)外幣現鈔,包括紙幣、鑄幣;
(二)外幣支付憑證或者支付工具,包括票據、銀行存款憑證、銀行卡等;
(三)外幣有價證券,包括債券、股票等;
(四)特別提款權;
(五)其他外匯資產。
❻ 不分直接/間接標價法,如何區分外匯買入價和賣出價
1、買入價:
買入價 :該價格是市場在外匯交易合同或交叉貨幣交易合同中准備買入某一貨幣的價格。以此價格,交易者可賣出基礎貨幣。位於報價中的左部,例: USD/CHF 1.4527/32, 買入價為1.4527,意為銀行買入1美元願付出1.4527瑞士法郎,於此相應投資者賣出1 美元,收入1.4527 瑞士法郎。
買是站在銀行角度來說的,買就是銀行買,即我們把外幣交給銀行,換回人民幣.
不同標價方法下買入價的含義不同。在直接標價法下,買入價指銀行買入一定的外幣而付給顧客的若干本幣數。銀行實行賤買貴賣的原則,買入價是較小的數,即買入外幣時付給顧客較少的本幣。因此,在直接標價法下,買入價在前;在間接標價法下,買入價指銀行買入若干個外幣而付給顧客一定的本幣數。銀行實行賤買貴賣的原則,買入價是較大的數,即買入較多的外幣時付給顧客一定的本幣。因此,在間接標價法下,買入價在後。
2、賣出價:
賣出匯率也叫外匯賣出價、賣出價。是外匯銀行向同業或客戶賣出外匯時所使用的匯率。因為其客戶主要是進口商,所以賣出匯率又被稱為進口匯率。
賣出匯率,即賣出價。在採用直接標價法時,銀行報出的外幣的兩個本幣價格中,後一個數字(即外幣摺合本幣數較多的那個匯率)是賣出價;在採用間接標價法報價時,本幣的兩個外幣價格中,前一個較小的外幣數字是銀行願意以一單位的本幣而付出的外幣數,即外匯賣出價。
外匯平台的交易價格買入價高於賣出價,直接標價與間接標價一致,差價即為點差,銀行的標價買入價低於賣出價,是按照銀行買入/賣出定義的,也就是圍繞中間價賺取手續費。
❼ 國際金融中的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是如何標價的。請舉例說明
直接標價法是以一來定單位的外國源貨幣為標准,摺合若干單位的本國貨幣。相當於購買一定單位的外國貨幣需要付出多少本國貨幣。在直接標價法下本幣升值,匯率下降;本幣貶值,匯率上升。具體如1美元兌換6.56元人民幣,在直接標價法下表示的意思為1美元為標准,可以兌換6.56元人民幣。
間接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准,摺合若干單位的外國貨幣。相當於將本國貨幣作為基準,外國貨幣的數額則隨本國貨幣或外國貨幣值的變化而改變。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歐元、英鎊、澳元等均為間接標價法。具體如歐元0.9705即一歐元兌0.9705美元。
(7)外匯的間接標價法擴展閱讀:
直接標價法的特點:
1、本國貨幣越值錢,單位外幣所能換到的本國貨幣就越少,匯率值就越小;
2、直接標價法下,外匯匯率的升降和本國貨幣的價值變化成反比例關系;
3、直接標價與間接標價兩者是互為倒數關系。
間接標價法的特點:
1、間接標價法中,本國貨幣的數額保持不變,外國貨幣的數額隨著本國貨幣幣值的對比變化而變動;
2、外幣的價值和匯率的升跌成反比。
❽ 直接標價法與間接標價法的區別
1、對匯來率的影響不同:
在直源接標價法下,若一定單位的外幣摺合的本幣數額多於前期,叫做外匯匯率上升;即外幣的價值與匯率的漲跌成正比。
在間接標價法中,本國貨幣的數額保持不變,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少,這表明外幣幣值上升,即外幣的價值和匯率的升跌成反比。
2、標價方法 不同: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其外幣的折算方法只能採用其中一種。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用直接標價法,只有少數發達國家用間接標價法。
3、本國貨幣變化區別:直接標價法本國貨幣是變化的;間接標價法本國貨幣不變。
(8)外匯的間接標價法擴展閱讀
直接標價法舉例:以中國的外匯牌價為例:中國銀行的外匯牌價顯示:美元的外匯牌價是672.08,代表的是:100美元=672.08元。
間接標價法舉例:以美國為例,美國顯示的人民幣匯率一般是0.14左右,代表的是:1人民幣=0.14美元。
兩種標價的影響: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對貨幣本身沒有多大影響,只是標價方式不一樣,不同標價有助於看懂外匯牌價。
參考資料
網路-間接標價法
網路-直接標價法
❾ 外匯交易中,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的計算公式是什麼舉個例子
直接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1、100、1000、10000的外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摺合為多少單位的本國貨幣,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目前都採用直接標價法,如貨幣對USD/JPY、USD/CHF、USD/CAD等,也就是以美元貨幣的價格兌換非美元貨幣價格比所產生的報價。
間接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如1個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摺合多少單位的外國貨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歐元英鎊澳元美元等均為間接標價法,如貨幣對EUR/USD、GBP/USD、AUD/USD、NZD/USD等,也就是以種非美元的貨幣的價格兌換美元貨幣進行價格比所產生的報價。
(9)外匯的間接標價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減少,表明外幣幣值上升,本幣幣值下降即外匯匯率上升,反之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增加,則說明外幣幣值下降、本幣幣值上升,即外匯匯率下跌。
2、在直接標價法下,外匯匯率上升是一定單位的外幣摺合的本幣數額增加,外幣幣值上升或本幣幣值下降,外匯匯率下跌是一定單位的外匯兌換到的本幣減少,外幣幣值下降或本幣幣值上升。
3、要學會如何科學的對自己的資金進行管理,比如在初期開設倉位的時候,中間加倉的過程中,以及設置和移動止損位的時候,如何分配資金。
4、如果要用比原來較少的本幣即能兌換到同一數額的外幣,這說明外幣幣值下跌或本幣幣值上升,即外幣的價值與匯率的漲跌成正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外匯交易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直接標價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間接標價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計算公式